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对联
(1) [刘姓起源]刘姓家谱介绍刘姓家谱介绍先秦时期,刘姓是个小姓,特别是源出自尧帝后裔的汉家刘氏,在先秦时期更是默默无闻的家族。这个家族在当时有无族谱,就不得而知了。但作为刘姓大家族成员之一的姬姓刘氏,因为建立了刘子国,被封为公爵,是当时的王侯贵族之一,因而当时必定有由刘子国自己的史官或周王朝的
刘姓起源

(1) [刘姓起源]刘姓家谱介绍

刘姓家谱介绍
先秦时期,刘姓是个小姓,特别是源出自尧帝后裔的汉家刘氏,在先秦时期更是默默无闻的家族。这个家族在当时有无族谱,就不得而知了。但作为刘姓大家族成员之一的姬姓刘氏,因为建立了刘子国,被封为公爵,是当时的王侯贵族之一,因而当时必定有由刘子国自己的史官或周王朝的史官编修的刘氏世系谱。因此,我们认为,刘姓的谱牒,最晚在周代就有了。
  公元前3世纪末,刘邦建立汉朝后,源出尧帝后裔的祁姓刘氏一跃而成为中华国姓。公元前200年,也就汉高祖刘邦七年,汉朝廷开始设立九卿一级的机构“宗正府”。 宗正府的首脑“宗正”一官,必须由刘姓皇族成员担任,与其他外姓无缘。宗正的职责,就是专门负责皇族事务,包括记录皇室世系、编修皇家玉牒、每年修一次《诸王世谱》。 
  祁姓刘氏家族的谱牒正式开始编纂,是现在可知的祁姓汉家刘氏的最早修谱历史了。 
  终两汉时期四百多年,刘姓的谱牒应该是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谱牒。凡是皇族成员,都统一由国家登记在册,其传递世系,昭穆亲疏,自然都一目了然。 
  东汉末年,天下易帜。刘姓的谱牒大都毁于战火,藏于宫中的玉牒不知去向, 
  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刘姓开始私家修谱时期。由于当时的风气重视门第和出身,因而像当时的各大士族一样,当年的刘氏世家大姓,往往都修有自己的族谱。 
  见诸于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刘姓族谱,是河南南阳《刘氏谱》,当年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时也曾引用。现存最早的刘姓谱牒文献,是相传撰写于南朝大梁普通三年(520年)的一编《刘氏族谱序》。 
  隋唐时期,是中国谱学大发展的时期,也是刘姓私家修谱的第一个高潮时期。唐代的刘姓谱牒,见于文献记载的有5种:刘知几的《刘氏家乘》(一作《刘氏家史》)15卷、《刘氏谱考》3卷、《刘晏家谱》1卷、《刘沆家谱》、《刘舆家谱》1卷,都见载于《新唐书·艺文志》。而实际上,当时的刘姓族谱,要远比这多得多。欧阳修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有关刘氏九大房的世系,就是在参考了唐代刘氏族谱的基础上编成的。 
  宋元时期,刘姓修谱的现象更加普遍,源出匈奴的河南刘氏刘温叟家族,就有完整的族谱,记述了该家族自隋代到宋初五百多年的家族历史和世系传递。 
  宋代著名学者屏山先生刘子翠所在的福建五忠刘氏家族,就曾派人前往发源地京兆访寻旧谱,编修新的《麻沙刘氏族谱》。但是,见于记载的宋元时期刘姓族谱仅刘复礼的《刘氏大宗血脉谱》1卷。传世的宋元刘姓族谱则在国内暂时还没有发现,但宋元时人为刘姓族谱所作的谱序,则传世的很多。 
  明清时期是中国刘姓修谱的高潮时期。现在存世的最早族谱,就是明朝时的刻本,但数量不多。据不完全统计,现在中国大陆地区已知的明本刘姓族谱仅有8部,其中最早的是明正德年间的《山阴刘氏宗谱》,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原北京图书馆)。 
  现在存世最多的刘姓族谱,是清代和民国时期刻印的,其中又以民国时期修纂的为主。这是因为民国时期离现在只有几十年,保存较易的缘故。大凡官宦之家、富贵之家,甚至就是普通百姓刘氏,在明清和民国时期都有修谱之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基本上都停止了修谱,不过在个别地方也有续谱之举,如江苏丰县刘邦故乡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还有续谱活动。而海外和中国港澳台地区刘姓的修谱活动则一直没有中断。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中国大陆地区修谱、续谱的现象又悄然兴起,并出现了大规模跨宗派、跨地区联合修谱的现象。这无疑是国泰民安、国富民强之后才会有的喜人现象。 新的族谱,虽然是在旧族谱的基础上续修的,但大都增加了反映新时代、新风气的新内容。当然,这些新族谱因为是民间自发编修的,其内容质量都参差不齐。就笔者所知,现代新族谱中,就内容丰富、体例严谨、考证精良、印制精美等方面而言,较优秀的有云南《彭城春秋》、江苏《雎邑沛郡刘氏宗谱》和江西的《中华刘氏通谱》、湖南的《刘氏文史》等数种。 中国刘姓氏族是中华十大名姓之一,有张王李赵遍地刘之誉称。考刘姓远在两汉时期就有谱 谍行世,经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有彭城、河南等分支刘氏谱行世。(宋)欧阳修、宋祁在《新 唐书·艺文志二》中著录了《刘氏谱考》三卷、《刘氏家史》十五卷、《刘晏家谱》一卷、 《刘舆家谱》一卷等,这是唐以前的刘氏谱,(元)脱脱《宋宋、艺文志三》记载有刘复礼《 刘氏大宗血脉谱》一卷、《刘舆家谱》一卷等,这些谱在赵宋时期有刻本行世,惜原本无存 。(明)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十谱系类著录了刘均美《刘氏庆源录》三卷、《刘9.>王阁》(录)门思遇录》三卷、《华客刘氏族谱》 四 卷等。《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传记类收录了《刘氏族谱》八种八部,计有明正德刻本《 山阴刘氏宗谱》,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刻本《体宁邑前刘氏族谱》六卷、明嘉靖刻本《彭 城刘氏歙南族谱》、明万历五年(1577)刻本《刘氏家谱》、明刻本《南丰西理刘氏重修宗谱 》、明崇祯八年(1635)刻本《水澄刘氏家谱》、清康熙十四年(1675)刘氏家塾刻本《安丘刘 氏族谱》十一卷、清抄本《洪洞刘氏族谱》等。此外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清乾隆刻本《洪洞 刘氏宗谱》六卷;四川省图书馆有清乾隆刻本《湖南衡阳刘氏族谱》六卷和旧抄本《都梁刘 氏家谱》一卷;湖南图书馆藏有清嘉庆八年(1803)活字本《田湖刘氏续修族谱》十卷、道光 二十年(1840)活字本《前溪刘氏续修支谱》等七十余种,八十余部。刘氏谱在两宋时期就大 量纂修刊刻问世,据地方史志、公私书目、现存刘氏族谱的序跋,纂修名目记载,大多数的 刘姓支族自宋以来,经元明清至民国年间已纂修刊印谱谍十余次,清嘉庆三年(1798)刘基樽 、刘基志纂修的《(宁乡)宁邑刘氏重修族谱》中的序文记载,此支刘姓先祖荣卿公曾登唐玄 宗李隆基开元年间(714——741)进士,世居长安城南翰林街刘家巷,历四世至章叨公因安史 之乱,于唐肃宗李亨乾元二年(759年)徙豫章(江西)古安城西二十里之村界,又七传至太和 公于长庆庚子〔(实为唐宪宗李纯元和十五年(庚子·820)。次年为唐穆宗李桓长庆元年(辛 丑·821)〕迁居江西永新城西,二十一传道荣公登建中癸未进士,实为宋徽宗赵佶崇宁二年 (癸未,1103),官金紫光禄大夫奏诏宦居楚谭州石潭市,生庚荣兄弟四人,徙居上湘(今湘 乡)赤石,至顺辛未(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起荣、起佐公游宁邑双井桑园,悦其山水之胜 ,遂卜居于此。自始祖荣卿公迄今四十八世。其族谱先后纂修刊刻了六次:一修于宋神宗赵 琐熙宁十年(1077)刘尚魁;二修于宋高宗赵构建炎二年(1128)刘友昌;三修于元仁宗延 七年 (1320)冬月三世孙刘仕珍,刘仕清等;四修于明嘉靖二十年(1540)刘楚良等;五修于清康熙 五十三年(1714)四十一世孙刘富先等人,六修于清嘉庆三年(1798)刘基樽、刘基锡等人。嗣 后在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至民国年间时有续修族谱行世。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 的家谱《(宁乡)南塘刘氏四修族谱》十七卷首一卷,民国刘方春修,刘绍烨,刘绍9.>王纂,民国十年(1921)存著堂活字本。十八册, 今 藏湖南图书馆。谱中《初修世系源流图说》称:吾族世居吴西吉水,汉唐以来,代多名宦, 阅有明中叶时显公喻孺人夫妇随长子长庚名宝者,出任湖南益阳知县,致仕后慕湘滨沩麓之 间秀毓灵钟,遂率子宝、楠、思暨孙邦益、邦义、邦礼等卜居宁乡南塘。其族谱一修于清康 熙五十年(1711)刘廷石等;二修于清嘉庆五年(1880)刘端章等;三修于清同治五年(1866)刘 方春、刘端楷等。四修于民国十年(1921)刘方春、刘绍9.>王等。 清光绪九年(1883)《宁邑石村刘氏三修族谱序》称,刘氏谱自窦溪以来,已经六次纂修,盖 统宗谱也。由汉而唐,官唐朝散大夫水部员外郎江淮转运使刘德言公,实为我石村一支远祖 ,传至宋代刘季位公官中书,由豫章(江西南昌)徙潭州(长沙),四传至刘端本公为昭陵(今 邵阳)县令,徙楚(湖南)新康(今宁乡)北,六传至刘崇卿公,筮仕山右(今山东),解组归 避红巾乱,卜居宁邑西关外,七传至伯玉公。讳汉琳,官明翰林院检讨,为我石村派祖。是 谱《历届修谱原委》云:老谱前经七修,而知者,元至正甲午(元惠宗至正十四年·1354)五 修;紫霞公主持,元代名进士,由江西庐陵徙居窦溪,元时徙居为宁潭湘间;弘治庚申(明 孝宗朱 堂弘治十三年·1500)刘义峰公六修;又六十二年至明嘉靖壬戊(明世宗朱厚熄嘉靖 四 十年1562)刘尔瑜七修;清乾隆戊申(清高宗弘历五十三年1788)刘邦泰等八修;清道光甲辰( 宣宗 宁道光宁二十四年·1824)刘学敏等九修;清光绪九年(1883)刘彤照,刘先柄等十修 ;延至民国年已士一次纂修族谱。由此可见刘氏族的各个分支派系纂修《刘氏族谱》、《刘 氏宗谱》、《刘氏支谱》、《刘氏家谱》、《刘氏家乘》、《刘氏房谱》、《刘氏续修族 谱》等家族谱之频繁,纂修刊刻传世谱谍之多,甲于他族。今据传世族谱和诸家目录统计约 有数千种,如按刘氏谱的序跋,修谱名目、纂修姓氏和民间刘氏后裔收藏的刘氏谱进行全面 统计,自宋至今,约有近万种,数万余部。现将传世刘氏谱选择数部概述如下,以窥豹一斑 。 《休邑敉宁刘氏本支卷》十三卷〔明〕刘灏等纂修,明嘉靖年间刻本。二册,美国国会图书 馆藏。谱中原题“十九世孙灏等编辑、眷生寒涧程霖书讳。”据《谱》所载敉宁刘氏祖先刘 翊,字依仁,唐懿宗李9.>氵成通(860—874)进 士及第,唐僖宗李儇光启元年(885)出守江南,权知池州、宣州、歙州三州诸军事,因黄巢 起义,遂守海阳。传至刘灏,已十九世。宋、元、明三朝,刘氏子孙,于文学政事,均不甚 显著,然谱内多载名人文字,而是谱纂修亦甚完善,盖刘氏以资雄,故能追踪地方与时代之 所尚也。卷中有元至大四年(1311)虞集《序》,明洪武三年(1379)朱升《序》,以及明刘然 、刘镗、刘灏等人三篇《序》、《跋》。传本罕见,为海内外孤本。 《楚南刘氏三修族谱》八卷首二卷末二卷〔清〕刘大成、刘松林等纂修,清同治十年(1871) 彭城堂活字本。十二册,湖南图书馆藏。封面题:“同治十年三修刘氏族谱、彭城堂镌。” 是谱《源流序》称:刘氏自陶唐受封于彭城,因以氏刘,至太公沛半邑人,梦与神遇,遂生 季名邦,即刘邦,践汉祚国号高祖,西东汉共四百二十二年,递传至唐,二十一代吉光、吉 元、吉先三公分徙。元公居河南,八世至秉璜公居豫章,十三世至初廷延銮公,明正统间, 由豫章南昌丰城县偕弟旭廷徙楚南,始寓潭邑(湘潭)碑头市,后居益阳浮云铺,再迁宁邑( 宁乡)长岭大桥。明至清初有墨谱传世。族谱一修于清乾隆三年(1738)刘孔毅、刘长五;二 修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34)刘艹 文[JX*8]一、刘麓亭等;三修即本谱。卷首下末尾附《三修族谱》出入数 ,即纂修刻印族谱的用费,有助于刻印谱谍工价之考证。 《湖南上湘窦溪刘氏九修族谱》七十四卷首二卷〔清〕刘伯绩、刘庠张等修,刘伯纬、刘庠 红等纂,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校书堂活字本、一册,存一卷,卷首上,湖南图书馆藏。据 清道光二十二年三十二代孙刘开暾撰书的《上湘刘氏九修谱序》说:我窦溪刘氏自刘邵闻公 仕宋为朝散大夫,历十八代,至紫云公由江西庐陵迁上湘9.>氵乇上,后散居宁乡,衡阳诸地。族谱一修于元元贞二年(丙申、1296)刘囗丛, 字桓则者;二修于元至正元年(辛已、1343)刘海,号宗海,谱中有浏阳欧阳玄(元)圭斋序; 三修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刘跃等人;四修于永乐元年(己卯、1399)刘观;五修于成化 年间(1465—1487)刘迪;六修于明弘治十三年(庚申、1500)刘制;七修于明嘉靖四十一年( 壬戍、1562)刘尔榆,八修于清乾隆二年(丁已、1737)刘承翰等。 《刘氏重修族谱》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刘国泮等修、刘国镜、刘尚检纂,清光绪十八 年(1892)小墨庄活字本。二十一册。湖南图书馆藏。据谱所载:刘氏一派刘琉公次子刘桌, 初名刘赞,字淑美,生于唐天 二年(905)十二月二十五日,卒于宋开宝五年(972)。刘氏原 本汉安成侯刘苍后裔,至晋成帝咸和年间(326—334)有司徒刘橼,号怀溪者,由安成茨(村) 分居湘乡中村,流衍至唐末五处士兄弟四人于乾符间(874—879)因避黄巢兵乱散居湖南,传 三子,琉、9.>王举进士,赘居邑南,赐田湖 湘 间。自桌公传七世至刘孝德,传八世至显离,于明初由豫章游云南转楚郡,创业邵阳城北。 =〔摘 要〕 文章对《刘氏族谱》作了考述介绍。 中国刘姓氏族是中华十大名姓之一,有张王李赵遍地刘之誉称。考刘姓远在两汉时期就有谱 谍行世,经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有彭城、河南等分支刘氏谱行世。(宋)欧阳修、宋祁在《新 唐书·艺文志二》中著录了《刘氏谱考》三卷、《刘氏家史》十五卷、《刘晏家谱》一卷、 《刘舆家谱》一卷等,这是唐以前的刘氏谱,(元)脱脱《宋宋、艺文志三》记载有刘复礼《 刘氏大宗血脉谱》一卷、《刘舆家谱》一卷等,这些谱在赵宋时期有刻本行世,惜原本无存 。(明)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十谱系类著录了刘均美《刘氏庆源录》三卷、《刘9.>王阁》(录)门思遇录》三卷、《华客刘氏族谱》 四 卷等。《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史部传记类收录了《刘氏族谱》八种八部,计有明正德刻本《 山阴刘氏宗谱》,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刻本《体宁邑前刘氏族谱》六卷、明嘉靖刻本《彭 城刘氏歙南族谱》、明万历五年(1577)刻本《刘氏家谱》、明刻本《南丰西理刘氏重修宗谱 》、明崇祯八年(1635)刻本《水澄刘氏家谱》、清康熙十四年(1675)刘氏家塾刻本《安丘刘 氏族谱》十一卷、清抄本《洪洞刘氏族谱》等。此外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清乾隆刻本《洪洞 刘氏宗谱》六卷;四川省图书馆有清乾隆刻本《湖南衡阳刘氏族谱》六卷和旧抄本《都梁刘 氏家谱》一卷;湖南图书馆藏有清嘉庆八年(1803)活字本《田湖刘氏续修族谱》十卷、道光 二十年(1840)活字本《前溪刘氏续修支谱》等七十余种,八十余部。刘氏谱在两宋时期就大 量纂修刊刻问世,据地方史志、公私书目、现存刘氏族谱的序跋,纂修名目记载,大多数的 刘姓支族自宋以来,经元明清至民国年间已纂修刊印谱谍十余次,清嘉庆三年(1798)刘基樽 、刘基志纂修的《(宁乡)宁邑刘氏重修族谱》中的序文记载,此支刘姓先祖荣卿公曾登唐玄 宗李隆基开元年间(714——741)进士,世居长安城南翰林街刘家巷,历四世至章叨公因安史 之乱,于唐肃宗李亨乾元二年(759年)徙豫章(江西)古安城西二十里之村界,又七传至太和 公于长庆庚子〔(实为唐宪宗李纯元和十五年(庚子·820)。次年为唐穆宗李桓长庆元年(辛 丑·821)〕迁居江西永新城西,二十一传道荣公登建中癸未进士,实为宋徽宗赵佶崇宁二年 (癸未,1103),官金紫光禄大夫奏诏宦居楚谭州石潭市,生庚荣兄弟四人,徙居上湘(今湘 乡)赤石,至顺辛未(元文宗至顺二年·1331)起荣、起佐公游宁邑双井桑园,悦其山水之胜 ,遂卜居于此。自始祖荣卿公迄今四十八世。其族谱先后纂修刊刻了六次:一修于宋神宗赵 琐熙宁十年(1077)刘尚魁;二修于宋高宗赵构建炎二年(1128)刘友昌;三修于元仁宗延 七年 (1320)冬月三世孙刘仕珍,刘仕清等;四修于明嘉靖二十年(1540)刘楚良等;五修于清康熙 五十三年(1714)四十一世孙刘富先等人,六修于清嘉庆三年(1798)刘基樽、刘基锡等人。嗣 后在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至民国年间时有续修族谱行世。国家主席刘少奇同志 的家谱《(宁乡)南塘刘氏四修族谱》十七卷首一卷,民国刘方春修,刘绍烨,刘绍9.>王纂,民国十年(1921)存著堂活字本。十八册, 今 藏湖南图书馆。谱中《初修世系源流图说》称:吾族世居吴西吉水,汉唐以来,代多名宦, 阅有明中叶时显公喻孺人夫妇随长子长庚名宝者,出任湖南益阳知县,致仕后慕湘滨沩麓之 间秀毓灵钟,遂率子宝、楠、思暨孙邦益、邦义、邦礼等卜居宁乡南塘。其族谱一修于清康 熙五十年(1711)刘廷石等;二修于清嘉庆五年(1880)刘端章等;三修于清同治五年(1866)刘 方春、刘端楷等。四修于民国十年(1921)刘方春、刘绍9.>王等。清光绪九年(1883)《宁邑石村刘氏三修族谱序》称,刘氏谱自窦溪以来,已经六次纂修,盖 统宗谱也。由汉而唐,官唐朝散大夫水部员外郎江淮转运使刘德言公,实为我石村一支远祖 ,传至宋代刘季位公官中书,由豫章(江西南昌)徙潭州(长沙),四传至刘端本公为昭陵(今 邵阳)县令,徙楚(湖南)新康(今宁乡)北,六传至刘崇卿公,筮仕山右(今山东),解组归 避红巾乱,卜居宁邑西关外,七传至伯玉公。讳汉琳,官明翰林院检讨,为我石村派祖。