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格言
后事处理篇(1):后事处理后事处理儒家亚圣孟子说:‘生死事大。’其意是说生死乃是吾人一生最重大的事。不论帝王将相或贩夫走卒,既生为人,任谁也难逃生老病死,故解决生死大事,乃是人生必修课业。但大部分人穷其一生,都在五欲六尘中追逐,极少有人为死后之解脱预做准备,无怪乎古德叹言:‘举世皆从忙里过,谁人肯向
后事处理

后事处理篇(1):后事处理


                              后事处理
 
儒家亚圣孟子说:‘生死事大。’其意是说生死乃是吾人一生最重大的事。不论帝王将相或贩夫走卒,既生为人,任谁也难逃生老病死,故解决生死大事,乃是人生必修课业。但大部分人穷其一生,都在五欲六尘中追逐,极少有人为死后之解脱预做准备,无怪乎古德叹言:‘举世皆从忙里过,谁人肯向死前修。’对此迷茫一生、庸碌一世的亡者,更应正确的处理其后事,才能助其解脱生死,超越六道,往生西方,圆成菩提。
 
后事之处理,所重乃安顿亡灵之神识,得以安身立命,圆满归宿;一切施为,皆为达此目的。色身之处置,反而其次,盖神识不生不灭,六道轮回,改形换身,随业现相罢了。今人每遇亲人往生,则费心处理其遗体,反倒忽视其神识之安顿,此乃肇因固执管见,随顺恶习陋规,不知佛法利益故,致使颠倒错乱,贻误亡亲。
 
后事的处理方式,因时代、地域、信仰、民情,各有不同,差异很大。或有繁文缛节,依照古例;或有简约朴素,一切从简;或有盲从风俗,毫无意义;或有依其信仰,遵行仪规等等,不一而足。安葬方式则大略不出土葬与火葬,近年由于环保意识提升,佛法普及,民智大开,火葬渐有取代土葬之势。
 
一般而言,台湾北部因地狭人稠,大厦林立,故通常亡者遗体停放殡仪馆,灵位则设在自家,出殡时再到殡仪馆举行,安葬则以火化居多。中南部则因环境许可,后事大多在自宅办理,佛事、出殡等事,则在门前马路搭棚为之。故本章以后者火葬为原则,作丧葬礼仪之简介。
 
一般世人,家中有人病重垂危,家属即立刻为其净身更衣,悲痛哭泣;一但断气,则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赶紧找来葬仪社料理丧事,而葬仪社大都延请道士诵经持咒、念祈祷文。家属则依习俗焚烧冥币纸钱,做法事时,甚至烧化纸糊的汽车、洋房、家电用品、奴仆佣人等,后来更有烧化纸糊的飞机、轮船、银票,内政部民政司更为亡灵发行了‘阴间信用卡’。这些做法,只是具有象征意义罢了,对亡灵并无实质的利益。
 
总之,世人大多在世情场面,力求虚华以图孝名的多;求佛法实益,利济亡亲得生净土的少。孝眷如能摒弃凡情俗见、陋习恶风,遵依佛制,如理如法的处理后事,必能帮助亡亲超脱三界,神登净域。以下就佛教之丧葬礼仪,分为临终、死亡、守灵、超荐、入殓、出殡、火化、安灵、进塔、作七、除灵、合炉等十二节,概略述之:
 
第一节、临终
 
一般世人,未寒必先谋衣,未饥必先谋食,畏疾病则备良药,畏昏黑则备灯烛,以至种种切身之事,莫不预为,独于死后之事,漠不关心。故有智之人,应对生死大事,神识归处,预先筹备,方不致临终追悔。《朱子治家格言》云:‘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治家小事尚且未雨绸缪,生死大事岂可临渴掘井?临终乃是一生最重要之时刻,为上生净土或下堕六道之关键,因此,必须遵依佛制,如法处置,如理以对。
 
人体由地、水、火、风四种元素组成,肌肉、骨骼属地,血液、津液属水,体温属火,呼吸属风。命终之际,四大分散,功能全失。地大分解时,心识错乱,顿感窒闷逼迫;水大分解时,呼吸急促,顿感寒热交替;火大分解时,筋骨僵硬,顿感烈火焚身;风大分解时,呼长吸短,顿感烈风吹刮。此时,神识昏昧,不辨善恶;耳目如盖,无有见闻;众苦交煎,痛不可言。故凡遇亲人病危临终,家属宜妥善处理,减轻其苦,助其安详辞世,往生佛国。此不但死者得利,生者也获益,可谓冥阳两利。处理要点如下:
 
一、若因生病而死,可依下列方法处理:
 
[1]病者饮食应以素斋清淡为主,愈濒临死亡,饮食宜愈减少。家属亦应素食,来探视之亲友,若食腥膻、酒肉、五辛,勿令接近病者,以免病者忘失正念,鬼神交乱,病人狂死,堕三恶道。
 
[2]病者宜事先预立遗嘱(如附件四),使子女处理后事时有所依循;若病者尚能言语,眷属应询问请示,不可避讳,贻误大事,徒增争端。尤其眷属人多,宗教信仰不同时,更须事先交代。
 
[3]应于病者意识清醒时,鼓励其聆听弥陀本愿妙法,体会六字名号救度意义,使其安心自在面对死亡;故应准备随身听、干电池、讲经录音带,请与其相应之人,劝其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最为理想。
 
[4]眷属切莫与病者闲谈杂话,令其心念散乱,忘失佛号;亦勿悲哀喧哗;更勿柔软爱语,世情牵缠,恩爱纠葛,妨碍其生西正念。
 
[5]劝慰病者正视死亡之现实,设想死后之归处,放下万缘,一心念佛;在其视线听力可及之处,安置佛像、念佛机,令其眼瞻佛像、耳闻佛号、心缘佛境。
 
[6]临终时,病者或坐或立,或躺或卧,姿势应以其感觉最舒适为主。若病者久未断气,长时卧床,在不使其痛苦原则下,应适时为其翻身,活络筋骨。
 
[7]临终时,不可急于为病者沐浴更衣,以不搬动其身体为原则,应尽量让其安详地善终;若已昏迷,纵有大小便失禁,以致便溺沾身,也需等断气后廿四小时,方可洗沐擦拭,以免增其痛苦。
 
[8]适时的判断病者是否临终,将有助于正确的处理。一般人临终时,容易出现以下现象:(1)瞳孔散乱无神。(2)心跳气息微弱。(3)脉搏跳动急促。(4)精神萎靡不振。(5)脸色苍白失色。(6)神情依依难舍。(7)急欲交代遗言。(8)进入昏睡状态。(9)或清醒或昏迷。(10)耳垂逐渐萎缩。(11)大小便溺失禁。(12)呼吸不规则渐次困难。(13)皮肤嘴唇发绀。(14)手脚冰冷口吐白沬。(15)缺氧产生痉挛。(16)不明发烧出汗。(17)躺卧坐立不安。(18)病人自知说出。(19)指甲内血流难回。(20)眼耳渐失视听能力。(21)无法或拒绝饮食。(22)大拇指内侧肌肉萎缩。(23)肌肉组织腐败产生臭味。(24)血液循环变慢体温降低。(25)濒死喉声嘎嘎作响。(26)口腔干燥吞咽困难。(27)冤亲债主现前、惊慌、害怕、不安、焦虑、痛苦、吼叫等情绪出现。以上临终现象之出现,或一或多,或隐或显,因人而异,并非全部显现,方为临终;大体而言,出现愈多,表示愈濒临死亡。
 
[9]病者若已病入膏肓,回天乏术,希望安详舍报,不愿临终急救,本人应签署‘不施行心肺复苏术同意书’(如附件五),以令医护人员遵行,盖此书具有医疗及法律效力。病者若意识昏迷,无法表达,家属则应事先与院方商讨签署‘不施行心肺复苏术同意书’(如附件六),切勿急救或使用复苏器,以免徒增痛苦。
 
[10]医生宣布药石罔效时,家属应当机立断,立即办理出院,让病者及早回家,不可急救;并避免在医院断气,让病者于自己家中逝世,较为安适自在,且便于助念,也符合大部分人愿意死在自宅的观念。
 
[11]病者若在医院断气,不宜马上送进太平间、冷冻库,或用白布裹身、或穿衣物;应立即送进助念室,盖上往生被、点上金光明沙、一心念佛。医院若无助念室,或可商借医院附设之佛堂;若无佛堂,应商请院方允许助念八小时后再出院,或可善巧借故拖延时间。若不能如愿办到,送回家时,边移动遗体边念佛。
 
[12]病者若在医院断气,家属有意将遗体运返家中处理,应尽速通知院方安排救护车接送,切记!不可通知葬仪社,也不可让院方通知葬仪社(许多医院与葬仪社均有签约配合),以免衍生诸多麻烦,影响家属念佛。盖未学佛之大多数葬仪社从业人员,为方便行事,常不顾亡者神识得脱、痛苦与否?不愿遗体停放过久,产生尸臭或其他变化,故常有干扰念佛,影响正确处理之举。
 
