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名人名言
中医在国外篇1:中医在国外的发展竟如此惊人!坐落在英国伦敦查令十字街上的康泰中医馆第11号店与我们印象中的医疗诊所相去甚远,它看上去更像是个普通小店铺,和旁边的手机维修店、古币交易所、咖啡馆等小店铺一起,构成了伦敦小街道最寻常不过的风景。康泰中医馆里两个英国双胞胎姐妹正在预约就诊中医店里装修也十
中医在国外

中医在国外篇1:中医在国外的发展竟如此惊人!

中医在国外_中医在国外的发展竟如此惊人!


坐落在英国伦敦查令十字街上的康泰中医馆第11号店与我们印象中的医疗诊所相去甚远,它看上去更像是个普通小店铺,和旁边的手机维修店、古币交易所、咖啡馆等小店铺一起,构成了伦敦小街道最寻常不过的风景。
康泰中医馆里两个英国双胞胎姐妹正在预约就诊
中医店里装修也十分简陋,15平方米大小的房间,一侧摆着柜台,负责接待的前台人员就在这里登记预约,同时也出售药品。柜台外侧摆着3把椅子,算作等候区。房间里另隔出来一间诊疗室,王以胜教授每天就在这里接待病人。
王以胜教授以前是河南中医研究院的主任医生,退休后接受了北京同仁堂伦敦分店的邀请,来到英国。店里的另一位医生叫张静(化名),这位70岁的老中医退休前在北京护国寺医院就已经小有名气,经常为各国驻华使馆人士看病。擅长针灸的她现在被英国中医业内一些人士誉为“伦敦第一针”。
张静每周只来诊所两次,从下午2点到晚上7点,她的预约表提前几周就排满了名字。
来找张静看病的病人各国人都有,以英国人居多,既有普通百姓,也有王室贵族。“现在看中医的人已经少多了,鼎盛的时期我每天要看五六十个病人。”张静说。
这种中医连锁店,现在在唐人街附近有十五六家,都是经过“大浪淘沙”后的幸存者。巅峰时期,整个英国的中医店有2000多家,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中医业成了仅次于餐饮的英国华人的主要收入来源,英国也成为亚洲之外第二大中成药市场。
1
发端阶段:神奇的中国医生和中国茶治好了孩子的湿疹
英国与中医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中医药最早是在17世纪时由传教士带到英国的。由于英国人一直有使用西草药的传统,所以接受中药并不困难。
回顾起中医药在英国的发展历程,英国中医药学会的学术会长汤淑兰告诉我们,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英国人去中国学习针灸,然后回到英国开办诊所。当时英国还有十几家私立针灸学校。
这个时期英国也迎来了第一批华人移民,他们大多来自广东和香港地区,到了英国之后都是以开餐馆为生,所以当时在很多英国人心里,都有“中国人只会开餐馆”的印象。
到了上世纪70年代,一批真正学过中医的很优秀的医生来到英国,在伦敦和曼彻斯特的唐人街开起了中医店。
在这批医生中,最著名的要数罗鼎辉。罗鼎辉和程铭钊一样,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毕业后她曾在广东省中医院儿科工作。来到英国后,她在唐人街租了一个店面,开办了“康宁堂”中医诊所,她治病以中药方剂为主,也因此带动了英国第一批中药的进口。
当时英国有许多儿童湿疹的病例,西医疗法对皮肤病是治标不治本的,而中医治疗皮肤病效果却非常好。当时,罗鼎辉治好了许多患有湿疹的儿童,连英国著名皮肤病专家David Atherton也把自己的病人送到她的诊所看病。David Atherton还著文指出,在其所在医院未能治愈的病人,有70%被罗鼎辉治好。
英国主流媒体,例如《卫报》《观察家》、BBC等都竞相对其进行报道,其中英国电视台BBC1收视率最高的节目EQD在黄金播放时段,用半个小时报道了罗鼎辉医生成功治疗湿疹的事迹。英国人把罗鼎辉奉为“中国神医”,把她开的中药称为“神奇的茶”。
她的诊所看病不接受预约,先到先看,所以每天天不亮就有人排队等候。那时候罗鼎辉每天要看一两百个病人,所以市政府每天要派6名警察在她的诊所前维持排队秩序。20多年来,罗鼎辉诊治的不同肤色的病人达10万人次。
程铭钊告诉记者,让中医在英国燃起“燎原之火”的另一个契机是尼克松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随访的一名记者詹姆斯·罗斯顿患上了急性阑尾炎,在北京协和医院做了阑尾切除手术,手术后采取针灸疗法来消除疼痛,非常有效。
詹姆斯在华期间还参观了针刺麻醉,回国后即在《纽约时报》上大篇幅发表了有关针灸的报道,在美国引起了轰动,也引起了美国卫生院对中国针灸疗法的注意,也在英国掀起了一股“中医热”,针灸、拔罐等传统技能受到了英国上至王族政要、下至平民百姓的推崇和欢迎。
当时伦敦有位叫梅万方的华人,看到了中医的商机,于是开始销售中医用品。他是英国第一个发明和使用一次性针灸用针的人。梅万方后来又学习了中医,上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经营中医诊所。从一个很小的店面做起,渐渐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名望也越来越高。
到90年代,英国很多名人都来梅家看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戴安娜王妃。当英国媒体报道此事后,梅家诊所在英国变得尽人皆知。梅万方的儿子梅栋理在回忆起这段往事时对记者说:“当年戴安娜王妃经常来我们诊所,做针灸或是买中药。她和普通病人一样,在等候室等待。”
梅栋理的中医店不仅治疗病人,也出售中医书籍、器具、茶叶、护肤品等中医相关用品
汤淑兰刚开始来英国的时候,并没有想到要把中医发展到什么程度,只因为是学中医出身,所以来到英国时在兰卡斯特一家英国医疗中心用中医看病。刚开始医院很不重视她,也没给她桌子椅子,只有一张修脚的躺椅,她就在这张躺椅上给病人看病。很快,因为疗效好,病人越来越多,后来医院划出了5个诊室给她使用。
1993年,汤淑兰在曼彻斯特开了自己的中医诊所,同时也给学生讲课,传授中医知识,她的课程很受欢迎,学生们从各地开好几个小时的车过来听她讲课。
汤淑兰给学生上中医课