是 谱《历届修谱原委》云:老谱前经七修,而知者,元至正甲午(元惠宗至正十四年·1354)五 修;紫霞公主持,元代名进士,由江西庐陵徙居窦溪,元时徙居为宁潭湘间;弘治庚申(明 孝宗朱 堂弘治十三年·1500)刘义峰公六修;又六十二年至明嘉靖壬戊(明世宗朱厚熄嘉靖 四 十年1562)刘尔瑜七修;清乾隆戊申(清高宗弘历五十三年1788)刘邦泰等八修;清道光甲辰( 宣宗 宁道光宁二十四年·1824)刘学敏等九修;清光绪九年(1883)刘彤照,刘先柄等十修 ;延至民国年已士一次纂修族谱。由此可见刘氏族的各个分支派系纂修《刘氏族谱》、《刘 氏宗谱》、《刘氏支谱》、《刘氏家谱》、《刘氏家乘》、《刘氏房谱》、《刘氏续修族 谱》等家族谱之频繁,纂修刊刻传世谱谍之多,甲于他族。今据传世族谱和诸家目录统计约 有数千种,如按刘氏谱的序跋,修谱名目、纂修姓氏和民间刘氏后裔收藏的刘氏谱进行全面 统计,自宋至今,约有近万种,数万余部。现将传世刘氏谱选择数部概述如下,以窥豹一斑 。《休邑敉宁刘氏本支卷》十三卷〔明〕刘灏等纂修,明嘉靖年间刻本。二册,美国国会图书 馆藏。谱中原题“十九世孙灏等编辑、眷生寒涧程霖书讳。”据《谱》所载敉宁刘氏祖先刘 翊,字依仁,唐懿宗李9.>氵成通(860—874)进 士及第,唐僖宗李儇光启元年(885)出守江南,权知池州、宣州、歙州三州诸军事,因黄巢 起义,遂守海阳。传至刘灏,已十九世。宋、元、明三朝,刘氏子孙,于文学政事,均不甚 显著,然谱内多载名人文字,而是谱纂修亦甚完善,盖刘氏以资雄,故能追踪地方与时代之 所尚也。卷中有元至大四年(1311)虞集《序》,明洪武三年(1379)朱升《序》,以及明刘然 、刘镗、刘灏等人三篇《序》、《跋》。传本罕见,为海内外孤本。《楚南刘氏三修族谱》八卷首二卷末二卷〔清〕刘大成、刘松林等纂修,清同治十年(1871) 彭城堂活字本。十二册,湖南图书馆藏。封面题:“同治十年三修刘氏族谱、彭城堂镌。” 是谱《源流序》称:刘氏自陶唐受封于彭城,因以氏刘,至太公沛半邑人,梦与神遇,遂生 季名邦,即刘邦,践汉祚国号高祖,西东汉共四百二十二年,递传至唐,二十一代吉光、吉 元、吉先三公分徙。元公居河南,八世至秉璜公居豫章,十三世至初廷延銮公,明正统间, 由豫章南昌丰城县偕弟旭廷徙楚南,始寓潭邑(湘潭)碑头市,后居益阳浮云铺,再迁宁邑( 宁乡)长岭大桥。明至清初有墨谱传世。族谱一修于清乾隆三年(1738)刘孔毅、刘长五;二 修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34)刘艹 文[JX*8]一、刘麓亭等;三修即本谱。卷首下末尾附《三修族谱》出入数 ,即纂修刻印族谱的用费,有助于刻印谱谍工价之考证。《湖南上湘窦溪刘氏九修族谱》七十四卷首二卷〔清〕刘伯绩、刘庠张等修,刘伯纬、刘庠 红等纂,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校书堂活字本、一册,存一卷,卷首上,湖南图书馆藏。据 清道光二十二年三十二代孙刘开暾撰书的《上湘刘氏九修谱序》说:我窦溪刘氏自刘邵闻公 仕宋为朝散大夫,历十八代,至紫云公由江西庐陵迁上湘9.>氵乇上,后散居宁乡,衡阳诸地。族谱一修于元元贞二年(丙申、1296)刘囗丛, 字桓则者;二修于元至正元年(辛已、1343)刘海,号宗海,谱中有浏阳欧阳玄(元)圭斋序; 三修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刘跃等人;四修于永乐元年(己卯、1399)刘观;五修于成化 年间(1465—1487)刘迪;六修于明弘治十三年(庚申、1500)刘制;七修于明嘉靖四十一年( 壬戍、1562)刘尔榆,八修于清乾隆二年(丁已、1737)刘承翰等。《刘氏重修族谱》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刘国泮等修、刘国镜、刘尚检纂,清光绪十八 年(1892)小墨庄活字本。二十一册。湖南图书馆藏。据谱所载:刘氏一派刘琉公次子刘桌, 初名刘赞,字淑美,生于唐天 二年(905)十二月二十五日,卒于宋开宝五年(972)。刘氏原 本汉安成侯刘苍后裔,至晋成帝咸和年间(326—334)有司徒刘橼,号怀溪者,由安成茨(村) 分居湘乡中村,流衍至唐末五处士兄弟四人于乾符间(874—879)因避黄巢兵乱散居湖南,传 三子,琉、9.>王举进士,赘居邑南,赐田湖 湘 间。自桌公传七世至刘孝德,传八世至显离,于明初由豫章游云南转楚郡,创业邵阳城北。
《刘理顺又名刘复礼,后改名自称刘湛六》 刘理顺(1582-1644),字复礼,号湛六。明代人,原籍山西,明初迁尉氏,二世祖迁杞县花园村(今城关镇花园村)。刘出生1个月丧父,随母亲长大成人。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考中河南乡试丙午科举人。其后27年间,连续9次参加进士考落榜,贫病交困,仍砺志苦学,不作伪诈,不随流俗,因此被乡邻讥之为迂阔,不通世故。杞县何寨豪富何登云见刘志向不凡,勉励他坚持学习,并资助他读书及生活费用29年。崇祯七年(1634)甲戌科,他第十次赴京应试,文中所论皆治国安民之良策,主考官却不解其意,将其列入下等(第二百七十三名)。崇祯帝复查考试卷时,对他的论断和忧国忧民之心十分赞赏,遂亲自批准他为第一名状元,封为翰林院修撰,负责《起居注》,管理六曹奏章,纂修《明会要》。时,刘已52岁,获此殊荣,众人纷纷恭贺。刘决心勤奋供职,报答崇祯帝的知遇之恩,他历任南京司业、右谕德、经筵讲官,为皇帝讲述儒家安民治国之道,所言多被采纳。刘兼任东宫讲官时,皇帝又加封他侍读、侍讲之职,对他十分器重。时兵部尚书杨嗣昌之父病故,按当时礼俗,杨应停职守丧,但杨眷恋名利,出任督师征剿李自成起义军。刘弹劾他“夺情非礼”,又说他“如战不胜,则进退失据”。扬因此怀恨在心。唆使刘之上司将刘罢官。后来皇帝思念刘之忠勤,再次起用他主讲经筵,兼知制诰。他秉笔直书,在其撰著中,对忠良之臣大加颂扬,满朝文武都以能得到他的赞誉为荣,以“此鼎元刘公之笔”相诩。按明制,任修撰9年即应提升职务,而刘因不肯贿赂权贵,延至10年才升任左春坊左中允。时李自成在中原屡败官军,诸将帅争相贿赂上司,掩饰败绩,逃避罪责,刘对此忧心忡忡。李自成围汴,刘陈述防御之策,被当权者斥为庸论,不予采纳。崇祯十七年李自成起义军攻陷京师,刘与妻妾家仆12人投缳俱死。义军制将军李岩系刘的同乡,至刘宅欲加保护,见刘等已死,遂令军士守护,禁止抢掠,叹息而去。   刘死后,南明王朝赐谥号文正,追封为詹事;清顺治四年(1647)家人迎其棺尺归杞;顺治十年(1653)清王朝追赐谥号文烈,遣使臣来杞安葬、致祭,祀于杞县乡贤祠、忠义孝悌祠;康熙二十五年(1686)为其建专祠于县城大西关官道北侧,赐祭田70亩,永免赋役;后又祀于五状元祠,位列第五。著有《文集》十二卷,由其长子孙刘菖石刊行。
#历代刘氏祖考序

(2) [刘姓起源]刘姓来源


刘姓来源
主要来源:
  来源一:
  出自祁姓陶唐氏,帝尧(伊祁放勋)之后,受封于刘(今河北省唐县),建立祁姓刘国,后裔因以为
  
刘姓书籍
源于祁姓,传说出自上古尧帝的后裔祁氏被封于刘国(前称定州唐县,今河北唐县),属于以国名为氏。相传,唐尧是远古祁姓部落陶唐氏的领袖,名放勋,他贤达善良,后成为部落联盟首领,被尊为五帝之一。据传说唐尧出身在顺平县 ( 原完县 ) 的伊祁山,伊祁山就又称作尧山,尧因地名而为祁姓,其第九子源明被封在刘国(今河北唐县),子孙遂以国名为氏,世代相传为刘氏,史称刘氏正宗。
  又一说刘姓始于刘累(部分留氏族谱作“留累”)。《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载:“陶唐既衰,其后有刘 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孔甲赐之姓曰御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以更豕韦之后。”《竹书纪年》云:“孔甲元年,废豕韦氏,使刘累豢龙。”《竹书纪年》云:“帝孔甲七年,刘累迁于鲁阳。”
  来源二:
  源于晋国士氏:帝尧裔孙刘累事夏王孔甲,赐氏御龙。后迁鲁县,至商代彭氏而为豕韦氏。商末国于唐,周成王灭唐,迁之杜(今西安市南杜陵),为唐杜氏。周宣王时国君杜伯无罪被杀,其子杜隰叔奔晋,其孙杜蒍在晋国担任士师,其玄孙士会因功封于范(今河南省范县),子孙遂以封邑范为姓,称为范氏。士会嫡子范文子士燮,为国之贤臣;次子士鲂,立彘氏,士鲂便是彘恭子。幼子士囏侍秦,复刘氏,汉高祖刘邦就是他的后代。士会不仅是范氏、随氏得姓始祖,也是刘氏的大显祖。《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范宣子说)“匄之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王符在《潜夫论》中称赞道:“刘氏自唐以下,汉以上,德著于世,莫若范会(即士会)之最盛也”。郑樵在《通志》二十六卷《氏族二》中说:“尧之后分为六,唐氏、杜氏、范氏、刘氏、 韦氏、祁氏,皆为著姓,岂尧之不泯欤”!
  来源三:
  源于姬姓,出自周定王赐给弟弟姬季子的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
  周定王姬瑜八年(公元前599年)前后,周定王将刘邑(今河南偃师),封给他的弟弟姬季子做领地。至此,姬姓刘子国就正式地在东周王畿之内建立起来了,刘康公也就成了姬姓刘氏的肇姓始祖。姬姓刘氏世代任周朝卿士,主理内政外交长达一百多年。
  《左传》成公十一年:晋郤至与周争鄇田,王命刘康公、单襄公讼诸晋。
  来源四: 
  源于投降汉朝的秦末齐国将领刘到:据史书记载,“平都孝侯刘到,平都。索隐县名,属东海。以齐将,高祖三年降,定齐,侯,千户。五年孝惠四年庚戌(公元前191年)六月乙亥,孝侯刘到元年。索隐故齐将。巳上孝惠时三人也”
  来源五:赐姓或改姓 
  1.出自项氏:汉初赐项羽的叔父项伯等人为刘氏,封射阳侯: 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为感谢项伯的救命之恩,赐项伯姓刘,封为射阳侯。同时还封了三位项氏族人:桃侯项襄封邑在山东汶上,平皋侯项它封邑在河南温县、玄武侯(姓名无查,封邑待考),对这三位项氏侯爵及其家人均赐姓为刘氏。
  2.出自姒姓娄氏:赐娄敬为刘氏,封关内侯: 娄敬,齐国人,娄敬去拜见刘邦。主张定都长安。刘邦认真听取了他对建都的意见后,并又征求众大臣的意见。众臣中惟独张良十分赞同娄敬的见解,并力劝刘邦移都长安。于是,刘邦决定将汉朝都城迁往长安。刘邦采纳了娄敬迁都长安的建议,并把他留在身边为官,还封他为关内侯,同时赐姓为刘氏。
  3.源于汉代礼仪(官职),出自汉代皇室秋祭——貙膢(貙刘),属于以官称为氏。特别需注意的是:貙刘一支刘氏,本字为貙膢,因此正确姓氏读音作lòu(ㄌㄡˋ),不可读作líu(ㄌㄧㄡˊ)。
  4.出自王氏:东汉舞阳人王常,平王莽立大功,被更始帝刘玄赐姓刘;王朗冒名汉成帝之子刘子舆,自立为帝,被诛。
  5.出自龚氏:宋真宗继位后,赐皇后刘娥表兄(一说前夫)龚美姓刘,认其为弟;明朝嘉靖年间著名大将军都督刘显原姓龚,为报人知遇之恩,改姓刘。
  6.出自卢氏:安定三水人卢芳,诈称武帝曾孙刘文伯,曾自立为帝,据平凉等地,后失败逃奔匈奴:
  7.出自寇氏:三国蜀将刘封,原姓寇。为刘备义子,改姓刘。
  8.出自丘氏:西晋义阳(今河南新野)人丘沈冒称汉宗室后裔,改姓刘名尼。被拥立为帝,建年号为神凤。
  9.出自留氏:留氏改刘氏:后坡刘氏为永春留氏族裔,于宋末元初的动荡中易姓为刘;另《清源留氏族谱》载:第三十九世留天禄,泉州路录事,因军情严重,不仕,复入永春,居留安故地,改留为刘,为本支始祖。
  10.出自柳氏,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之后,因柳宗元和当时朝政大臣不和,招惹很多皇室亲信,其后人恐遭陷害,逃荒到山西的洪桐县,改姓为刘。很多年后因当地遭水灾,他们纷纷迁移到河南的周口、安徽的亳州、山东的曹县一带。
  11.出自薛氏:北汉皇帝刘继恩,本姓薛,因是刘承钧的外甥和养子,改姓刘。
  12.出自何氏:北汉皇帝刘继元,本姓何,因是刘承钧的外甥和养子,亦改姓刘,
  13、一说元末陈友谅败亡后其后代有改姓刘的。
  14. 唐宦官刘贞亮,原名俱文珍,无嗣。
  15. 明代宦官刘瑾本姓谈(音dan),改姓刘,无嗣。
  16.出自侯氏:刘亨赙(1872-1926年),又名侯夏饱,字图琼,号纯青,菲律宾名何塞·伊格拉西澳·宝华,福建南安码头人,是菲律宾独立战争中的一位华侨将军。其他近代、现代改姓刘氏者略。
少数民族或外国刘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长期以来的民族融合,也反映在姓氏的演变上,刘姓是颇为典型的一例。
  
刘姓
  1.匈奴刘氏:西汉初年,匈奴部族强盛,汉高祖刘邦采取和亲政策,以皇室宗女嫁给匈奴单於冒顿(音mo du墨读)为妻,冒顿姓挛 (音luan di銮低)。按匈奴习俗,贵者皆从母姓,所以汉女后代有以刘为姓者。五胡十六国时期记载有汉国-前赵国建立者匈奴屠各部刘渊、刘曜,夏国建立者匈奴铁弗部刘屈孑(即赫连勃勃)、襄国刘显等。
  2.独孤部:是五胡十六国末期出现的北方游牧部落之一,匈奴后裔。后归附拓跋鲜卑。北魏时孝文帝拓跋宏采取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部分独孤氏改为刘姓,(另一部分仍保持独孤姓,如李渊和杨广的外祖父独孤信)成为当时北魏鲜卑贵族最显赫的八姓之一。
  3.稽胡,又称山胡、步落稽,源于南匈奴。北魏时期稽胡首领刘蠡升、其孙北周时期稽胡首领刘没铎等曾先后称帝,建立割据政权。离石胡是山胡的一支,隋末唐初,离石胡人刘龙儿、刘季真,刘苗王曾建立割据政权。
  4.沙陀刘氏:
  唐德宗时,沙陀人内附,定居于今山西大同一带,长期与汉族杂居,不少人改汉姓。其中沙陀部的刘知远家族两度建立政权:后汉(刘知远建立)和北汉(刘崇建立)。后降宋朝,沙陀刘氏散居北方各地,成为刘姓又一支脉。
  5.契丹刘氏: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大辽之后,因为追慕汉高祖皇帝,便将自己的耶律氏兼称刘氏,起汉名刘亿。《辽史·后妃传》“序”:“太祖慕汉高皇帝,故耶律兼称刘氏。以乙室、拔里比萧相国,遂为萧氏。”《金史》记载“移剌曰刘“。(“移剌氏”即契丹国姓“耶律氏”)因此耶律氏有改为刘姓的。当代天津市郊区宝坻县耶律各庄村中刘姓村民较多。当地人说,这个村刘姓村民多为坐地户,是当年随蒙古军队来到这里定居的,刘姓是由耶律姓衍转过来的。
  6.魏晋时乌桓部族有刘姓者;另外后燕时独孤部刘亢泥曾被封为乌桓王。
  7.据《旧唐书·南蛮传》所载,唐代南蛮有刘姓者。
  8.回族中的刘姓,多为改姓。中国回族形成于宋元之间,初无固定姓氏,入居中原后,回、汉杂居,很多人使用汉字姓。刘姓是从古兰经经名译音“辽艾辽艾”(汉语义为珠宝)转音而来。明初以后,随着回汉民族间人文交融,内地回民普遍使用汉字姓,其中刘姓不少。至元七年(1207年)授蒙古国诸万户府奥鲁总管的铁迈 赤之子,虎都铁木禄(字汉卿),母 姓刘,故改名刘汉卿。(参见《古今同姓名大辞典)。清代归附 回回伊不热业墨,“原隶内务府,后在凤城县(分属辽宁)入籍,改姓刘氏,遂为凤城刘姓回民先祖。”(《中国回族人名大词 典》)另有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任河南行省平幸政事的刘 哈刺不花,虽《元史》言“其先江西人”,但就其“哈刺不花”和 “探马赤军户”的身份,以及受回回人泰不华(达不华)赏识推举为椽史(属员)的迹象来看,或是回回人。哈剌不花的刘姓, 非赐即改。再有,甘肃的回族中,也有将马、白等回族显姓,改为刘姓者。刘姓回族在中国分布较广。 
  9.蒙古族刘姓
  (1)元朝蒙古族中刘氏出现在公元1285年,元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即位,后来有位蒙族人名呼图克特穆尔的名士,酷爱汉族书籍和文化,他的母亲是汉人,姓刘。有一天,这位名士拜见元仁宗皇帝,谈论中,元仁宗对他的汉学水平加以赞赏,并为他起了个汉人的名字,叫刘汉卿。从此,刘汉卿的后代就形成了一支刘氏家族。(2)蒙古族鄂尔果诺特氏,满语为Ergonote Hala,亦称鄂柳特氏,本蒙古族姓氏,世居喀尔喀,后多冠汉姓为刘氏。
  (3)蒙古族刘佳氏,亦称留佳氏,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Lingiya Hala,世居李佳和罗、瓦尔喀、乌喇、辉发、松花江等地,后多冠汉姓为刘氏、雷氏(蒙古留佳氏世居察哈尔)。
  (4)蒙古族崔珠克氏,亦称赤穆特氏,世居察哈尔,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Cuijuk Hala,多冠汉姓为崔氏、刘氏。
  10.满族刘姓,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1)满族乌库理氏,亦称乌色里氏,满语为Ukuri Hala,汉义“细鳞鲮鱼”,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乌古伦”,世居黑龙江,后多冠汉姓为商氏、刘氏、乌氏、李氏、讷氏、桑氏等。
  
刘姓祠堂
  (2)满族宁古塔氏,满语为NinggutaHala,汉义“六”,既清六祖世居地。以地为氏,所冠汉姓为宁氏、刘氏,世居宁古塔、绥分、珲春、讷殷和佟吉等地。元朝时女真人乌古伦氏迁居到中原,改姓刘氏,其后裔中有位刘国杰,英勇善战,成为湖广行省的要官,后又升任光禄大夫。还有一支女真人宁古塔氏也迁居到中原,改姓宁和刘,宁为宁古塔氏的头一个字;而“宁古塔”按满语的意思是“各六”或“每六”,其实就是“六”,“刘”与“六”同音,故姓氏为刘。
  (3)满族钮图氏,亦称宁武图氏,满语为Niotu Hala,世居哈达。后有锡伯族引为姓氏者。后多冠汉姓为钮氏、刘氏。
  (4)满族喜塔喇氏,亦称奇塔喇氏、喜特勒那氏,是满族大姓,满语为SitaraHala,汉义“指甲”或“插孔雀翎的管”。俄国学者史禄国认为,它与瓜尔佳氏,满语为同属“阔雅里满洲”。另考,《龙飞御天歌》有哈兰都达鲁花赤姓“奚滩”,乃明时女真望族,曾冠汉姓为“刘”,有学者认为喜塔拉即其演变而来。世居尼雅满山、蜚优城、长白山盖吉、佛克顺等地,所冠汉姓为管氏、赵氏、图氏、祝氏、文氏、齐氏、孙氏、希氏、奚氏、喜氏、线氏、祁氏等。
  (5)满族伊喇氏,亦称伊拉喇氏,满语为Ilan Hala,汉义“三”,满族最古老的姓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移喇”(即契丹国姓“耶律”),世居三姓,后多冠汉姓为刘氏、王氏、肖氏、萧氏、李氏、黄氏、白氏。
  (6)满族纽塔氏,亦称努他氏,满语为Nunta mongu,老满洲部族,人数很多,有四个分支。满语NINGUTA为远祖之意,推想表示其远祖来自宁古塔,后多冠汉姓为刘氏。
