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范文汇总十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范文汇总十三篇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范文汇总十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了解人类眼睛的形状、特征、色彩、构造等一些知识。

2、技能目标,学会刻画亮眼睛的形状、色彩、特征及神态。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音乐、观看图片、刻画、讨论交流感受眼睛所表达出的人的精神内涵和保护眼睛的意义。

教学重点:

人的亮眼睛的形状、色彩、特征和神态的刻画。

教学难点:

亮眼睛的不同的表达方法,眼睛情感意义的表达。

教学准备:

常规绘画工具、教具。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最喜欢玩游戏了,所以今天上课之前,猜一个谜语。

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颗黑葡萄。

师:谁猜到啦?

学:眼睛。

二、教学

1、师:同学们,请你们认真观察同桌的眼睛,告诉我,眼睛由几部分组成?学:眼皮、眼睫毛、瞳孔(你们观察得仔细,真不错)

2、师:我们来看看这几只小昆虫,它们是什么颜色的?你们是用什么看见的?

学:红黄、红黑、黄黑,眼睛。

3、师:眼睛能帮我们看清身边的事物和美丽景色。你们都用明亮的眼睛看到过什么?

学:春天来了,小花开了,小树长高了。

4、请大家观察,老师这一张图片。

师:你们能看出来这是谁的眼睛么?(引导学生,大人和小孩)从图中这些眼睛,你能看出来他们有什么样的心情?哪几张眼睛在微笑?

学:2、3、4张,开心的样子。

师:是的,我们的眼睛也是会笑的喔。

师:那么在这个眼睛里面你们看见了什么?

5、师:让我们来欣赏其他小朋友眼睛里看到的世界吧,并说说他们看到了什么?

学:学生早读、学校的大门、森林乐园、小河瀑布。

6、师:现在我们来看看怎样画大眼睛,请你们认真学习!

先用深色的彩笔画一只大大的眼睛再把你心中想画的美景用铅笔画在大眼睛里然后用彩笔涂上美丽的眼神最后把大眼睛的睫毛打扮得更加漂亮(师范作品)

7、欣赏示范作品大眼睛

三、作业

1、把美丽的景色画进大眼睛里。

2、比一比看谁装下的美景最多。

四、作业点评

请几位同上展示自己的作品,请同学评出最有创意的大眼睛?谁画的大眼睛美景最多哪里最吸引你的眼球,哪里有不足的地方?说说你的理由。

五、总结

眼睛是我们心灵的窗户,它让我们欣赏到了这美丽的世界,我们要保护自己的眼睛,预防近视,珍爱光明。

注意事项:

1、不要把眼睛画得过小。

2、注意颜色的搭配。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2

教学目标:

1、能观察感受田野美景的构成;流畅稳定地画出较长的线条,有意交织划分田地;认识常用的颜色,有意味地涂画田地的色彩,表现出一片想象中的田野。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体验线与色有机结合的造型乐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认识颜色,用各种颜色涂画出一片田野。

教学难点:

1、流畅的运用曲线或直线交织出田地。

2、运用各种颜色效果表现出不同的田地。

教学准备:

课件、水彩笔、油画棒、展示板。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分格子―。

2、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分格子的游戏中把分割方法和画线条的方法教授给学生,让单调的分割练习变的有了趣味性。

(二)启发想象。

1、联想与想象。把画面想象成一块肥沃的土地,而我们划出的线就是一条条田间小路,那我们周围全是庄稼地,今天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耘。

2、庄稼地有了,我们要在地里种些什么呢?

3、色彩认知,参观田野。

我们来向农民伯伯学习学习。农民伯伯说要先要考考大家――知识抢答。(课件出示几种代表性的田地)认识它吗?是什么颜色的?

1)、这几块田是什么颜色的?是什么田?

蓝色,刚刚插秧的水田。

2)、这是什么颜色?生长的是什么?

绿色,没有成熟的水稻。

3)、这一片呢?

橙色,成熟的水稻。

4)、这是什么颜色?

棕色的土壤。

5)、这个呢?

油菜花、红高粱、紫云英,这些都是田里的庄稼,没想到有这么多颜色!

(三)涂画田野。

看了农民伯伯的田野,农民伯伯也想看看我们小朋友心中的田野,那我们的田野里种些什么呢,是什么颜色的?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画笔画出心中的田野吧。

强调重点:

1、用直线或曲线分割田地。

2、上色。

3、加装饰。

(四)欣赏范作,明确目标。

(五)学生作业,巡行指导。

(六)展评作业,在诗歌背诵《锄禾》中结束本课。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3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活动设计

(1)引导阶段:

教师在课前利用旧衣服自制一挎包,放入各种美术材料和工具。上课时让学生上来抽奖:抽出一样来让其他人说说这是什么东西?是干什么用的?引起学生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都掏出来后,教师选几样常用材料当场操作、示范。并出示不同材料所作的美术作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了解不同材料的性能及特点和不同的`表现效果。

(2)发展阶段

鼓励学生学用自己感兴趣的工具和材料进行创作,以体会工具和材料的性能。

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尽量鼓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兴趣。

(3)收拾与整理

作业完成后,应督促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保持教室环境的卫生、整洁。

课后拓展:

寻找自己家中或周围可用来绘画、粘贴、拓印、拼贴编织的各种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进行尝试性的美术创作。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4

第1课 让大家认识我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新生入学,学生和师生间都需要彼此了解和认识,而且一个新班的组成,也需要学生形成集体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所以,本科从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的能力水平和未来发展,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及激发兴趣为基点,通过形式多样的撕、剪、帖、画、说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之通过学习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媒材工具制作自己喜欢的作品,并大胆地向同学介绍自己和作品。因此本次活动既是一次艺术认识创造活动,又是一次同学、师生间的认识交流、增进情感的活动。

本课采用集体制作的形式,课前要求学生收集各种各样的树叶和树的资料图片,并且准备各种材质的彩纸,教师要准备好课件,树模。课堂中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其观察力、动手操作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及集体意识。

教学目标:

通过游戏活动初步认识常用色彩及形状,体验不同媒材工具的使用效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师生一起协作完成“集体大树”的制作。

难点:剪或撕“名字树叶”的方法。

课业类型:

工艺制作

教、学具准备:

教具:剪刀、彩纸、“集体大树”的范图、教学课件

学具:剪刀、胶水、彩纸

教学过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集体大树”的范图,介绍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

1.提出问题:如何才能使这棵大树变得完整?并且我们都能来到这个集体中??

2.结论:

制作树叶――写上名字――贴在大树上。?

3.教师小结:这棵大树代表我们的班集体:一年级X班,但它不是一棵完整的树,只有我们每位同学都来到这里,成为它的一员,这棵树才能茁壮地成长。

三、讲授新课?

1.教师出示外形和制作方法不同的两片树叶,树叶上写着老师的名字,老师做自我介绍。?

2.教师展示其中一片对称形树叶?

提出问题:如何制作出这种对称形树叶?

3.教师总结并演示实验结果:对折――从开口处剪或撕树叶的一半――展开成为完整的叶子(教师辅助演示)?

4.提出问题:叶子是什么形状的?

出示课件:树叶的常见形状、颜色和特殊形状、颜色? ?

5.教师小结:大家一起动脑筋,用自己的方法来制作“名字树叶”,看谁的树叶最好、最漂亮、最先来到“集体大树”上。

6.学生制作,教师巡回辅导。?

作业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纸张和适合自己的方式,最好能自己创作出其他方法;在树叶上面写上自己的名字,反面写上自己的爱好。

7.师生共同将“名字树叶”贴在“集体大树”上。围绕“集体大树”,请“名字树叶”的小作者逐个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如:姓名、年龄、 爱好等等。全班同学给以掌声鼓励,使介绍者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8.教师总结:?

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用“名字树叶”装点的这棵“集体大树”多美呀!集体因为有我们的存在才充实,才充满活力,我们也因为有集体的爱护、培养才能够茁壮成长。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将共同生活在这个集体中,用我们的行动去维护它,用我们的双手将它建设得更加美好!

学生观察,发现这是一棵不完整的树。

学生发言,讨论问题。

学生辨认其制作方法:是剪或撕出来的。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学生分组,派代表来说一说自己喜欢的树叶形状。

观察课件中的树叶,体会创新。

学生设计制作自己的“名字树叶”。

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观察一下,有多少同学的爱好是一样的,找到爱好相同的同学,做对好朋友。

学生体会对集体的热爱。

引入情境,创设想象空间。

以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引起学生兴趣,帮助学生自主地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

发挥媒体作用采用直观的方式引发学生兴趣,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学生创新提供素材。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依据学生基本能力分层次辅导,培养学生互教互学能力。

培养学生审美评价及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成功后的快乐。

第2课 看谁涂得更好看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美术活动与游戏有着内在的联系,想象和自由创作是美术活动与游戏的共同特征。尝试着缤纷的色彩组成灵动的画面,是儿童喜欢的游戏方式之一。

画笔和色彩对儿童有着强烈的吸引力,自幼儿时期,他们就喜欢在随意的涂抹之中体味色彩对视觉的冲击力;体味创作的的成就感;这种体味是审美的摇篮。在学习中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认识色彩,注意纠正某些颜色的不规范名称。本课再认识色彩的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择画笔,自由组织、涂色,以点、线、面、圈、刮等不同方法涂色,感受不同画笔、不同的方法所带给画面的不同的视觉感受,也使学生体会到色彩的搭配与组织的变化带来的不同的效果,并且学习敢于大胆组织画面,为今后学习与创作大限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

1. 认知:熟悉工具,认识颜色。

2. 能力:不同风格线色的表现。

3. 情意:创新精神,大胆尝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在美术游戏中学会使用画纸,尝试不同笔触、不同画材组织的话面。

2.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笔触,不同的画材赋予画面的不同的效果。

四、学习材料:

彩笔、蜡笔、图画纸、彩色纸、色卡……

五、教学过程:

(一)看一看,认一认:

认识彩笔、蜡笔、勾线笔。

它们有什么不同?

同学之间相互交流。

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相互交流的能力。

(二)涂一涂,想一想:

试一试各种画笔的不同。

说一说试后的感受。

这些笔,它们都有哪些用处?

你都会怎样使用这些笔?

你还会想到哪些使用方法?

欣赏书中的作品。

运用这些笔,自由组织一幅画面。

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教学意图: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大胆创新的精神。

(三)赏一赏,说一说:

欣赏作品。

谈谈创作的体会。

教学意图:

相互交流自己的绘画体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滚动乐园

教学目标:

1.在感知活动中,触发学生去发现和思考物体特征、形状。

2.友好的合作游戏,随意大胆的使用绘画工具表现感受到的或想到的滚动现象,创作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教学重点:

通过师生共同创设的有趣味的感知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体验和表现的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表现自己所见、所想。在感知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教学准备:

滚动的物体、彩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教师将学生分成几小组,推选小裁判。

二、讲授新课

1.教师给学生提供能滚动的物体,为丰富感知活动创造条件。

教师问:什么形状的物体会滚动?

探索:学生寻找滚动的物体和滚动的现象,儿童自然联想、列举具有滚动共性的物体,联想回随认知展开,让学生走向生活,拓宽学习空间和学习资源。

2.小组游戏。

感受:学生在滚动玩耍时,看、摸、闻等触觉行为,影响学生对物体的认识。

体验:玩耍的经历说明了物体的形态、特征、共性。

联想:滚动的物体位置不断的变动,其快慢、翻转、碰撞、滑行、停止,引出学生对生活中有关现象的记忆和联想,触发了创意思维。

教师与学生共同游戏、共同感知,创设愉快的学习氛围。

小组的裁判指挥滚动游戏,其他成员围成圆圈,推动教具滚动并抵挡物品滚出场地。

各小组可以互相交流物品,聚集群体的力量,扩展认知面。

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和经验,展开不同的玩耍方式,体会滚动形式,尊重学生自我表达方式和感情的投入,发挥内在的动力。

3.绘画表现。

通过联想引发更多的滚动的物体,教师引导学生给滚动的物体起名字,如:足球大哥、香瓜大王、红脸苹果等,赋予童话色彩和幽默感。

学生画出观察到的或想象中的滚动的物体,可以根据画面的内容编出故事情节。

4.作品评价、评说。

教师引导学生讲述和交流所画景象情节,词语和绘画两种语言的互动促进和扩展了儿童的表现力。

运用评价引起竞争,促进小组间、学生间的表现力。

5.提出问题课后讨论。

滚动的用处;哪些地方利用了滚动的道理;用滚动的现象能发明什么。

泥巴真听话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泥巴真听话”是对泥土性能、气味、特性的体验,通过玩泥巴的游戏活动体验感受泥性,尝试并掌握几种玩泥的基本方法。了解民间艺术的种类以及泥塑艺术的起源与发展,欣赏泥塑艺术作品。

2.能力目标:学生初步了解泥塑艺术及泥塑创作步骤;通过动手实践,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泥塑的创作,培养学生的造型设计能力和艺术想象力。

3.情感目标: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分类;通过游戏活动,共享玩泥巴的快乐,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协作的精神,初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探索感知泥性,归纳玩泥的几种方法。

2.感受、探索、泥性及口头表达。

课前准备:

学生:小水桶、毛巾、可塑泥、可用来印纹的小物品

教师:教学图片、媒体素材、不同干湿的泥材。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教师拿出三个布袋,内有三种湿度不同的泥巴。提问,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揭开谜底:是泥土。你们想玩吗?

出示图片欣赏,初步认识泥塑艺术,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种类。

到户外,与学生一起无主题的玩泥巴游戏 ,提出问题:怎么才能让泥变得不粘呢?你还有其它办法让泥变得不粘吗?大家试一试!

根据自己的作品,说一说自己用了多少种技巧来玩泥巴?来联想一下还可以用哪几种其他的方法?

联系生活:想一想,生活中,泥巴的用途是什么?有哪些东西与泥巴有关?

比赛活动:

看谁做的圆球最圆?看谁做的泥条最长?