[13]家属若请莲友饬终关怀,开示助念病者,切勿同时邀请外道巫师、道士、乩童、神父、牧师、修女、教士、道亲、灵媒等,混杂其间,以免知见不同,处理各异,或起争论,妨碍病者正念。
 
[14]切记!病者未断气前,趁早送回家。同时立即通知家人或莲友,家中大厅先行打扫干净,俗称‘拚厅’。预先摆设安置,就绪一切,以便病者回家,即能安顿,马上助念。
 
摆设方法:空出客厅,以五张同高的板凳,安置四方及中间,上放六尺长四尺宽床板,铺上垫被,安放病者平生所睡之枕头、棉被;床板四方摆设四色莲花灯,红、黄在头部,青、白在脚下;并预备二组延长线。若天气炎热,家中没冷气,应尽速准备大冰块、电扇,以降低室温,延缓遗体腐坏。
 
设置佛堂:四方桌子一张,上铺黄布,供西方三圣像,方位以病者能见为原则,不拘何方,供佛之处便是西方故。另备阿弥陀佛接引像,安慰开示病者时,令其瞻仰孺慕。供佛之物,备卧香炉一个、莲花灯一对、沉香一包、鲜花两束、四果一盘、清水一杯等。
 
备妥物品:佛像、念佛机、莲花灯、往生被、金光明沙、助念通告、回向文、卧香炉、鲜花、水果、清水、沉香、桌子、椅子、延长线。
 
二、若因车祸、灾难而死,可依下列方法处理:
 
[1]迅速报警处理,不可随意破坏现场,伤者应迅速送医急救;若伤重垂危,应立即回家,回家时处置方法同前。
 
[2]若当场亡故,不可送医再作无谓急救,应立即请法医验尸后送回家(不可依俗忌讳横死者入家门办丧),此时念佛开示,尤以安慰死者,开晓无常理趣,令生正念为要。
 
[3]为应不时之需,平常家中应预备念佛机、往生被、金光明沙、引磬、佛像、莲友电话。
 
临终法语:
 
往生一路平生决  今日何论死与生  莲花界里不贪乐  还来娑婆度群萌
此身不向今生度  更待何生度此身  万古是非浑短梦  一句弥陀作大舟
积金万两空白首  争名夺利是虚浮  算来万般浑是梦  无如急早念弥陀
早知生死原有路  唯有念佛上西天  红尘世事都别了  一心佛前念弥陀
 
第二节、死亡
 
死亡是人生的终结,令人悲伤难过,无奈与痛苦,这是生命的自然定律,生死循环。故智者体悟无常,面对生死,而学佛修行,了脱生死;愚者浑浑噩噩,逃避生死,而迷恋世间,轮回不已。佛经上将死亡分成四大类,即寿尽而死、福尽而死、意外而死、自如而死。前三种都是不可预料,无法自主;后一种乃修行圆满者,生死自在。然而,不论何种死亡,都代表一期生命的结束,另一期生命的开始,如蝶破蛹,似虫化茧。
 
佛陀对吾人身处三界,生死轮回,寿命短促,有精妙的譬喻开示:‘三界幻化如秋云,生死轮回似舞影;寿似瀑流及电光,刹那不息终将灭。’诚然,吾人寿命如电光瀑流般之短暂,终将熄灭,自古至今,无人可免,人生至此,谁人愿意,又谁能摆脱?因此,佛陀出兴于世,弘法利生,乃为解决吾人之生死大事。
 
亲人身故,既然已成事实,家属唯有坦然面对,化悲痛为力量,谨遵佛制,正确处理亡者后事,使其神超净域,魂归莲邦。处理要点如下:
 
[1]病者或亡者送回家后,不可净身更衣、通告亲友、焚烧纸钱、哭泣干扰、移动身体、塞手尾钱、拜脚尾饭、放入冰柜、通知葬仪社。若有葬仪社获知讯息,先来放置冥纸、架设布幔,应当机立断拒绝。后事之处理,等念佛八小时后,再行发落不迟。
 
[2]亡者从临终至断气后八小时内,不可通知亲朋好友,以免徒增妨碍,阻扰正确处理,遇有长辈不同意见,从中作梗,应冷静理智地沟通,不可争吵失和,影响亡者安宁。
 
[3]若病者送回家后,久未断气,家属应视其饥渴程度,方便与食;一般而言,少食少饮为宜,尤不可供给荤食,以免徒增生西障缘。
 
[4]家属应齐聚病者或亡者身旁,劝慰其放下万缘,一心念佛;不可询问无关紧要之杂事或急办后事。劝慰者以与病者或亡者最相应之人为佳,若与病者或亡者平常结恶缘者,此时不宜靠近;恐其生嗔心故;或虽靠近,应诚恳求其宽恕原谅,真心忏悔。
 
[5]病者送回家后,家属即可为其盖上往生被、点上金光明沙,并轮流念佛,务使佛号不断;若已断气或即将断气,即刻通知莲友轮班助念。
 
[6]亡者自断气后八小时内要念佛不断,莲友离去后,家属继续念佛至廿四小时(恐其鼻息虽断,神识尚末离体故),此时方可为亡者净身更衣、放入冰柜或棺木。大部分葬仪社为避免麻烦,会怂恿家属尽早处理遗体(尤其夏季天气炎热,深恐遗体腐坏尸臭。处理要领:开放冷气、电扇,放置冰块,降低室温,念佛不断)切记!家属一定要坚持,护持亡亲遗体不受干扰,帮助亡亲神识超脱生死,这是为人子女应尽的孝道。
 
[7]家属念佛时,不可鸣咽啜泣,语带悲伤,以免牵动亡者的感情执著。若无引磬或不会打引磬,可播放念佛机跟著念,但不可仅播放念佛机,而不参与助念。念佛机虽有令亡者提起正念之功用,却无吾人之心力、念力,不能令亡者感受家眷的孝心。
 
[8]亡者断气八小时后,方请葬仪社围黄布幔、搭灵堂,安灵位。灵堂布置宜庄严肃穆,简单隆重。上方供奉西方三圣,前面悬挂亡者相片,陈设香炉、水果、鲜花等。灵前以莲花灯代替民间惯用之纸佣人。丧祭供品,通须用素,戒用荤腥。佛像后面垂挂黄布,再置放棺木,亡者遗体为头朝内脚朝外。应备念佛机,廿四小时不停播放佛号。
 
[9]为亡者净身,须备两个脸盆、两条毛巾、擦拭纸巾,以檀香木加水煮出味再加茉草,清洗擦拭。男殁由孝男洗浴更衣,女殁则由孝女为之。若四肢僵硬,可用毛巾在手脚关节处热敷,不久即可柔软如生。净身过程中,虔诚念佛。
 
[10]为亡者穿寿衣,以其平生较喜欢穿著之旧衣裤即可,不必另购寿衣,徒费金钱,如购买亦不必依习俗穿著七层。
 
[11]家属不可在灵前争论是非,议长论短,或为易令亡者不安之事吵架,如此愚行将对亡者产生重大伤害;守丧意在追思感怀,念佛是为报答亲恩,如此对亡者最有助益。
 
[12]家属不可因办后事意见不同,或分配财产不公,意气用事,拍打棺木或掷筊杯,请亡者评论或主持公道,如此愚行会令亡者死不瞑目,产生痛苦。
 
[13]所有丧葬事宜,家属宜预先协调商量,议定之后,委由一人负责主事,避免各自主张,孝眷失和,不利亡亲;并等念佛八小时过后,再行处理。
 
[14]亡者若因病而死,应向医院或当地卫生所申请‘死亡证明书’;若意外而死,应请检查官验尸后开立之。‘死亡证明书’关系保险理赔、注销户口、终止存款与后事处理需用,故应尽速申请。
 
[15]拟妥亡者家族姓名与称谓或治丧委员名单,印制讣闻(如附件十一),周告亲友;并预估亲友参加出殡人数,以备车辆与肴筵。并洽妥佛事用餐与普施、家祭之供品等事。
 
[16]冲洗亡者遗像,十六吋二张,一张设灵用,一张安灵用;二吋二张,骨灰坛用;遗像以彩色近照为佳。
 
[17]拟妥出殡亲属贴拜名单交给葬仪社,以备立牌署名家奠拜用。
 
[18]家属应撰写悼亲奠文与亡者生平事略,并遴选丧家代表致谢词人员与介绍亡者生平人员(丧家通常礼请地方士绅或民意代表或政商要员担任)。
 
[19]拟定出殡车队之行进路线,安排车辆、司机、引导人员与交通指挥人员。
 
[20]世人常于亲人亡故,即以红布或红纸将正厅之神明及祖先牌位遮住,以防见刺及避冲煞,此谓之‘遮神’。然而亡者需要佛菩萨的接引,故不必将厅堂供奉之佛像遮掩。
 
第三节、守灵
 
亲人既终,孝子哀之,不忍须臾离,入夜犹须寝于其侧,未殓者谓之‘守铺’,已殓者谓之‘守灵’。民间传说,亡者未殓以前,家属须日夜轮流看守,以防虫鼠啮伤和猫儿跳抓,因猫儿跳上死尸,会使尸体僵立,起而攫人,凡被攫者,必至气绝而死,须以天秤棒或木杖等物触之,否则无法恢复原状。此为无稽之谈,守铺之原意,乃出于眷属不忍与亡亲永别,让其孤零,子孙缅怀鞠养之恩,而愿随侍其侧,以表孝思不匮之意。
 
