三国演义歇后语
三国演义张飞人物分析(共7篇)读《三国演义》评张飞读《三国演义》评张飞借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之机,我又重读了一遍《三国演义》,也让我对书中的人物——张飞,产生了新的看法。提起张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在《三国演义》中给我们留下
三国演义张飞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张飞人物分析【一】:读《三国演义》评张飞

读《三国演义》评张飞

借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之机,我又重读了一遍《三国演义》,也让我对书中的人物——张飞,产生了新的看法。提起张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在《三国演义》中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张飞给人一种鲁莽勇猛的感觉,他那圆圆的大眼睛,密密麻麻的络腮胡,魁梧高大的身躯,使人不禁产生一丝畏惧,再听他那喝声如雷,更是让人胆颤心惊。但他却很受读者喜爱,他和关羽一样,一生打过许多的胜仗,立下了卓著功勋,被称为“万人敌”。 在我的印象中,对其有三点概括:

一、万人敌

张飞十分勇猛,总是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动不动就睁大眼,喝声如雷,谚语“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说的就是这种情况。他“喝断长板桥”时,倒竖虎须,员睁大眼,手持蛇矛,站立在桥上大喝一声,竟使曹操胆颤心惊,再喝一声,声如巨雷,竟把曹操身边的一员得力干将,夏侯杰吓得肝胆碎裂,倒掉在马下,死了。曹操见此,骤马望西而走,冠簪尽落,披发奔逃,落得多么狼狈。而张飞的勇猛又震撼人心。在巴蜀之战中,他又所向披靡,雄壮威猛,被世人所公认的一位英雄形象。

二、莽张飞

张飞很鲁莽,民间多称他为“莽张飞”。他不体恤民情,对部下常常大打出手,拳棒相加,以至于不得民心,最终被自己部下张述、范疆杀害了。和他的鲁莽连在一起的是他知错就改的性格,在“古城会”中,他知道结义兄弟关羽从曹营中来,二话不说举起长矛便向关羽搠去,等到关羽斩杀了蔡阳,用行动表明他没忘“桃园结义”的“义”时,张飞就“大哭参拜”,悔恨自己的鲁莽,这点与《水浒传》中李逵很相似。

三、有智慧

张飞虽然鲁莽,但并不是大脑简单,还是有一定智慧的,张飞在与张郃在阆中瓦口隘决战时,张郃凭着有力地势,坚守不战,在山上大吹不擂,饮酒吃肉,张飞在山下,也每日饮酒,大醉之后,就坐在山前辱骂,刘备听说这事很是担心,但诸葛亮深知其中奥妙,立即派人送去三车好酒,让张飞痛饮一场,张郃气不过,终于下山来,想占个便宜,不料被张飞用奇兵杀败,夺取了战略要地—瓦口隘。

张飞虽然生性鲁莽,但他的敢爱敢恨的豪放形象,深深被人们所认同,他不畏惧权势,嫉恶如仇,敢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人们心中的大英雄。虽然他平素粗心鲁莽,但关键时刻又不失机智,可以说是有勇且有谋。我喜欢张飞,喜欢他的勇猛、豪放、忠心耿耿、嫉恶如仇。

三国演义张飞人物分析【二】:本科毕业论文 三国演义中张飞形象的分析

三国演义中张飞形象的分析

【摘 要】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众多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形象,其中张飞的艺术形象尤其是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本文分析了张飞在《三国演义》中的艺术形象和这个形象广为人民群众喜爱的原因。试图阐述张飞的艺术形象和历史形象的差别,本文还对张飞的艺术形象从历史形象中分离出来并得到发展的过程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对张飞的艺术形象的文学价值及其在中国古典小说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做出评价。

【关键词】张飞;艺术形象;历史形象;人物性格化

【Abstrsct】 Luo Guanzhong has portrayed many widely known characters in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The image of Zhang Fei has received people’s affection. This paper analyze the artistic image of Zhang Fei and the reason people like this image. Furthermore, this paper attempt to elaborate the difference of Zhang Fei’s artistic image which belongs to the anthor’s re-creation part, This paper also comment the literary value of Zhang Fei’s artistic image and it’s positive rol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classical novel.