据汤淑兰介绍,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华人来到了英国,中医师也越来越多。汤淑兰说,中医起到了很重要的文化交流作用,它从文化上慢慢改变了中国人在英国人心中的形象,让英国人知道中国人不是只能做餐馆的,也让英国人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地了解。
在汤淑兰看来,那个时期是中医在英国发展的萌芽阶段。“英国人简单、善良、友好,对中医的态度也是这样,只要能治好病他们就会尊重。英国政府也很开明,对中医没有限制,因此,中医发展有了很宽松的环境。”汤淑兰感觉如鱼得水。
当时欧洲很多国家不允许进口中成药,但是英国却很宽容,什么药都可以进。汤淑兰是学中药方剂出身,看病时会根据英国人的具体情况,开一些符合现代病情的药方,像湿疹、牛皮癣、花粉过敏、慢性疲劳等,药在中国药厂做好,然后一批批运过来。当时,开中医诊所的英国中医师和华人中医师都在用她做的药。
2
鼎盛阶段:中医诊所从雨后春笋到无序竞争
如鱼得水,可能是很多中医师来到英国后的感觉,这个时期,大量中医诊所如雨后春笋般诞生,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很多不是学中医的人也开始做起了中医药行业,“因为除了做餐馆,只有中医是个比较好的市场。”汤淑兰说。
程铭钊解释说,“中医在英国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辅助医疗,没有正式的国家立法管理。而英国的内科医生、牙医、护士都是有立法管理的,连正骨医生、脊椎推拿医生也有立法管理,受法律保护。可是中医却不受立法管理和保护,也就是说,任何人都可以开设中医诊所,无需资质审核,就像开商铺一样简单。
很多生意人看到了中医的商机,于是开起了中医店,从国内请个医生,找一个人当前台,就开始看病了。靠着卖中药、中成药以及针灸治疗、拔罐、推拿、艾灸等方法,一个医生每天至少能为店里赚到1000英镑,于是商家又开了第二个、第三个分店……这样兴起的中医连锁店层出不穷。”
汤淑兰把从1995年到2005年这10年称为中医的“无序竞争时期”。这期间出现了一批用商业模式经营中医诊所的连锁公司。他们在很多大型超市、购物中心,以及商业街区都开了中医店。
北京同仁堂伦敦分店
“那些中医连锁公司的老板拿着地图,看哪里还没有店就在哪里开。10年间,英国遍地开满了中医店。这个时期的英国政府也不限制工签,不审核学历,只要交1.2万英镑的税钱,谁都可以办,来英国4年后,就可以得到永久居留身份,所以很多没有真正学过中医的人也办了工签来到英国从业。有的连锁公司每3个星期就开一间新诊所,因为诊所开得又快又多,甚至还有了自己的装修队。”汤淑兰说。
张静告诉记者,她以前在伦敦高档街区切尔西的中医诊所工作时,最多的时候,两个星期就给店里赚到了1.6万英镑,而她每个月的工资只有1000英镑。王以胜最初是在北京同仁堂伦敦分店工作,由于店里管吃管住,他拿到的工资就更少,每月只有400多英镑。
由于是中医连锁店给办理的工作签证,所以这些从中国来的医生要一直为店铺打工4年,才能拿到永久居留身份,4年后,有的医生选择离开连锁店自己开店,但是更多的像张静和王以胜这样只懂得看病、不懂得经营生意的医生,还是继续打工。中医店的老板也因此而获得了暴利,赚得盆满钵满。
中医药生意的火爆也催生了中医药产品批发业的迅猛发展。程铭钊透露,当时英国最大的中药经销商英国长城公司,靠出售中成药、中医器材等产品,赚足了银子。
被中医连锁店从国内请来的医生也越来越多。据王以胜透露,他们从河南中医大学毕业后来英国当中医医生的人成立了一个校友会,有50多人。来英国中医连锁店当中医医生,在当年甚至成为国内中医学院的毕业生解决工作问题的一条出路。
3
英国公立大学:中医系的兴衰变化
由于中医发展势头蓬勃,在中医诊所任职成了很好的就业方向,以至于英国的一些大学也开办了中医课程。据汤淑兰了解,当时开设中医系、针灸系的公立大学一共有18家。程铭钊所在的Middlesex大学也是其中之一。
程铭钊向记者介绍说,当时Middlesex大学下设的健康和环境科学学院的负责人Henry Lee,是从中国香港来的。
1997年,Henry Lee决定在Middlesex大学开设中医课程,按照中国的教学模式,教授针灸、中药和中医临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和皮肤科的内容都有所涉及,采用5年教学制,前4年上理论课,最后一年去北京中医药大学临床实习。这个模式从1997年开始一直进行到2005年。
后来,由于北京方面的费用大幅度增加,也因为英国学生不想花费太多时间和金钱在学校学习,想要早点毕业赚钱,所以从2005年开始,Middlesex大学的中医班改成了4年制,主要学习针灸,实习也改为在学校基地完成。
程铭钊说,这些学生毕业后,只要懂得一点市场营销,做一个漂亮的网站,就可以自己开中医店接待病人了。
这些“中医速成班”培养出的学生水平如何呢?中医连锁店Herbmedic的老板陈晓轩向记者表示,他曾经雇用过几个Middlesex大学中医班毕业的学生,“事实证明,这些毕业生的水平与中国医生相去甚远,他们没有系统学过传统中医理论,很多人只会针灸,不会把脉,更不会开药。
即使是做针灸,也只是照葫芦画瓢,达不到治病的效果,病人很不满意。不仅损失了病患资源,还损害了中医的声誉,让许多人认为中医是治不好病的”。
“治不好病的中医”却大有人在。由于有机可乘,混水摸鱼的人比比皆是。程铭钊告诉记者:“最开始过来的医生都是资质很高的,后来好医生不够了,一些中医连锁店老板只好到下级医院去找医生,这些医生很多是厂医,退休后过来英国‘打游击’。还有很多人是西医出身,但来英国以后不能做西医,只能做中医,他们自己都不信中医,更不可能用中医治好病。”
4
大浪淘沙阶段:中医必须“五脏俱全”
英国政府的开明,促进了中医的蓬勃发展,但同时因为缺乏监管,而导致了中医行业发展失控的局面。“经过10年的接触,慢慢地英国人发现有的诊所能治好病,有的却不能,所以英国人看中医也变得小心了,中医渐渐就没有以前那么好做了。”汤淑兰说。
英国政府渐渐发现中医诊所参差不齐的状况后,在2004年决定进行立法管理,也就是实行欧盟的《传统植物药法》,该法令要求包括中药在内的传统植物药必须向成员国主管部门申请注册,只有经审批同意才能在欧盟市场上继续作为药品销售和使用。
