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人名言
俎豆篇(一):俎豆俎豆 编辑俎豆,典故名,典出《论语·卫灵公》和《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中文名俎豆拼    音zǔ dòu意    义古代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出    处《论语·卫灵公》目录
俎豆

俎豆篇(一):俎豆

俎豆 编辑
俎豆,典故名,典出《论语·卫灵公》和《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俎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 中文名
俎豆
拼    音
zǔ dòu
意    义
古代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
出    处
《论语·卫灵公》 目录 1 词目
2 拼音
3 基本解释
4 出处与详解
5 详细释义
 典源  译文词目
编辑
俎豆
拼音
编辑
zǔ dòu
基本解释
编辑
(1).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 (2).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1] 
出处与详解
编辑
1、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
俎,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礼器。豆,上古时盛食物的器皿。亦泛指各种礼器。
①《史记·孝武本纪》:“泰一所用,如雍一畤物,而加醴枣脯之属,杀一犛牛以为俎豆牢具。”
②汉班固《东都赋》:“献酬交错,俎豆莘莘。下舞上歌,蹈德咏仁。”
③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张英死后之荣》:“又赐文端祠联云:风度犹存,典礼焕千秋俎豆;师模如在,忠忱垂奕叶箕裘。”[1] 
2、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
①《庄子·庚桑楚》:“今以畏垒之细民而窃窃焉欲俎豆予于贤人之间,我其杓之人邪!”
②汉 班固 《窦车骑北伐颂》:“援谋夫于末言,察武毅于俎豆。”
③范晔《后汉书·祭遵传》:“虽在军旅,不忘俎豆”。
④唐柳宗元《游黄溪记》:“以为有道,死乃俎豆之,为立祠。”[2] 
⑤明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讣闻,上遣官视葬,有司陈祭,博士弟子员乡三老俎豆之于学宫之旁。”
⑥清田兰芳《明河南参政袁公墓志铭》:“故著之独详,亦以见公(袁可立子袁枢)得俎豆於孔庭者非诬也。”
3、引申指崇奉。
清沉涛《交翠轩笔记》卷二:“真可为俎豆历下者下一针砭。”[1] 
详细释义
编辑
典源
1、《论语·卫灵公》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三国 魏·何晏《史记集解》引 汉孔安国注:「俎豆,礼器。」
2、《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
丘生而叔梁纥死,葬于防山。防山在鲁东,由是孔子疑其父墓处,母讳之也。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设礼容。孔子母死,乃殡五父之衢,盖其慎也。鄹人挽父之母诲孔子父墓,然后往合葬于防焉。唐·张守节《史记正义》:「俎豆以木为之,受四升,高尺二寸。」[1] 
译文
1、《论语·卫灵公》
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列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3] 
2、《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
孔子出生不久叔梁纥就死了,埋葬在防山。防山在鲁国东部,因此孔子无法确知父亲的坟墓在何处,是母亲没有把父亲埋葬的地方告诉他。孔子小时候做游戏,常常摆起各种祭器,学做祭祀的礼仪动作。孔子的母亲死后,就把灵柩暂且停放在五父之衢,这是出于慎重没有马上埋葬。陬邑人挽父的母亲把孔子父亲的葬地告诉了他,然后孔子才把母亲迁去防山同父亲葬在一起。[4]  参考资料 1.  典故 俎豆  .搜韵网[引用日期2013-08-1]
2.  俎豆  .百度汉语[引用日期2016-08-2]
3.  《论语》:卫灵公篇第十五  .培训网[引用日期2013-08-1]
4.  孔子世家第十七  .主题阅读网[引用日期2013-08-1]