昔者守灵有不可上床睡觉、夫妻不可同房、门楹不贴红联等善俗。今者守灵之意,一者守护遗体,防范意外。二者尽孝怀思,敦伦尽份;三者亲友吊唁,答礼致谢;四者奉祀饭菜,以飨亡亲;五者清理灵堂,换新花果;六者注意亡亲,是否复生。
 
守灵期间,家属千万不可于灵前嘻笑聊天,置亲不顾;也不可喝酒打牌,消磨时间;尤不可争论遗产,眷属失和。凡此不孝行径,皆易令亡者悲愤哀叹,堕落三途;故孝眷应虔诚念佛,哀悼亡亲,助其生西,以报亲恩。守灵要点如下:
 
[1]家属应日夜随时留置至少一人守灵,见有亲友前来吊唁,应点香请其祭拜亡灵。守灵者若无他事,应随念佛机念佛,功德回向亡亲。
 
[2]灵前应每天早晚,供奉六碗素菜、一碗饭、一盘四果、一双筷子。早上于上午十点半供,晚上于下午五点供。佛前则只供早上。供食时间,约半小时,即可收起,如同平时用餐一样。供佛奉亲,以如对眼前,虔诚敬事为之。
 
[3]佛前灵前上香敬拜,以香火不断为原则,可用大枝立香,或大型盘香,燃烧时间较长;香燃烧过后,香脚随时清除,尽量保持佛前灵前的整洁干净。
 
[4]眷属应依各地习俗,身著素衣裤、素鞋袜,以示亲友守丧志哀,俗称‘变服’。昔者孝子于亲丧四十九日内或百日内,不得剃头、刮胡须,今人则理而不剃。
 
[5]佛前灵前供奉鲜花,必需每日洒水以保鲜艳;鲜花若已凋谢,应及时更换,以示诚敬。
 
[6]亲友前来吊唁,切不可让其祭拜菸酒;果真情深义重,请其为亡者称念佛号,以表真心诚意,襄助亡者解脱。
 
[7]家属宜预先洽妥亡亲遗骨安厝地点,选择以就近方便、合法如法、价位低廉、环境幽雅、常年诵经念佛、不必每年缴管理费之纳骨塔为原则。
 
[8]家属应恭敬礼请如法如律修行之僧尼,为亡亲做超荐功德佛事;切勿礼请以赚钱为目的之赶经忏者,或居士伪造沙门者,或以牟利维生之在家诵经团,更勿延请外道师公之流。盖此等人,皆为私益牟财取利,非为度脱亡者,因为发心不正,所以利益不大、效果不彰,请家属慎选明辨,理智为之,不能草率,助长邪风。
 
[9]家属应尽快礼请日师(俗称看日仙仔)勘定出殡、入殓、家奠、公奠、移柩、封钉、启灵、安灵、进窑、进塔之日课表,以便贴于门前,公告亲友。
 
[10]昔日孝男居丧,不可观戏、抽菸、饮酒……,以示孝亲哀思。大清律例,即有居丧不得饮酒、食肉、演戏、作乐、赴宴、嫁娶、犯奸、薙发,士子不得应试,官吏须解职守制等规定,犯者或杖或徒刑,各有责罚。今人即使身著麻衣戴孝,反而菸酒不辍。善良风俗不守,反遵恶习陋规,今人之迷惑颠倒,于丧事中显露无遗矣。
 
第四节、超荐
 
根据《地藏经》记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久远劫前,为一婆罗门女,其母信邪,常轻三宝,命终之后,魂堕地狱。婆罗门女为度亡母,于是变卖家宅,香花供佛,念‘觉华定自在王如来’佛名,其母承孝女设供念佛,修福追荐,遂出离地狱,投生天上。又地藏菩萨在过去无量劫前,为一光目女,其母好食鱼鳖,造杀害毁骂二业,堕入地狱,受极大苦。有一罗汉,福度众生,教光目女,至诚念‘清净莲华目如来’佛名,兼塑画形像。光目女依教奉行,仗此福力,遂度其母出离地狱,投生人道,辗转生死,后成佛果。
 
以上二例经证,皆明阳上眷属为亡亲,供佛修福,念佛超荐,能使亡亲脱离恶趣,转生善道。故亲人死后,家属宜节哀顺变,遵循佛法,为亡亲举行超荐佛事,令其得度生死。切莫依照陋俗,做无意义之仪式,如聘请五子哭墓、孝女白琴、歌舞剧团、杂耍表演等,此对亡者,既无实益,又浪费金钱;甚至扰乱亡者,不得安宁。超荐之目的,乃是为亡者,祈求冥福,消除业障,往生净土,解脱生死。
 
佛门超荐佛事,种类很多,诸如:梁皇宝忏、水忏、大悲忏、药师忏、净土忏、地藏忏、金刚忏、八十八佛洪名宝忏、三时系念、水陆法会、蒙山施食、放焰口、打佛七……等,其科仪不外诵经、念佛、持咒、拜忏、荐食等。孝眷至诚为之,各有功德,但以念佛最为简易便利、殊胜有益,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云:‘做佛事一事,祈勿徇俗,徒作虚套,若念四十九天佛,较诵经之利益多多矣!’超荐要点如下:
 
[1]应于做佛事当天早上搭建铁架、布置‘灵堂’,又称‘奠场’(俗称式埸),故丧家应事先勘察商借场地,知会协调邻居,并报备当地警察,取得同意,以免衍生困扰。
 
[2]奠场之位置,应愈近丧宅愈好,并应考虑水电使用问题。奠场之布置,以三圣佛像、鲜花布幔、法语挂轴为主体,以庄严雅致为原则,灯光、音响、桌椅等,可请葬仪社代办。奠场之大小,应考虑场地、交通及亲友来宾人数。
 
[3]做佛事当天早上,丧家应请葬仪社人员,将亡者遗体移出冰柜退冰,退冰时间必须于入殓前十二小时为之。
 
[4]做佛事时,除年幼儿童外,所有孝眷遗属应全体参加,虔诚为亡者诵经念佛,克尽孝道;不可误认超度乃法师之责,既已花钱,即可了事。当知,他人代做,远不及自身亲做,因血亲关系,较能引发至诚,感召亡灵。
 
[5]做佛事当日下午五点,举行普施荐食法事,丧家应备七桌供品,施食亡灵及鬼道众生。七桌供品为:(1)一桌大莲花:需用白米八斗(2)一桌卍字:以四个大碗公盛米铺平,用四色m&m巧克力糖果排出‘佛光普照’四字,并用四十九罐同品牌同颜色易开罐排成卍字。(3)五桌同样供品:每桌七样,生熟皆可,如粽子、粿、饼干、糖果、罐头、水果、干货、菜肴、花饰等。如举行施放焰口、大蒙山等法事,所需供品,则依主法法师指示使用。
 
[6]超荐佛事时间从中午到晚上,故丧家应备晚餐以供法师、莲友药石。餐食以简约温饱为原则,不宜铺张奢侈。
 
[7]奠场场地,如果停车、如厕不便,丧家宜先洽商就近停车地方与租用临时厕所。
 
[8]丧家若有充裕之客房,应腾出一间供法师休息,并备茶水、毛巾、衣架。如不便,客厅或静室即可。
 
[9]超荐佛事圆满结束后,丧家应将亲友哀赠之挽联,吊在奠场两旁或上方,并留置一人看守奠场佛像、法物,以防宵小窃取。
 
[10]丧家应于夏天准备矿泉水、湿纸巾、电扇、延长线,冬天准备热开水或姜茶;遇有天雨,则备雨伞,以供法师、莲友、来宾之用。
 
[11]灵堂奠场庄严肃穆,诵经念佛祥和幽思,丧家可请人拍照或录影,留存追思,但请知会主法法师。
 
[12]奠场若离丧宅过远,须经马路巷道,请灵、送灵时,丧家应派人指挥交通,以维安全;夜间须用照明设备;雨天则使用雨伞,法师若是比丘,则请男众撑伞;若是比丘尼,则请女众撑伞。
 
第五节、入殓
 
入殓即是为亡者遗体举行沐浴、化妆、更衣、入棺之仪式。一般而言,入殓的时辰依日课所订,或有死亡廿四小时后,或有出殡前一日,或有出殡当天,切忌在廿四小时内入殓。台北市殡仪馆明文规定,在廿四小时内,不可任意私自进行入殓。
 
