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解梦
第一篇八极贴山靠:八极贴山靠对打拳八极贴山靠对打拳一、无极势:甲、乙两人相对站立(甲为上衣胸前有单线者,乙为上衣胸前有双线横衣扣者),双足并拢,足尖正直向前(身居正北、正东,面向正南、正西方向,另者相反,二人相对行拳);上颌下裹,沉肩涵胸,脊背撑圆,双手握呈“开口拳”(勿握实,手中呈通状),沉垂于
八极贴山靠

第一篇八极贴山靠:八极贴山靠对打拳


八极贴山靠对打拳
一、无极势:甲、乙两人相对站立(甲为上衣胸前有单线者,乙为上衣胸前有双线横衣扣者),双足并拢,足尖正直向前(身居正北、正东,面向正南、正西方向,另者相反,二人相对行拳);上颌下裹,沉肩涵胸,脊背撑圆,双手握呈“开口拳”(勿握实,手中呈通状),沉垂于身下两侧,舌抵上腭,畅腔行气,双目平视,齿扣颌收,两足踏实,足心空悬,五趾抓地,凝神敛意,心无旁鹜,自然而发。甲为上方,乙为下方,开拳起势。甲乙间距3—5米或4—6米,或据场地而择。附图1:无极势动作。
二、双羊顶肘势:双足不动,双肩平行向前,上方伸撑抬起,旋曲肘挑挂,两拳化掌落于耳门处护之,掌心向下,力贯肘尖,同时双肘向前撑顶。
要点:挑臂回挂,进身发肘向身前上方顶撞,熔防御、攻击为一体,攻击定要快速、准狠,劲力要脆,近身挨撞为主,挂臂上挑务必使劲力贯充于自己小臂的前部上端。实战中应付对手突发拳掌攻击我之头部和面喉之际,迎身挑拳挂臂并闯步敛身护住自身头部和耳门处反击;下以落足跺踏和盘别撞摔,并发肘向前顶打对手心胸处的心坎穴、乳根穴、黑虎偷心穴部位,并可以头撞肩靠来攻击;继尔落臂掌拳向下劈搓磕对手的耳门、太阳穴、颈动脉窦处或掸抽其面门、砸点戳其双目而制之(若对手以反背拳、搜打等方法攻击我时,当以掌面掩护,拢住自己头顶的上星穴、元宫穴处挺肘顶打之)。附图2:挑臂前出动作。附图3:双肘向前顶击动作。
三、抱拳行礼:紧接上势,身立不动,两掌外翻以掌背从上向下掸拂己前胸衣襟,而后两掌由下向上,沿身体两侧抬至胸前,右手仍为立拳,右手握呈拳相抱,呈作揖之势行礼拳,再缓缓自然地向身前推撑,与肩部高度相致,两足相并仍不动。
要点:八极拳法的起落拳势,均讲究左手握拳右手立掌,两手相抱行拳礼。并视右拳左掌为“恶”也。故尔,研练八极拳的时候,务必事先讲清楚,并时时牢记。附图4:左拳右掌相抱动作。附图5:抱拳行礼动作。
四、起势:双手握呈“开口拳”状,回收于自身胸前,再由下方徐徐往上翻拧至胸上方处,双拳平行向前推撑;同时双腿缓缓自然下蹲踞,呈并步曲立之势。
要点:动作当从容不迫,英气盈身,含锋不露,警觉而沉稳,拙静且泰然,与向前顶撑出的双拳同步,身体向下蹲缓缓沉曲立,内劲沉贯,通彻于身,缩涵拔提,顶裹相致,呈箭扣于弦上待发之势。附图6:起拳势动作。
五、百将无敌势(左):甲、乙共同相对演练,各自向身前方提引右足前进半步,即上左足呈左四六步(前腿、足负身体十分之四的重量,后腿足负身体十分之六的重量);右拳臂向前探引,旋向后拉撑,挎拳于腰际;左拳自右拳腕上端前顶撑穿,伸直手臂,拳眼向上或稍向前上方提顶,但不可交于己肩)。
要点:周身内敛、放松、神志充沛,劲力饱满,似弓满待发之矢。双目平视前方,拳顶臂拉、肩撑,身沉协调,有致,面容平静,泰然自若。此势具有技击和养生的双层意义(参见《八极拳法长寿健体之功效》一文)。附图7:甲、乙相对之万将无敌势动作。
六、甲—前跃掼击势(右):提左足向前直行一大步,右足紧随跟出,落足于左腿之后方,以向下跺足而发力蹬地顶膝上一大步,左足随之相跟而吞步,站呈马步势,身体同时向左拧转,以左臂、肘、肩后拉并摆腰坐身之力,右臂向前,侧方向运动掼击(与对面乙的手臂相撞掼);左拳、臂于后,拉挎于腰间待机。
乙—前迎掼击势(右):与甲动作相同,上步前迎身而与甲之手臂掼打并滚拧磕击。
要点:双方以拧腰转体、蹬足发力、手臂后拉而旋拧向前方掼击,高度约与腹上胸下相致,其劲力贯于右小臂上端尺骨部位;乙拧腰坐胯而迎击,与之相掼磕碰、滚搓部位相同。双方之左侧肢体的臂肘向后拉拽而助力掼击。对打练习时,甲、乙二人的相对站立之中踞,可因场地大小而宜,不必过于局限场地的大小和拳路的要求,悉练后当因势而化在现有训练和场地条件练功。
击法提示:交手应用中,此势为“甩裆”打法,即以拳臂甩打、掼击对手的腰、裆部位或截滚手臂、磕击其攻击我之肢体,或以掼化提打对手海底穴、中极穴等部位,另挡向前、上推扶,掩己身的空当处,讲究出手必得,上手不空,前引下打,下出上掩,不丢不失。
注意;二人手臂相掼击打出滚裹磕搓,培养爆发劲力和手臂坚硬度。功法“铁臂功法”,搂桩打桩磕桩,可活步和死步练。凡练八极拳,无不研究练习之。左右均要练到,切勿重此失彼。附图8:向前跃步双方接近动作。附图9:甲、乙小臂掼击动作(右)。
七、甲—翻臂上掼势(右):右足前引半步,仍为马步势;身体向上提拔,拧转抖腰沉胯,以其反作用劲力,右手臂以小臂之外端自下向上方掼击,左臂,肩、肘后拉助力,左拳仍挎于腰际待机。
乙—撤滑迎掼击势(右):双足活络,左足引先,右足相随,往身后撤滑半步,还为马步势,身体拧转向右,提劲以右小臂之外端,蹬足发动向身前上方迎甲之手臂掼击,左臂、肩、肘与之合力后拉挣以助。
要点:拧身抖劲,提拔上掼,气沉步实,转体掼打,以气催力,甲、乙动作协调一致。注意步要活络,前进、后撤不可高过提足,切记:“八极、八极,足不离地”。又:“四六不丁八,进退靠趾滑”。
击法提示:上掼打为穿打及背捶、胯打的关键动作,变化之根本,以攻击对手头顶元宫穴和太阳穴、耳门、面门等要害部位为主,并可打出横向劲力,以打摔结合制人。注意:应用时出手“补手”,自掩己胸、助胁部位,勿丢勿舍。另一层意为迎挂对手攻击之手臂,以滚搓摧之,御其正面、侧面的攻击,并出肘顶、臂砸反击制之,并注意自掩要害。“搂桩”等功法,作用于练己小臂外侧尺桡骨部位的硬性适应度,练习注意在接触对手肢体时突加速度,发力袭掼以加大掼打动力,旨在摧伤对手肢体,进而制之。附图10:甲乙翻臂掼击动作。
八、甲—落臂滚磕势(右):双足向前滑行排行半步,为马步势,身沉劲坠,拧腰蹬足,右手臂自上方向下外方垂下滚拧、掼搓、磕摔、力掼于右小臂下端之桡骨部位;左臂肘后拉助力,拳挎于腰间待机。
乙—落臂迎磕势(右):双足向后撤滑半步,呈马步势,劲力沉坠,蹬足发动,力贯右小臂外下端之桡骨部位,以身体左转而打出滚磕之劲力迎掼甲之手臂,左臂肘后挣力以助,左拳挎于腰际待机。