俎豆篇(二):千秋俎豆 东瓯王庙

千秋俎豆 东瓯王庙
 
正在重建的东瓯王庙
《重建东瓯王庙》残碑
明代青石香炉
清青石烛台,上镌“光绪八年三月 日立”
砖雕
瓦当
瓷碗
日前,正在重建的东瓯王庙工地出土了多件文物,有明代石香炉、清代青石烛台以及残碑、瓦当、瓷碗等,令人遥想此地曾经的文物荟萃。
巍巍庙宇 历代兴废
汉惠帝三年,东瓯王驺揺墓筑瓯浦山东麓,并立祠祀之。温州建城后,人们在今永宁寺址(市区朔门永宁巷82号),建祠奉祀东瓯王,世称“永嘉地主昭烈广泽王”。元至正十八年(1358),方国珍之侄方明善攻占温州,祠遂废。
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钦定汉东瓯王之神,每年三月初八致祭,祭品为猪1头,遂于故址建庙。后迁状元坊。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永嘉知县文林(文徵明父亲)见当时的东瓯王庙“庙旧狭隘”,故向朝廷奏准改建肇始于唐代的东岳庙,毁庙里其它神像,借此专奉东瓯王,且改写庙额。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华盖里94号的东瓯王庙前身。
嘉靖十三年(1534),该庙的门廊拔于飓风。温州郡丞刘正亨、兵部武选协司署郎中王叔杲,见状慷慨捐资重修。其间鸠工简材,易朽蠹,涂丹垩,累甓为壁,撤桥为台,面衢重树门屏。万历八年(1580)竣工时,整座庙宇望之金碧辉煌,苍翠森然,闳丽如同帝居。
清康熙二年(1663),因年久重修。道光二十年(1840)再次重修。辛亥革命后,温州军政分府都督徐定超(1846-1917),与吕渭英等地方绅士,共同集资修葺东瓯王庙。内外门堂深邃,楹联匾额琳琅,目之所及,无不与华盖山上的浮岚紫翠相映成趣。
解放前,东瓯王庙曾一度成为国民党军警的办公场所,后被社会上的游民和乞丐占用。解放初期,这里成了南下部队二十六军的营房,并养有军马。1955年,部队将此处与原设于今温州军分区范围内的东山、崇德两小学对调,在华盖里的东瓯王庙内,将其合并改办为县学前小学,大殿作礼堂,两廊作教室,学校里的桌椅板凳,均在暑假期间由部队的马车运送。后改称华盖里小学,再改办温州市聋哑学校。
大殿雄伟 祭祀瓯王
东瓯王庙的中轴线上,依次建有照壁、月光池、山门、戏台、放生池、大殿、娘娘宫等建筑。
山门八字形,三间砖石结构,正上方镶嵌楷体直书“东瓯王庙”4个大字的青石匾。大门包着铁皮,地面设垂带踏跺,大门两侧青石柱前,原有一对
俗称“石鼓”的扁圆形抱柱石,至今尚存雕刻精美的凤舞牡丹、双龙抢珠、狮子捧球等高浮雕青石图案,并有“画野分疆,瓯脱江山开辟早;务农兴业,海隅民物阜康初”,“报仇雪耻,地辟瓯邦茅土分封崇祖国;震古烁今,灵昭华盖城池巩固赖神功”两副楹联,生动勾勒出东瓯王的丰功伟绩。
大门台的正对面是月光池,碧波粼粼的池水中,亭亭玉立一尊建于明代的石香炉。它包括六角形的基座、柱身及托盘、香炉等,总高度约三米。其中青石三足香炉直径54厘米,上有精美的双龙抢珠等高浮雕图案,香炉底部镌刻“天启六年丙寅岁(1626年),东加(嘉)里人陈子正喜施”十六字铭文,鼎足上端刻有猛兽。月光池背后的照壁顶部,前后都铺盖着一排整齐的黑色筒瓦,瓦当上印有威严的龙、虎等图案,望之令人思绪万千。
笔者日前拜访附近101岁的林花妹老寿星,深入获悉东瓯王庙的具体状况。据介绍,进入山门,古色古香戏台与大殿之间的广场中,有一长方形放生池,四周围以青石栏杆,池中碧波荡漾,锦鲤成群。1955年9月,笔者从东山小学一年级转到这里的县学前小学读二年级。开学后不久,山门内威风凛凛的马、赵、温、岳四大元帅神像被拆除。为扩大操场及学生安全需要,放生池改填成一口小水井。
马元帅就是华光大帝,姓马名灵耀,即民间俗语“马王爷三只眼”的马王爷。赵元帅即《封神榜》中的玄坛真君赵公明,因其掌管招宝、纳珍、招财、利市四位小神,被民间尊为财神。温元帅姓温名琼,汉代温州人,青面赤发、手握法器,传说被玉帝敕封“元金大神”,赐其金牌一面,上有“无拘霄汉”四字,可自由出入天门,并奉旨巡察五岳名山,驱邪伐妖。岳元帅就是南宋大名鼎鼎的抗金英雄岳飞。
东瓯王庙大殿左右分设南北两廊,依次塑有造型生动的十太保等神像。大殿则雄踞在高耸的神坛之上,人们只能从其两侧的通道拾阶而上,并称其大门为“午朝门”。殿内正前方供奉一大一小两尊东瓯王塑像。均头戴九旈冠、身穿蟒袍、腰系玉带、足蹬高靴,手握扶把端坐在龙椅上,好一副帝王气派。其中后排那尊高达四五米的温州最大的东瓯王塑像,人们称之为“泰山王”。
据清《永嘉县志·古迹·金石》记载,东瓯王庙大殿旁有明万历十一年(1583)王叔果撰写的《重修汉东瓯王庙碑》。此外,还有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泰顺知县欧阳希亮宦游途经温州时,撰写的《告祭汉东瓯王文并序》碑。他在碑文中自称为东瓯王“远孙”。
周边建筑 众星拱月
东瓯王庙的左后山观音阁旁的崖壁上,横刻“一清泉”三个篆字。泉左岩石上镌“东山山下泉,无尘长皎洁。不须比饮廉,还似天边月。”“混沌穿岩出,上同天一色。不知千万年,谁是濯缨客”诗二首。末行落款“□庵题”。泉澄澈一色,不染纤泥,水甘且冽,食者往往愈病。明成化十八年(1482),明代温州士民遂甃以石而亭其上,题曰“一清泉”,而庙内还一方《一清泉碑》,上刻“横卧月台下”五个大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现距东瓯王庙东南角仅二十来米,华盖山上的龙头庵(今华盖里66号),清代温州学者周衣德曾有《龙头庵观谢康乐题崖诗》以赞其盛。诗中所说的“谢康乐”,就是我国山水诗鼻祖、南朝永嘉郡太守谢灵运。
温州昔有九山十八溪、二十八井。东瓯王庙“月光池”中的池水,就源自十八溪中的大殿前溪,溪水向西流经河西桥、墨池坊、瓦市殿巷,通达南北大街西侧的河道(今解放后巷),可融入温州城乡各地之河道。二十八井中的县学井、铁栏井、炼丹井、蒙泉井、横井,均在东瓯王庙周围二百米之内。东瓯王庙毗邻的华盖山太玉洞天和三官殿,庙会期间还会举行“立斗悬旗拜九皇,消灾灭罪祷苍穹。洞天太玉三官殿,九昼九夜礼忏忙”的拜九皇活动。而凡神诞、庙会、集市期间,东瓯王庙与其南面相邻的东岳庙(俗称小殿,今为温州市五幼),都会邀请各地著名戏班酬神并进行“斗台”活动。
六十年来,笔者一直住华盖里,当地人至今仍叫东瓯王庙为“大殿”,其得名来自历史上附近密布东岳庙、文昌阁、玄坛殿、龙头庵、资福寺、三官殿、太阴宫、太玉洞天、容成庵、炼丹井等古建筑,犹如众星拱月般地围绕其旁,故有“大殿”之称。

