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用品
篇一:[神圣午睡]神圣午睡|羞辱的文化来源:神圣午睡的新浪博客来源:神圣午睡的新浪博客小秧到美国以后,人人都说她开朗了很多。每天放学,她都要求在班里继续待一会儿,看一本书,做一会儿AR(阅读测验)再回家。她做AR的时候,我就顺手帮她班主任做点事情,一般都是手工活:比如装订作业,整理学习用品。在等
神圣午睡

篇一:[神圣午睡]神圣午睡|羞辱的文化

来源:神圣午睡的新浪博客
来源:神圣午睡的新浪博客
小秧到美国以后,人人都说她开朗了很多。每天放学,她都要求在班里继续待一会儿,看一本书,做一会儿AR(阅读测验)再回家。她做AR的时候,我就顺手帮她班主任做点事情,一般都是手工活:比如装订作业,整理学习用品。在等待的时候,我发现小秧有任何事情都会主动积极地去找她班主任沟通,完全不用我帮忙。其实她英语还是有一些辞不达意的地方,但是她也不介意,一句说不清就再说第二句,直到说清楚为止。这让我很欣慰。因为小秧以前胆子非常小,总是什么事情都要让我帮忙。
看起来似乎是孩子的性格发生了一些变化。其实并非如此。为了让小秧不成为一个中文的文盲,我送她每周六都去上半天的中文学校。我们选的是简体字班,老师都是中国大陆来的,很多还有国内教学经验。在中文学校里,小秧又变成了那个胆小的,有事情不敢和老师沟通的孩子。
一开始我觉得这很不可思议,因为小秧目前在口语表达上,总体来说还是中文强于英文。渐渐地我发现,小秧这种表现跟老师的态度有很大的关系。并不是说中文学校的老师有多凶,中文学校的老师也都非常的友善。中国老师和美国老师最大的区别,是思维方式的不同。
我在微博里写过,小秧刚到美国上学时,语言不通,不敢一个人去洗手间。她的班主任每次都不厌其烦地随机安排一个小女孩陪小秧去洗手间。小秧班上所有的女孩,都陪小秧去过洗手间。我听了以后非常感动,觉得老师特别体贴,就特意去感谢老师。老师根本不以为意,说:“Sophie就是这样比较敏感的孩子,我小时候也这样。等她完全熟悉了,她自然会放松下来。”
老师说得对,小秧很快就不需要人陪伴了。
但是同样的情况,在中文学校,老师会很温和,很亲热地鼓励小秧大胆一点:“这有什么可怕的啊!你为什么不敢一个人去呢?”
老师说得也没错,小秧是个听话的小孩。她也会鼓足勇气按照老师说的去做。
二年级换了现在的班主任。本学期小秧得了好几个奖,什么最佳数学,最佳表现之类。可是那天我要上课,不能去参加。当我第一次告诉小秧我不能去时,小秧哭了。当时她班主任也在场,立刻过去抱抱她,表情非常遗憾地说:“妈妈不能来,我明白你的感受。不过我保证我会在那里支持你,为你加油。老师也会抱你,给你拍照。”老师还开玩笑说:“在学校里,老师就是你的临时妈妈。怎么样,我这个临时妈妈和你的妈妈像不像?”
我有点不好意思,说:“Sophie是有一点敏感啦。”
她班主任说:“敏感是非常宝贵的品质。Sophie总是非常在意他人的感受,她富有同情心。而且她很有艺术天分,观察力很好,这都是敏感的孩子的特点。”
班主任并不是泛泛地夸奖,她还推荐小秧去参加学区举办的“小小艺术家”展示会。而且小秧的艺术课作品也总是被放在走廊里展览。
而在中文学校的一次颁奖上,负责发奖品的老师和带孩子们领奖的老师沟通方式出了问题。发奖品的老师得到的指令是:错一个成语的是二等奖,有一个铅笔做奖品。
带孩子们领奖的老师告诉孩子,一等奖在台上领奖,二等奖去某某老师那里拿奖。
小秧是二等奖,她领了奖状,就拿着奖状下台去领奖品。发奖品的老师问她:“你错了几个成语?”她就懵了,因为卷子没有发回来,她只知道自己得的是二等奖,不知道自己错了几个。然后她就老老实实地回答不知道,我只知道我是二等奖。那老师还继续追问到底错几个,小秧就不知道如何是好了。于是那老师就说:“那不行,我不能把奖品发给你。”
然后小秧就嚎啕大哭,到后面来找我。我也不清楚状况,就带她去找班主任,这才搞明白。她班主任听完之后,马上非常亲热,心疼地说:“傻孩子!二等奖就是错了一个成语嘛!你为什么不知道呢?”