入殓时,亡者应著何种服饰,并无定法。民间习俗以人死穿以入殓的衣服称为寿衣,寿衣算层不算件,不可用偶数,丧事不是好事,当然不可成双。层数依亡者年龄而定,故考、故妣五十至七十岁者,上五层下三层;显考、显妣七十至九十岁者,上七层下五层;九十至一百岁,上九层下七层。而且大多为亡者,头戴瓜皮小帽,身著长袍马褂,脚穿布鞋。此种妆扮令人不解,生前既为现代人,死后何以反著古装?又穿著多层寿衣,对亡者有何实益?故应力行俭约,不必另购寿衣。一般人,著平日喜爱衣裤即可,佛教徒,则可著居士服或海青。殓衣宜用旧的,不宜用新,新衣布施他人,可令亡者得福,家属应尚简朴,不务奢华。入殓要点如下:
 
[1]入殓前,当棺木运抵丧宅门口时(俗称放板),所有家属须著孝服跪地念佛出迎入厅,谓之‘接棺’或‘接板’。放板前,须在邻居的门前贴以红纸,以防亲友来吊误入,并以挂红表示趋吉避凶。
 
[2]入殓时,所有孝眷遗属必需虔诚在旁,念佛尽孝;随侍在侧,亲视含殓。
 
[3]法师简要开示如下:‘亡灵某某居士,请你一心谛听几句佛法:佛说世间如幻,人生如梦,你已离开人世了,现在为你举行遗体入殓,正是觉悟四大假我之时。佛法讲因缘合和,缘生则聚,缘灭则散,色身如此,一切万法,莫不如此。此时乃是你世间缘尽、西方缘生之时,应当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求生净土佛国,证悟本性真如。’开示之后,大众随法师称念入殓法语,念完法语,紧接佛号。此时,孝眷中,应由长子扶首,次子扶足;或由孝男扶首,孝女扶足,其他子孙一齐扶亡亲遗体入棺,以报亲恩。
 
入殓法语:
 
一句洪名养圣胎  娑婆报谢佛亲来  放光接引西归后  托质莲花含笑开
持名念佛到西方  性地莲开九品香  家园故国遍地光  方知尘世原是空
弥陀一句最真言  不费工夫不费钱  念得一句超生死  只是众生少根源
乐邦慈父望娑婆 垂手殷勤十劫多 必欲此身超苦海 从今速速念弥陀
 
[4]世俗入殓时,道士祝祷曰:‘吃一口甜豆,子孙活到老老老;吃一口豆干,子孙做大官;吃一口鱼丸,子孙中状元;吃一口猪肉,子孙田园买万甲;吃一口鸡头,子孙个个大出头。’(台语)此为世人凡事求平安吉祥之举,并无实质效用。
 
[5]入殓前备妥沉香粉五斤、檀香粉五斤、卫生纸六大袋、湿纸巾一盒。入殓时,棺木内放置檀香粉及卫生纸铺底,上置白布后,将亡者遗体移入棺木内,以卫生纸代替冥纸卷曲固定之,再将沉香粉铺洒在上,最后以湿纸巾擦拭亡者遗容。
 
[6]入殓毕,孝眷遗属若依照民情风俗则穿著孝服,披麻戴孝,准备举行家奠、公奠奠礼。佛教徒或可废除传统礼俗,改穿海青或素衣素裤。
 
第六节、出殡
 
‘殡’指亡者大殓后下葬前之期间停厝,出殡则为结束停厝,前往目的地下葬或火化,俗称‘出山’或‘告别式’。古人阶级身分非常明显,因此停厝的殡期,各有不同。据《礼记.王制篇》记载:‘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月而葬。’现今社会工商繁忙,又居家空间狭窄,何能依古三月长时停厝。故丧礼应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注重意义,不重形式。
 
告别式,顾名思义乃家属为亡亲举行告别家人亲友之仪式,故应庄重威仪,肃穆哀思,虔诚念佛,以追思之心情感念其亲恩,以隆重之葬礼荣耀其生命。因此,孝眷应摒弃世俗陋规,重视追悼意义。出殡如需音乐伴奏,宜用国乐,因为国乐之音,柔和清幽,发人怀思;切勿聘请锣鼓阵头、西洋乐队、牵亡歌团、电子花车等壮大声势,喧杂吵闹,如此反碍念佛,扰乱亡亲安宁。执礼之礼生,切不可聘请妆扮冶艳、穿著曝露之女性。出殡行列宜简单隆重,充满哀戚气氛,不可歌舞杂耍,不伦不类,贻笑大方。
 
总之,应樽节丧葬费用,以亡者财物或名义印经造像、济贫救难、衿孤恤寡、修庙建寺、供养三宝……等,做诸功德,回向亡者,以资冥福,助其超脱三界,回归净土。
 
奠礼程序如下:
 
壹、中华民国○○年○月○日,故○○○先生奠礼仪式开始,孝眷请就位,大众请就位。
 
一、恭请上○下○法师带领孝眷诵经念佛。
 
仪轨:莲池赞、南无西方接引阿弥陀佛(三称)、心经(一遍)、往生咒、变食真言、甘露水真言、普供养真言等(各三遍)、赞佛偈、念佛、回向。
 
二、孝眷礼谢法师三拜,恭送法师,大众请合掌念佛。
 
贰、家奠(注一)奠礼开始,奏佛乐,礼生请就位。
 
一、家属奠吊:(起佛号,大众念佛)
 
[1]子女辈奠吊:孝男、孝媳请就位,长男在前,其他弟弟并肩在后,媳妇并立在儿子的后面,女儿站在媳妇之后,长孙(长孙媳)列席在最后面。仪式:主奠者请就位,与奠者请就位,上香、献花、献果,向亡亲灵位行三跪拜礼。司仪旁令:‘孝男跪于答礼席左边,孝女跪在右边,准备向亲戚来宾答礼。’
 
[2]内孙奠吊:仪式如前。司仪旁令:‘男孩跪在父后,女孩跪于母后。’
 
[3]外孙奠吊:仪式如前。司仪旁令:‘外孙回座。’
 
[4]曾孙奠吊:仪式如前。(行鞠躬礼,不列答礼席)
 
[5]义子女奠吊:仪式如前。
 
[6]配偶奠吊:仪式如前。(子女幼而未婚时先奠吊,行鞠躬礼,不列答礼席)
 
[7]宣读奠文:请孝眷长跪,读毕,请起(无者免)。
 
二、亲族奠吊:
 
[1]平辈奠吊:族内与亡者同辈分的兄弟与妯娌请就位。仪式:主奠者请就位,与奠者请就位,上香、献花、献果,读奠文(无者免)向遗像行三鞠躬礼,孝眷叩谢,礼成,请复位。
 
[2]侄辈奠吊:族内称呼亡者为伯父母、叔父母的侄儿、侄媳、侄女请就位。仪式如前。平辈行鞠躬礼,侄辈行跪拜礼。
 
[3]侄孙辈奠吊:族内称呼亡者为伯公婆、叔公婆的侄孙辈请就位。仪式如前。
 
三、亲戚奠吊:
 
一父执辈的亲戚:男殁时依序为姊妹亲、妻之娘家兄弟与姊妹亲,女殁时依序为娘家亲、姊妹亲及夫之姊妹亲。二子执辈的亲戚:依序为媳妇之娘家、女婿与侄女婿。三孙执辈的亲戚:依序为孙媳妇之娘家、内外孙女婿与侄孙女婿。
 
[1]姊妹奠吊:亡者之姊妹、姊夫、妹婿及称亡者为母舅的外甥请就位。仪式:主奠者请就位,与奠者请就位,上香、献花、献果,向遗像行三鞠躬礼,孝眷叩谢,礼成,请复位。
 
[2]娘家兄弟亲奠吊:亡者之妻的娘家亲,包括孝男的舅父母及称亡者为姑丈之内侄请就位。仪式如前。
 
[3]娘家姊妹亲奠吊:亡者之妻的娘家亲,包括孝男的姨父母及称亡者为姨丈之姨甥请就位。仪式如前。
 
[4]媳妇娘家奠吊:媳妇的娘家亲请就位。仪式:主奠者请就位,与奠者请就位,上香、献花、献果,向遗像行三鞠躬礼,孝眷叩谢,礼成,请复位。
 
[5]女婿个别奠吊:请长女婿○○○就位。仪式:上香、献花、献果,向遗像行三跪拜礼,孝眷叩谢。其余女婿一一唱名,个别行礼,未克出席之女婿、殁与离婚者均不得唱其名,也不可以由他人代表。
 
[6]侄女婿奠吊:称亡者为伯父母、叔父母之侄女婿请就位。仪式:主奠者请就位,与奠者请就位,上香、献花、献果,向遗像行三跪拜礼,孝眷叩谢。义女婿、甥女婿之奠吊与侄女婿同。
 
[7]孙媳妇娘家奠吊:孙媳妇的娘家亲请就位。仪式:主奠者请就位,与奠者请就位,上香、献花、献果,向遗像行三鞠躬礼,孝眷叩谢,礼成,请复位。
 
[8]内外孙女婿奠吊:内外孙女婿请就位。仪式:主奠者请就位,与奠者请就位,上香、献花、献果,向遗像行三跪拜礼,孝眷叩谢,礼成,请复位。
 
[9]侄孙女婿奠吊:称亡者为伯公婆、叔公婆之侄孙女婿请就位。仪式:主奠者请就位,与奠者请就位,上香、献花、献果,向遗像行三跪拜礼,孝眷叩谢。义孙女婿、甥孙女婿之奠吊与侄孙女婿同。
 