英国政府允许有10年过渡期,也就是从2014年开始执行。在此之前,中医诊所已购入的中成药可继续销售,直到保质期结束。
“按照这条法令,所有中成药进口必须申请许可,而许可的前提是对中成药中的每一种成分进行检验。”程铭钊说,“这项检测的成本很高,中药厂商对此没有兴趣,而中医诊所又没有实力承担。因此,直到过渡期结束,也没有中药通过注册。”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英国经济整体下滑,对中医业也是一个冲击,加上中医又面临着立法管理,前途未卜。汤淑兰认为,从2005年开始,中医药在英国进入了“大浪淘沙”的阶段。
“开在商业街的连锁店租金太高,很多诊所因为看不好病,生意也变得不好,再加上以前能一箱箱出售减肥药、人参蜂王浆等中成药,现在中成药进口受到限制,很多店铺撑不下去都关闭了。
还有一些水平很好的中医医生的诊所,因为不善于经营也倒闭了。大连锁店关门,小诊所也倒闭,很多好医生只好去了瑞士,或者被迫改行。”汤淑兰说。
说到大型中医连锁店,陈晓轩是一个在英国中医业界无人不知晓的名字。他经营的Herbmedic中医连锁店在最高峰时期达到199家,同时期的大型中医连锁公司还有 DR.& Herbs、Dr.China等。
陈晓轩向记者介绍说,2007年,他曾策划与另一家中医连锁公司“香港境外医疗”合作,收购Dr.China,然后在香港上市,不料却遇上金融危机,扩张计划随之流产。Herbmedic急剧缩水,大量店面被迫纷纷关闭,连锁店迅速缩减到55家,现在,尚在营业的只剩6家。
程铭钊说,2008年的金融危机给英国的中医药业带来致命打击。由于中医药在全民医疗免费的英国没有被纳入国民医疗保健系统。金融危机后,英国失业率上升,民众收入普遍减少,中医药成了不少英国人从家庭消费中删去的对象。
Middlesex大学的中医班最初一届有30多个学生,到现在只有十几个人。一方面政府提高了公立大学的收费,从以前的免费到现在每年要付9000英镑学费,学习4年中医要花费3.6万英镑,而毕业后却不能确保找到工作,所以中医班的招生成了问题,现在这个班到2018年结业,之后就不再开中医课程班了。
陈晓轩认为,除了金融危机,导致自己中医生意迅速滑坡的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比如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就是其中之一,因为竞争者的互相竞价角逐,Herbmedic在扩张后期,每收购一家店面,都要付出很高的价格。
陈晓轩向记者透露,在生意惨淡的时期,光靠中医看病根本无法维持店面的正常运转。而许多店铺的房租合同都是长期的,不能中途终止,只好硬着头皮经营。为了维持店铺运转,应付高额的租金,中医店不得不动其他脑筋,增添了按摩等服务,其中也有个别色情服务。
行业的乱象也引起了英国政府的注意,陈晓轩说,从2012年开始,英国提高了工签的要求,首先对英语水平有了要求,雅思成绩要在7分以上,其次提高了最低工资水平,后来干脆取消了中医店申请办理工签的资格,现在,所有的中医店都不能再从国内聘请医生了。
而对中医店生意造成致命打击的,还是英国政府对中成药进口的限制。据程铭钊透露,出售中成药占了对中医店收入来源的很大一部分比重。“中成药利润空间非常大,1英镑进口的药,可以10英镑卖出。这项限制不仅是中医药店,对中成药批发公司更是致命的打击。”程铭钊说。
对中成药的禁止,也严重考验着中医师的职业水平,很多诊所因此无法继续经营,特别是一些主要靠出售中成药的诊所,不得不退出行业。
王以胜医生笑道:“我以前有个病人,看中医生意好,自己也开了诊所,后来中成药不许卖了,他又不会开中药方,每次都打电话问我该配什么方子,这样下去自然混不长。”
程铭钊也认为,中医业从巅峰跌入低谷,其实也不是全无益处,在大浪淘沙的重新洗牌中,那些混水摸鱼的“江湖郎中”已被清洗出局,只有真正有资质的中医师才能留存下来。
“在英国做中医不仅要会看病,英文也要好,得懂得沟通、管理和经营,就是说得‘五脏俱全’。”汤淑兰笑着说。
5
平稳阶段:中医是没有国界的
经过了“大浪淘沙”的震荡和整理,很多中医店被淘汰出局,但是真正优秀的好医生却依然毫发无损。汤淑兰、程铭钊以及梅万方和儿子梅栋理开办的诊所仍然经营得很好,张静和王以胜也依然忙得不可开交。
在汤淑兰看来,现在其实是考验和体现医生整体水平的时候。“没有中成药并不要紧,可以自己开药方,中草药的进口是没有受限的。所以英国政府那些限制的“框框”,对真正有实力的中医医生没有影响。虽然英国经济遭遇滑坡,但是对英国人来说,看病并不是奢侈品,只要能真正治好病,他们是愿意在这方面花钱的。
英国人开的中医诊所,经营得一直不错。很多中国人没有完全融入英国社会,没有真正了解英国市场文化,不理解该怎么去做,诊所的卫生条件、诊疗环境没能与时俱进,或者医生的英文和沟通能力有所欠缺,所以才会感到危机。只要不断提高自己,适应病人需求,是不愁经营不好的”。
汤淑兰的中医导师是国医大师王绵之,现在已经过世,汤淑兰不仅跟王绵之学到了用中医治病的方法,更学会了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演化、推广、发展学到的东西。
“思求经旨,演其所知。《黄帝内经》《伤寒论》里写的都是几千年前的理论和方子,治的也是中国人几百年几千年前的病,当时的生活条件、人体素质和环境跟现在完全不一样,英国的气候环境更是和《黄帝内经》《伤寒论》里的不一样,所以要把中医运用到现代社会、运用到西方人体质上,治疗他们的疾病。”汤淑兰说。
梅万方已经过世,他的儿子梅栋理自小就接触中医,在父亲中医诊所已经工作了17年。他说自己虽然不会说中文,但一生都活在中医里,深谙中医的精髓。
与中医连锁店不同,梅家的中医馆只有一个店面。梅栋理告诉记者,不过度发展,只打造一个核心的经营中心,是他们的经营理念。
他说:“连锁经营方式,不利于确保质量和声誉,因为连锁经营要有固定的模式,例如,麦当劳里每个汉堡包的牛肉煎多长时间都是固定的。而中医是非常灵活的东西,每个患者的情况和对药物的反应都不一样。
所以,把所有高质量的中医师,集中在同一个地方,让他们可以相互交流,交换看法,这比开设大量分店,每个店面放置一名医生要好很多。”