班主任告诉我,小秧哭了之后,她问出了什么事,小秧死活也不肯说,一定要找妈妈才行。
班主任带着我和小秧一起去找颁奖的老师,那老师很不在乎地说:“你这孩子也真是,自己的事情自己都不清楚。”
在小秧的小学里,无论出了什么问题,哪怕确实是小秧犯了错,我也从来没有听到过哪个美国老师问过她:“你怎么就不知道?你怎么就不会?”
这样的对比还有很多很多。小秧在我们培养下,学汉字很积极,愿意去上中文学校。而周围那些土生的美国华裔儿童,几乎全都对中文学校有极大的抵触情绪。很多人都觉得这是因为中文太难了,其实更大的原因,是中国老师的思维方式问题。
美国老师个个都有爱心,圣母附体吗?非也非也,其实是美国老师个个都接受过正确的教师教育。
本学期我选了一门儿童和青少年文学的课,全班同学大部分都是立志要做老师的,这是他们的必修课。这门课介绍了不同的儿童文学内容,从幼儿绘本到青春期文学。在分析每一个作品,老师都会先讲一段该作品针对的儿童心理特点。
比如,儿童文学的阅读对象是十二岁以下。为什么是这个划分点呢?因为根据现有研究结果,12岁以下的儿童,并不能完全理解抽象概念。因为针对这一年龄层的抽象教育,如道德,应该以具体化的形象出现。
那节课我们分析的作品是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一个荣获多项国际大奖的绘本。最后一幕是主人公Marx回到他的屋子里,发现桌子上有一份热乎乎的晚餐。这份热乎乎的晚餐,就是将父母之爱的具象化。那本书从头到尾,没有说过“其实妈妈是最爱你的”之类。
而针对孩子的言行特点,对于不同类型的孩子如何引导,如何处理不同的纪律情况,如何设计游戏来规范孩子的言行,会被分成不同的课程,全都是这些同学需要学习的内容。美国的教师证背后,是一门又一门实打实的操作课程。
接触过这样的课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小秧的美国老师虽然个性不同,能力也有区别,但基本言行个个都是合理的。
在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对冲下,小秧已经形成了条件反射。她在英语世界里大方自信,而在中文环境下就又变回那个有点胆怯的孩子。每次我提到这些区别,就会有人说:“谁让你在北京的时候不择校?重点学校的老师就不一样了,个个都是高材生,懂得尊重孩子。所以啊,还是要买学区房……”
于是你看,这又成了新的侮辱点,学校的老师说话方式不够体贴孩子,那还是你错了。谁让你不择校,你不去混成一个人上人。正如王小波在红拂夜奔里讽刺的那样:与其恨路不好,不如恨自己是个老百姓。
很多人说我最近写得太少了,一来是我功课比较忙碌,二来我也确实有点不想写的感觉。因为写了马上就会有人骂你不爱国,找漏洞,说你编故事,以偏概全。接下来,“问题都要一分为二,美国的教育就真的好吗?……”
但是想来想去,还是应该写出来。因为我收到太多苦恼的家长私信,跟我诉说他们的孩子有问题,不知如何改进。我也不相信这是个你花钱择校就能高枕无忧的问题,因为其中很多家长,孩子上的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但其实99%的孩子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所谓的问题其实就是来自一个单一标准下的羞辱。所谓的改进就是希望孩子改变自己的个性。
敏感,胆小,好动,基本上是家长苦恼的前三名。但是在我看来,这都是优点,不是缺点。敏感的孩子有艺术气质,有极为丰富美丽的内心世界;胆小的孩子懂得判别危险,逻辑性往往很强;好动的孩子体力充沛活力无限,行动力和勇气往往都很强。
这么珍贵的特点为何会令家长苦恼?因为在外界权威评价体系中,这三项都是缺点,应该被矫正。
你敏感,你就会介意别人对你的羞辱,所以你玻璃心。因为“你为什么那么介意?小孩子想那么多干嘛?”
