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学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篇(1):《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文通过叙述孙权劝学和吕蒙学有所成的故事,表明读书大有好处的道理,并告诫人们刻苦学习的重要性。原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篇(1):《孙权劝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该文通过叙述孙权劝学和吕蒙学有所成的故事,表明读书大有好处的道理,并告诫人们刻苦学习的重要性。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阅读练习
1、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一文作者是 ,是 时代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主持编攥的 ,是我国最大的一部 史书。
2、找出《孙权劝学》一文中的成语并解释。(写一个)
3、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
  (1)卿今当涂掌事( ) (2)但当涉猎 ( )
  (3)蒙辞以军中多务 ( )(4)及鲁肃过寻阳( )
4、根据语段内容回答。
  (1)表现孙权对下属吕蒙爱护、器重和希望的一句话是:
  (2)“刮目相待”后,鲁肃有何举动?说明了什么?
5、将下面的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6、从吕蒙的变化中你得到了什么启发?请结合《伤仲永》一文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
1、司马光 北宋 《资治通鉴》2、
刮目相待 :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3、(1)当道、当权(2)粗略的阅读(3)推托(4)到
  
4、(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与吕蒙结友,说明鲁肃对吕蒙的赏识、认可。
  
5、①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②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6、只要乐于学习,善于学习,就会寻找一切机会去学习,最终有所成就。再聪明的人,如果放弃学习,终将一事无成。
二:
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答:用对话的方法进行语言描写       。 
2、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 我的启示是:1、开卷有益,只要有学习,就会有收获;2、士别三日 刮目相看,我们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别人。
3.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 √)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 √ )
4、《孙权劝学》选自 《资治通鉴》 ,该书是 宋(朝代) 司马光 (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 编年  体通史,记载了从 战国  到 五代  共1362 年间的史事。 
5、《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以上均填原句)。 
6、鲁肃的话表现了他 惊讶、敬佩 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了 学有所获         ;文末的 “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7、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是: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8.说说文中描写的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
①孙权:
②吕蒙:
③鲁肃:
孙权:豁达、大度,待人坦诚,平易,有幽默感的一位明君;吕蒙:机敏精干,虎虎有生气的将才;鲁肃:忠厚的长者。
9.用原文回答
①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答: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②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
答: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0.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答: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11.本文和《伤仲永》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答:本文写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伤仲永》写出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两文的写法不同,本文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注释
1、初:当初,起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2、权:指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浙江富阳)人,黄龙元年(公元222年)称王于武昌(今湖北鄂城),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222年称帝。
3、谓……曰:谓,告诉;连用表示“对……说”。
4、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南县东南)人。
5、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6、今:如今。
7、当涂:当道;当权
8、掌事:掌管事务。
9、辞:推辞,推托。
10、以:介词,用。
11、务:事务。
12、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13、岂:难道。
14、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专攻。“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5、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者的官职。
16、邪(yé):通“耶”,语气词,表示反问或疑问的语气。
17、但:只,仅。
18、当:应当。
19、涉猎:粗略地阅读。
20、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21、耳:语气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22、多务:事务多,杂事多。务,事务。
23、孰若:与……相比如何;谁像(我)。孰:谁,哪个;若:比得上。
24、益:好处。
25、乃:于是,就。
26、始:开始。
27、就学:指从事学习。
28、及:到了……的时候。
29、过:到。
30、寻阳: 县名,如今湖北黄梅西南。
31、与:和。
32、论议:讨论议事。
33、大:非常,十分。
34、惊:惊奇。
35、者:用在时间词后面,无翻译。
36、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37、非复:不再是。复:再。
38、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吴下,指吴县,如今江苏苏州。阿蒙,指吕蒙,名字前加"阿",有亲昵的意味。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39、士别三日:与读书的人分别几天。三:几天,这里指“几”。
40、即:就。
41、更:重新。
42、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目:擦擦眼。待:看待。
43、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44、何:为什么。
45、见事:认清事物。
46、乎:啊。表感叹或反问语气。
47、遂:于是,就。
48、拜:拜见。
49、别:离开。
50、为:成为。
51、阿蒙:名字前面加阿,有亲昵的意思。
52、肃:指鲁肃。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大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忙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当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中)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与吕蒙讨论议事,(鲁肃)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的吴下吕蒙了!”吕蒙说:“读书人离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赏析
该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孙权劝学,先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和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吕蒙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故事,说明了人只要肯学习就会有长进,突出了学习重要性。
文章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道理启示
(1)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看待事物。
(2)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3)要善于听取他人好的意见并去做。
(4)不但自己要学好,还要催动附近的人也要学习,让社会也一起进步。
(5)劝人要讲究策略。
(6)不要找借口不听从别人。
(7)只要发奋学习,就能积学修业,学有所成。
(8)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9)一个人即使基础差,但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能学到知识,并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办事能力。
(10)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天性。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只要你愿意,你就会成活并成长。