梅栋理经营的中医馆,宽敞、高雅而大气,有三层楼,馆里有8名医生,全部来自中国,5名推拿按摩师,来自世界各地,加上其他工作人员,共有40名员工,是英国最大的中医诊所,也是全欧洲最大的中医诊所之一。
“我们要做的,是搭建中西方交流的桥梁,让英国人真正地了解中医,了解中国中医理念、哲学。也就是要做‘中医文化的翻译者’,而不仅是展示者。”梅栋理说。他现在是世界中医药大会(WCCM)的副主席之一,每年向大会报告,介绍他如何为中医在英国和西方国家的发展“搭建桥梁”。
梅栋理介绍梅氏中医馆的“桥梁作用”
梅栋理认为,中医连锁店走入经营困境,除了外界的客观原因,很多问题也产生于自己本身,产生于经营者短视和利润至上的经营模式。
这些经营者并无医学背景,绝大多数都是商人,在英国各地都采用统一的商业模式经营——在商业街开店、采用“1+1+1”(一个医生+一个按摩治疗师+一个接待员)的经营模式,不是按照实际需要而是按照疗程收费。这种模式短期内收益很大,但是缺少可持续发展性。
 “我们的做法与此相反,我们会参考病人的病例,提供免费咨询,而且当我们认为无法用中医治疗时,就会推荐病人去医院接受西医治疗。”
梅栋理说:“很多中医诊所因为种种困难,纷纷倒闭,这对中医在英国发展是一件坏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一件好事,就像把一片有问题的森林烧掉,让它更好地重新生长。中医要想在英国更好发展,就需要好的推广者,也就是那些对病人负责的诊所,而不是单纯以赚钱为目的的生意人。”
很多人都说英国的中医药进入了“寒冬”期,汤淑兰却认为现在是进入了平稳期。“经过了风风雨雨和大浪淘沙,能生存下来的基本都是有实力的好医生和诊所。中医的哲学是阴盛必阳,阳盛必阴,阴阳互相消长转化,循环往复,生生不息。平稳期正好可以思考,展望未来”。
汤淑兰告诉记者,“现在英国所有公立大学的中医针灸班都已经停掉了。原因有两点:一是市场需求减少;二是英国大学教出来的中医学生不适宜临床,也就是说看病效果不佳,也很难做到以此谋生。”但是私立的中医学校却一直都在,而她成立的“英国淑兰中医学院”是其中规模最大、最正规、也最被认可的。
淑兰中医学院中药班毕业的学生可以自动成为英国中医药学会的会员,而其他想要成为这个学会会员的医生都是要经过严格考试的。
为了让海外的中医教学更加规范和正规,淑兰中医学院去年还开始跟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面向外国人开设本科、硕士和博士课程,从淑兰中医学院毕业的学生,将可以获得中国教育部颁发的学位证书。
很多人会认为外国人是学不好中医的,但淑兰学校毕业的英国人中医却做得很好。汤淑兰说 :“中医是不分国界的,不管是英国、法国还是中国人,只要深刻理解、领悟了中医,都可以做一个好医生。”
她教的英国学生在爱尔兰开了中医学校,学校的老师大部分也都是英国人,主管中医学校的Rob是她的第三代学生,她的第四代学生也开始主管教学了。
汤淑兰第3代弟子Rob在淑兰中医院讲课
一提起中医,汤淑兰就兴致勃勃,她说,“中医优越于西医的,不仅是治疗皮肤病、妇科病、不孕不育症、精神压抑、头痛耳鸣、中风等西医无法解决的问题,更是整体观念。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让身体、心理、精神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除了自己的整体,还有与周围的和谐,与气候环境的和谐,天人合一,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附文:
老外怒赞中国医疗:你们中国人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
文︱张芳、张杰、王黎洋、谭卓曌
本文摘编自微信公众号“生命时报”(ID:LT0385),图片来源自网络,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看病难”之于我们,就像社会顽疾,迁延日久,难以治愈。患者对医院和医生的不满和抱怨,就在这样的时间推移中渐成一种习惯。
但《生命时报》记者在采访十多位在华生活的外国朋友后发现,饱受患者指责、批评、吐槽的中国医疗环境,在他们眼中却是另一番光景。不少人甚至觉得,比起国外情况,中国患者其实挺幸福。
预约时间比日本挪威短
预约候诊时间太长是最受国人诟病的看病障碍之一。但挪威植物学家毕昂松·奥尔森觉得,在中国看病比挪威方便,有时候不用预约,到医院排个队就能挂上号。“在挪威,即使急诊,有时也需要等1~3天,其他慢病,预约到1年以后也很常见。”
已到北京生活5个月的日本留学生珊瑚说,相较于中国的三甲医院,日本大医院预约等待的时间会更长,如果当天排队挂号,至少需要两个小时以上,预约挂号一般是在三个月内。“所以我很诧异,为什么只是感冒发烧,中国同学也建议我去三甲医院,而不是私人诊所或社区医院。在日本,这些小病我们都会选择先去附近的诊所。”
       作为医学生,在广州上学的毛里求斯留学生一凡,对中国医疗了解得更透彻一些。“我认为,在广州比在毛里求斯更好,特别是我们用医院的学生卡预约更容易。现在很多预约系统都网络化了,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便捷度。当然,由于人口众多,这些便民服务有时很难完全发挥作用,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也会拖慢急救速度,但就门诊而言,还是中国更方便。”德沃来自南非,在中国生活的7年间,他只去医院查过一次血,陪妻子去医院看过一次脚踝扭伤。他去就诊的是一家私立医院,基本不需要等候,只要就诊前一天预约就没问题。“我也听中国同事抱怨过,说去公立医院等的时间很长,常常需要一大早就爬起来挂号。但我觉得,选择哪家医院取决于你有怎样的经济能力,以及你当时面临怎样的情况。比如,你患了急病或重病,一定要尽快看到医生,在不是很缺钱的情况下,何不选择一家不用等的医院呢?这本就是公立医院与私立医院的区别所在,南非也是一样。你在中国的公立医院看专家只需要14元,所以难免要以牺牲时间为代价。”    印度医学留学生程睿在关注中国患者“看病难”问题时,还认真思考了其中的原因。“我觉得这跟有些患者或家属搞不清自己要挂哪个科、哪个医生的号有关,还有些挂号员也不能提供有效信息,这就导致挂号处经常排着长队。我认为,这是需要医院行政部门想办法解决的问题。”
