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考试
篇一:[深度工作]《深度工作》|释放大脑天性还记得2010年的富士康“14连跳”事件吗?老板郭台铭后来是如何处理的?给工人升职加薪,换高管?『不,他直接用机器人替代工人』坦诚讲,这类工种不需要高阶技能或高学历,甚至都不太费脑,被取代是自然的。而行业专家,高阶技工,作家,教授却很难取代。这
深度工作

篇一:[深度工作]《深度工作》|释放大脑天性

深度工作_《深度工作》|释放大脑天性

还记得2010年的富士康“14连跳”事件吗?
老板郭台铭后来是如何处理的?
给工人升职加薪,换高管?
『不,他直接用机器人替代工人』
坦诚讲,这类工种不需要高阶技能或高学历,甚至都不太费脑,被取代是自然的。
而行业专家,高阶技工,作家,教授却很难取代。
这种差距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这本书会给出一个答案
富士康接连跳楼事件,2010年
0/【目录】
为什么我们要深度工作?
为什么深度工作少见?
为什么深度工作是释放大脑天性?
如何进行深度工作?
[个人私货] - 深度工作的辅助工具
1/ 【为什么我们要深度工作?】
想想目前的人工智能革命。人工智能会淘汰掉或者巨大改变当前很多行业,这些工种的特点是:重复低价值劳动,不需要太多脑力劳动。人工智能的应用会从低阶工种开始取代人类劳动,只有掌握了高阶技能的人才可能保持社会价值。
『怎么样的工作会优先被取代呢?』
引用Andrew Ng的一秒法则:
如果一个人能在一秒钟内完成的任务,我们很有可能让AI来自动完成,现在或不久。- Andrew Ng
Andrew Ng,斯坦福大学AI实验室主任 / 前百度科学家兼VP
李开复也说过类似的:
我有一个“五秒钟准则”,即一项本来由人从事的工作,如果可以在5秒钟以内的时间里,对工作中需要思考和决策的问题作出相应决定,那么,这项工作就有非常大的可能被人工智能技术全部或部分取代。我个人预测,从事翻译、新闻报道、助理、保安、销售、客服、交易、会计、司机等工作的人,未来10年将有约90%被人工智能全部或部分取代。
- 李开复
《奇葩大会》李开复:“我认为未来十年大概人类50%的工作都会被人工智能取代”。
总结:只需要几秒钟脑力的低创造力的职业危险了。
『现在还有哪些人工智能应用?』
#/ 新闻写手
早在里约奥运会,今日头条就用人工智能来写新闻了,2017年12月23日20被称作AI小记者xiaomingbot的人工智能记者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技术发明奖。xiaomingbot能使记者从疲于奔命式的抢新闻中解脱出来,对事件背后的新闻线索进行深入挖掘和批判性地思考。腾讯新闻(DreamWriter),新华社(快笔小新),华盛顿邮报(Heliograf)也开发了类似工具。
xiaomingbot写的里约奥运会新闻
#/ 律师助手
2017年4月,英国媒体金融时代报道,事务律师Daniel van Binsbergen启动法律人工智能初创公司Lexoo,用来替代初级律师工作。
Lexoo官网
#/ 自动驾驶
一家成立两年的中国公司图森(Tu Simple),要用自动驾驶卡车抢占万亿规模的美国货运市场。2017年11月,在美国卡车司机工会游说下,美国众议院在今年下半年将重量大于1万磅的商用卡车排除在了无人驾驶法案之外。这意味着卡车司机暂时避开了失业的风险。但是这对于科技进步也只是螂臂当车。
图森的自动驾驶卡车
#/ 医疗诊断
