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知识
引申义篇一:词的引申义及比喻义注意词的引申义和比喻义: 词是在不断地发展中的,学习词语必须能在掌握本义的基础上深度理解词的引申义和比喻义,且能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的含义。1 例如:(1)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长期下去,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
引申义

引申义篇一:词的引申义及比喻义


 注意词的引申义和比喻义:
        词是在不断地发展中的,学习词语必须能在掌握本义的基础上深度理解词的引申义和比喻义,且能结合语言环境来理解词语的含义。
        1.例如:(1)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长期下去,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兴趣。针对这种不良现象,专家呼吁:提高未成年人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多摄取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是学校和社会的当务之急。(05年河南中考题)
       “绿色食品”一词有其本义,即天然的、无污染的食品,而在本文中是比喻义,即指健康有益的文字材料。
       (2)据《河南日报》报道,为在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中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引导学生们到阳光下、到操场上、到大自然中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成为共和国的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的建设者,“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于2007年4月29日全面启动。                    (07年河南中考题)
        “阳光体育运动”中的“阳光”一词有哪两种含义?两种含义是:一指本义:阳光下(操场上、大自然中、户外),另一层含义就是比喻义:充满活力(体魄强健、意志坚强)
        2. 词的比喻义举例:(1)园丁:比喻教师  (2)桃李:比喻所教的学生  (3)黑马:比喻出人意料的优胜者  (4)丰碑:比喻伟大的功绩  (5)近视:比喻眼光短浅   (6)结晶:比喻珍贵的成果  (7)春晖:比喻母爱  (8)折桂:比喻考中  (9)手足:比喻亲兄弟  (10)胃口:比喻兴趣  (11)心腹:比喻最亲信的人  (12)耳目:比喻刺探消息的人  (13)心脏;比喻中心或要害部分  (14)手脚:比喻暗中采取行动  (15)首脑:比喻集团中为首的人  (16)眉目:比喻事情的头绪  (17)肺腑:比喻内心  (18)手腕:比喻本领或能耐 (19)骨肉:比喻亲人
  ( 20)替罪羊:比喻代人受过的人 (21)铁公鸡:比喻吝啬钱财的人(22)老古董:比喻思想陈旧的人(23)土皇帝:比喻称霸一方的人(24)保护伞:比喻庇护坏人的人 (25)中山狼:比喻恩将仇报的人(26)变色龙:比喻见风使舵的人 (27)纸老虎:比喻外强中干的人(28)书呆子:比喻死肯书本的人

引申义篇二: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一、词的本义
(一)怎样理解“本义”
所谓本义就是一个词的本来意义,与引申义相对。
说明:本义应该是最早的原始意义。但是汉语历史非常悠久,早在汉字出现以前,汉语就已存在,可那时汉语的许多词的意义我们已无法考知。因此较合适的说法是:
本义大都是指有文字形体可考、有文献资料可资参证的初始意义。或:由汉字和汉字记录的古代书面语体现出来的词的本来意义。
 
(二)怎样寻求本义
具体方法是:根据字形探求,辅以文献证据。在字形上难以看出本义时,更需要文献证据的帮助。根据字形分析和用文献证据证明,这两种手段常常是结合在一起的。
“元”、“本”、“牢”、“秉”的本义是什么?先看字形:
元 □ 象一个人的脑袋
本 □ 表示树根
牢 □ 表示牲畜的圈
秉 □ 表示手里拿着的一把禾
再求诸文献:
1)狄人归其元。(《左传·僖公三十三年》)
(其元:晋将军先轸的头)
2)禽之而乘其车,系桑本焉,以徇齐垒。(《左传·成公二年》)
(系:拴、绑;系桑木焉,以徇齐垒:把桑树根拖在车后面,在齐军的营垒前面驱车示威。)
3)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战国策·楚策》)
4)彼有遗秉,此有滞穗。(《诗经·小雅·大田》)
(遗秉:收割后剩在田里的禾把)
“斯”的本义是什么?先看字形,这是个形声字,义符是“斤”,“斤”乃斧子一类的工具,至此,我们仍然难以确知“斯”的本义。于是求诸文献:
墓门有棘,斧以斯之。(《诗·陈·墓门》)
通过文献的语境,我们知道了“斯”的意义是“用斧子砍”,这便是文献资料中显示出的“斯”的本义。从这里可以看出,文献资料在探求词的本义的过程中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又如:“廉”,观其义符是“广(yan)”,知与房屋有关。再看贾谊《陈政事疏》“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陛亡级,廉近地,则堂卑”,其意义就更加具体了:“陛”指台阶,“廉”则指厅堂的边缘。
根据汉字的形体探求,辅以文献证明,这种综合的方法是探求词的本义时最常用的。再举几个例子。
綱:提网的总绳。义符:糸
    若网在纲,有条不紊。(《尚书·盘庚上》)
    譬若丝缕之有纪,网罟之有纲。(《墨子·尚同上》)
(纪:丝的头绪>束丝的绳;网罟:网的总称。)
監:照看面影。 □ :对着盆里的水照看面影。
    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尚书·酒诰》)
    (人:人君)
后来在青铜器中字形讹变为“鑒”、“鑑”,近代又变成“鏡”。
再如,“鄙”的本义的探求,只能通过该字在古书中的用例来考察。试看以下例句:
   ①四鄙之萌人。——萌(氓)人:草野之民。“鄙”的意思是边邑。
   ②焚符破玺,而民朴鄙。——“鄙”的意思是质朴,厚道。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鄙”的意思是浅陋,庸俗。
   ④今之争夺,非鄙也,财寡也。——“鄙”的意思是贪吝。
   ⑤我皆有礼,夫犹鄙我。——“鄙”的意思是鄙夷,看不起。
以上②③④⑤诸义,都是从①的边邑义引申而来。因此,可以确定“鄙”的本义是边邑。
(三)根据字形分析本义应注意的问题
由以上的说明可知,词的本义和字形密切相关,因此如果发现某个词的意义与字形无关,这个意义就不太可能是本义,因而还要求得文献资料的验证,如果没有文献资料的印证,这个“本义”就不可靠,因为这很容易流于主观臆测。当一个字的形体显示的意义与文献显示的实际语言中的词义相符时,这才是造字时的本义。
可是,古汉语里字和词并非完全一对一的关系,同样,字的本义和词的本义也不都是一致的,这就要求我们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六书中的假借字记录的词。
六书假借中有一种“本无其字的假借”。对那些本无其字、借用别的字来表达的词,不能根据字形来探求本义。例如:
来:有往来的“来”、“招徕”、“将来”等义。“来”是汉语中的基本词汇,这些意义是“来”的常用义,其中来往的“来”是最基本的意义,应该说这个意义很早就产生了。但“来”这个汉字,却不是为这个意义造的。在甲骨文中,来作□,象小麦的样子。“小麦”是这个字的本义:《诗·周颂·思文》“贻我来牟大麦”。来往的“来”是其假借义。
权:有“黄华木”、“秤砣”、“权力”、“权衡”、“权术”、“权且”等意义。“黄华木”这个意义在汉语中已消失了,于是借“权”来表示“秤砣”等一系列意义,这个词的本义是“秤砣”,也就是说,“权”字纪录了两个不同的词。
2.不能根据为词的引申义造的字推求本义。
贯 《说文》:“钱贝之贯。从毌贝。”可见,许慎认为“穿钱的绳子”是本义,这是从“贯”的字形分析出来的。实际上,“穿钱的绳子”只是一个引申义。《说文》中有“毌”,义为“穿物持之”。其实“贯”“毌”本为一词。“毌”在甲骨文中作 。这些字的意义本来是“干戈”的“干”,被借用来表示“贯穿”的“贯”,作“毌”。由此引申出了“穿钱的绳子”的意义,“贯”就是为“毌”的这个引申义所造的字,所以从“贝”。后来“贯”行而“毌”废,先秦文献资料中已不见用“毌”的例证了。
贯鱼。(易·剥》)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史记·平准书》)
例中“贯鱼”的“贯”才是本义,但已不写作“毌”了,“贯朽”说的是“穿钱的绳子朽烂了”,用的是引申义。许慎正是通过为引申义造的字“贯”寻求本义的,所以不准确。以上说解可以图示为:
 