要点:拳势稳固,力足劲整,内气下沉劲,力贯于右小臂掼甩滚磕;乙被动迎掼务必打出滚裹拧转之内抱切截之劲力,亦化亦磕。注意:以掼击演练时,当注意练功安全切不可掼击对方之肘部而失却训练意义。
击法提示:以滚臂揣打对手之腰部肾俞穴、将台穴、命门穴等要害为此势的主要技法。守御之际尚可迎击对手攻击我之肢体翻打的关节结合处,使之受创被摧或受痛而回收。我当趁势而进之,发翻打靠撞而打摔结合制之。注意:前手出击,后手掩补,功法以练小臂下端桡骨部位为主。
说明:掼臂动作即为六肘头对打之要功法之一,为“铁臂功”法而研习之,右左势动作相同,换手换势,进退吞化皆因拳路之结构而论,后文亦不赘述,参照上文为准。附图11:甲乙互滚掼磕练动作。
九、乙—上步掼击势(左):换人进手,乙上步甩臂掼击,仍为马步势。
甲—撤滑迎击势(左):双足活络,提右足向身后滑行半步,呈马步势;迎掼乙之手臂的左小臂上端之尺骨部位。
十、乙—翻臂上掼势(左):继步前上,翻手臂向上掼甩,仍呈马步势。
甲—撤滑迎掼势(左):步撤劲拔,迎掼乙之手臂的左小臂下端之尺骨部位,呈马步势。
十一、乙—落臂滚磕势(左):双足向前行半步,呈马步势,以左小臂之下端桡骨部位滚拧掼磕,右臂肘后拉助力,右拳挎于腰间待机。
甲—落臂迎磕势(左):双足提滑向后方呈马步势,左小臂向下翻落迎磕乙之左小臂,以左小臂下端之桡骨部位滚拧发力而迎掼、磕击打练习,附图12:乙、甲互相滚掼动作。
十二、甲—寸腿剪弹势(右);左足前引半步,身向左转体,右足绷足以下蹬拧腰支,拨地向下向前弹踢,腿不可过高,足尖距地面约一寸左右,左腿独立支撑身体,同时随转体之势,右臂拳向身左侧重落,掩住自身胸部下方、腹间;左拳化掌,维护于右胸前上方,掌心向前外方。
要点:引步转体,身旋发,绷足弹踢,跳不过胫(小腿胫骨,此讲以中段为界,勿踢高超之),足踢身闭,前出后补,封护自身,攻中寓御。对练时要步紧,碎快粘随。神态自然,身势中正,勿晃歪斜,重心稳健,快踢迅收,足出即踏,足进身欺。
击法提示:以突然转发动弹踢对方之小腿胫骨迎面处,亦可上步引探插戳,同步以腿攻击。当然攻击位置可因势而化,因敌而转换之;可踹、蹬、撩、搓,择优而发之,攻击对手膝、裆、腹、胸或足跟的跟腱部位,此为八极拳的腿法之一,属“六大开”的“提”一类打法,讲究“吃根、埋根、摧其根”。
乙—沾身仆快势:左足为先提步带全身向后撤一步呈马步沉身势;身体迅速沉蹲,双拳化掌迎甲前踢之腿,向身下后方扑击捋按,破其攻势。注意与甲拉开间距,以利对练之换势继续。
要点:步蹲身沉,劲力完整,下扑脆迅,引进捋化。身撤要迅速,注意正确运用“一步半”的应用,对练时精力要集中,双方勿失手出伤害事故。击法提示:实战之中迎对手的攻势,以转体闪避身闪步挨,敌进我亦进,以沉坠劲力扑其腿击。膝关节结合部位,以掌根沉塌摧之制其残,抓捋后拽摔扔制之;注意自身所居之位置,当择对手攻击间隙劲力的“死角”,适择当其转换之时,就是我打摔制其的最佳时机,切不可失,先不再布也。此属“六大开”的“抱”一类打法,应用中可抖腰加以横向劲力击打之。附图13:甲踢乙扑打动作。
十三、甲—靠身翻打势(右):紧接上势,右足弹踢后向前下方落步踏闯,左足随之吞拖,站呈马步势;身体敛裹,含胸肩撑随落步上前挤靠,抱翻右臂、拳,自身后向上再向前下方落沉拽打,拳心向上,左臂、肘向后拉助力,左拳挎于腰际待机。
要点:落足跺碾,步进身换,闯靠翻打,劲力完整。打出“八极拳”之“霸道之势”,体现迎门三不顾的威猛,此打法凶狠,有一定难度。注意:此势凶猛,对练时甲、乙方均要相互留意,沟通感觉,注意安全。
击法提示:实战应用应当以弹踢之足落踏跺碾对手的足背,身挨靠撞而闯进,抡翻臂、拳拽打对手的头面部位和颈部、胸部而制之,同时可以发横向劲力搜打对手胸、腹、肋胁部位制之;亦可打出滚臂以拧翻顶打或者往下掖揣其裆部而制之于死地。应用此打法当“补手”而施之,以后手向前维护于自身之肋间,不丢不舍。此为“六大开”的“胯”打一类击法。
乙—合手绷拥势:双足活动,略向后方撤滑半步,身体重心落于左腿,站呈高势为六步之右势;双手合掌上翻,迎向甲方拽打下落之拳臂,以蹬足向前和身沉之反作用力向甲之右臂的中截拥绷。
要点:步活闪退,身沉发劲,下坐上拥,亦绷亦拥,或向外下方引拥下捋。对练时接对方之际,当闪至其身侧而拥绷,顺势而发,勿硬接硬绷。拳诀曰:硬打无遮拦,“顶牛”不为妙。
击法提示:交手时应当推拥迎切对手下落击之臂关节结合处,以其动,断其节,亦可拥击化横磨及击制之。注意抱合对手身体转换之“死角”(即“外门”),下以足盘别,跺踏打摔制之。此属“六大开”中“顶”一类击打法,最好与“胯”之横向劲力结合应用,打摔效果尤佳。附图14:甲拽打乙绷拥动作。
十四、甲—旋身蹬踹势(左):身略向下沉蹲,即双足蹬地挺身发力,以右腿为轴心,曲左腿以膝为先,旋身提劲,向前左右转体180度,左腿足向前蹬踹或扫腿(发足后跟部位扫踢);双臂、拳后拉挣,沉撑以维持身体平衡,并助踢踹。
要点:足跨身旋,转体顶膝,蹬踹扫踢,劲力迅猛,身如飓风,拳势稳固,腿出劲速,拳臂挣撑,立地如钉,中心如杆,注意:劲力相挣,切勿先重失控。
击法提示:实战中突以身旋发劲,提膝为锋,踢踹对手身前背后各要害部位或扫踢其头、面部位击打之。拳谚曰:出腿三分险。攻击之际,当果断迅速,劲力足,自身稳,保持自身中心稳固方能出奇制敌,讲究:出如飞矢,劲力冷脆,而具有弹性,可连续攻击之;收若火燎,快打疾落,此为八极拳腿击法之一。
乙—吞封闭肘势(右):双足迅快身后滑撤大半步,呈马步势;右拳握为拳,迎甲转踢之腿势,沉肘以小臂滚裹之截,旋右臂拳向身下内转挂,拳臂垂直,拳心向身外,左掌向身右侧前方立推,掩于右胸前上方,掌心向前。
要点:闪退挂足,后撤之截,沉臂闭挂,滚裹磕掼,身形紧凑,下盘扎实,旋拧转避,柔中含钢,上下相随,反败制胜。对练时以肩迎甲扫攻之腿,手为辅扶,着重掩遮自己面门、颈部,手切切不可离开自己之面前,谨防误伤。
击法提示:实战时以身边迎对手之腿击,肩靠膀抗,并抓扭其肢体,转体甩折,其关节打摔制之;或以挨撞,靠打而发横向劲力,破坏其重心,使之失重被摔制,亦可以拳棱击打对手关节部位,裆腹部位或以手臂搓打其颈部而制摧之。此为“六大开”之“抱”之击法实践。附图15:甲扫踢乙持闭动作。
十五、乙—贴山背靠势(左):于甲落足踏地之际,提右足上前半步,身向左转体180度。上踏左足呈马步势;以左肩、背侧外向前贴靠,与甲之肩、背侧面互相挨靠,互相贴撞,双臂抡起撑圆,左臂、拳曲肘撑于胸前,右臂、拳向身后拉直撑劲,双助前贴靠撞。