你胆小,你就不会争不会抢,所以你活该得不到资源。因为“你为什么不变得大胆一点”?
你好动,你就不能一动不动地坐满45分钟,老师就有权羞辱你,因为“别人怎么就都能坐着”?
我想说一句非常难听的话,那就是,我国主流价值观里,有一个完美的儿童形象。这个儿童形象里,最最核心内容就是:可以愉快地接受各种有可能的羞辱。最完美的儿童就是,大人希望你怎样就怎样,大人对你不需要体贴。因此我们一向提倡“装傻”——但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羞辱文化一直延伸到成人世界。我们每个人都不能避开这种羞辱。每当有负面新闻,比如,有关安全,诈骗之类的爆出来时。就会产生一部分免疫人群,得意洋洋地羞辱另一部分中招的人。搞金融的嘲笑搞生物的不懂金融,所以中了明显的圈套。但是不要紧,过一阵子,搞生物的又可以在疫苗问题上反击搞金融的连基本概念都不清楚,所以听风就是雨,说的话让专家笑掉大牙。
写到这里,我又不知道该怎么往下写才好。这也是我最近动笔很少的原因之一。我确实有很多感触,可是我不知道我能得出什么结论。这些问题都太大了。想来想去,还是回到初衷。我想我的读者大部分都是为人父母的人,每个人面对的都是相似的困境。这个困境就是我们经常会不由自主地恐慌,担心自己的孩子不够好,将来不能拥有一个足够美好的未来。
我想说的就是孩子是可以有各种各样的个性的,孩子不应该因为他的个性,他的个人特点被羞辱。不要去相信一定要把孩子刻成一个模式才能获得幸福的鬼话。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喜欢自己。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无论有多少财富,都很难获得幸福的感觉。羞辱不会让孩子进步,只会让孩子压抑自己。有时候因为孩子压抑了自己,给了你一种孩子在进步的错觉,这是假象,因为压抑从来都不是一种幸福的状态。更有很多时候,羞辱本身就是问题产生的原因。就像小秧的胆怯,不敢说话,只存在于中文学校里。
大家看我现在既是能汇报方案的建筑师,又曾经当众筹办业委会。我现在美国念文科,在一众敢于表现的美国本土学生里,我依然是课堂表现最佳的那一个。无论如何,我都不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吧?我告诉你们,我一直到中学,都是个几乎从来不跟成年亲戚讲话的孩子。我被很多亲戚评价为“这孩子太奇怪了,一句话都没有”。而我清楚的记得那种感觉:起初仅有的几次对话令我感觉我不知道怎样对他们说话才是正确的,我每一句话都可能引来羞辱,尽管其中有些是出自善意。所以我选择了沉默。
我当然知道我们的环境不够理想,所以各位父母才应该更坚定地给孩子家庭的支持。有时候环境确实会让人怀疑自己,一遍遍地问自己:“是不是我错了。是不是我太没用。”所以我还是尽量鼓起勇气,去描述一些不太一样的环境。我希望用这样的方式告诉那些总感到窝囊或是无力的人们:我们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环境。就算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也不要因为这种环境而去怀疑、羞辱自己,以及自己的孩子。

篇二:[神圣午睡]当我们刷柴静的时候,我们在刷什么

昨天我们的朋友圈都被柴静刷屏了,从早到晚,我们看到的除了柴静就是《穹顶之下》,视频、文字、访谈、感想、评论、解读、乱弹、胡扯,当你刷柴静时,你刷到了什么?