急诊比英美有优势
平时常能听到不少中国患者抱怨,看个急诊也要排队,也需要等。可在很多外国人看来,中国医院的急诊相当有优势。英国工程师亚历克斯·布拉克在奥迪(中国)工作,提起在中国看病,他虽有牢骚,但对中国的急诊速度却表示满意。“在英国看急诊,通常要根据病情和你去的时间决定等候时长。如果是轻微受伤,可能会等好几个小时;如果你受伤比较严重,但却正巧赶在了周五的晚上,那也要等很久。而在中国不会这样。”在大众中国区做高管的美国人托尼·威廉斯也跟亚历克斯有类似的感受:“中国的急诊很快,不像美国需要等好久。”       能讲一口流利中文的加拿大音乐人国子玉,现在是一家唱片公司的老板。她在北京生活了8年,还生了两个有中国血统的可爱宝贝。提起在中国医院的看病经历,子玉立刻想起几年前的一次外伤。那次她撞破了头,伤口较深,需要紧急处理,于是老公陪她去了家附近的医院。她记得,当时急诊医生接诊很快,动作也非常麻利,几乎没怎么等,缝好伤口就回家了。 一凡说,他见到也听说过中国患者抱怨“急诊不急”的问题,但在他看来,各国医院在安排急诊顺序上都是差不多的。“首先,一个急诊病例不代表一定非常紧急,急诊医学有其参考标准判定急诊病例的紧急程度,医生或护士需要根据急诊病人的情况进行评估。例如,一个腹泻病人和一个发生交通事故的病人同时就诊,合格的医生就必须把重点放在后者,而对腹泻病例,护士可以先开始常规的输液。去急诊科就诊时,我认为人们也需要了解和配合医疗专业人员的工作。通常急诊科值班医生和护士人数较少,病人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也是很正常的。”
设施很先进,医生很专业
无论来自亚洲、欧洲,还是美洲、非洲,几乎所有外国朋友都在一个问题上给出了同样的答案:中国大医院的设备都先进,“专业(professtional)”是他们对中国医生的统一评价。就读于广州某医学院的印度留学生克里夫说,从他到过的中国医院来看,如果满分是10分,他会给设备打9分。程睿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从我个人来看,中国医院比我们国家医院拥有的设备更先进。大多数情况下,印度的医生和护士都进行手工操作,但在中国可以方便快捷地使用各种仪器辅助操作。不久前我在中国做了腹股沟疝手术。我的教授为我主刀,我很满意,几乎没有术后疼痛或并发症。”扎科亚是来自巴基斯坦的中文翻译,因为工作关系,偶尔会来到中国。扎科亚认为,在中国看病虽然有不方便的地方,但先进的设备是中国医院的重要优势。目前在上海中医药大学就读的泰国女孩滨弥也肯定了中国医院设备的先进性,但她同时反映,相比泰国,中国医院备用设备存在数量不足的问题。“我认为,中国大医院的设备和医生水平都很高,不仅比南非好,我甚至觉得不比英国差。”德沃曾在英国待过5年,这一评价是从他所见所感得出的。不过他也表示,自己见到的都是大城市的大医院或私立医院,也许在乡镇基层,中国医院会存在很多其他问题,无论设备或医生水平都无法与大医院相比。“但总体而言,中国医疗系统的优点之一就在于可以使用各种最先进的仪器,让患者得到妥善的治疗。”一凡说。
人多环境差最难忍受
在谈到就医中的不方便和医院缺点时,环境成了被诟病最多的一点。 “人太多”是子玉脱口而出的第一句话,“人真的太多了,尤其是公立医院。就诊时经常要排各种队,候诊、抽血、化验、缴费……特别让我感觉困惑的是,检查时经常要各科室间来回穿梭,往往出现不知道该问谁,不知道该去哪儿的尴尬。”
人多了,环境卫生方面也暴露出很多不如意的地方。子玉经常看到有人躺在医院门口附近,那些地方大多很脏,显然缺少打扫和消毒。此外,厕所也是卫生死角,气味不好,让人觉得到了医院,反而增加了交叉感染的可能。“这跟加拿大医院很不一样。在加拿大,你一进去,就会闻到消毒后的味道,环境整洁、干净,让人放心和安心。”子玉说。
托尼对中国医院最直观的感受也是人实在太多了,很缺乏私人空间。每天要看这么多病人,托尼很怀疑医生是否真的完全了解每个病人的情况。“有一次去看急诊,好多人挤在一起,大家互相注视着,我说的、我做的,大家都知道。这种感觉很不好。”托尼说,美国医院最好的一点就是对个人隐私保护得很好,整体服务质量也比中国好太多。扎科亚认为,中国医院的环境其实不能一概而论,私立医院的环境就很好,但有些公立医院就差了太多,有的甚至可以用脏来形容。德沃说,他还听过厕所隔间没有门的情况,“我不太了解中国人是不是对此比较适应,我个人来说,真的不能接受。”
沟通障碍急需改善
身在异国,最常遇到的问题之一就是沟通障碍。正因如此,大部分外国人在就诊时会首选能提供外文交流的私立医院,或公立医院的国际医疗部。而对资金不算很充足的留学生而言,练就过硬的中文就成了保证顺利就诊的必备能力。      作为医院进修生,程睿刚到中国时就深切感受到了与医生、护士的沟通困难问题。“他们都会很努力地跟我交流。但中国医院里大部分医护人员无法进行英语交流,真的已经成为外国人就医的一大困难。而且就我观察,不仅是外国患者会遇到沟通问题,外省市来的患者与听不懂各地方言的医护人员间,也会出现沟通障碍。” “刚开始真挺困难的,因为所有东西都是用中文标识的。但现在,我在医院的工作基本都能进行得比较顺利了,而且医生也会试着用英文跟我交谈。”一凡说。来自肯尼亚的碧翠丝,正在对外经贸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她说,相比较其他就医不便,语言不通导致的障碍问题最大。由于绝大多数中国医生不会英语,医生与外国患者沟通了解病情就变得比较困难。“我认为,语言障碍是中国医院最需要改善的问题,毕竟,来中国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了。”
中国医生该受到更多尊重