贯穿(毌)→穿钱的绳子(贯)——引申义
        →贯穿      (贯)——本义
 
3.要避免就讹变的字形来分析词的本义。
汉字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字形常会产生不少变化,有些字发生了讹变,这些都会给分析字形以探求本义的工作造成障碍,因此不可根据讹变后的字形来分析词的本义。如:
爲 《说文》:“□ 母猴也。其为禽也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为母猴形。”
“母猴”就是马猴(猕猴),亦即大猴子,这是一种臆测,因为没有古文献资料可以印证。在甲骨文中,“爲”作□ ,象一只手牵一只象在劳动,即用手牵大象帮助人劳动,本义应是“做”,此义有大量文献可证明。
或出入风议,或靡事不为。(《诗·小雅·北山》)
见义不为,不为勇也。(《论语·为政》)
臣 《说文》:“牵也。事君也。象屈服之形。” 意思是:“臣”,受牵制者,奉事君王者。(字形)模仿屈服的样子。(《说文》中“牵”是“引前(牵引向前)”的意思。)
许慎的这个解释有问题,这里用的应该是声训。根据这个解释,有人就联想到“牵”有捆绑的意义,于是认为“臣”象一个人被捆起来的样子。杨树达的解释也明显受到许慎的影响。杨氏《积微居小学金石论丛·臣牵解》:“臣之所以受义于牵者,盖臣本俘虏之称。”“囚俘人数不一,引之者必以绳索牵之,名其事则曰牵,名其所牵之人则曰臣矣。”
    实际上,臣,甲骨文作□□□,金文作□□。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臣民均古之奴隶也。”“(甲文‘臣’)象一竖目之形。人首俯则目竖。所以‘象屈服之形’者,殆以此也。”可见,“臣”之所以能为民、奴隶之称,都是因为“臣”形象地摹绘了这些人屈服的状貌:目竖。
    我们可以从多方面证明“臣”为竖目之形。甲文、金文、篆文中的“望”都从“臣”,作□,或作□;“臨”“卧”都从“臣”。这些字中的“臣”都是“竖目”。“望”象一个人站在地面上远望或望月,“临”的本义是从高处往下看;“卧”的本义是休息,《说文》“休也。从人臣,取其伏也。”我们认为不需要这样解释,只要明白“臣”是竖目,休息当然与张目闭目这些眼睛的动作紧密相关了。有人不明白“臣”是竖目之形,反而怀疑“卧”的字形弄错了,认为“当从几从□,卧则□隐于几也。”
    谁也没想到,把“目”竖过来,改曲线为直线,这些不算太大的变化会给探求本义带来这么大的麻烦。
 
二、词的引申义
 
词的引申义是在本义的基础上发展、派生出来的意义。这种派生和发展,笼统地说,就叫做引申。我们说某词义是某词的引申义,这个词一定是个多义词。如:解 (1)分割动物肢体;(2)把系着的东西解开;(3)分解,融化;(4)和解,调解,排解;(5)消除;(6)解释;7)理解,懂得;8)懈怠,松弛。这些意义除(1)是本义外,其余的意义都是引申义。词义的引申则是词义发展变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多义词产生的重要原因。无论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多义词在词汇系统中占大多数,因此有必要弄清楚古汉语词义的引申方式、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和其他要注意的问题。
 
(一)词义引申的方式
1.直接引申和间接引申
引申义是由本义发展衍化而来的,但是,古代汉语中一个词往往有许多引申义,这众多的引申义并不一定都与本义直接发生联系,从本义直接引申叫做直接引申,由引申义再引申就叫做间接引申。
“月”的本义是“月亮”,由月亮的明晦圆缺的特点引申为计时单位,如“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诗经·王风·采葛》),这是直接引申;由“计时单位”引申为“每月,月月”的意义,如“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孟子·滕文公下》)对本义来说,这就是间接引申。
有些直接引申义,不仔细考察就不容易发现,如“朝代”的“朝chao2”是“朝zhao1”引申来的,语音也变了,这不容易发现。“朝zhao1”本义是早晨,古人把在早上拜见君主称“朝chao2”,晚上拜见君主叫“夕”。《左传·成公十二年》:“百官承事,朝而不夕”(百官努力做事,早朝把事情做完,晚上无事就不拜见君主了)。后“朝见 → 朝庭(上朝) → 朝代(宋朝)”,这样间接引申下去,意义越走越远,不仔细清理,其引申线索就不容易弄明白。
 
2.辐射式引申和连锁式引申
(1)辐射式引申
直接从本义出发,向不同方向引申出新的意义,这种引申方式就是辐射式引申。这种方式由本义引申出甲义,又由本义引申出乙义、丙义,各种引申义环绕着本义这个中心词义向四周辐射,这些引申义与本义之间的关系都是直接的。每一个引申义的产生方式都是直接引申。
節:本义是竹节,《说文》节,竹约也。《史记·龟策列传》“竹,外有节理,中直空虚”。由这个本义引申出下列引申义:
①木节(用于树木):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后汉书·虞诩传》)
②关节(用于动物):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庄子·养生主》)
③节气、节令、季节(用于时日):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
④节奏、节拍(用于音乐):展诗兮会舞,应律兮合节。(《楚辞·九歌·东君》)
⑤法度(用于社会制度):礼不踰节。(《礼记·曲礼》)
⑥节操(用于道德方面):上壮其节,为流涕(《汉书·高帝纪下》)
⑦节约(用于行为):节用而爱人。(《论语·学而》)
 