【Key words】Zhang Fei ;Artistic image; Historical image ;Character disposition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四大名著之一,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历史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但其中的故事广为流传,而且在中国社会文化中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三国演义》中很多人物形象都脍炙人口,并为人们津津乐道。例如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忠义无双的关云长,不仅老百姓耳熟能详,甚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道德榜样.但是在《三国演义》的研究中我们的研究活动还主要集中在曹操、诸葛亮、关羽等几个人物上,对其他人物的研究则相对要少得多。本文将对张飞的艺术形象中的性格特征和由历史形象演化到艺术形象的过程进行分析,并进一步的阐述其艺术形象在《三国演义》整部作品中的作用和影响。

一、《三国演义》中张飞的艺术形象

每个读者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都会因为张飞的言行而忍俊不禁,他的勇敢和忠诚让人喜爱,他的鲁莽和憨傻也给人带来了无尽的快乐。《三国演义》成功的使张飞的塑造达到了一个顶峰,使张飞雄壮威武、勇敢善战的性格特征更加广泛的为人们所接受,为人们所喜爱。

下面我想具体的谈一谈张飞的性格特征和获得人们喜爱的原因。

(一)天真自然,浑然天成

我们可以看到,在小说中作者赋予了张飞一个纯洁天真的心,让他在做人做事的时候都是出于自己最根本的愿望,判断事物是非的时候都是出于自己最原始的本心。

小说中有这样一段情节。董卓在镇压黄巾军的战斗中大败。三人救了董卓回寨。卓问三人现居何职。玄德曰:“白身。”卓甚轻之,不为礼。玄德出,张飞大怒曰:“我等亲赴血战,救了这厮,他却如此无礼!若不杀他,难消我气!”便要提刀入帐来杀董卓① 。

在这里,张飞对一个人的是与非的看法是非常直接的,只看他的行为是对还是错,对了的就是好人,错了的就是坏人,而坏人在他看来就应该受惩罚。董卓忘恩负义,就是做错了事,张飞就要杀了他。可是我们看看刘备等人的看法呢。玄德与关公急止之曰:“他是朝廷命官,岂可擅杀?”②这里我们看到,刘备评价董卓该不该杀的理由不是他行为的对与错,而是他是朝廷命官,凭这个标准就不能杀他。这个标准是我们平常人可以接受的,因为我们在社会中已经学会了“通融”,有权有势的人犯了错也可以理解和原谅。不去与有权力、财势的人争高下对错,因为他们是社会中的强势群体,争个高下的后果也很可能是自己吃亏。这种社会经验的积累长此以往便形成了达官贵人不论犯了什么错误,因为他是个官员,他有权力,他有财力就可以逍遥法外。而我们社会中评价①罗贯中.三国演义[M].山东:齐鲁书社,1991:18.

一个人、一件事的标准也不再是对与错,是与非,而是他有什么样的地位,有什么样的家世。可是这样的标准真的对么?

董卓受救命之恩,却对刘、关、张三人“不为礼”这件事不能仅仅用今天的不礼貌来理解。在封建社会极其强调“礼”的重要性,中国古代讲究“出于礼,入于刑”①,没有按照封建社会“礼”的规则行事就是违法的行为。董卓的行为是对刘、关、张尊严的极大冒犯,犯了严重的错误,张飞要杀他是有根据的。可以看出来张飞判断事物对错的标准是正确的,是以事论事的,没有受到世俗观念的干扰。

张飞这个我们的眼中的“傻人”,这个权贵们心中的“白丁”,在认识事物的时候却没有那些“聪明人”的各种各样的世俗的标准,而只是出于本心的根据事物自身的本质来判断事物本身的是非曲直。这样的人怎样能不让人觉得可爱呢。

(二)率直可爱、不藏奸术

在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之后,对他敬若神明,引起了和他一直出生入死的张飞的不满。张飞就直接和刘备说:“孔明年幼,有甚才学?兄长待之太过!又未见他真实效验!”后来曹操差夏侯蔼引兵十万,杀奔新野。张飞闻知,谓云长曰:“可着孔明前去迎敌便了。”待玄德召二人,商量如何退敌时,张飞就直接说:“哥哥何不使水去?”这是张飞直接的表达了自己的不满,甚至在语言上还对刘备加以讽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张飞对于诸葛亮的才干并不是一开始就信若神明的,而且自己只要不相信便要质疑,甚至会出言不逊,直接叫刘备难堪——你说得诸葛如鱼得水不如教水去迎敌。这也算是这个大老粗灵机一动的幽默了。