[10]其他亲戚奠吊:其他还没有奠吊的亲戚请就位。仪式:主奠者请就位,与奠者请就位,上香、献花、献果,向遗像行三鞠躬礼,孝眷叩谢,礼成,请复位。
 
四、谊属奠吊:
 
[1]谊兄弟奠吊:与亡者或其妻有结拜关系之人请就位。仪式:主奠者请就位,与奠者请就位,上香、献花、献果,读奠文(无者免),向遗像行三鞠躬礼,孝眷叩谢,礼成,请复位。
 
[2]谊子奠吊:与亡者的儿子有结拜关系之谊子请就位。仪式如前。
 
[3]谊孙奠吊:与亡者的孙子有结拜关系之谊孙请就位。仪式如前。
 
参、家奠奠礼结束,礼生请退,请莲友帮忙将祭品收起。
 
肆、公奠奠礼开始,奏佛乐,礼生请就位。
 
一、孝眷请入席,跪在灵前两旁。
 
二、诸位来宾与亲友,请入席就坐。
 
三、全体起立,为故○○○先生默哀一分钟,默哀毕,大众请坐。
 
四、恭请上○下○法师开示,孝眷代表迎请法师,其他孝眷请长跪,大众请合掌。
 
五、法师开示毕,孝眷礼谢法师三拜,恭送法师,大众请合掌念佛。
 
六、孝眷代表致答谢词。
 
七、宣读故○○○先生之生平事略。
 
八、各机关团体代表公奠开始:(起佛号,大众念佛)
 
[1]○○○公司奠吊,主奠者○○○生先请就位,与奠者请就位:上香、献花、献果,读奠文(无者免)向遗像行三鞠躬礼,孝眷叩谢,礼成,请复位。
 
[2]自由拈香:请尚未参加公奠者,两人一组,依序拈香。
 
伍、公祭奠礼结束,礼生请退。
 
出殡要点如下:
 
[1]全体家属应依日课所订时间,于家奠前,各依身分穿好孝服(穿戴方法,可请葬仪社人员指导协助),在奠场佛前集合完毕,虔诚念佛随主法法师至小灵堂,迎请灵位至奠场,进行家奠。
 
[2]孝男、孝媳、孝女、女婿、孝孙、娘家等,立牌署名之素斋祭品三桌,每桌七种供品,应于家奠前摆好就绪。
 
[3]家奠时,孝眷如要跪读奠文,应事先告知司仪,以令司仪知所操持。
 
[4]丧家应派人于奠场入口处,设置‘受付处’,收取奠仪,发放手巾,招呼来宾,填写传递‘公奠登记单’给司仪。
 
[5]公奠时,孝眷应神情肃穆列跪在灵前两旁,男左女右,亲友拈香奠吊之后,闻司仪喊:‘孝眷叩谢’,应头顶至地,默念佛号,答礼以谢。
 
[6]公奠毕,孝眷起立,随法师礼佛三拜后,准备移柩;移柩时,孝眷为感念父母恩德,先行顶礼三拜,后随灵柩,念佛至奠场就定位。
 
[7]灵柩就定位后,举行安钉(注二)仪式,葬仪社预先备妥点钉盘、铁钉、斧头、红包。孝眷持点钉盘,举哀跪请同姓长辈安钉,若无长辈由平辈为之,女性通常由娘家长辈担任。安钉礼,男殁由亡者左肩点起,女殁由亡者右肩点起,不得绕行柩头;点钉者依法师指示而行,点成一‘出’字,即出丁,孝眷列跪在棺木两旁目视安钉,默念佛号。
 
[8]法师简要开示如下:‘亡灵某某居士:现在为你举行安钉之前,请你聆听几句佛法,俗话说:“盖棺论定”,意即人生之过程,不论兴衰苦乐,或者穷通祸福,唯有死后才能评定。现在你已盖棺了,不管你生平如何,都已经过去了,一旦无常万事休。此时念佛,正可决定你的归处是西方净土,为你的人生划下圆满的句点,请你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开示之后,大众随法师称念安钉法语,称念一句点一钉,最后一钉‘子孙钉’,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安钉法语:
 
往生一路平生决  何论盖棺定不定  即今托质莲花界  还来苦海度有情
浮世生身事若何  秽土红尘多苦劳  若欲跳脱三界牢  不如及早念弥陀
人生幻化本无常 累世沉沦事可哀 于今一念归净土 旷劫生死毕竟休
顿抛五浊娑婆界 换取莲花化生身 慈光垂示西方路 了知净土本佛心
 
[9]世俗安钉时,道士祝祷:‘一点东方甲乙木,子孙代代居福禄;二点南方丙丁火,子孙代代发家伙;三点西方庚辛金,子孙代代发万金;四点北方壬癸水,子孙代代大富贵;五点中央戊己土,子孙寿元如彭祖。长子咬起子孙钉,子孙代代兴、代代出贵丁。’(台语)此与入殓说好话一样,为世人凡事求平安吉祥之举,并无实质效用。
 
[10]安钉毕,孝眷起立,随法师礼佛三拜,长孙捧斗请灵位,孝男持幡,孝孙张伞遮灵,随法师身后,虔诚念佛,绕棺三匝,称为‘旋棺’。此时,莲友或可摘取灵前鲜花,递交家属手持,以表香花供亲。绕棺后抬棺者就位,大众随法师称念启灵法语后发引。
 
启灵法语:
 
身在花中佛现前  佛光来照紫金莲  心随弥陀往生去  无去来中事宛然
西方一路向前行  洪名六字心自明  净邦远近没途程  只贵专心持佛名
四色莲花七宝池  今返故国已嫌迟  净土路远心莫疑  原来如来候多时
缘生事相皆无常 幻化色身不久长 若人了知缘起法 生死涅槃等空花
 
[11]启灵后,大众念佛,孝眷随法师身后,缓步走出灵堂,哀送灵柩上灵车。殡丧队伍行至街道路口,停棺,孝眷转身向亲友跪谢并婉辞送葬,此谓‘辞客’,亦称‘谢步’。待亲族中长辈上前迎起时,孝眷坐上灵车,一路念佛,护送灵柩至火葬场。
 
[12]丧家应预先指派一人坐于念佛车,以指引殡丧队伍行进火葬场之路线;待一切人等,皆已各自上车完毕,念佛车起程,带领殡丧队伍前往火葬场。
 
[13]丧家应预备一辆九人座商用车或两辆轿车,负责接送引葬之法师及法器人员,往返火葬场、纳骨塔场。
 
[14]殡丧队伍车辆行进次序为:第一辆念佛车、第二辆法师车、第三辆灵车、后面即是家属亲友车,丧家应考虑回程时,需数辆空车载请灵位及家属。
 
[15]丧家应预先安排交通指挥人员,于启灵后,指挥交通,以维殡丧队伍行进安全。
 
[16]丧家应留置家属一人看守家门,以防宵小乘机行窃财物。
 
[17]丧家应事先准备四果、立香、打火机,于火葬场祭拜之用。
 
注一:丧礼中的行奠方式,在出殡前为之称为‘家奠’;在服丧期满日、纪念日时为之称为‘家祭’。故知,丧礼中进行的是家奠非家祭,系公奠非公祭。公祭系为有功于国家而牺牲时,国家花公帑为其办理丧事者,称为‘公祭’,如警察因公殉职、军人战争捐躯、国家元首辞世等,公祭时,政府指派专人担任治丧人员。
 
注二:亡者大殓时称为‘封钉’,出殡前称为‘安钉’。
 
第七节、火化
 
火化乃将亡者遗体殡送至火葬场,以火烧化。火化之后,有将骨灰埋入地下者,也有安厝纳骨塔者。佛世时印度视火化为正葬,佛涅槃后,举行荼毗,佛教徒遂广泛采行。自佛法东来中土,僧人悉皆火化;唐宋时期佛法兴盛,高人达士亦多火化;日本在道昭和尚提倡下,亦以火葬为主;在墨西哥,上层阶位采行火葬,下层阶位则用土葬。佛教之所以提倡火葬,乃是注重神识超生,若行土葬,唯恐执著身躯,不得解脱,故以火焚之,则知此不是我,四大皆空;但儒家以此为背孝非礼之举,故宋高宗明令禁行民间。
 
火葬未能普遍施行,主因二项错误认知:一者认为以烈火焚尸,必生剧痛;二者认为人既身亡,复以火焚烧,岂非又死一次。殊不知,神识既已离体,色身仅为躯壳,不复感受疼痛。而且火葬符合卫生环保原则,不若土葬者,遗体遭虫蚁咬啮。再者,火葬不必建坟造墓,既节省经费,又无风水问题。三者,避免死人与活人争地,也不必担心荫尸产生。可谓利益多多矣!火化要点如下:
 