  (7)满族查佳氏,满语为Cagiya Hala,是满族脱谱姓氏之一,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满族同胞中有此氏,后改汉姓为刘氏。
  (8)钮祜禄氏(多改汉姓为钮或郎,改姓刘的不多)
  其他还有伊里氏、伊拉齐氏、刘佳氏、以及隶属各旗本为汉族的刘氏和朝鲜族刘氏。
  11.维吾尔族刘姓
  维吾尔族刘姓形成于元末明初。元代在河南为官的维吾尔族人刺真海牙,曾孙名叫忽都海牙,明初随祖母姓刘,名仲琛,隐姓埋名,作为普通百姓繁衍生息下来。刘姓维吾尔族人现居河南渑池县尚有5 0 0 余人,一小部份移居到西安等地。
  12.朝鲜族\朝鲜国\韩国刘姓
  中国朝鲜族刘姓人口数量位居第30名左右。朝鲜族刘氏以江陵为核心本贯,后来分衍有忠州、巨昌、金城、裴州、延安、我州、庆山、平尚等数本。在韩国的二百五十多个姓氏中,韩国刘氏人口总数排在第三十二位。据记载泉州人刘载在高丽哲宗元佑三年(公元1088年)定居高丽后,被任用为“守司空尚书右仆射”。
  13.傣族、景颇族刘姓
  明朝初期,朝廷派军队到滕冲地区屯田戎边,许多内地刘氏将士随军来到该地,其中一部分人则定居下来,与当地主要民族傣族、景颇族女子联姻,成家立业,繁衍生息。由于这些刘氏人与傣族、景颇族人通婚,其后代多随父姓为刘氏,融入傣族、景颇族。据近年云南腾冲刘氏收集到的3 5 1 个族谱中发现,有七支刘姓演变为傣族、景颇族。
  14.京族\越南刘氏
  京族原称为越族,人口近两万,有31个姓氏,居住在广西南疆诸岛,刘姓人口数量在京族中占20%,是这个少数民族的第一大姓。在越南的京族刘姓有三类,一类是完全融入越南民族的刘姓,一类是越南族人使用汉字姓刘氏而形成的刘姓,再一类就是近代以后移民越南的华侨、华人。不过,今天这几种不同的刘姓已很难区分了。 
  15.壮族刘氏:
  湖南、广西等地都有壮族刘氏分布,名人有唐代著名的歌仙刘三姐
  16.高山族刘姓
  高山族人本无固定姓氏,清乾隆二十三年,朝廷赐给高山族七个姓(卫、金、钱、廖、王、潘、黎)。从日本侵占台湾到台湾重回中国期间,高山族人多依托当地汉族人,认其姓为己姓,据统计共有7 9 个姓,其中有刘姓。
  17.柯尔克孜族刘姓
  清末民国初期,柯尔克孜族姓氏改称汉姓,并从柯尔克孜族姓“蔡音德热”分化出汉族姓“ 刘”。
  18.达斡尔族刘姓
  清末民初两次户籍调查时,满文已被汉文代替。用多个汉字书写达斡尔族姓氏已不方便,于是便采用“哈勒”或“莫昆”音首或意义字表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同民族的联烟,达斡尔族又增加了讷迪、扎尼、雅库斯、尼尔登、涂库敦、张、王、李、赵、徐、邵、刘、陈等姓氏。
  19.仫佬族刘姓
  在仫佬山乡的客家人主要居住在龙岸镇,他们当中有刘家、陈家、李家、古家等13个姓氏
  20.苗族刘姓,湘西等地有分布
  21.瑶族刘姓,湘南等地有分布
  22.白族刘姓,湖南桑植、慈利的白族姓氏比较多,有谷、王、钟、熊、李、段、高、杨、张、刘、孔、施、车、于、马等。
  23.藏族刘姓,古代藏族逐渐发展成为六大氏族,即赛、穆、党、东、札和珠,各大氏族中又分化出若干小氏族和家族,取的汉姓中,其中有刘姓。其实,藏族人取汉姓是历史及生活环境的产物,也是社会发展、民族融合这一大趋势的产物。
  其他外国刘姓的来源略
得姓始祖
  刘累,尧之裔孙。早年,刘累曾向豢龙氏董父学豢龙之术。约公元前1879年,夏孔甲帝时,天降
  
刘累
龙于今河南省临颖县豢龙城东南角龙荡沟处。孔甲派刘累到此养龙,长达7年之久。因刘累养龙有功,孔甲封他为御龙氏。后因一雌龙死,累把龙肉加工成美食,送给孔甲吃,孔甲享用后,感到味道鲜美,又向刘累求食,刘累怕死龙事发,孔甲追究问罪,便于约公元前1873年,刘累便迁徙到河南省鲁山县隐居,隐匿了原来的名字,改称“丘”,人称“丘公”,称隐居的地方为“邱公城”。孔甲知道后,不再追究,丘公改为刘累,刘累族人遂复姓为刘氏,中华刘姓遂繁衍生息。[1]
  刘姓自汉朝以来多次建立大一统或地方割据政权,其中西汉(皇帝15人)、东汉(皇帝14人)为大一统政权。史书公认但未大一统的政权还有玄汉(皇帝1人)、南朝宋(皇帝9人)、蜀汉(皇帝2人)、后汉(皇帝2人),其它地方割据政权称帝者有十六国汉国-前赵(称帝5人)、夏国(称帝3人)、南汉(称帝4人)、北汉(称帝4人)、齐(称帝1人)、燕(称帝1人)等。还有自立为天子者史书记载有19人(西汉时的刘信、东汉之前的刘盆子、西汉钟武侯刘望、梁王刘永、新朝的刘子舆、东汉的刘文伯、西晋时的刘尼、西晋时的刘芒荡、襄国刘显、刘黎、南朝宋的刘义宣、南朝宋的刘子勋、南朝梁的刘静躬、北魏末年的刘蠡升、北周时的刘没铎、隋代的刘苗王、隋代的刘元进、隋末的大世皇王刘迦论、隋末唐初的刘武周)。
  刘姓自汉以来受封王爵、自立为王者历代大约有500多人(见词条“刘氏诸侯国”)
  刘姓自东周卿士刘康公开始,各朝及地方割据政权行使丞相与副丞相职权的100多人。(见百度文库“刘姓主要分布”)
迁徙分布
  刘姓,以邑为氏,据专家考证,世界上刘姓人口有7000多万,称得上是“遍地流(刘)”。刘氏建立东、西汉两朝,统治天下,于是其子孙分布于天水、中山、南阳、彭城、东平等十四处之多。
  汉末三国之际
  中原的刘氏为避“董卓之乱”不断向四方迁徙,主要是向东南投奔孙吴和向西南进入四川投奔蜀汉。
  魏晋南北朝时期
  刘氏大举南迁,在江南影响很大。
  唐代和宋代,
  刘姓已遍布大江南北,盛于全中国,直至今日。
  从明末开始,
  闽、粤刘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后又有不少人到海外谋生。

(3) [刘姓起源]刘氏的起源


刘氏的起源
刘姓源出主要有三:
1、出自祁姓,为炎帝尧陶唐氏之后。后来祁氏被封于刘国,亦即今河北省唐县。其子孙以国为姓,史称刘氏正宗。     2、出自姬姓,为周太王的后裔。相传周武王去世后,周成王继位,封王季的儿子于刘邑,今河南偃师,其后裔以地为氏,便成姬姓刘氏。     3、出自他姓,为他族、他姓改嫁或赐姓刘。一、汉高祖刘邦为解除匈奴的威胁,将公主嫁给匈奴人领袖冒顿和亲。依照匈奴的习俗 ,贵者皆从母姓,于是公主所生子孙,便为刘姓。二、齐人娄敬因多次向刘邦献策立功,刘邦赐其姓刘;又刘邦为了感谢项伯曾多次救助他,赐他刘姓,并对项伯的遗族多人封侯,皆赐姓刘氏;还有东汉的王常,曾起兵反对王莽,在昆阳之战中立大功,后被更始帝刘玄赐姓刘。三、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将鲜卑族的复姓独孤氏改为汉字刘姓,成为当时大姓之一。其他入迁中原的少数民族也有改作刘姓的。   二、迁徙分布     刘姓历史悠久,源自帝尧的刘氏,源地在今河北省唐县。源自周太王的刘氏,源地在今河南省偃师县西南。据史书记载,初期之刘氏,发见于陕西、甘肃,至西历纪元前三百年始向河南、江苏移动。后来刘氏建立东、西汉两朝,统治天下,于是其子孙分布于天水、中山、南阳、彭城、东平等十四处之多。汉末三国之际,中原的刘氏为避“董卓之乱”不断向四方迁徙,主要是向东南投奔孙吴和向西南进入四川投奔蜀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刘氏大举南迁,在江南影响很大。唐代和宋代,刘姓已遍布大江南北,盛于全中国,直至今日。   三、历史名人     刘 邦:即汉高祖,江苏沛县人。于公元前211年建国称帝,国号汉,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史称西汉。     刘 向:江苏沛县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是我国目录学之祖。     刘 秀:南阳蔡阳人,东汉开国君主,史称光武帝,建武元年称帝,定都洛阳。后消 灭了各地割据势力统 一了全国。     刘 备:即蜀汉昭烈帝,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曾投靠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后得诸葛亮辅佐,采用联吴抗曹策略。于建安十三年大败曹操于赤壁。公园221年 正式称帝,建都成都,国号汉。     刘 渊:匈奴人,十六国时汉国建立者,西晋末年起兵反晋,称 大单于,后改称汉王。永嘉二年称汉帝,建都平阳。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所著《天论》三篇,为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及辨证法哲学著作。
刘氏寻源之五:历史名人---始祖刘累
刘累         历史上正式见载于经传和正史文献的第一位真正的刘姓人物,是夏朝后期的刘累。关于刘累这个人,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神秘的传说。这些传说主要记载于《左传》、《史记》、《新唐书》和大量刘氏族谱中。据文献记载,刘累是帝尧陶唐氏的后裔。他的出生很奇特,一生下来两手手掌中就各有一个特殊的纹饰,看上去分别是"劉""累"二字。古代的人很迷信,刘累的家人认为这种胎记是上天的某种预兆,是神的暗示,因此就把这位新生的圣婴取名叫做"刘累"。有的族谱还认为,刘姓就是因此而产生的。在一部《清源 刘氏族谱》上还有这种记载,说是刘累生下来时,手掌中各有一字,字形是"卯在田上,系在田下"(一作"卯上系下,田在其中。"),因此取姓名叫"刘累",即姓 刘名累。刘姓的得姓就因此产生。这支刘姓也公开推刘累为刘氏肇姓大始祖。         其实,人出生时手掌或身体某一部分有纹饰是很正常的事,在今天这就叫胎记。而刘姓的"劉"字 ,在先秦时可能与"留"相近,甚至本来就是一个字,所以"刘累"既是刘姓的始祖,又是"留"姓的始祖。不过,刘累虽然有这样奇特的手纹,他也因此而取刘累这个名字,但刘姓的得姓却不是因他而始。刘姓的得姓,仍然应该以尧帝之孙式为始,刘累是帝尧陶唐氏后裔,也就是监明和刘式的后裔。刘累出生之前,刘国和刘姓本就已经存在。而且刘累本人也应该就是刘国的国君之子,他本就已姓刘(当然在当时还只是称刘氏而不称刘姓),此次因手掌有"刘累"二字而取名叫刘累,也只不过是仍旧以刘为氏罢了。并非因此改姓为刘。因此,我们可以说刘累是刘姓的第一个大显 祖(因为他是目前可知的有史可查的第一个刘姓成员),但不能称他肇姓始祖。         中国人的名字并非简单的符号,必有某种特殊的含义。"刘累"这个神秘的名字是一种神瑞兆示,与刘累后来的经历、他的特殊事业--御龙有关。         刘累所出生的刘氏族是原始时期一支崇拜刘斧、善于使用斧钺的部族。刘斧是当时人类征服自然的最重要的工具,而对人类最大的威胁莫过于那些巨大的猛兽。当时人们认为,在所有的动物中,又以龙是最神秘莫测的、人类最难征服的动物。直到春秋时期,人们仍认为"虫莫知于龙"。可以说,龙是动物界的代表,是动物之神。正因为如此,我们的祖先就干脆崇拜起龙来了。龙是一般人不能征服的,除了作为上帝之子的帝王外,就只有那些具有非凡本领的特殊氏族或人物,才具有征服龙的专门本领。作为远古时期最优秀的狩猎部族,刘氏族自然很希望能成为征服龙的部族。刘累诞生时手掌中有"刘累"二字,刘氏族的人便认为这正是神的暗示,即刘姓将要成为征服龙的氏族。原来,"劉"是一柄巨斧,喻含着征服和杀的意思;而"累"字本义是一种绳索,引申为拘系、捆绑的意思。这两个字合起来,就是一手执刘,一手执绳,要去征服、驯服龙的意思。          这就是神的旨意,这就是"卯在田上,系在田下"的谜底。当时,在中原大地上确实有一支擅长驯服龙的部族,叫做豢龙氏。这个部族属于当时的祝融集团,主要活动在鬷川(今山东定陶)一带。这个氏族自从帝舜时期就以擅长驯服,饲养龙而闻名于世,并一直受到中原舜帝政权和夏王朝的器重,也是王室用龙的专门提供者。          刘累因生下来时便有手纹的神瑞兆示,很快就被推为刘氏本族的首领。担负着神圣的使命,刘累年轻时就离开家乡,到豢龙氏族那里去学习驯服,驯养龙的本领。不知是有神的力量还是刘累自己聪明过人,刘累很快就学有所成,成为当时中原部落中小有名气的驯龙能手,并被夏朝王室召到宫中负责养龙。这时正是夏朝第14代君主孔甲在位。据说,孔甲是个昏庸无道的君主,他在位时不关心治国爱民,却沉醉于信奉鬼神方术。孔甲在位的第三年(约公元前1877年),从黄河和汉水中各得到一对雌雄双龙。孔甲准备用这4条龙来给自己驾车,但他自己却不会饲养。孔甲派人去找最擅长驯养龙的豢龙氏人,但没有找到。这时,刘累便毛遂自荐,主动请求承担4龙的驯养工作。孔甲对刘累的举动大力欣赏,立即批准了他的请求。最初,刘累把龙饲养得很好,孔甲对他的工作非常满意,于是颁布命令,正式任命刘累为王室驯龙官,并赐给刘累"御龙氏"的姓氏,宣布由他取代豢 龙氏的工作。孔甲又把颛顼之孙大彭氏所居之地--豕韦(今河南省滑县西南韦乡)赐给刘累作为他的封邑。至此,刘累的家族就由刘氏族演变成了御龙氏,族人世由刘邑(今河唐县)南迁到豕韦。但刘累的驯龙技术似乎没有学到家。过了4年,也即孔甲七年时,刘累负责驯养的4条神龙中,突然死了一条雌龙。刘累害怕事情被发现,干脆将龙肉煮熟,做成一道菜,派人送给夏王孔甲。不料这龙肉的味道还非常美,孔甲不知实情,吃了还大加赞赏,并派使者向刘累两次索求龙肉。刘累一不做,二不休,又把剩下的3条龙相继杀了。孔甲一吃不可收拾,不断派人向刘累求要龙肉。可是,龙是罕见之物,哪能随便就能抓得到的?刘累在3条龙都被孔甲吃了之后,因为找不到龙,这才知道闯了大祸,害怕事情败露后会族灭家亡,于是带着他的一部分族人偷偷逃离夏朝都城,适到鲁县(今河南省鲁山县)一带隐居起来。刘累的族人,从此一分为二:一部分随刘累迁到鲁县一带;一部分则继续留在祁姓刘氏族的旧地刘邑一带。
刘氏寻源之七:历史名人---《清史稿》记载的刘氏名人(1)
刘武元            刘武元,字镇籓,汉军镶红旗人,初籍辽东。仕明官游击,佐祖大寿守大凌河,天聪五年,从大寿出降。崇德六年,授刑部参政。顺治元年,改授甲喇额真,予世职三等甲喇章京。二年,授天津兵备道。三年,擢南赣巡抚。四年,遣副将刘伯禄、徐启仁等剿捕瑞金、石城,兴国、龙安,宁都、上犹诸州县土寇,克鱼骨、莲花、丁田、钩刀嘴诸寨,斩其渠叶南枝、刘志谕、刘飞等。五年正月,金声桓、王得仁以南昌叛,江西诸郡县皆附,外连闽、粤,赣州介其间。武元召诸将歃血誓,得仁以二十万人来攻,启仁出降,围合。武元城守三月,粮尽,斥家财佐军,励士卒奋战,遂破得仁兵。得仁退屯东山,引武元空城出战,将设伏邀击。武元知其谋,天未明,兵数百持炬为前驱,得仁兵望见,伏尽出,力战,得仁中创遁。声桓闻我师至九江,谋退保南昌,武元出奇兵袭其后,败之太湖港,斩获无算。   十月,叛将李成栋复来攻,众号百万。武元先出兵数百挠之,夜縋城出死士劫破十馀垒,遂令诸将分兵东、西、南三门出战,大破之,成栋以数骑走。叙功,加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赐紫貂冠服、甲胄、佩刀、鞍马。六年,征南大将军谭泰既克南昌,遣梅勒额真觉善等与武元会师,克信丰,成栋宵遁,堕水死。武元分遣副将先启玉、参将鲍虎、游击左云龙等捕成栋馀党,定瑞金、雩都、崇义诸县。进攻梅岭,破木城五,获成栋将刘治国。        七年,平南王尚可喜徇广东,师自南安入,武元遣副将栗养志以兵从,克南雄、韶州二府。又遣副将高进库,游击杨继、洪起元等剿宁都土寇彭顺庆,副将杨遇明、刘伯禄、贾熊、董大用等剿大庾土寇罗荣。顺庆应声桓为乱,自号军门,窥伺郡邑;荣自明季倡乱楚、粤间,自号五军都督,聚众数万,阻山结寨二十馀,四出劫掠:至是皆就戮。叙功,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遇恩诏,进世职一等阿达哈哈番又一拖沙喇哈番。十年,引疾还京。十一年,卒,赠少保,谥明靖。瀇,武元长子,袭职。疏请追叙武元赣州全城功,进二等阿思哈尼哈番。官至副都统。武元次子。康熙间,官广西浔州知府。孙延龄叛,城陷被戕,并及其子中枢、中梁、中柱、中楫。事闻,赠太 仆卿。(《清史稿》列传二十七)          刘弘遇           刘弘遇,汉军正蓝旗人,初籍辽东。与弟奇遇,并以诸生入祖大寿幕,佐军谘。天命间,太祖伐明,次三岔河,弘遇与奇遇挈家来归,籍明诸边兵马数目,并画战守事陈奏。上曰:“得广宁,当官汝!”久之未用。崇德元年,上疏乞自效,命大学士范文程等试之,授弘文院副理事官。       顺治元年,译辽、金、元三史成,赐白金、鞍马。寻授工部理事官,迁山西朔州道。二年,与副将侯大节等捕治蒋家峪、黑草嘴土寇,擢陕西布政使。五年,授安徽巡抚。金声桓叛江西,皖北盗蜂起。弘遇如池州,分遣镇将逐捕盗渠王贰甫等,移驻安庆,与总督马国柱捕治英山、霍山、潜山诸盗,得其渠孔文灿等,馀盗悉平。六年,裁缺召还。 七年,授山西巡抚。时姜瓖乱初定,其党窜匿保德、五台、府谷诸县山谷间。弘遇请免逋赋,甦驿困,矜恤诸死事家。又疏言:“兵后民田荒芜殆尽,前此师讨姜瓖,竭蹶供刍粮。今捕治馀寇,日需输輓。值二麦未收,秋禾遇蝗灾,农失耕时。”得旨,下所司蠲赈。又与总督佟养量、总兵刚阿泰剿五台山寇刘永忠、高鼎,降陕西土寇杨茂。弘遇抚山西四年,建忠烈祠祀守土诸臣死姜瓖乱者,并修太原、阳曲学宫,筑汾河诸堤,山西民诵其惠。旋以捕治土寇未入奏即籍没,给事中张璿论弘遇专擅,寻奉诏甄别督抚,弘遇左授福建督粮道。十八年,卒。(《清史稿》列传二十七)           刘清泰           刘清泰,汉军正红旗人,初籍辽阳,名朝卿,以诸生归太宗,赐今名。崇德六年,试一等,入内院办事。顺治二年,擢弘文院学士。九年,充会试副考官。授浙江福建总督。           时郑成功据厦门,陷漳浦、海澄、南靖诸县,上命其父芝龙作书,敕清泰谕降。十年二月,清泰疏劾巡抚张学圣、巡道黄澍、总兵马得功前此侦成功赴粤,潜袭厦门,攫其家赀,致成功修怨,连陷城邑,学圣等并坐黜。三月,清泰得成功报芝龙书,略言就抚后,原得浙东、岭南地驻兵。清泰疏上闻,并论成功语浮讠夸,议抚当详慎,上嘉其远虑。五月,平南将军金砺攻海澄,以饷不继,还军漳浦。会上敕封成功海澄公,畀以泉、漳、惠、潮四郡地,遂罢兵。清泰请驻军浦城备不虞,从之。十一年,疏言:“成功虽降,不薙发,其党逞掠如故,降无实意。宜发禁旅赴福建,驻要地,资策应。”下诸王大臣议。清泰旋以病乞假,还驻杭州。成功发兵攻陷漳、泉,上授郑亲王世子济度为定远大将军,率师讨之。左都御史龚鼎孳疏劾清泰当金砺攻海澄,不能同心合力,及招抚未定,又不控扼险要,致海疆被陷,坐夺官。 十八年,圣祖即位,起秘书院学士,授河南总督。康熙三年,以报垦荒地万馀顷,加兵部尚书。四年,以疾致仕。卒。(《清史稿》列传二十七)            刘之源           刘之源,汉军镶黄旗人。天聪九年,授甲喇额真。崇德五年,从上伐明,攻锦州,距城东五里发砲隳其台。复列砲城北击晾马台,殪明兵。寻代马光远为正黄、镶黄二旗汉军固山额真。六年,从睿亲王多尔衮围松山,发砲隳台四,获明将王希贤、崔定国、杨重镇等,又斩裨将三。七年,从郑亲王济尔哈朗围塔山,列砲城西,毁其垣二十馀丈,歼城兵,隳杏山城北台,又击毁其垣,城兵惧,乃出降,授世职二等甲喇章京。