最近更新:
“方国珍,黄岩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投笔从戎》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百家姓全文带拼音及视频朗诵
《农夫与行者》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汪中《先母邹孺人灵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李揆传》“李揆字端卿,陇西成纪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袁崇焕,字元素,东莞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文侯与虞人期猎》文言文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杨生之犬》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王旦与寇准》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赵概,字叔平,南京虞城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文言文·《王安石待客》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安重诲,应州人也。重诲少事明宗”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博学之,审问之”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张建封,字本立,邓州南阳人,客隐兖州”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子产论政宽猛》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以叶隐形》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曾巩《送丁琰序》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宇文士及,字仁人,京兆长安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欧阳修“三上”作文》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不食嗟来之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缪昌期,字当时,江阴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曹公南征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吴起守信》文言文意思翻译
虞集《尚志斋说》阅读答案及原文注释翻译
沈复《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宋史·萧燧传》“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阅读答案附原文翻译
“廖永忠,楚国公永安弟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古诗大全
“田单者,齐诸田疏属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黄庭坚传》“黄庭坚字鲁直,洪州分宁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文天祥《正气歌》全文赏析及意思翻译
《苛政猛于虎》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古诗十九首全文鉴赏及翻译
《王猛执法》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千字文全文拼音带注释翻译及视频朗诵
《吕氏春秋﹒孟冬季﹒异宝》阅读答案解析及原文翻译
《臣闻地广者粟多》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郑和,云南人,世所谓三保太监者也”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古诗中写月亮的诗句,描写月亮的诗词集锦
“裴邃字深明,河东闻喜人”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韩愈《马说》《韩非子·说林上》阅读答案及翻译
及之而后知 履之而后艰 译文注释翻译及阅读答案
张岳《张祖传》“张祖,字彦宗,以字行”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明史·戚继光列传》“戚继光,字元敬”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刘邦论得天下之道》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吕僧珍为官》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蒲留仙写书》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篇(2):《孙权劝学》阅读练习

 
孙权劝学
 
一、翻译全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
 
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
 
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
 
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
 
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2、 解释下列字词。
1卿当涂掌事 卿 _______ 当涂_______     2蒙辞以军中多事 辞 _______ 以_______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_______              岂              治经_______        
博士               邪                         4孰若孤  孰若              
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但_______ 涉猎___          见_______往事         耳_______
6蒙乃始就学 乃_______     7. 及鲁肃过寻阳 及___           _  过__           _    
8卿今者才略,非吴下阿蒙  才略 ___                 吴下阿蒙________        
9即更刮目相待 更______ 刮目             刮目相待___                       __
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大兄_____ 何         见事_____    _  11肃遂拜蒙母 遂_______
 