整理现场,清洁卫生。

引出问题:

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吗?

鼓励学生上前摸一下,闻一下布袋。

提问:你玩过泥巴吗?你是怎样玩的?玩时有什么样的感觉?

讲解泥巴是如何被运用的。

建议: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来做东西,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力求与众不同。

教师在游戏过程中要指导和提示学生通过触摸、观察、嗅觉、摔打、重量来更为细致的感知泥性。

泥巴听话吗?你还能让听话的泥巴变成什么好玩的东西吗?你用泥巴做了些什么?它们是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的呢?

简介几种泥巴的用途。

教师经过讲解、评比后给予适当的奖励。

引导学生把工具清洗干净放回原地,打扫地面卫生,给自己清理。

观察

用简单的形容词,回答自己的感觉,如:柔软、泥土气息等。

观赏作品

学生分组交流,发表自己对泥的不同感受。找到问题答案:泥巴太湿的时候,可以经过摔打后湿度适中;泥巴太干时,可以加点水搅和一下,即可。

学生略答。

成组讨论问题。

讲一讲自己的见解与看法。

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教学目标:

1.认知:通过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添画、剪纸的欣赏方法、创作制作方法。

2.情感:通过欣赏体验,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激发对美术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3.能力: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欣赏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造型表现的方法,运用想象力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

2.难点:作品创作及发表。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个胶棒。每人10张不同颜色的彩色纸(红、黄、蓝、绿、粉、黑……)。

2.教具准备:粘贴的范画、独特设计有剪子、手、彩笔、胶棒画面的板书(下面用这种方法制作的字:剪剪、撕撕、画画、贴贴)、撕纸作品、一张纸。

3.教学器材:录音机(内放有轻音乐)、实物投影、背投、电脑。

4.教学课件:欣赏撕纸艺术、学生优秀作品欣赏、“我是小画家”。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1.通过体验以纸材为主的造型表现活动,初步认识及掌握撕纸添画、剪纸的欣赏方法、创作制作方法。

2.通过欣赏体验,感受剪纸、撕纸艺术的美,领略多种艺术文化,激发对美术造型表现及欣赏活动的兴趣,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及与人合作的意识。

3.培养观察感知、审美能力、提高创作能力。

4.欣赏感受剪纸、撕纸艺术之美,学习剪纸、撕纸造型表现的方法,运用想象力进行作品创作并能大胆发表看法。

1.同学们,我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画儿,想看看吗?――想。

2.这幅画面与我们平时的画面哪不一样?――平时的画面是画的,这幅画是用纸贴的。

3.我还想考考大家,你能看出这幅画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吗?为什么?――用手撕的。用剪刀剪的比较直,用手撕的弯弯曲曲。

4.撕纸艺术家真了不起。我相信你也可以的。你看,我手里有一张纸,你猜猜我要干什么?――撕纸。

5.手离得远一些撕行不行?为什么?――不行,容易撕坏。

6.问生你看我撕的这块像什么?――生随意答,你撕的那块像什么?――生说。

7.用彩笔画、贴彩纸上。

我有几个问题,谁回答对了,我就送给他一张特别好看的撕纸作品。想不想试试?A、一张撕纸作品分几步?哪几步?――撕纸分3步,第一步随便撕一块纸,看它像什么。第二步把它贴在一张能使它更好看的彩纸上。第三步用彩笔添加上细节使它更真实,更能让大家看懂。B、撕的画面太小好不好为什么?――撕的彩纸不能过小,画面不好看。C、撕碎的纸怎么办?随便扔吗?你有什么好主意?――撕碎的彩纸放到桌面的盒子中,环保还可以再利用。

8.现在每一个同学都是一个小评委,把你手中的红花奖给最美的画儿。请你说说自己的看法,你觉得哪幅画儿好看,哪儿好,说一说画面哪里最吸引你,哪儿还不足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使画面更好看? 1.师出示粘贴范画。

2.师结: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今天我们用撕的方法来制作一幅非常好看的画面。

3.板书:剪剪撕撕画画贴贴

4.课件:撕纸这种方法并不难,有人体会出撕纸的乐趣后,用心钻研,居然成为了一名有名的撕纸艺术家,真了不起!我们一起去拜访一下他,一起去了解撕纸艺术吧!

5.师演示。

6.你想不想也试试,请你从桌面拿出一张你最喜欢的彩纸,跟我一起撕。如果撕坏了怎么办?没关系,动动脑筋,因为大自然什么都会有的。

7.师随便撕。

8.课件:怎样使它更像、更好看呢?欣赏其他班优秀学生作品。

9.作业要求:可以自己制作也可以和别人合作,撕一幅最有创意的画儿,然后把它贴在我们的精品屋中。

10.学生作业,师放音乐。

11.同学们,你们做得真好,我们开个小画展好吗?

(课件:我是小画家)

12.同学们,多美的画啊!大家做得特别好,你们真棒!希望大家继续努力,制作出更美的画来。

教学反思:

花点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自己的创造制作活动加深体验。

2.初步尝试立体造型带来的乐趣,感受立体造型和色彩搭配的基本方法。

3.锻炼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发学生对“花点心”的漂亮外表的认识。

教学难点:

“花点心”的创作。

教学准备:

彩色胶泥、点心图片、课件、实物点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用实物点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对本课的学习兴趣。

教师捧出一盘用白色的餐纸遮盖的点心:同学们,猜猜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样的新礼物?

教师打开餐纸,学生能够看到精美的点心。

教师:同学们我们把这些用面、鸡蛋、奶油等制作的小食品称作――点心(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

1.点心小知识的学习。

教师:你们喜欢老师带来的礼物吗?你猜猜老师喜欢这其中的哪一个?

学生在猜测之中,教师传授点心小知识:中国有七百多种点心,老师最喜欢这个――月饼。(板书:月饼)

教师出示月饼,并讲解喜欢的原因:每年的八月十五,我们吃月饼、赏月亮,全家人聚在一起非常开心,非常幸福。小小的月饼代表团圆吉祥,月饼被成称为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点心。

同学们,你知道西方国家最具有代表性的点心是什么吗?

教师板书:蛋糕

2.师生共同观赏点心的录像。

教师:同学们,让我带着你们一块去参观一个点心世界好吗?

伴随着录像的播放,教师:点心世界的点心真多,而且这些点心风格各异,花样繁多,我们称这些点心为花点心好吗?

教师板书:花点心

3.学生制作。

教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的花点心有好吃又好看的,还有只好看不好吃的,比如:用纸剪出来的,用笔画出来的。其实,做只好看不好吃的花点心用这个材料更合适――橡皮泥(教师出示)

教师和学生共同拿出橡皮泥。

教师引导:让我们看看它的颜色,漂亮而丰富的颜色。捏捏它的质地,非常柔软,做出来的更像是真实的。我们用橡皮泥做花点心必须进行加工。

教师和学生共同尝试将橡皮泥改变成各种形状(教师鼓励学生到前边演示各种方法):

搓成粗细不一的条形

捏成大小不一的块点

团成大小不一的圆形

压成各种规则和不规则的饼

划出各种条纹

4.小比赛。

教师:我们开展一次小小的点心师花样大比拼,看谁做出的花样最独特?学生制作,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各种造型。教师对于部分制作不精美的学生在方法上应细致、耐心指导。

5.欣赏优秀作品。互相看一看谁的花点心的图案最漂亮。

三、课后拓展

回家了解更多关于花点心的知识。

教学反思:

五彩路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和发现生活中的美,并以自己的创造性制作活动加以提炼。

2.初步尝试应用拼贴画的基本方法进行创作,运用造型创作和色彩搭配进行创作,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将细致观察和大胆想象与丰富的色彩相结合来完成创作。

教具准备:

废旧挂历纸、旧报纸、废布头、油画棒、彩纸、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用具的准备情况,将学生分成小组。

二、导入新课

教师和学生欣赏录像――各种平坦宽敞的道路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道路变成五彩路将会是什么样子?会有哪些色彩?

三、讲授新课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讲出自己内心的联想,教师根据学生的理解,讲解制作五彩路的方法:

1.彩纸拼贴法:从旧报纸或搜集的废旧挂历纸中选择自己所利用的颜色,然后通过剪、撕、卷、贴的方法进行制作。

培养学生的创作力以及创作思维,引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提高学生对创作内容的具体认识和想象。

2.普通的绘画方法:利用线描、涂色等绘画方法进行绘制。

鼓励学生大胆用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想象能力。

四、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创作

提醒学生注意:

1.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可采用撕的方法。粘贴时,为避免学生将胶水、糨糊涂的到处都是,最好用胶棒之类的粘贴剂,尽可能不用胶水或糨糊等材料。

2.启发学生注意形状大小搭配、色彩多少搭配得当的效果。

小组形式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和相互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五、小结

制作结束后,将学生的作业连接起来悬挂,鼓励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审美能力。

教学反思:

美丽的天空

教学目标:

1.学习剪贴画和绘画技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2.尝试用纸、剪子、胶水、吹塑板、水粉色等多种工具和材料,通过想想、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自由、大胆地把所感所想表现出来,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认识常用色。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用绘画或剪贴画的方法表现一幅美丽的天空。

难点:作业的新颖和富于情趣。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彩纸、白纸、剪刀、胶棒、油画棒

2.教学器材:电视、电脑、录音机

3.教学课件:《课件―美丽的天空》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 讲授新课

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师生谈话,感受旅途中的

美丽风景、增长知识、见闻。

学生根据声音、图像展开想象,并用画笔表现出所想。 师:你们喜欢旅游吗引到大自然中美丽的地方去游玩,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们不仅欣赏了美丽的景色,还知道了许多新的知识。你们都去过那些美丽的地方?

师:今天我要组织一个旅游团,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吗?看,这就是我们的交通工具,你们猜到我们去哪儿了吗?

师:想搭乘本次航班的同学用线画出在天空中见到的或是想象到的一种景物,作为此次航行的机票,在音乐声停止时,请你迅速把它贴在胸前。

2.欣赏图片,启发思路。

(1)作起飞准备(放起飞声音)

(2)欣赏。

(3)欣赏作业,选择作业形式。 小组讨论,进行竞赛:

根据课件内容,学生边讲解,边欣赏。

学生观察、讨论并回答。 师:现在飞机就要起飞了,请大家系好安全带。

师:各位乘客请注意,欢迎大家乘坐本次航班,我是此次空中旅行的导游,现在行你想象一下,待会儿我们会在空中看到哪些景物呢?(小组讨论,看那个组说的最多)

师:让我们透过飞机窗口,一起欣赏来欣赏大家提到的这些景物(出示课件,边欣赏,学生边讲解)

师:我们这次愉快的旅行就要结束了,为了留住这些美好的回忆,咱们一起把天空中美丽的景物表现在纸上,好吗?

师:见书,谁知道这些作业是用什么方法创作出来的?你喜欢哪种?除了这些方法以外,你还想用哪种表现?

3.创作实践。 学生创作。 师:请选择你喜欢的方法创作一张美丽的天空。

教师指导:

4.评价。 欣赏画面、讲故事。 师:大家将自己的作品拼在一起,根据自己的画面内容,讲有关天空的故事。

教学反思:

谁画的鱼最大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自然界中的形象与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两者之间的关系,知道大小是在对比中产生的。

2.能大胆作画、充满画面,画一条大鱼。

3.培养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鱼的形状和特征,运用所学的知识,画一条漂亮的充满画面的大鱼。

教学难点:

自然界中的大鱼与美术作品中的鱼有什么区别,如何突出特征把鱼画大。

教学准备:

教学录像、图片、彩笔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引入新课

安定课堂纪律,稳定学生情绪。

二、讲授新课

1.以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

请几名学生到前面用同样大的纸画一条大鱼,要求:比一比谁画的鱼最大。由大家选出一条最大的鱼,然后教师也用同样大的纸画一条更大的鱼。

2.欣赏分析,直观了解鱼的种类、形象特征,色彩和花纹图案,感受自然的美。通过分析了解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学习简单的装饰方法。

教师出示图片或放映录像,观察自然界中的各种各样的鱼。

分析:鱼的种类和形象特征。

观察农民画《戏鱼》,小组学生讨论分析造型、色彩、花纹图案。

“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

“画中画了些什么?”

“与自然界中的鱼有什么不同?”

3.展示学生优秀作品。

观察分析表现方法,找一找哪幅作品的鱼画的最大。

启发学生了解绘画方法,掌握充分画面的要点,选用多种方法表现。

三、学生完成作业

1.用最快的时间画一条大鱼的外形,全班同学举起来,比较看看谁画的鱼最大(教师讲评)

2.讨论:你准备添画什么样的花纹和图案,选择那些颜色?

确定装饰方法把鱼画大、画漂亮。

3.学生完成作业。

四、教师辅导

了解学生,帮助解决作业中的问题。

五、展示讲评作业

学生自评、小组评结合,评出本组最大的鱼贴在黑板上,集体找出大鱼。

最后找出一条最小的鱼。

大家讨论如何把小鱼变成大鱼。

例:在小鱼旁边加上一个很小的潜水员添画一些更小的鱼。

添画一部分使大鱼变得更大。

加深了解大小是在比较中产生的。

六、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还有什么问题,有哪些想知道的内容?”

大家查找资料,我们课后继续讨论。

知识延伸,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反思:

让我的飞机上蓝天

教学目标:

1.显性内容与目标:

用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研究折纸飞机的方法,鼓励学生在自己折的纸飞机上创新。(所绘图案、色彩、标志及折法上的变化与不同。)

2.隐性内容与目标:

提高学生涂色及色彩搭配的技巧;在画画、折折、剪剪中了解彩笔、剪子和纸张的性能。

教学重点:

学习折纸飞机的方法和简单的装饰。

教学难点:

作品的新颖,折法上的变化。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课本、彩色水笔、油画棒、剪刀、不同质地的纸张。

教学准备:计算机课件、课本、彩色水笔、油画棒、剪刀、不同质地的纸张、纸飞机及步骤图。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自然界中,有许多会飞的鸟类,聪明的人类不断地向大自然学习,在一百多年前,飞机诞生了。

我们来欣赏各式各样的飞机好吗?(老师播放自制的飞机课件)

2.新授――折纸飞机

(1)老师把自己的理想折成了大飞机,它漂亮吗?(飞机飞向学生)

(2)调查学生基本能力

①小朋友中有谁会这样的飞机?