分设汉军八旗,之源仍领镶黄旗。八年,从郑亲王攻克中后所,斩明将吴良弼、王国安等;进攻前屯卫,发砲隳其城:进世职一等。           顺治元年,从入关,命与固山额真李国翰剿定畿南馀寇。复从固山额真叶臣等西征,克太原。又与固山额真巴哈纳自汾州逐寇至平阳,斩馘四千馀。山西寇始尽。师还,优赉。二年,从顺承郡王勒克德浑下湖广,讨李自成,与国翰合师破应山。降将马进忠复叛,与固山额真金砺击败之武昌,得舟六十馀,遂徇湖北。五年,授定南将军,从郑亲王再下湖-9588-广。六年,攻湘潭,明总督何腾蛟分三队出战,之源分兵应之,败明兵,克其城,获腾蛟。夜督兵逐进忠,平明劘其垒。复进克宝庆,并破南山坡九垒,斩明将马有志、胡进玉等,进忠跳而免。又击破明将袁宗第於洪江、王永强於便水驿。叙功,遇恩诏,世职累进一等阿思哈尼哈番兼拖沙喇哈番。          八年,与金砺驻防杭州。明大学士张肯堂与其将阮进、张名振拥鲁王以海屯舟山,之源与总督陈锦、总兵田雄合师攻之,破明兵於横水洋,获进。逼螺头门,肯堂城守十馀日,师以云梯登,肯堂及鲁王诸臣李向中、吴锺峦、硃永佑等纵火自焚死。名振以鲁王遁三盘岛,之源遣总兵马进宝等追击破之,焚其积聚;复败之於沙埕,收各 奥户口八千五百馀,悉令归农。论功,进三等精奇尼哈番。       十六年八月,授镇海大将军,驻防镇江。疏言:“京口百川汇流,江南财赋自此輓运北输。近因郑成功入犯,几至横截运道。宜先练习水师,以资防御。防海策有三:出海会哨,勿使入江,上也;循塘拒敌,勿使登陆,中也;列阵备兵,勿使近城,斯下矣。顾练水师当先造船,火器、水手、舵工,百无一备,何以御贼?”上敕兵部下总督郎廷佐制备。十七年,疏言:“京口水师造船二百,募水手、舵工八千馀,一时难以集事。沿海民有双桅沙船,造作坚固,其人熟於洋面水道,请查验船堪用者予收用,船户给以粮饷。旧设战船低小,不必修-9589-补。边海砲台、烽墩、桥路,请敕督抚下沿海州县修葺高广。”下兵部,并从之。寻得成功遣谍与提督马逢知关通状,疏闻,命侍郎尼满会之源鞫实,逢知坐诛。? 康熙三年,召还京,仍任都统。四年,以病乞休,加太子太保,致仕,以其子光代为都统。鰲拜得罪,之源、光坐党附,夺官论死,上命宽之。之源寻卒。妻胡叩阍,诉之源功罪足相当,诏复官,并予三等精奇尼哈番,仍以光袭。三传,降袭三等阿思哈尼哈番。乾隆初,定封三等男。(《清史稿》列传三十)           刘芳名           刘芳名,字孝五,汉军正白旗人,初籍宁夏。仕明至柳沟总兵。顺治元年,降,命仍原官。二年,调宁夏,赐白金、冠服。时陕西初定,多盗,悍卒复伺隙谋乱。芳名抚绥训练,冀树威望,销乱萌,总督孟乔芳疏奖其才。武大定叛固原,贺珍叛汉中,师进讨,芳名皆有功。三年,方赴巩昌剿寇,宁夏兵遽变,戕巡抚焦安民。芳名驰还,察知裨将王元、马德首乱,遣德署花马池副将,分元势;侦元将出城就寇渠洪大诰,芳名设伏,俟元至,伏发,元力拒,诸将樊朝臣、姜九成等衷击之,元败奔,副将马宁等追击,获以归。芳名别遣将搜斩大诰。德闻元诛而惧。四年春,芳名偕河东道马之先出师惠安,德乘间纠党劫军资,遁入山,合寇渠贺宏器等自红古城出口,袭破安定。螺山寇王一林戕参将张纯以应之,横行宁固、平庆间。芳名督所部兵进次乱麻川,破贼;复进次预望城,再破贼,斩一林,德以四骑走,追及之河兒坪,缚而磔之,乱乃定,授三等阿达哈哈番,擢四川提督、定西将军。寻命以右都督留镇宁夏。五年,讨平香山寇李彩。马德之诛,副将刘登楼预有功。登楼居榆林宁塞,多力而狡。六年,以延安叛应姜瓖,易衣服,自署“大明招抚总督”,戕靖边道夏时芳,腾书致芳名。芳名以见汙,怒,封其书示巡抚李鉴,鉴以闻。登楼西犯花马池,下兴武诸营堡,逼宁州。时定边屯蒙古札穆素叛逃贺兰山,芳名遣兵击破登楼,登楼走定边屯,结札穆素寇宁夏西境,犯河东,陷铁柱、惠安、汉伯诸堡。将犯灵州,会固山额真李国翰师至,乃定策:鉴守宁夏,御札穆素;芳名引兵东渡河,趋榆林,与登楼战於官团庄,大破之。登楼退据汉伯,师从之,绝其水道,遂合围。芳名督兵逼垒东南,当矢石冲。诸将进曰:“当移数武避贼锋。”芳名厉色叱之曰:“死则死耳,何惧为?且士卒多伤痍,而我避锋镝可乎?”士卒益奋,攻十二日,克之,斩登楼,馀众悉降。 乱定,进世职二等。疏言:“宁夏孤悬河外,延袤千里。镇兵屡徵发,兵单力薄。请自后徵发缺额,即令招补备守御。”又请以减等罪人佥发沿边,资生聚。皆下部议行。          十六年,调随征江南右路总兵,加左都督,率宁夏三营驻江宁。郑成功攻崇明,芳名与提督梁化凤共击败之。十七年,疏言:“臣奉命剿贼,不意水土未服,受病难瘳。所携宁夏军士,训练有年,心膂相寄。今至南方,半为痢疟伤损。及臣未填沟壑,敢乞定限更调。”上报以优旨。旋卒於军,加太子太保,谥忠肃。命所部将士还宁夏本镇。(《清史稿》列传三十)           刘光弼           刘光弼,汉军镶蓝旗人,初籍辽阳,冒曹氏。天聪五年,命守耀州。率兵从太宗伐明,围大凌河,克城旁三台。城兵出战,光弼先众驰击,我兵有陷阵者,力援之出。明监军道张春、总兵吴襄等自锦州赴援,光弼驰入阵,斩其裨将。崇德五年,授甲喇额真。从攻锦州,与墨尔根辖李国翰同克吕洪山诸台。屡击败松山、杏山马步兵。明兵屯山口阻我师,与国翰督兵奋战,明兵引去。锦州既下,发砲攻克塔出、杏山两城,及附近台堡。叙功,予世职牛录章京。七年,擢镶蓝旗汉军梅勒额真。八年,偕固山额真刘之源诣锦州督铸砲。寻从郑亲王济尔哈朗攻宁远,取前屯卫、中后所。 顺治元年,从入关,击李自成。旋从固山额真叶臣徇山西,克太原。三年,从端重亲王博洛下浙江,拔金华,进定福建。五年,授礼部侍郎。从大将军谭泰讨金声桓,克南昌,谭泰疏请以光弼署江西提督。六年,平广昌土寇,旋命真除。土寇张自盛、洪国玉等据湖东为乱。光弼督参将陈升等讨平之。其党董明魁、郭承珉等皆降。遇恩诏,世职累进一等阿达哈哈番。十三年,赐鞍马、弓矢。十六年,以老病致仕。康熙十二年, 卒。(《清史稿》列传三十)           刘仲锦           刘仲锦,汉军正蓝旗人,初籍辽阳东宁卫。崇德五年,以牛录额真从睿亲王多尔衮等伐明,围锦州,骑兵千馀出迎战,仲锦击破之,追薄城下始还。复击败松山、杏山、吕洪山口敌兵。七年,从郑亲王济尔哈朗等攻塔山,发砲击城圮,仲锦率所部兵先登,克之。进攻杏山,复发砲击城,毁其垣,城人遂降。叙功,予世职半个前程。八年,从巴牙喇纛章京阿尔津、哈宁阿等伐黑龙江虎尔哈部,克博和哩、诺尔噶勒、都里三屯,降大小噶勒达苏、绰库禅、能吉勒四屯。赐貂皮、白金。复从攻宁远,取中后所、前屯卫。进世职甲喇章京。            顺治元年,从入关,授户部理事官,兼甲喇额真。从固山额真叶臣等徇山西,克太原。又从英亲王阿济格西讨李自成,自陕西下湖广,败其将马进忠,得舟十一。五年,擢兵部侍郎。六年,从睿亲王讨姜瓖,攻浑源、左卫,进攻汾州,皆发红衣砲克之。七年,授山东临清总兵,加都督同知,世职累进一等阿达哈哈番加拖沙喇哈番。十年,改福建右路总兵,加左都督,驻泉州。十一年,以疾解任。旋卒。论曰:满洲兵初入关,分驻都会,其后乃久屯,置总管。沙尔虎达招徠新满洲,刘之源、巴山、喀喀木镇抚江南,喀喀木合群力摧大敌,厥功尤著。汉兵入关后来附者,不复入乌真超哈,循旧制分设提镇。化凤援江宁,与喀喀木同功。芳名偕马之先守宁夏,有升佐刘武元守赣州,皆有殊绩。名高等以卿贰出专阃,亦能称其职者。若富喀禅镇西安,乌库理守盛京,皆见於他篇,故不复著。(《清史稿》列传三十)           刘正宗           刘正宗,字可宗,山东安丘人。明崇祯进士,自推官授编修。福王时,授中允。顺治二年,以荐起国史院编修。累迁秘书院学士。十四年,授吏部侍郎,擢弘文院大学士。吏部尚书缺员,谕以“正宗清正耿介,堪胜此任,加太子太保,管吏部尚书”。御史杨义论部推越次,正宗与辨,执相诟詈。给事中周曾发,御史姜图南、祖建明交章劾之。御史张嘉复以正宗昏庸衰老,背公徇私,疏请罢斥。下部议,以无实据,寝其事。给事中硃徽复劾正宗擅拟佥事许宸迁通政司参议,不由会推,又未专疏题明。正宗以疏忽引咎,当 俸,援恩诏以免。旋引疾乞休,不允。辞尚书,命以兼衔回内院,加少保兼太子太保。十四年,考满,进少傅兼太子太傅。十五年,改文华殿大学士。          十六年,上以正宗器量狭隘,终日务诗文,廷议辄以己意为是,降旨严饬,并谕曰:“朕委任大臣,期始终相成,以惬简拔初念。故不忍加罪,时加申戒。当痛改前非,称朕优容宽恕之意。”十七年,自陈乞罢,不允。左都御史魏裔介劾“正宗自陈奏内不叙上谕切责,无人臣礼。李昌祚叛案有名,票拟内升。先后荐董国祥、梁羽明,今皆事败,被劾不自检举。欺君之罪何辞?正宗与张缙彦为友,缙彦序正宗诗曰‘将明之才’,诡谲尤不可解。正宗弟正学,为郑成功总兵,正宗嘱巡抚耿焞躐升中军。蠹国乱政,其事非一端。请乾断以杜祸萌”。御史季振宜继劾,亦及国祥、正学,并正宗贪贿营利诸事。正宗疏辨,略谓:“李昌祚为叛党,裔介身为法司,何不早行纠参?例凡荐举之官,在本任不职,追坐举主。国祥、羽明皆升任后得罪。缙彦序臣诗有曰‘将明之才’,臣诗稿见存,缙彦序未见此语。”疏入,上夺正宗官,下王大臣会鞫;亦责裔介、振宜不早纠参,并夺官待质。旋议上裔介、振宜劾正宗罪状鞫实者十一事,罪当绞。上斥“正宗性质暴戾,器量褊浅,持论偏私,处事执谬。惟事沽名好胜,罔顾大体,罪戾滋甚。从宽免死,籍家产之半,入旗,不许回籍”。十八年,圣祖即位,以世祖遗诏及正宗罪状,当置重典,愍其衰老,贷之。未几病卒。(《清史稿》列传三十二)          刘良佐          刘良佐,直隶人,明总兵,预拥立福王。顺治二年,豫亲王下江南,良佐以兵十万来降。江南定,诣京师,隶汉军镶黄旗。五年,以来降功,授世职二等精奇尼哈番。从大将军谭泰讨金声桓。师还,授散秩大臣。十八年,授江南江安提督,加总管衔。寻改直隶提督,改左都督。康熙五年,以病乞休。六年,卒。刘泽清既降复叛,诛死。(《清史稿》列传三十五)           刘鸿儒           刘鸿儒,字鲁一,直隶迁安人。顺治三年进士,授兵科给事中。疏言:“开国之始,首重安民,宜轻赋徭,革积弊。伏读恩诏,赋制悉依万历初年,及观顺治二年徵数,并不减少,且复增重,请敕有司核实。州县六房书吏,初房各二人,今则增至七、八十人,并请敕有司核简。”上命指实,鸿儒复言:“臣籍迁安,明季丁银,下下二钱,下中四钱,上地一亩七分有奇。民苦输将,犹多逋赋。今蒙恩诏蠲免,而二年徵数,二钱者增至三钱六分,四钱者增至七钱二分,上地每亩增至八分有奇。一邑如此,他邑可知。乞敕清查蠲免。”下部确察。四年,调户部。五年,坐纠钜鹿知县劳有学失实,左迁上林苑蕃育署署丞。十年,命复故官。十三年,补兵科,疏言:“畿辅近地,劫掠时闻。请严责成,谨防捕。”下部如所请。转户科,十五年,疏言:“开国以来,度支屡见不敷。汱冗员,增榷务,广输纳,督积逋,讲求开节,已无不尽。今南服削平,万方底定,宜总计财赋之数,准其出入,定为经久不易之规。请通计一岁内亩赋、丁徭、盐徵、津税,各省轻赍、重运及赎鍰事例等项,汰其猥琐无艺者,所存金粟若干数;然后计一岁内上方供应、官吏俸禄、兵马粮料、朝祭礼仪、修筑工役,以至师生廪饩、胥役代食,罢其不经无益者,所需金粟若干数:务使出入相合,定为会计之准。用财大端惟兵,生财本计惟土。欲纾国计,莫善於屯田,朝廷下民屯之令。设官置役,多糜廪禄,得不偿失,不旋踵而请罢。稽古屯制,不在民而在兵,请敕各省驻兵处所,无论边腹地方,察有荒土,令兵充种。正疆界,信赏罚,则趋事自力;丰种具,宽程效,则收穫自充。此唐初府兵之制也。自顷四川、贵州已入版图,所得之地,必需驻守;若令处处兴屯,则根本自固,战守咸资。此又赵充国之於先零,杜预之於宛、叶,确然可循之遗策也。顺天左右郡县,拱翊王畿,根本要地,自令旧人圈住,深得居重驭轻之意。但畿辅之民,多失恆业,拨补他地,皆有系属,岂能据为己有?今喜峰、冷口诸关外,大宁以南,弥望千里,咸称膏壤,请令民原出关开垦者,许承为己业。沃土新辟,获利必饶,先事有获,趋者自众。数年以后,渐次起科,成聚成邑,堪资保障。二者皆军国大计,若设诚致行,久之兵食充足,国基赖以不拔矣。”下部议,以滇、黔未靖,兵饷无数,难以预定会计;设置兵屯,及畿辅民出边垦种,敕所司详勘。         十七年,迁顺天府府丞,再迁左通政。十八年,迁太常寺卿。康熙三年,迁通政使。六年,擢兵部侍郎。十年,调户部。十二年,迁左都御史。官户部时,甘肃巡抚华善因擅发仓粟赈灾,户部循例题参,并议罚偿,鸿儒无异议;及官都御史,又疏论华善不应参处,嗣后封疆大臣有利民之政,不宜拘以文法。给事成性疏劾,下部议,坐鸿儒先未异议,后又指摘沽名,降二级调用。寻卒於家。(《清史稿》列传五十一)          刘楗          刘楗,字玉罍,直隶大城人。顺治二年进士。是岁选新进士十人授给事中,楗除户科。疏论山东巡抚杨声远劾青州道韩昭宣受贿释叛贼十四人,仅令住俸剿贼,罚不蔽辜,昭宣坐夺官。四年,转兵科右给事中。疏论江南巡按宋调元荐举泰州游击潘延吉,寇至弃城走,调元滥举失当,亦坐夺官。是岁大计,楗用拾遗例,揭山东聊城知县张守廉赃款,下所司勘议,守廉以失察吏役得赃,罚俸;楗诬纠,坐夺官。十年,吏科都给事中魏象枢请行大计拾遗,因论楗枉,得旨,吏役诈赃,知县仅罚俸,言官反坐夺官,明有冤抑,令吏部察奏,命以原官起用。授兵科左给事中。          十一年,疏言:“近畿被水地,水落地可耕。方春农事急,请敕巡抚檄州县发存留银,借灾民籽种,俟秋成责偿。仍饬巡行乡村勘覈,不使吏胥得缘以为利。”         十二年,疏言:“郑成功蹂躏漳、泉,窥伺省会。臣昔充福建考官,询悉地势。福清镇东卫,明时驻兵防倭。倘复旧制,可以保障长乐,籓卫会城。宋、元设州海坛,明以倭患弃之。若设将镇守,可与镇东互为犄角。仙霞岭为入福建门户,与江西、浙江接壤,宜设官控制,招民以实其地,俾无隙可乘。成功数犯京口,泊舟平洋沙为巢穴。宜乘其未至,移兵驻镇,使退无可据,必不敢深入内地。”疏入,敕镇海将军石廷柱等分别驻守。          十三年,授山西河东道副使。十五年,转河南盐驿道参议。十六年,授湖广按察使,就迁右布政。十八年,总督张长庚、巡抚杨茂勋疏荐楗廉幹,协济滇、黔兵饷至八百馀万,清逋赋垦地,除鼓铸积弊。楗以母忧归。康熙二年,起江西布政使。吴三桂乱作,措饷供兵,事办而民不扰。十四年,授太常寺卿。十六年,迁大理寺卿。十七年,擢副都御史,疏言:“自吴三桂为乱,军需旁午,大计暂停。今师所至,渐次荡平。伏思兵后残坏已极,正赖贤有司招徠安辑。若使不肖用事,何以澄吏治、奠民生、息盗贼?请令督抚速行举劾,凡经荐举者,改行易操,一体严察,不得偏徇。”下部如所请行。又疏言:“江西当乱后,民逃田墟,钱粮缺额不急予蠲免,逃者不归,归者复逃;荒者未垦,垦者仍荒。”上为特旨悉行蠲免。旋以病乞休,谕慰留,遣太医视疾。擢吏部侍郎。未几,复擢刑部尚书。十八年,病剧,始得请还里。至家,卒,赐祭葬,谥端敏。(《清史稿》列传五十一)           刘师恕           刘师恕,字艾堂,江南宝应人。父国黻,康熙二十一年进士,改庶吉士,授户科给事中,历督捕理事官。在户科,建言民田亩有大小,地有上中下,请具载简明赋役全书,明示天下。在督捕,详考则例刊布之。往时以逃人为根,以一累百十,以逃案为市。取所历州县官职名待劾,弊不胜诘,皆剔除之,乃裁并兵部。改授鸿胪寺卿。          师恕,三十九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累迁国子监祭酒。雍正元年,授贵州布政使。四年,迁通政使,转左副都御史,擢工部侍郎。上以宜兆熊署直隶总督,调师恕礼部,协理总督事。五年,奏获交河妖民孙守礼,严鞫治罪。上奖其遇事直达,不稍隐讳。师恕与兆熊议裁学政陋规,学政孙嘉淦言:“学政旧规,日得五十五两,今减半即足用。”师恕言:“减至一两亦不可行,当另奏拨解公费。”师恕与兆熊奏已与嘉淦会商裁革,嘉淦以实奏。上谕曰:“孙嘉淦非骚扰贪饕者比,尔等何不量至此?可仍循旧例而行。嘉淦,端士也,宜作成之。”初夏,保定诸府少雨,上以为忧。师恕等言:“今岁遇闰,此后得雨不迟。”上责其怠忽。寻奏裁驿站夫马工料羡馀银,上谕曰:“陋规自应裁,第当量情酌理为之,毋过刻,令后来地方诸事难於措办也。”调吏部,仍留协理。大名诸生窦相可诉知府曾逢圣贪劣,布政使张适杖杀之,以狱毙报,兆熊、师恕匿不以闻。上命尚书福敏等按治得实,兆熊坐降调,上宽师恕,谕责其徇隐,命何世璂署直隶总督,仍令师恕协理。         七年,命师恕以内阁学士充福建观风整俗使。八年,疏言:“海澄公旧以辖兵给印,后兵裁而印未缴。今海澄公黄应缵滥行印文,非所宜,当令缴销。”并言外省世袭武职,年及二十,当令咨部引见,分京外学习。部议从之。十一年,师恕以病告,省观风整俗使不复设。乾隆七年,宝应灾,治赈,非贫民例不给。师恕族人诸生洞嗾不得赈者,閧堂罢市。上责师恕不能约束,夺官。南巡迎谒,赐侍读学士衔。二十一年,卒。是时广东、湖南皆置观风整俗使。焦祈年,字穀贻,山东章丘人。雍正元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考选云南道御史,擢顺天府丞,权府尹,迁右通政。八年,命充广东观风整俗使,修建十府、二州书院,延通人为之师。滨海多盗,设策钩捕,得剧盗百馀置诸法,盗差熄。奸民以符劄惑众,擒治之,赦其株连者。西洋人置天主堂,使徙归澳门。简阅营伍,军政以肃。擢光禄寺卿,召为顺天府尹,旋调奉天。行次山海关,疾作,乞归,卒於里。(《清史稿》列传七十八)          刘而位          刘而位,字尔爵,山西汾阳人。康熙五十二年举人,授河南安阳知县。有兄弟争产构讼十馀年者,为据理剖解,至泪下,皆叩头求罢,案牍遂稀。雍正中,迁福建泉州知府,再迁兴泉道参议。盐政窳敝,商居奇索高直,民苦淡食,不获已,增价以市。既而盐不足,民恶其垄断,聚而殴之。海舶私枭动逾千百,往捕则持械拒,大狱迭兴,罗织牵连,数岁不息。而位创议裁引革商,岁额课税归灶完纳,如农完赋,任人转运,听其所之,则诸弊可革而国赋不乏。巡抚赵国麟心韪之,格於例不行。未几,引疾归。乾隆三年,起官四川盐茶道副使。蜀盐产於井,课由井纳,民便之。雍正中有请设引招商增课者,四川盐政自此坏。商无馀赀,运不足额,民持钱不得盐,而井盐滞积不售,因以致讧。而位欲事釐剔,大吏畏难不可,力争,愈嫉之。改松茂道,调永宁道参议。居常郁郁,不得行其志,惟与诸生讲学。寻卒於官。          而位生平服膺王守仁,曰:“尊所闻,行所知,须不流於弊。尊阳明而不知其流弊,非善学阳明;尊硃子而不知其流弊,亦非善学硃子。”盖谓王氏高明,弊在躐等;硃子格物,弊恐拘而不化。著省克引、刘氏家训,为学者所称。  论曰:起元深於经术,当朝政尚严,能持以平恕。师俭以勤敏,继祖以明肃,并见重於时。维翰有幹局,甸尤能泽以儒效。叶滋抚循苗疆,未竟其用。而位议变盐法,亦不得申其志,而但以学术名。国家重视监司,所以扩循良之绩,储封疆之选,若诸人者,可谓无忝矣。(《清史稿》列传八十七)          刘纶、子跃云         刘纶,字蜰涵,江苏武进人。少俊颖,六岁,能缀文,长工为古文辞。乾隆元年,以廪生举博学鸿词,试第一,授编修。预修世宗实录,迁侍讲,进太常寺少卿。四迁,擢内阁学士。十二年,扈跸木兰,奏秋郊大猎、哨鹿二赋,称旨。十四年,直南书房,授礼部侍郎,调工部。十五年,命军机处行走。十六年,土默特贝子哈木噶巴雅斯朗图不按原议年限驱种地流民,命纶偕侍读学士麒麟保往勘。六月,疏言:“出口民价典旗地,应遵原议三年、五年限外撤还原主。其领地耕种为佃户,受雇力作为佣工,皆浮寄谋生,初无占地意,应许力耕餬口。至领地垦荒,积累辛勤,始得成熟,不同价典,年满先还原主。所需自种地有赢,仍给种以偿前劳。木头城、三座塔居人稠密,许照常居住。设三座塔巡检一,资弹压。”诏从其议。父忧归。服阕,十八年,除户部侍郎。         十九年,兼顺天府尹。故事,顺天府公牍,治中、通判不署名。纶请以钱穀属治中,狱讼属通判,先署牍呈尹可否之。大军西征准噶尔,师行,役车供偫,壹切办治无误。二十年,准噶尔平,予奖叙。浙江按察使富勒浑劾巡抚鄂乐舜授意布政使同德勒派商银,命纶如浙江偕两江总督尹继善等会讯。二十一年,覆奏鄂乐舜受银属实,拟绞候;同德未知情;富勒浑诬劾,拟杖流。上以富勒浑参款已实,不应议罪,责纶等失当。部议夺官,有旨从宽留任,罢直军机处。二十二年,命仍入直。二十四年六月,奏蓟州、宝坻等县蝻子萌动,州县官事繁,督捕未能周遍,饬千总、外委同佐杂分捕,参将偕监司巡察勤惰,报可。进左都御史。二十五年,偕侍郎伊禄顺赴西安勘将军嵩阿礼剋兵粮、勒餽送等款,得实,论如律。二十六年,进兵部尚书。二十八年,调户部,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三十年,母忧归。甫除丧,诏起吏部尚书,仍协办大学士。三十六年,授文渊阁大学士,兼工部尚书。三十八年,卒,命皇子临其丧,赠太子太傅,祀贤良祠,谥文定。纶性至孝,亲丧三年不御酒肉。直军机处十年,与大学士刘统勋同辅政,有“南刘东刘”之称。器度端凝,不见有喜愠色。出入殿门,进止有恆处。自工部侍郎归,买宅数楹。后服官二十年,未尝益一椽半甓。衣履垢敝不改作,朝必盛服,曰:“不敢亵朝章也!”侍郎王昶充军机处章京,尝严冬有急奏具草,夜半诣纶,纶起燃烛,操笔点定。寒甚,呼家人具酒脯,而厨传已空,仅得白枣十数枚侑酒。其清俭类此。校士尤矜慎,尝曰:“衡文始难在取,继难在去。文佳劣相近,一去取间於我甚易,独不为士子计乎?”较量分寸,辄至夜分不伴奏倦。文法六朝,根柢汉、魏;於诗喜明高启,谓能入唐人门阈。子跃云,字服先。乾隆三十一年进士及第,授编修。累迁礼部侍郎。六十年,充会试副考官,以校阅失当下吏议,左迁奉天府府丞,罢归。嘉庆四年,召为大理寺少卿,迁工部侍郎。上御门,跃云误班未至,左迁内阁学士。复授兵部侍郎。休致,卒。殿试例糊名,跃云对策,高宗亲置上第,喜曰:“此刘纶子,不意朕竟得之!”及视学江西,有清名。高宗意乡用,以忤和珅,主会试,坐浮言,黜。仁宗召起,老矣,终不竟其用。子逢禄,见儒林传。(《清史稿》列传八十九)