[1]殡丧队伍行至火葬场后,孝眷下灵车,随法师念佛,迎请灵位至祭拜室,祭拜荐食。
 
仪轨: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称)、南无般若会上佛菩萨(三称)、心经(一遍)、往生咒、变食真言、甘露水真言、普供养真言等(各三遍)、赞佛偈、念佛、回向。
 
[2]荐食毕,孝眷随法师念佛至火化室后,每人燃一柱香祭拜亡灵,孝眷若有心愿禀告亡亲,可于此时诉说。说完拜后将香枝置于棺木上,孝眷至诚感念父母恩德,顶礼三拜。
 
[3]法师简要开示如下:‘亡灵某某居士:现在你的遗体火化之前,请你聆听几句佛法,佛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在生之际,用虚幻的色身,一面还报,一面修善;舍报之后,将无用的遗体,化为灰烬,还归四大。当知,色身皮囊,虽被烧化,而你一灵真性,不动不坏,此性遍满虚空,充塞法界,无去无来,不生不灭。如今你当放下遗体,一心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回归西方极乐世界。’开示之后,大众随法师称念火化法语,孝眷下跪,念佛目视棺木送入火窑。
 
火化法语:
 
一炬弥陀光明火  化净尘劳罪垢身  从今脱出三界狱  十方自在无碍人
三界炎炎如火聚  六道苦海安何处  莲花胜友待多时  收拾身心好归去
浮生如世梦一场 如来净土为汝成 缘尽娑婆西方去 功成还来度众生
五蕴皆空明佛性 四大无我应火化 万般事物尽妙用 现出自在本来人
 
[4]遗体火化后,孝眷念佛步出火化室,脱下孝服交由葬仪社处理。灵位、遗像、招魂幡等,捧回丧宅安灵。
 
[5]亡者若有皈依,皈依证印有西方三圣像,不可火化,应放置骨灰坛内。亡者若有受戒,可穿上海青入棺,戒衣则不可火化,应与人结缘,或收藏放好。
 
第八节、安灵
 
安灵即出殡安葬后,灵位及香炉,由孝眷捧回丧宅,安置于厅堂之灵桌上。目的是于七七日内,供孝眷早晚烧香、敬茶、供饭,奉祀祭拜,以尽孝道;并一心念佛,以此功德,回向亡者,莲品高升,花开见佛,早成佛道。净宗八祖莲池大师言:‘父母在堂,早劝念佛,父母亡日,课佛三年,其不能者,或一周岁,或七七日皆可也。孝子欲报劬劳之恩,不可不知也。’又言:‘年中常须追荐先亡,不得谓已得解脱,遂不举行耳。’安灵要点如下:
 
[1]丧家应事先备妥灵桌、黄布幔、西方三圣像、小莲花灯、念佛机、供杯、立香、打火机、延长线、铁锤、钉子、六菜一饭,以作安灵之用。
 
[2]孝眷应于出殡前决定,安灵要安俗称之‘一般灵’或‘清气灵’(台语);‘一般灵’则灵位、招魂幡,必须请回丧宅安置;‘清气灵’则招魂幡于火葬场火化之,不设灵桌,于灵位上缀一红纸,与香炉同供于祖先牌位之右侧。也有以香火袋代替灵位者。
 
[3]安灵吉位应事先规划妥善,摆好灵桌,铺上黄布幔,安置小莲花灯、念佛机,并挂好西方三圣像,以免届时匆忙行事,耽误时辰。灵桌通常设于厅堂之旁,以死者之性别定方位,男左女右,方向不可对外。
 
[4]从火葬场请回之灵位、遗像、香炉,安置于灵桌,供奉素斋,六菜一饭,及一杯水,孝眷上香敬拜亡亲,随法师荐食念佛,举行安灵仪式。
 
仪轨: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称)、南无般若会上佛菩萨(三称)、心经(一遍)、往生咒、变食真言、甘露水真言、普供养真言等(各三遍)、赞佛偈、念佛、回向。
 
[5]安灵毕,主法法师会依习俗念佛加持佛水,洒净人地(世俗则道士以净符贴于丧宅及邻居之门柱);孝眷需备一瓶矿泉水、一个杯子,随法师念佛,撕去贴于邻居之红纸。
 
[6]安灵毕,孝眷于此餐之‘肴筵’(俗称散筵、遗食)围食,应遵依习俗,站立用餐,不可坐食,以示居丧哀伤思亲,子孙更须团结。散筵则食前忌邀请,食毕忌道别。
 
第九节、进塔
 
进塔即是家属到火葬场领取亡亲骨灰坛,捧至纳骨宝塔,进行入塔安位。一般而言,灵柩送至火葬场,除了待化遗体过多,延误时间外,约莫三至四小时后,即可领取骨灰。亡者平生若有学佛修行,家属如欲捡拾舍利子,则应事先询问火葬人员骨灰装坛的时间,以便提早到达,亦可在火葬场等待。进塔要点如下:
 
[1]家属应指派二人,于肴筵饭后,前往火葬场领取骨灰坛,领到骨灰坛后,电请其他家属及主法法师,前往纳骨宝塔会合,举行进塔仪式。从火葬场到纳骨宝塔,家属必须一路念佛,护送骨灰坛。
 