甲—落踏沉撑势:身在扫踢落足之时,呈为马步势(略低沉些)。双臂撑圆,抬于胸前,拳心相对;当乙贴靠与之相撞时,即向前上方提撑,外挣,以助靠撞(亦以左肩、背迎靠乙之进贴)。
要点:双方配合默契,动作谐调,皆坐马沉气,劲力抱身,气行摧力,挨贴靠撞,切勿“憋气”。注意:对练时身体撑圆,切勿出现“棱角”,即突出身体某一部位而伤及对方,头、肩顶处要自然闪避,只练肩背外侧,不许肘贴、拐、挨,违者逐之,同时练功中可发声“嗯”、“哼”,此利气贯遍体之行走。此为八极拳法重要功法“靠桩”,当认真精研,练习之,久练之,自会得益匪浅。
击法提示:当对手以旋身扫踢、蹬踹,以腿攻击我之际,切不可后退,“狭路相遇勇者胜”,当身闯前挨使之腿击难以展开,对我难以造成威胁,可以身背、肩肘贴靠、冲撞摔制之,继而以足踏、肘塌制其于死地。此乃“后发制人”类击法。附图16:乙、甲肩背贴靠动作。附图17;甲撑捶迎靠动作侧视。
十六、甲—回身无敌势(左):双足活动前行半步,身向左转体180度。站呈左四六步势;同时左臂、拳向前上顶撑。右臂、拳拉挎于腰间待机。
其他详见本文第五势动作之释文。附图18:甲、乙对峙动作。
十七、甲、乙—上步迎门靠势:甲乙击步前蹴,相挨近,两人手臂均拉开撑张,右臂与前略低于左记,以身体右侧胸部之前外方下蹬地,拧身发劲相迎,贴告撞碰(亦可闪身活步走围连续相互胸前靠背、贴靠演练出现位置,双主亦势继续,此为八极拳法“贴山告”之功法)。
要点:双方配合演练,动作和谐,沉身蕴力,前蹴贴靠,正常行气,气贯周身,臂撑抖放,劲力圆整,同步一致,劲发吐声,量力而练,唯意安全、切勿突出身体之肢节,出现“棱角”而伤及同门。附图19:甲乙相贴迎门靠动作。
十八、甲、乙撤步万将无敌势(左):均身向右拧转剪步前跃,向前行走2—3单步,即向左转体180度,右拳、臂及头顶向左前劈落,旋后拉至腰际挎于身后待机,左臂,拳同时平行前顶于身前,拳眼向上略高于肩,站呈左四六步势。附图20:甲、乙无敌势相对动作。说明:演练至此,甲乙双方调换所给之位置,换人进手,乙为上方,甲为下方,继续演练,动作仍如前势。
十九、乙、甲—抡臂掼击势(右):乙为上方前进掼打,甲为下方后撤迎掼。附图21:乙甲掼打动作。
说明:十九势—二十四势动作均为前文六势—十一势动作相同,此不〓述,请参照前文演练。
二十、乙、甲—上翻掼击势(右):进甲撤掼击,附图22:乙、甲翻臂掼击动作。
二十一、乙、甲—落臂滚磕势(右):乙进甲撤落臂滚磕掼击。附图23:乙、甲落臂相磕动作。
二十二、甲、乙抡臂掼击势(左):甲进乙退相互掼击演练,均换为左手臂掼打。
二十三、甲、乙—共同翻臂掼击,甲进乙退演练。
二十四、甲、乙—落臂滚磕势(左):甲进乙退落左臂滚磕掼打演练。附图24:甲、乙左势磕击掼打动作。
二十五、换人进手:乙—寸腿剪弹势(右):左足向前赶行半步,身向左拧转,右足以蹬地拧腰之劲力绷足向前弹踢,足不可高,踢勿过膝。
说明:二十五势—三十一势动作均与前十二势—十八势动作相同,仅是换人进手;乙为上方、甲为下方,故下文只写动作、步势,其他不赘述,可参见前文之详述。甲—沉身扑捋势:左足带右足,后身后撤闪一步,呈马步沉身之势,身体向下沉蹲,双拳化掌,迎乙弹踢之腿,向身下、后方扑扶,破其腿击。附图25:乙寸腿甲按打动作。
二十六、乙—靠身翻打势(右):紧接上动,右足弹踢后迅快向下落踏,身挨闯进,左足于后吞拖,呈马步势,身靠膀挨,抡翻右臂,拳自身后向上再往前下方翻臂拽打,拳心向上,右臂、肘向后拉挣助力,左拳挎于腰间待机。
甲—合手绷拥势:两足稍活步,向身后撤滑半步,身沉呈高右四六步势;双手合掌上翻,迎乙方翻臂拽打之拳臂,绷拥其中截部位,并可外推或按捋。附图26:乙翻打甲绷拥之动作。
二十七、乙—旋身蹬踹势(左):略向下沉身蕴力,即两足蹬地挺身发力,以右腿为轴,曲左膝为先,旋身提劲猛然向左后转体180度,左腿向前蹬踹或扫踢(以足之后跟部位扫踢);双臂、拳向外拉挣,沉撑助力,并保持身体之平衡。
甲—吞步闪肘势(右):身体紧敛,两足迅快向后滑行一步呈马步势;右掌握为拳,迎乙转身踢蹬之腿势,沉肘以臂截之,旋右臂拳往身下方内里插垂、闭挂,拳心向外,左拳自身右侧前方立推,掩于右胸上方,掌心向外。附图27:乙扫踢甲闭肘迎封动作。
二十八、甲—贴山背靠势:紧接上动,于乙旋提落踏之际,提右足上前半步,身向左后转体180度。上踏左足呈马步势,以左肩、背侧处向前贴靠乙之左肩、背侧面,并与之互撞;双臂抬撑,左臂、拳即曲肘拉于胸前,右臂、拳向身后拉直,撑劲,以助向前贴靠。
乙—落踏沉撑势:身体在旋转扫踢落足后,站呈马步势;两臂上抬撑圆于胸前,右臂、拳向后拉直,撑劲,以助向前贴靠(当甲贴靠相撞之时,即向身前上方提撑、外挣,以助左肩、背迎靠甲之相撞)。附图28:甲、乙背靠练习动作。附图29:乙迎靠撑挺动作正视。
二十九、乙—回身无敌势(左):两足向前行半步,身体往左转体180度,上左足呈四六步势,同时,右臂、肘后拉撑,右拳挎在腰间,左臂、拳向前平行顶撑,稍上提,目视前方。
甲—上步无敌势(左):双足向前活动,提右足上一大步,身向左后转体180度,站呈左四六步势,同时左臂、拳向前上方顶撑,右臂、拳拉挎于腰间待机,目向前视。附图30:乙、甲无敌势对峙动作。
三十、乙、甲—上步迎门靠势:双方击步前蹴换进,两人手臂均拉开撑张,右臂略低于左臂,以利动作。双方均以身体右侧胸部之前外方,向下蹬地,拧身发劲相迎,贴靠撞碰。附图31:乙、甲迎身胸靠动作。
三十一、乙、甲撤步万将无敌势(左):甲、乙均向身前行进二至三单步,落步之际抽身向右转体180度。撤收右臂拳,待站呈左四六步势(各踞原起拳势之位置);各自向前劈抽右臂、拳,回拉挎于右腰间,左臂、拳向有上方撑顶,目视前方。附图32:乙、甲面石将无敌势相对动作。
三十二、抱拳行礼—甲、乙二人各归原起拳势位,相对站立,共同演练。此为收拳势动作,与前第三势“抱拳行礼”动作相同,请参见前文。说明:起落拳势“抱拳行礼”时,甲、乙二人均可道问候之后,开口起拳—起拳时曰:师兄、请了,落拳收势时曰:多谢了!而后继续动作,以显礼仪。附图33:抱拳行礼动作。
三十三、无权还原势:行拳礼毕,身居原位,双臂、掌向身两侧下按沉,站立自然,而后双足稍分开,并缓缓将体内腹中所蕴之气呼出吐净,以免内气积滞,稍静后再动。附图34:无极还原势。