3、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4)蒙辞以军中多务。    
                                                                                    
(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7)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解释下列成语,并任选一个造句。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造句:                                                                               
5、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6、辨析一词多义
当    但当涉猎                        当涂掌事                
见    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就    乃始就学                        指物作诗立就                           
7、辨析古今异义
孤  (古)_________(今)_________
治  (古)_________(今)_________
博士(古)_________(今)_________
但  (古)_________(今)_________
往事(古)_________(今)_________
过  (古)_________(今)_________
8、文学常识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        》,该书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     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2)司马光,字        ,       (朝代)政治家、         家。
   (3)、孙权,字           ,三国时         国的创建者。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一句的“经”指《易》《    》《    》《礼》《    》等书。
9、划分朗读节奏:
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⑵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⑶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孙权劝学》练习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思读课文,理清思路】
1、文章写了两件事,分别是__孙权劝学  和  鲁肃赞(叹)学 。(各用四字回答)
文章的段落结构:两层:一、孙权劝学,吕蒙始学;二、鲁肃赞学,结友而别。
2、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才略大增,鲁肃叹服不已,并与之结为朋友。
【内容理解】
3、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孙权为什么劝吕蒙学习?    (1)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孙权期望吕蒙学得怎样的结果?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吕蒙用“军中多务”来推辞不学时,孙权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和好处的是哪几句?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4)最能说明吕蒙因“学”而才略有惊人长进的是哪个句子?    (4)(肃)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表明吕蒙治学的毅力好自信心的语句是什么?(5)“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孙权为何劝吕蒙学习?
因其“当凃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
5、孙权是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6、吕蒙是如何对待孙权的劝说的?
先是不愿意学,以“军中多务“推辞;而后认为孙权说得有道理,“乃始就学”。
7、孙权是怎样概括读书作用的?
孙权用自己的切身事例,从亲身感受中总结出读书的作用。
8、鲁肃的语言和神态描写有什么作用?
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
9、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体会本文言简意丰的对话美】
10、从以下的对话中,可以看出说话人怎样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①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孙权对吕蒙话中,既表现出他的善劝,又表现出君主对臣子的关切与期望之情,从自身的体会谈起,既亲切又中肯。(谆谆告诫,语重心长)
参二:这番劝言,表现了孙权对吕蒙既有严格要求,又有殷切希望,既责其不争、无志,又不失人主的身份,透出关怀爱护之心,那种庄重而语重心长的神态可见一斑。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由鲁肃口中说出,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惊异,赞叹,情不自禁)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表现了吕蒙怎样的思想感情?
可以看出他颇为自得的神态,表现了吕蒙对自己治学有大进步,非常坦率的心理。(自得,自豪,更有一种书中多阅历,胸中有丘壑的自信)
11、根据人物对话,说明文中三个人物的身份,并根据文意说说他们各自的特点。
  孙权:作为封建君主,能看到“当涂管事”的责任及学习的重要性,善劝,平易,关心,爱护下属,是一位有长远的眼光的明君。
  吕蒙:作为军事将领的吕蒙由先以军务繁忙推脱,到听从劝告,开始就学,显示了他虚心受教的作风。
  鲁肃:鲁肃有识别人才的眼光,爱惜人才的大将风度。
12、本文一共刻画了三个人物:孙权、吕蒙、鲁肃,你最欣赏哪一位?为什么?
参考:我最欣赏孙权,他作为一国之君,能够高瞻远瞩,力劝部下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在劝吕蒙时,最初被拒绝并不恼怒,而是能够循循善诱,知道吕蒙听从劝告为止。所以,我认为他真正具有王者风范。 
【体验反思】
13、你从《孙权劝学》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示例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善于挤总还会有的。只要虚心接受教诲,认真学,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示例二:读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读书可以改变人生,非学无以广才。
示例三: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好和办事能力。
示例四: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开卷有益”是良训。
14、你从孙权劝学中受到什么启发?
“身教”的说服作用往往比单纯的说教效果好。
15、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示例:  要善于接纳别人好的建议。
学习能增强自己的才干。
学习不受年龄、事务等客观条件的限制。 
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情况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只要努力就会进步。
16、这则短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示例:①学习对于一个人才能的发展与提高具有重要作用。②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对于治国、治军、管理天下大事所具有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17、请举两例关于劝学的名言警句和劝学故事,例如:
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
俗话说“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故事:陶渊明劝学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乐羊子妻断织劝夫
 “布匹生于蚕茧,织成于织布机。一根丝一根丝地积累起来,才到一寸;一寸一寸地积累才到一丈一匹。将布剪断,就不能织成布匹,白白浪费时光。既然你要积累学问,就应当持之以恒,每天有所得,以成就你的美德。你若半途而废,这与剪断布匹有什么两样呢?”
18、你也来劝学:
 