不过当博望坡火攻大破曹军后,他发现了诸葛亮的军事才干之后,他便不再犹疑,而是与关羽“二人相谓曰:“孔明真英杰也!” 至于大胜之后见到孔明后“下马拜伏于车前。” 则是出于对孔明佩服的内心的直接体现。

张飞心中不藏事,心中就光明磊落,说话不含蓄,所以为人做事不心存芥蒂,他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也自然是融洽的。这也是张飞性格中的一个亮点。

(三)勇敢果决、威镇沙场

张飞的勇敢是举世闻名的,在三国演义中有多处表现,但是其中最为人熟悉的应该是那段经典的“当阳桥”。从精彩的描写中我们看到了张飞的世无与匹的勇敢。但这绝对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周密的计划好了的。他故布疑阵,让军士“二十余骑,都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在树林内往来驰骋,冲起尘土,以为疑兵。”②正是算好了曹军不敢贸然前进。先稳住了曹军进攻的气势后,又在曹操骑马上前时大喝一声:“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③既让曹操没有时间作出细致的判断,又在气势上压倒了曹军。这样才能大闹当阳桥,一展一代虎将的神威。

(四)忠心赤胆、义不反顾 ①马胜利.中国法制史[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58.

②罗贯中.三国演义[M].山东:齐鲁书社, 1991:51.

在三国演义中,由于为了突出关羽忠义无双的目的,对张飞忠诚于刘氏政治集团的描写没有过多的着墨,但是从古城相会一段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于忠诚的理解。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后走到古城遇到张飞,张飞以为他降曹操是叛变,听过了解释之后还要他去杀敌以表心志。张飞对刘备的两位夫人说道:“忠臣宁死而不辱。大丈夫岂有事二主之理!”①可见他对于忠诚的观念是很坚定的。关羽的忠义在千百年来都是为世人称颂的,但是小说中安排张飞去质疑他,说明张飞本人的忠义信念也与关羽一样是坚定不依的。

(五)刚正不阿、直情径行

我们从张飞“怒鞭督邮”一段可以看到,先有督邮怠慢刘备,张飞就已经大怒。待到知道了督邮为了罗织刘备的罪状陷害刘备而逼勒县吏、赶打乡亲的时候,他就再也忍不住了,“睁圆环眼,咬碎钢牙”,冲进县衙揪出督邮一顿暴打,“一连打折柳条十数枝”②。一幅英雄仗义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

(六)粗中有细、勇不忘谋

小说中最让读者喜爱的莫非张飞做事莽撞却时不时表现出粗中有细的情节。

张飞艺术形象中莽撞的特征是最为突出的。在第三次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张飞先是要“用一条麻绳缚将来!”,后来到了草堂诸葛亮在午睡,刘备站在堂下半晌也不见动静,这时张飞就耐不住了,“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一幅莽撞英雄的形象就表现地淋漓尽致了。

在凸显张飞“莽”的性格特色的同时,《三国演义》又设计若干情节,描写他往往粗中有细,偶尔也会想出几条妙计。当刘备重新占据徐州后,曹操命刘岱、王忠前去攻打。张飞迎战刘岱,刘岱不敢出战;张飞声称要去劫寨,故意走漏消息,等刘岱设下埋伏等待时,却来个反包抄,一举生擒刘岱。还有前面提到张飞用计谋捉老将严颜的时候也是假意自己要抄山后小路偷袭巴陵城,却在严颜伏击时实施了反伏击而将其击败的。

二、 历史中张飞的形象及《三国演义》中张飞艺术形象的转化

(一)张飞在历史中的形象

在正史中有关张飞的资料十分有限,从三国志的有关记载来看,张飞的性格特征中首先体现在他的作战果勇上。

在这方面,最突出、最有名的有两例。一个是小说中提到的建安十三年“独据长阪桥”③另一例是建安二十年 “大破张邰”之事。④ 其次,也体现在张飞对刘备集团首脑刘备本人的忠诚上。

再次,张飞的性格中也有粗鲁、残暴的一面,这是在三国演义中没有体现出来,而不为人们熟悉的。 ①罗贯中.三国演义[M].山东:齐鲁书社, 1991:591.