第二篇八极贴山靠:八极拳贴山靠动作教学


  八极拳贴山靠动作教学1.预备式
  两腿并立,身体自然站直,两臂自然下垂于两腿外侧,指尖向下,目视正前方(图1)。
  要点:头颈正直,下颏内收,身体自然直立,精神集中。
  八极拳贴山靠动作教学2.开门式
  右脚向前一步,同时两掌屈肘上提,经腰侧同时直臂向前插掌,高与胸平,两掌相叠,掌心均向上,手指斜向前,目视正前方(图2)。
  左脚跟进一步,两腿屈膝半蹲成并步,同时两掌向下、向外、向上分掌,两臂自然弯曲,高与肩平,双掌心均向上,手指均向外,目视左掌(图3)。
  两掌不停,同时向上、向里经面前向下成拳,在胸前相对,再向下至腹前,拳面相对,拳心均向下,目视正前方(图4)。
  要点:动作要连贯,跟步与分掌、并步对拳要协调一致;并步下蹲时,身体正直,沉肩坠肘,沉气领头,精神集中。
  用法:当对方正面接近我时,我向前上右脚,并用双掌向前插击对方咽喉或胸部。若对方用两手向上托我两肘,我两臂外分,以解对方之托肘。如对方速抽手,又用两掌向我腹部插来,我用两拳向下砸开对方的来掌。
  八极拳贴山靠动作教学3.怀抱婴儿
  左臂向上、向里、向下、向外划弧一周后,屈肘向左顶肘,高与肩平;左拳成开口拳,屈于左肩前,拳眼向下,拳心向前,同时右拳自右小腹前向下、向外、向上、向里绕一周,拳心向下,拳面向左,目视左前方(图5)。
  要点:两臂同时动作,绕臂成圆,绕臂要柔和协调,顶肘要刚猛、突然。
  用法:当对方用拳向我中盘击来时,我两臂绕动,拨开对方来拳,并用左肘向对方胸部猛顶。
  八极拳贴山靠动作教学4.欲打顶肘
  左肘向下向里,前臂立于左胸前,肘尖向下,左拳拳面向上,小指侧向前;右拳向左至左肘下方,拳心向上,拳眼向前,目视左拳前方(图6)。
  上动不停,右拳向下、向右直臂侧摆举,高与肩平,拳眼向下,拳面向右;左肘向左侧顶,高与肩平,左拳成开口拳屈于左肩前,拳心向前,小指侧在上,小指关节对准鼻尖,目视左肘(图7)。
  要点:收肘、顶肘要协调一致,顶肘要快猛。顶肘时,顶肘、拉臂、沉气、领头,形成十字整劲。
  用法:当敌从我对面,用右拳向我左肋部打来时;我用右手叼抓住对方右腕并回领,同时用左肘下砸对方右肘。若对方屈肘化解时,我顺势用左肘向对方心窝顶击。
  八极拳贴山靠动作教学5.脱靴盖面
  身体起立,左腿支撑体重,右腿屈膝上提,同时左拳向右下摆于右肋下,拳心向下,拳而向右;右拳成掌,屈肘向上、向左摆举于左耳前上方,掌心向后,拇指侧在上,目视前下方(图8)。
  上动不停,右脚下落震步,左脚向左一步,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向上,右掌直臂向左立掌推出,高于肩平,掌心向右,手指向上,目视右掌(图9)。
  要点:震脚要全脚掌着地,左脚向左跨步与震脚要协调一致。右推掌要有力,身体正直,沉肩坠肘,气向下沉,头向上领,形成整劲。
  用法:我在对方对面,用右臂向左揽抱住对方左腋下,同时上提右膝顶撞对方裆部。当对方要挣脱我揽抱时,我用右脚向下猛踩对方左脚面,同时用右臂向对方右肋部猛击。
  八极拳贴山靠动作教学6.猿猴献桃
  左腿挺膝成右弓步,同时左拳向左侧冲拳后,上体稍向右转,拳眼向上,拳面向后,目视右掌(图10)。
  上动不停,右臂外旋,使右掌转成掌心向上,手指向前,同时左拳向前、向下,以拳背为力点砸于胸前右掌心内,拳眼向外,目视前方(图11)。
  要点:动作要连贯,冲拳有力,冲拳与转体要协调一致。砸拳与右翻掌要协调,砸拳要准确。
  用法:当敌分别从我前后夹击时,我用左冲拳先击后方来攻者,再用砸拳砸击前方来攻者之头面部。
  八极拳贴山靠动作教学7.朝阳掌
  上体稍左转,左腿屈膝半蹲,右腿挺膝成横弓步,同时左拳成掌屈肘向左顶拉,稍高于肩,肘尖向左,左掌屈于左肩前方,掌心向下,小指侧向前;右臂内旋,掌向右推,掌心向前下方,手指向右侧,目视右掌(图12)。
  上动不停,体重向右移,右腿屈膝半蹲,左腿挺膝成右弓步,同时右掌屈肘收于右腰侧,掌心向前上方,左掌直臂向前立掌推出,高与肩平,掌心向前,手指向上,目视左掌(图13)。
  上动不停,左脚前跟一步至右脚内侧,成并立,同时左掌成拳,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向上;右掌向前上方直臂立掌推击,高与眉平,掌心向前,手指向上,目视右掌(图14)。
  要点:拉肘、推掌、跟步、推掌要连贯协调,推掌有力,力达掌根。
  用法:当对方从我左侧以拳攻来,我闪过对方来拳,同时用左腿绊住对方两腿,用左肘顶击对方胸部,再用左掌推击对方胸膛。当对方后退时,我跟进一步,用存掌推击对方左太阳穴。
  八极拳贴山靠动作教学8.怀抱婴儿
  身体左转,右脚前滑闯上一步,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屈于右肋前,拳心向下,拳而向右;右臂屈肘向右顶击,肘尖向有,右掌成开口拳于有肩前,如托腮状,目视右前方(图15)。
  要点:上步滑闯要平稳,马步形成与顶右肘要协调一致,顶肘迅猛有力,力达肘尖。
  用法:我与对方对面站立,右脚七步于对方腿后,绊住对方两腿,同时用右肘顶击对方胸部。
  八极拳贴山靠动作教学9.探马撑
  身体左转,右腿挺膝成左弓步,同时左臂屈肘,向左侧拉顶,高与肩平,掌心向下,手指向右上方;右拳成掌,经右腰侧向右侧推击,高与肩平,掌心向右,手指向上,目视右掌(图16)。
  要点:弓步要扎实,左拉肘与右推掌要一致,推掌有力,力达掌根,气向下沉,头向上领,左肘左拉与右掌向右推形成十字整劲。
  用法:当对方从我右侧用左拳向我胸部击来时,我用左手抓住对方左腕并往回领,同时用右掌击打对方左肋部。
八极拳贴山靠 
   八极拳贴山靠动作教学10.双撞掌
  右脚向前上一步成为右虚步,同时左掌向前翻臂扇掌,高与肩平,掌心向外,拇指侧向下;有掌屈臂于面前,掌心向左,食指尖向上,目视右前方(图17)。
  左腿支撑身体,右腿屈膝上提,脚尖外展;左掌里旋屈臂上托掌,掌心向后,拇指侧向左;右掌外旋稍前按,掌心向前,手指向上,目视左掌(图18)。
  动作不停,右脚下踏震地,左脚向前上一步成虚步,同时两掌屈肘收于腰侧,并掌直臂向前推击,高与胸平,掌心均向前下方,手指向前上方,目视前方(图19)。
  要点:动作要连贯,上步扇掌与震脚上步、双掌前撞要协调一致,撞掌迅猛有力,力达两掌根。
  用法:当对方用右拳向我胸部击打时,我用右手拦住对方来拳,并用左掌背扇击对方右耳部。若对方后让,我两手后捋对方右臂并回拉,同时用右脚踩击对方左脚面,并上左脚绊住对方右腿,用两掌向对方肋腹部撞击。
  八极拳贴山靠动作教学11.怀抱婴儿
  左脚尖外躁,体重稍向前移,上体稍向左转,同时两掌稍向左平划,目视两掌前方(图20)。
  身体左转,有脚向左脚右侧上一步,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并向右滑闯,同时左掌成拳,屈右臂于胸前,拳心向下,拳轮向前;右掌成开口拳,屈肘向上、向里、向下缠绕再向右侧顶击,右肘稍低于肩,右拳拳心向前,小指节顶向上,如托腮状,目视右前方(图21)。
  要点:跟脚、转身、上步、闯步要连贯、协调,闯步要既猛又稳,顶肘要迅猛有力,力达右肘尖。
  用法:当对方用左拳向我击来时,我用两手向左后方捋对方攻来之臂,并向前上右步,用膝撞击对方裆部,用右肘顶击对方胸部。
  八极拳贴山靠动作教学12.扇腮掌
  上身左转,体重移向右腿,成左虚步,同时左拳成掌收于左腰侧,掌心向下,手指向前,右掌随转体向左侧横掌扇击,掌心向左,拇指侧向上,目视右掌方向(图22)。
  要点:转身、扇掌要一致,扇掌快速、有力,力达右掌。
  用法:我与对方对面站立对,用右掌扇击对方腮部。
  八极拳贴山靠动作教学13.担山肘
  身体左转,右脚向前上一步,两腿屈膝半蹲成马步,并向前滑闯,同时两掌成拳,肘向两侧顶,两肘高与肩平,肘尖向外,两拳屈于胸前,拳面相对,拳心均向下,目视右肘方向(图23)。
  要点:上步要滑闯,闯步要平稳,两肘同时外顶,顶肘凶狠有力,力达肘尖,做到气向下沉,头向上领,两肘外挣,形成十字整劲。
  用法:对方由我右侧接近时,我用滑闯步,以右膝顶撞对方裆部,同时用右肘顶击对方胸部心窝处。
  八极拳贴山靠动作教学14.挂踏扶虎
  两拳成掌,同时向下、向外、向上分掌,并向上屈于颈部两侧,掌心均向里,小指侧均向上,目视正前方(图24)。
  上动不停,上身稍向右转,体重移向右腿,左腿向前上步,成左虚步,同时两掌屈臂收抱于两腰侧,目视左前方(图25)。
  右肘向右拉撑,右掌心向下,手指向前;左掌直臂向左前下方按掌,掌心向下,手指向前,同时左脚向左后趟挂,成右弓步,目视左掌方向(图26)。
  要点:后趟挂脚与按掌动作要协调一致,后挂腿要轻贴地面,不可过于落实,也不可离开地面,后挂腿要快速有力,按掌要向左前下方用力,按掌迅猛,力达掌根。
  用法:当对方用右拳向我胸部攻来时,我左臂向上抄对方右臂,挡开对方来拳,并向前上左脚于对方右脚前方,右手抓住对方右腕,向我右后方回领,同时用左脚向后挂对右脚踝,并用左掌向前下方按击对方右肩胛,使对方向前摔倒。
  八极拳贴山靠动作教学15.劈面掌
  体重左移,左腿屈膝半蹲,右腿挺膝成左弓步;左掌成拳屈肘收抱于左腰侧,拳心向上;上身左转,右拳随转体向下反臂下栽于裆前,拳面向下,拳心向右后方,目视右前下方(图27)。
  体重移于左腿,右脚向右后绕步,前脚掌着地,成右虚步,同时右拳屈于右肋前,拳心向下;右拳成掌,向右后方直臂劈拳,高与眼平,小指侧向前,掌心向左,目视右掌(图28)。
  要点:弓步、栽拳与虚步劈掌动作要连贯,虚步劈掌要做到脚尖、掌尖、鼻尖三尖相照,劈掌快猛、有力,力达右掌外缘。
  用法:当对方由我对面以脚向我裆部踢来时,我用右臂格挡开对方来腿,接着用右掌向对方面部劈击。
  八极拳贴山靠动作教学16.大缠压肘
  左腿支撑身体,右腿屈膝上提,同时左拳成掌向左前方侧举,右拳成掌向前、向上举,掌心向前,拳面向上,日视右侧(图29)。
  接上动作,右脚下踏震脚,体重稍向左移,左脚外跨一步成左横弓步,同时左掌握拳向上、向右绕于左肩前,拳心向后;右拳向前、向下、向后、向上、向前下缠绕并压肘,肘尖向外,右拳屈于胸前,拳心向后,拳眼向上,目视右前方(图30)。
  要点:动作要连贯,震脚、缠臂、压肘动作要协调一致,缠臂要柔和,压肘有力,力达肘尖。
  用法:对方由我对面用左拳向我胸部击打而来,我用左手抓住对方来拳之腕,将其回领并向外拧转,再上右步于对方左腿后,绊住其腿,同时用右肘从对方左臂外后侧向上、向里再向下压砸对方左肘。
  八极拳贴山靠动作教学17.猛虎挡道
  左脚稍向后撤步,成右虚步,同时两拳成掌,向上、向外直臂平肩分掌,掌心均向前,拇指均向上,目视右掌方向(图31)。
  上动不停,右脚向后撤一步,成左虚步,同时两掌屈臂里收,经两腰侧向前直臂并掌推出,掌心均向前,手指均向上,目视右前方(图32)。
  要点:撤步分掌与撤步双推掌动作要连贯、协调一致,双推掌要快速有力,力达双掌掌根。
  用法:当对方在我身体右侧时,我用右臂靠击对方胸部。若对方在我前方时,我用双掌向对方腹部推击。
  八极拳贴山靠动作教学18.收式
  左脚收于右脚内侧,成为并立步,两掌同时向下、向外分掌,掌心均向前,拇指向上,目视前方(图33)。
  两掌同时向上、向里,经面前成拳,拳面相对向下,经胸前按于腹前,拳心均向下,目视前方(图34)。
  两拳向下按,成掌于裆前,手指相对,掌心均向下,目视前方(图35)。
  两掌自然地向下放于两腿外侧,手指均向下,目视前方(图36)。
  要点:动作连贯,身体自然保持正直,精神集中。 