刷到走心总结:
微信群里的这段总结对《穹顶之下》的内容概括得非常全面。
“如果有人说拿不出100分钟看视频,就给他看这个:
1)60%的PM2.5来自燃油燃煤,中国的燃煤量已经超过了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历史上上次出现这样的情况,英国发生了一天死亡1.2万人的灾难。
2)河北一个省烧了全世界6%的煤,钢铁、发电等违规排放的企业,没得到任何的管理。
3)居民家庭烧散煤,排放了接近50%的污染物。
4)随着煤资源的消耗,我们烧的煤越来越脏,再加上不像德国、日本这么处理、清洗,污染更加严重。
5)44%的北京人开车距离在5公里以内,7%的在一公里以下,是不是能用自行车或者公共交通代步?
6)全国柴油车排放了80%以上的机动车污染,大城市每天的污染高峰往往出现在晚上0点 - 柴油大卡车上路的高峰,而大多数柴油车的排放设备全是造假,大气法的执法主体受利益方影响,至今是个谜。
7)国四标准的柴油污染物比欧盟美国高25倍,汽油标准比欧美低两三个档次,符合标准的油只占国内消耗量的3%。油品标准制定的“专家”大部分是石化行业的人,垄断行业只要不满足他的垄断利益,就断供、不升级油品标准。
8)中国一半的油品消耗是失控的,来源不明、不达标的油品,大量通过黑渠道进入市场。
9)环保部门在GDP挂帅的政府里,没有任何的影响力,我们为了经济的增长,要付出多大的代价?
10)大量的僵尸重工业企业,产能严重过剩,消耗着宝贵的金融、环境资源,一半以上的省份,在十二五规划里仍把它们列为支柱产业。
11)三四线城市的“虚胖”城镇化建设,为中国规划了34亿的人口容量,大量的重复建设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刷到最新数据:
截止今天早9:00:
腾讯播放7426万次,顶4316,踩56 ?乐视播放1063万 ?优酷播放1006万,顶12万,踩365 ?搜狐播放203万,顶4506,踩101 ?爱奇艺109万,顶18110,踩939 ?凤凰播放69万,顶530,踩10 ?土豆播放63万,评论3944 ?合计播放9939万,顶15万,踩1471。
柴静的百度搜索量已飙至494353次/日,是昨天的204倍。
刷到各种赞誉:
@曹景行(资深媒体人、新闻评论员)
谢谢柴靜,两会上应该让每个委员、代表、列席官员看一遍。
@神圣午睡(作家)
柴静《穹顶之下》称得上全面、诚恳,没有抹杀政府已经在做的工作,也没有否定发展,很多观点符合国际最新成果,如环保本身就是产业,也能带来就业。
@詹国枢(全国政协委员、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非凡之人,出手不凡。
@作业本(知名博主)
不用管柴静国籍在哪,她懂不懂雾霾,也别在乎专业性技术性高低,也不用管她提没提出解决办法,纪录片的意义在于:触发全网关注,造成全民讨论,引来全国注视,这就是它的最大价值,完成了使命。我们有像今天这样严肃认真的重视过雾霾吗?从来没有。
@假装在纽约(知名微博评论人)
我觉得对待这个纪录片的态度,是衡量一个人善良与否、理性与否、真诚与否的最好的试金石。如果你没看视频就在骂柴静,那你真的是个无可救药的烂人。如果你看了视频还在骂柴静,那你更是个无可救药的烂人。
刷到种种分析:
柴静一直被认为是一个会包装的人,无论她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穹顶之下》发布后,也有人把目光投注在内容之外,把这部片子分析成了一次成功的营销。
1 时机。细数去年横空出世的诸多营销事件,比如“少年不可欺”、“1%的生活”,几乎都是在周末发声,并形成飓风般的传播效力,还有娱乐圈的“周一见”,也是周末先放料。
2 个人符号。一条旧牛仔裤,一件白衬衫,语调沉静专业,叙述逻辑缜密强大,这些都是柴静式新闻的符号,她被誉为更人性化的白岩松,更中立感的崔永元。 还有一些分析,走向了惯常的“阴谋论”路子:
1 为什么柴静可以采访到这么多高端学者和官员而畅通无阻?