刘姓乃大姓,历经数千年之久,子孙依然繁荣昌盛。
                                 “刘""姓的来历
刘姓最古老的发源地在今河北唐县。这里是远古洪荒时代高扬巨斧、以刘为图腾、勇敢征服自然的古老刘姓子孙生活、栖息的地方。刘姓有“王者气象”,刘汉王朝构成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潮,自此中华民族之主体被称为汉人、汉族,中国的语言文字被称为汉语、汉字。上帝对刘姓实在太垂青了,他把奠基中华文明基础的重担交给了刘姓子孙。 高扬巨斧——刘姓的最原始根蒂 树有根,水有源。     作为中国第四大姓的刘姓,它的根和源到底在哪里呢?中国虽然有“张王李赵遍地刘”的说法,但倘若你去问别人刘姓的“刘”是什么意思,恐怕时下的人们, 甚至就连刘姓族人也鲜有能明确回答你的!     那么“刘”字到低代表什么意思呢?我们不妨借助汉语古文字学和现代语源学的钥匙,从“刘”字的字源着手进行寻根溯源。刘字的原始形象人们在介绍刘姓时常说:“姓刘,文刀刘”。这便是今天人们看到的,代表着华人世界数 千万刘姓族人的血缘徽记刘字。     其实,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个刘字,只是在中国大陆和新加 坡等通行的现代简化字。看到这里,我们就会明白:要探究“刘”字的原始形象和最早的意义,不能只看简化汉字,而必须看繁体的“劉”字。在中国人们现在所知的最古老的汉 语文字是甲骨文和金文。遗憾的是无论是在甲骨文、金文还是刻在陶器上的陶文中,我们至今都尚未发现“刘”字,令人奇怪的是在现在中国最早的字典——东汉文字学大师许慎著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当时堂堂国姓的“刘”竟无处觅迹。有人认为,这是出于避讳的缘故。     现在见到的最古老的“刘”字形体是汉代的小篆和隶书。战斧——刘字的本义 在现代汉语里,“刘”字除了用来作姓氏外,别无其它任何意义。因此,很少有人能解释得出来刘姓的刘是什么意思。其实,在古代汉语中“刘”字有着极其丰富而神奇的含义。根据《辞源》、《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辞典》等当今世界上最权威的汉语文字辞书的统计,“刘”字在古代有多达 11种不同字义和解释。一、名词,斧钺一类的兵器。《广雅·释器》:“刘,刀也”。《正字通·刀部》也解释 说:“刘,钺属”。二、动词,诛杀、杀戮。《尔雅·释古上》说:“刘,杀也”。 三、动词,克、征服。《尔雅·释古上》又说:“刘,克也”。四、动词,陈、铺陈。《尔雅·释古上》又说:“刘,陈也”。五、动词,凋残。《中文大词典》说:“刘,树木枝叶稀疏而不均也”。 六、名词,指一种果树,也叫“刘子”。《尔雅·释木》说:“刘,刘木弋”。郭璞注释说:“刘子,生山中,实如梨,酢甜核坚,出交趾”。七、形容词,通“ 忄刘 ”,“女刘 ”,美好貌。 八、通“浏”,回也。《淮南子·原道》:“刘览偏照,复守以全”。高诱注释说:“刘 览,回观也”。 九、与“镏”字通用。《集韵》“镏或作刘”。十、地名,《左传·隐公十一年》记载:“一取邬刘……”。这个就是地名,在今河南郑州附近。十一、河流名,《水经注·洛水》记载:“合水北与刘水合”。     在如此众多的字义中哪一个才是“刘”字最原始、最根本的含义呢?当初人们采用“刘” 字作为血缘和刘氏徽志又是取的哪一种字义呢?姓氏学家认为,最原始的姓氏,往往来源于最原始部落民族的图腾崇拜。因此,作为姓氏的汉字,它作为姓氏的意义就是该字的最原始、最根本的字义,也往往就是指称某一种具体的事物、实物。     从上面罗列的“刘”字 的11种字义看,只有“斧钺”这种解释有可能是“刘”字的本义。也就是刘姓的初始的含义。根据语源学的规律,我们可以推出刘字的本义与“刀”和“金属”有关。可见,“刘 ”字的最原始、最根本的含义是指一种“战斧”。 “刘”字的本义既然是指一种斧钺,那么刘姓又与这种斧钺有什么符合逻辑的内在联系呢 ?我们的古老祖先为什么要选用这种斧钺的名称来当作自己血缘徽记——刘氏呢?崇拜巨斧的氏族——古老的刘人 原来斧钺这种最古老而又常见的工具在人类进化和文明的发展史上曾经具有极其伟大的作用和意义。     现在的人们当然不会体会到斧钺的重要作用了。但是在人类原始生活中,斧钺 的作用和意义之巨大,绝不亚于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汽车、飞机、火箭和导弹的地位。文化人类学的理论认为,人类告别猿群由动物进化成人的标志是:人能制造工具。斧钺便正是人类所创造的最原始、最古老的工具之一。“刘”正是原始斧钺中的一种,或者说,在某一支原始氏族中,他们把斧钺称为“刘”。     当然,最原始的“刘”,或者说:最原始的斧头,并非金属制品,而是用石头制成的。它们最初也许极为简陋,并不如今天人们所看到的斧头那么锋利。这从考古发现的大量原始人类使用过的石斧就可以看出。在人类社会的童年时代,人类正是靠着“刘”这种粗糙原 始的石器,才得以抵御猛兽的袭击和击杀野兽猎物。 可以设想,没有“刘”(也就是斧头)这种原始的工具,我们的祖选——原始人类根本无法走出那暗无天日的茂密森林来到平原大地;没有“刘”,原始人类也无法击退那些凶猛无比令人恐怖的吃人野兽,保护自身;没有“刘”,原始人也砍伐采集不到更多的果实, 猎获不到大量的野兽。     到了稍后一个时期,“刘”又成为战争中的重要武器,这时因为斧头与战争相连,又被称为战斧,“刘”就是战斧中的一种。特别是在人类发明弓箭和长矛之前,“刘”更是人类兵器中最有杀伤力的武器。 总之,“刘”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常见最基本的工具,也是人类用以创造文明的工具。 中国人在谈到人类文明的起源时,喜欢用“混沌初开”一词来形容,而使人类从混沌走向文明的正是“刘”。不但如此,中国人还认为整个世界宇宙,都是由“刘”开辟创造的。宇宙形成学上又有开天辟地一说:中国人在追溯人类历史的起源时常常是这样描述的:“ 自从盘古开天地……”。而在传说的神话中人类和宇宙的创造者——盘古当年用以开天辟地创造宇宙世界的正是一柄神奇的巨斧,也就是“刘”。     早在远古洪荒时代,我们中华民族中的某一支氏族正是认识和感悟到“刘”这种工具的神 圣作用和赫赫威力,于是便用“刘”来作为本氏族的图腾,开始对他顶礼膜拜。久而久之 “刘”便成为这支氏族区别于其它氏族的血缘徽记,并逐渐得到其它氏族的认同。于是, 世界上古老的原始刘氏族便形成了。     刘氏最原始的发源地——今河北唐县 据现有资料证明,最古老的刘地,在今河北唐县。三民书局《大辞典》400页对“刘”的 解释:“刘,地名”,帝尧陶唐氏后裔的封地,在今河北唐县。宋代大史学家郑樵的《通 志·氏族略以邑为姓》刘条也说:“帝尧陶唐之后封于刘,其地今定州唐县也”。     古地名学的理论认为,有的地名因人而得名,而有的人群又是因地而得名,帝尧陶唐氏后 裔封于刘地,说明这里先有刘地,那么刘地的地名是怎样得来的呢?我们认为:刘地仍然是因人而得名,不过他的得名不是因为帝尧陶唐氏之后裔受封于此而得,而是因为最古老的以斧钺“刘”为图腾的刘氏族曾经居住、活动、生息于此而得名。 至此,我们完全可以作出如下大胆的推测,现在可知的最古老的刘氏族发源地,就在今河 北省唐县,这里就是远古洪荒时代那支高扬巨斧以“刘”为图腾和血缘徽记的刘氏族在勇敢的征服自然开辟文明的过程中生活栖息的地方。     帝尧苗裔——刘姓的主源 中华民族是一个由众多民族融合而成的民族,同时在中华姓氏形成的历史过程中我们也常常可以看到这种现象:一个普通的现代姓氏其产生和形成也往往是多源的,而非单一的。当然,现代刘姓的来源也非单一的,而是多源的。归纳起来有五个源头:其中一支源出帝尧之后,被称为祁姓刘氏;一支出自周成王最小的儿子被封于刘邑建立刘子国,改姓刘氏 因周成王姓姬被称为姬姓刘氏;三是汉高祖赐娄敬为刘姓,其后裔发展起来的一支被称为赐姓刘氏;四是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改姓为刘的一支;五是其它姓氏因各种原因改姓刘的。     在众多的刘姓形成的不同源头中,帝尧祁姓之后的这一支刘姓又为中华刘姓的最古老最主要的来源。帝尧——刘姓的血缘圣祖翻开各种姓氏学经典或任何一部普通的刘氏族谱,我们发现在追溯刘姓的起源时几乎都追溯到传说中的五帝之一的帝尧。      据史书记载:尧姓祁,名放勋 。传说于甲申(公元前2377年)出生于丹阳(今河北唐县),自幼聪明,年轻时就以擅长制作陶器在远近部落中著名。十五岁因能力出众而被推为本部落的酋长,并被当时中原华夏酋邦的君主帝喾封为唐侯。从此他和他的氏族又被当时 的各部族称为“陶唐氏”。大约公元前2357年,尧20岁就接替帝喾当上了中原华夏酋邦的君主。《史记》载:“帝喾高辛者黄帝之孙也”,“娶女敢訾氏女,生挚”;娶陈锋氏女名庆都生放勋,帝喾崩,挚代立,挚立,不善而崩,弟放勋立。尧的母亲庆都是母系社会人,姓祁(或姓伊祁),因此尧按照母系社会的制度从母姓祁。尧在位78年,于公元前22 59年去世,享年118岁。尧当上了中原华夏酋邦的君主后,在向 四方征伐的同时,也征服了原始的刘氏族,并将刘地封给了自己的家族成员,使其担任被征服的刘邑的首领。这位刘邑的新统治者及其家 族从此都以“刘”为“氏”。那些原来居住在刘邑的原始土著刘氏族人,逐渐被征服和融合到帝尧后裔的祁姓刘氏之中,他们虽然仍保留着刘氏族的徽记,但已由原来独立的刘氏族衍变为祁姓的刘氏族了。       那么帝尧的祁姓刘又与当代刘姓有什么关系呢?当代刘姓的开基始祖又是谁呢? 关于帝尧之后的祁姓刘与当代刘姓的关系早在儒家经典十三经之一的《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就明确说:“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此后无论儒家经典、正史,还是姓氏学经 典和各类刘氏谱碟都一直承袭了这一说法。 《唐书·宰相世系表》:“舜封尧子丹朱为唐侯至夏时,丹朱裔孙刘累迁于鲁县,累孙就守故地。至商更号豕韦氏,周复改唐公。成王灭唐以封其弟叔虞。其后更封刘累裔孙在鲁县者为唐侯,以奉尧祠”。     这就充分说明帝尧是当今刘姓的血缘圣祖。但尧姓祁而不姓刘 ,那么刘姓的开基始祖是谁呢?      三、刘累是刘姓的始祖,祖根在鲁山县      谈刘姓的形成,必须先搞清楚刘姓的开基始祖是谁?笔者认为当年第一个得刘姓的那个人 应该是当今天下刘姓的开姓鼻祖。那么这个人又是谁呢?由于年代久远,史书记载不详,民间传说各异,现存的文献也众说纷云,莫衷一是,到底谁是刘姓的始祖,一直未能解决。       据史书记载尧有10个儿子,两个女儿,长子监明早亡。(《史记》云:“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 以观其外”)史书所说的九男分别是丹朱、开明、启明、胤明、觉明、卧明、晦明、源明、少康。 因此关于刘姓的开基鼻祖就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当年刘姓的受封得姓始祖是尧的长子监明。 另一种说法认为受封于刘地的得姓始祖,不是监明,而是他的儿子式。这种说法最早见于汉代流行的纬书《尚书中侯》,该书记载:“尧之长子监明早死,不得立,监明之子式封于刘,朱又不肖而弗获祠”。 三种说法认为,当年受封于刘邑的是尧的第九个儿子源明。这一说法很少见于世传文献, 但在刘姓族谱中有流行。 四种说法认为刘姓的受封得姓始祖是尧的次子丹朱,这一说法见于一些与刘姓同源的唐姓族谱。《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中唐姓的介绍也采此说。       五种说法认为祁 姓刘氏的开基始祖不是尧的儿子或孙子,而是数百年后的尧的裔孙夏朝 的刘累。此说法在刘姓的源流史上比较流行。       六种说法认为,刘姓的受姓始祖是尧的儿子源明,并且强调说,源明与丹朱、监明是同一 个人的不同名称。这种说法,不见于传世的史传文献,只见于形成较晚的刘氏族谱。       在众多的刘氏成员受封开姓始祖说中,笔者认为:刘累说是最确切、最有说服力的。       因为虽然在古老原始氏族人群中的一支氏族高扬巨斧,以“刘”为图腾形成世界上最古老的刘氏族,这支刘氏族居住地即今河北唐县,史称刘地或刘邑。以后这支刘氏族又被帝尧后裔祁姓刘氏族征服融合衍变为新的祁姓刘氏族。因为在当时任何一个氏族成员,若被封到刘地都可以称为刘氏,他的族人可以称为刘氏族。同时,在当时姓从根本上也就没有独 立的分离出来。      历史上正式见于经传和正史文献的第一位真正的刘姓人物,是夏朝后期的 刘累,而且祖根就在今河南省鲁山县。      关于刘累这个人,自古以来就流传着许多神秘的传说。这些传说主要载于《左传》、《史 记》、《唐书》和大量刘氏、唐氏、留氏等族谱中。文献记载,刘累是帝尧陶唐氏的后裔,生于夏朝后期。《左传·昭公二十九年》:“刘累 学扰(训养)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曰御龙氏,以更豕韦之,后龙一雌死,潜酱以食夏后,夏后食之,既而伎求之,惧而迁于鲁县,范氏其后也”。《史记·夏本纪》云:“孔甲立,好方鬼神,事淫乱。夏后氏德衰,诸侯畔之。天降二龙 ,有雌雄,孔甲不能食,未得豢龙氏。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于豢龙氏,以 事孔甲。孔甲赐之曰御龙氏,受豕韦之。后龙一雌死,以食夏后,夏后伎求,惧而迁去” 。 《水经注》云:“尧之末孙刘累,以龙食帝孔甲,孔甲又求之不得,累惧而迁于鲁县(今鲁山县)立尧祠于西山,谓之尧山”。故张衡《南都赋》曰:“远世则刘后甘劂龙醢,视鲁县而来迁,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祠于尧山”。“尧山在太和川,太和城东北水出焉, 水又东经鲁阳县故城南,城即刘累之故邑也,有鲁山,县居其阳,故因名焉。王莽 之鲁山也”。 传说刘累的出生很奇特,一生下来两手手掌中各有一个特殊的纹饰,看上去分别是当时象形文字的“留累”(先秦时“留”与“刘”通用)二字。古人很迷信,刘累的家人认为这种胎记是上天的某种预兆,是神的暗示,因此就把这位新出生的圣婴取名叫刘累。       在一部《清源留氏族谱》上还有这样记载说:刘累生下来两手掌中各有一字,字形是:“ 卯在田上,系在田下”(一作“卯上系下田在其中”),因此取名“留累”,“留”姓的得姓就因此产生。这支“留”姓也公开推刘累为肇姓大始祖。所以刘累既是刘姓的始祖又是留姓的始祖。 另据《砂罗越刘氏源流考》记载:“刘累事夏孔甲,赐御龙氏。其生也,两掌成‘刘累’ 二字,因以为姓氏”。《安徽凤阳刘氏谱序》云:“我刘氏之先本出于帝尧苗裔,夏之时帝尧陶唐氏子孙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刘氏。此我刘氏之端也”。       又据《中国通史全编》第70页记载:“刘累自先祖时候,就向豢龙氏学习训龙,而且是时代相传的训龙能手,刘累也继承了祖业,能够饲养龙。孔甲把从黄河、汉水中捉到的两条龙交给刘累饲养,并赐刘累为御龙氏,代替豕韦的后代。过了不久,因雌龙在捕捉时受了伤而死去。刘累暗中把龙肉剁成肉酱,献给孔甲吃。孔甲食后觉得味道甚美。既而求之, 刘累惧怕而逃到鲁县(即今河南鲁山县)”。     据传说:“刘累逃鲁县时很仓促,一家人已跑散,刘累跑到鲁阳故城即后来的邱公城,老 伴跑到婆娑街;儿子跑到刘相公庄,儿媳和女儿跑到姑嫂石”。此传说为后人留下了神密的回忆。 刘累迁鲁隐居以后,果然躲过了灭族之灾,原来的刘氏族,也即御龙氏中的一部分也先后 随刘累迁到鲁县一带居住下来。      为了避免招遥刘累和他的族人,主动放弃了夏王朝赐给他 们的御龙氏名号,仍以原来的旧氏族刘氏相称。这支迁居鲁县的刘氏族,仍然尊尧帝为本氏族的血缘圣祖。在大尧山建立尧祠。《南都赋》云:“视鲁县而来迁,奉先帝而追孝,立唐祀于尧山”。       在今县城西北三十里的小尧山 建尧帝庙, 《方舆记要》:“尧山在县城西北四十里,夏孔甲时刘累迁鲁立尧祠于山上,因名”。时之今日这里的香火还十分兴旺。早已成为全社会香客们的朝祖圣地。     刘累迁鲁县后,就住在鲁阳故城,即邱公城。《水经注》曰:“ 水又东经鲁阳故城南 ,城即刘累之故邑也”。( 今县西三十里,地名,邱公城,即其地)。     刘累迁鲁居于斯,死也就葬在邱公城的东侧。