会折的同学就请你折一架这样的飞机!不会折没关系,老师送给你一架飞机,试着拆开后再折好。

②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折纸飞机掌握情况。

(3)再次展示纸飞机(飞机飞向学生)

快看,老师这里有一架大飞机和刚才的完全不一样。你们想知道它是怎么折的吗?

合作的要求:

小组同学一起商量一起讨论,对照图折一架这样的飞机。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快。

(4)出示课件――两种飞机折法步骤图。

同学们真聪明,通过大家一起努力探究,学会了折这样的飞机。①展示纸飞机②现在请每个小朋友,选择你最喜欢的飞机试着看图把它折出来。

(5)飞机的装饰。

①飞机除了各种样子,还有各种色彩和图案。看一看,自己说一说,飞机上的色彩和图案。(放课件)

②飞机上的图案,色彩可真漂亮!我们小朋友设计的飞机,就更漂亮了,不信,你们打开课本,欣赏小朋友的飞机。边看边想,他们用了什么方法使飞机更漂亮了?

③现在闭上眼睛想一想,还可以怎么设计装饰你的飞机,使它更漂亮?

3.学生完成作品。

(1)提示作业要求。

用心设计一架你自己的飞机,让他将你的理想带上蓝天。

(2)展示交流。

4.课下延伸。(小结)

同学们都表达了自己的想法,看!(放课件)这是11月刚刚在中国珠海航展会上展出的,中国人自己设计的超-7隐形战斗机。空军叔叔用它可以更好的保卫我们的祖国了。

同学们设计的飞机也有很多新的功能,希望你们长大之后把你的这些理想和愿望一一实现。

现在把你的理想大声说出来,让飞机把它带上蓝天吧!

欣赏感受各式各样的飞机。

学生依据本人的情况,选择折纸飞机或将教师提供折好的飞机拆开后再折上。

学生交流。

试飞。

小组协作学习,根据步骤图研究并折出纸飞机。

小组交流折纸飞机方法。

选择喜欢的,尝试看图折纸飞机。

请同学根据步骤图汇报折纸飞机的方法。

观察体会飞机上图案、色彩、标志的不同变化。

观察小朋友的飞机,体会创新。

说一说自己理想的飞机。

学生设计美化自己的飞机。

学生互相评价,自我评价。

学生体会对祖国的热爱。

全体学生起立放飞自己设计的飞机,将自己的理想带上蓝天。

引入情境,创设想象空间。

发挥媒体作用采用直观的方式引发学生兴趣,以促进学生发展。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依据学生基本能力分层次教学。

培养学生互教互学能力。

以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共同发展。

引起学生兴趣, 帮助学生自主地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

为学生创新提供素材。

提高审美能力、启发创新。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用内心去创造与体验的方法去进行学习。

培养学生审美评价及语言表达能力。

体验成功后的快乐。

引发学生爱国热情。

对所学知识起延伸作用。

教学反思:

画汽车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汽车的观察分析,学习概括、表现不同种类的汽车的外观特征。

2.在对汽车的观察分析表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综合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不同种类的汽车的外形特点。

教学准备:

汽车的图片、彩纸、彩笔、教学录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生共同观看教师带来的教学录像。

二、讲授新课

1.小组性的探究学习。

观察分析汽车的外形特点。

(1)利用学生带来的玩具汽车及其图片,小组进行研究。

研究内容:

生活中有哪些不同种类的汽车?

从汽车的外观看,它们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特点?

每种汽车有什么本领?

(2)师生共同分析以上的问题

(3)师生分别介绍集中现代化新型的汽车。

2.引导学生进行创新。

师生共同分析课本上的学生作业。

(1)哪些作业表现出生活中见过的汽车;哪些是自己创造的汽车,有什么本领?

(2)你喜欢哪辆汽车,为什么?

3.师生共同活动。

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画出自己喜欢的汽车,其他同学分析课本中的作业,并进行讨论:

(1)你准备画什么样的汽车?

(2)分析黑板上几位同学画的汽车。

(3)表扬有创意的同学。

4.学生作画,教师辅导。

教师鼓励学生创新。

5.同学之间互相介绍自己画的汽车有什么特点,小组同学之间互相评价。

三、课后延伸

请同学回家进一步研究:

(1)汽车为什么能在马路上行驶?汽车里面主要有哪些机器部件?

(2)汽车是由谁发明的?

教学反思:

卡通明星总动员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讨论卡通形象,使学生初步了解、认识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

2.启发学生大胆设计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并鼓励学生以各种形式进行表达。

3.培养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初步树立真、善、美的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善于合作的品质。

教学重点: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了解卡通形象的造型特点。并运用所学知识自己设计一件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

教学难点: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卡通世界的乐趣,并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通过说一说、比一比、演一演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卡通形象的特点: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举办 “卡通明星总动员”(出示课题),只有卡通明星才可以参加。可是刚才来了两位朋友,他们都说自己是卡通明星,我想请同学们帮助我看一看谁才是真正的卡通明星呢?(课件出示孙悟空和自然界中的猴子。)

学生讨论、比较卡通形象与自然界形象的造型特点:

孙悟空属于卡通形象,因为他的形象拟人化,具有造型夸张、色彩鲜艳的特点。

提问:你们喜欢孙悟空吗?为什么?

喜欢,因为它疾恶如仇,行侠仗义,爱打抱不平,是一个英雄人物。

谁愿意到前面来表演一下孙悟空?

学生表演孙悟空的动作。

小结:同学们,你们不仅说得好,而且表演的也很好,猴子生性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孙悟空就是艺术家手中创作出来的卡通形象,他既有猴子的特点,同时又加入了人类的想象,所以成为了今天大家所熟悉喜爱的艺术形象。

二、新课

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想一想、变一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卡通形象的造型方法,即“造型”与“色彩”的变化:

1.教师:同学们,猴子看到大家这么喜欢卡通形象,它也想变成一位卡通明星来参加我们的聚会,他想请同学们帮帮它,看一看谁有办法?

2.出示课件: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点按课件)

同学:给它穿上一件粉色的体恤和一条花短裤子并穿上一双大皮鞋、眼睛变大,嘴巴夸张变大。

或者让它穿上一条美丽的裙子,身上光滑一点,眼睛上有长长的睫毛等。

教师小结:同学们,你们看,原来只要将“造型”“色彩”进行大胆的夸张变形,活泼可爱的卡通明星就诞生了。

三、交流

欣赏卡通形象,通过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对卡通形象的喜爱之情:

1.欣赏课件:

教师:卡通形象是同学们熟悉喜爱的,不仅在中国有神通广大的孙悟空,在世界的卡通王国里还有许多家喻户晓的卡通明星。现在就请同学们一起到卡通王国去看一看。大家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想一想,你看到了那些卡通形象?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放课件:欣赏卡通王国录像)

学生:看到了渔童、米老鼠、蓝猫、白雪公主等

看完了以后感觉非常可爱、漂亮,想和他们一起玩耍。卡通世界真是太神奇美丽了。

我也想设计一个卡通明星。

2.小组讨论欣赏:

教师总结: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不仅喜欢卡通明星,今天还带来了许多自己喜爱的卡通形象,你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吗?现在就请同学们小组欣赏讨论一下你的卡通明星,思考:

(1)议一议你的卡通明星长的什么样子?

(2)说一说你的卡通明星的故事?

(3)谈一谈你为什么喜欢你的卡通明星?

3.学生讨论回答、教师适时小结:

教师:同学们,我今天真的非常高兴,因为你们今天不仅学习了解了卡通形象的设计方法,而且我还看到了你们善良纯朴的心灵,我相信,你们和你的卡通明星已经交上了好朋友。

4.欣赏学生及教师优秀作品,通过赏一赏、议一议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火花: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造型特点

发现作品的艺术表现方法。

启发学生发表自己大胆的创意。

四、作业

教师:今天每个同学选择一种方法,自己设计并制作一个你最喜欢的卡通明星,可以给他起个名字,给大家讲一讲它有什么本领,带着他给大家表演一下。此外,我还要提醒大家要抓紧时间制作。

五、学生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六、课后展评

展示卡通明星的作品,并为它配音,表演。

找朋友的游戏:与你最喜欢的卡通明星合影,做游戏。

师生互评。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认识了那些卡通明星呢?你们还需要了解或者对哪些知识比较感兴趣呢?老师非常想了解,课后可以和老师一起交流。

教学反思:

大家一起画

教学目标:

1.了解、体验、感受绘画的多种不同媒材的特点。

2.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集体绘画感受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拓宽学生对工具、材料的认识,可以结合书上及教师找的一些多种工具材料表现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

教学难点:

火车形象的表现。

教学准备:

彩色粉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引发学生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

(1)小组共同研究讨论课本上的图片,以及教师出示的用砂纸、宣纸以及多种不同的工具材料表现的绘画作品。

引导学生探究,进一步拓宽学生对工具、材料的认识。

研究的问题:

这些作品各使用什么材料、工具画的?你还知道有哪些绘画工具、材料?

这列火车是用什么工具画出来得?

(2)师生共同讨论以上问题。

教师:今天我们也用粉笔在操场上合作画一列长长的火车,每组画一节车厢,好不好。

2.教师板书――大家一起画。

二、讲授新课

1.观察、回忆不同种类火车的外形特点。

(1)观看火车的录像。

思考:你看到了什么样的火车?它们有什么相同与不同的地方?

(2)集体研究以上问题

2.分工合作。

(1)问:我们班要画一列火车,你们各组想怎样画?哪个小组画车头?

(2)小组讨论:准备让自己小组的火车运什么?每个人如何分工?

3.全班同学到操场集体创作,分配好各组范围。

4.将每个小组画的车厢连成一列火车,请几个同学将自己小组的火车与其他组的火车连接好。

5.请同学们用大家画的火车编排一个小故事,相互讲一讲。

6.集体讨论:通过今天画这幅画你有什么感想?

教师小结:今天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努力,使我们全班画的这列火车不仅长而且本领非常大。在学校,我们每个人就像每节车厢中的一部分,每个小组就像一节车厢,如果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我们班这列火车就能跑到年级的前面,学校的前面。我们国家也像一列大火车,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加倍努力,我们国家就能跑到世界的前面。

三、课后拓展

回家后可以参考书上的一些形式,进一步尝试其他绘画形式。

教学反思:

巧用纸餐具

教学目标:

尝试使用各种废旧材质进行造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集体合作精神、德育等。

教学重点:

根据不同材质形态,使用多种手段进行新的造型表现。

教学难点:

对于不同材质形态的联想迁移。

教具准备:

饮料瓶、玉米皮、椰壳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游戏导入

老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脑筋急转弯”的游戏,用剪刀将纸杯、纸盘、纸饭盒等一次性纸餐具或横或竖的剪开,然后随意组合,看一看,谁能马上联想到更多的东西。

教师手拿纸饭盒一张一合,并且着童话故事里的声音说:“哈哈,你们好呀,猜猜我是谁?”同学们会争先恐后地说“是老虎、方头鲸、妖怪”。

教师将纸杯纵向剖开,再对在一起,学生会说“小船、摇篮、公共汽车的候车亭等” ,教师表扬联想丰富的学生,然后鼓励其他学生放松自己的思维神经,为创造与众不同的作品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讲授新课

师生一起将搜集到的乡土材料和废旧的餐具或塑料的、铝制的饮料罐,南方的椰壳等,进行分析、联想。

师生共同讨论:纸餐具上有哪些已经存在的线条或形状我们可以善加利用?若将它装饰成我们想象中的东西,还需要进行那些方面的改进?需要粘贴上什么?或镂空去什么?

师生可以共同感受一些学生的新奇想法,教师鼓励学生立意独特,学生放开手脚,大胆进行创作。

创作:

要求学生适形造型,结合自己纸餐具本身的色彩与形状,结合以学过的其他种类的装饰、创造出一个新奇有趣的造型。教师可以组织尝试其他方法,小组几个同学一起用更多的纸餐具,合作一个大型的作品,起个名字叫“可爱的妖怪”等等。

三、展示评价

1.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一起分享创作喜悦,和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创作体会。

2.设计童话情景,进行与环保有关的表演或讨论。

教学反思:

多彩的拉花

教学目标:

1.学习欣赏及制作拉花的方法,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并能设计出多种用途。

2.通过活动,增进相互合作意识及师生、生生间的情感、培养保护环境及美化环境的意识。

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思考及探索能力,能主动尝试以不同的媒材工具,探索各种造型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1.激发学生探索欲望,鼓励学生自由发表。

2.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学习欣赏及制作拉花的方法,并能为拉花设计出多种用途。

教具准备:

彩纸、剪刀、胶棒、钉书机、拉花装饰的环境图片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教师检查学生的彩纸等用具,并安排小组。

二、讲授新课

1.创设情景、激发探究。

教师展示拉花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并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赏已用拉花布置好的课堂环境及教材图片,请学生说一说:

拉花有什么用?

可以美化什么?

你想用拉花美化那里?

教师鼓励学生共同参与本次学习活动。

2.合作学习、自主探索。

(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四种剪制图,想一想、试一试,应该怎样叠纸,用什么纸比较容易剪制(小组讨论)。

(2)教师应到学生分类进行剪制,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想一想:

这些折剪的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小组讨论上述思考题后汇报,教师小结。

(4)小组合作方法的引导对叠纸剪制拉花方法的探索。

对剪制拉花方法的进一步探索,思维方法及变通能力训练。

教师检查学生剪制的拉花是否有剪断的,如有请学生讨论剪断的原因是什么?可以怎样避免?