人工智能系统IBM Watson在对一位76岁的恶性胶质瘤男性病患进行基因分析并给出治疗方案的实验过程中,仅用十分钟完成任务,与之相比,人类医学家组用时160小时。“沃森医生”已经在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M.D. Anderson Cancer Center)上岗。
图为一名来自美国安德森癌症中心的专家医生正阅读IBM Waston 医生的诊断结果
所以你应该感受到了,如果从事初阶工作,以后就要被人工智能赶上了。
『如何不被取代?』
利用深度工作,学习高阶技能。(出任总经理,当上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另外,深度工作会释放大脑天性,进入『心流』模式,得到更大生活满意度。
下面是本书的具体观点:
赢者通吃效应:深度工作的价值远大于肤浅工作的叠加。举例:连续听一些列中等水平的歌手唱歌并不能累加成一场无与伦比的演出,前者慢慢没有听众了。
多任务效率远低于单任务:人脑不是电脑,任务切换费脑子,而且切换之后大脑会留下上个任务的残影(Attention Residue),进而影响当前工作。举例:读书的时候听有歌词的音乐会同时占用大脑的语言理解区,造成明显干扰,效率下降。
互联网加剧了赢者通吃:举例:小镇的音乐迷可以抛弃本地音乐家去购买全球最棒乐队的专辑
只有深度工作,才能让你掌握困难晦涩的技能。神经学支持:反复利用同一大脑回路,能促使少突细胞在这个回路的神经元周围包裹髓磷脂,从而有效固化这种技能。
另外,书中也提到反例,就是大型商业公司的高管和部分销售人员,他们需要切换很多任务,不需要深度工作。但是这类工作的岗位越来越少了。
2/ 【为什么深度工作少见?】
因为现实不允许,具体的现实有
不容易测量什么叫深度。也就没办法有效监督
最小阻力原则:大家喜欢从轻松的活做起,然后自动忽略重要的活儿,还有
大量的碎片化信息干扰,如邮件,微博
工作需要大量的沟通,任务切换次数多
忙碌代表生产力: 低水平的勤奋,弱智老板的思路。
低水平勤奋
3/ 【为什么深度工作是释放大脑天性?】
1/# 【神经学角度】
从人类学到教育学,从行为经济学到家庭咨询,各种学科都认为熟练管理注意力是优质生活的重要因素,也是几乎改善人生的各类体验的核心
- Winifred Gallagher,畅销书作家
你的关注点决定了你的幸福,而不是说处的生活。关注积极有意义的事情(如读这本《深度工作》),会最大化你的生活满意度。而浅薄的事情(看段子刷微博讨论八卦),则降低生活满意度。
2/# 【心理学角度】
一个人的身体和头脑在自觉努力完成某项艰难且有价值的工作过程中达到其极限,往往是最优体验发生的时候。
- Mihály Csíkszentmihályi,心理学家,“心流”概念提出者
心流理论
沉浸工作让人快乐?这和一般人认为的,快乐就是玩,太不一样了!这个观点是说,全身心投入到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沉浸其中让人最嗨。
所以放假了出去游玩,走马观花不一定让你放松,沉浸其中才重要。如玩了一天的过山车(够沉浸吧),品鉴画廊的作品和它背后的故事,或者是参加一场感兴趣的知乎Live。
这还证明了那些热爱当前工作的人,在工作中获得的愉悦感,比休闲时光更容易带来享受。
3/# 【哲学角度】
笛卡尔号召的个人主义会带来虚无主义,进而导向无法忍受的生活。而工匠精神带来的神圣感,可以避免这种情况,为秩序井然的世界带来意义。这里笔者想到了很多类似的说法,如积极入世让人快乐,找到人生的意义会让人快乐,而人为人生毫无意义的人走向悲观抑郁。这让我想到老罗的手机上的题词:“工匠的骄傲和喜悦”,所以老罗的喜悦不仅仅只是一些人的感同身受,还是有哲学支持的。
锤子手机的题词
4/# 【进化为深度智人】
深度和意义是从上面几个角度看都是有关联的,所以人类进化到一个阶段,在深度中繁荣,在浅薄中沉沦,经过优胜劣汰会成为一种“深度智人”的物种,这是自然进化的方向。结尾:
我将活出专注的人生,因为这是最好的选择。- Winifred Gallagher
4/ 【既然深度工作势在必行,如何进行深度工作呢?】
准则1 - 工作要深入
1/#【设计你的生活工作环境,以便深度工作可以方便介入】
刷微博淘宝之后不可能马上进入深度工作,人无法长期和欲望做抵抗,靠意志力多数人都会失败,也会比较累。可以设计一个巧妙过渡期或者惯例,或者布置一个只能专心工作的环境,只需要很少的意志力就能进行深度工作。这点可以参考最后一章的工具,另外还可以参考《微习惯》。
书中提供了集中深度工作参考模式:
禁欲模式:隔绝一切外部联系,如大块时间写作的作家。
双峰模式:把时间划分俩个大的部分,一部分用于肤浅工作,一部分用于深度工作
节奏模式:每天固定一段时间留给深度工作。学生按课程表上课就是一种节奏模式。
记者模式:灵活决定是否开始进行深度工作,但是实现难度较大。
可以参考上面的模式,或混合或选取放入到自己的生活里。
2/# 【有大的目标】
有目标感很重要,有了严肃认真致力于手头任务的心理,比环境更容易实现深度工作。
3/# 【别独自工作】
有人协同工作,可能很快解决你目前的困境,不要一个人死磕。
4/# 【像商人一样】
即目标导向原则,具体有:
要事优先
抓住引领性指标:达成大目标路径上,先需要达到小目标(比如王健林的一个亿)
准备一个醒目的记分板:有助于清晰量化深度工作时长,只有可测量才能改进
定期问责:表现好就庆祝,表现差就反省改变
5/# 【放轻松】
放轻松有助于洞察力。一直紧张着,脑力会负荷太大,轻松时反倒有不一样的思维
放轻松有助于补充深度工作所需能量。劳逸结合嘛
晚上就不要搞深度工作了。即使专家,一天的深度工作极限就4个小时,不用太狠
冥想是一种被科学证明了的高级有效的放松方式
准则2 - 拥抱“无聊”
1/#【练习少上网】
尝试网络安息日,也叫数字排毒,一整天不上网。或者有计划(少)上网。
2/#【强行定一个截止日期】
设置一个非常紧deadline,并公布它(让朋友公众来监督你),逼迫高强度集中注意力。
3/#【冥想】
在闲暇时光,针对一个特定问题开始冥想。
4/#【玩记忆游戏】
记忆力有助提升注意力控制,可以进行记忆力练习。
准则3 - 远离社交媒体
这部分列举了很多社交网络的弊端,但完全戒掉是不可能的,如果能更少的使用,不漫无目的的掉入这个时间黑洞,才会健康影响生活。把它当作工具,而不是主要的休闲方式。回顾一些长时间刷社交网络的时候,真的是非常空虚,还不如看一场电影或者去打一场篮球。
我也常陷入碎片化陷阱中,反正就是不想工作。我的方式是二选一:
离开:要么像这本书作者那么激进,慢慢离开社交网络(估计没几个人能做到)。
沉浸:有选择性沉浸在社交网络的部分。比如针对某个问题,调研读书并写篇文章。
社交网络是把双刃剑
准则4 - 摒弃浮浅
37 Signal公司尝试四天工作制取代五天工作制,发现并不影响工作产出。研究发现因为减少的时间都是一些浮浅工作,开会什么的。
『如何摒弃肤浅工作呢?』
有计划安排工作。虽计划赶不上变化,有计划仍然可以帮助有效率深度工作。另外,灵光乍现时(途中有惊喜),可以抛弃原计划。引用罗振宇的创业感想:“忘记初心,方得始终”。
向老板申请肤浅工作预算。比如程序员经常有的“免打扰时间”
提前下班。如5点半之前结束工作:deadline就是第一生产力
变得不容易联系得到
5/ 【私货 - 深度工作辅助工具
1#/ RescueTime
RescueTime,一个跨平台自动纪录电脑活动的软件
这是一款可以自动记录下你一天中电脑/手机的活动,在每个分类(娱乐/购物/学习/新闻)上消耗的时间。这个工具对所有网站都有预先分类,比较准确。
日视图:还告诉你每个分类下,你的最耗时间的网站。
小时视图:我集中在工作的时间有哪些,比如,我下午比较容易贪玩。
日视图
小时视图