[2]家属应与纳骨宝塔人员联系好进塔时间,并预先开启塔位,以利法事进行。尤其公塔,经常无人留守,若不事先安排,往往费时枯等,延误进塔时辰。
 
[3]进塔应备二束鲜花、一盘四果、六菜一饭、一双筷子、立香等以荐食亡灵。
 
[4]进塔仪式,简单隆重,荐食后,一心念佛,孝男一人代表手捧骨灰坛,全体家属随法师念佛至塔位前,将骨灰坛安入塔位后,念佛回到佛前回向。
 
仪轨:南无清凉地菩萨摩诃萨(三称)、南无般若会上佛菩萨(三称)、心经(一遍)、往生咒、变食真言、甘露水真言、普供养真言等(各三遍)、赞佛偈、念佛、回向。
 
[5]进塔毕,将饭菜水果收拾带回家,鲜花则丢弃,包裹骨灰坛之黄巾则烧化。

后事处理篇(2):人死后的后事程序

  核心提示:建国前,民间对丧葬礼仪极为重视,丧仪繁琐铺张,且封建迷信色彩浓重。习俗相沿,以丧事的隆重与否,视为子辈孝道的尺度。葬俗为木棺土葬,儿女侄孙均戴孝,儿女服孝期为3年,侄孙辈服孝1年。子女在1年内不得剃头理发和化妆,称“哀戚毁容”。家中3年内过年不贴春联等。丧仪主要程序有小殓、停灵、报丧、大殓、点主、开...
    建国前,民间对丧葬礼仪极为重视,丧仪繁琐铺张,且封建迷信色彩浓重。习俗相沿,以丧事的隆重与否,视为子辈孝道的尺度。葬俗为木棺土葬,儿女侄孙均戴孝,儿女服孝期为3年,侄孙辈服孝1年。子女在1年内不得剃头理发和化妆,称“哀戚毁容”。家中3年内过年不贴春联等。丧仪主要程序有小殓、停灵、报丧、大殓、点主、开吊、发引、摆祭、下葬和下葬后的圆坟、作七、忌日祭等。丧仪日程,少则五至七日,多达半月之久不等,耗费甚巨。一般人家,人过50岁,晚辈即开始为老人做寿衣、打棺材(称“寿棺”、“喜棺”)、修坟穴,准备后事,被视为孝顺。
    一、小殓
    死者将近气绝时,家人急速给死者净身、穿寿衣,俗称“小殓”。寿衣为棉布或绸料的棉衣和单衣,忌用缎子和皮毛料,颜色忌用黑色,着衣件数讲究着单不着双,最上等的是讲究有7根领,有的只穿三两件,也要多缝上几根衣领。寿衣上钉布条,不能钉扣子。穿好寿衣后,给死者口内含1枚铜钱或1粒珍珠,再让死者一手握钱币,一手握小米饼子,称“打狗饼子”,传说是为死者在冥间对付饿鬼和恶狗用的。给死者身覆衾被,用黄表纸或白布盖脸。然后,将灵床移至堂屋中间,灵床前设供桌,供上一满碗不甚熟的小米干饭,称“倒头饭”。家人拈香、焚纸、举哀后,子女们跪在灵床旁伴灵。此时即为“遵礼成服”。
    二、报丧
    人死之后,立即差人前往亲友、街坊邻居家报丧。城市上层人家,多是先发出请知帖,在亲友中请人协助办理丧事。办理丧事的有总理总管丧务,另有内柜、外柜、管厨、知宾等。总理差人给亲友送“长班条”和讣闻,讣闻格式要求称谓得当,具名皆为男性,父亡称“孤子”,母亡称“哀子”,父母皆故称“孤哀子”。有的官商之家还随讣闻发出“哀启”和“行状”。哀启是由孝子具名详述死者生平、嘉言懿行的启事;行状是请名人为死者撰写的传记,用以征求诔文、祭文、碑文等。丧家的大门和屋门,均斜贴一白纸条,称“封门”。再用2尺长的秫秸夹几张火纸,插在大门框上。男丧插在左方,女丧插右方,称“出单旐”,以示家有丧事。
    三、着丧服
    俗称“戴孝”。死者家中成员身穿白布袍,鞋上缝白布盖鞋帮,分别谓“孝衣”、“服鞋”,统称“破孝”。死者之子、妇和未婚的女儿,要在孝衣外披麻巾、扎麻绳,孝子头戴白布堂巾,上加麻梁冠,堂巾旁坠两个棉花球,如父尚在的在右边钉,母尚在的在左边钉,表示极端哀痛,塞耳不闻外事。孝妇孝女头扎白布(称白祃子)和白头绳。旧时的丧服制度,以亲疏为等差,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种,统称“五服”。斩衰为最重的丧服,服期3年;齐衰次于斩衰,服期1年;大功服期9个月,小功服期5个月,缌麻服期3个月。
    四、指路
    人死的当晚,家人购置各种纸扎(俗称扎彩),在大门外焚烧。如死者为男性,要烧纸扎的马和马夫,如是女性则烧纸扎的轿和轿夫。焚烧时,子女绕火正转3圈再倒转3圈,并一边呼喊着对死者的称谓,一边高喊:“上西南!”,是为亡魂指路,亦称“烧倒头人子”。
    五、报庙
    亦称“送浆水”。人死的当天,孝子率子孙们,端一木盘,上置香炉、线香、火纸,提一浆水桶,去土地庙或十字路口,燃香焚纸,浇奠浆水。传说人死之后,必先到土地庙再去冥间。此举是为贿赂土地爷,使其对赴冥间的亡魂给以关照,以浆水馈赠野鬼,使亡魂免受欺凌。浆水需连送3天,最后一次,女婿和外甥亦同去。送毕浆水,哭泣着返回家,再拈香焚纸举哀。
    六、送盘缠
    送浆水后,接着要送盘缠,即给西行的亡魂送路费。城区人家多是在大门外不远的街口,农村多在庄外的十字路口,焚烧一些用金银纸箔折做的元宝、锞子和打上钱印的烧纸,另外再烧一些纸扎彩,扎彩有牛、马、轿、金山、银山、聚宝盘等。焚烧时,家人拜祭,以示送亡魂起程赴西天。
    七、接三、送三
    人死后第三天晚,家人端木盘,盘内置香炉、线香、烧纸,到大门外,面向西南方向,把线香点燃竖在墙根,家人跪拜于地,一人将大门框上插的单旐拔下,用挟单旐的秫秸夹取线香放入盘中,端回家中灵前,把单旐与线香一齐焚烧,即表示已将阴魂接回家中。这时,全家人要肃静,在灵前供饭,并依次跪拜,退至室外,关闭屋门,约待一个时辰后再开屋门,复拈香焚纸跪拜,把香炉放至木盘,端至大门外,向西南方向跪拜,表示将亡魂送走,再回家举哀。此举即认为是将亡魂接回家中,省视后又送回冥间,俗称“接三”和“送三”。古礼称“招魂”。
    八、大殓
    俗称“入殓”。人死后,家人将备好的棺材油漆好,富有人家所置棺木多为柏木的,其次是杉木的,要油三四遍漆。贫穷人家多是柳木的薄板棺材,外面只涂一层黑色,俗称“大头匣子”。入殓时,将棺材抬至灵床侧,数人将死者抬起,先将褥子、枕头移入棺内,再徐徐纳尸入棺。此时,家人再次用棉球沾酒为亡人净面,使死者闭眼合口,家人要忍悲,不能将眼泪落在亡人脸上。再将殉葬品放入棺内。民国以前的富有人家,多用金银珠宝作殉葬品;以后,用贵重物品作殉葬品的渐少。殉葬品放毕,随即盖棺下销,此时子女要在旁跪祈说:“爹(娘)!收钉!”不然有钉不易进之说。棺头用白铅油书写“某公讳某字某行几之灵柩”,在农村则只在棺头书写一白色或红漆的“福”字。清末,如生前有官职的,则用整幅红缎子,上面用白铅粉书写死者曾任的最高官衔,覆盖于棺。
    九、点主
    入殓后,家人为亡者做一木制牌位,称“神主”。亦为后辈世代供祭的祖先牌位。官商富有之家,丧礼中,要举行隆重的书主、点主仪式。丧家先请人写好神主牌,神主牌约2寸宽6寸高,中间一行写“显考(妣)某某府君之神主”,旁写其生卒年月日和时辰,落款写“孝男某某奉祀”。所写的“主”字不点上面一点,留待“点主”人用珠笔点上。点主人,要请有名望的人士担任,但不能是曾任知府、知县等掌握过生杀之权的执法官吏,因避讳其曾在死囚名字上点珠点。点主时,由赞礼人唱词引导,由两位襄点大宾陪同点主人,用沾珠砂的毛笔点上“主”字上面的点。点毕,孝子要脱去孝袍,着素衣,身披红毡,跪叩致谢,设宴招待书主、点主和襄点大宾。
    十、开吊
    开吊为停灵期内最大的丧礼。开吊日,亲友来灵前吊祭,称“吊丧”、“吊孝”。死者长子跪于灵前左侧答礼,诸子侄跪于右侧。“杖期生”(杖,是居丧期拿的棒;期,是一年之丧。期服用杖的称“杖期”;不用杖的称“不杖期”,如嫡子为庶母丧。“夫为妻服,如父母不在,亦为“杖期生”)或“期服弟”站于祭台上左方,“不杖期生”或“期服兄”站于祭台下右方,对吊客拱揖答谢。女眷跪伏棺的两旁,吊客吊祭时,即号啕齐哭。棺前设拜垫,济南有女吊客要先哭后行礼和男吊客行三叩头或三鞠躬礼的礼俗。开吊日需进行一至三天不等。此期间有账房专管收受“奠礼”,吊祭者多送烧纸、锡箔、祭帐等,亦有的送挽联、冥洋、冥钞等。40年代后,多是送现金。开吊期间,丧家雇用乐班吹奏哀乐,有的还请和尚、道士唪经,超度亡魂。
    十一、温锅
    解放前,农村人家,一般在亡者下葬前一天夜里,家人带平底锅、柴草、食用油及和好的糕面团,到挖好的墓地前煎糕,俗称给亡者“温锅”。糕煎好后,带回家至灵前全家食用,谓之同亡者共吃最后一顿饭。此俗,解放后渐无。
    十二、发引
    俗称“出殡”、“出丧”、“发丧”等,是埋葬死者前最后的丧礼。出丧有大丧、小丧之分。旧时,有专门承办出殡事宜的幡杠行。一般出丧的只用8人抬杠,数个吹鼓手奏丧乐。出大丧的则有16人抬杠,多名吹鼓手和数对仪仗,最大的丧要有24或32人抬杠,最多的有48或64人抬杠的,但不多见。仪仗中有成对的木制涂漆的金瓜、钺斧、朝天镫和雪柳、素色旗帜等,有的仪仗队可摆出一公里地远。
    发引日晨,丧家及亲友执绋致祭。午时启灵,礼相将盛倒头饭的碗砸碎谓之“辞灵”,之后由1名有力气的杠夫面朝前背棺,8人在棺左右,1人在棺尾,均双手托棺底,以摔碗为号,10人将棺抬起,丧家男女伏地号啕大哭。抬棺者随着杠夫首领的敲梆为号,齐步抬棺至大门外,将棺放置于大杠架上,罩上棺罩。孝子等哭跪在杠前,长子打“领魂幡”,摔碎一瓦盆(俗称“发引”)后,杠夫开始抬棺前行。大丧的仪仗队排列顺序是:最前面是纸扎的开路鬼和先导神;随后是挽联、雪柳队、花絮队、铭旌亭、影像亭;再后是吹鼓手和唪经送葬的和尚;再随后的是在棺前送葬的男亲友,其中死者的女婿要在孝衣的臂袖上粘一红纸剪的小蝙蝠,并专管沿路撒“买路钱”,男亲友后面是身穿重孝服手拄哀杖的孝子孝孙引棺前进。在棺后是用孝袍兜饼的长子媳和着孝服的众女眷。沿途有亲友摆设的路祭,孝子要跪领叩谢。出丧的队列,出家门先抬棺向西行,绕街过市,再出城抬至墓地下葬。
    十三、下葬
    旧时,中上层人家多是有自己家族的墓地,亦称林地、祖茔。济南城区人家,多是请幡杠行的专业人员办理下葬事宜;农村人家,是由本村乡亲中的壮年男子办理。济南地区的坟墓多是“窜洞子”圹穴,即先下直(竖)坑,再沿坑底掏一横向洞穴。下葬时,悬棺入直坑,再推棺入横洞穴内,用石板封洞口,坟土堆在直坑上,坟状呈马鬣式。富有人家则用砖石作拱碹墓顶,称“大发碹”。一般人家是用砖石将直坑砌成石匣,下棺后,上口盖条石,坟土堆在石匣上,俗称“金井子”。最简易的是挖一能容棺的直坑,坟土堆在棺上,俗称“直坑子”。掩土时,要由亲族中有地位的人先铲第一锨土,随后众人扬土,堆起坟头,坟前立碑。
    十四、葬后祭祀
    下葬三日后,家人持祭品去墓前拜祭,俗称“圆坟”。自亡故之日始,逢七天要上坟祭祀,直至五七,以五七为最隆重。五七上坟,必有亡者之女儿哭泣,传说是女儿的哭声能打动五殿阎罗,放亡魂过关。此后,再至百日、周年和每年的清明、农历七月十五日、十月一日,家人要去坟前致祭。
    建国后,仍沿袭木棺土葬之丧俗,繁琐迷信的丧葬仪式渐简化。60年代,济南建火化场,逐渐推行火葬。一般丧礼,人死后,家人发讣告给亲友,家人臂带黑纱,吊唁者胸前戴小白纸花,赠送花圈,上挂挽联。一般停尸3天,即运送死者至火化场,举行追悼会或向遗体告别仪式。举行告别仪式的时间,根据死者的家庭情况而定,如果死者家中尚有老人在世,于上午举行告别仪式,反之则在下午举行。火化后,有的将骨灰盒存放火化场骨灰堂,有的取回家中或埋至地头田边。近年购买墓地埋葬骨灰盒的渐多。在办理丧事时,有些人家仍沿袭叩头报丧、烧纸祭奠亡人等旧的丧俗。