第三篇八极贴山靠:沧州八极先辈图谱--朗石


原文地址:沧州八极先辈图谱作者:朗石
     
 
    欣闻中国吴钟八极拳研究总会成立,心情十分激动,不由得生出三点感触:一是全国各枝八极门人终于摒弃蒂芥,携起手来,团结一致,共创八极拳的辉煌。二是大家不再保守私密,以宽广豁达的胸怀和精神坦诚交流,共同提高,为八极拳走出国门,造福全世界人民贡献自己的力量。三是大家积极挖掘历史珍贵资料,使八极拳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有序畅通、全面健康的继承和发展。
    下面一组画像来自总会网站,是南皮县武术协会主席叶光泰先生发起并根据八极先贤画像或照片重新绘制的,可谓用心良苦、功勋卓著。在此,我们应该向叶先生表示感谢,向他道一声“辛苦了!”
山东省八极拳始祖吴钟纪念园——仰钟园
六合枪声闻六合  八极拳名震八极 
 
马明达先生题字
八极门先贤画像
一世吴钟
二世吴荣
三世张克明李大中
 
四世张景星  黄四海
五世李书文韩会清马凤图马英图
 
近年来国家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各种八极拳图书
分别由李书文、韩会清、马凤图、马英图传人编著
点击后再点击可看大图
 
小县大城传国术 
八极拳概述
                                       李会宁
 
第一节 八极拳沿革
 
    1、八极拳简介
 
    八极拳是中国著名拳种之一,全称“开门八极拳”。“开门”者,取其以六种开法(六大开)作为技法核心,破开对方门户(防守架子)之意。称“八极”,系沿用古代有“九州之外有八殥,八殥之外有八紘,八紘之外有八极”的说法,寓“八方极远”之意。
  北方称武术为把式、八式。八极的意义在于勉励门内弟子要将八(把)式练到极高的境界。另外八极的训练讲求头、肩、肘、手、尾、胯、膝、足八个部位的应用。所以八极之名是要求本门弟子将这八个部位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在汉朝刘安写的《淮南子》里记载:“九州之外有八殥,八殥之外有八纮,八纮之外有八极。”这里八极代表了极远之处。八极拳之名也是要本门弟子将八极拳的劲道练到极远之境。
八极拳历史悠久,经历代传人刻苦精研、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练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不断发扬光大,经久不衰,代代涌现出诸多的武术名家,在武术界影响很大。
 