②罗贯中.三国演义[M].山东:齐鲁书社, 1991:5.

③陈寿.三国志·蜀书·张飞传[M].陕西:陕西旅游出版社, 2003:227.

张飞有一个致命的弱点:他对士卒极其粗暴,动辄鞭挞致死。刘备就曾多次告诫张飞:“卿刑杀既过差,又日鞭挝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①但张飞却依然故我,最后被部将张达、范杀害。这是他自己粗暴性格酿成的可怕后果!陈寿评张飞云:“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这实在没有冤枉他。

最后,更少为人知的是一代勇将张飞竟也有文雅风流的一面。 他不仅尊重知识分子,而且本人能虚心想他们学习,什么后来也成为了一个出名的书画家,张飞善画美人是历史中记载的,而不是想我们所说的那样,是一个笑话。对那些博学儒雅、英毅耿介之士,他非常敬重,总愿与之交友,颇有礼贤下士之风。最脍炙人口的自然是“义释严颜”之事,然而还有一些不为大家熟知的故事。注引《零陵先贤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张飞尝就(刘)巴宿,巴不与语,飞遂忿恚。”

这件事发生于建安十九年(214)刘备夺取益州,刘巴归附刘备之后不久。刘巴出身名门、才智过人而又颇为自负,所以一时瞧不起武夫出身的张飞,并不奇怪。而张飞不以胜利者自居,更不因刘巴曾经一再反对刘备而对他产生憎恶,却因其高名而主动表示亲近,“就巴宿”,这显然表现了张飞倾心于高雅之士的作风;尽管由于刘巴“不与语”这种很不礼貌的态度,他曾一度“忿恚”,但经过诸葛亮的劝解,特别是刘巴自己变高傲自负为“恭默守静”以后,二人想来是言归于好了的。。

但是在《三国演义》的总体行文中,为了突出张飞性格的主要性格特征,作者没有将张飞爱好文雅,喜与文人结交的性格加以刻画,使得我们因此缺少了一个全面了解张飞的机会。

综上所述,历史上的张飞,不愧为一代名将,刘蜀栋梁,他的个性也非常鲜明;但在待人接物上,他最突出的特点却是“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尚忠义而兼备勇武。

(二)历史形象到艺术形象的演变

从宋元时期起,随着民间文化的普及壮大和通俗文艺的迅速发展,三国历史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人们在讲说三国英雄的故事时,往往按照当时社会文化主题遵循和认可的历史观、道德观和审美观,改造历史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在“尊刘贬曹”的主导倾向下,张飞成为一个主要的褒扬对象之一。

这些以张飞为主角或重要角色的通俗文艺作品,是当时通俗文化的主体——平民百姓按照自己阶层的意识改造了的。此时的“莽张飞”,已经向劳动人民的艺术口味大大地靠拢了一步。不过,此时的张飞形象,由于作品的粗陈梗概而显得不够丰满,还由于某些情节夸张过分而明显失真(如《三国志平话》写他在长坂桥头“叫声如雷灌耳,桥梁皆断,曹军倒退三十里”),他的“可爱”程度还不够,还缺乏专业作家的进一步塑造。

罗贯中在塑造《三国演义》中的张飞形象时,除了保持历史人物张飞忠于刘蜀集团、勇猛善战的基本特点之外,还按照人民群众的道德伦理观和审美价值观进行了改造。主要包括:

三国演义张飞人物分析【三】: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三国演义人物分析

一 诸葛亮:

1、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着胸怀坦荡的大智慧。

2、忠贞不渝、为国为民的道德力量的代表。

3、高尚人格、超凡意志力量的表率。

二 刘备:

1、刘备有着仁政、爱民的民本思想,在当时十分难能可贵。

2、刘备性格的核心是“忠义”。

3、刘备还、是一个善于招揽人才,有着胆识、胸襟和谋略的人杰。

三、孙权 :

1、孙权称得上是一位有才智、谋略的统帅。

2、他还十分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谏如流.