学生改进剪制方法。

变通训练:教师示范一种不同剪制方法的拉花,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哪里和书上的不一样”,启发学生说一说,可以怎样变?

4.自由创作、大胆发表。

设计应用意识的激发,大胆自由发表的自信心。

(1)学生尝试新的剪折法,教师巡视,给予指导及鼓励。

学生运用拉花美化环境及自身。

(2)请学生发表感受并说一说:你的拉花还有什么用途,它怎样美化了生活?

学生欣赏以拉花美化环境及人们生活的图片拓宽思路。

5.反思学习、内化知情。

分小组展示表演,共享成功的喜悦。

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本课学习情况: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还想学习了解什么?

三、课后延伸

尝试不同的剪法。

教学反思:

神气的小厨师

教学目标:

1.了解美食文化,培养热爱劳动、珍惜食物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热爱家乡、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

2.感受食品艺术之美,学习欣赏食品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劳动。

3.感受各种材料特性,进入“小厨师”的角色,探讨巧妙运用各种材料把自己喜爱的食品表现出来。

教学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感知并发现食物之美,启发想象,探索了解美食的相关知识。

教具准备:

食品图片及美食录象、厨师帽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教师将学生分成各个小组。

二、欣赏观察,激发兴趣

1.教师:如果你是一名厨师你想做一道什么菜?

引导学生回忆想象并说出自己喜爱食品的形色香味等基本特征,了解食品的名字的寓意。

2.欣赏观察屏幕展示的各式食品图片。学习欣赏美食的方法。

3.回忆并讲一讲与事物相关的故事传说。

三、进入角色,思考探索

1.欣赏手工食品的形色摆放的美感。

2.展示教师示范制作“食品”过程。学习探索如何巧妙利用废旧材料去制作各式美食。

3.引导思考:你可以用一张牛皮纸制作什么“食品”

4.师生总结制作“食品”的方法:

(1)根据材料来决定要制作的食物。

(2)根据想好的食物来选择制作材料。

5.小组分工合作,开始进行制作“食品”的活动。

四、明确主题,交流合作

1.了解我国民族传统节日及相关美食文化。回忆思考: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美食?

2.各小组根据多种美食主题命名选择其中一项进行构思设计,各组员自由选择某一类进行创作活动。

3.明确自己创作的主题后,有目的的进行讨论:

(1)本组要制作什么食品?

(2)如何分工合作。

(3)用什么材料?

小组长汇报讨论结果。

五、展示表演,自评互评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神气的小厨师”表演,针对各小组的食品的情况进行小组自评互评,评价引导:形色、事物拼盘的摆放是否美观?是否有创意?

2.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哪些内容?学到了哪些内容?学到了哪些知识技能?探索了哪些地方的饮食文化?

3.课后延伸:

(1)你还知道其他关于食物的更多知识吗?

(2)你知道本地区有什么特色食品吗?有什么相关的故事传说。

(3)你知道中国有几大菜系吗?

(4)未来的人类会喜欢吃什么样的食品呢?为什么?

教学反思:

漂亮的建筑

教学目标:

1.尝试使用不同纸材,体验造型快乐。

2.培养创新精神、集体合作精神,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在美术游戏中尝试以不同纸材组织画面。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纸材赋予作品的不同感受。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彩色苯板6张、彩纸、彩色报纸、剪刀、胶棒、油画棒

2.教学器材:电视、电脑、录音机

3.教学课件:《课件―漂亮的建筑》

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讲授新课

1.创设情景,揭示主题。

2.探索学习, 学“造”房子。

(1)欣赏。

(2)分析。

(出示课题)

(3)学造房子。

(4)发散思维。

3.团结合作,创作实践。

作业要求

4.游戏活动,展示评价

(1)展示:

(2)评价:

(3)小结:

(4)集体动手清扫教室。

欣赏建筑照片,感受建筑美感。

欣赏有关建筑的绘画作品。

师生互动,学会用基本形的方法分析建筑

仔细观察,动脑思考,就提出的问题,做出解答。

通过欣赏奇特的房子,展开思绪进行组内讨论。

为自己选择喜欢的颜色做背景。利用语言、手势为自己加油,然后进行创作实践。

展示作品,为自己的作品起名字。

以游戏“做客”的方式,欣赏、评价,并大胆的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进行德育教育,并自评。

清扫教室。

师:同学们,你们认识它吗?它到咱们北京来旅游了,请你说说它都去了哪些地方?

师:漂亮的建筑不光机器猫喜欢,有一位奥地利的画家也非常喜欢,你们看这是他用画笔造出的“快乐房子”,色彩多鲜艳呀!这一座呢,形状奇特,房顶像洋葱。

师: 你们喜欢吗?想不想自己动手也来造一座,今天我们就学造漂亮的建筑。

师: 要想建造漂亮的建筑,我们首先要学会分析。这座“洋葱城堡”看上去挺复杂,其实就是由几个简单的基本形组成的。不信,你们瞧,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再来分析这一座。

小结:看来这些基本形的作用还真不小,有了它们我们还能造出更漂亮的房子来。

师: 学会分析后,我就要开始造房子了,请大家帮我出主意,可以使用哪些材料造房子呢?

师: 要想造这样一座漂亮的房子,需要哪几步才能完成呢?

师: 我用哪些方法才把这些纸变成了美丽的房子呢?

师: 我这里还有一些既漂亮又奇特的房子,咱们一起看看吧。这些房子的主人想的特别好,他们把自己的房子都搬到了一起,组成了一座美丽的小社区

师:你们想不想也建一座美丽的社区?请小组讨论,你想造的房子是什么样的?你们组的美丽社区里,除了房子还有什么?

师:谁来说说?你想造的房子是什么样的?你们组的美丽社区里,除了房子还有什么?

每个人先造一座又大又漂亮、和别人不一样的房子,要求使用多种材料和方法,然后全组同学把自己的房子贴在彩色板上合建一座美丽的社区,并美化环境。

这里为大家准备了六张不同颜色的纸板,请组长代替组员挑选你们喜欢的颜色。为了让我们的社区更美丽,大家一定要齐心协力,我们的口号是:团结协作充满力量!

同学们你们看,我们六个美丽的社区加在一起多像一座城啊,我们给它起个名字吧!叫什么呢?

社区―城中的小公民们,我有一个建议,请大家去各个社区做客,参观漂亮的建筑,并把自己的名片送给你最喜欢的社区。

建筑―谁来说说,你最喜欢我们城中的哪座建筑?为什么?请主人讲解设计思路。

今天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建造美丽的建筑,而且还懂得了一个道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什么事情都难不倒我们。你们瞧,我们用了这么短的时间互相帮助,建起了一座又大又美丽的城市,这里面有每一个同学的努力,请为你自己也鼓鼓掌吧!

我想问问大家,你们现在高兴吗?用我们手中的照相机留住这个美好的瞬间吧!并互相祝贺。

教学反思:

妈妈和孩子

教学目标:

1.接触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感受美术的多样性。通过欣赏艺术作品表达的主题思想。

2.学习观察艺术作品的造型、色彩、材质、表现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结合作品展开联想,发表对作品的看法。

教学重点:

让学生发表对艺术作品的感受,体会艺术作品中表现的母子情,观察艺术作品中妈妈对孩子的不同表达方式,使小朋友认识到妈妈的爱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教学难点:

让小朋友学习观察艺术作品,对作品的造型、色彩、情节予以描述,说出自己的感受。

教学准备:

搜集自己与妈妈的照片,小动物母子情方面的图片资料一同欣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自由欣赏书上的作品,说一说,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2.妈妈是我们最熟悉的人,你能唱几首有关妈妈的歌?

3.选择书中农民画《母与子》、油画《洗澡》、素描《母亲保护她的女儿》、木雕《欢乐柱》几幅作品中对妈妈脸部的局部描写,以课件的形式展示给小朋友,请小朋友思考,都是表现妈妈。为什么不一样?你喜欢那一张脸?

二、欣赏评述

1.认识作品的表现方法(色彩、造型、材质),你喜欢哪种形式?说一说理由?

2.找一找这几幅作品中描绘的情景,在你的日常生活中出现过吗?在什么时候?仔细想一想,你当时的感受,说一说艺术家表现的好不好?为什么?

3.几幅作品中,妈妈不一样的表情代表了不一样的心情,大家一起猜一猜,每位妈妈心里在想什么?听一听老师读一读作品旁的文字介绍,说一说你喜欢哪位妈妈。

4.这么多艺术家描绘、塑造妈妈的形象,你认为哪件作品最能体现妈妈对孩子的爱?

哪件作品最有意义?哪件作品最漂亮?哪件作品表现的妈妈最像你的妈妈?为什么?

三、德育渗透

1.请小朋友展示自己小时侯和妈妈的照片,仔细看看妈妈的眼睛、动作、表情,与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妈妈哪最美?(包括:外貌、语言声音、动作)

2.欣赏书上的作品,假如你是作品中的孩子,你会有什么感受?你会对妈妈说什么?

3.艺术家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来表现妈妈对孩子的爱,你还能说出平时妈妈怎样爱你吗?

给大家讲一讲 妈妈爱你的一件小事。

4.生活在妈妈的爱中,我们感到很幸福,我们怎样爱妈妈,也让妈妈幸福呢?

请小朋友分组讨论,看谁的办法最好?

四、感受实践

1.画一幅你和妈妈在一起的画,送给妈妈。

2.做意见小礼物写上一句爱妈妈的话,送给妈妈。

3.将全班每位同学对妈妈的知心话录在磁带上,期末家长会上放给妈妈听。

4.在课本上选一件最喜爱的作品,回家讲给妈妈听,告诉妈妈“我爱你”。

教学反思:

[一年级美术上册教案]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石子、沙子,瓶盖、罐子或一些体育用具,集体排列立体图形。

2、启发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表现具象与抽象物体的造型。体验材料的美感。

3、强调在排列创作过程中,发扬集体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使用方式,引发对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2、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

教具学具:收集可乐罐、沙、石、瓶盖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师生共同交流所准备的物品,及所带材料可排列成哪些物体和造型。

三、讲授新课:

1、思考与讨论阶段

分组展示自己所具备的物品,引导学生思考座谈、开展积极想像,怎样利用手中的材料,分小组集体一起排列出新颖的立体造型。

2、发展阶段

人人参与,把瓶罐重叠或向四周扩展加上碎石、沙土排列成一种抽象或具象的图案与造型。通过组与组参观,相互补充,拓宽思路,了解自己小组所设计排列作品的优点与不足,进行修改。

3、收拾与整理

作品完成后,督促学生收拾整理好工具与材料,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四、课后拓展

1、运用所学到的排列方法,在课后回家利用各种物品进行排列组合各种图形的练习。

2、在排列时,要大胆想像。造型的内容,材料的运用应更丰富更广泛。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

岭南版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与人文、社会科技、学生活的联系,找出了结合点。

2、注重基础性,均衡和全面地安排各学习领域,把握不同课型的特点。

3、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图像世界,关注多视角的观察要点。

4挖掘、拓展教材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5、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实施三维教学目标,注意教材内容呈现的方式与特点。

6、灵活设计评价要点,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预期目标

1、学生由学前班转入小学,这是学生心理的一大转折,在心理接受能力与学习方法上要有一个大的转变。

2、学生的绘画习惯养成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3、美术课的课堂常规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的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加以指导。

4、学生来自不同的学前班,所学技能与方法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差别。

教学措施

1、重抓习惯养成教育,美术课堂是较为活泼,但所接触的材料也较多,这就需要学生们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重视想像画、主题画的训练,以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并能把自己所想像的表现在美术作品中。

3、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把生活中的多种材料综合到美术课堂中来,让学生能应用多种材料表现美好的事物。

4、有机渗透法制教育。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 准备课(认识美术课)

第二周 第一单元 走进大自然

第一课 美妙的小世界

第三周 第二课 神奇的大世界

第二单元

点线色,你我他

第三课手拉手 找朋友

第四周 第四课 圆圆、方方和尖尖

第五周 第五课请你认识我

第六课变幻的画面

第六周 国庆长假

第七周 第七课 哈哈镜 笑哈哈

第八课 我爱我家

第八周 第三单元玩泥沙,好快活

第九课 快餐美食店

第十课 生肖动物大聚会

第九周 第十一课 可爱的小虫

第十二课 节日的小彩旗

第十周 第十三课 有趣的吊饰

第十四课 多变的纸拉花

第十一周 第十五课 漂亮的小彩灯

第十二周 第十六课 指偶真好玩

第十七课 我心中的太阳

第十三周 第十八课 月亮的故事

第十四周 第十九课 雪孩子

第十五周 第二十课 遥远的星空

第十六周 主题创作 奇异的树

第十七周 期末复习与考核(美术)

第十八周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期末复习与检测

教学内容 准备课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绘画习惯,激发学生学好美术的兴趣。

2、明确美术课的学习要求,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教学重点 明确美术课的学习要求,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教学难点 养成学生的良好绘画习惯。

学具准备 常用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相互介绍。

二、启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1、师画一圆,问:①这是什么?

②你能把它变成什么?③现在你知道什么是美术吗?

A、发现美B、创造美C、欣赏美

2、你发现生活中什么是美的?

3、你是如何创造美的?

4、你生活中的物体景物美在哪里?

三、明确目标:

1、自主阅读课本,寻找你最喜欢的美术作品,说说为什么喜欢?

2、翻翻看,我们这学期共有几课?需要哪些用具,必须学会哪些知识?

A、用画笔来表现的有哪些?

B用橡皮泥、剪刀、彩纸等表现的又有哪些?