    2、八极拳的起源、形成与发展
 
    八极拳以其刚猛暴烈、朴实无华、简洁实用的独特风格流传至今,早年因地域不同而被称作“巴子拳”、“八忌拳”、“八技拳”、“开门八极”、“开拳”等。但近代根据其发劲可达四面“八方极远之地”的哲学思想,以“八极”二字定名。
  八极拳的起源时间和地点,至今说法不一。一说,起源于明代,因在戚继光著《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曾提到“巴子拳”即“八极拳”。二说,源于武当,是道士所创。三说,是清代河南岳山寺和尚张岳山创。四说,是清代一号“癞”的云游道士所创。但均无确切史料依据,故其起源有待进一步研究。还有说法八极拳原始于河南嵩山少林寺,为少林寺第四门看山拳。八极拳是由外家八种拳中之精华手法组成,故名为八极拳。
  据民国二十二年《沧县志》载:八极拳由癞姓道士传艺河北省庆云县后庄科村人吴钟:吴钟传艺其女吴荣。后吴家移居沧县孟村镇(今孟村回族自治县),孟村遂成为八极拳的传播地。自吴荣之后,八极拳分两支传习:一是传孟村吴氏及其门生。近代传衍不绝,造诣较深者有吴楠、吴世科。其近亲马凤图影响较大,传人较广。另一支是传罗疃村李大中、张克明。李大中传子李贵章、徒黄四海,黄四海传王忠全、李书文;张克明传子张景星。张景星传子张玉衡,徒李书文、韩化臣、马凤图、马英图等。自李、马、韩之后,八极拳由孟村一隅之地,播及全国。
  清雍正年间,二世八极拳大师吴钟只身三进南少林寺,机关暗器无一沾身,且一枝大枪扎遍天下无敌手,有“南京到北京,神枪数吴钟”的美誉。
  近代八极拳名家李书文,练功成癖,寒暑不辍,深得枪法之奥秘,武术界内称“神枪李”。《沧县志》载:“李书文室内排掌击空,离窗五尺,窗纸振荡有声。李以枪刺树上枣,一枪一只。刺壁之蝇,蝇落而壁无痕。铁锥入壁,力拔甚难,他以枪搅之,锥即出。”
  《武林史话》记有八极拳师的三大保镖如下:“八极拳”乃是以其强劲而对中国近代史颇有影响的拳法。八极拳家李书文是驰名天下的神枪(大枪)手,曾被许兰洲将军、李景林将军召用为保镖和武术教师,在军阀割据时代,曾活跃在风云多变的中国政治舞台上。而李书文的三个弟子,也曾在激烈变革的中国近代史上扮演过奇异的角色。
  李书文的大弟子霍殿阁做过末代皇帝溥仪的武术教师和警卫官。最后一个弟子刘云樵在国民党政府警备队服役,当过侍卫队教官和蒋介石警卫。
而与刘云樵同时跟李书文学习八极拳的李健吾曾做过毛泽东主席的警卫。
韩化臣的绰号叫“无敌将”,1923年到黄埔军校担任武术教官,受到孙中山、周恩来、蒋介石、邓演达的接见,孙中山亲赠龙泉宝剑一把,后被聘为中央国术馆教务长,传授八极拳和青龙偃月刀,他的三个弟子赵树德、李学义、赵荣林在第一次“国考”中都荣获优等成绩并被黄埔军校聘为武术教官。
     马凤图曾受同盟会燕支部之命,与同盟会人士,形意拳家叶云表、李存义等创办中华武士会,被公举为副会长兼总教习,后被冯玉祥聘请,在张家口与张之江创办冯部的新武术研究会,并任冯部白人教术研究室主任,主编《白刃战术教程》。期间与胞弟马英图一起创编了寓枪于棍的"风磨棍",被西北军广泛用于训练和实战当中,四个儿子马颖达、马贤达、马令达、马明达被当今武林誉为“马氏四杰”,在当今武坛上极负盛名,其中,马贤达为国家级武术裁判,中国武协委员、中国武协副主席,电影《少林寺》、《卧虎藏龙》首席武术指导,马颖达为甘肃省武协副主席,马令达为兰州市武协秘书长、兰州市武术竞技协会副主席,马明达为中国武术学会委员、《中国武术史》编委、广东省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
如此,传奇般的张景星的三个弟子先后出现在多变的中国历史权力层支撑点上,可见八极拳的辉煌和影响力。
  就艺术而言,八极拳姿势舒展、协调优美、神形兼备。至今八极拳法已传十一世,各世传人之佼佼者有吴钟、吴荣、吴楠,吴钟毓,李大中、吴凯、张克明、黄四海、张景星、李书文、强瑞清、韩化臣、马凤图、马英图、吴会清、李贵章、曹井田,吴秀峰、李万成、高贵林、吴兆海、丁玉林、霍殿阁、李萼堂、李树森、范青云、许家福、李萼堂、王金生、马贤达、马明达、韩洁泉、吴连枝、冯玉玺、王景祥、田金钟、尹树春、霍庆云、鲍有声、韩振阁、韩振江、韩振德、李志成、朱宝德、叶光泰、魏九如、王世泉、赵友、王德旺、崔洪起、黄玉柱、霍文学、安天荣、李树栋、王砺吾、李会宁等。
    今之八极拳法已经遍及海内外。马凤图、马英图栖身甘肃,传八极拳法于西北五省区;吴秀峰、王景祥、田金钟、霍文学等人在天津广传八极拳;马贤达、马明达授艺国内外,其著述在国内外有很大的影响。沧州尹树春受业于吴秀峰;青县孙福太受业于冯林潮;肖官屯黄玉柱受业于狼儿口张福顺,均传艺于沧州市重点业余体校。吴连枝曾一次接待香港、两次接待美国、十一次接待日本访问和习艺者,并四次应邀赴日本大阪等地授艺讲学;韩振阁、韩振江、韩振德三姐弟则传艺全国二十多个省市;郝鸿昌、王长典在上海;王金生、张旭初、曹彦章、王世泉等在北京,霍庆云、霍青山、李树栋、张永明、王砺吾等在东北三省广传八极拳。
 