【延伸拓展】
19、本文和《伤仲永》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从内容上看,两文都与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从不同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伤仲永》写出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
两文的写法不同,本文以对话为主,言简意丰;《伤仲永》叙议结合,借事说理。
20、请结合本文与伤仲永,谈谈你对成才条件的看法。
  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说“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了惊人的长进;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说明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21、请你借助想象,描绘吕蒙是怎样学习的。
每一个月色朦胧的晚上,他都在伏案读书;每一个晨曦初露的早晨,他都想朗声吟诵;每一个练兵休息之时,他都在与将士们探讨兵法……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终于成为一位粗涩的将领。
22、根据课文内容补全下面对联的下联。
(1)上联:孙权严格要求殷切希望
下联:吕蒙知错就改虚心好学
(2)上联:,孙权善劝显才智
下联:吕蒙勤学成将领
 
附:晋代大诗人陶渊明辞去彭泽令退居田园后过着自耕自种,饮酒赋诗的恬淡的生活。
相传,一天,有个少年前来向他求教,说:”陶先生,我十分敬佩你渊博的学识,很想知道你少年时读书的妙法,敬请传授,晚辈不胜感激.”  
陶渊明听后,大笑道:”天下哪有学习妙法?只有笨法,全靠下苦功夫,勤学则进,辍学则退!”  
陶渊明见少年并不懂他的意思,便拉着他的手来到种的稻田旁,指着一根苗说:”你蹲在这儿,仔细看看,告诉我它是否在长高?”那少年尊嘱注视了很久,仍不见禾苗往上长,便站起来对陶渊明说:”没见长啊!”  
陶渊明反问到:”真的没见长吗?那么,矮小的禾苗是怎样变得这么高的呢?”  
陶渊明见少年低头不语,便进一步引导说:”其实,它时刻都在生长,只是我们肉眼看不到罢了.读书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知识是一点一滴积累的,有时连自己也不易觉察到,但只要勤学不辍,就会积少成多.”  
接着,陶渊明又指着溪边的一块磨刀石问少年:”那块磨刀石为何像马鞍一样的凹面呢?’”那是磨成这样的.”少年随口答道.  
 “那它究竟是哪一天磨成这样的呢?”少年摇摇头.  
陶渊明说:”这是我们大家天天在上面磨刀,磨镰,日积月累,年复一年,才成为这样的,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不坚持读书,每天都会有所亏欠啊”  
少年恍然大悟,连忙再向陶渊明行了个大礼说:”多谢先生指教,学生再也不去求什么妙法了.请先生为我留几句话,我当时时刻刻记在心上.”   陶渊明欣然命笔,写道:“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篇(3):孙权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快乐学习(全国站)

孙权劝学阅读练习及答案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本文选自_________,这是_________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2.选出下列句中“以”字的用法不同的一项(  )
  A. 辞以军中多务   B.以残年余力   C.或以为亡   D.以刀劈狼首
  3.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卿今当涂掌事(  )    (2)但当涉猎(  )
  (3)治经为博士(  )     (4)见往事耳(  )
  4.文中有两个通假字,这两个通假字是:( ) 、( )
  5.写出文中的两个成语。(    )(    )
  6. 翻译句子,并写出由此而出的一个成语。
  “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译文:
  成语:
  7.用原文语句回答问题。
  (1)吕蒙拒绝学习的理由是:___ _______
  (2)鲁肃对吕蒙变化的强烈反应是:____ ___
  8. 本文通过记述孙权劝勉吕蒙努力致学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1.《资治通鉴》 司马光
  2.C.
  3.(1)当道、当权
  (2)粗略地阅读
  (3)当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
  (4)指历史
  4..涂通“途”;邪通“耶”。
  5.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6.①读书具分别炻日,就该重新另眼相看,大哥为什么这么迟才改变算法呢! ②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7.(1)辞以军中多务。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8.说明了读书学习的重要性,一个人不论事务有多繁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

https://m.shanpow.com/wx/456635/

推荐访问:孙权劝学对比阅读答案
《孙权劝学阅读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下一篇: 最后一页
相关阅读蒙学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