         再如:
比 从形体看,象两人排列在一起。本义应是“排列、并列”。如:“比翼鸟”“比目鱼”“比肩接踵”“比翼齐飞”中的“比”即用本义。从这个本义可以引申出:
①比较(把人或事物排列在一起,就可以看出差别)
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三国志·诸葛亮传》)
②紧密(两人排列在一起,一个紧挨着一个)
其崇如墉,其比如栉(粮垛的高象城墙,其密象木梳齿)。(《诗·周颂·良耜》)
③相近(两人排列在一起,距离近)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近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④勾结(两人挨在一起,靠得很紧,关系密切)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团结;朋比为奸)(《论语·为政》)
⑤接连(两人排在一起,一个跟着一个)
孝惠崩,高后用事,春秋高,听诸吕,擅废帝更立,又比杀三赵王。(《史记·吕太后本纪》)
这种引申的方式是很灵活的,同一本义,可以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去联想,因而就有各种不同角度的引申。如“曲”的本义是弯曲,从一个角度看,曲与隅同义,偏于一隅就是局部、不全,如《商君书·更法》“曲学多辩巧辩”。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曲有曲折义,曲折而无不到之处,因此就引申为全部、周全:《荀·非十二子》“宗源应适应变,曲得其宜”。于是同一个词,就引申出了两个很不相同的意义。
左:象手形,手是帮助我们工作的重要器官,引申出“帮助”义:《易·泰卦》“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古人崇右贱左,认为左不好,官职下降叫左迁。古代居民区大门叫闾门,住在闾门右边的是富人,闾左是穷人,左右显示贫富的不同:《史记·陈涉世家》“发闾左”。引申为差的、卑下的,做动词,指不帮助、反对:《战国策·魏策》“右韩而左魏”;《左传·襄公十年》“天子所右,寡君亦右之;所左,亦左之”。又指凭证,古代的券契分左右两半,双方各拿一片,左边一片叫左券,是债权人拿的,作为凭据,因此“左”发展出“证据、证人”义。《汉书·张汤传》“使吏捕案汤左田信等。”
(2)链锁式引申
指以本义为起点,向纵深发展,即由本义引申出甲义,又由甲义引申出乙义,再由乙义引申出丙义,这样一环套一环,形成一个词义系列。这些引申义从跟本义的关系看,除了甲义是直接引申而来外,其他都是间接引申而来。
要 是“腰”的古字,本义“腰”:
昔楚灵王好士细要。(《墨子·兼爱》)
引申义:
①中间:是王之地一经两海,要绝天下也。(《战国策·秦策四》)
②半路拦截:吴人要而击之。(《左传·襄公三年》
③要挟: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论语·宪问》)
④求得: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孟子·公孙丑上》)
⑤需要:地不知寒人要暖,莫取人衣作地衣。(白居易《红线毯》)
用图表示就是:
腰 → 中间 → 半路拦截 → 要挟 → 求得 → 需要
 
这种引申方式的特点是:其中一个意义只和它邻近的两个意义有直接联系,而与其他意义差得较远。以“要”为例,“需要”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意义,它和“腰”的意义,初看起来是毫无关系的,但只要我们找到它们之间的中间环节,就能清楚地看到其间词义引申发展的脉落,反过来说,有些词或字古今意义之间看不出任何联系,也可能是我们还没有找到中间环节的缘故。
再如:
责 “债”的本字,本义是债务。如:
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战国策·齐策》)
引申义:
①索取:宋多责赂于郑。(《左·桓公三十年》)
②要求:不教而责成功,虐也。(《荀子·宥坐》)
③责备、指摘: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④责罚:数加笞用鞭打责。(《新五代史·梁家人传》)
用图表示就是:
 
责(债)→ 索取 → 要求 → 责备、指摘 → 责罚
 
当然,词义引申过程中,这两种方式并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常常纠结在一起的。一个词的词义引申系列中,既可以有辐射式引申,也可以有连锁式引申。
 
问 本义是问、询问
晏子怪而问之。(《史记·管晏列传》)
引申义:
1、询问 → ① 追究 → ②干预
①追究: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②干预、过问: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史记·陈丞相世家》)
2、询问 → ③ 打听、寻访 → ④考察
③打听、寻访: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礼记·曲礼》)
④考察:欲审知其德,问以行。(要想了解他的品德,就要考察他的行为)(王安石《上皇帝书》)
3、询问 → ⑤音讯 → ⑥告诉
⑤音讯:入据晋阳,始知坚死问。(《晋书·苻丕载记》)
⑥告诉:或以问孟尝君。(《战国策·齐策》)
4、询问 → ⑦审问 → ⑧判决
⑦审问:凡犯罪被问之官,虽遇赦,不得复职。(《金史·世宗纪中》)
⑧判决:事发问斩。(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5、询问 → ⑨问候 → ⑩聘问
⑨问候:周游城中,家家致问。(《三国志·吕蒙传》)
⑩聘问:小聘曰问。(《仪礼·聘礼》)(聘:周诸侯国间互相访问的一种礼节)
6、询问 → ⑾问候 → ⑿赠送 → ⒀赠礼(名词)
⑾问候:杂佩以问之,左右佩玉。(《诗·郑·女曰鸡鸣》)
⑿赠送:王使工尹襄问之以弓。(《国语·晋语六》)
⒀赠礼:若重问以召之,臣出晋君,君纳重耳,蔑不济矣。(《左传·僖公十年》) 图示(略)
(二)词义引申的一般规律
词义的引申变化是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在古代汉语中,词义引申通常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由实词到虚词。
1、由具体到抽象
業:本义是一种悬挂钟鼓的架子上作装饰用的木板,又指书册的夹板。古人学习时把学到的东西写在上面。从老师那里接过知识叫“受业”,老师给学生知识叫“授业”,从事学习叫“肄学习、练习业”,学习完成了叫“结业、毕业”,这些“业”是“学业”义← 学习用的大板子。
道:本义是“道路”,如:《战国策·齐策》“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引申为“途径、方法”,如:《孟子·梁惠王上》“交邻国有道乎?”又引申为“学说、道理”,如:《论语·学而》“先王之道,斯为美。”
网(網):本义是用绳编织成的捕鱼和鸟兽的工具,字形□初形、□形声。如:《周易·系辞》“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鱼”。引申广泛地搜求,如:《史记·太史公自序》“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2、由个别到一般
莫(暮):本义是指日落草中,日暮的意思。这个具体的时段专用词,可引申到适应其他时间的“晚”义,于是,年底可以说“岁暮”;季节结束时也可以用“暮”,如“暮春”;一个人的晚年叫“暮年”。
雌、雄:本来都是专就鸟类而言的,《诗·小雅·正月》“谁知鸟之雌雄?”兽类一般称“牝、牡”而不称“雌、雄”。后来,凡是动物都可以称雌雄,《木兰诗》“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匠:原指木匠,《庄子·徐无鬼》:“匠石运斤成风”(名叫石的木匠),其它工匠另有称呼:陶匠叫“陶”,铁匠叫“冶”,玉石匠叫“工”,后来所有手工业工人即可叫“匠”,《论衡·量知》:“能穿凿穴坎谓之土匠。”
裁:本指剪裁衣服,如杜甫《白丝行》:“裁缝灭尽针线迹。”《孔雀东南飞》:“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后引申为裁剪、删减一切东西,如《文心雕龙·镕裁》:“剪截浮词谓之裁”。
3、从实词到虚词
古汉语的连词和介词,有不少是从实词虚化而来的,虚化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词义的引申,如:
被,本义是被子。《楚辞·招魂》:“翡翠珠被”。引申为“覆盖”,《招魂》:“皋兰被径兮”;阮籍《咏怀诗》“凝霜被野草”。又引申为“蒙受”,屈原《哀郢》:“被以不慈之伪名。”《汉书·赵充国传》:“身被二十余创”。又引申为介词,表示被动,《韩·五蠹》:“兄弟被侵而随仇。”这里的“被”还有一点“蒙受”意义,这正是由实词到虚词的痕迹,《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则已经虚化了。
和:常见的意义是“和谐”(应和),《老子》:“音声相和”。引申为“搀和”,杜甫《岁晏行》:“今许铅铁和青铜”。引申为“连带”,杜荀鹤《山中寡妇》:“时挑野菜和根煮”成语有“和盘托出”、“和衣而睡”等;由“连带”引申为连词“同、与”,如岳飞《满江红》:“八千里路云和月”;再引申为“连……都”:秦观《阮郎归·湘天风雨破寒初》:“衡阳犹有雁传书,郴阳和雁无。”
再如,动词“会(会合、会见)”虚化为介词“会(适逢)”。《陈涉世家》:“会天大雨,道不通”;动词“以”(任用、使用)虚化为介词“以”(用、凭借):《韩非子·难一》:“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汉书·张骞传》:“骞以郎应募使月氏。”
以上三点,只是词义引申发展的常见规律,在古代汉语中例外的现象也是存在的,如从抽象到具体、由一般到个别,但这种情况较少,只是一些变例,不能算作规律。如金,本义指一切金属,后引申用来专指黄金。
 