据原籍耿集镇西边(邻近邱公城)的白沙咀 庄现年98岁的雷平新老先生讲:“邱公城东侧有个刘累墓,墓比一般墓大的多,小时候读 私塾时经常和同学们在刘累墓地玩,墓前还有个三四尺高的石碑,上面刻着‘豢龙故里,吾臣刘累之墓’”。(2002年调查口传材料)。      刘累死后,世人为了奉祀他老人家还在鲁 县城北牛兰山修建刘累亭以作纪念。《后汉书·郡国志·南阳郡》记载:“鲁阳有鲁山,有牛兰累亭”。又云:“鲁阳有牛兰累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胆肯定的说:不仅帝尧的裔孙刘累是当今世界刘姓的大始祖,而且 祖根就在今河南省鲁山县。      由于刘累家族长期居住在鲁山一带,所以鲁山境内留下一系列 与刘姓有关的地名,据不完全统计仅大小刘庄就有十多个,还有刘相公庄、刘泽庄、刘山门庄、刘河、刘寨、刘沟、刘铁沟、东、西刘湾、灌刘、王虎刘等。    四、刘姓的衍变     从刘累的御龙氏到其后裔的豕韦氏 刘累在夏朝为孔甲养龙时,曾被孔甲赐“御龙氏”,受豕 韦之。意思是说,刘累在被孔甲赐御龙氏的同时并把原大彭氏的封地豕韦,赐给刘累作食邑,当刘累因死龙事件迁于鲁 县后,孔甲不仅取消了刘累御龙氏称号,而且收回了食邑地豕韦,把它重新赐给它的旧 主大彭氏。原居住豕韦的刘氏族被驱逐出境。被驱逐的刘氏族大部分随刘累迁鲁县定居下来,其余散居其它各地。      公元前十八世纪,夏商鼎革之际,原被驱逐的刘氏族,势力日益发展壮大,因不堪忍受夏 朝的压迫,投靠了新兴的殷商王朝,商王成汤在消灭了亲夏王朝的大彭豕韦以后,又将刘累后裔的这支刘氏族重新封到豕韦故地,并让他们继承豕韦氏的称号。正如《左传》杜 预注说:“豕韦复国至商而灭,累之后世,复其国为豕韦氏”。 在商汤建国之后,为了兴灭国继绝世,又允许彭姓的豕韦复国,并封豕韦为伯爵。这时刘累的后裔,只好再次被取消豕韦称号。直到商朝中期,商高宗“武丁中兴”再次消灭了彭 姓 豕韦国,又复封刘累后裔的刘氏族人为豕韦氏。从此刘累后裔的刘氏族人便以邑为氏,由刘氏改为豕韦氏。成为依附于商王朝的部族政权。     从豕韦氏到唐氏、杜氏、唐杜氏 刘累后裔由刘氏族改为豕韦氏后,在豕韦(今河南省滑县韦乡)一带又生活了数百年。至公元前12世纪,周成王伐纣灭商后大量追封,三皇五帝后裔,在将尧帝一支后裔封于蓟( 今北京市)之后,又将同属于陶唐氏后裔的豕韦氏刘累之后封于陶唐氏旧地(今山西冀城西)。     商周之际,这支刘累后裔,以地为氏衍变为唐氏。 几十年之后,因唐人与商人关系密切,周成王大概是对原来亲商朝的祁姓刘累后裔的唐国不放心,便又废掉刘累后裔的唐国,把唐国故地封给他自己的弟弟叔虞作封地,而将刘累后裔迁到杜城(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杜曲),改封为杜氏,降爵为伯爵。     至此,刘累后裔 的这支刘氏族就在杜城建立自己的部落国家,并从此由唐氏改称为杜氏,或称唐杜氏。另 一部分唐国成员,没有迁到杜城,而分散在其它诸侯国仍以唐为姓氏,便成为今日唐姓的祖先。     杜伯的故事 西周晚年,刘累后裔的杜国君主,开始在西周王朝为吏任职。周宣王时,最后一个杜伯在 周朝任大夫 之职。据《砂罗越刘氏源流考》记载:“累后曰振、曰隗、曰仲、曰堪、曰杭、曰颂,咸有嘉德,不坠家声。颂八世孙叔假,商时为豕韦侯, 豕韦者国名也。叔假 遂以为氏焉。假十二世孙有敬蚁者,周成王灭唐取唐地封之,为唐杜伯,遂以唐杜为氏。嗣其景伯名忽,穆伯曰元、庄伯曰栗、桓伯曰褚、惠伯曰将、僖伯曰睿,皆身通显有令闻 ”。西周晚年,周宣王四十三年(公元前785年),在西周任职的最后一个杜伯被周宣王 无辜杀害,刘累后裔的祁姓杜国同时也被周朝灭亡。周宣王死后,继位的周幽王宣布为杜伯平反昭雪,并为其立祠以表其终。其祠叫杜伯祠,墓称杜陵,均在杜城(陕西省长安县东南杜曲)。杜伯被杀和杜国灭亡之后,他的子孙纷 纷逃往他国避难。      杜伯有个儿子叫隰叔,逃到晋国受到重用,官任士师(主掌刑法的官员,又称“理”)。 从此杜隰叔的后裔便以官为氏,改为士氏,在晋国繁衍开来。从士氏到司空氏、隋氏、范氏 春秋时期的刘氏,大概是因在为帝尧和刘累的神灵保佑,逃到晋国的杜隰叔后裔在晋国兴旺发达起来。杜隰叔生两个儿子,荐和 。其中 《 左传》称之为士,字子舆 , 继承父业,最初在晋国任士师。据说在他任职期间“朝无奸官”。因政绩突出升任司空( 古代掌管土地、水利和建筑工程的大臣),晋国君主为奖励士 的功绩,特将隋地(今山西介休东南)赐给他作领地。于是士的族人又来到隋地定居。这样来到隋地的士 的后裔,就以他们所封的采邑隋地的地名为氏,改称为隋氏。      士 的后裔除一支改为士氏,一支改为隋氏外,另有一支以士 所担任过的官职(司空 )为氏,即今日司空氏的来源。除此还有一支以士的名子为氏,形成历史上的士氏。 士 在晋国生子名叫成伯缺,伯缺生子士会,士会后又被晋国国君赏赐领地——范(今 河南范县)。随士会到范地的士会族人,又以采邑“范”为氏,称为范氏。这便是今日中国又一大姓范姓的来源。       正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和《国语·晋语八》关于御龙氏的传衍情况记载:前549年鲁卿叔孙穆叔去晋国访问,晋卿范宣子在欢迎宴会上以十分自豪 的口吻大谈本族的光荣史,“我的祖先在舜以前是陶唐氏,在夏代是御龙氏,在商是豕韦氏,在西周是唐杜氏,都是赫赫有名的大族。现在晋国成为华夏盟主,我们范氏又是晋国的卿族,古人所谓‘死而不朽’大概就是指我们这种绵延不绝、世代荣显的大族而言的” 。当时叔孙穆叔对范宣子的自吹自擂非常反感,当场驳斥说:“这种保姓受氏以守宗访、世不绝祠的事根本算不上‘不朽’,只能算作‘世禄’;只有那些能够立功、立德、立言的人才能‘虽久不废’,是真正的‘三不朽’。”值得注意的是叔孙穆叔只是对范宣子所 说的家史采取了不屑一顾的态度。但他并没有否定从陶唐氏到范氏的传承系统的真实性。      郑樵在《通志》二十六卷《氏族二》中说:“尧之后分为六,唐氏、杜氏、范氏、刘氏、 韦氏、祁氏,皆为著姓,岂尧之不泯欤”!实际上除六大著姓外还应加上士氏、司空 氏、隋氏、士氏。就此六姓而论,祁氏为尧之本姓,韦氏是豕韦演变而来。从尧之陶唐氏到刘氏的发展过程中士氏和范氏是 非常重要的一环。     五、刘姓的发展     在刘姓形成与发展的早期历史上,没有出过多少名人。刘累之后,除了杜伯因被周宣王冤杀 而产生一些影响外,大多数刘累子孙是默默无闻的,这个家族真正闻达诸侯是在士氏、范氏时期。正如王符在《潜夫论》中所称赞的“刘氏自唐以下,汉以上,德著于世,莫若范会之最盛也”。 士会与刘氏的复兴 士会姓祁,名会,字季,以士为氏,曾食邑于隋称隋会。又食邑于范称范会,史也称范宣 子。他出身于宦官之家,是春秋早期活跃于晋国政治舞台上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一个显赫人物,早年任晋国大夫,辅佐晋文公、晋襄公,是晋国称霸中原的功臣之一。公元前621年,晋襄公去世,太子夷皋年幼,以赵盾为首的晋国大臣们为了国家的前途,召开内阁会议,决定废除太子,另立襄公的弟弟即当时在秦国任亚卿之职的公子雍为新的晋国君主。因公子雍是士会的姑姑杜祁与晋文公的儿子,与士会有亲戚关系,于是晋国就派士会和另一个大臣先篾一同出使秦国,迎接公子雍回国继位。但是,当士会和公子雍在 秦国军队的护送下回国尚在途中时,晋国国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公元前620年,以赵盾为首的晋国大臣们迫于晋襄公夫人缪赢的压力,背叛了士会和公子 雍,在晋国国内改立年幼的夷皋为晋国的国君(即晋灵公),并派兵阻击秦军,阻止士会和公子雍回国。秦、晋双方在令狐至刳首一带展开一场大战,结果秦军因无备而败。此次战后,士会已不能再回晋国,被迫逃到秦国避难。接着其妻子儿女和部分族人也先后到秦国定居。士会在秦国受到重用,任秦军谋士,为秦军攻打晋国出谋划策。对晋国造成很大 威胁。晋灵公七年(公元前614年)晋国六大臣召开会议,商讨对策,一致认为士会无罪,必须想办法使士会回到晋国。随后就派魏寿余到秦国假装叛晋降秦,施计把士会劫持回晋国,并委以重任,先后任晋三军统帅和元帅。士会在晋国逐步掌握了军政大权,史称“士会辅 成、景军无败绩”,“端刑法,辑训典,国无奸民”。晋国在士会的治理下日益强大起来。 由于士会对晋国的卓越贡献和不朽业绩,公元前592年士会退休时被晋景公在其已有随地的基础上又加封一个领地——范邑。最后在范邑终老去世,被赐谥号“武”。因此史书也称士会为随武子、范武子。 士会生三个孩子,长士燮名富仙字美荣,次士鲂名富仁字祥耀,三士球名富任。“士燮子 留秦不返者复姓刘氏”。刘氏复姓当在士会归晋之后,至今已二千六百多年。查阅有关经典和姓氏书均言“士会之裔留秦不返者复更为刘氏”。《唐书·宰相世系表》即采此说。大梁普通元年修的《刘氏家谱》载:“士会公三子均仕晋,惟士燮之子在秦者为刘氏”。 《砂罗越刘氏源流考》载:“士会当鲁文公世,出奔秦,
     这个家族,组织情形也比较复杂。据考证,他们的组成分子至少有以下的五群——滞帝之裔、王季(周文王之父)之裔、娄氏之改姓、项氏之改姓及匈奴之改姓。
  关于刘姓的得姓经纬,有一部《泰和刘氏先得录》的序文,记述得最为清楚:“惟刘姓出自祁,其后生子有文在手曰刘累,因以为名,事夏孔甲为御龙氏,子孙在商更为豕韦氏,又更为唐杜氏,至周又更为杜氏,杜氏生士荐为士师,因官命氏,又更为士氏,至晋,士会入秦,虽复归于晋,而子孙留秦者,遂稽刘累之名别姓刘氏,此得姓之所始。”
  距今4000多年前的圣君唐尧,大家都知道是“五帝”之一帝喾之后,乃是黄帝的姬姓子孙。因此,追本溯源,的刘姓家族,很显然也是最为道地的黄帝子孙。
  另外,在黄帝的其他子孙之中,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的记载,也还有一支以刘为姓的。该书指出:“周大夫食采于刘亦为刘氏,康公、献公,其后也”,而这项文献所谓“周大夫”,经过历来许多学者的考据,已知为周文王之父周太王的后裔,在周成王的时候,被封于刘邑,也就是现在河南省偃师县西南的地方。换言之,这一支源自周太王的刘氏,是发于源河南。
  那么,上述源自帝尧的刘氏,最初又是发源于何处?《通志氏族略》上记载:“陶唐氏之后,受封于刘,其地今定州唐县”,就明白指出了这一支刘氏的老家是在现在的河北省唐县。
  大名鼎鼎的汉高祖刘邦,是出身于源自帝尧的那一支。据考证,这一支刘氏,初期是繁衍于现在的陕西、甘肃一带,到了公元前300年前,也就是周朝赧王的时代,开始向河南及江苏播迁。其中,辗转迁移到江苏丰、沛之地的子孙当中,有一位叫作刘端的人,生了4个儿子,依次为伯、仲、邦、交。老三刘邦,就是后来白手起家登上皇帝宝座的汉朝开国之主刘邦。
刘邦以一介平民东征西讨地打下了天下之后,很快地分封同姓于各地。于是,其后支派繁衍,很自然地到处为刘氏家族札下稳固的基础,形成了2000多年以来刘氏在每一处地方的盛况。据说,有汉一代,刘氏的皇亲国戚是分布于彭城、尉氏、临淮、南阳、广平、丹阳等地。到了第16世纪的明、清之际,刘氏的繁衍中心已增至25处,大致就是《中华姓府》一书所详列的彭城、沛国、弘农、河间、中山、梁郡、顿丘、南阳、东平、高堂、高密、竟陵、长沙、河南等地。
 
刘氏历史名人
刘含芳,字芗林,安徽贵池人。同治初,李鸿章率师东征,从克苏州,司运粮械。后随征捻,积功至道员。鸿章督直隶,命含芳治军械天津。得西洋利器,省览机括,久之悉通其意。鸿章方拓北洋军备,於西沽建武库,广收博储,以肄将士,扩充机器、制造两局,募工仿构,创设电气水雷学堂,编立水雷营,皆以含芳董其役。  光绪七年,诏求人才,以鸿章荐,交军机处存记。时海军初立,造船坞旅顺,含芳兼领沿海水陆营务处。十四年,署津海关道,授甘肃安肃道,留治海防。寻调山东登莱青道,监督东海关,十九年,始之任。含芳自随鸿章至天津,凡十四载,屯旅顺十一载,至是虽领一道,犹隶於北洋。  二十年,辽东兵事起,海陆军屡挫,旅顺、威海相继陷。登莱青道驻烟台,敌军日逼。俄报军舰没於刘公岛,宁海亦陷,敌前锋距烟台十馀里。时巡抚李秉衡亦驻师烟台。西国诸领事言巡抚在,则敌攻之急,於租地不便,巡抚乃退莱州。领事复言含芳,含芳曰:“巡抚大臣也,可去。某守土吏,去何之?今死此矣!”因置鸩二盂案上,与其妻郝冠服坐待,意气坚定,民恃无恐。有溃卒数千,持兵噪呼求食。含芳单骑驰谕,处以空营,重为编伍,不原留者厚给遣之,皆出私财。初,西人闻溃兵,甚戒严,俄而散遣,殊出不意,咸称道之。和议成,奏派渡海勘收还地。始威海、旅顺、大连湾皆荒岛,含芳瘁心力营构十馀年,所成险塞,至是见尽毁矣,因愤慨流涕,以疾乞归。卒,赠内阁学士。(《清史稿》列传二百三十八)        刘锦棠,字毅斋,湖南湘乡人,松山从子也。从松山讨捻,积勋至同知直隶州。从入陕,复同州、朝邑,释省城围,擢巡守道。同治七年,左宗棠西征,从克怀远、镇边,还定绥德,赐号法福凌阿巴图鲁。进军甘肃,攻金积堡,夷旁近七寨,破灵州。九年,击马五寨,松山战死,诏加三品卿衔,接统其军。军新败,偏裨自恃为宿将,滋骄,锦棠礼诎之。丧悬吴忠堡,或请徙它处,锦棠不可,曰:“榇在军,可系将士心。”宗棠贻书,为列坚守、退顿二策。锦棠谓:“不力战,则灵州不保,必效力致死,而后军可全。”於是一战擒马五,再战破河、狄,军复振。  是时马化龙焰日炽,三决水困我军,锦棠三拒之,不获逞,粮且匮,率其子耀邦乞款附。锦棠曰:“诺。令若先缴马械。”不应,再引马连水入湖。会大风从西北起,涛齧堤岸,势汹涌。锦棠囊土以御,化龙计益窘,哀词乞耕垦。锦棠知其诈,隐卒下桥、永宁洞,又败去,乘势下蔡家桥,克东关。化龙度不得脱,於是三踵军门乞抚矣。锦棠白宗棠请进止,乃徙陕回化平川,而分置甘回於灵州。论功,予云骑尉世职,赏黄马褂。十年,诛化龙父子,生致马八条,置丧所,脔而祭之,遂舆丧归。  明年,度陇攻西宁。次碾伯平戎驿,先破小峡,遣军夺南北两山,围解,道员郭襄之率男妇二万繦负来迎。是役也,提湘军八十营,扼攻九十里,往往彻夜不休,露立冰天雪窖中,诏嘉之。十二年,克大通,斩叛官马寿。遴陕回为旌善五旗,馀徙平凉、秦安、清水。白彦虎奔肃州。方湘军之定西宁也,宗棠缘事责锦棠,盛气辨,衔之,以故徇肃州未下,亦不召。及锦棠至,又大喜,为夸其军以励众。锦棠计诛马天禄,杀土回、客回立尽,关陇平。权西宁道。明年,破河州,获闪殿臣,伏诛。乃合诸将蹙回於贾家集、郭家嘴,歼焉。  光绪元年,出关。时彦虎走依安集延,帕夏阿古柏助之,势复炽。二年,至阜康,与金顺计事,议先攻古牧。遣将分壁木垒河,而自领军军九营街。度戈壁乏水,佯掘井以懈敌,阴遣精骑袭夺黄田,通汲道,收古牧地。锦棠策乌城寇必骇奔,复自将精兵走之,遂复乌鲁木齐、迪化,予骑都尉世职。  三年春,逾岭西南攻达坂。寇引湖水卫城,泥深及马腹。锦棠周城徼循,诫各营警备。列燧如白昼,轰击之,弹落爆药窖,声砉然,人马碎裂。乃下令军中曰:“能缚献服异服者赏。”於是爱伊德尔呼里以下皆就俘,爱伊德尔呼里,犹华言“大总管”也。且释降回数千,给赀粮纵归。或请其故,曰:“俾归为我宣播朝威也,吾欲以不战胜之。”自是破吐鲁番、托克逊,南路门洞开,阿古柏如失左右手,亦被执,饮药死。赏双眼花翎。  已而彦虎据开都河西岸,觊入俄。师抵曲惠,与余虎恩分击,彦虎亦决水以阻。锦棠入喀喇沙尔城,庐舍漂没,乃徙和硕特帐房河东数百户,实后路,复库尔勒。会军中患饥乏,下令掘窖粮,获数千石以济。连下库车、拜城。其南缠回苦安集延淫暴久,重以彦虎奔扰,益不堪命,旦夕望我军如时雨。比至,各城阿奇木伯克、阿浑玉子巴什各携潼酪,持牛羊来犒师。抵阿克苏,锦棠先入城,受降毕,回皆伏服。闻彦虎奔乌什,亟遣旌善旗渡河复其城。於是东四城俱下,诏晋三品京卿。值喀城守备何步云告亟,遂大举出师,令虎恩、黄万鹏分道进取,而自率师径捣叶尔羌,并克之。彦虎遁入俄。锦棠进定英吉沙尔,遣董福祥收和阗,西四城亦下,锡二等男。  四年,锦棠既定喀城,以次巡历叶尔羌、和阗。凡西人侨居其地者,英乳目阿喇伯十馀人,印度温都斯坦五千馀人,咸服其勇略,称为“飞将军”云。方彦虎之入俄也,俄人处之阿尔玛图。锦棠犹致书图尔齐斯坦总督,谓将入境搜捕,宗棠劝止之。俄复徙之托呼玛克。其秋,彦虎又遣党犯乌什边,骤入格尔品。锦棠扼之玛喇尔巴什,别遣将要其归路,大败之。未几,安集延入,又破之玉都巴什。是岁补太常寺卿,转通政使。五年,安夷复构布鲁特内犯,战乌帕尔,捕斩二千馀级。自是边寇颇息警。  维时俄据伊犁,宗棠疏请崇其秩,资镇抚,诏佐军事。俄益增兵守纳林河。已,宗棠入都,上以此专属任锦棠关外事,命署钦差大臣。徙顿哈密,益治军。逾岁除真。八年,和议成,锦棠策善后,请设新疆行省,省置巡抚、布政使,加镇迪道按察使衔,道、府、州、县视内地。立城垣、坛庙、学校、驿传,又广屯田,兴水利。南疆岁徵赋至二十馀万石。九年,擢兵部右侍郎,加尚书衔,旋除新疆巡抚,仍行钦差事。十一年,进驻乌鲁木齐,奏省参赞大臣,改置都统,设喀什噶尔、阿克苏、巴里坤提镇各营。复增道、府、 、县,徙分防官驻要塞,南北郡县之制始定。  先是,锦棠以祖母老病,累疏乞归省,不许。十三年,申前请,始俞允。锦棠悉召诸部酋长大酺,遂发。所过,黄童白叟望风相携负以迎,往往拥车数日不得走。十五年,加太子少保衔。明年,晋太子太保。二十年,晋锡一等男。会弟鼒以山西按察使入觐,垂询近状,欲强起之。適中日有违言,电旨趣召,未行而病作,朝廷书问日数至。疾革时,犹喃喃呼旧校指述边事。未几,卒,年五十一。事闻,震悼,谥襄勤,予建祠。(《清史稿》列传二百四十一)       刘廷既解亳围,旋夺西境两河口,补千总,从宋庆驻守宋集。同治间,从攻怀远,平高丘,积功至参将。任柱等掘荥泽将图北,又从庆迎击。夜率壮士袭其营,寇南走,廷截之光州,诛其酋张显。复破张总愚於饶阳、临邑,擢总兵。西捻平,晋提督,赐号额腾依巴图鲁。八年,入陕平绥德,赐秩头品。宁夏既宁,赏黄马褂。光绪四年,卒於洛阳,祀亳州。(《清史稿》列传二百四十四)       刘步蟾,侯官人。幼颖异,肄业福建船政学堂,卒业试第一。隶建威船,徼循南北洋资实练。同治十一年,会考闽、广驾驶生,复冠其曹。自是巡历海岸河港,所莅辄用西法测量。台湾地势、番部风土尤谙习,为图说甚晰。光绪改元,赴欧学枪砲、水雷诸技,还留福建,叙守备。以丁宝桢、李鸿章论荐,擢游击,会办北洋操防。十一年,赴德国购定远舰。维时海军初立,借才异地,西人实为管带,步蟾副之。已而西人去,颇能举其职。十四年,以参将赴欧领四快船归,迁副将,赐号强勇巴图鲁,擢右翼总兵。  二十年,中日战起,海军浮泊大东沟。日舰至,督摄诸艺士御之,鏖战三时许,沉敌舰三艘,运送铭军八营,得以乘间登岸。论功,晋记名提督,易其勇号曰格洪额。明年,战威海,中弹死。步蟾通西学,海军规制多出其手。顾喜引用乡人,视统帅丁汝昌蔑如也,时论责其不能和衷,致偾事。然华人明海战术,步蟾为最先,虽败挫,杀敌甚众。上嘉其忠烈,诏优恤。  其左翼总兵林泰曾,亦籍侯官,同为船政学堂卒业生。管镇远,战大东沟,发砲敏捷,士卒用命,扑救火弹甚力,机营砲位无少损,赐号霍春助巴图鲁。驶还威海,舰触礁受伤,愤恨蹈海死。副将左翼中营游击杨用霖、广东大鹏协右营守备黄祖莲并殉焉。优恤各如制。祖莲等,忠义有传。(《清史稿》列传二百四十七)      刘永福,字渊亭,广西上思人,本名义。幼无赖,率三百人出关,粤人何均昌据保胜,即取而代之。所部皆黑旗,号黑旗军。  同治末,法人陷河内,法将安鄴构越匪黄崇英谋占全越,拥众数万,号黄旗。