四、创作活动:

1、学习绘画方法。

2、学画太阳和月亮(随时纠正不正确的作画习惯)

3、画好太阳或月亮,涂上喜欢的颜色。

4、写上自己的名字和想说的话,或是一些建议、想法(不会写的也可以用拼音)

五、展评,小结。

教学内容 第一课美妙的小世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大自然,了解大自然中微小的世界。

2、使学生应用手中已有的材料表现微小的世界。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注意发现细节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大自然的微小的世界,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

教学难点 让学生深入了解微小的世界。

学具准备 常用的水彩笔、油画棒等工具、树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导学生观察:

1、引导学生观察窗外的树和树上的叶子。

2、指名学生到黑板上画出树叶的形状。

3、师出示树叶让学生观察,纠正绘画中出现的错误,引导学生观察。

4、亲亲大自然中有极其微小的世界,我们要善于观察发现。

5、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6、用放大镜,还可以看到更多奇妙的小世界,学生们用放大镜寻找自已所感兴趣的物体进行观察。

三、寻找身边的颜色

1、问:苹果是什么颜色?

2、引导学生观察:有许多的颜色。

3、观察春、夏、秋、冬四幅图,说说它的色彩。

4、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是什么颜色?

四、欣赏《蝈蝈黄花》

艺术家善于用。细腻的手法画出蝈蝈的神态。用大写意的手法画黄花,它画出了果园中的细小世界。

五、学生创作

1、你能观察到什么美妙的小世界,能把它画下来吗?

2、学生独立创作,师巡视指导。

六、作品展评

教学内容 神奇的大世界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感受神奇壮观的场景,在对比中感受大的世界。

2、培养学生敢想、敢画,大胆表现的绘画习惯。

教学重点 感受神奇壮观的大场。

教学难点 培养大胆表现的习惯。

学具准备 挂图范画等

教学过程 教学用具:

一、导入新课

1、师展示小人偶,这是什么:人偶与老师比较,老师显得大,人偶就小多了!

2、师展示蚂蚁与树叶,树叶与蚂蚁比树叶就大多了。

二、学习新课

1、自由观察课本中的图,看看你们发现了?通过什么可以看出?(物体大和小的对比)

2、重点欣赏:

巨鲸: 鲸大 人小

《长江颂》: 河大 人小

3、欣赏学生作品

山的大 人的小

三、启发想象

1、大然然中有哪些场景是壮观的?

(风、楼、树)

2、如果让你把它画下来,你能画出来吗?能否把你的想法告诉老师。

四、指导创作

1、把你印像中最大的场景画下来。

2、注意把大与小画在同一个画面上,通过大小对比画出大的世界来。

五、作品展评

教学内容 手拉手 找朋友

教学目标 1、认识美术用具,了解能够用来创和的各种材料工具。

2、指导学生保护爱护学习用具,养成作画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美术材料用具。

教学难点 了解材质在绘画中的表现力。

学具准备 水彩笔民、油画棒、铅笔、剪刀、卡纸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

1、展示由油画棒、国画工具、水彩笔等材料绘制的几幅美术品。

2、让学生上前触摸、看、闻等方式辨虽每幅画的材质。

3、引导学生猜一猜这些作品都是由哪些工具绘制的?

二、看一看

1、师展示各种材料在讲台上,请同学上台看看、摸摸。

2、师对种材料进行具体介绍。

3、师在图画纸、卡纸上作简单的演示。

三、试一试

1、生说说对哪一种绘画工具较感兴趣,并说说为什么?

2、检查学生对工具的认识情况。

3、学生偿试各种材料进行作画,师巡视指导。

四、比一比

1、学生自由展示绘画好的作品,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创作材料及过程。

2、作品展示,由学生评选优秀作品,奖上不红花。

3、师小结

教学内容 圆圆、方方和尖尖

教学目标 1、 感知圆形、方形和三角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形状。

2、 在视觉、触觉感官体验中感受圆形、方形、三角形不同形状牲和概括观察物象的方法。

3、 在合作竞赛中,浓度交往与共同努力获取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点 感知圆形、三角形和方形的基本形,并能用于表现物体特征

教学难点 在视觉、触觉感官体验中感受形象特征

学具准备 各种材料、工具、有关实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三个新朋友,你们猜猜是谁呢?

二、认识圆圆、方方和尖尖

1、出示圆圆: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我们给他取个名字叫圆圆。

谁能说说你怎么记住它?

谁能给他找朋友,比一比看谁找得多。

2、出示方方:你们认识这位朋友吗?说说它有什么特点。

谁来给他取个名字。那他又有什么朋友呢?

3、出示尖尖:大家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吗?你是根据什么来给他取名的?

大家给他找找朋友好吗?

三、造型表现

1、画:谁来把我们的三个朋友画出来?指名板演。

2、小组创作:小组把三个朋友画在同一张作业纸上,并给他穿上漂亮的外衣,看哪一组画得最漂亮。

四、评价:

1、作品展示:各组展示作品。

2、欣赏评价:学生自由评述,指出每幅作品的优缺点。

3、综合评价:师总评,生举手表决,选出优秀作品,评出小画家。

教学内容 请你认识我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抽象形、具象形设计“画片”的外形;

2、能用点、线、色设计自己的名字或自画象;

3、感受“冷、暖”色;

4、继续学习习近平涂方法。

教学重点 能运用抽象形、具象形设计“画片”的外形

教学难点 感受“冷、暖”色

学具准备 纸材、剪刀、欣赏图片、学习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抢答游戏:复习旧知识,师在黑板上画出点、线、色、基本形等,学生抢答。

2、色彩平涂接力:形与色的设计及色彩平涂技能训练,在游戏过程中关注“形”的想象。

二、欣赏评述:

观察与思考——看看课文中的作品,看你发现了什么?

他是如何使自己的名字变美的?

同学认识我——向同学介绍自己,说说自己喜欢什么?

想象与创作:

如何在名字上向你的同学介绍自己?想想,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把自己的名字变得更漂亮?

三、学生创作:

学生创作,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与色彩给自己的名字穿上花衣服。

四、展示点评:

1、展示名字,比比谁的名字更漂亮。

2、指名介绍自己,展示自己的才华,喜欢跳就跳,喜欢唱就唱。请办法让你的同学认识你记住你。

五、师总结,表扬善于展示的同不,鼓励大胆表现。

教学内容 变幻的画面

教学目标 1、能用运点、线、色、基本形设计正、反面的物象;

2、学习对折、剪、画、粘贴小木棍的制作方法;

3、会与同学交流,探究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能做到正反物象的表达。

教学难点 背景的留白位置与主体的关系。

学具准备 卡纸、彩笔、小木棒、胶水

教学内容 哈哈镜,笑哈哈

教学目标 1、掌握“折叠”与“添加”的方法,感受精浅的“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

2、能用“点、线、面、色”表现人物和装饰画面。

3、培养学生对身边事物引起兴趣与好奇心理及大胆自由地把所感所想表达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折叠”与“添加”的方法,感受精浅的“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能用“点、线、面、色”表现人物和装饰画面

学具准备 彩笔、彩纸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思考,寻找规律

1、拿起自己准备的不锈钢勺子(或杯子)照一照、看一看、想一想:“我的脸有什么变化?拉长了,还是变宽了?为什么原因产和这样变化?”

2、他细观察课文中的“哈哈镜”,看看它有什么特点?小女孩哪些地方胖了,扁了?哪些地方细了、长了?为什么?

二、比较与欣赏。

1、比较两张小女孩头像作品及全身人物作品:作品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惊喜和奇怪的感觉?小作者用什么方法使脸部与嘴巴拉长了?小作者选择怎样“折叠”和“添画”使胖女孩更胖?

2、你喜欢哪一张作品?美在哪里?为什么?

(美:点、线、色、图案;奇:变形的人物形象、夸张的表情。)

三、尝试制作

1、尝试与思考:

(1)试一试,“折叠”还有什么方法?

(2)怎样“添加与装饰”才好看?

(3)用线描着色法,还是剪贴画表现?

(4)先折后画,还是先画后折?

2、创作:

(1)折叠

(2)用线画

(3)打开添加

(4)装饰成画

3、生分组创作

四、欣赏展评

学生自由向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

教学内容 我爱我家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能运用“点、线、面、色”创作“我爱我家”的画面。

二、教育方面

从“关注自我”发展到“关心父母长辈、热爱家庭”.

三、发展方面

在欣赏评述过程中启发想象与创作思路。

教学重点 能运用“点、线、面、色”大胆描绘人物、景物。

教学难点 选择能表现“我爱我家”的内容。

学具准备 全家福照片、多种材料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动主体

说说自己和家人一起最开心的时候,激起的兴趣。

二、发挥主体

1、 播放投影,欣赏小朋友收集的与家人的照片,感受一家亲的喜悦。通过互相介绍,激发尊敬长辈、热爱家庭的情感。

2、 说说爸爸妈妈的特征(脸型、发型、表情、衣着等),引导学生抓特征,师示范不同脸型与发型、表情的画法。

3、 学生开始创作,提醒构图与画面色彩的搭配,注意线条流畅。

三、发展主体

让学生运用不同材料和工具自由发挥、激发个性选择。

第二课时

一、启动主体

复习上一节课所学,检查学习效果。

二、发挥主体

1、 播放课件,欣赏大师作品与学生作品。说说自己画面的优缺点,准备怎样修改。

2、 给画面涂色,注意背景的表现与五官、动作的刻画。

3、 学生接着完成作业,师指导。

三、发展主体

说说你画面的故事。

课堂总结:

总结两节课所学的内容,小结小朋友们作画情况。

教学内容 会变的线条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让学生知道线条的种类和作用,掌握线条不同排列穿插的方法并能用单线组合创作画面。

二、教育方面

培养细致认真的学习态度

三、发展方面

感受线条组合的美,提高学生的绘画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线条的运用方法。

教学难点 线条的各种排列方式。

学具准备 相关图片、有各种线条的范图。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启动主体:

1、出示画有各类线条的绘画作品给学生欣赏。

2、启发学生了解线条的作用,体会线条组合的美。

3、揭示课题:会变的线条。

二、发挥主体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景物照片,了解大自然中各种和绘画方法。

2、线条练习。

(1)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画几组不同排列形式的线条。

(2)展示交流,教师指导评价。

3、以一些图形让学生选择其中—种并用线条加以装饰。

4、用投影讲解同一种图案添加不同线条产生的不同效果。

5、欣赏范例,了解用线条可以表现一幅完整的作品。

6、分组练习,用线表现一幅作品。

7、师生交流,明确用线排列方法。

8、学生明确方法、构图设计完成制作。

三、发展主体:

实践制作的要点指导:

1、观察书中图片时,要引导学生观察景物中线条的排列规律,中体会 密集线条排列的"美感。

2、作线条的练习是为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想象出各种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为以后的作业作铺垫。

3、以小组形式讨论及绘画,能让学生集思广益,开拓思路。让学生先添加后创作,由易到难,解决了难点。

4、绘画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用彩水笔直接作画,培养学生肯定用线的能力,同时要鼓励画出新颖独特的线条。

四、评价建议:

1、先小组评选,再集体交流

2、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第 二 课 时

—、启动主体:

1、欣赏图片,使学生初步了解线条的种类和作用。

2、揭示课题:认识线条。

二、发挥主体

1、 回忆大自然中不同形式的线条。

2、 线条练习。

(1)在纸上用水彩笔画几组不同的线条。

(2)展示并评析。

3、 欣赏范例。

(1)讨论范例中线条的排列方法。

(2)教师小结归纳。

4、 讨论图案中不同形式的线条的变化。

5、 让学生选择一个图案添加花纹,也可自己创作添加。

三、发展主体

1、  线条练习目的是让学生想象出不同的线条以及排列方法。

2、 鼓励他们思维的独特性。

3、 在欣赏书中范例时要引导学生认识用线条也能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从而激发他们的创作兴趣。

4、 老师出示图案让学生添加花纹,为了降低难度,认识和练习线条。

教学总结:

1、集体评价。

2、分组评价再集体交流

教学内容 快餐美食店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巧妙运用橡皮泥,运用多种制作方法把自己喜爱的食品表现出来。

二、教育方面:

了解美食文化,培养热爱劳动、珍惜食物的良好生活习惯和热爱家乡、热爱中

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

三、发展方面:

感受食品艺术之美,探索了解美食的相关知识,学习欣赏食品的方法。

教学重点 运用多种制作方法把自己喜爱的食品表现出来。

教学难点 能制作出丰富的美食。

教学用具 食品图片及美食录像、厨师帽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1、欣赏观察,激发兴趣

提问:如果你是一名厨师你想做一道什么菜?引导学生回忆想象并说出自 己喜爱食品的形色香味等基本特征,了解食品的名字的寓意。

二、发挥主体

1、欣赏观察屏幕展示的各式食品图片,学习欣赏美食的方法。

2、欣赏手工食品的形色摆放的美感。

3、展示教师示范制作“食品”过程。引导思考:你可以橡皮泥制作什么“食品”

4、小组分工合作,以小小美食店引导,设店长小厨师,播放音乐开始愉快的美食制作活动。

三、发展主体

1、 了解我国民族传统节日及相关美食文化。回忆思考: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有什么美食?

2、 各小组根据多种美食主题命名选择其中一项进行构思设计,各组员自由选择某一类进行创作活动。

教学总结:

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神气的小厨师”表演,针对各小组的食品的情况

进行小组自评互评,评价引导:形色、事物拼盘的摆放是否美观?是否有创意。

2、思考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到了什么?了解了哪些内容?学到了哪些内容?学到了哪些知探索了解美食的相关知识识技能?探索了哪些地方的饮食文化?

教学内容 生肖动物大聚会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了解泥动物塑造的基本方法。

二、教育方面

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的感情。

三、发展方面

学习用泥塑造立体动物。

教学重点 用各种方法塑造生肖动物。

教学难点 塑造出动物特征。

教学用具 橡皮泥、彩泥、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一、启发动主体

1、说生肖的故事,让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生肖。爸爸妈妈呢?