3、孙权还具有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坚韧品格。

四 周瑜:

1、周瑜首先是一个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

2、但是他性格中也有着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致命弱点。

3、周瑜也是个忠心不二,在一定程度上能举贤任能的人。

五、曹操:

1、首先他阴险、奸诈、好弄权术而又暴戾、狡诈、野心勃勃。

2、他还有着过人的胆识才干,谋略超群。

3、求才若渴、用人惟才又自负猜忌。一直是后人评说不尽的话题。

六、司马懿:

1、司马懿是一个雄才大略、才智过人的将领。

2、他又是一个善用权谋、阴险毒辣的封建政治家的典型形象。而他的生性多疑、冷酷、残忍也给我们留下了深记得的印象。

七、曹丕:

1、作为一个统治者,曹丕是个有一定的但识、谋略,又工于心计的人。

2、他更是一个为了争权夺利可以不择手段,残害手足的凶残狠毒之人。

八、鲁肃:

1、目光长元、有雄才大略的统帅。

2、他的性格中又有忠厚诚恳近乎愚钝、优柔寡断的一面,也常常被人加以利用。

3、此外鲁肃还是一个胸襟广阔、举贤任能、爱情人才、处处以国家为重的社稷之臣。

《三国演义》——故事梗概

【故事脉络】群雄蜂起,汉亡的前因后果——刘曹孙的起家——中原争霸的两家对决——曹孟德气吞天下,孙刘联手抗敌的赤壁之战——刘备取蜀确立天下三分——蜀吴矛盾激烈化,关羽败亡导致夷陵之战,强蜀开始衰落——诸葛亮内外攻略,定蜀联吴——吴蜀北伐——孔明病逝——蒋费执政,三国各自出现内部危机——姜维北伐,司马专政,吴内乱不止——二士争功,蜀国灭亡——晋八路灭吴,天下一统。

(一)第一至第十四回www.shanpow.com_三国演义张飞人物分析。

这是整个故事的序幕和大背景。首先交代汉末朝纲松弛,人心思乱,黄巾起义爆发,由此引起群雄登场。董卓进入洛阳,专政乱国,各路诸侯起兵讨伐。王允巧使连环计除掉董卓。随后,各路军阀展开了混战。在这一部分里,《三国演义》里的许多主要人物纷纷出场,如曹操、刘备、关羽、张飞、吕布、袁绍等,这就好比一台戏,大幕一拉开,主要角色纷纷登台亮相。

(二)第十五至第三十三回

这一部分主要写曹操与袁绍的斗争,故事的高潮是官渡之战,这也是全书极为重要的部分,很多著名故事都发生在这一段落中,如许田打围等,曹操的奸雄形象进一步得到了表现。关云长过五关斩六将 等更是全书最精彩的故事,它成功地塑造了关羽的形象。

(三)第三十四至五十回

这一部分的中心赤壁之战,也是全书的关键。刘备三顾茅庐,得到了诸葛亮的辅佐。曹操挥师南下到了长江,孙权、刘备结盟,与曹操展开了赤壁大战。在这一一部分中,最精彩的是写出了孙吴政权内部主战和主和的矛盾,以及孙权、周喻与刘备、诸葛亮之间又联合又斗争的关系。在这场斗争中,诸葛亮一直是最重要的人物,是他舌战东吴群儒,批判了主和派的观点,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是他以高超的智慧,破除了周喻忌贤妒能而制造的障碍;是他帮助周喻制定了用火攻曹军的决策;是他妥善安排了对曹军的追击,并乘机扩大了刘备的势力。在这一战争中,许多人物都充分表现出了其特有的忠勇和才智,构成了一幅人才济济的错综复杂的历史画面,成为全书的情节高潮。

(四)第五十一至第七十四回

这一部分以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扩展地盘为主要故事。首先是与孙权争荆州。赤壁之战后,刘备乘机占领了荆州,为了孙权、周瑜设下,刘备到江东娶亲,诸葛亮三气周瑜,结果周瑜 美人计 赔了夫人又折兵。接着刘备又与刘璋争夺与曹操争 ,都取得了胜利。在人才方面,刘备得到 黄忠、马超名将。最后,刘备“进位汉中士”。