2 片子发布于两会之前这个敏感时期。
3 环保部部长刚刚换人。
刷到反对声音:
作为一个过来人,崔永元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柴静的片子上线第一天,像关于‘女儿患病’的指责只是第一轮,我是觉得他们想得太复杂了。在看完片子找不出什么下手的地方的时候,这个比较容易,两天之后就会过去,就会有新的不停地爆出来。你看吧,之后的质疑声和辱骂声会越来越多。有意无意的,你的片子会触碰到利益集团的利益,你让这些人没有脸面,耽误人家赚钱升官,那你就会成为被攻击的对象,甚至一些科学家,一些学者也会自觉地加入这个行列里来,会有人找出片中的某个数据质疑这个不准确,那个不靠谱,会有一堆人冒出来。就像当时我的纪录片一出来,他们最后没得说了,就说你采访的不是主流科学家,甚至有人造谣说,你采访那人是你雇的。”

今天类似的文章已经开始出现了,核心内容有以下几点:
1 柴静的女儿患病是因为柴静抽烟,且为高龄产妇。
2 一个开着4.0排量的车的人说雾霾太伪善。
3 污染是每个国家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正常的。
4 柴静的片子里存在专业错误。
5 柴静美国产女。
刷到牛人语录:
中国石化集团前总工程师、国家石油标准委员会主任曹湘洪
1)环保部我认为他不懂。
2)燃油标准不是石化定谁定?
3)不是阿猫阿狗都能从事石化的。
4)(如果放开燃油市场)那样会出大事、会大乱的。
刷到鸡汤金句:
有人说,柴静好不容易没谈情怀,却被品成了鸡汤。没辙,这是朋友圈特色,就当入乡随俗吧。
1 人去做什么,是因为心底有爱惜。
2 我不是多怕死,我只是不想这么活。
《看见》里还有更多金句,这里只列一句: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刷到过去的是是非非:
说柴静没法不说她的过去,2003年,柴静进入央视《新闻调查》,做出镜记者,非典让她开始被公众记住。
喜欢她的人会很快记住她,一个长得好看的女人,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采访时不会摆出一张阶级斗争脸,养眼又凌厉;不喜欢她的人却一直觉得,她太会作秀,爱煽情,时常做出不像记者的举动,她就是个文艺女主播,一身小资小调。
2014年,柴静被曝从央视低调离职。随后,她在美国产女的消息被曝光。在《穹顶之下》前,柴静留给我们的最后印象就是这张照片: 不管你怎样看待这部片子,有些话总是没错的,比如去一公里外的菜市场买菜,不开车。

新报新媒体记者 顾明君
以上信息由每日新报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恶意抄袭者我们将追究法律责任。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一秒钟关注我们。

篇三:[神圣午睡]神圣午睡:我为什么不建议孩子上幼儿美术班

亲子营:作为一个很有艺术天分的孩子的父亲,我十分认同文中的观点。
通常我不喜欢在社交论坛谈论绘画,因为绘画属于艺术,艺术这个东西有点玄妙,属于道。老子说得好:道可道,非常道。所以陈丹青的局部非常可贵,就在于他在尝试对大众论道——这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有的人态度朴实,不懂就不懂,有的人却容易为此感到被冒犯,抛出诸如“凭什么你说艺术就艺术”这样无法回答的问题。
冯唐口无遮拦,干脆抛出了著名的“金线论”。然后你就会发现一个很奇特的现象,就是虽然普罗大众把他骂的半死,但是行家都对此一副避而不谈的尴尬样子。
这是因为冯唐说了实话,但是这是一句政治非常不正确的实话。艺术自从文艺复兴开始,就从神坛上走了下来。我国更是曾经把艺术几乎等同于劳动人民,强烈批判资产阶级(哪怕只是小资产阶级)趣味。此刻再谈什么艺术的门槛,岂不是与全球如今的众生平等潮流对抗乎?