2、学生回答,教师可出示简笔动物。出示课题:生肖动物大聚会

二、发挥主体

1、通过投影欣赏泥塑生肖动物,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提高学生的尝试愿 望。

2.教师示范一个生肖动物。例如:猪

步骤:(1)用一团泥搓成圆形做猪的头;

(2)做出猪的鼻子、眼睛和耳朵

(3)做出猪的身子和脚。

3.鼓励学生大胆练习,塑造生肖动物。

(1)提醒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喜爱的动物来塑造;

(2)帮助学生回忆,概括动物的形体特征;

(3)彩泥和橡皮泥的软硬要正好,不要太软;

(4)有些细小凹进去的地方,可用尺或小刀帮助。

(5)塑造时注意颜色搭配;

(6)根据不同程度,鼓励学生自由创造。

三、发展主体

作品展示,充分欣赏:

1.请做完的学生将作品放到投影仪上,让大家欣赏,并给自己的作品编一段小故事。

2.集体欣赏、评价,让学生间互相取长补短,增加制作经验。

3.鼓励学生课后多做练习,充分体验在捏制过程中的乐趣,体会泥的体块感觉。

课堂总结:

小结本节课学习情况。

教学内容 可爱的小虫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领会“对称”的形式美法则,学会用橡皮泥造型的方法,技巧。

二、能力目标:

养成细心观察、主动思考的意识;养成大胆创造、勇于表现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感受自然、艺术美、创造美、激发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用泥塑的方法制作小虫。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制作出生动而富于审美趣味的昆虫形态。

教学用具 教师:各种昆虫的图片、有关昆虫的科学常识、故事等。

学生:课前收集各种有关昆虫的知识、图片、带橡皮泥、牙签等工具。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1、谜语导入:“有个姑娘真美丽,身穿一件花花衣,拍拍翅膀飞呀飞,百花丛中忙不停。”

2、揭开谜底:说出除蝴蝶以外的一些昆虫,并讲一讲它们的样子。

二、发挥主体

1、游戏:展示箱子,让学生每组派一个代表从箱子里抽出昆虫的图片。带回本组讨论。

2、“你们小组的昆虫是什么呢?形状怎样?美丽吗?你能做它的动作吗?

3、故事:讲小鸟找昆虫吃的故事。展示枯叶虫的图片:你能看出这是什么吗?它为什么把自己装扮成这样呢?

4、示花纹奇特的毛毛虫:它夺目的花纹有什么作用?

5、知道什么昆虫有些什么特别的本领呢?-——展示萤火虫、甲虫、臭屁虫……

6、提示学生要知道更多知识就要多观察,多看课外书。

7、展示一大蝴蝶。你们知道蝴蝶小时候是怎样的吗?——展示蝴蝶的生态过程图。

8、展示蝴蝶、蜻蜓、天牛等虫。它们是翅两边图相同吗?——引申出”对称“美法则,不对称好看吗?

三、发展主体

1、魔术表演——用”对称“的方法把基本形式的卡纸摆成一只

2、展示橡皮泥基本形:谁能搓出这些形状?

3、演示用橡皮泥的基本形摆成一贯昆虫,提示:怎才能牢固?——演示用牙签固定的技巧。

4、展示一没有花纹的橡皮泥昆虫:谁能给它添上美丽的花纹?

5、会做昆虫了吗?你还想到用什么方法做出更特别的昆虫呢?看看这些同学做的是不是特别可爱:——展示各丰富创意的习作。(包括民间毛毛玩具)

6、展示”昆虫大会“的大板,请每组学合作做出昆虫钉在板上,看那组做得最多最好,优胜的组被放在”昆虫之王“的位置上。

教学内容 节日的小彩旗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感受对称与不对称的美感形式,掌握”撕、剪、粘、贴“技能。

二、教育方面

培养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学会与人合作、共享成果。

三、发展方面

在”摆、拼“活动中,发展设计思维。

教学重点 小彩旗”形与色“的设计与剪裁制作。

教学难点 旗面色彩对比的搭配,运用对称与不对称的形式装饰旗面。

教学用具 制作范例,彩纸、剪刀、胶棒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播放课件,欣赏不同的彩旗,增加对彩旗的认识

二、发挥主体

1、出示基本形,师示范几种在基本形上加以变化,要学生自己尝试剪一剪。

2、示范制作步骤,要学生摆一摆什么颜色搭配最好看。装饰什么图案?

3、 学生学会做一做:运用”剪、折、粘、贴“的制作技能;运用对称与不对称的设计方法。

三、发展主体

1、运用一连串的小彩旗装扮教室,感受”节日庆典“的气氛。

2、评一评:选出我最喜欢的一面小彩旗进行自评:外形美、色彩美、装饰美;运用点、线、面、色和对称、不对称的审美原则。

教学总结:

小节本节课学习情况。

教学内容 有趣的吊饰

教学目标 一、教养方面

能表现物象的形态特征;运用剪、对折、粘贴制作吊饰。

二、教育方面

通过活动,增进相互合作意识;培养保护环境及美化环境的意识。

三、发展方面

在探索中学习吊饰的设计方法。

教学重点 能运用纸材和点、线、色表现物象。运用”剪、对折、粘贴“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有目的的排列。

教学用具 制作范例、欣赏作品纸材、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启动主体

欣赏民间吊饰与范例作品,激发学生设计吊饰的兴趣。

二、发挥主体

1、说说民间吊饰与学生作业中的吊饰有什么相同与不同地方,说说它们美在那里?(形状、色彩、花纹)

2、你准备做一个什么样的吊饰?小组讨论回答。

3、尝试运用几何形进行有节奏的排列,感受节奏美。

4、小组合作创作。师指导,提醒注意教室卫生。

三、发展主体

想想做做耳环吊饰、门帘和窗帘吊饰等等,发挥学生的探究欲望。

课堂总结:

作业评价:造型美、色彩对比美、节奏美、整体设计美等

个人评价目标:我学会( );我喜欢( );我明白( )。

教学内容 我心中的太阳

教学目标 感知”太阳“的自然现象。

熟练运用多种材料工具、造型元素进行创作。

在”比较“中认识不同艺术风格表现的”太阳“.

教学重点 命题制作的构思方法及造型、构图知识。

教学难点 发挥想象力,表现自己心中的太阳。

教学用具 制作范例、欣赏作品纸材、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活动(一):互相讲述有关太阳的故事。

活动(二):圆形的想象与变化。

像什么?

太阳的基本形式是什么?

象可以用什么造型元素表现太阳的”形和光芒“.

活动(三):感受不同的文化艺术表现的太阳,引发联想。

提供作品的比较。

作品给你什么感觉?

作者想说什么?

你喜欢哪一张作品?为什么?

活动(四):以”科学中的太阳“激发想象。

寓言联想。

图片联想。

假设联想

活动(五) :以神话故事中的太阳激发想象。

在同龄人的作品中,哪些是神话故事中的太阳?

幻想一下,太阳的故事、太阳的表情、太阳的外形。

构思:我心中的太阳大怎样的?

活动(六):以评价促进想象创作。

在欣赏中提出评价目标。

作业评价标准:构思美、构图美、色彩美。

教学内容 月亮的故事

教学目标 感知”月亮“的科学与神话故事。

运用学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进行创造性表现。

在交流”我的月亮“故事中,互相启发、构思画面内容。

教学重点 围绕主题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难点 创造性运用点、线、面、色等造型元素进行抽象形装饰与表达。

教学用具 制作范例、欣赏作品纸材、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交流活动。

探索活动。

画家笔下的”月亮的故事“

科学家眼里”月亮的故事“.

小朋友心中的”月亮的故事“.

合作制作

在小组里讲述自己编制的《月亮的故事》。

在长幅画中,合作一幅《月亮的故事》。

评价活动——自评、他评

合作学习评价:有分工合作,资料、材料共享互相帮助。

作业评价:1、大胆运用点线色。2、想象力丰富。

教学内容 岭南版小学美术第一册第十九课《雪孩子》第一课时

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冬季自然现象,体验冬天的季节特点。

技能目标:学会用剪、撕、贴、画等方法表现雪花。

情感目标:

1、感受雪花的线条纹样美。

2、通过合作添加的集体创作活动,学会合作学习。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冬天的季节特点,学会制作或绘画雪花。

教学难点 制作雪花

教学准备 1、准备许多手剪或手撕的雪花。

2、十二张黑卡,各色油画棒。

教 学 过 程

体验?感知

1、你知道冬天是什么样的吗?

引导学生从天气、风景、人物衣着、动作等方面谈冬天的特征。

学生描述冬天的样子。

2、展示冬天的图景,感受冬天的气候,引导做天冷时的动作。 表演天冷时的动作。

欣赏?交流 1、你知道雪花是什么样的吗?

师放大雪花,欣赏雪花的美。 学生描述雪花的样子。

大家一起观察雪花

2、你们能把雪花画下来吗? 学生观察雪花并用各色油画棒偿试画雪花

3、看了这么漂亮的雪花,你们想到北方去看雪吗?今天老师把冬天请到了我们的教室,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雪的情景吧!

师向空中撒雪花。 学生感受下雪时的情景,观察下雪时天空飘满雪花。

4、我们教室里下的雪漂亮吧,那就请同学们观察一下,看看雪花是用什么方法制作的。 学生观察雪花

说制作方法。

5、请会做雪花的同学当小老师,教各组的同学制作雪花。 学生自由走动当起小老师教小伙伴们。

合作?表现 创作目标:

1、运用画剪撕贴等方法,创作表现漂亮的雪花。

2、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学生创作表现

展示?评述 1、作品展示:各组自主展示图景,师生共同欣赏评述。幅雪景图。 欣赏评述

拓展?延伸 在家看看如果在我们这幅画中添上打雪球的小朋友,画上银装素裹的房子和树,那有多漂亮啊!下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完成吧!

反思?评价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体会与感受? 自我反思评述

教学内容 遥远的星空

教学目标 能用简单的语言评述大师的画。

通过资料的收集和阅读课本,了解一些星空的科学知识,同时感受宇宙之美。

能运用各种材料、工具表现星空或设计星星并进行组合装饰,美化自己与生活。

教学重点 运用不同的材料、工具设计与表现各种形状的星星、星座

教学难点 能用简单的语言评述大师的作品和运用绘画与剪贴方法表现美丽的星座

教学用具 制作范例、欣赏作品纸材、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比较观察法、探究体验法、尝试表现法。

活动方式:绘画添加比赛游泳、探秘活动、尝试比较活动。

教学程序: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自评、他评。

评价活动:”说一说“我学会了什么?

探秘活动一:”看一看“我们生活的地球是星星吗?它在宇宙中是什么色彩?

探秘活动二:”想一想“银河像什么?大师想说些什么?

探秘活动三:”试一试"哪些材料适合表现星座?哪些材料适合装扮自己?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7

一年级上册《感觉肌理》美术教案

教学目的:

1、 强调眼、手、脑的结合,尝试用拓印、磨印等不同方法把各种凹凸不平材料的肌理效果表现出来,力求完成一件有趣的作品。

2、 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的兴趣,增强学生热爱大自然美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从观察、触摸到动手表现,充分感受不同质地材料的肌理美。

2、 难点:用不同的方法表现不同的肌理美,更能创造漂亮的肌理美。

教具准备:

1、搜集各类凹凸不平的、不同质地的材料

2、制作好的磨印、拓印画面

3、用于表现肌理的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2、 导入新课:

A、触摸实物

(有几件东西在没有让它们亮相之前,我想让几位小朋友来用手触摸一下,你有什么感觉呢?)这几件实物分别是:海螺、贝壳、麻袋、树叶、陶瓷等。

B、说说触摸的感觉,导出肌理概念

(这些物体中,有的表面是光滑的,有的是凹凸不平的。)

(这些凹凸不平的物体中,物体本身就有一种漂亮的纹理,出示海螺,看!上面漂亮的圈圈螺旋纹,这就叫做肌理。)

C、出示课题

3、 讲授新课:

A、出示树叶,感受它的肌理。

指导学生观察树叶的纹理,用手触摸它的"叶脉。(树叶上细细密密的叶脉就象张蜘蛛网一样,有意思!)提问学生:漂亮的事物把它表现在画面上才好,怎么表现呢?

B、讨论拓印、磨印的方法。

(可以照着画下来,那就是写生。)再进一步提问:如果要把纹理一模一样地表现出来呢?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结合磨印、拓印的画面,使学生开始对肌理的表现有种认识,让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说说磨印、拓印的方法。(磨印是把纸覆盖于物体表面,用硬质的绘画工具在上面来回磨出来的效果。拓印是把物体的表面涂上颜料,然后盖印在纸上的效果)

C、说说特别的肌理。

(大自然孕育了这么多奇妙的万物供我们欣赏。)观察桌上的实物,再通过触摸,把你觉得好看的描述一番。(小组交流,个别提问。)

D、学生作业。

用颜料拓印,用彩色铅笔、蜡笔磨印或选择自己的方法,选择一些物体把它们的肌理表现出来。(全体尝试)

E、把自己的满意之作展示一下。说说通过什么方法能让你的作品看上去更有意思呢?引导学生对自己表现的肌理进行联想。

归纳出用剪、贴、添画的方法完成更有意思的画面。

F、第二次作业

在完成的肌理画面上再做尝试。

4、巡回指导

5、进行小结: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8

教材分析:

本课是儿童进入小学学习绘画的初始课,小朋友们在幼儿园时已学习了一些较为简单的简笔画,此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感性地认识点、线、面,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更好地丰富画面。为了不使学生对作画感到乏味,教材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看谁画得点、线种类多,谁画得美,让每一位同学都因自己画下的形象和涂出的颜色感到兴奋和愉悦。

教学目标:

1、了解、体验、感受绘画多种媒材的特点。

2、培养同学的造型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集体作画感受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拓宽同学对工具、资料的认识,分析多种工具资料表示的绘画作品。

教学难点:

合作画一幅大画并讲讲画中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讨论课本。

1、这些作品各使用什么工具资料画的?

2、你还知道哪些绘画的工具资料?

3、你看到小朋友画了些什么内容?

4、你觉得这些画美吗?说说你的感受?

二、创作准备。

1、小组讨论要画一幅什么内容的画?

2、用什么资料、工具?

3、如何分工?