越王谕永福来归,永福遂绕驰河内,与法人抗,设伏以诱斩安鄴,覆其全军。法人大举入寇,永福军频挫。越人惧,乃行成,而授永福为三宣副提督,辖宣光、兴化、山西三省,设局保胜,榷釐税助饷。有黄佐炎者,越驸马,以大学士督师。永福数著战功,匿不闻,永福衔之。越难深,国王责令佐炎发兵,六调永福不至,然越王始终思用之。  光绪七年,法人藉词前约互市红河,胁越王逐永福。越王佯调解,而阴令勿徙。法大怒,逾岁,入据河内。永福愤,请战,出驻山西,迳谅山,谒提督黄桂兰,乞援助。会唐景崧至,面陈三策,永福曰:“微力不足当上策,中策勉为之!”朝旨赏十万金犒军,永福入赀为游击。战怀德纸桥,阵斩法将李威利,越王封一等男。既又败之城下,法人决堤掩其军,越人具舟拯之出,退顿丹凤,与法人水陆相持,苦战三日,部将黄守忠攻最力。敌大创,乃浮舰攻越都,悬万金购永福,越乞降。永福欲退保胜,黑旗军皆愤懑,守忠自请以全师守山西,功不居,罪自坐,永福乃不复言退。无何,闻法军至,遂出驻水田中,而军已罢困,及战,大溃,退保兴化。  九年,法人要议越事,岑毓英力言土寇可驱,永福断不宜逐,上韪之,命永福相机规河内,并济以饷。十年,毓英次嘉喻关,永福往谒,毓英极优礼之,编其军为十二营。法人闻之,改道犯北宁。永福驰援,迳永祥金,英、法教民梗阻,击卻之。比至,粤军已大溃,永福夺还扶朗、猛球砲台。俄北宁失,力不支,再还兴化。复以粮运艰阻,改壁文盘洲大滩,候进止。  毓英奏言:“永福为越官守越地,分所应为,若畀以职,将来边徼海澨,皆可驱策。”於是擢提督,赏花翎。而李鸿章坚持和议,犹责其骚动。已,和局中变,上令永福军先进。法人扰宣光,永福窖地雷待之,连日隐卒以诱敌,不敢出。复徙营偪城,三战皆利。敌援至,毓英遣水师溯河而上,永福夹流截击,夺其船二十馀艘,斩馘数十级,法人愕走。逾月,法舰入同章,毓英遣将分伏河东西,永福居中策应,两岸轰击,败之,复以全力扼河道。十一年,法军攻左域,守忠失同章不守,诸军败挫,永福退浪泊。停战诏已下未至,犹大捷临洮。论胜宣、临功,赐号依博德恩巴图鲁。和议成,法人要逐如故。张之洞令永福驻思钦,不肯行。景崧危词胁之,乃勉归於粤,授南澳镇总兵。  二十年,中日衅起,命守台湾,增募兵,仍号黑旗。景崧署巡抚,徙其军驻台南。及台北陷,景崧走,台民以总统印绶上永福,永福不受,仍称帮办。日舰驶入安平口,击沉之。攻新竹,相持月馀,兵疲粮绝,永福使使如厦门告急,并电缘海督抚乞助饷,无应者。而台南土寇为内间,引日军深入,破新化,陷云林,掇苗栗,轰嘉义,孤城危棘,永福犹死守。日台湾总督桦山资纪贻书永福劝其去,峻拒之。日军乃大攻城,城陷,永福亡匿德国商轮,日军大搜不获。内渡后,诏仍守钦州边境。后卒於家。  永福骨瘦柴立,而胆气过人,重信爱士,故所部皆尽死力云。 注:刘永福系开七公二十世孙,广传公第六子巨浪公之后裔,是入博白始祖千一公的十二代孙。(《清史稿》列传二百四十一)(《清史稿》列传二百五十)       刘光第,字裴村,四川富顺人。光绪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治事精严,因谳狱忤长官,遂退而闭户勤学,绝迹不诣署。家素贫,而性廉介,非旧交,虽礼馈弗受。独与杨锐善。通周官、礼及大小戴礼记。其应召也,亦以陈宝箴荐,然非其素志,将具疏辞,川人官京朝者力劝之。一日,召见,力陈时危民困,外患日迫,亟宜虚怀图治,上称善。惟时言路宏启,臣民奏事日数百计,光第竟日批答,签识可否,以待上裁。退语所亲曰:“吾终不任此,行当亟假归矣!”未一月而祸作,光第自投狱。临刑,协办大学士刚毅监斩,光第诧曰:“未讯而诛,何哉?”令跪听旨,光第不可,曰:“祖制,虽盗贼,临刑呼冤,当复讯。吾辈纵不足惜,如国体何!”刚毅默不应,再询之,曰:“吾奉命监刑耳,他何知?”狱卒强之跪,光第崛立自如。杨锐呼曰:“裴村,跪!跪!遵旨而已。”乃跪就戮。著有介白堂诗文集。(《清史稿》列传二百五十一)       刘凤山,字禹门,刘氏,隶汉军镶白旗。以繙译举人袭佐领,充骁骑营翼长、印务章京。累迁参领,总办东安巡捕分局。联军入京,法人在其辖境刃伤商民,缚致总局,请毋少贷,论如律。擢副都统,训练近畿陆军,著声绩。除西安将军,仍留治兵事。宣统初,改练军归部节度,始解兵柄。三年,授广州将军,未行而武昌事起。香港为粤民党薮,谋攻省城,众阻其勿往,曰:“吾大臣也,不可不奉诏。”遂毅然去。将至时,总督及布、按以下官皆不敢出迓,或劝宜微服先入城,毋蹈孚将军覆辙,凤山不可。日午,舆卫导行,抵南城外,党人匿市廛檐际掷炸弹,屋瓦摧压,从者死十馀人,街石寸寸裂。暮得凤山尸,焦烂无完肤。事闻,赠太子少保,谥勤节,予骑都尉世职。(《清史稿》列传二百五十六)      刘韵珂,字玉坡,山东汶上人。由拔贡授刑部七品小京官,洊迁郎中。道光八年,出为安徽徽州知府,调安庆。历云南盐法道,浙江、广西按察使,四川布政使。二十年,擢浙江巡抚。定海已陷,韵珂於宁波收抚难民。沿海设防,钦差大臣伊里布驻镇海督师,琦善方议以香港易还定海,韵珂疏言:“定海为通洋適中之地,英人已筑砲台、开河道,经营一切。彼或饵渔,盗为羽翼,其患非小。浙江为财赋之区,宁波又为浙省菁华所在,宜预杜觊觎。”寻诏斥伊里布附和琦善,罢去,以裕谦代之,命韵珂偕提督余步云治镇海防务。二十一年,英兵退出定海,仍游奕浙洋,裕谦督师赴剿。定海再陷,镇海、宁波相继失守,裕谦死之。韵珂檄在籍布政使郑祖琛率师扼曹娥江,总兵李廷扬、按察使蒋文庆、道员鹿泽良驻防绍兴,募勇二万人守省城,庀守具,清内奸,抚沙匪十麻子投诚效用,人心以安。英舰窥钱塘江,寻退去。扬威将军奕经援浙。  二十二年春,规复宁波,不克,扰及奉化、慈谿,战数不利,命韵珂偕钦差大臣耆英筹办防务。韵珂疏言:“浙事有十可虑,皆必然之患,无可解之忧,若不早为筹画,国家大事岂容屡误?现在奕经赴海宁查看海口,文蔚留驻绍兴调置前路防守,究竟此后作何筹办,奕经等亦无定见。臣若不直陈,后日倘省垣不守,粉身碎骨,难盖前愆。伏乞俯念浙省危急,独操乾断,饬令将军等随机应变,俾浙省危而复安,天下胥受其福。”又力荐伊里布“不贪功、不好名,为洋人所感戴。其家人张喜亦可用。傥令来浙,或英兵不复内犯。”疏入,上颇采其言,命伊里布随耆英赴浙,相机办理。  四月,乍浦陷,伊里布往说英人退兵,於是改犯吴淞,入大江,乃於江宁定和议。韵珂贻书耆英、伊里布等曰:“抚局既定,后患颇多,有不能不鰓鰓过虑者。英船散处粤、闽、浙、苏较多,其中有他国纠约前来者,粤东又有新到。倘退兵之后,或有他出效尤,或即英人讬名复出,别肆要求,变幻莫测。此不可不虑者一也。洋人在粤,曾经就抚,迨给银后,滋扰不休,反覆性成,前车可鉴。或复称国主之言,谓马、郭办理不善,撤回本国,别生枝节。此不可不虑者二也。上所获之郭逆义子陈禄,皆云虽给银割地,决不肯不往天津,而现索马头不及天津,殊为可疑。能杜其北上之心,方免事后之悔。此不可不虑者三也。通商既定,自必明立章程,各省关口应输税课,万一洋人仍向商船拦阻,势不能听其病商攘课,一经阻止,又启衅端。此不可不虑者四也。民人与洋人狱讼,应听有司讯断,万一抗不交犯,又如粤东林如美之案,何以戢外暴而定民心?此不可不虑者五也。罢兵之后,各处海口仍须设防,修造战船砲台,添设兵伍营卡,倘洋人猜疑阻扰,以致海防不能整顿。此不可不虑者六也。今日汉奸尽为彼用,一经通商,须治奸民。内地民人投往者,应令全数交出,听候安插。否则介夫洋汉之间,势必恃洋犯法,不逞之徒,又将投入,官法难施,必寻衅隙。此不可不虑者七也。既定马头,除通商地面不容泊岸,倘有任意闯入,取掠牲畜妇女,民人不平,纠合抗拒,彼必归咎於官,而兴问罪之师。此不可不虑者八也。名曰通商,本非割地,而定海拆毁城垣,建造洋楼,挈眷居住,倘各省均如此,恐非通商体制,腹内之地,举以畀人,转瞬即非我有。此不可不虑者九也。中国凋敝,由於漏银出洋。今各省有洋船,漏银更甚,大利之源,势将立竭。会子、交子之弊政将行,国用、民用之生计已绝。此不可不虑者十也。至於议给之款,各省分拨。浙省自军兴以来,商民捐饷赈灾,宁波菁华为洋人搜括,岁事歉收,责以赂敌之款,势必不应。若如四川之议增粮赋,江、浙万不能行。故剿敌之款可捐,赂敌之款不可捐,他省完善之地可捐,浙省残破之馀不可捐。惟亮虓之!”所言并切利害。韵珂机警多智,数见浙兵不可恃,以战事委之裕谦、奕经,专固省防,浙人德之。及事急,再创调停之说,而虑成议於浙,为天下诟,移祸於江苏。然世多讥其巧於趋避。二十三年,擢闽浙总督。疏言:“浙江旧未与外洋交易,与广东情事不同。应於耆英等所议章程稍加变通,先申要约。”又筹海疆善后事宜二十四则,下议行。二十四年,疏报厦门开市,鼓浪屿尚有英兵栖止,恐久假不归,请谕禁,与领事面订预杜偷漏稽查洋众条款。又奏天主教流弊,请稽查传教之地,不令藏奸;或有藉端滋事,据事惩办,不牵及习教,俾无藉口。  二十五年,英人始至福州,请於南台及城内乌石山建洋楼,韵珂难之。士绅见广东争议久不决,亦援以拒。英人诉诸耆英,谓不践原约,则鼓浪屿且不退还,往复辩论,卒不能阻,而闽人归咎於韵珂。三十年,文宗即位,以病乞假,特旨罢职回籍。咸丰二年,坐泉州经历何士邠犯赃逃逸,追论宽纵,褫职。同治初,召来京,以三品京堂候补。复乞病归,卒於家。(《清史稿》列传二百五十八)         刘棨,字弢子,山东诸城人。康熙二十四年进士。三十四年,授湖南长沙知县,以廉明称。时讹言裁兵,抚标千人环辕门大噪,棨为开陈大义,预给三月饷,示无裁意,众乃定。总督吴琠以循良荐之。三十七年,擢陕西宁羌知州。关中大饥,汉南尤甚。州无宿储,介万山中,艰於輓运。棨请贷邻邑仓粟,约民能负一斗至者予三升,不十日輓三千石。大吏下其法赈他邑,咸称便。又奉檄赈洋县,移粟沿汉而下。棨先遍历审勘,克期给发,数日而毕。谓洋令曰:“此粟贷之官,倘民不能偿,吾两人当代任。”比秋大熟,洋县民相勉还粟,不烦催督。  始宁羌地苦凋瘵,棨为均田额,完逋赋,补栈道,修旅舍。安辑招徠,期年而庐舍萃集。山多槲叶,民未知蚕,遣人旋乡里,赍蚕种,募善蚕者教之,人习其利,名所织曰“刘公绸”。士苦无书,为召贾列肆,分购经籍,建义塾,亲为讲解。  四十一年,擢甘肃宁夏中路同知,未赴,母忧去。以代民完赋,负累不能行,嘱弟代售遗产,不足,弟并以己产易金偿负。民闻之,争输金为助,卻不受。服阕,补长沙府同知。入觐,奉温旨,试文艺於乾清门,即日擢山西平阳知府。裁汰陋例,蠲除烦苛,讼牍皆立剖决之。四十八年,九卿应诏举廉能吏,以知府被举者,惟棨与陈鹏年二人。  四十九年,擢直隶天津道副使,迎驾淀津,诏许从官恭瞻亲洒宸翰。棨因奏兄果昔官河间知县,奉“清廉爱民”之褒,乞赐御书“清爱堂”额,上允之。历江西按察使、四川布政使。五十五年,上询九卿,本朝清介大臣数人,求可与伦比者。九卿举四人,棨与焉。驾幸汤泉,又以棨治状语诸从臣,会廷推巡抚,共荐棨,上嘉纳之。以四川用兵,未轻调。五十七年,卒於官。  兄果,官山西太原府推官,有声。改河间知县,康熙八年,驾幸河间,问民疾苦,父老陈果治状,召见褒之。卒,祀名宦。棨子统勋、孙墉、曾孙镮之,并为时名臣,自有传。(《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三循吏一)          刘大绅,字寄庵,云南宁州人。乾隆三十七年进士,四十八年,授山东新城知县。连三岁旱,大绅力赈之。调曹县,代者至,民数千遮道乞留,大吏为留大绅三月。及至曹县,旱灾更重於新城。大绅方务与休息,河督檄修赵王河决堤,集夫万馀人,以工代赈,两月竣事,无疾病逃亡者。既又檄办河工稭料三百万,大绅以时方收敛,请缓之。大吏督责益急,将按以罪,请限十日,民闻,争先输纳,未即期而数足。一日巡行乡间,有於马后议穀贱银贵开徵期迫者,大绅顾语之曰:“俟穀得价再输未迟也。”语闻於大吏,怒其擅自缓徵,遣能吏代之。民虑失大绅,争输赋,代者至,已毕完。大吏因责徵累年逋,久倘不足,终以代者受事。民益恐,昼夜输将,不数日得三万馀两。初,大绅以忤上官意,自劾求去,民环署泣留,相率走诉大吏。適大吏有事泰山,路见而谕止之,不得去。至是密自申请,民知之,已无及,乃得引疾归。  五十八年,病起,仍发山东,补文登。值新城修城,大吏徇士民请,檄大绅督工,逾年始竣,寻以曹县旧狱被议,罢职遣戍。新城、曹县民为捐金请赎,得免归。嘉庆五年,有密荐者,诏以大绅操守廉洁、兼有才能,办理城工、渡船二事,民情爱戴,引见,复发山东,摄福山,补朝城。大水,大绅以灾报,大吏驳减其分数,民感大绅,虽未获减徵,亦无怨谤者。大绅又力以病求去,移摄青州府同知,寻擢武定府同知。捕蝗查赈,并著劳勚。以母老终养归,遂不出。卒,祀名宦祠。  大绅素讲学能文章,在官公暇,辄诣书院课士。尝训诸生曰:“硃子小学,为作圣阶梯,入德涂轨。必读此书,身体力行,庶几明体达用,有益於天下国家之大。”於是士知实学,风气一变。(《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四循吏二)          刘衡,字廉舫,江西南丰人。嘉庆五年副榜贡生,充官学教习。十八年,以知县发广东。奉檄巡河,日夜坐卧舟中,与兵役同劳苦,俾不得通盗,河盗敛戢。署四会县,地瘠盗炽。衡团练壮丁,连村自保。诇捕会匪,焚其籍,以安反侧。祗治渠魁,众乃定。调署博罗,城中故设徵粮店数家,乡又设十站,民以为累,衡至即除之。俗多自戕,里豪蠹役杂持之,害滋甚。衡释诬滥,严惩主使,锢习一清。补新兴,父忧去。服阕,道光三年,授四川垫江,俗轻生亦如博罗,衡先事劝谕,民化之。获啯匪初犯者,曰:“饥寒迫尔。”给赀使自谋生,再犯不宥,匪辄感泣改行。  调署梁山,处万山中,去水道远,岁苦旱。衡相地修塘堰,以时蓄泄,为永久之计。捐田建屋,养孤贫,岁得穀数百石,上官下其法通省仿行。寻调巴县,为重庆府附郭,号难治。白役七千馀人,倚食衙前。衡至,役皆无所得食,散为民,存百馀人,备使令而已。岁歉,衡谓济荒之法,聚不如散,命各归各保,以便赈恤,是年虽饥不害。  衡尝谓律意忠厚,本之为治,求达爱民之心。然爱民必先去其病民者,故忄互寓宽於严。官民之阻隔,皆缘丁胥表里为奸。所至设长几於堂左右,分六曹为六 鬲。吏呈案,则各就左几 鬲庋之,击磬以闻。衡自取,立与核办,置之右几。吏以次承领,壅蔽悉除。有诉讼,坐堂皇受牍,亲书牒令原告交里正,转摄所讼之人,到即讯结。非重狱,不遣隶勾摄;即遣,必注隶之姓名齿貌於签。又令互相保结,设连坐法,蠹役无所施技。性素严,临讼辄霁颜,俾得通其情,抶不过十,惟於豪猾则痛惩不稍贷。尝访延士绅,周知地方利害,次第举革。待丞、尉、营弁必和衷,时周其乏,缓急可相倚。城乡立义学,公馀亲课之。为治大要,以恤贫保富、正人心、端士习为主。总督戴三锡巡川东,其旁邑民诉冤者皆乞付刘青天决之,语上闻。  七年,擢绵州直隶州知州,宣宗召对,嘉其公勤。八年,擢保宁知府,九年,调成都。每语人曰:“牧令亲民,随事可尽吾心。太守渐远民,安静率属而已,不如州县之得一意民事也。”然所在属吏化之,无厉民者。后擢河南开归陈许道,未几,病。巡抚为陈情及治蜀状,请优待之,以风有位。特诏给假调理。久之,病不愈,遂乞归。数年始卒。博罗、垫江、梁山、巴县皆请祀名宦祠。  同治初,四川学政杨秉璋疏陈衡循绩,并上遗书。穆宗谕曰:“刘衡历任广东、四川守令,所至循声卓著。去官四十馀年,至今民间称道弗衰。所著庸吏、庸言、蜀僚问答、读律心得等书,尤为洞悉闾阎休戚,於兴利除弊之道,筹画详备,洵无媿循良之吏。将历任政绩宣付史馆,编入循吏传,以资观感。”衡所著书,皆阅历有得之言,当世论治者,与汪辉祖学治臆说诸书同奉为圭臬。其后有徐栋著牧令诸书,亦并称焉。(《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五循吏三)         刘秉琳,字昆圃,湖北黄安人。咸丰二年进士,授顺天宝坻知县。持躬清苦,恤孤寡,惩豪猾,悉去杂派及榷酤赢馀者。索伦兵伐民墓树,纵马躏田禾,反诬村民絷其马,秉琳力争得直。蝗起,督民自捕,集赀购之,被蝗者得钱以代赈,且免践田苗。迁宛平京县。十年,英法联军犯京师,秉琳奉檄赴营议犒,纳刀鞾中,虑以非礼相加,义不受辱。抗论无少屈,犒具皆如议。寻引疾归。  穆宗登极,有密荐者,复至直隶,署任丘。民以驿车为累,筹赀招雇,永除其害。擢深州直隶州知州。七年,捻匪张总愚窜畿辅,且至。人劝其眷属可避,秉琳曰:“吾家人皆食禄者,义不可去。”授兵登陴,乡民及邻境闻之,咸挈入保,至十馀万人。婴城四十馀日,贼围之,不破。秉琳上书统帅,言贼入滹沱,河套势益蹙,宜兜围急击,缓将偷渡东窜。卒如其言。寇平,优叙。州地多斥卤,民以盐为恆产,课与常赋埒,水旱不得报灾,非漉盐无以应正供。秉琳议官销法,以杜私贩,民悦服。九年,擢正定知府。滹沱溢,发所储兵米以赈。筑曹马口、回水、斜角三堤,水不齧城,民用安集。郡与山西接壤,固关守弁,苛税煤铁,商贩委物於路,聚众上诉。秉琳往解散,除其重徵。镇将获盗三,已诬服,秉琳鞫之,乃兵挟负博嫌,栽赃刑逼,以成其狱,释三人者而重惩其兵。光绪元年,擢天津河间道,兼辖南运河工。请复岁修银额,河兵口食足,乃无偷减工料之弊。筑中亭河北堤,涸出腴田千馀顷。时方旱,流民集天津,设粥厂,躬亲其事,所活甚众。尝太息曰:“哺饥衣寒,救荒末策也。本计当於河渠书、农桑谱中求之。”四年,乞病归,数年卒。同治初年,军事渐定,始课吏治。大学士曾国籓为直隶总督,下车即举贤员,如李文敏、任道镕、李秉衡,后并至巡抚。秉琳及陈崇砥、夏子龄、萧世本诸人,治行皆卓著,当时风气为之一振云。《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六循吏四)        刘汋,字伯绳,宗周子。宗周家居讲学,诸弟子闻教未达,辄私於汋。汋应机开譬,具有条理。宗周殉国难,明唐、鲁二王皆遣使祭,廕汋官,氵勺辞。既葬,居蕺山一小楼二十年,杜门绝人事,考订遗经,以竟父业。有司或请见,虽通家故旧,亦峻拒之。所与接者,惟史孝感、恽日初数人。或劝之举讲会,不应。临卒,戒其子曰:“若等安贫读书,守人谱以终身足矣。”人谱,宗周所著书。所卧之榻,假之祁氏。疾亟,强起易之,曰:“吾岂可终於祁氏之榻?” 《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七 儒林一)        刘原渌,字昆石,安丘人。明末盗贼蜂起,原渌与仲兄某率乡人垒土为堡以御贼。贼至,守堡者多死。仲兄出斗,身中九矢,力战。原渌从之,发数十矢,矢尽,仲兄麾之去。原渌大呼曰:“离兄一步非死所。”乃斩二渠帅,获马六匹,贼遁去。乱定,以力耕致富。既而推膏腴与兄,以其馀为长兄立后,兼赡亡姊家。谢人事,求长生之术。得咯血疾,遂弃去。后读宋儒书,乃笃信硃子之学,集硃子书作续近思录。尝曰:“学者居敬穷理,二者皆法先王而已。‘小心翼翼,昭事上帝’,居敬之功也。‘不识不知,顺帝之则’,穷理之功也。”每五更起,谒祠后,与弟子讲论,常至夜分。仲兄疾,籥天祈以身代。兄死,三日内水浆不入口。又为乡人置义仓,俭岁煮粥以食饥人。尝曰:“人与我一天而已,何畛域之有焉?”卒,年八十二。著读书日记、四书近思续录四卷。后数十年,昌乐有阎循观、周士宏,濰县有姜国霖、刘以贵、韩梦周,德州有孙于簠、梁鸿翥,胶州有法坤宏,同县有张贞,犹能守原渌之学。《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七 儒林一)      刘以贵,字沧岚。康熙二十七年进士。任苍梧令。地瑶、僮杂处,营茶山书院,以诗、书为教。归里后,杜门著书,有藜乘集。《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 儒林一)        刘传莹        刘传莹,字椒云,汉阳人。