人世间这事儿也是奇怪,不懂核物理人人都不介意,但是如果被指为不懂艺术,很多人就要跟你拼命。我想了想,大概是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爱科学之心,却并非人皆有之。而且人类从原始人阶段就开始拿着石头片在墙上写写画画了。而核物理,那不会是真的不会,一个字儿也编不出来。
好吧还是说回到孩子画画的事情。这次想起画画是从小秧的画被中文老师指导开始的——好奇异的关系。我很久以前就说过,我是不赞成儿童学画画的。因为在绘画方面,儿童个个都是天才,任何指导都是在磨灭孩子的灵气。
有人不明白,说分明美术班老师画得好,美术班老师就是有资格指导儿童。
真的吗?我来试着说一下什么叫做“画得好”吧。
大众认为的画得好,其实是“画得比较熟练”。比如,构图比较符合美学定律,形象较为接近模仿的对象。总之,就是看起来是“练过”的样子。
而画画是什么?是对现实的概括和模仿。在此之上,如果还有表达,那就是佳作了。
概括和模仿是技艺的阶段。举个例子,让各位对着自家孩子画一个肖像,你可能会觉得有点难,不知如何下笔。但让你对着照片画,是不是觉得容易一些了?假如有个简笔画的画家,已经给你的孩子画了一个卡通肖像,你再照着画,是不是就更容易了?画完一看,哟,没想到我画的也不错嘛。
从照片到简笔画,这就是不断概括的过程。你看有些漫画家画的好像儿童画,比如高木直子,但让你把你家也那样简单画出来,不要去借鉴她的笔触,你却无法做到。因为人家不是不能画复杂,人家是经过提炼和改造的。比如她透视关系你觉得好像跟照片不一样,那是因为她在表达这个房间时需要适当的变形。
你对着高木直子的漫画可以临摹的很好,很多人就会觉得高木直子这种漫画家“画功一般”。其实让你完全自己画一个,你会发现你根本画不出来。人家只是表现形式简单,实际一点都不简单。
 高木直子的简笔漫画,不要以为很容易,你可以自己把你的生活这样画一下试试
考美院的学生,个个都要在技艺上达到熟练。怎样达到熟练?就是大量的练习。以前考美院的学生经常会跑到火车站之类的地方,一画就是一整天。画什么?画人。各种人物动态练得纯熟,提炼、概括地刚刚好,一笔不多也一笔不少。这个练习是为了对付一个叫做速写的考试,其余的还有素描和色彩,总之也是要大量练习达到纯熟,在此就不赘述了。
考生在练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去迎合美院的标准,这就严重地妨碍了他们自由表达的绘画态度。本来都是好苗子,但毕竟是孩子,在这种压力下,还能保持自由表达心境的当然就很少了。这也是陈丹青说美院学生进校时就已经“画死了”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再说孩子画画。不知道大家观察过孩子画画没有。你会发现在没有人打扰的情况下,小孩是从来不会担心自己“画不好”的,也不会担心怎么画。而且小孩都有提炼和概括甚至变形的能力,越小的孩子这方面能力越强。你会发现孩子刚开始画小人全是简笔画,他们会自然把嘴概括成一道线,头概括成一个圆。
孩子画虽然在具体形象上画得不够像,但他们可以自由地用笔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理解,所以儿童画都很有趣动人。这就是灵气。
孩子画比大人画,只差在熟练度上。模仿、概括、表达全都比大人高到不知哪里去了。所以,仅就绘画态度来说,每个孩子都是天才——这话不是我说的,是毕加索说的。毕加索有句名言:“我在十四岁就可以画得和拉斐尔一样好,而我终其一生,都在努力回到童年时的绘画状态。”
给大家看一下拉斐尔的画,理解一下毕加索的这句话
 
关于毕加索,我有个故事讲给大家(虽然可能已经讲过了)。很多年毕加索画作在中华世纪坛展览,我和秧爹去看。人山人海是当然的咯,其中还有很多学画的孩子前往临摹。
有个中年妇女带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那男孩对着毕加索一副画在临摹。只听那中年妇女一边愤愤地说:“这画得都是什么玩意儿!臭流氓!”(毕加索的画有很多都是裸体题材),一边低下头训斥她儿子:“好好画!你看你画得都不像!”