4、小组代表汇报本组的构思,教师鼓励同学大胆创作。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9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学教案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与人文、社会科技、学生活的联系,找出了结合点。

2、注重基础性,均衡和全面地安排各学习领域,把握不同课型的特点。

3、充分利用教材中丰富的图像世界,关注多视角的观察要点。

4、挖掘、拓展教材的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5、依据美术课程标准,实施三维教学目标,注意教材内容呈现的方式与特点。

6、灵活设计评价要点,突出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预期目标

1、学生由学前班转入小学,这是学生心理的一大转折,在心理接受能力与学习方法上要有一个大的转变。

2、学生的绘画习惯养成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3、美术课的课堂常规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鲜的内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加以指导。

4、学生来自不同的学前班,所学技能与方法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差别。

教学措施

1、重抓习惯养成教育,美术课堂是较为活泼,但所接触的材料也较多,这就需要学生们养成很好的学习习惯,以便在以后的课堂教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重视想像画、主题画的训练,以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并能把自己所想像的表现在美术作品中。

3、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把生活中的多种材料综合到美术课堂中来,让学生能应用多种材料表现美好的事物。

4、有机渗透法制教育。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教学内容 课时

第一周 准备课(认识美术课)

第二周 第一单元  走进大自然

第一课 美妙的小世界

第三周 第二课 神奇的大世界

第二单元

点线色,你我他

第三课手拉手 找朋友

第四周 第四课 圆圆、方方和尖尖

第五周 第五课请你认识我

第六课变幻的画面

第六周 国庆长假

第七周 第七课 哈哈镜 笑哈哈

第八课 我爱我家

第八周 第三单元玩泥沙,好快活

第九课 快餐美食店

第十课 生肖动物大聚会

第九周 第十一课 可爱的"小虫

第十二课 节日的小彩旗

第十周 第十三课 有趣的吊饰

第十四课 多变的纸拉花

第十一周 第十五课 漂亮的小彩灯

第十二周 第十六课 指偶真好玩

第十七课 我心中的太阳

第十三周 第十八课 月亮的故事

第十四周 第十九课 雪孩子

第十五周 第二十课 遥远的星空

第十六周 主题创作 奇异的树

第十七周 期末复习与考核(美术)

第十八周

第十九周

第二十周 期末复习与检测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0

教学目标:

1、通过探索和实践,让学生对绘画创作所用的材料和色彩有个初步认识。

2、使学生在涂抹色彩的过程中感受创作的喜悦,引发美术兴趣。

3、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初步体验美术绘画方法的多样性,引导学生用自己构想的方法来进行表现创作。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初步体验美术绘画方法的多样性,引发美术兴趣。

教学准备:

常规美术用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察学具。(老师进行常规检查,表扬课前准备的学生)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让学生初步了解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游戏的名字就叫《绕绕涂涂》。(出示课题)

这个游戏的名字很有意思吧。不过,在做游戏之前我要先考考你们:我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请你们看一看、想一想桌子上的这些工具各叫什么名字,应该怎么用?(小组之间可以讨论)

学生认识桌子上的工具材料,看、说、想、讨论。让学生来说一说,教师给与适当的纠正和补充。

2、让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不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所产生的不同的艺术效果,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下面我们就要来做这个游戏,描述游戏的规则并同时示范:

⑴每人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工具材料,进行自由创作(自由涂抹)。

⑵每个组中的材料都不同,如果都想用一种材料怎麽办?(引导学生学会同学之间要互相谦让,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

⑶学生选择工具,开始创作。

3、通过观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介绍作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观察自己的画给自己的画取个名字,介绍自己的绘画作品。(可以同组讨论,也可个别介绍:画名,原因,绘画工具材料)

4、为学生提供其他媒材,扩展学生的表现领域。

师问:除了这些笔之外,还可以用什么工具来画画?

学生发表观点。

5、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个游戏就做到这里了,通过这个游戏,你知道了些什么或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谈想法。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1

一年级美术教案上册6-10课

一年级教案第6课    找找方形                  总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七幅欣赏图片和说明文字。在版面中有五幅图片来自于生活:书

架、餐桌椅、方形的门窗、长城上的烽火台等。其中一幅还用文字启发学生换个角度观察,让学生通过观

察了解到:从不同的角度看,方形会改变形状。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在生活里寻找方形,体会

方形的特点。另外两幅是学生的作品:是用不同的方法、材料表现的方形物,启发学生能用多种材料和方

法表现方形,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本课是在学生学习《找找圆形》的基础上,巩固观察的方法,进一步学习各种表现的手法。教师通过

各种途径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方方的物体,观察它们的特征,并区别方与圆的不同,深刻地感受方形稳

定,对称的美感,并有选择地利用一种手法表现方形物。本课要着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展开丰富的想像把

方形物刻画得更细致、更有趣、更生动,进―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方形,寻找、观察生活中的方形物。

2、引导学生运用画画、剪剪、贴贴、撕撕玩玩等多种手法来表现方形物,同时能表现出方形物中有趣

的细节。

3、体验方形给人的感受,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和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生寻找、观察和表现方形物,培养他们观察和表现事物的能力。

在方形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不同表现手法大胆想象,添加有趣的细节让画面更生动、更完整。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若干小皮球、若干小箱子、方形物的欣赏图片、学生作品。

学生准备:彩笔、彩纸、剪刀、糨糊。

教学过程

A.导入

a.学生参与游戏:请两组学生分别帮皮球和箱子搬家,看哪组学生快。通过游戏,学生们发现小皮

球难放稳,而箱子一下就放稳。由此知道:方形具有稳定、对称的美感。

b.揭示课题:方方的物。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来寻找、观察、表现方形物。

B.新授

a.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的方形物,拓宽创作的思路:

(1)你能回忆出生活中有什么物体是方方的呢?(请学生小组讨论并交流。)

(2)老师出示教材中的图片:请学生们欣赏生活中的方形物。方形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在生活中无

处不在的。

(3)分组进行比赛:在相同的时间中哪一组学生绘画的方形物最多,以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最后

评出哪组数量最多;哪组刻画最细致?哪组纪律最好(得胜组奖励小星星或小旗等)。

b.指导学生表现方形物,并刻画出细节。

(1)出示两幅相同的方形物的作品,请学生们选择哪幅完整?(绘画细致的完整)

(2)出示多幅学生作品,着重让学生们观察方形物的细节表现。(甚至可以在背景上添加内容,让

画面更充实,更丰富。)

c.小组讨论交流:

(1)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表现方形物(画画、剪剪、撕撕、贴贴等)

(2)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方形物呢?

d.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

C.小结

a.作业展评:大家欣赏作品。

b.互相评论:有哪些独特的方形物?有哪些独特的表现手法?谁的画面最完整?对优秀作品给以奖

励:小星星、小旗等。

c.课后拓展:搜集各种方形物的图片供大家交流,学习。

第7课        找找三角形              总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较多表现的是生活中找到的三角形及三角形的运用,如:船帆、三角形的地砖图案、北京故

宫角楼、滑梯和埃及的金字塔等。通过学生观察和寻找周围的三角形,让他们发现生活中三角形的众多存

在和作用,让学生能发现三角形的异同,比较不同形态的三角形给人不同的感受:尖头向上的三角形显得

稳定、坚硬;倒立的三角形给人危险和锐利的感觉。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物体可以用多种方法

来表现,并尝试用一种方法来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启发学生说说、猜猜、看看和画画,让学生

找到三角形,了解三角形并巳。画画三角形的物体。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寻找、发现和观察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并发现它们的异同,体会不同三角形给人

的不同感觉。

2、技能目标:  引导学生用画、剪、撕、帖、折等多种手法来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和积极创造生活美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寻找、发现和观察三角形的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能力。

采用不同的手法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并添加细节组成有趣的画面进一步来美化生活。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三角形生活用品或图片、三角形的作业纸、绳子。

学生准备:准备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A.导入

a.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三角形是什么样的吗?

b.出示三角形的纸片,教师补充三角形的特征。

c.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并且把它们表现出来。

B.新授

启发学生了解、寻找、观察三角形:

a.教师出示不同三角形形态的图片,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三角形。

和大师一起画三角形:米罗、毕加索。他们两个都是大画家。

b.为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教师带领他们来到操场开展活动:请学生们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或和其他同

学合作表现出不同形态的三角形,由此感受不同三角形给人产生的不同感觉。

c.在学校中、教室中寻找有趣的三角形:红领巾、三角尺…

d.欣赏课本中古今中外典型的三角形物体:建筑、玩具、设施等。让学生们更进一步地发现三角形

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作用,从而产生表现三角形物体的欲望。

猜猜看:滑梯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呢?

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物体,尝试用多种手法来表现有趣的三角形物体。

a.出示三角形物体,尝试用多种手法来表现有趣的三角形物体。

b.教师示范:在实物投影仪上画三角形。讨论:你们还有什么手法来表现三角形的物体呢?激发学

生表现的兴趣。

c.出示图片:用多种手法表现的有趣的三角形物体:色彩画、剪贴画、线条画等。

d.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有趣的三角形物体。

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们在三角形的作业纸上制作:剪贴或绘画等。

C.小结

小组合作,把三角形的作业“串”在绳上作彩旗,既展示作业又装饰教室

第8课     拼拼搭搭(一)(二)          总课时

教材分析

在圆、方、三角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用不同的形进行组合,创作出有趣的、多变的世界。了解形

的组合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组合图形的独特美感,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了解点、线、面组合的基本规律

。能采用多种表现方法来创作出与众不同的形的组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能力。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审美能力。

2、认知目标:  掌握形的组合规律。

3、技能目标:尝试用多种材料、多种表现方法创作。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欣赏及创作,发现和体会形的组合的美感。

能合理运用各种形进行组合,处理好点、线、面的关系。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师生共同收集各种废旧材料

教师准备:收集大师的作品:如米罗的作品。

学生准备:准备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A.导入

分小组活动:利用教师分发的基本形拼一拼,再“添画”几笔成为一个有趣的形象,激发学生学习的

兴趣。用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形自由发挥想像力,展开联想翅膀,想像创意。

揭示课题:拼拼搭搭。用这种方法还能做出什么有趣的图案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

B.新授

a.请学生们欣赏大师(米罗易宝)作品,感受用不同的形“拼搭”的奇妙世界。

b.学生讨论交流生活中各种形的组合运用,感受它们带来的美。

c.欣赏图片(课本中的学生作品),再次感受拼拼搭搭的美妙:

色彩的美:可用对比的鲜艳色彩也可用协调的美丽色彩。

形状的美:大小不同的各种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有点有线也有面。

内容的美:有写实的具体内容,也有抽象的内容。

构图的美:画面饱满有虚有实。

d.学生小组讨论用这种方法可装饰什么呢?(手帕、书签、钥匙扣和封面等)

e.教师出示各种拼拼搭搭装饰的实物,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f.作业布置:每组选择一种实物来装饰。

g.教师巡回指导,学生作业。

C.小结

a.作品展示:通过各种途径(悬挂、粘贴、赠送等)。

b.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评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作品奖。

c.课后拓展:你能做出立体的拼拼搭搭吗?用什么方法呢?

第二课时

A.导入

1.出示图片,让学生在图片中找出有哪些形状在其中。

2.由此引入课题:形的组合联想。

B.新授

a.出示形的组合的作品,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了解组合的基本概念。

b.欣赏生活中形的组合的应用。

c.欣赏大师的作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体会形的组合的独特美感。

d.教师出示用较硬的纸剪出各种形状,启发学生考虑:怎样“拼搭”出立体组合作品?(学生分小

组讨论并交流)

e.学生第一次作业:尝试用“插接”的方法制作立体的作品,教师参与制作。

f.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相互交流制作的心得体会,评选出造型独特、色彩美丽的作品。教师引导

学生欣赏用废旧材料组合的作品,发现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激发他们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兴趣。启发学

生用多种材料和多种方法来创作立体的形的组合。

g.学生欣赏图片:现代装置艺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h.学生第二次作业:用废旧材料分小组完成一个形的组合装置,教师巡回指导。举办废品装置艺术

展览:展示各小组的组合作品,让学生介绍自己的创作。

C.一年级教案小结

a.学生谈谈自己对装置艺术的看法。

b.组织学生将装置作品布置在教室中,美化教室的环境。

第九课    太阳、月亮你们好            总课时

教材分析

在小学低年级段,造型技能的局限是影响创作意愿深入实现的潜在障碍,通过太阳和月亮的圆、半圆的平

面基本形生发成新物形的联想和添加开展造型训练,由干抽象的几何基本形本身没有特定的指向性,所以

用太阳和月亮来约束造型。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创造的造型可简可繁。

充分利用了儿童常常以想像代替思维、常常把幻想和现实交织在一起的思维特征。虽然儿童的见闻和

阅历比成年人少得多,但儿童可以海阔天空地去进行想像,而且他们创造的形象胜过思考,有时想像着在

虚构的故事中进行活动。选择学生生活、知识、情感上已经熟知和接受的太阳和月亮的个性形态,运用想

像画、手工制作等开展想像创造。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启发学生独立或合作想像画或使用各种材料表现太阳和月亮。

2、认知目标:制作或者自编太阳和月亮的故事,创造出太阳和月亮的拟人形象。

3、情感目标:为儿童提供自由创作的机会,释放紧张压力,体会游戏的欢乐,发现不可思议的想像带

给人的趣味和轻松。

教学重难点

发展开放性思维,通过想象创造出有特色的新形象。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准备

师生准备:准备圆形纸板、作画工具、剪刀、胶水、台灯。共同收集各种材料:如绳子、吸管、纽扣

、小石子、果壳、包装纸、金属丝等。这些材料虽多,但只要平常多留心,就能收集到各种有趣的东西。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1、变一变:师生围坐一圈,教师引导:出示圆形硬纸板:“这是什么?”变个魔术:画上五官,剪贴

出光芒:“圆形变成了一个可爱的太阳娃娃。”

2、看一看:原来圆形可以变成太阳,那么关圆形呢?