(三)掌握词的引申义应注意的问题
 
要注意词义引申与修辞手段的区别。
文学作品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常常影响词义的变化,如王安石《本末诗》“繰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这里的“黄云”、“白雪”是一种修辞手法,它们的意义也相对有了变化,具有了临时的意义,“白雪”不再专门指雪,而是指象雪一样白的丝,“黄云”也不再专门指云,而是指象云一样多的金黄色的麦子,由于白雪、黄云离开了原诗,也就失去了它们的临时意义,不再有“丝”、“麦”的含义,所以它们还仅仅是修辞用法。如果一个词,由于修辞而产生的临时意义用得很普遍,约定俗成而形成了固定性的词义,这时就应该把这个固定性的意义看作是引申义了,虽然这个引申义的产生是来源于修辞。
比喻和借代是两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它们在运用的过程中也最容易产生新的词义。
1.比喻
崩:本义是山倒塌,古代的统治者把天子的死说成是犹如大山倒塌一样,所以后来“崩”就产生出“死(专指黄帝)”这个比喻义,如《战国策·赵策》“周烈王崩,诸侯皆吊”。
股肱:股:大腿;肱:手臂,胳膊由肘到肩的部分,比喻得力的大臣。如《左传·昭公九年》:“卿佐是谓股肱”。
另如:“鼎沸”比喻人心浮动或形势动荡;“干戈”比喻战争;“风”比喻节操、品质、作风,等等。
2.借代
秋:《诗经·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秋”指年。这是以局部代全体。
坚、锐:《史记·陈涉世家》“将军身被坚执锐。”坚,铠甲;锐,兵器。这是以性状代事物;
丝竹:刘禹锡《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丝竹”指音乐。这是以具体代抽象。
但是,这些借代义不能都算词义引申,“坚”“锐”,因为它们都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产生的,并没有形成固定的词义