“我觉得,中国患者不太尊重医生。多数患者的理念是我付了钱,就需要医生把病治好,治不好,就要闹。” 作为一名医学生,泰国女孩滨弥很不理解中国医患间的关系。       与滨弥一样不解的,还有同样学医的印度留学生程睿和毛里求斯留学生一凡。一凡在接受《生命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医生患者都是人,都可能犯错。对医护人员来说,犯一个错误,有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更多时候,一些患者认为没有得到正确治疗的原因,并不是医生造成的。比如,病人不遵照医嘱服药,从上世纪开始几何型增长的病菌耐药性等,都会导致治疗效果不佳。偶然发生的诊断错误,必须由医生承担责任,但他们应当被开除,而不是被殴打甚至被杀害。“暴力永远不是最好的解决之道。”“作为医学生,我认为患者应该多理解我们,因为没有任何医生想伤害自己的病人。”程睿在评价近些年发生在中国国内的各种伤医事件时说:“如果让我从公众角度回答这个问题,我认为,中国过去几年里发生的一切都是不应该发生的。如果患者和家属认为医院有错,他们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无论威胁,还是杀害医生都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目前欠缺的是,公众需要理解医护人员的做法,同时,医护人员在做决定前也应该向患者和家属进行详细的解释。”来自墨西哥的西班牙语教师纳丘在上海工作了多年。在他看来,中国医患关系实在太差,“伤医这种算是社会‘耻辱’的事,怎么能在中国频繁发生?”他说,这让他感觉中国医生的地位不高,很多中国人对医生的付出并不了解。      但从一名日本患者的角度来看,珊瑚认为,中国的就诊程序,以及由此产生的医生态度问题可能是导致医患隔阂的原因之一。“我感觉患者和医生都很焦虑。”珊瑚说,大家挂完号,排队等医生看病时,偶尔会有患者插队,医生面对一屋子的患者,也会表现得有些不耐烦。而在日本,这样的事情从来不会发生。日本大型医院都是以专家团队为单位,共同为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诊治过程中,医生说话耐心温柔。如果患者想感谢医生,只会带一些点心,或请医生喝杯茶。医患间的关系,淡如一杯水。珊瑚说,如果真的发生医疗事故,一定会通过法律解决。        英国人哈利将包括医患关系在内的中国医疗问题,归咎于巨大人口数量导致的管理困难。“相比中国,英国人口数量小得多,医疗系统的管理较为简单,问题也就会少些。” 肯尼亚留学生碧翠丝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人口众多导致的不良影响:“人多、医生少,医生的态度就难保证,进而让医患之间的关系变差。”医生是一个光荣的职业,这与在东方还是西方无关。但在中国,很多人并不理解这一点,他们把医生当成了一个普通的职业。程睿说:“我的理解是,中国人认为他们付钱是为了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但这个行业不像一杯白开水,只要加糖就能让它变甜。我们面对的是更加复杂的人类身体,我们并不能每次都保证理想化的结果,而一个没有医学知识的普通人也没有评判医生医嘱的能力。”        “我认为,中国医患问题的产生,可能是由于虚假医疗机构致人伤害、患者维权受到忽视等原因造成的。”印度留学生克里夫说:“但中国人不应该就此认为所有医生都是一样的。在中国,我去过两次医院,医生接诊的态度都非常友善。”          南非教师德沃也表示,医生本就应该是一个受人尊敬的职业,与教师一样,应该得到患者的信任。但不幸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医患正在失去相互信任。“当信任不在时,重建会非常困难。” 德沃无奈地说。

中医在国外篇1:

中医在国外_

中医在国外篇2:中医在国外

中医在国外_中医在国外


中医在国外
    □柯云路
    朋友的儿子在国外留学,不久前在运动中手腕受伤,疼痛不已。
    急忙到医院拍片子,诊断为腕部“月骨脱位”。医生警告,脱位严重,须在几日内及时手术,否则手腕、手掌很多相应组织可能坏死,后果严重。
    细问手术方法,医生说,手术需要全麻,复位处要打钢钉,恢复期约三个月。
    毫无思想准备的年轻人被吓得不轻,于是到处打听可有别的办法。听说中医正骨可使脱出的月骨复位,赶快找到当地的一家中医诊所。对方很负责任地看了片子,说理论上推拿可以复位,可惜他的诊所只能做一般的针灸理疗,国外法规严格,脱骨复位于他的诊所属“超范围经营”。
    年轻人只好向父亲求援,问北京可否找到合适的中医?若行,打算立刻买机票飞回来治疗。
    我喜欢中医众所周知,朋友接到电话后第一时间向我求教。我倒是认识一位在中医院工作的朋友,于是介绍他把骨伤片子发过去。对方很热心地立马找了骨科专家,岂料看完片子后得出与老外西医的同样结论:如此严重的脱位,一般推拿无法复位,必须手术。又问知患者在美国,便说:那边手术比这边技术更成熟,何不就地医治?
    朋友当然不会死心,继续打听,辗转荐得一位老中医,据说学接骨是童子功,医术很是了得。联系后老先生说:通过推拿让脱位的月骨复位,应该没大问题。再问要不要看片子?老先生说:一定得见人,手摸后才能定论。
    这就很纠结,万里之遥飞回来,万一治不了,再返回去手术,岂不耽误了病情?
    当晚朋友再与儿子通话,这些消息显然让年轻人相当沮丧,说身边同事又帮他找了不少线索,中西医都有,但看过片子后一致认为情况严重,只能手术。
    此时年轻人的腕部已严重肿痛,并延至整个手掌,日夜不停吃止痛片仍疼痛难忍。朋友不得已又找来,希望我帮着拿个主意。我先安慰他说,中医对月骨脱位有许多复位的成功案例,眼下不应该放弃寻求中医的努力。考虑到回国治疗有许多不确定性,不如继续立足于在美国当地寻找有本事的中医。若实在找不到,再考虑就地西医手术。
    朋友将我的意见原样转达给年轻人,不夸张地说,我的意见在年轻人那里有着相当的“权威”。当日半夜三点朋友家的电话铃声响起,那是另一个半球的白天。年轻人告诉父亲,又继续联系了多位医生,一致说必须手术,但他听了我的话,没有放弃努力,终于从当地报纸的广告中找到一家中医诊所。发去片子后,对方仍说治不了,但随后推荐了一位中医,据说医术很高,值得一试。于是立刻联系,医生看过片子后,说:“过来吧,我可以给你治。”年轻人将信将疑,那么多中西医都说必得手术,唯有他如此笃定,靠谱吗?