瞧瞧书上有许多会变的太阳和月亮,他们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你能看出他们是怎样画或做出来的吗?

总结出:有的是用单色线画的,有的是用蜡笔画的,有的是水彩作品,有的是电脑制作的,有的是

手工制作,还有的把太阳画在了圆盘上……

3、想一想:看到了这么多有趣的画法,你有没有受到启发?如果给你一颗太阳或月亮的种子,你想种

出一个什么样的果实呢?

4、谈一谈:把你的想法告诉给大家吧!

总结出:原来每人心中的太阳、月亮是不同的,在建筑工人的心中太阳是最好是绿色的凉爽的,这样

他们在夏天的阳光下工作就不怕晒了。长着大嘴巴的太阳能说出你心中的愿望,并帮你实现。月亮可以是

一把乐器,可以是老婆婆,也可以是小孩……

5、做一做:用你们手上的各种材料画出或制作出你想像中的太阳和月亮吧,一定很好玩。有什么困

难跟老师商量商量。教师此时的指导便是不断地给予鼓励,这将会使儿童产生“我想这样做做看”,“我

想那样画画看”的念头,使每个儿童除了能持有表现的构思与主题外,同时还能涌现乐于创作的意愿。对

于学生可能遇到的粘贴、固定等技能问题,教师可以集中指导。

6、议一议:把“太阳”贴到东边的窗玻璃上,把“月亮”贴到西边的窗玻离上,创设情境,美化教

室。或者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台灯前展示,让其作品有光亮的感觉,使作品更美,增加情趣。

7、玩一玩:开展传球游戏,接到球的同学请你到作品前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意

见,提出建议。

8、改一改:根据同学的建议补充修改自己的作品。

9、评一评:评出最好玩的太阳和月亮。

最漂亮的太阳和月亮。

最新奇的太阳和月亮

课后指导学生把桌上,地上的废料收拾进垃圾箱,多余的材料收入纸箱,以备再次使用。

第2课时

1、太阳是个大火球,又发热,又发光。它比地球大很多很多,离地球非常非常遥远。它照射到地面

的光和热减弱了许多,植物才能生长。植物又养活了地球上的动物和人类。

2、有关月亮的民间传说有很多,嫦娥、吴刚、桂花树,每年的中秋节也是月亮的节日。写月亮的诗

也非常多,“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李白的《静夜思》,大家都会

背。

3、以小组为单位商量编一个太阳和月亮的故事,合作做出故事中的太阳和月亮。制作指导时,重视

表现的过程。

4、小组根据故事分配角色,设计人物台词、动作,还可以调配服饰、头饰等把自己打扮起来,上台

表演小话剧《太阳和月亮的故事》,组织学生出现一个个体现集体智慧的“情景展示”。在学生表演时不

断地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给以充分的肯定。

5、老师用录音机把大家的故事录下来,作为素材积累,为今后的作文打下基础。重放录音还可以成

为学生评价的依据。

6、在课即将结束之时,让学生把地上的纸屑一起收集到大塑料袋里,把口扎紧,进行装饰,做成最

大的太阳和月亮。让学生知道,废纸还能再创造。

视作品的大小,提醒学生如何携带回家的方法,并建议回家后与家人商量有关作品在家中的装饰方法以及

保存方式,养成珍惜作品的态度与习惯。

一年级教案

第10课     水墨游戏(一)(二)            总课时

教材分析

水墨画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本课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水墨画,他们对这门

艺术很陌生,所以本课的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接触水墨画,初步感悟水墨的特性,通过听一听、看

一看、试一试、玩一玩,培养学生对水墨艺术的兴趣。

本课提供了大量的图片,并配以精炼的文字,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获得启发。本课有两版,―版着重

介绍了水墨画的工具、材料;也就是游戏的工具、材料,以及初步的线条练习,水墨特性的尝试。二版着

重介绍了一些范作欣赏,文字中隐含着教学的目标与形式,以及一些小难点的突破方法。

教学目标

1、了解水墨画的工具、材料及其特点。

2、尝试练习、体验水墨特性。

3、培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水墨特性。

毛笔、水分的控制。

教学课时:2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欣赏作品、图片、装墨汁的小碟等;中国古典音乐(春江花月夜、古筝曲等);音响器材

师生共同准备:墨汁、毛笔、水瓶、2~3张小宣纸、每一小组1~2张大宣纸、毛毡或报纸。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气氛营造:在教室四周挂上水墨画原作,播放中国古典音乐。

1、游戏介绍

① “小朋友们都喜欢做游戏,大家知道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做什么游戏吗?”“今天的游戏非常特别

,做什么待会儿告诉大家,但是要想做好今天的游戏吗,就得先了解清楚它的规则!你们看墙上这些画,

它们与我们平时用水彩笔、铅笔等画出来的画有什么明显不一样的地方?”(学生观察思考,然后回答。

② 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示范(把毛笔蘸饱了水和墨,在宣纸上重重的画一笔)。“快看!出现什么

变化?再画第二笔,又出现什么变化?第三笔呢”想不想也来试一试?学生试画。指导交流。

③ 板书课题:《水墨游戏》(一)

2、游戏开始

① 游戏接龙:

教师在黑板上贴好宣纸(注意宣纸下面要垫好报纸),每组边上放上一支毛笔,小组排好队,第一个

学生先用毛笔饱蘸墨汗和水在宣纸上画上一笔(各种大小点、长短变曲线均可),再后面的学生接着笔不

再蘸墨和水继续画,画出的墨迹要与前面同学的不一样。(一个一个接龙,让学生感受一下水墨的特性,

体验墨迹从湿到干的变化。)

② 认识工具:

a.图片欣赏:我们的祖先在很早以前就发明了笔、墨、宣纸和中国画颜料,它们是进行水墨游戏的

主要工具材料。

b.小组讨论:毛笔和其他笔有什么不同?宣纸和其他纸有什么不同?

③ 图片欣赏,体会教材中的学生作品:用笔方法的不同及为什么会有淡淡不同的变化。

(通过欣赏,认识到一支笔行会因为用笔方法的不同可以画出细的线条、粗的笔触;水分的多少导致

的变化:干燥的擦痕、渗化的墨渍……)

④ 探讨尝试:墨色的浓淡与水份多少的关系。(此处墨色变化只作点拨,不作重点要求。)

3、游戏比赛

a.小组比赛:一起合作在一张大纸上随意涂鸦,看看谁的墨色、笔触的变化最丰富。

b.鼓励学生大胆运用手中的毛笔,用各种不同的用笔方法画出各种不同的笔触。感受线条的粗细、

点的大小、墨迹的干湿等笔触的变化。

4、比赛结果展示

a.把每组作品一起贴到黑板上,教师随意点到哪个笔触目惊心,就由学生说说是怎样画出来的。

b.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自己的作品。

c.教师点评具有突出代表性的作业。

5、课后拓展

今天的游戏大家表现得非常积极,各组都画出了好多的好作品,但是今天的游戏并没有结束,下次的

美术课上,我们将继续进行更有意思的水墨游戏,如果想在下节课上取得好的成绩,那就可以在课后尝试

更多更新的画法,并多作练习。另外,可以从课外书报上搜集大人们的水墨作品,将你认为好的作品图片

带来与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

1、游戏介绍

a.谈话:上节课的水墨游戏大家玩得非常开心,今天还想玩吗?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更有意思、更富

有变化的水墨游戏。

b.揭题:《水墨游戏》(二)

2、游戏活动

A.听雨声:小朋友,听!是什么声音?原来是小雨点在说话。

B.示范:

a.教师示范用笔蘸墨在宣纸上画点。

b.重点解决墨色的浓淡:再画一个不一样的小雨点。(师:“再加点水,这次点重一点,慢一点。

比比看和刚才的小雨点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用墨用水多少及用笔轻重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C.学生练习:在纸上尝试各种点,画好后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并说说和老师画的点有什么不一样

?是怎样画出来的?

(教师小结:点可以变的:浓浓淡淡、干干湿湿、大大小小、疏疏密密……)

D.作业形式:“这些各咱各样的点组合在一起像什么?你能不能把它们变成一张画呢?”

E.欣赏:

a.大师作品:黄宾虹及张大千用点来表现的山水画。比较两幅画的不同。

b.学生作品:看看小朋友画得多丰富啊!

F.搞个小小展览,看哪个小组的作品既好又多又有创意。教师巡回辅导。

要求:a.小组合完成。

b.教师提醒学生小心墨汁不要弄翻,注意不要把墨汗翻掉型脏教室。

G.展评:

各小组将作品集中展示,大家巡回欣赏,谁的点变化最多?谁的画最美?

3、课后拓展

课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画各种各样丰富的线条、色块、形象,看能否像大师一样画出更加精美的水墨画

来。

搜集画报上画家们画的水墨画作品,并带到学校来与同学们交流。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2

教学目标:

1、学习欣赏及只作拉花的方法,能够剪制一种以上的拉花并能设计出多种用途。

2、通过活动,增进相互合作意识及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

3、培养保护环境既美化环境的意识。

4、培养学生感知、观察、探索能力,能主动尝试以不同方法、不同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激发学生探索意识,鼓励学生自由发表。

2、自主学习拉花的制作方法,并能为拉花设计出多种用途。

教学准备:

彩纸、剪刀、胶水、拉花作品

教学过程:

1、出示拉花作品

2、说一说你见到过像这样的东西吗?

它有什么作用?美化

3、分析拉花作品

引导观察制作图

(1)分析异同

小组讨论

(2)试一试

分析你的作品做的好(不好)的原因。

4、尝试不同的剪法

5、美化

说说你可以用拉花怎么来美化。

用拉花美化自己,或美化环境。

把拉花连起来,美化。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3

教材分析: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水果的品种繁多,形状多样,色彩艳丽,累累的硕果能给学生带来愉悦的心理感受。加之水果形象简洁,特点突出,易于学生观察、概括和表现。因此,教材设置了《水果宝宝》一课,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以泥工的方式表现水果形象,这是学生入学后的第一次泥工课,通过学生捏塑水果的过程,可以使学生对可塑性材料有所了解,初步领悟捏、团、搓等泥工的基本技法。本课比较适合以彩泥为造型媒材,彩泥色彩丰富鲜艳,可塑性强,利于学生做较为细致的刻画和表现。在不发达的地区,也可以选择黏土或深层土,用泥塑的方式进行练习。本课出示的学生作品色彩鲜艳,造型生动,从不同角度提示了创作思路,易于激发起学生的想像力和创作热情,也为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知识技能水平,分层次地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了可能

教学目标:

1、用彩泥或黄泥表现出水果宝宝的形象,培养学生概括和夸张的能力。

2、通过捏塑水果的活动,了解可塑材料的特性和基本造型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情感。

教学方案: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好多小礼物,放在了你们的桌子上了,快打开盒子看看,你们喜欢吗?(盒中是各种水果造型)生:(齐说)喜欢!

师:你们仔细看一看,用手摸一摸,看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生:橡皮泥!)

师:对!他们都是用橡皮泥做出来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9课《水果宝宝》。(点击鼠标,出示课题)

二、引导制作:

师:看了刚才的礼物,你们一定知道了用橡皮泥可以做成我们爱吃的水果、还有蔬菜,其实它还可以做成美丽的小女孩,可爱的小动物,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等等,除了刚才的这些礼物,老师这儿还有一些礼物呢,你们想看看吗?生:想!

师:咱们要一边看一边想,你最喜欢哪一件,为什么?(播放多媒体)

1、香蕉草莓、桃、橘子、菠萝、苹果、西瓜及各种水果造型的娃娃。

2、其它的泥塑造型如毛毛虫、小狗、小火车、太阳、小丑、黑人娃娃等。(师生共同欣赏橡皮泥作品)

师:好!咱们就先欣赏到这,谁先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发言)

师:(指着作品)看来他们都很漂亮,我们也都非常喜欢,看完之后,我们有什么想法吗?(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师:(看到同学们跃跃欲试的样子,说)好!拿出一块儿橡皮泥来,用我们的小手揉一揉,搓一搓,团一团,压一压,试试看他都可以变成什么形状?(学生自由捏,一会儿纷纷举起橡皮泥说)

师:看来橡皮泥真神奇,用我们的小手简单一加工,就可以变成各种各样的形状,再把各种形状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变成刚才我们看到的可爱的水果娃娃、漂亮的小火车等许多生动形象的造型。现在老师就给大家做一件小礼物,你们可要仔细看哟!(教师在实物投影前,边讲解、边示范,做一个穿着漂亮外衣的苹果娃娃)

师:我相信一会儿你们都能做出比老师的还漂亮的娃娃,有信心吗?生:(齐说)有!

师:那我们先思考一下,你打算做什么?(师到学生中间去,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大约3分钟。)

师:好,我们先思考到这,谁来说说你或你们打算做什么?

三、动手创作:

师:看来同学们都想好要做什么了,现在我们就充分发挥想象,开始动手创作吧!

(老师到学生中间巡回辅导,了解情况和学生一起制作。)

四、鉴赏作品:

师:(看到大多数同学做好了。)好!这节课我们先做到这儿,谁愿意把你的作品拿到前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大约有2―4个同学展示并介绍作品,同学互评,教师趁机点评,适时引导。)

师:同学们做的非常棒,说得也很好!现在为了能看到更多同学的作品,我们在作品底座上写清作者姓名,作品名称,把作品集中放到将讲桌上,我们共同欣赏,选出最有创意的作品,最精致的作品,最漂亮的作品,好吗?

学生自由欣赏,评出各项奖项,鼓励同学们大胆创新,取长补短。

五、交流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想法或感受要跟大家说说吗?老师相信,只要我们平时善于观察,多动脑筋,勤于动手,我们的手一定会越来越来巧,做出更多更精美的作品,把我们的生活装扮的更加美好。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范文汇总十三篇

https://m.shanpow.com/jx/637905/

推荐访问: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范文汇总十三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相关阅读美术教案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