(五)第七十五至第八十五回

这一部分主要是吴蜀之间的斗争。吕蒙白衣渡江,夺回了荆州,杀了关羽,吴蜀绝交;曹操病死,曹丕称帝;刘备称帝,张飞遇害;刘备为关羽、张飞二人报仇,陆逊 ,刘备惨败病死。这部分的情节线索是刘备称王后,曹操用司马熬之计,挑起吴蜀战争。关羽被害后,刘备放弃了方针。

(六)第八十六至第一百零四回

这一部分主要写诸葛亮南征北战。诸葛亮渡沪水 ,取得了“攻心”的胜利,解除了后顾之忧。然后北伐曹魏,鞠躬尽瘁,病死于五丈原。这一段主要有一些以诸葛亮为主要角色的烩炙人口的故事,使诸葛亮的形象得到了更加完美、更加充分的表现。

(七)第一百零五至第一百二十回

这一部分是三国故事的大结局。姜维继承诸葛亮的遗愿,九伐中原,与邓艾斗智斗勇,但由于蜀帝刘禅昏庸,徒劳无功。最后,司马炎夺了曹魏政权,建立了晋朝。随后,蜀吴均告灭亡,三国归晋。

情节:

(一)“仁”的代表——刘备

www.shanpow.com_三国演义张飞人物分析。

形象:面如冠玉,两耳垂肩,双手过膝。

性格:为人忠厚,知人善任,宽仁爱民、至诚待士、信义为上、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狡诈、有心计的人,是“圣君”的代表。

情节:桃园结义 三顾茅庐占领荆州 夺取汉中 建立西蜀 夷陵之战 白帝托孤。

1.桃园豪杰三结义(第一回 宴桃园豪杰三结义 斩黄巾英雄首立功)

东汉末年,张角发动黄巾起义,官军闻风丧胆。为抵抗黄巾,幽州太守刘焉出榜招兵。当时,刘备、关羽、张飞都去看那招兵榜文。三人萍水相逢,但都有为国出力之心,所以一见如故,被张飞拉到自家庄后的桃园饮酒。最后三人对天盟誓,结拜为弟兄。

2.三顾茅庐(第三十八回 定三分隆中决策 战长江孙氏报仇)

由于徐庶的推荐,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第一次小僮说诸葛刚外出远游。第二次刘备只见到诸葛均,就留下一封信表达敬慕之情,然后冒雪回去。第三次恰好诸葛亮在午睡,刘备一直等到他睡醒更衣后才得以相见。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最终答应出山共图大业。

(二)一代奸雄——曹操www.shanpow.com_三国演义张飞人物分析。

形象:面色惨白,目光锐利。

性格:奸诈狡猾 自私残暴纵横恣肆 权谋机变从容不迫 志向远大飞扬跋扈 目光敏锐 情节:煮酒论英雄 华容道 官渡之战 许田打围 挟天子以令诸侯 梦中杀人 杀杨修 杀华佗 杀吕伯奢家

1、曹操献刀(第四回 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董卓欺主弄权,曹操借王允七星宝刀进府行刺,见董卓躺下,急抽刀欲刺。董卓在穿衣镜内看见了曹操的动作,转身相问。曹操急中生智说:“我得一口宝刀,欲献恩相公。”董卓接刀一看,果然是一口宝刀。董卓引曹操出阁看马,曹操谢道:“愿借马一试。”然后快马加鞭,逃之夭夭。

2、“梦中”杀人

曹操身居高位,怕被人暗害,便对手下说自己梦中好杀人,睡觉时,旁人不要靠近。一次睡觉时被子滑落,近侍替他盖上,他跃起杀了近侍,又躺下睡觉。醒后故意惊呼:“何人杀我近侍?”左右以实告,才假装悲伤,命厚葬之。

3、割须弃袍

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又听见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割了胡子。又听见:“短胡子的是曹操!”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马超追上,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马超追去,被曹洪拦住。曹操逃脱。

(三)“生子当如孙仲谋”——孙权

性格:有才智、谋略的统帅。善于招揽和任用人才,能做到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有忍辱负重、能屈能伸的坚韧品格

1、孙权遗书退阿瞒 (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 曹操起兵进攻东吴,双方对峙于长江两岸,僵持不下。时近开春,江水上涨,曹营不少已经进水,兵卒叫苦连天。曹操已经有些退兵的想法,但一时骑虎难下。孙权给曹操送来了一封信,先是指责了一番曹操,然后暗示曹操要趁回避江水上涨撤兵,果然曹操即刻退兵。