还可以设置警告,比如分心时间超过一个小时,所以的非学习/工作网站会被屏蔽,而且一个小时之后才能恢复。
警告设置
2#/ 【如何监督工作效率】
可以用使用番茄工作法的工具,在深度工作时候,屏蔽掉一切干扰。推荐:
PomoDone
Ticktick(也是GTD工具)
3#/【如何屏蔽噪音?】
大多数上班的人,必须和同事坐在一个地方。我的做法是带上一个耳机,放粉红噪声,提供这种功能的手机App有:
Noizo
forest
潮汐

篇二:[深度工作]“深度工作”是怎么回事

深度工作_“深度工作”是怎么回事

1
我有几位朋友在一家大公司的品牌部门工作,这家公司的老板是中国最成功的商人之一。
这家公司的新媒体特别热衷于分享的内容之一就是老板密集的工作行程。和许多成功人士一样,他成功的秘诀之一绝对在于充沛的精力。
例如2016年11月30日,他在早晨4点起床,在6点之前吃完早餐出门赶往机场,在接下来的13个小时里,他赶往2个国家的3个城市,飞跃6000公里,参加了两项仪式,签订了价值500亿元的合同。
这份行程表在那一天的朋友圈里“刷屏”了,人们纷纷转发并惊叹:“比你富有的人都这么拼,你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我对这样的观点却有几分怀疑。一天工作13个小时,飞行6000公里,尽管非常辛苦,但是假如是为了一份价值500亿的合同,大多数人还是会愿意支付这样的代价的。
事实上,并不是这种忙碌的安排决定了工作的价值,相反是工作的价值支撑着这种忙碌。
那么,工作的价值从何而来?
2
根据卡尔·纽波特在他的新书《深度工作》中提出的观点。类似长途商务旅行、会议、回复邮件、参加公关活动等等形式的“工作”,都应当被归类为“浮浅工作”(Shallow Work)。这些工作既不要求很高的认知水平,也不要求高强度的智力投入,它们操作简单,容易被复制和替代,价值有限。
如果仔细审视那位老板的工作日程,我们应该能想到,他不会等到自己坐在政府要员的对面时,才开始思考自己想从对方那里得到什么。这样的思考应该早在双方确定见面之前就已经完成了,那是建立在长期的调研、详尽周密的工作报告和充分思考推敲之上的结果;至于会谈的风格和谈判的底线,也早已进行过预演。
同样,某个项目的签约仪式,也只是展示给公众和媒体的一种表演。双方的利益早已在谈判桌上经过几轮的交换。促成这一结果的,不是一次远途飞行,而是整个工作团队几个月的持续工作。
决定工作价值的,并非那些琐碎浮浅的表象,而在于“水面”之下真正的“深度”。
卡尔·纽波特认为在这个时代,“深度工作”是稀缺和有价值的,并且能为人带来真正的成功。相对“浮浅工作”,深度工作需要的是连续不间断地高度投入、需要调动人的认知和思考能力使其尽可能逼近极限,从而得到不易得到的创造性的、具有高价值的工作结果。
“深度工作”之所以是稀缺的,不仅因为它更加困难,更是因为我们身处的社会环境事实上更加鼓励“浮浅工作”——我们习惯于用参加了多少场会议、回复/发送了多少封邮件、完成了多少系统指派的工作任务以及其他可以被“量化”的指标来评价自己和其他人的工作。在这种环境下,似乎一个人工作的价值只和他是否看起来足够“忙碌”有关系。
这种包含着谬误的文化如今在我们的社会中占据着统治地位。那位商人的故事的流行,多少证明了这一点。
3
如果你问一个人在工作上他做过些什么,大部分人都会夸夸其谈、对答如流,熟练地罗列自己完成或参与过的一长串的项目列表。他们基本上都是真诚的,在“忙碌”文化的驱使下,许多人都习惯于用工作日程、会议安排、文书工作和SOP把自己的时间表填满,他们的确为工作倾尽心力。
但问题在于,他们对工作的贡献也往往比自以为的小得多。
如果你想在一场面试中把那些稀少的“深度工作者”从广泛存在的“浮浅工作者”中区分开来,那么你需要做的是向他提出如下几个问题:
在你的工作中,你做过什么?