    但他此时已是“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境,无论如何也得一试。去了医生那里,先是在手臂上下扎了数针,说伤处肿胀,得放松肌肉疏通经络,才谈得上下一步治疗。医生边扎针边聊,说自己早年就职于国内一家著名的医院,已定居国外多年。“这样的复位治疗我在美国做得并不多,但在国内几乎每周都会做上几例。” 
    打电话时刚刚扎上针,医生又去忙别的病人。大约四五十分钟后,电话又响,喜讯传来:医生已将脱出的月骨成功复位。详细治疗过程是:先是扎针,如过电般麻胀酸痛。约半个小时将针拔下后,平托手臂做放松推拿。而后顺势从腕部向指尖推送按摩,将水肿推至掌部,同时放松手腕,将骨头松开,其间可听到骨头松动的声响。持续按摩一段时间后,吩咐年轻人手背向上平伸手臂,然后将手掌向上垂直立起,医生握住腕部伤处从内侧向上一次次用力挤压,最后两次同时让年轻人握拳。朋友说:这次可是领教了中医的厉害。儿子受伤后腕部及手掌手指肿胀僵硬根本不能动,遑论令其握拳。医生却说不怕,大胆握就是。儿子咬牙一握,果然手指可以动了,且可握住半拳了!接着在又一番极痛的按压后,医生说月骨已成功复位。接下来还要做几次恢复性治疗,疏通经络,消除炎症。
    一个看来“必须手术”的伤病竟这样“简单”地解决了,用年轻人的话说是“误打误撞”找到了好医生,连自己也没想到。他当晚没吃止痛药睡了受伤后的头一个安稳觉。
    我告诉朋友,对于高手而言,月骨复位不是难度太大的技术,中医目前虽然式微,但民间仍有许多高手。
    我一直留意着这个“病例”。几个月后,朋友告诉我,他儿子的手腕已完全恢复正常,西医拿到新拍的片子后,“很是震惊”。
    朋友说:看来老祖宗留下的中医还真是好东西呢。希望这样的医术后继有人。

中医在国外篇3:中医药在国外发展现状

中医在国外_中医药在国外发展现状


中医药在国外发展现状
中国商业情报网
    中医药是中国的“国粹”与“瑰宝”,是开发
新药的“金矿”。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全世界有40亿人使用中草药治病,占世界总人口的80%。据该组织估计,中草药的开发利用在未来的10年内将
在世界上全面兴起。2003年,中国中药出口克服困难,8年之后再次突破7亿美元大关,出口总值达7.12亿美元,同比增长6.11%。(千金难买牛回头 我不需再犹豫)
    亚洲、北美和欧洲是中药出口的主要市场。尤其是亚洲市场约占中药出口总值的2/3。这几个市场的中药出口近几年都稳步增长。去年中药对亚洲
出口4.8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8.19%,同比增长5.71%;对北美出口1.05亿美元,同比增长3.64%;对欧洲出口9270万美元,同比增
长12.58%;对非洲出口1049万美元,同比增长8.16%;对大洋洲出口889万美元,同比增长2.19%;对南美洲的出口975万美元,同比下降
了1.72%。目前,全球四个主要中药市场为东南亚及华裔市场、日韩市场、西方市场、非洲及阿拉伯市场。是一个发展中的庞大市场,也是我国中草药、中成
药、保健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值得研究和开拓。(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一、东南亚及华裔市场
    该市场主要包括东南亚诸国及港、澳、台地区,占世界草药市场的26%。
    新加坡的中医药有悠久历史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有中医医疗机构30余家,中药店开设的中医诊室有1000余家。该国卫生部成立了中医药管理
局,成立了“新加坡中医团体协调委员会”,进—步加强中医药管理。开设中医学院、中医师注册工作也在进行之中。政府对含汞、铅、砷等重金属的中药或成药则
明令严格控制,禁止销售黄连、黄柏、川乌等有毒药品。进口的中药材多数是补药。
    马来西亚经营中药的店铺约3000余家,有中医师工会会员800余人,多数开店兼诊病,以祖传药店为多。马来西亚卫生部向来对中医十分关注
和支持,但仍未接受中医师的注册,在那里甚至不注册也可行医。政府对药物重金属含量有控制标准,对有毒品及濒危野生动物药品一律禁售。
    泰国政府承认了中医药的合法地位,只给考试及格的中医师发临时执照。早在1987年政府正式通过和批准了中草药议案。有中药店800余家,多有坐常中医师诊病,也有许多私立中医院广泛应用中草药和针灸进行治病。较大的中药批发商约为10家,中小型约为40家。
    越南早提出东医与西医相结合,规模较大的中药店有近200家,中小药店更是遍布城乡。现从我国出口到越南的中成药就有180种。中药材种类繁多,品种齐全,无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药应有尽有。目前,我国共有16家药品生产企业获得在越南的经营许可证。
    此外,在菲律宾、印尼、缅甸、柬埔寨等由于受亚裔、华裔文化的影响,中医药都有浓厚的民众信仰的基础。
    二、日韩市场
    是我中草药出口稳步发展的市场。也成为与我竞争国际草药市场的主要对手,采用“兼蓄并用,自成体系”的策略,约占世界草药市场的21%。
    日本中草药市场的汉方制剂纳入医疗保险,近几年来汉方制剂生产每年以50%~60%的速度递增,处方用汉方药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长,年销
售额已达15亿美元。人均中药消费额为7.3美元,与日本人均医疗费412美元相比,仅占1.77%。目前日本有60多家汉方制剂生产企业达到了世界一流
水平。日本从中国进口的中药材以甘草、野山参和圆参为主。进口较多的中成药有蜂王精、银翘片、银翘丸、六神丸等。日本厚生省批准生产的汉方药仅限于张仲景
的210种经方,其中147种批准为“医疗用医药品”,可以在医院中使用,其余63种为“一般用医药品”,只能在药店柜台销售。目前用药开发重点,主要在
难治病、心脏病、癌症和老年病方面。
    韩国对我国中医中药可算是情有独钟,中医药与当地医药相互结合,形成了当地的传统医药学,古代称之为“东医”。1980年韩国政府颁布法
令,统称为“韩医”。韩国政府保健卫生部允许东、西方两种医药均可享受到医疗保险。1969年韩国保健卫生部规定11种古典医籍上的处方可由药厂生产而无
须做临床等各种试验,其中有4种即是我国古典文献:《景岳全书》、《医学入门》、《寿世保元》、《本草纲目》。韩国目前共有56个成方制剂、68个单方制
剂作为药品进入健康保险。上世纪80年代末,共建成中药厂80个,占全部中西药厂总数的22.2%。自1992年以来,已逐步实施了中药制剂生产的GMP
标准,目前估计韩国中药市场已达10亿美元以上。我国对韩出口的中药材种类逐年增加,目前接近300种,其中甘草、桂皮、半夏、茯苓、黄芩、红花、远志等
出口金额较大,如甘草的年对韩出口额高达400万美元左右。
    三、西方草药市场
    主要包括西欧和北美各国的草药市场。为了进一步加强在欧洲范围内的植物药标准化,以及加强对植物药的研究,德国、法国、比利时、瑞士、英国
的植物疗法协会现已联合成立了欧洲植物疗法联合会,并以德国药典内的药用植物专题资料,作为欧洲药典的依据。北美的草药市场是大部分的植物药在保健品商