引申义篇三: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一、基本概念
(一)義項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義項是指字典、詞典中同一個條目內按意義分列的項目。它是人們從各種具體語言材料中對這個詞所使用過的意義進行分析、提煉、概括而形成的。
辭書裏的義項跟詞義反映的客觀對象不全是一對一的關係。有些義項對詞義所反映的不同的對象有所綜合。例如:
《國語·晉語》:“伐木不自其本,必複生。”(本,根。)
《晉書·顧愷之傳》:“愷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本,靠近根部的莖幹。)
《南史·齊高帝紀》:“宅南有一桑樹,擢本三丈,橫生四枝。”(本,主幹。)
《辭海》裏同上述“本”字對應的義項是“草木的根、幹”,《辭海》裏是“草木的根或莖幹”,《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裏也是“草木的根或莖幹”,都以一個義項的形式綜合了根、莖、幹三個不同的對象。這樣可以避免一個詞的義項過於瑣碎、繁雜。
辭書裏對詞義的描寫,只著重於那些普遍的用例的意義,並不完全等同於詞在具體的句子裏的意義。例如:
曹操《度關山》:“天地間,人為貴。”(間,中間。)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臏生阿、鄄之間。”(間,一帶。)
《莊子·駢拇》:“是故鳧脛雖短,續之惻憂,鶴脛雖長,斷之則悲。”(斷,使形體分離。)
《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臏至,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斷,使功能喪失。孫臏受的是刖刑,挖掉兩個膝蓋骨,腿的功能喪失了,雖連猶斷。)
辭書裏與上述句中“間”字對應的義項大都是“中間”,與“斷”字對應的義項大都是“砍”、“截斷”,跟上述句裏這兩個詞的實際意義不完全相同。
辭書中義項的確立,往往帶有一定的主觀性,因此,同一個詞在不同的辭書裏的義項並不完全相同,例如:
“生”這個詞,《辭源》裏有“生長,長出”、“生育”,“養育”、“活。與‘死’相對”、“生命”、“生活”、“一生”、“一輩子”……這樣一些義項,《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與上述義項相關的義項則是“草木生長”、“出生”、“誕生”、“產生,發生”、“活著,生存”、“生命”、“生存的期間”。
學習古漢語,查閱工具書、選擇義項是一項經常性的工作,怎樣才能把義項選擇得確切一些?一是要多比較幾種辭書解釋詞義的情況,二是要根據上下文的文意來決定取捨。
(二)多義詞
從詞所包含的義項來給詞分類,可以分為單義詞和多義詞。只包含一個義項的詞稱為單義詞,如“勖”這個詞就只有“勉勵”一項意義。《詩經·邶風·燕燕》:“先君之思,以勖寡人。”包含有幾個互相關聯的意項的詞叫多義詞。古漢語辭彙中,單義詞少,多義詞很多。單義詞的詞義比較容易掌握,多義詞的義項比較複雜一些。因此,我們學習的重點應該放在多義詞上。
學習多義詞,首先是要注意多義詞的系統性。多義詞的全部義項構成它的詞義系統,這個系統裏包含有兩項內容,一是它的全部義項,二是各個義項之間的關係。我們學習多義詞的任務也就是要掌握這兩個方面。
其次,是要注意多義詞的適應性。根據語言環境對詞義的制約,在眾多的義項中準確地選擇其中某一項意義。從詞義系統來看,多義詞具有各種各樣的意義,但是在某個具體的句子裏,它的意義是單一的。
(三)多義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詞具有語音和意義兩個方面,語音是詞的表現形式,意義是詞所表達的內容。詞的意義可分為辭彙意義和語法意義,本節只討論辭彙意義,簡稱詞義。詞義是概念在詞語中的反映,它具有取本去末的概括性、適應交際的靈活性和約定俗成的社會性。詞義由理性意義(又稱為概念意義)與色彩意義(又稱為附加意義)構成。理性意義指的是與概念相關的意義部分,色彩意義指的是詞在表達理性意義時伴隨出現的與人的主觀意向、詞的使用場合等相關的意義部分。理性意義是詞義的核心,本章主要討論理性意義,有時也涉及色彩意義。
詞在使用過程中會產生新的意義,新義和原先的意義構成一個詞的意義系統。在這個系統中,可以區分出本義和引申義。
二、詞的本義
語言中的詞大部分是多義詞,即一個詞有若干個義項。例如“解”這個詞《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列了九個義項:①分割動物的肢體。②把系著的東西解開。③分解,融化。④調解,和解,排解。⑤消除。⑥解釋。⑦理解,懂得。⑧鬆弛,懈怠。⑨姓。表面上看起來,這麼多意義,紛繁複雜。但是這些意義之間是有規律可循的,從理論上來說,就是詞義具有系統性,這種系統性主要體現在一個詞的各個意義之間的聯繫上。下面我們就以“解”為例加以分析說明。
“解”的九個義項中,義項①是基本的,是從字形上表現出來的最早的意義。從字形上看,“解”從角,從牛,從刀,是一個會意字,用刀分解牛角。我們可以說,義項①跟“解”的字形所表現出來的意義相符合。再從“解”在古書中的實際使用情況來看,我們可以在現存的古書中找到義項①的例證,如“庖丁解牛”就是庖丁分割牛的肢體。
又如對“鄙”的本義的探求,只能通過該字在古書中的用例來考察。試看以下例句:
①四鄙之萌人。——萌(氓)人:草野之民。“鄙”的意思是邊邑。
②焚符破璽,而民樸鄙。——“鄙”的意思是質樸,厚道。
③肉食者鄙,未能遠謀。——“鄙”的意思是淺陋,庸俗。
④今之爭奪,非鄙也,財寡也。——“鄙”的意思是貪吝。
⑤我皆有禮,夫猶鄙我。——“鄙”的意思是鄙夷,看不起。
以上②③④⑤諸義,都是從①的邊邑義引申而來。因此,可以確定“鄙”的本義是邊邑。
我們把詞的這種基本的、最早產生的意義稱為本義。
詞的本義,嚴格來講,應指造詞之初的原始意義,但因為原始詞義是無從得知的,因此,確切而言,詞的本義,就是由漢字的造字結構所反映出來的並且可由漢字記錄的古代書面語體現出來的本來的意義。
【有文字形體可考、有文獻資料為證】
掌握這一定義應該注意五個問題:
1、詞的本義和字的本義不是一回事。古代漢語中字和詞往往是一致的,即一個漢字代表一個詞。這時,字和詞的本義相同。但有時候字與詞並不一致,如一個漢字可以代表兩個詞,通假字就是如此。在這種情況下,字的本義與詞的本義可能並不相同。
2、造字的本義未必是詞的本義,因為文字產生以前早已有漢語,那時漢語的詞自然也有本義和引申義的問題,只是我們無法考證罷了。正是考慮到這一點,蔣紹愚先生在《古漢語辭彙綱要》一書中將“本義”定義為“詞義引申的出發點。”這一定義比起“詞的最早產生的意義”更為確切科學。
3、詞的本義需要有文獻資料作為證據,而不能僅僅根據字形作出判斷。因為根據字形作出的判斷只是一種主觀猜測,必須有文獻資料的證明才能最終成立。
4、古漢語中的詞大多數是單音詞,因此詞的本義主要是指單音詞的本義。複音詞也有本義和引申義的問題,不過比較複雜,我們暫時不予討論。
5、並非所有的詞都是多義詞,古漢語中有些詞是單義的,如“淮”自先秦即指淮水,“劓”指一種割掉鼻子的酷刑,這些詞的意義都是單義的,不過這類詞在古漢語常用詞中所占的比例很小。
三、詞的引申義
(一)定義
詞的引申義是與本義相對而言的,是指在古代文獻語言範圍內由本義派生出來的各種相關意義。引申義是古漢語一詞多義現象的根本原因。
“引”是“拉”的意思,“申”是“伸展”的意思,因為這個字後來寫成“伸”,所以引申義又可以寫成引伸義。
從引申義與本義的關係來看,引申義可以分為兩種:直接引申義、間接引申義。
直接引申義:從本意直接派生出來的意義。直接引申義與本義的關係很近,產生的時間比較早,比較容易辨認。
間接引申義:由直接引申義再引申而產生的意義,即所謂“展轉為他訓”。在許多情況下,本義與引申義不是直接關係,而是間接關係。
比如上面所舉“解”的其他八個義項,除表示姓外,都是引申義,不過這七個義項跟本義的關係有遠有近,義項②③由本義直接引申而來,是直接引申義,義項④⑤⑥⑦⑧是由義項②引申而來,對於本義來講,是間接引申義。
從本義到引申義,這中間也有一定的規律。從本意與引申義所表示的內容來看,一般說來,詞義由指具體的事物到指抽象的事物,由指個別的的事物到指一般的事物。如“解”,本義“分割動物肢體”是一種具體行為,引申義“理解”則是抽象的;而分解、解體這一義項用於指一般的事物,如《漢書·陳餘傳》:“恐天下解也。”又如“網”,本義是用繩編織成的捕魚或鳥獸的工具。《周易·繫辭下》:“作結繩而為網罟,以佃以魚。”後來引申為廣泛搜求的意思。《史記·太史公自序》:“網羅天下放失舊聞。”已經完全抽象了。
(二)引申義和本義的聯繫方式
可分為三大類型:
1、相似:引申義和本義所指稱的物件有某種相似之處。例如:
 “斗”本義為酌酒器,由於形貌性狀相似而引申為北斗星。如《詩·小雅·大東》“維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漿。”
“關”,本指門閂,由於功能作用相似而引申為關卡。如《史記·孟嘗君列傳》“孟嘗君出關,關法雞鳴而出客。”
2、相關:引申義和本義所指稱的物件或所表達的概念相互關聯,彼此牽涉。例如:
“齒”本指門牙或牙齒,牙齒的生長情況標誌著幼少壯老,由此引申為年齡。
“年”本義為稻穀成熟,有收成。收穫標誌著農業生產的一個週期,古代每年只收穫一次或一季,由此“年”引申為時間單位“年”。
“陵”由大土山引申為帝王的墳墓。
“宗”由祖廟引申為祖宗,“官”由官府、行政機關引申為官職、官長。
3、相因:引申義和本義之間具有因果、條件等邏輯關係,通過推導實現引申。例如:
“虛”本義為大丘,大了就空曠了,因此引申為空虛的意思。
“危”本義為陡峭、高峻,陡而高則易傾倒,因此引申為不穩定,再引申為危急、危險。
(三)詞義引申的方式
引申義有直接引申和間接引申之分。我們可以把引申的方式分為以下三類:
1、輻射式(放射式)引申
幾個引申義都是從本義直接派生出來的引申方式叫做輻射式引申。如:

素本義是未染色的絲綢,白絹。《說文》:“素,白致繒也。”古詩《上山采蘼蕪》:“新人工織縑,故人工織素。”引申為白色的。《古詩十九首》:“纖纖擢素手。”《水經注·江水》:“素湍綠潭。”由綢絹的未加染色,比喻人事的未加掩飾,也就是樸素。賈誼《治安策序》:“百姓素樸。”《淮南子·本經訓》:“其事素而不飾。”綢絹未染色就保存了本來面目,又引申為原來、本來。《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且相如素賤人,吾羞,不忍為之下。”同樣的道理,又引申為真情。鄒陽《獄中上樑王書》:“披心腹,見情素。”由未加染色引申為空,指有名無實或有實無名。杜預《春秋左傳序》:“說者以仲尼自衛反魯,修《春秋》,立素王,丘明為素臣。”“素”的意義系統可圖示如下:
樸素   原本
↖    ↗
未染色的絲綢→白色的
↙    ↘
空     真情
 

集本義是群鳥停棲樹上。《說文》:“集,群鳥在木上也。”《詩經·周南·葛覃》:“黃鳥於飛,集於灌木。”由群鳥集棲引申為一般的聚集、會合。賈誼《過秦論上》:“天下雲集而回應。”由棲止引申為停留。《聊齋志異·促織》:“蟲集冠上,力叮不釋。”由棲止又可引申為安定。《史記·荊燕世家贊》:“由漢初定,天下未集。”由群鳥既已完成飛落動作,引申為社會行為的完成,即成功。《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今日之事幸而集,晉國賴之;不集,三軍暴骨。”“集”的意義系統可圖示如下:
停留

聚集←群鳥停棲樹上→安定

成功
 
讓:本義是責備、責怪(《說文·言部》:“相則讓也”);引申為謙讓;因為謙讓是一種厚人薄己的行為。又引申為拒絕。(泰山不讓土壤)
表:表從衣從毛,本義是衣服的外表;古人穿皮衣服,有毛的一面在外。引申為上衣(加在上面的衣服,即外衣)。後泛指外表、外面,與裏相對。(表裏不一)
 
2、連鎖式(遞進式)引申
從本義派生出引申義,再由引申義派生出新引申義的引申方式叫做連鎖式引申。如:

本義是吃完、吃罷。《說文》:“既,小食也。”《左傳·桓公三年》:“日有食之,既。”引申為一般動作的完結、結束。楊惲《報孫會宗書》:“故君父至尊親,送其終也,有時而既。”事情結束也就成了過去,故引申為已經。屈原《涉江》:“餘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用在推論因果的句子裏,表示前事已然如此,後事則將如彼,故由已經又引申為既然。沈括《夢溪筆談》卷十四:“既雲孟子不見諸侯,因何見梁惠王?”“既”的意義系統可圖示如下:
吃完→結束→已經→既然
 

慢本義為倨傲不敬。《禮記·緇衣》:“可敬而不可慢。”由傲慢引申為懈怠、不恪盡職守。諸葛亮《出師表》:“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禕、允等之慢,以彰其咎。”懈怠則動作遲緩,故又引申為緩慢。白居易《琵琶行》:“輕攏慢撚抹複挑。”“慢”的意義系統可圖示為:
倨傲不敬→懈怠→緩慢
 
3、綜合式引申
一個詞的若干個引申義,有一部分是直接從本義派生出來的,另一部分則是從其他引申義再派生出來的,這樣的引申方式叫做綜合式引申。如:

責本義是債務(“債”是“責”的分化字)。《戰國策·齊策四》:“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于薛者乎?”有人欠債,債主自然要討還,故引申為索取。《左傳·桓公十三年》:“宋多責賂於鄭。”由索取又引申為要求。韓愈《原毀》:“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對方有了過失,就應對其提出嚴厲的要求,那就是責備、譴責。《管子·大匡》:“文姜通于齊侯,桓公聞,責文薑。”嚴厲地提出問題,要求對方回答,那就是責問、質問。《史記·絳侯周勃世家》:“吏簿責條侯。”還債是欠債者應盡的責任,故又引申為責任。《孟子·公孫丑下》:“有言責者,不得其言則去。”“責”的意義系統可圖示如下:
責任

債務→索取→要求→責備→質問
 

徒本義是步行。《說文·辵部》:“徒,步行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下》:“班白者多以徒行。”由徒步行走引申為步兵。《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帥徒以往。”步兵是士卒的一類,故引申為同類人。《墨子·所染》:“其友皆好仁義……則段幹木、禽子、傅說之徒也。”師徒當然是同類人,故又引申為門徒、弟子。《孟子·滕文公上》:“陳良之徒陳相。”步行較坐車自然為勞苦之事,故引申為服勞役者。《史記·高祖本紀》:“高祖為亭長,為縣送徒驪山,徒多道亡。”徒行則無所憑藉,故引申為空、白白地、徒然。《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由空、徒然又引申為只、僅僅。《孟子·公孫丑上》:“非徒無益,而又害之。”“徒”的意義系統可圖示如下:
服勞役者

步行→步兵→同類人→弟子

空、徒然→只、僅僅
 
(四)詞義引申的規律
1、由具體到抽象或由個別到一般。如:
道:本義:道路(會天大雨,道不通)。引申為途徑、方法、措施(治世不一道)→規律、道理(天有常道)→學說、主張(吾道以一貫之)。
益:本義:水從器皿中流出來→一般的水溢出都可叫益。由個別到一般。
2、由籠統到具體或由一般到個別。如:
子:本義:孩子,不分男女(《論語》:“以其兄之女妻之”)→後與女相對只指男孩兒。
朕:本義:自身→皇帝自稱。
3、由甲類到乙類
府:本義:收藏文書、錢財的地方→管理財物的官名(周有泉府,漢有少府)→官署的統稱。後只指“官府”,而“收藏文書的地方”一義消失了。
 