你觉得你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你认为你的工作实现了这些目标吗?
你如何衡量你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这些目标?
如果你实现了目标,你觉得你做对了哪些事情?
如果你没能实现目标,你觉得你做错了哪些事情?
事实上,如果你按照这个列表向某人了解他的工作情况,你会很快发现,大多数人对自己的工作是缺乏深度的认知和思考的。面对3号问题时的一些典型的糟糕回答包括:“我们内部觉得不错”、“领导很满意”、“我感觉讨论这事儿的人挺多的吧”。曾经有一个年轻人在踌躇之后给出了这样的答案:“最后我们拿到了项目激励的80%,所以我想效果应该是不错的吧。”
一个人没有真正投入在工作上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在做什么。而这样的人绝非少数。我们都很清楚,对一个公司伤害最大的那些人,其实不是那些无所事事的人——他们很容易被辨认出来并清除出去——而是那些看上去终日忙碌却对事情毫无贡献的人。
正如卡尔·纽波特所说,你永远无法通过重复、累积的“浮浅工作”得到“深度工作”的工作结果。
4
曾经有一位网名叫“FiletOfFish”的程序员在Reddit上发帖讲述了一个关于他自己的颇有讽刺意味的故事。他曾受雇于一家科技公司,从事软件测试方面的工作。在入职后不久,他发现,他的这份工作重复性很高,而且并不复杂。接下来他花了8个月开发了一套系统,这套系统可以自动完成他的测试工作。在完成这件开发工作之后的6年时间里,这位程序员几乎没有在做任何工作。不幸的是公司最后还是发现了他的行为,并把他解雇了。
在我看来,这家公司的做法不太高明。FiletOfFish所做的事情,其实是把一系列的、永无止尽的“浮浅工作”转化为一件需要在8个月的时间里,持续投入精力和智力的“深度工作”,并成功地解决了所有问题。
相比之下,FiletOfFish身边那些按部就班地进行人工测试的程序员们或许更配得上自己的工资,但FiletOfFish的工作才真正具有价值。而前者的工作,都可以被后者创作的程序批量地、永久性地替代掉。
这个故事实际上反映了卡尔·纽波特在《深度工作》中表达出的另一重担忧:在今天这样一个技术驱动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浮浅工作”已经不再是社会所必须的了。计算机开始能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代替那些简单、可重复的工作岗位。而像“FiletOfFish”这样能够通过“深度工作”代替大量“浮浅工作”的人,将会赢得其他人所失去的一切东西。
随着AlphaGO的所向披靡,一个与人工智能高度相关的术语——“深度学习”——也开始在媒体间流行开来。这理应是一记响亮的警钟,因为这意味着机器所能替代的,甚至已经不仅是“浮浅工作”,而是开始包括一些“深度工作”本身。
“深度学习”和“深度工作”在构词上的相似并非偶然。AlphaGO的“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统计数学的方法论:通过获取人类对弈的记录,以及直接与人类或自身对弈,AlphaGO能够获得大量用于统计分析的“学习样本”。通过对着子纪录和胜负关系进行数学分析,AlphaGO可以逐渐理解在不同的棋局里哪些下法更容易赢、哪些下法更容易输。接着,她用分析得到的策略去和人类对弈,或者和自身对弈,保留更优的着法。
她观察、分析、训练、总结……不知疲倦。这正是在任何领域获得成功的人类所共有的、对自身加以刻意训练的方法——一种真正的“深度工作”。
5
在卡尔·纽波特向人们提供的工作建议中,有一项被称作“链条工作法”的哲学,在原理上和AlphaGO的“深度学习”颇为接近。这种工作法的代表人物是著名喜剧演员Seinfeld,一次在他向某位年轻的喜剧演员传授经验时讲到了这种工作方法。他认为要写出好的笑话,唯一的方法就是长期坚持创作。