八极主要代表人物
 
    王中泉、李书文威震京津
  清光绪年间,王中泉到北京帮助族兄王中山戳杆教徒。王中泉精五虎擒羊棍即八棍头,在北京九门挂棍无敌手,后担任镖师。江湖有“神棍”王中泉之誉,八极拳立足北京,“神棍”王之功也!后来李书文出师后到北京与王师兄会合,兄弟二人遂名噪北京城。二人名望日高,皆被聘请为清军武术教习。李书文被天津小站袁世凯北洋新军练兵处聘请为武术教习,从此他和军队结缘,一生大多在军队中任军将教习,李在天津与各门高手进行无数次拳、枪较量,战无不胜,江湖人称“神枪李”。八极拳立足天津,“神枪”李之功也!
  张景星、王中泉、李书文载誉“中华武士会”
  清宣统二年(1910年),同盟会会员叶云表、马凤图(张景星徒)在天津组织“中华武士会”,团结武林人士反对清朝统治。得到武清“鼻子李”李瑞东的支持,李人格高尚,武功精湛,在武林界德高望重。李瑞东、李存义、李书文纷纷莅津创办武士会。“鼻子李”李瑞东与“神枪”张景星金兰交。遂导致张景星亲与徒李书文、韩化臣及再传弟子张德忠、崔长友、张子林、霍殿阁、高熙臣等到天津任职武士会教习。祖孙三代艺惊武士会享誉津门。
  李书文、霍殿阁传艺东北军中
  1907年后,许兰州任清军标统驻守齐齐哈尔一带,其部下管带任国栋、帮带陈富贵皆酷爱武艺,三人义结金兰。许兰州于民国成立前升任协统,1914年升任黑龙江陆军中将师长,当时与奉天27师长张作霖并列。1916年任黑龙江省帮办,1917年由于政治斗争失败到奉天投奔张作霖。1920年被委任为东三省巡阅使署参谋长,后又任剿匪总司令等职,直到1924底年奉军入关。李书文游天下,到北洋军任教,唯与许最投缘。1907年—1917年李携徒霍殿阁在许部任武术教官,同时李也是许将军之长次子许家福、许家禄的家庭教师,许之子与李的过继子李萼堂及武童徒孙刘琪瑞一起督教。1917-1924年李、霍师徒二人仍被许将军聘请到奉天奉军中任武术教官,也被海军司令沈鸿烈、少将旅长张骧武等聘为教官。1920年以后,李的师弟张毓衡把弟子魏鸿恩、魏鸿滨、董义清、董惠庭、刘汉周送给李深造。霍殿阁的弟子高香亭、霍庆云、刘子鸣、边廷杰等也到奉天许将军部队,在加上原来的许家福、许家禄、李萼堂、刘琪瑞,形成一个群体。
  韩化臣(惠卿)、马凤图、马英图传艺、换艺沈阳城
  民国初年马凤图在沈阳进行革命活动。1915年邀请师兄韩化臣、二弟马英图一同赴沈阳。韩任职高等巡警学校武术教官。马凤图等在沈阳传授八极拳、劈挂掌的同时,与号称“关东三老”的郝鸣九、胡奉三、程东阁金兰交,互相交换心得,成为武林佳话。这样三兄弟凭借精深的武功、开阔的胸襟,很快就誉满沈阳城。
  霍殿阁担任末代皇帝武术教师
  1924年底奉军入关,李景林将军任直隶督办,聘请李书文、霍殿阁等为军将教官,并让霍庆云当他的门面徒弟。这样,李、霍师徒在天津盘桓于许兰州将军公馆和李景林将军行辕。霍殿阁也有“神枪”之功,大枪点苍蝇而墙壁不留痕迹。霍殿阁吸收了仙道高真人的终南山大架太极拳、龙形直八卦、倒双钩、八卦剑、泥球功、掌板功、绷弓功等,充实八极拳功法。 1927年在许兰洲、商衍瀛的推荐下就聘于末代皇帝溥仪。日本武士不服气非得比试不可,霍携弟子霍庆云赴张园打败日本武士。溥仪遂聘霍殿阁为他的武术老师,霍庆云、高香亭、边廷杰、刘子鸣、刘琪瑞、刘金山、魏鸿滨、边廷彬、李子昆等为贴身护卫。许兰州将军创办河北国术馆后,特请霍创办天津35国术馆地点在河西区。霍每星期天乘车莅临教授,平时由弟子刘子鸣代师传艺。由于是霍开馆授徒,津门子弟从学者甚众,成名者有:赵玉亭、绿文资、许禹声、孙玉龙等。霍担任皇帝武师树大招风,各派名家来访者无数,霍未有败绩,遂艺惊津门。李景林将军任南京国术馆副馆长,素知霍功纯艺真遂竭力邀请霍担任少林门长,霍因为担任溥仪武术教师,不愿就聘。
  韩化臣(惠卿)、马英图名满宁、沪、杭
  1926年马凤图、马英图昆仲跟随冯玉祥、于右任、张之江诸先生赴西北,后来马凤图先生客居兰州,大西北的八极拳、劈挂拳传播广泛,马凤图先生之功绩也。1927年马英图跟随张之江将军到南京,帮助张将军筹备创立中央国术馆,韩化臣被聘为教授。1928年第一次国术考试,马英图和师兄韩化臣及韩之弟子赵树德、李学义、赵荣林亲赴擂台,韩、马、李名列优等。王中泉之弟子王化成、田长泰,李书文之弟子柳印虎、孟宪忠也参加28年国考。后来赵树德、孟宪忠、魏鸿滨等被聘为国术馆教习。赵树德、赵荣林担任黄埔军校国术教官。韩、马二人专门主持国术比赛,是国术馆中最有实力的技击高手,是中央国术馆的台柱子。八极拳被列为中央国术馆必修正科,韩、马二先生之功劳也!
  王化舜、王化成传艺京南廊坊万庄镇
  王氏兄弟万庄镇人,家殷实崇尚侠义。“神棍”王中泉由北京返乡,行至万庄镇染病,被王氏兄弟所救,王中泉深受感动,收二人为徒,遂传下一支系八极拳。王氏兄弟深得王师真传,王化舜有京南“杠子王”之誉,王化成1928年参加国考。
  李树森、李树云传艺唐山、天津
  1920年李大忠之重孙李树森、李树云到唐山开设八式房,开始传授八极拳。20年代末正式成立唐山国术馆,广泛传播八极拳。李树森有“神枪”之名,深得李家嫡传,功夫纯正技艺超群。后到天津洋行国术馆任教习,也享誉津门。
  马凤图传艺兰州
  马凤图先生客陇对所学古典武艺提炼升华,形成了劈挂、八极拳、戳脚、翻子、通臂诸拳种精华的“马氏通备”武术体系。马先生有四子:颖达、贤达、令达、明达,皆继承父辈武术传统和人格传统,活跃在当代武坛。他们不遗余力的呐喊,谨守古典传统武术文化。同时对当代官方的“体操武术”和民间武术神秘化泛滥进行深刻的批判,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许家福、许家禄传艺北京、天津
  20年代末许兰州将军创办华北国术馆,许家福、许家禄、李萼堂、刘琪瑞任教习,李书文担当顾问,所收弟子皆拜许家福为师。河北国术馆培养学员众多,其中许之入室弟子以鲍有声、张世忠、吴玉昆、王绍先为着,号称“四大金刚”。
  李萼堂传艺长沙、邵阳
  李萼堂先生神枪李书文之过继子,1922年任奉天骑兵旅教习,25年任李景林将军军中教习,27年与师兄魏鸿恩、徒侄刘子鸣一起任海军司令沈鸿烈旗舰教习,29年后任河北国术馆、山东国术馆教习。1931年与万籁声、顾汝章等应湖南省主席何键之聘,任湖南国术馆主任教官。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历史问题”居邵阳,以正骨推拿为生。传子李志成徒邓敏、孙绍安、刘哲青。
  霍殿阁、霍庆云叔侄传艺东北
  1931年溥仪到长春建立伪满洲国,霍殿阁及数名弟子随行。溥仪继续让霍殿阁任其武术教师,霍庆云(侄也是过子)、高香亭等任御前侍卫。霍氏师徒在伪满洲国期间,与日本空手道、柔道、剑道高手、蒙古摔跤高手进行无数次比试,均战胜之。霍殿阁在长春开场授徒弟子有:曲一心、李维周、雷振江、霍青峰(子)李树楠、陈金
  财、尹庆和、宋碧山、王玉湖等等。后来霍庆云又继续大力传播。40年代后期陈金财、尹庆和传八极拳于沈阳形成较大规模。新中国成立后,长春市的八极拳以霍庆云、陈金财二人为主。霍传八极拳形成巨大规模,在中国武术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霍氏叔侄之功也!
  韩化臣(惠卿)、李学义、韩洁泉师徒传艺山东济南、枣庄、青州、沛、蚌埠。
  韩化臣于20年代在枣庄中兴煤矿任护矿大队队长,收弟子李学义、赵荣林等。韩之子洁泉自幼与父亲和师伯张毓衡、李书文习武,后随父到山东枣庄煤矿工作。韩化臣、韩洁泉、李学义在枣庄地区传播八极拳,形成一定规模。韩洁泉之女韩振阁(凤阁)继承父技,70年代在沧州比赛屡名列前茅,现在枣庄地区广泛传播八极拳。李学义之子李道轩,在枣庄、蚌埠地区广泛传播八极拳,其弟子在蚌埠一带颇众。
  魏鸿恩、魏鸿滨传艺秦皇岛
  魏氏兄弟罗疃村人,自幼拜师张毓衡、韩化臣(惠卿)、李书文练习八极拳。20年代二人又跟随李书文、霍殿阁游沈阳、京津、山东等地。魏鸿恩任青岛民国海军教习;1929年(民国18年)魏鸿滨就聘南京中央国术馆任教习。抗战爆发后,魏氏兄弟客居秦皇岛。魏氏兄弟传人著名者有王茂林、李恩义、耿学森、朱庆昆、李新吾、魏九成、魏九如等。魏鸿滨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后,担任秦皇岛市武协副主席。
  张子亭传艺天津
  张子亭自幼拜师张毓衡、韩化臣(惠卿)、李书文练习八极拳。在天津传徒王书方、陈兴泰、李维真、叶连仿、王洪清等,影响较大。
  赵树德、韩洁泉、董以文、孟宪忠、边廷杰、王茂林、霍青峰传艺沧州东南乡。
  赵树德、韩洁泉、董以清、董以文为韩化臣、张毓衡、李书文三师之徒;孟宪忠为李书文徒(姑爷子);边廷杰、霍青峰为霍殿阁徒、子。赵树德、孟宪忠任中央国术馆教习,赵树德担任黄埔军校国术教官;韩洁泉、董以文担任***干部训练所国术教官;边廷杰担任奉军教习、溥仪贴身侍卫;霍青峰担任国军连长、技术教官。都有所谓“历史问题”,被划为“四类分子”。他们为了民族国术的传承不绝,在高压下教授了一批弟子。赵树德传崔成彦、郭金栋、郭金灿、王海义、赵梦林、赵梦臣、李国新、郭振盛;孟宪忠传子。。。;韩洁泉传韩振阁、韩振江、韩振德;董以文传杨兴震、张志环、杨道声、李恩祥;边廷杰传贾金林、霍树新、张恩荣、张清荣、朱宝良;霍青峰传子霍树新徒李景环等等。
  李赞臣、李良臣兄弟传艺济南、天津
  (1)李赞臣(1911-1995),随李贵章、李万成父子学习。17岁参加盐山武术比赛获第一名,1935年曾任东北军一部国术教官。抗战爆发后到济南开场授徒,创设国术社。从53年起,多次参加全国比赛均获金奖。李在济南担任武协副主席,其弟子有:乙立清、孙远忠、宋学恩、田延滨及子李安侠等。使罗疃“李家”八极拳在济南之流传。
  (2)李良臣(1917-1989),随李贵章、李万成父子学习。1950年定居天津。先后任教红旗武校、天大、南开武术队。1953年在天津武术比赛夺魁,1956年在北京武术比赛获优秀奖,1979年在南宁武术观摩会获一等奖。李曾任天津武术协会委员,八极拳研究会会长,河东区武术馆馆长。其子李燕侠、李剑侠承其艺业。
  王金声(1911-1974)传艺北京
  王金声大王庄人,是王锡庆之子。金声幼随父习武,为深造八极拳,金声18岁到唐山国术馆随李大忠之重孙李树森精研三年,其艺大成。1947年到北京谋生,在一次武术比赛中引起轰动扬名北京城。1953年至1959年所有全国、地区武术比赛均获一等奖,奖章30余枚。在贺龙将军推荐下,王担任北京武术学校教练。王在北京传播八极拳,入室弟子40余人。
  刘云樵、李元智传艺台湾岛
  刘云樵沧州集北头人,刘府被誉为:“状元府”、“将军府”,与南皮张之万、张之洞府第并列,沧州有:“南皮张,北头刘”之说。刘8岁时,其父请来威名赫赫的李书文为家庭教师,李严格督训10余年,有“小霸王”之誉。刘弟子众多有:梁纪慈、徐纪、苏昱彰、黄义男、郭肖波、金立言、刘大新。(台湾) 李元智沧州人,六合、燕青名家佟忠义之女婿。在中央国术馆随韩化臣、马英图习罗疃八极拳,李自称是他一生最佳心得。李毕业后,担任国民革命军教官,将韩马二师的八极拳在军中传播,称之为“莒拳”。
  郝鸿昌传艺南京中央国术馆、上海
  郝鸿昌原来即随父习练老架八极拳、劈挂掌、二郎拳,1929年考入中央国术馆,又拜副馆长张骧武将军为师深造“神枪”李书文传授的八极拳、劈挂掌。1932年留馆任教,1933年第二次国考中,郝获无级别擂台赛第一名。郝以精湛的武功成为国术馆后期的台柱子深得馆长张之江将军的偏爱,1946年升任国术馆教务长,1948年国术馆解散。一直跟随张将军至张逝世。闲居上海30年无人问。1983年5月,南昌武术观摩大会,总裁判长马贤达、大会仲裁温敬铭、何福生亲自前住郝老居处拜访郝。郝秉承张之江将军国术强国强种之鸿愿,任上海工人武术队顾问兼总教练、上海精武体育会武术队总教练兼散手教练。 1980年郝鸿昌老师重出江湖后,继承张之江先生的遗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培养下一代武术人才作贡献,亦使中央国术馆改编后的经典四十八式硬开门八极在上海得以传播。其亲授的八极拳上海主要传人有:郝凤岭、吴定国、张傅仪、严龙兴、曹志诚、周全、葛强、王伟之、吴玉明、吴俊彦、周庆祥、陈恩溢、钟伟其、张文清、顾凯明、顾敏钦、滕克诚、潘志和、周惠本、刘长发、吴铁帆、袁沛成等。并任上海工人武术队顾问兼总教练、上海精武体育会武术队总教练兼散手教练。
  赵荣林传艺湖南国术训练所、中央黄埔军校第三分校、河北文安县
赵荣林(1908-),文安县赵村人,在山东枣庄中兴煤矿,成为韩化臣得意的门徒。随师进入中央国术馆。1928年10月,在南京国考)赵脱颖而出。1929年毕业分配到山东省国术馆任教,继任湖南国术训练教练。1939年底,赴江西瑞金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即黄埔军校)第三分校,被吕骥任命为军校少校教官,执教五、六年,送走四期军官毕业生。1953年,回到了文安老家务农,他的弟子如王寿增、李银平、郝忠祥、李建国、张焕山、李串连等。
 