四、為什麼要分析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這個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談,一是從它的必要性,二是從它對我們學習古代漢語的具體幫助。下面我們就從這兩方面分別討論。
1、分析詞的本義和引申義的必要性
現代漢語辭彙以雙音詞為主,詞義相對比較單純。古代漢語則不然,單音詞占絕大多數,而單音詞中大部分又是多義詞,一個往往有若干個義項。正因為古代漢語詞的多義現象特別突出,所以,如果不對這種現象作系統的分析和理解,掌握起來就如同一盤散沙,感覺非常困難。前面我們對“解”的分析足以說明這一點。
因此,學習古代漢語辭彙,不能憑死記硬背,而應該自覺地去分析研究,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這樣學習才會覺得有趣味,學習分析詞的本義和引申義,正是為大家提供了分析研究詞義的工具。
2、具體說起來,分析詞的本義和引申義,對我們學習古代漢語有以下幾點幫助。
(1)使我們對每一個詞的詞義不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從而加深對詞的理解。例如“題”,在古代漢語中經常用來指事物的前端。《孟子·盡心下》:“堂高數仞,榱題數尺。”意思是說,殿堂的基礎有兩三丈高,屋簷的椽頭有幾尺長。這裏“題”指椽子的前端。又如古代有“題湊”,這是指貴族死後,槨室用厚木堆積而成,厚木都是頂端內向,稱“題湊”,這裏“題”指木頭的頂端,“湊”指聚合。《漢書·霍光傳》記載霍光死後,漢宣帝賜給他“黃腸題湊”,就是用比較貴重的黃腸木給霍光做題湊,以表示恩寵。我們僅僅記住“題”可以指事物的前端是不夠的,應該進一步深究一下,這一意義是怎麼來的。分析“題”的形態構造,不難看出這是一個形聲字,從頁是聲。前面講到過,古代從“頁”的字都跟頭有關係,“題”的本義正是“額頭”,如《楚辭·招魂》:“雕題黑齒。”意思是額頭上雕刻著花紋,染黑牙齒,這是古代南方民族的風俗習慣。由表示人的額頭引申指一般事物的前端。明白了“題”的本義與引申義的關係,我們就很容易掌握“題”這個詞的意義,同時,對現代漢語中“題詞”、“題目”這一類詞語的意義也可以有更進一步的理解。
另外,詞義的引申往往具有時代性,即與特定時代的社會生活相聯繫。如“下風”,本是指風向的下方,古代引申指地位低下的。為什麼會有這種引申呢?因為古代軍隊在野外發佈命令時,需要借助風力使聲音傳送得比較遠。所以發令者居上風,聽命者居下方,由此引申出指地位低下的意思。象這樣的引申必須結合具體的社會背景加以分析,才能理解和掌握。
(2)可以幫助我們以簡馭繁地掌握詞義。在一個詞的意義非常紛繁的情況下,我們抓住本義,並進而正確地分析它的引申義,這就如同抓住了網的綱,可以很容易地帶動和掌握住一張網一樣,既簡便省力,而又條理清楚。我們仍然以“解”為例。懂得了“解”的本義之後,我們從兩個方面來考慮它的引申義,一是從動物一方看,動物被肢解以後,結果是整個地解體了,分解了,引申指一般事物,就有了“分解”、“解體”的意義;再從分解動物肢體這一行為本身來看,把系著的東西解開是同一類行為,這時仍然是指具體的行為,進一步引申指到一般的、抽象的事物,就有了“和解”、“調解”的意思,因為之所以要和解,是由於兩個人在思想上感情上有了糾紛,有了疙瘩。同樣,把對方不明白的事情分解清楚也可以叫做“解”,這就是解釋;再從上述行為的結果看,把系著的東西解開之後,原來的結就消除了;和解、調解的結果是消除了隔閡和矛盾,因此解又產生了消除的意義。這樣分析之後,我們對“解”這個詞的意義一目了然,很容易地就掌握了,而且我們在做過這樣的分析之後,閱讀古書遇到比較生疏的用法,也可以從引申關係的角度分析作出正確的判斷。例如我們讀宋代歐陽修的《銭相中伏日池亭宴會分韻》:“粉籜春苞解,紅榴夏實初。”這裏“解”就是“開、開放”的意思。
(3)可以幫助我們去瞭解詞義的發展變化,分辨古今詞義的本義,例如“時”,本義指四時,也就是季節,春夏秋冬四季古代稱四時,由此引申出“時候”、“時間”的意思,引申出“時代”的意思,引申出“時機”、“機會”的意思。漢代以後,曆法不斷完善,一天劃分為十二時,“時”進一步引申指“時辰”,當時一個時辰相當於今天兩小時。到了十九世紀末,西方曆法傳入中國以後,一天劃分為二十四時,這種西方的時比中國原來的時短,就稱之為小時。懂得了這種發展關係,我們對“時”古今義的差別就有了明確的認識。
(4)分析本義和引申義有助於我們瞭解近義詞之間的異同。例如冕、冠、弁三個詞,都是指帽子,但它們本義不同,引申義也有差別。冕是古代最為尊貴的帽子,後來只有皇帝才能戴,由此產生了“加冕”這個詞,意思就是皇帝登基。冠是古代的一種禮帽,有兩個特點:一是成年人戴這種帽子,古代貴族家的子弟到二十歲要舉行隆重的冠禮,戴上冠之後,就表示開始作為成年人正式步入社會。因此,“冠子”指成年人,而所謂“弱冠”,則指二十歲左右的年紀,因為年輕,所以似乎還不能戴住冠。“冠”的另一個特點是做官的人戴它,因此不做官了就稱“掛冠”,而準備去做官就叫“彈冠”,因為很久不做官了,冠掛在一邊,有了灰塵。成語有“彈冠相慶”。另外,冠還引申指名次最高的,如冠軍。弁也是一種禮帽,其中有一種皮弁是武官所戴,因此武官稱弁、武弁、將弁。清代以後,弁指低級軍官,如馬弁,馬弁就是給指揮官在前面牽馬的人,所以“弁”在後來又引申指最前面的,如“弁言”,指文章或著作前面的序言或前言。這三個詞本義不同,引申義發展的方向也各不相同,經過這樣的分析,我們對這三個近義詞的異同就瞭解得比較清楚了。
 