每当他想出一个笑话并记录下来时,他会在那一天的日历上画上一个×。重点在于,宋飞会争取不断地写下去,保持日历上“×”的序列连续不断,越来越长。
这种做法表面上看来和“浮浅工作的累积不等于深度工作”的原则产生了冲突,事实上却并非如此。随机地产生灵感并把它记录下来是一回事,为了一个长期目标而持续激发脑力进行创造则是完全不同的另一回事。
卡尔·纽波特在书中给出的最有启发的建议是人们应该“忽略灵感”。也就是说,不把自己的工作结果寄托在偶然、随机的灵光一闪上,而是要为了某个既定目标,持续、专注、足够长期地付出脑力:“等待灵感来袭是非常非常糟糕的计划……任何做创造性工作的人都应该忽略灵感。”
那么一项行之有效的计划该是什么样子呢?卡尔·纽波特的建议是,它应该能很好地回答以下一系列问题:
你将在何处工作,工作时间多长;
工作开始之后你将如何继续工作;
你如何支撑自己的持续工作。
如果你无法回答全部的三个问题,意味着你并没有为一项长期展开并需要保持专注的工作做好精神和物理上的准备。假如让你犹豫的是三个问题中的一个或两个,则意味着你可能经常在工作过程中遭遇困扰,被迫打破思想上的连续性。
当然,“深度工作”的稀缺程度,绝对要甚于“工作计划”的稀缺性。原因在于工作本身是枯燥的,而深度工作又要比大多数浮浅工作枯燥得多。人们时常说“不要把爱好变成工作”,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偶尔下一盘围棋或者看一盘围棋或许很有意思,但要像职业棋手一样日以继夜地看棋、下棋就比较难以忍受了。至于一天要下几千盘棋的AlphaGO,更是人类所几乎无法模仿的。
在卡尔·纽波特的建议中,最难做到的一项大概会是“拥抱无聊”。
6
在《深度工作》一书中,卡尔·纽波特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提议。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部分之外,也有一些建议是没有完全令我信服的。
其中可能引起很大争议的一点在于,卡尔·纽波特认为,互联网是对“深度工作”的重大威胁。在他看来,连续、专注的工作中,是否能够保持“免于干扰”是决定“深度工作”能否带来成功的重要原因。而互联网带来的碎片信息和无处不可进行的消遣,正是“免于干扰”的大敌。
在书中,卡尔·纽波特用了相当多的篇幅来指导现代的办公室一族,如何正确地选择对自己有价值的网络工具、如何节约自己花在网络上的时间、以及最重要的——如何在需要专注工作时完全屏蔽网络对自己的影响。
基于非常类似的原因,卡尔·纽波特也在书中表达了对时下流行的“开放式办公室”的不满。在他看来,人来人往,交头接耳的办公室绝对是“深度工作”的大敌,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的、密集而碎片化的信息交换在他看来绝对是弊大于利的。
自我看来,这一点显然和当下世界的主流趋势有着严重的冲突。实际上,过去十数年间备受推崇的商业领袖、尤其是科技精英们,几乎都同时是上述两种文化的支持者。开放办公室自硅谷滥觞,乔布斯甚至经常会通过私人邮箱回复普通人的邮件,扎克伯格则狂热地追捧VR技术——一种让人24小时在线的科技。
卡尔·纽波特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专辟了一个章节,来论述,为何像杰克·多西(Twitter的前CEO)这样的人会把时间分割成非常细的碎片来投入到大量的“浮浅工作”中却仍然能收获成功。他认为,现代商业领袖是唯一一个能够通过“浮浅工作”获得成功的群体。
这个观点显然是缺乏说服力的。一个不能被忽视的事实是,过去数十年间,世界经济、科技的极大发展,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整个世界信息流通速度的提升。在一个现代公司内部,高速的信息流通和交换绝对是保证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而商业领袖则必须要在这种现代式的信息高速公路中扮演好“神经中枢”的角色。