店、药房、超市和邮购商店中出现,但只能作为食品或营养补充剂出售。
    美国早在20世纪初期,植物药就与化学合成药物同被列入美国药典。不少美国医药人员和民众开始认识并信服中医药的疗效,美国是我中药出口的
主要市场之一。目前,美国将植物药列为饮食补充剂进行管理。与欧盟各国的管制相比较,美国对植物药的控制在西方是较为宽松的。美国FDA不再要求中草药是
所谓纯而又纯的“单体纯品”,而可以是“安全、有效、可控”的“混合物”。1998年白宫成立了补充与替代医学中心,白宫补充与替代医学政策委员会
2002年向布什总统、参众两院递了最终报告,将中医列为替代医学保健系统之一。FDA在网上公布美国《植物药研究指导原则》,并在世界范围征求意见。美
国一部分保险公司正在计划对中草药的开发和研究投入庞大资金。目前,分布在全美的中医院校已达46所。
    德国早在1961年在第一部药品法令中正式列入植物药。1976年第二部药品法令包括植物药都要通过特定专委会评审。1978年卫生部内设
专门负责审查植物药的E委员会,审查修订近400条草药及复方制剂的标准条款。德国是在西欧国家中使用中草药最多的国家,占了德国和欧盟70%的市场,服
用中草药的德国人超过58%。在德国的任何一家药店里都可以买到中草药。德国的银杏制剂年销售额已超过1亿美元。用甘草、穿山甲、知母、茯苓等中药制成的
止喘药和用大蒜、山楂、芦丁制成的青春活力片等在欧盟国家中的年销售额已达22亿美元。目前,德国有7万家药店,20%无处方亦可出售。医疗保险在魁茨汀
示范医院植物药已纳人体系之中。
    法国是欧共体第二大草药市场。1952年法国医学科学院承认针灸疗法是一种医疗行为。1985年法国卫生部成立“针刺治疗诸问题研究委员
会”。已决定将中医学教育纳入高等医学院校课程中去。法国最大的草药制造商是阿科菲阿麦公司。市场上有23000家药店,其中有一万多家药店是草药与天然
药物的主要销售渠道。在法国草药市场上有印度、中国、非洲、德国和本国的草药。最受欢迎的是用于减肥、催眠、治疗紧张、循环及消化系统疾病、疼痛、便秘和
治疗风湿病的草药。中草药已于1999年列入国家医疗保险。
    英国草药市场值估计为6500万英镑,是欧共体第三大草药市场,整个市场值可达2.25亿英镑,包括人参、大蒜、食品添加剂和顺势疗法药
物。已有175年历史的波特斯公司有很高声誉,产品多达150种,除6种外,余均获产品许可证。在英国增长最快的是保护心脏健康的鱼油,其增长率为
33%。其他增长较快的产品有月见草油、止痛药、止咳药、治疗风湿痛及皮肤病的药物。英国有药店1200多家,以布茨药店影响最大,是中药销售的主渠道。
英国医生处方使用草药可享有补贴。与欧洲其他市场一样,草药与天然药物制品主要用于缓泻剂、感冒和咳嗽用药、胃药和镇静剂等。现在在英国城市的社区医院
里,大部分采用各种草药制成的药物来治病。英国有100万人患耳鸣症,用银杏制剂收到较好效果。
    澳大利亚每年至少有280万人次看中医,由于中医药的广泛应用,中草药的进口量自1992年以来已增长了4倍,并逐渐成为澳洲医药市场的重
要组成部分。在悉尼和墨尔本等大都市,目前分别有2000多名中医师开业行医,其他州首府如布里斯班、阿得雷德和帕斯也都有数百名中医师。各地都成立了中
医学会,也有全国性的组织澳大利亚全国中医针灸学会联合会。澳大利亚每年中医医疗保健的营业额达到8400万澳元。维多利亚州率先于2000年5月完成了
中医立法,是西方第一个对中医药立法的国家,使之拥有与西医一样的法律地位。澳大利亚也是第一个在正规大学设立中医本科教育工作的国家,皇家墨尔本理工大
学与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创办中医教育已有10年历史。
    此外,加拿大、意大利、荷兰、罗马尼亚、波兰、奥地利、保加利亚、俄罗斯及前苏联各国、阿根廷、墨西哥等西方国家的政府和民众对西方草药、中医药越来越广泛重视。特别是在拉美地区33个国家中与中国建交的19个国家,资源丰富,地域辽阔,是中医药的潜在大市场。
    四、非洲、阿拉伯市场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多批医疗队的派遣,中医药和当地草药治病的热潮正在形成,是一个正在崛起的中草药国际市场。我国的一般药品、保健品如
六神丸、牛黄解毒丸、红花油、清凉油、风油精、十滴水、花粉制剂、风湿膏以及六味地黄丸、藿香正气丸市场需求量较大。此外,一些芳香除臭、消炎镇痛的产
品,如空气清新剂和保健沐浴剂更受欢迎。
    坦桑尼亚较受欢迎的中成药为有治疟平喘、减肥美容、强壮止痛功能的药物,如青蒿琥酯片、平喘膏、红花油、麝香风湿膏、减肥茶、六味地黄丸、
全鹿丸、金鸡虎丸、止咳糖浆、五子衍宗丸、十滴水、藿香正气水、冰硼散等。这些药品质量可靠、价格便宜,受到青睐。政府每年从中国进口的中药将近100万
美元,但由于贫穷,中药食品、滋补品难销售。莫桑比克地处南部非洲,中国针灸疗法在那里取得很好的疗效,被称为“神奇的中国针灸医术”。头针、耳针治疗偏
瘫,体针加拨罐治疗腰腿疼痛,体针治疗高血压、性功能不全症,电针治疗胃下垂、神经性头痛、失眠以及一些运动神经性疾病皆取得了很好疗效。近年来,又利用
中草药,中成药治疗哮喘、肝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性病获得良效。目前在中药店里有中药出售。
    南非政府于2002年2月22日发布了为期6个月的中成药注册登记通告,准许其进入南非市场,这在世界各国尚属首次,目前我已有100多家企业的300多个品种的中成药利用这个机会进行申请登记,取得合法进入南非补充药物市场的机会。但目前,市场开发力度不够。
    多数非洲国家卫生事业较为落后,是正在崛起的中草药国际市场。1960年以来,中国援非医疗队活跃在坦桑尼亚、赞比亚、莫桑比克、扎伊尔、马里、几内亚比绍等国,不少人了解中医中药与针灸,为中医药在非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阿拉伯地区早在上世纪50~60年代,中国援外医疗队就把中医药带到了中东地区,在中东地区,保健、强壮、减肥、美容的中成药很受欢迎。治
疗中东地区的高发病、传染性肝炎、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症的中成药也很畅消。中东地区大小药店咳嗽糖浆、正红花油、清凉油、风油精等中成药到处有售,售价高
出国内许多倍,但产品大多来自港台、东南亚、日、韩甚至欧美国家。我国产品打入该市场有巨大开发潜力,但必须在剂型改造、装璜和广告宣传上下功夫,才能占
份额。目前,21个阿拉伯国家中,几乎都开设了数量不等的中医诊所和中草药店。1988年,阿联酋成立了中国中医药治疗中心,沙特、阿曼、也门相继商讨引
进中医药专家。阿拉伯市场国家政府间的合作刚刚起步,多头办医药,较难理顺。但阿拉伯世界也将会出现一个应用中医药的新纪元。

中医在国外

https://m.shanpow.com/mrmy/338653/

推荐访问:国外中医招聘
《中医在国外.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相关阅读国外名人名言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