(四)“义绝”----关公(五虎上将之首)

形象:单鳯眼,卧蚕眉,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

性格:忠义勇武 忠贞不二光明磊落 恩怨分明

情节:过五关斩六将 斩颜良 千里寻主 水淹七军 单刀赴会 温酒斩华雄 败走麦城

1、华容道义释曹操(第五十回 诸葛亮智算华容 关云长义释曹操)

关羽奉诸葛亮之命设伏于华容道,撞着溃逃的曹军,曹军束手待擒。然关羽乃义重如山之人,念及曹操昔日于己有厚恩,心中不忍;又见曹军狼狈不堪,愈发不忍:加以与曹将张辽有故旧之情,遂抗命放去曹军,曹操得以脱身。后得刘备求情,关羽免受军法惩处。

(五)张飞-----"猛",五虎上将之二,被吕布称为莽张飞

形象:身高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奔马。

性格:耿直粗鲁,疾恶如仇,口直心快。

(六)赵云----英勇果敢、忠诚多谋,五虎上将之三

形象: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

性格:忠心耿耿英勇无敌浑身是胆 治军有方

情节:大战长坂坡 截江夺阿斗 汉水以寡敌众 力斩五将

1、赵云单骑救主 (第41回)--赵云大战长坂坡

曹操大军来袭,刘备携百姓渡江,被杀得首尾不能相顾,妻离子散。赵子龙受刘备之命保护主公的妻儿,但混乱中走失。赵子龙杀入曹军阵营救出甘夫人,再杀入曹营怀揣幼主大战长坂坡,赵子龙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人。赵子龙一战成名。

(七)“智绝”---- 诸葛亮

形象:面如冠玉,眉清目朗,纶巾羽扇,鹤氅皂绦。

性格:号卧龙。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不测之机。是“千古良相”的典范。谥为“忠武侯” 情节:火烧博望 火烧新野 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 挥泪斩马谡 借东风 空城计 三气周瑜 智取汉中 七擒孟获 六出祁山

1、孔明借箭(草船借箭)(第四十六回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个。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八)“既生瑜,何生亮”-----周瑜

性格:足智多谋、才智过人的统帅。但是他性格中也有着嫉贤妒能、气量狭小的致命弱点。

1、赤壁之战

曹军南下,孙刘联盟,群英会蒋干中计,黄盖苦肉计,庞统连环计,借东风,火烧曹船,敌军溃逃。

2、赔了夫人又折兵

鲁肃几番跟刘备讨还荆州,都被诸葛亮用计谋说辞搪塞过去,万般无奈。周瑜于是就给鲁肃传授一计:刘备不久前丧妻,就让孙权许诺将妹妹嫁给他,赚刘备来拘囚,要回荆州。但是诸葛亮识破了周瑜的计谋,传授了三个锦囊给赵云,让他如此如此。到了东吴,刘备依计而行,娶了孙夫人,并且在孙夫人的帮助下离开了东吴。周瑜率领大军围追阻截,被孔明布置

好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急忙登船逃跑。

三国演义张飞人物分析【四】:张飞人物形象分析

浅析《三国演义》中张飞的形象特征及价值意义

[摘要]在《三国演义》中,张飞是一个极具个性、影响深远、堪称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是千百年来深受广大人民喜爱的人物形象之一。本文试图对《三国演义》中张飞这一人物的艺术形象作浅陋的分析,解析其人物形象的外在形象、性格品质,并试图从这一形象特征中阐述其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和挖掘其在文学、社会方面的价值及社会文化意义。

[关键词]《三国演义》 张飞 形象特征 价值意义

《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是广大读者熟悉、喜爱的人物形象。但在众多的《三国演义》研究论文中,有关张飞形象的专题论文似乎并不多。沈伯俊曾有言:“《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是一个带有较多民间色彩和市井气息的英雄。”的确如此,《三国演义》中的张飞,既不像诸葛亮一样被神化得不食人间烟火,也不像赵云一样形神完美,毫无缺点,而是一个有血有肉、可敬可爱、贴近我们生活的有瑕疵的英雄人物。张飞是性情中人,是本色英雄,他的身上既有 “上报国家,下安黎庶”的崇高的政治目标和道德理想,又有一般市井小民的粗俗鲁莽,甚至有着重大的性格缺陷。“粗犷鲁莽”就是张飞最好的性格标签。当然,他身上还汇集了其它诸多优秀的品行,本文将着重对其性格品行作详细分析。另外,张飞这一人物形象之所以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也有其特定的原因,本文也将就此作简要阐述。