俎豆篇(三):【簠簋(fǔ guǐ)俎豆】搬运自网络


【解释一】簠与簋。两种盛黍稷稻粱之礼器。
俎豆
zǔ dòu
俎豆,典故名,典出《论语·卫灵公》和《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盛食物用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后引申为祭祀和崇奉之意。
 
①《礼记·乐记》:“簠簋俎豆,制度文章,礼之器也。”亦借指酒食、筵席。
②《晏子春秋·杂上十二》:“ 景公饮酒,夜移于晏子之家……公曰:"酒醴之味,金石之声,愿与夫子乐之。’晏子对曰:"夫布荐席,陈簠簋者,有人,臣不敢与焉。’”
1、簋(gui 3):【說文】黍稷方器也。【廣韻】簠簋,祭器,受斗二升,內圓外方曰簋。【周禮·冬官考工記】旊人爲簋,實一觳,崇尺。【疏】祭宗廟用木簋,今此用瓦簋,祭天地及外神,尚質,器用陶瓠之意也。【易·損卦】二簋可用享。【註】離爲日,日體圓。?爲木,木器圓。簋象,則簋亦以木爲之也。【詩·秦風】於我乎每食四簋。【傳】四簋:黍稷稻粱。【周禮·地官】舍人凡祭祀共簠簋。
圆形似碗,敞口、凹圜颈、圆腹、圈足。或无耳、或双耳、或三耳、或四耳,或带方座、或带支足。簋的主要用途是盛黍、稷、稻、梁等熟饭,相当于后世的大饭碗。大溪文化遗所出陶簋为剑口,带有原始特征。郑州二里风和黄陂盘龙城出土的铜簋,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铜簋。目前已知最大的铜簋是陕西扶风出土的周励王用的簋。
广州话里有“九大簋”,意思是丰盛的饭菜,比如说:请你吃九大簋,就是请你吃大餐的意思。四川方言也有类似的话,叫做“九大碗”,意思一样,只是“碗”比“簋”通俗很多。
 
 
 
2、 簠(fu 3):【說文】黍稷圜器也。【廣韻】簠簋,祭器。【詩·秦風】《釋文》外方內圓曰簠,用貯稻粱,容一斗二升。【論語註】周曰簠簋,宗廟盛黍稷之器。【儀禮·聘禮】兩簠繼之粱在北。
侈口,长方形,由大小、纹饰相同的盖、身两部分组成。盖、身均为长方形的平顶和底,四面斜坡至於器口,有些器口外沿铸小兽或子母口,使盖、身吻合,并由此可分出盖、身。 簠或无耳,或双耳。双耳者,即盖、身各铸双耳。器顶和底均有圈沿,在身则为圈足、其四角有短形短足。盖顶亦然。 簠的用途与簋同。 簠、簋同为盛食奉神之器,须整洁。簠出现于西周,盛行于西周中、晚期,终于战国。早期簠一般体卑足低,晚期簠则体隆足高。
 
 
3、 敦:【周禮·天官·玉府】若合諸侯,則共珠槃玉敦。【註】敦,槃類,古者以槃盛血,以敦盛食。
大口,圆腹,二环耳,三短足。盖与身多对称,合盖则成球形。敦的用途与簋相同,而且逐渐取代了簋的地位。敦兴于春秋,盛于战国。
 
 

俎豆

https://m.shanpow.com/mrmy/417488/

推荐访问:陈俎豆 设礼容
《俎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上一篇: 古生代
下一篇: 古代宫名称
相关阅读古代名人名言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