五、怎樣分析和掌握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一)如何分析本義
古代漢語辭彙以單音詞為主,而單音詞又往往具有多義性,要把眾多義項之間的關係搞清楚,就必須先找出本義。抓住了本義,才能綱舉目張。我們分析一個詞的本義,應該從分析漢字的結構入手,但是最終還要歸結到這個詞在古代書面文獻中的實際使用上來,換句話說,我們分析出來的本義一定要有語言材料的證明。具體方法是:
1、借助詞的書寫形式——分析字形
一個詞用一個什麼形體的字來記錄它,是按照造字時代詞所表示的意義擬定的。也就是說,漢字是“據義構形”的,與字形相應的字義,一定在漢字產生前就有了,而且,人們採用這個義來據以造字,總是因為它比較具體,應用比較廣泛,因而也就相對地比較原始。
大多數情況下,古代漢語(特別是上古漢語)的一個詞就是一個字,字的構形理據就是詞的意義。因此,分析漢字(特別是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古文字)的字形,我們就可以知道一些詞在文字形成階段的意義,即上文所說的本義。
傳統“六書”中的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都是純表意字,分析它們的字形構造,一般就可以知道它們所記之詞的本義。尤其是象形字,最能反映本義。如:
天:甲骨文作癋癎癘,突出人體最頂上的部分,本義是頭。
斤:甲骨文作夤,分別向斧刃和斧柄斧背形,本義是斧頭。
向:甲骨文作蘻蘽蘾,象在屋牆上開了一個通氣透光的孔,即窗戶。
行:甲骨文作穌積穎,像十字路口,本義即道路。
亦:甲骨文作譕譖,在人身兩側各加一指事符號,表明腋窩所在。
及:甲骨文作菏核禾,象一人伸手抓住了前面的人,表示追上、趕上。
欠:甲骨文作鸦,象一個人張大了嘴,將胸中的氣排出。所以以欠為形旁的字多與口出氣有關。如“歌”、“歡”、“歐”(本指嘔吐,後改用“嘔”)、“吹”、“欬”(咳);也由指氣流向裏吸的,這就是“飲”字。人張開嘴流出口水,是見到美味而想取食的反映。成語有“饞涎欲滴”,涎即口水。
形聲字由聲符和義符兩部分組成,義符雖不能明確地表示詞的本義,但可以表明詞的義類(意義類屬)。如“江”、“空”、“缸”皆以“工”為聲符,“江”的義符是“水”,表明與江河有關,“空”的義符是“穴”,表明與空間有關,“缸”的義符是“缶”,表明與盆罐兒有關。
如果我們知道某個字的若干意義,就可通過義符來確定它的本義。如“題”有額頭、命名、書寫、題目等意義,其義符是“頁”,“頁”的意思是頭,就可確定“題”的本義是額頭。
通過字形來探求詞的本義,古人做了許多工作。東漢的許慎利用小篆、籀文、六國古文來推求詞的本義,寫成《說文解字》,取得了輝煌成就。江沅在《說文解字注·後序》中說:“許書之要,在明文字之本義而已。”宋代金石學的興起與發展,清代《說文》研究的空前深入,清末以來甲骨學的異軍突起,都為我們探求詞的本義提供了豐富的文字資料,我們應該好好利用。
要注意,考查字形確定本義時,不要把本義定得過於狹窄,因為詞義都具有概括性,而字形只能利用具體的物象從某一角度去反映詞義,如“牢”從“牛”(砛),不要認為僅指牛圈,古書中羊圈、馬圈、豬圈都可用“牢”表示,古文字中“牢”字還可從“羊”(砞)從“馬”(砮)。又如“逐”從“豕”,但不能認為僅指追擊野豬,實際上“豕”是所追擊的一切獵物的代表。同樣,“牧”指放牧,不僅僅是放牛;“相”指觀察、看,不僅僅是瞅樹;“兵”指兵器,不僅僅是斧鉞一類;“益”指水漲出來,不僅僅是水從盆裏漲出來;“貨”指財物,不僅僅是寶貝,更不僅僅是貝殼兒。
2、考察文獻語言用例­——考核文獻
如果只憑藉字形去確定本義,有時會陷入望形生訓的錯誤,因為漢字的構形方式是多種多樣的,一個字的形體可能會有多種分析法。而字形只是詞的書寫符號,它不能脫離詞、脫離語言而直接表達詞義。只有在組詞成句的具體語言運用中,詞義才能充分顯示出來。因而探求詞的本義,更重要的是看文獻語言是怎樣使用這個詞的。
例如:“斃”,《說文》作“獘”,表示向前倒下。人被殺死則倒下,所以又引申為死,這個意義後來寫作“斃”,從死,敝聲。從文獻用例來看,先秦古書裏的“斃”多表示僕倒義。如《鄭伯克段于鄢》“多行不義必自斃。”又如《鞌之戰》“射其右,斃于車中。”都可以證明“斃”的本義是僕倒,而不是死。
又如“憤”字從心,賁聲。它的煩悶義和憤怒義都可以從義符“心”得解釋。但是根據古書的用例來看,煩悶義出現的時代較早,因此可以確定它的本義應該是煩悶。
又如:《周易·睽卦》:“其人天且劓。”孔疏:“剠(qíng黥)額為天。”《說文》:“天,顛也。”
《詩經·豳風·七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戶。”毛傳:“向,北出牖也。”《經典釋文》:“‘北出牖也’,韓詩云:‘北出窗也。’”
《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公使陽處父追之,及諸河,則在舟中矣。”《說文》:“及,逮也。”
(二)如何分析引申義
首先,引申義有遠近之分,其中直接引申義是直接從本義派生出來的意義,與本義的關係比較密切,因此容易辨認,也容易掌握。大家第一步就要學會分析這一類引申義。
至於說由本義發展出引申義有無明確的規律性或固定的模式,由於目前的研究所限,我們還無法回答。由本義發展出引申義,情況多種多樣,我們也只能一字一字地作具體分析,儘量多接觸一些前人已經作出的精闢分析,對引申義與本義之間內在的邏輯聯繫細心揣摩,互相印證,加深理解,那麼對詞義的引申發展規律就一定會有心得。如有興趣,還可以選讀清代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
最後,應該明確,探求本義與引申義的發展聯繫是作為掌握古漢語詞義系統的重要手段,最根本的目的還是要提高我們閱讀古書的能力。所以應該注意把這一講的內容我們學習過程中的問題結合起來,學以致用,這樣有目的、聯繫實際地學習,才會學得有趣,記得住。
 
六、同音借用與假借義
一個詞有多個意義,因為它們都是從同一本義引申來的,所以都與本義發生聯繫,而且彼此之間也有直接或間接發生聯繫。但是,我們也時常發現有一些意義,在詞典中與別的意義同時列在一個詞下,卻與其他意義毫不相關。這種情況,是文字的同音借用造成的。
漢字的形與詞義的統一關係,只有在本字上才能體現。但是,古代文獻中,常常有不寫本字而用一個同音的字來代替的現象,這個同音字稱作借字。借字記錄的是本字承擔的詞義,也就是說,本字的詞義,臨時轉移到借字身上,稱作借義。借字和借義本來是不相關的,形和義無法統一,要想達到形義統一,從而理解這個意義所出,必須找到本字。
找本字要在同音字裏去找。古漢語的同音字,不能用現代普遍話的讀音去衡量,要用古音,而且是上古音去衡量。因為假借字多半都產生在先秦文獻裏,後代的文言文寫借字,很多是從先秦文獻裏模仿來的,而語音是變化的,古代同音的字今天未必同音,今天同音的字古代可能聲音距離很遠,語音變化的軌跡也往往曲折綿長,如果妄加猜測而找錯本字,便會得出十分荒謬的結論。
找本字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一)借助上下文的語言環境和前人作出的訓詁材料探求這個詞的使用義。
(二)追究這個意義與字形所顯示的本義以及由這個本義引申出的諸多意義之間的關係。如果它們之間有關係,證明這個使用義也屬此引申義列。
(三)由借字求本字。借字與本字的聯繫在聲音,所以,本字應在借字的同音字或近音字中去找。
(四)將借字置換成本字,檢驗形義關係是否統一。
(五)必要時,還需從文獻中多找一些有關同音借用字的佐證。
比如:“從容”、“容易”、“容納”的“容”和“容貌”的“容”在意義上毫不相干,卻寫同一個字。
“容貌”的“容”,字從宀,從谷,《說文·宀部》:“容,盛也。”徐鉉說:“屋與谷皆所以盛受也。”這個字的本義是“容納”,與“容貌”義無關。“容貌”的“容”本字應該是“頌”。“頌”從頁,義與頭部有關,恰為“容貌”的本字。《說文·頁部》:“頌,貌也。”它的異體字寫作“锜”,從容得聲,證明它在古代是與“容”同音的。但在文獻中都寫作“容貌”,“容顏”,而不寫作“頌”字。《史記·鄒陽列傳》:“世以鮑焦為無從頌而死者,皆非也。”“從頌”就是“從容”,這是“容頌”可以相通的旁證。
當然,找本字是一項需要相當功力的工作,這裡只希望同學們了解基本方法即可。

引申义

https://m.shanpow.com/dl/497725/

推荐访问: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引申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上一篇: 电气柜
下一篇: 办公室花卉
相关阅读对联知识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