第二节 八极拳的技法(理法)
 
    技击原理
 
    八极拳动作刚劲、朴实无华、发力爆猛、大有“晃膀撞天倒,跺脚震九州”之势。因此有“文有太极安天下,武有八极定乾坤”之说。
  八极拳属于短打拳法、其动作极为刚猛。在技击手法上讲求寸截寸拿、硬打硬开。真正具有一般所述挨、帮、挤、靠、崩、撼、突、疾之特点。发力于脚跟,行于腰际,贯手指尖,故暴发力极大、极富有技击之特色。
    八极拳以“头足为乾坤,肩膝肘胯为四方,手臂前后两相对,丹田抱元在中央”为创门之意。以意领气,以气摧力,三盘六点内外合一,气势磅礴,八方发力通身是眼,浑身是手,动则变,变则化,化则灵,其妙无穷。八极拳非常注重攻防技术的练习。在用法上讲究"挨、膀、挤、靠",见缝插针,有隙即钻,不招不架,见招打招。
 
八极拳的十大技击法要求
 
    1)姿势舒展(十字劲)
  2)手脚相随(眼随手转,拳脚齐发)
  3)下盘稳固(腿不过裆,脚不离地,无蹿蹦、跳跃步法)
  4)劲力短快
  5)变化突然
  6)拥搓代缓(缠丝劲和“拥搓”步法)
  7)以气吹力(吐气发声,以声助势,以气催力)
  8)刚柔相兼(以“四六”为主,用“拥搓”步法)
  9)阴阳顿挫
    10)神形兼备
 
学习要领拳歌
  
头要顶,颈要挺,身要直,胯要坐
  动作干脆,发力刚猛
  挨、帮、挤、靠,无处不到
   拳诀
  拳似流星眼似电,腰如蛇形脚如钻;
  闾尾中正神贯顶,刚柔圆活上下连;
  体松内固神内敛,满身轻俐顶头悬;
  阴阳虚实急变化,命意源泉在腰间。
   练功要领
  一练拙力如疯魔,二练软绵封、闭、拨,
  三练寸接寸拿寸出入,四练自由架式懒龙卧,
  五练心肝胆脾肾,六练筋骨皮肉合。
   步法歌诀
  意要身正直,十趾抓地牢,
  两膝微下蹲,松胯易拧腰,
  两肘配两膝,八方任逍遥。
   发力要求
  始于尾闾,发于项梗。
  源泉于腰,发力于腰。
   身法要求
  意正身直,松肩气下,外方内圆,含胸拔顶,
  抖胯合腰,手脚相合,气力贯通,三盘连进。
   技击歌诀
  上打云掠点提,中打挨戳挤靠,下打吃根埋根。
  身不舍正门,脚不可空存,眼不及一目,拳不打定处。
  贴身近发,三盘连击。
   实战步型要求
弓不弓,马不马,丁不丁,八不八。
 
第三节 八极拳的风格特色(特点)
 
    开门八极拳闻名于其刚猛暴烈的拳风,同时也闻名于其进身靠打的招式。绝招“贴山靠”便是其中翘楚。开门八极弟子们习练“贴山靠”时,常常会用自己的身体去靠墙、靠树、靠桩,可想而知其威力之大。贴山靠在进招之时的关键就是进身,以“打人如亲吻”的距离接近对手,用肩部撞击对方。其看似以肩部为发力点,实则结合了腰胯部的扭转力,合全身之力向对方靠去,给人极大的伤害,将人摔倒。“开门出手,六力合一”,六大开之劲力,在开门八极拳的“贴山靠”上面,展现的淋漓尽致。而下盘功夫中,“搓踢”是八极拳重要的腿法之一。开门八极拳讲究“行步如趟泥,脚不过膝”。而搓踢正是这种步法的体现,他要求踢击时攻击点落于对手的膝关节以下,尤其是足部。因此搓踢虽不如其他的腿法有杀伤力,但是却意在用踢绊破坏对手的脚下重心,用不强的劲力巧妙的达到击倒对方的效果。
  八极拳是非常讲求实战、打练结合的拳种之一,猛起硬落、硬开对方之门,连连进发是八极拳技击中的最大特色。
  八极拳具有很强的实战价值,部队、武警中操练的擒拿、背摔、格斗等,都吸收了八极拳的某些特点。
八极拳的训练,可以增强人体的力量、速度和灵敏度,同时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作风。
 

八极贴山靠

https://m.shanpow.com/zgjm/433818/

推荐访问:八极贴山靠教学视频
《八极贴山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上一篇: 西方教
下一篇: 人造蛋白蛋
相关阅读西方解梦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