在我看来,他们并非耽于“浮浅工作”,而是掌握了必要的新式技巧,能够在高效处理“浮浅工作”的同时,能对这些琐碎工作之后的逻辑,进行具有战略“深度”的思考和整理工作。
7
在卡尔·纽波特看来,对“深度工作”来说最理想的工作场地是贝尔实验室那样的模式,结合了古典的私人办公室和长长的共享走廊。这一结构让“密集的信息交换”和“不受干扰的工作状态”结合在了一起。
这一点其实很值得继续挖掘,网络带来的信息高速流动从整体上看是有益的,但对于个人的作用,绝对千差万别。有些人在纷繁的“浮浅工作”的压榨下屈服了,成为信息网络中可有可无的一个节点。但也有一些人在应对信息爆炸时游刃有余,仍然能够在水面下进行“深度工作”,这种工作方法也为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回报。
当然,尽管在一些方面可能引起争议。但卡尔·纽波特对于“深度工作”的洞察,在我们身处的时代绝对是深具价值的。和以往不同,由于计算机技术乃至人工智能的普及,可以被轻易替代的“浮浅工作”的价值将会降低到历史的新低点。
另一方面,卡尔·纽波特给出的药方在许多工种上是行之有效的。他在书中列举的成功案例大多数学者、作家、剧作家、工程师等等专精于某一特殊技能的工作者,相对于密集获取信息,保持完全的专注对他们的成功而言意义更大。
至于如何将快速处理信息的“浮浅工作”与持续专注的“深度工作”完美地结合起来,或许在现在这个时间点上,由于无法观察到足够数量以及可以复现的成功案例,任何人都难以给出有意义的答案。
这大概就是我们这一代工作者所需要面对和回答的时代命题吧。
本文作者:刘晨高颜值新媒体专家
头条号三金冠自媒体
请关注我的公众号、知乎和这个专栏:
字典序列
你也可以通过“在行”约见我

篇三:[深度工作]致低水平勤奋者:你做事的深度决定了努力的价值

深度工作_致低水平勤奋者:你做事的深度决定了努力的价值


1、停止低水平勤奋表演
在试用期的时候,我处于邮件秒回的状态,只要有邮件进来,一定放下任何事情,先回复邮件。
那个时候我认为这是敬业,对客户重视的表现。
刚开始业务不熟,工作量不大的时候,这样做还可以,但后来开始上手了,工作量有所增加了,我一看到右下角跳出新邮件,立刻放下手头上的活,秒点然后回复信息。
结果就是,我所有的事情都只干一半,没有一件事情是完成的,而且错误率极高。
我发现这样的工作方法实在太差,工作效率也低下。于是,我刻意观察我周围的同事,他们是怎么干活的。
我发现他们收到的邮件要比我多的多,但从来都不会秒回信息。
早上上班打开电脑,不回复任何消息,而是先下订单,把符合要求的客户先输入到系统里,方便后续的工作。
全部输入完成以后,然后再看shiper的邮件,按照轻重缓急回复邮件,shipper这边的邮件差不多回复完以后,根据时差回复国外的邮件。
我发现这样做的工作效率很高,尽管没有秒回,有时候心急的客户也会来催,询问是否看到邮件。但是总体上都能确保邮件回复到位,不存在遗漏或者写到一半就发出去的情况。
当时我不太明白这样做的好处,但我觉得这种方式不错,于是我就依样画葫芦模仿。先确定我的工作核心是什么,然后根据工作核心摸索出自己的工作流程。
后来,我才开始明白,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深度。工作不是看你秀加班加多晚,秀你有多勤奋,秀你有多努力,真正要秀的是深度。
你做事的深度决定了你努力是否有价值。
你做事深度不够,无论你多么努力,多么勤奋,那都是低水平勤奋者,你本质上就是一条工作效率低下的咸鱼。
2、什么是深度工作?
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纽波特在《深度工作——如何有效使用每一点脑力》中对深度工作下了一个定义:
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晓松奇谈》有一期讲述日本料理,高晓松采访日本早乙女厨师,截止目前,他炸了2300万天妇罗。
高晓松问他:“你觉得这50年长吗?”他说:不长,一眨眼就过去了,我都没觉得日本有什么变化。”
50年,只炸天妇罗,时间长么?