一、《三国演义》中张飞的形象特征

(一)张飞的外在形象分析

在古代戏曲舞台上,张飞的扮相大多是黑脸、眼大方正、虎虎有威,仿佛不这样就难以突出张飞的“英雄气概”。以致于很多人一提到张飞的外在形象,都会用“豹头环眼”来形容。其实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往往擅于用“惊人之笔”,夸张地凸现人物的形貌、声音、气势等。比如,写张飞出场那一段:刘备读了招募义兵的榜文正在叹息,忽听背后一人厉声言曰:“大丈夫不为国出力,何故长叹。”玄德回视,只见来者“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颌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这便是对张飞形貌、声音、气势的描写,寥寥几笔,就把一个威猛霸气的猛张飞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反观全书,还有很多章节都对张飞这异乎常人的外部特征进行了大肆渲染,其目的就是为了突出了张飞“威猛、鲁莽、豪放”甚至有点“令人生畏”的外部形象。

在古代艺术样式特别是小说和戏曲中,人物的外部特征总有点“脸谱化”。张飞的外部形象从《三国志》开始,经过《三国演义》的加工,随后历经宋元民

间话本及舞台的进一步加工,越来越被脸谱化为一个威猛、豪爽但又粗鲁、暴躁的武夫形象。这种脸谱化的处理其实是很多古代小说为了刻画人物性格的需要而采用的惯用手法。于是,《三国演义》中,仁刘备、义关羽、莽张飞、智孔明、奸曹操的外在形象就被仿佛被定了型。自然而然,张飞的“燕颔虎须、豹头环眼”就成了其外貌的“标签”了。但另一方面,也正因为罗贯中对张飞外貌的夸张描写,“莽张飞”形象才会如此地深入人心,得到人们的喜爱。我想,假如张飞的形象被描写成相貌儒雅、知书达理,恐怕会使很多人接受不了。

(二)张飞的性格品行分析

在《三国演义》中,张飞和其他人物相比,其实不算一个着墨很多的人物,但却是一个性格异常鲜明的艺术典型。从人物的外部形象中我们也可以解读这一艺术形象的部分性格特征:如威猛勇武、鲁莽粗俗等,但通过对《三国演义》的进一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张飞这一形象倾注了罗贯中的个人感情,他不但写出了张飞的“莽和直”,也写了张飞的“善恶兼具”、“智勇双全”,使这人物形象摆脱了以往小说“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的惯例,显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1、忠和义的结合。

张飞与刘备的结义不单纯是由于仰慕或是传统理解上的恩义。这从结义的誓辞 “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中可以看出。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可以说是忠和义的最好统一。刘、关、张结义的根本出发点是他们都想“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他们还拥有一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就是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是所谓的“汉室宗亲”。《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倾向是“拥刘反曹”,作品是把刘备当作“仁德爱民”的圣君来歌颂。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就可以将他们看似不合法的起义行动合理化,甚至将他们变成汉朝的希望,正义的化身。

我们上面在分析张飞的外在形象中引用了张飞第一次出场的话语,其中也表现了张飞的“忠”的性格特点。“大丈夫不与国家出力,何故长叹?”。张飞觉得男子汉大丈夫就当为国出力,报效国家。所以当他一旦知晓刘备的王室身份时,就觉得刘备是可以让他实现这种愿望的人。这就是他愿意与刘备结义的心理基础。

另一方面,虽然忠义在张飞身上基本是统一的,但两者相比,忠高于义。比如他怒鞭督邮时,主要原因是“督邮逼勒县吏,欲害刘公”。也就是说他怒鞭督邮不是为了救民救国,

三国演义张飞人物分析

https://m.shanpow.com/xhy/234635/

推荐访问:三国演义张飞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人物评价张飞
《三国演义张飞人物分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下一篇: 三国诗词
相关阅读三国演义歇后语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