道光十九年举人,官国子监学正。始学考据,杂载於书册之眉,旁求秘本钩校,硃墨并下,达旦不休。其治舆地,以尺纸图一行省所隶之地,墨围界画,仅若牛毛。晨起指诵曰:“此某县也,於汉为某县;此某府某州也,於汉为某郡国。”凡三四日而熟一纸,易他行省亦如之。久之疾作,不良食饮。自以所业者繁杂无当於心,乃发愤叹曰:“凡吾之所为学者何为也哉!舍孝弟取与之不讲,而旁鹜琐琐,不亦傎乎!”於是取濂、洛以下切己之说,以意时其离合而反复之。尝语曾国籓曰:“君子之学务本,专而已。吾与子敝精神於雠校,费日力於文辞,侥幸於身后不知谁何者之誉。自今以往,可一切罢弃,各敦内行。没齿无闻,誓不复悔。”卒,年三十一。病中为日记一编,痛自绳检,遗令处分无憾。国籓尝称其“湛深而敦厚,非其视不视,非其听不听,内志外体一准於法,而所以扩充官骸之用,又将推极知识,博综百氏,以求竟乎其量”。世以为知言。硃子所编孟子要略,自来志艺文者皆不著於录。传莹始於金仁山孟子集注考证内搜出之,复还其旧。《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七 儒林一)         刘熙载,字融斋,兴化人。十岁丧父,哭踊如礼。道光二十四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咸丰二年,命直上书房。与大学士倭仁以操尚相友重,论学则有异同。倭仁宗程、硃,熙载则兼取陆、王,以慎独主敬为宗,而不喜学蔀通辨以下掊击已甚之谈。文宗尝问所养,对以闭户读书。御书“性静情逸”四大字赐之。以病乞假,巡抚胡林翼特疏荐。同治三年,徵为国子监司业,迁詹事府左春坊左中允。督学广东,作惩忿、窒欲、迁善、改过四箴训士,谓士学圣贤,当先从事於此。所至萧然如寒素,未满任乞归,襆被箧书而已。 熙载治经,无汉、宋门户之见。其论格物,兼取郑义。论毛诗古韵,不废吴棫叶音。读尔雅释诂至“卬、吾、台、予”,以为四字能摄一切之音。以推开齐合撮,无不如矢贯的。又论六书中较难知者莫如谐声,叠韵双声,皆谐声也。许叔重时虽未有叠韵双声之名,然河、可叠韵也;江、工双声也。孙炎以下切音,下一字为韵,取叠韵,上一字为母,取双声,盖开自许氏。又作天元正负歌,以明加减乘除相消开方诸法。生平於六经子史及仙释家言靡不通晓,而一以躬行为重。尝戒学者曰:“真博必约,真约必博。”又曰:“才出於学,器出於养。”又曰:“学必尽人道而已。士人所处无论穷达,当以正人心、维世道为己任,不可自待菲薄。”平居尝以“志士不忘在沟壑”、“遯世不见知而不悔”二语自励。自少至老,未尝作一妄语。表里浑然,夷险一节。主讲上海龙门书院十四年,以正学教弟子,有胡安定风。著持志塾言二卷,笃近切实,足为学者法程。光绪七年,卒,年六十九。又有艺概六卷,四音定切四卷,说文双声二卷,说文叠韵二卷,昨非集四卷。《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七 儒林一)         刘台拱         刘台拱,字端临,宝应人。性至孝,六岁,母硃氏殁,哀如成人。事继母锺氏,与亲母同。九岁作颜子颂,斐然成章,观者称为神童。中乾隆三十五年举人,屡试礼部不第。是时朝廷开四库馆,海内方闻缀学之士云集。台拱在都,与学士硃筠、编修程晋芳、庶吉士戴震、学士邵晋涵及其同郡御史任大椿、给事中王念孙等交游,稽经考古,旦夕讨论。自天文、律吕至於声音、文字,靡不该贯。其於汉、宋诸儒之说,不专一家,而惟是之求。精思所到,如与古作者晤言一室而知其意指之所在,比之阎若璩,盖相伯仲也。段玉裁每谓“潜心三礼,吾所不如”。选丹徒县训导。取仪礼十七篇除丧服外各绘为图,与诸生习礼容,为发明先王制作之精意。迎两亲学署,雍雍色养,年虽五十,有孺子之慕。尝客他所,忽心痛骤归,母病危甚,乃悉心奉汤药,衣不解带者数旬,母病遂愈。逮丁内外艰,水浆不入口。既敛,枕苫、啜粥,哭泣之哀,震动邻里。居丧蔬食五年,出就外寝,以哀毁过情卒,年五十有五。与同郡汪中为文章道义交,中殁,抚其孤喜孙,赖以成立。武进臧庸常以说经之文请益,台拱善之。恤其穷,周其困,饮食教诲,十七年如一日,庸心感焉。台拱慕黄叔度之为人,王昶称其有曾、闵之孝。著有论语骈枝、经传小记、国语补校、荀子补注、方言补校、淮南子补校、汉学拾遗、文集,都为端临遗书凡八卷。《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八儒林二)        刘 奎,字文甫,山东诸城人。乾隆末,著瘟疫论类编及松峰说疫二书,松峰者,奎以自号也。多为穷乡僻壤艰觅医药者说法。有性论瘟疫,已有大头瘟、疙瘩瘟疫、绞肠瘟、软脚瘟之称,奎复举北方俗谚所谓诸疫证名状,一一剖析之。又以贫寒病家无力购药,取乡僻恆有之物可疗病者,发明其功用,补本草所未备,多有心得。同时昌邑黄元御治疫,以浮萍代麻黄,即本奎说。所著书流传日本,医家著述,亦有取焉。《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九 艺术一)       刘禄,河南人。善风角。圣祖召直蒙养斋,欲授以官,屡辞。从上北征,会粮饷乏济,命卜之,曰:“不出三日必至。”果如其言。后从幸热河,一日,踉跄至宫门,请上速徙高阜以避水厄。时方晴霁,夜山水涨发,果冲没行宫。又善相人,谓张廷玉、史贻直皆异日太平宰相。六十一年冬,乞假归,至十一月望日,忽命家人制缞服,北向哭,未几,哀诏至,正圣祖崩之后二日也。后卒於家。《清史稿》列传二百六十九 艺术一)        刘体仁,字公霝,颍州人。顺治中进士。有家难,弃官从孙奇逢讲学。后官考功郎中。体仁喜作画,鉴识其精,又工鼓琴。与汪琬、王士祯友善,著七颂堂集。士祯称其诗似孟东野;又言今日善学才调集者无如元鼎,学西昆体者无如吴殳。《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一 文苑一)        刘献廷,字继庄,大兴人,先世本吴人也。其学主经世,自象纬、律历、音韵、险塞、财赋、军政、以逮岐黄、释老之书,无所不究习。与梁谿顾培、衡山王夫之、南昌彭士望为师友,而复往来昆山徐乾学之门。议论不随人后。万斯同引参明史馆事,顾祖禹、黄仪亦引参一统志事。献廷谓诸公考古有馀,实用则未也。  其论方舆书:“当於各疆域前,测北极出地,定简平仪制度,为正切线表,而节气之后先,日食之分秒,五星之凌犯占验,皆可推矣。诸方七十二候不同,世所传者本之月令。乃七国时中原之气候,与今不合,则历差为之。今宜细考南北诸方气候,取其核者详载之,然后天地相应,可以察其迁变之微矣。燕京、吴下,水皆南流,故必东南风而后雨,衡、湘水北流,故必北风而后雨。诸方山水向背分合,皆纪述之,而风土之刚柔,暨阴阳燥湿之徵,可次第而求矣。”  其论水利,谓:“西北乃先王旧都,二千馀年未闻仰给东南。何则?沟洫通,水利修也。自刘、石云扰,以讫金、元,千馀年未知水利为何事,不为民利,乃为民害。故欲经理天下,必自西北水利始矣。西北水利,莫详於水经郦注。虽时移势易,十犹可得六七。郦氏略於东南,人以此少之。不知水道之当详,正在西北。”於是欲取二十一史关於水利农田战守者,考其所以,附以诸家之说,为之疏证。凡献廷所撰著,类非一人一时所能成,故卒不就。  又尝自谓於华严字母悟得声音之道,作新韵谱,足穷造化之奥。证以辽人林益长之说,益自信。其法先立鼻音二,各转阴、阳、上、去、入之五音共十声,而不历喉腭舌齿脣之七位。故有横转,无直送,则等韵重叠之失去。次定喉音四,为诸韵之宗,从此得半音、转音、伏音、送音、变喉音。又以二鼻音分配之,一为东北韵宗,一为西南韵宗,八韵立,而四海之音可齐。於是以喉音互相合,得音十七;喉音鼻音互相合,得音十;又以有馀不尽者三合之,得音五:共三十二音,为韵父,而韵历二十二位,为韵母。横转各有五子,而万有不齐之声摄於此矣。  同时吴殳盛称其书。他所著多佚。殁后,弟子黄宗夏辑录之,为广阳杂记。全祖望称为薛季宣、王道父一流云。《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一 文苑一)        刘淇,字武仲,汉军镶白旗人。弟汶,举人。受知世宗,时有二难之目。著周易通说、禹贡说、助字辨略、堂邑志、卫园集。《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一 文苑一)        刘大櫆,字才甫,一字耕南,桐城人。曾祖日燿,明末官歙县训导,乡里仰其高节。其后累世皆为诸生,至大櫆益有名。始年二十馀入京师,时方苞负海内重望,后生以文谒者不轻许与,独奇赏大櫆。雍正中,两登副榜,竟不获举。乾隆元年,苞荐应词科,大学士张廷玉黜落之,已而悔。十五年,特以经学荐,复不录。久之,选黟县教谕,数年告归。居枞阳江上不复出,年八十三,卒。  大櫆修幹美髯,能引拳入口。纵声读古诗文,聆其音节,皆神会理解。桐城自方苞为古文之学,同时有戴名世、胡宗绪。名世被祸,宗绪博学,名不甚显。大櫆虽游苞门,传其义法,而才调独出,著海峰诗文集。姚鼐继起,其学说盛行於时,尤推服大櫆。世遂称曰“方刘姚”。 《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二 文苑二)刘文麟     至道光年则有刘文麟,字仙樵,辽阳人。九岁能诗。以进士用广东知县,总督林则徐器之。权平远,兼长乐。俗悍,喜械斗,文麟甫 任,单舆遽入解之,众罗拜,皆释兵,俗为之易。补文昌,丁忧。再选河南沈丘。时患匪,设方略擒其渠,盗贼息迹。以忤上官劾降,遂归,主沈阳书院。论诗以婉至为宗,语必有寄讬。英光伟气,一发之於诗。论者谓足继辽东三老。有仙樵诗钞。其门人王乃新,字雪樵,承德人。亦能诗,有雪樵诗賸。《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二 文苑二)        刘嘉猷,字宪明,江西金溪人。由明举人顺治初署兴国、新建教谕,以正谊明道为教,士多化之。秩满,改福建侯官县知县,为闽浙总督范承谟所赏。撤籓命下,嘉猷度平南王耿精忠必应吴三桂叛,谓家人以“既宰兹土,义不汙贼”。康熙十三年三月,精忠绐文武赴籓府计事,嘉猷从承谟后。见锋刃交戟胁承谟降,不屈,缚以去,嘉猷历阶而上,厉声叱精忠,福州府知府王之仪、建宁府同知喻三畏同发愤骂贼。精忠喝武士杀三人,众股栗。嘉猷戟手作搏击势,芒刃亟下,与之仪、三畏同时被害。城守千总廖有功见逆杀三人,发愤大呼,亦死之。《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五 忠义二)      刘钦邻,江南仪徵人。顺治十八年进士。康熙八年,授广西富川县知县。十三年,广西将军孙延龄叛应吴三桂,遣伪将陷平乐府,旋围富川。钦邻募乡勇城守,与贼相拒五十馀日。同城把总杨虎受延龄伪劄,勾土贼千馀助攻,虎夜引贼入,钦邻率家丁力战,杀贼三十馀,家丁死者七,钦邻被执。贼加以毒刑,缚送桂林。延龄诱降,不屈,羁之。钦邻赋绝命词死,追谥忠节。《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五 忠义二)        刘昆,字玉岩,四川保宁人。由武举从军有功。雍正八年,擢权云南东乌营游击,佐总兵刘起元守城。乌蒙夷禄万福者,旧土知府万锺族弟也。先是,府隶四川,万锺数扰云南边界,云贵总督鄂尔泰擒鞫伏法,使万福父鼎坤袭职,移隶云南。时改土归流,既设东川府,次及乌蒙,改授鼎坤守备,趣赴阙。鼎坤怏怏行,密使万福煽诸蛮为乱。未发,昆密告起元为备,起元蔑视之,檄万福来见。万福惧,遂嗾众反,围府城。昆闻变,解所佩刀与妻张氏诀,出与起元商御贼策,皆不应。而游击汪仁独以抚贼说起元,起元从之,登城被贼辱。昆遂开城,率数十骑大呼赴贼,游击马秉伦与之俱。斩数百级,贼稍卻。野夷数万蜂至,昆遂与秉伦相失,势益孤。转战至次日,弩穿左胁,创甚,北向再拜,割襟蘸血,大书石壁曰“淋漓鲜血透征衣,报国丹心总不移”十四字,拔刀自刎死。贼叹其忠,以土覆之而去。昆妻闻变,则以昆佩刀手斫二女及妾,乃引刀椿喉,一门同殉焉,语见列女传。  秉伦既失昆,亦转山箐间,镖贯其颐,犹手剸数贼,力竭,跳崖死。《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五 忠义二)         刘镇宝, 时官乌蒙通判者为刘镇宝。镇宝,字楚善,江西彭泽人。由举人考授中书舍人,发云南用知县。鄂尔泰器其材,奏擢通判。镇宝既莅任,驻大关镇,镇距府三百里,为苗疆新辟地。苗警既急,以镇宝熟谙苗情,檄往招谕。至则开陈祸福,词甚备。苗逆抗之,反执镇宝。镇宝骂贼烈,争斫之,支体糜碎。事平,滇人以镇宝与昆受害尤酷,为立庙祀,称二刘公祠。《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五 忠义二)         刘升,邵阳人。宝庆协把总,从副将某征苗,副将逗留不前,升於众中出谩语,某衔之。师至狗爬崖,令率百人为前锋,约举白旗为后援。升策马轹阵,贼不能支,侦无后继,复悉锐搏战。升连举白旗,旗失,复解所服白衵招之,某故按兵不发,升战死,百人殉焉。死极惨,首体糜粉,无可收瘗者。后祀昭忠祠,主入时,旋风暴起,吹气作血腥,袭众几仆。《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六 忠义三)        刘大成, 贼旋犯竹山。竹山县知县刘大成,江西新昌人。乾隆四十六年进士,选授莅任。县界万山中,故有专营驻防,亦以剿苗他调,留者仅百名。大成先捕得贼党,有“约期抢据竹山”语,即飞牍告急,且与僚属谋,曰:“吾守具未完,为贼乘,必困。不如出据险要,相机堵御。”方派拨间,贼已据保康。乃以典史吴国华、守备孙抡魁分守县治及隘口,而自守武阳堡,当其冲。纳县印於怀,据险设伏,遴健足侦探,终夜无少休。贼突越后岭,入县焚掠,国华、抡魁俱不支,先后至武阳。大成复率以赴剿,枪毙十数。贼来益众,遂退往武阳。国华、抡魁方出点兵,大成乃遣亲信出探隘口。比反,大成已肃衣冠佩印北向自缢矣。国华、抡魁踵至,愕然,亦殉焉。别股贼犯襄阳吕堰驿,巡检王翼孙亦以拒战死。《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六 忠义三)      刘体舒,字云岩,云南景东人。道光十三年进士,用知县,分直隶,授广宗。二十一年,拣发广西,署养利知州,除融县。进直隶州知州,授郁林。咸丰四年,权浔州府事。时艇贼梁培友、大口昌纵横水面,闻体舒至,就抚,已而叛去。纠贵县贼赵洪、李七等众数千犯郡城,体舒督兵登陴守御,更番出击,分兵截归路。战西关,擒斩千七百馀级,贼遁。追至河边,毁贼船数十,馀匪仍退据贵县。巡抚劳崇光奏荐堪胜道府任,进知府,寻授思恩,权浔州如故。  五年,广东贼季文茂等溯江西上,犯浔州,培友等与之合,贼万馀,昼夜环攻,绝城中运道。七月,穴地攻小南门,陷其郛,贼蚁附上。官军奋击,矢石雨下,毙贼数百,体舒血书乞援。八月,按察使张敬修、参将尹达章自平南督水师至石嘴,战失利。贼诇知粮尽援绝,攻益急,官军饥疲不能拒,城陷。体舒暨桂平知县李庆福、卸县事舒桦均被执不屈,死。经历宣元烺自缢,典史沈廉赴水死。体舒赠太仆寺卿衔,赏世职,庆福等赐恤有差。《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七 忠义四)        刘继祖,江西玉山人。增贡生。道光十一年,以同知分福建。十九年,除淡水同知,以忧去。服阕,借拣知州,发广西。二十七年,授永康,寻署藤县。时灌阳、平乐、阳朔等处匪徒肆扰,偕知府张熙宇督剿,歼擒殆尽,进知府。咸丰元年,金田贼败窜大黄江,继祖率水陆壮勇乘夜攻击,焚其巢。以所部练勇失钤束,夺职。四年,巡抚劳崇光奏请留藤协办团练,寻艇贼梁培友纠众攻藤,继祖偕知县翟登峨等婴城固守,设间出奇击卻之。旋以土贼冯六、戴九等接踵至,据河干,尽焚沿岸舟,乡团来援者不得渡。贼众兵单,城陷,继祖受重创,与登峨子襄采、团长梁文轼等巷战,力竭,死之。登峨被掳,骂贼不屈,被害,弃尸於河。典史冉正棠斗死狱门。诏复继祖原官,赏世职,登峨以次死者恤有差。登峨,字眉峰,山东章丘人。进士,截取选藤县。《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八 忠义五)       刘作肃,字敬亭,奉天承德县人。道光元年举人,选知县,授天河县。历宁明知州,兼明江同知。咸丰三年,贼众万馀攻城,相持五月馀,解围去。以城守功加知府,赏花翎。六年,署太平知府,贼屡来犯,御却之。十年,复来。城中无储粟,贼围亟,守陴者皆走。城陷,作肃投池,水浅,不能死,为贼拥去。以其居官清廉,不忍害之。作肃乃吟绝命辞,绝粒死。其弟与仆姚云、吴贵同殉。妻赵及子家祥、女等皆先自尽。以子家凤被执不屈死,恤如制。赏世职,建祠府城,二仆并赐恤。《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八 忠义五)         刘福林(咸丰八年三月,贼首石达开扰浙,衢州镇总兵饶廷选战败,遂偪开化)。七月,贼由常山复攻开化,江苏候补知县刘福林帅乡勇方檄赴宁国。世铨请於大府,留籍防御,而以城守嘱县丞某,且出印印其衣,毕,遣人赉印至府授代者,遂出御贼於华埠。贼至,叠击败之。会贵州定远协副将硃贵统兵三千夹援,战失利,世铨急整队出,仓猝不能成阵,力斗,与福林同殁於战所。以印衣觅得尸,胸腹腰肋创十数。勇目方忠同死於其侧。事闻,复原官,恤如例,给世职。《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八 忠义五)         刘德亮  刘德亮,湖南长沙人。咸丰四年,投效水师营,随道员褚汝航等破岳州踞贼,又随知府彭玉麟克汉口镇。五年,剿贼武、汉、蕲、黄间,大小数十战,德亮皆冲锋陷阵,又随军斫断横江铁锁,击沙洲争渡之贼。嗣偕都司胡友亮堵贼童司牌,焚内湖贼艇,并烧浮桥。寻与游击孙昌凯会剿黄梅踞贼,破其要冲。八年,福建陆路提督杨载福等攻九江,发地雷,轰塌城垣,贼由龙口河倾壁出窜,德亮率所部登岸截击,歼数百人,复府城。  又随载福军进规安庆,先破大通贼垒。趋铜陵,德亮麾队攻其北,直偪城下,身受七伤,犹裹创仰攻不退。池州贼党万馀来救安庆,掳民船渡至枞阳,载福令随总兵陈金鼇等驰往截剿。师至罗塘洲嘴,枞阳港内木椿铁鍊层层拦截,泊贼船百馀。副将王明山等登洲轰击,督勇凫水过港,贼惊溃,官军尽焚其船。遂率队攻枞阳街尾,金鼇攻枞阳街头。贼排砲抗拒,德亮鼓众飞桨进截新河铁钅柬,麾队登岸直攻中路,副将李朝斌抄贼垒后,官军三路进偪贼壕,平其五垒,逐北二十馀里,贼尸枕藉。累功擢至参将。  十年,再攻枞阳,破鲍家村贼垒,斩晏家塘贼魁。时池州贼以殷家汇为犄角,载福率步队往攻,而令德等以舢板夹击,毙匪甚多,获枪械马匹称是。殷家汇贼垒既平,乘胜攻池州,德亮由东门外卡缘墙斩关入,破其石垒,尽毁东门外房屋,复分攻南门,获逆艇八。德亮奋不顾身,执旗先登,中砲,殁於阵。载福上闻,诏令议恤,谥威毅,给世职。《清史稿》列传二百七十九 忠义六)
 

刘姓起源

https://m.shanpow.com/dl/376201/

推荐访问:刘姓姓氏起源
《刘姓起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相关阅读姓氏对联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