在很多人眼中,长的无法相信。
但是这位老人却云淡风轻的说不长,这就是所谓的工作深度了。
与深度工作相反的词语叫做“浮浅工作”。
它是指:“对认知要求不高的事务性任务,往往受到干扰的情况下开展,此类工作通常不会为世界创造太多新的价值,且容易复制。”
这种情况每个人都在发生,工作好好的,看到手机亮着光,立马看手机,就怕错过1个亿。
每个10分钟刷个微博,朋友圈,深怕自己错过什么秘密。
还有,嫌工作太忙,没时间读书,那就听书,听10分钟的书等于看完一本书。
由此可见,在碎片化时代,深度工作能力具有稀缺性,每个人都有能力可以做到,但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去做。
3、如何避免浮浅工作,成为低水平勤奋者?
1.专注一件事,像phototshop一样分解任务
很多人最羡慕这类人:可以多项工作同时进行,并且高效率。事实上,根本不存在这类人。
在《慢思考:大脑超载时代的思考学》这本书就有过研究,如图所示: 一次只做一件事情,每一件事情想ps一样,分解图层。假设你需要制作一份年中销售总结ppt。
你要做两件事word文字版和ppt图示版。如图所示:
正如《深度工作》中所提到:不要不断分心,而是不断专注。
2.有成果的冥想
冥想不是发呆,想心思,而是要有质量,有成果的冥想。
有成果的冥想目标是:在身体劳作而心智空闲的时候(比如走路、慢跑、开车、淋浴),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件定义明确的专业难题上。
这个难题可能是一篇文章的提纲,一篇演讲稿的选题,一个论点。你把所有的注意力集中到当前问题上。
在开始冥想时,你的大脑会引来各种无关但又很有趣地想法。
其实,这些想法在偷走你的注意力,你要温柔地提醒自己回归原位。
起初很容易分心,但坚持冥想会有效果。
3.远离社交媒体
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比你优秀的人,你会发现他们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与社交媒体刻意保持一定距离。
因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围着社交媒体转,没有自己独处的时间,这个人注定是浮躁的。
《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在写小说期间远离社交媒体,2009年罗琳手下的工作人员在推特账户注册了网名,当时她正在写作《偶发空缺》,开设账户之后的头一年,她只发了一条消息:“这是我的实名账户,但恐怕我不会经常发声,因为当前纸笔扔是我的最爱。”
正如《深度工作》封面写的一句话:要让自己变得不容易联系。
这句话看起来有点离经叛道,但仔细想想很对。
如果一个人永远处于信息秒回,不断发自己状态的人,她注定无法集中注意力,深度工作,也一定是一个不靠谱之人。
现在你可能无法戒掉社交媒体,但你可以跟社交媒体保持距离。
4.找到你最重要的事情
为什么很多人会抱怨:“这么快就下午5点了,我都不知道干了什么。”
如果你经常说这句话,你就应该思考一下自己在做什么了?
花多长时间在工作上,又花了多长时间刷微博,聊天了。
因为你的一切价值,都是你的注意力产出。
未来已经来临,只是分布不均等,信息不再饥渴,而是已经过载。
学如逆水行舟,但信息汪洋,怎能乘独木舟?你要做的是找到最重要的事情了,然后集中深度工作。
何为重要的事情?
真正最重要的任务永远只有一个:那个真正对你目标实现有帮助的任务。
最后我想说:有人靠天分逆袭,有人靠身份逆袭,如果你什么都没有,只能靠深度了。
正如《深度工作》中所说:“深度的生活才是优质生活。”
作者简介:迪迪,迪迪扯淡ganguobk 富兰克林俱乐部专栏作者,新浪书评人,做一个安静的读书人。本文首发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转载联系该公众号

深度工作

https://m.shanpow.com/xx/362112/

推荐访问:深度工作pdf
《深度工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上一篇: 冯殿辉
相关阅读学历考试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