我常常想起这个中年妇女,我真的很好奇她为什么会让她的儿子去学画画——毕竟画家有很大可能会穷困潦倒,要是选手艺,还不如学个外语更能混口饭吃。
毕加索说他能和拉斐尔一样好并不是吹嘘,他十几岁就已经技艺非常纯熟。这就是他天赋过人之处。我小时候也有点天分,比如看完电视就能把卡通形象画下来,同学们都十分羡慕。但比起毕加索十几岁就达到拉斐尔的天赋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从毕加索对于儿童画的评价,可以看出他的确看到了绘画的最高境界。
毕加索早期作品,写实能力可见一斑
毕加索晚期著名的哭泣的女人,大家感受下回到儿童的境界……
有人可能会说,我们普通人,也不想当什么艺术家。我们就学着画好一点,所以从小开始练不好吗?
答案是非常不好。总体来说,小学毕业之前的孩子,不应该接受任何来自成人的绘画指导。因为绘画的技巧是非常容易练习的。它不像运动或者弹琴一类,需要肢体上的童子功。作家和画家,都是任何年纪开始都不晚的职业。
去幼儿美术班学画画,并不会增加孩子在技艺上的竞争力,只会破坏掉孩子那可贵的灵气。这并不是说所有教孩子的美术老师都不好,而是很多事情是要结合社会现状来看的。首先只有真的热爱绘画,又恰好热爱教育孩子的人,才是最好的儿童绘画教师——仅仅热爱绘画的人更有可能会选择插画家漫画家一类的工作。
其次就算有了这样的好老师,该老师每天让孩子自由地画,大胆表达,没有任何干涉,享受艺术的乐趣,你觉得家长付钱会心甘情愿吗?那家长为什么不自己在家让孩子随便画呢?逢年过节,三姑六婆一问,你孩子学画画啊?画一个给我们看看呗?哟,就画成这样啊!可没有XX画得好——XX上的美术班有很多套路练习,孩子都能画得“有模有样”。相比之下,你家孩子画的人眼睛比脸大,画街道建筑个个颇有毕加索立体主义作品之神韵——变形严重。大家都付了钱,有几个家长能心理平衡?
好的美学启蒙成果,可能要很多年后才看得见,而幼儿美术班的局限之处,就在于现在就要给家长展示“成果”。于是幼儿美术班很难避免或多或少地让孩子去迎合大人的审美,这就是一个磨灭灵气的过程。
有个钢琴老师跟我说过:“不是我不愿意让孩子多学点乐理,你想想看,一节课几百块钱,家长觉得我就在那里跟孩子说话,弹琴的时间短,人家不会觉得我在启蒙孩子音乐,人家觉得我在偷懒。”
所以,不是没有好老师,而是好老师反而很难有好市场。在儿童教育上,人们经常是在花费时间和精力做一些效果为负数的事情。我不知道要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明白,孩子有太多天然之处是值得成年人去仰视和学习的。我从未见过一个完全没有灵气的儿童,却很少见一个有灵气的成年人。这中间发生了什么,实在太值得做家长的认真思考一下。
关注亲子营,每天阅读亲子文章,以及免费获取海量精品教育资源和展览参观信息。

神圣午睡

https://m.shanpow.com/zgjm/452149/

推荐访问:神圣午睡微博
《神圣午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上一篇: 客语客家菜
相关阅读日常用品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