后事处理篇(3):我为周总理处理后事

我为周总理处理后事
作者:韩宗琦 万千书库 主题阅读 百家讲坛 武侠大全 世界名著   1976年初,周恩来总理逝世后,我经历了终生难忘的几个日日夜夜。此后很久的一天,我接到邓姨(因为邓颖超和我母亲的关系,从小我就称她为邓姨)的通知,要我去向她汇报那几天里我为总理所做的事情。我如实详细地向她老人家作了汇报。她听完后问我,“是谁安排你去做这些事情的?”我告诉她,除了主持医院的悼念会是领导安排的以外,其他诸事都是我自己主动去做的。我也如实汇报了当时并没有经过认真的思考,而是不由自主地认为这些事似乎就应该是由我去做的。当时我可能也考虑到医务人员在忙着整理总理生前的病历和总理去世后的总结工作,西花厅家里的人也都在忙于自己的工作,同时觉得我是晚辈,由我去做这些事情最合适。向老人家汇报完之后,邓姨叹了口气,说:“我们这辈子没儿没女,想不到恩来倒得了你的济了。”听了这简单的话语,我当时没有细想它的分量,后来的日子里,愈想愈觉得这话的分量很重,已经到了我自己都不能承受的地步了。每当想起这句话,我都感到这是老人家对我的过高褒奖。   后来,中央文献研究室的有关同志向我核对这一事实,我才确切了解到:北方人以“得济”为一种孝道。由于工作性质所致,我为世人爱戴和敬仰的周总理尽了一些孝道,我很欣慰,也很荣幸。有谁能像我一样为周总理做最后的穿衣、整容、守候在身边……这些是我30多年来所值得庆幸的一件事,同时也成为我最难忘的一段回忆。   每当想到邓姨的那段话,想到总理两老,想到那几个难忘的日夜,我都禁不住潸然泪下。      主动请缨      我从1950年开始做周总理的口腔保健医生,当时年仅27岁,在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做口腔科住院医师。我有幸到总理身边工作,并不是因为我有多么高超的医术,而是因为我父辈和总理的深厚友谊。严格地讲,还是因为我母亲和邓颖超年轻时在天津女子师范学堂是同学。1923年,我刚刚出生,邓姨在天津搞学生运动,常常去我家,抱我玩。又因抗战期间,我父亲在重庆开牙科诊所,总理在八路军办事处忙于国共合作,他们经常往来,我们晚辈都回避不过问大人的事儿。解放后,常听总理两老说起,父亲解放前做过一些对革命有益的工作。1946年国共谈判破裂后,总理就把上海新华社的办公房子无偿转让给父亲居住。总之,他们之间的友谊非同一般。   1950年,总理需要镶牙,把父亲从上海叫到北京,诊断后父亲认为自己年事已高,那种高精密度的工作已不能胜任。于是把我从天津叫来问:“你能为总理镶这种假牙吗?”由于我在学校实习时就开始做这种难度大的工作,毕业后又在专家指导下做了很多,所以认为比较有把握,就干脆地回答说:“能。”于是我在父亲的指导下完成了这项任务,总理很满意。以后只要总理和邓姨牙齿不好,他们就把我叫来。由于频频来京出诊,1974年我被调到北京医院工作。由于北京医院的工作性质及任务,我成为一名为首长服务的口腔专业保健医生。   1976年1月8日上午,我正在医院高干门诊上班。中午快下班的时候,我突然看到一列车队从北门外开进医院,由于此前对总理身体最近不太好有所耳闻,当时心里就咯噔一下:“不好!”忙打电话询问,果然是周总理上午9时已逝世,车队将遗体护送到北京医院太平间。我急忙交代了一下工作,匆忙赶到太平间。当时,我见到有Ⅱ肖兵在保卫着总理的遗体,但我还是决定留下来,因为我知道后面的几天里肯定有不少事情需要做。下午,我抽空向领导汇报我打算留下来帮助处理总理的后事。得到同意后,我就开始了那几个难忘的日夜。   当天晚上,为周总理做遗体解剖。除医疗组的医务人员外,卫生部的领导也在现场。手术由病理科马正中大夫主刀。有些人已很久没有见过总理了,当人们慢慢将被单掀开露出总理消瘦的面容和腹部的几处手术伤疤时,大家的心里都十分难过。当报告各个主要脏器都有癌瘤转移时,有人再也忍不住哭出了声音。尽管对医务人员来说,遗体解剖是对医学、对病人负责的严肃认真的科学工作,但大家因想到总理一生为革命、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在最后的日子里又饱受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折磨而悲痛不已。   周总理逝世后,“四人帮”愈加猖狂,三令五申“不准戴黑纱,不准开追悼会,不准去天安门”。然而,人心所向,戴黑纱的大有人在,去天安门悼念的人更是络绎不绝。当时,北京医院广大职工出于对总理的热爱,难忘总理对北京医院无尽的关爱与教导,强烈要求医院召开悼念会。   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医院党委在院长林钧才的主持下,认真讨论了群众的意见,最后决定在北京医院召开悼念会,并让我主持。由于没有悼词,我们就以中央的讣告代替悼词在会上宣读。全院职工除了值班人员,几乎全都参加了,把当时的小礼堂挤得满满的。会场上方悬挂着总理遗像,周围摆满了花圈,气氛庄严肃穆,没有人讲话,只有默默的哀悼和一片唏嘘声。追悼会后,很多人仍然依依不舍,不肯离去,有的人再次向总理遗像深深地鞠躬。后来遗体告别时,又安排了北京医院职工在群众告别的间隙分批向总理告别,满足了大家的心愿。   在此期间,医院的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和当时社会上一样。工厂里,学校里,大街上,公交车上都没有什么人谈笑,人们化悲痛为力量,都在忘我地工作着,这些都充分表明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周总理的崇敬和爱戴。      为总理穿衣、整容      遗体告别的前一天晚上,西花厅总理家里送来了总理的衣服,我一看,衬衣太旧了,除领子和袖口是白色的以外,其他地方都已发黄了,显然是换过领子和袖口的旧衬衣。我心里很难受,于是问可否换一件,但来人回答:“这是最完整的一件了。”我深知总理一生勤俭节约的作风,无奈地收下了。穿衣的时候,我留下了总理平时戴了多年的一块手表和那枚长方形的“为人民服务”的毛主席像章,没有给老人家一起带走。那是一块20世纪50年代最早生产的“上海牌”国产手表,留下手表是想留给人们看那白布的表带和还能自己转动的表盘。留下毛主席像章是想做个纪念,当时有各种各样的像章,而总理唯独喜爱这枚“为人民服务”像章,因为总理时时不忘人民。至今,这两件文物都陈列在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说到总理的节俭,我想起两件往事。一件是总理生前夜里和早晚起床时穿的一件毛巾浴衣。那是件由公务员高云秀补了又补、缝了又缝的衣服,高云秀曾说:“没有一天不缝补的。”可见那件衣服已经不能再穿了,但总理就是不肯换新的。这件衣服现在也保存在天津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   另一件是总理1963年访问亚非14国前患唇炎,很厉害,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擦嘴的毛巾太旧太硬的刺激造成的。当我发现总理天天用这样的毛巾擦嘴时,就向工作人员提出“为什么不给总理换条新毛巾”,工作人员回答,“总理不让换”。后来,总理出访前同意换两条新毛巾,很快唇炎就痊愈了。总理类似的节俭事例数不胜数,不胜枚举。
 
1 [2] [3]

后事处理

https://m.shanpow.com/mrmy/481784/

推荐访问:后事处理流程
《后事处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上一篇: 看痣相
下一篇: 女友总生气
相关阅读人生格言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