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歇后语
(1) [畏难情绪]畏难情绪在学习任何事物时,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所谓的“畏难情绪”。如何应对孩子的畏难情绪,一直都是父母们非常重视的问题。最害怕的是一种情况,因为畏难而放弃。这将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为孩子在以后遇到任何困难时,第一个反应是退缩而不是克服。这段时间的教学中,与一些家长交
畏难情绪

(1) [畏难情绪]畏难情绪


在学习任何事物时,都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所谓的“畏难情绪”。如何应对孩子的畏难情绪,一直都是父母们非常重视的问题。
          最害怕的是一种情况,因为畏难而放弃。这将会对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为孩子在以后遇到任何困难时,第一个反应是退缩而不是克服。
          这段时间的教学中,与一些家长交流,也看到一些家长的教育方式,简单分享一个观点。
          家长的情绪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
         上个星期三做“新希望杯讲座”的活动,有幸碰到了邓妈。热心的邓妈分享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教育观点。
         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件事,邓妈正与另一位家长聊天,活动结束后,孩子从教室中出来,家长问了一句:“听的累不累?”,当时邓妈立刻小声提醒家长,应该问:“学的开不开心?”
         我当时心中一阵感慨。
         其实,回想自己小时候学习的情境,并没有想到太多。在学校里自然就应该学习,身边的孩子都在一起学,一起思索,一起做题考试,也就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很累,反倒是父母的这一句问话,让我觉得自己真的很累。小的时候,不觉苦之为苦,很多东西慢慢做着做着就成了习惯。
         情绪是一个很捉摸不定的感觉,连我们自己也很容易受到其他人情绪的影响。看到一个人笑,可能自己也会跟着笑;看到一个人哭,那自己肯定也高兴不起来。我们的情绪尚且如此,更别提孩子的情绪。
        很佩服邓妈的教育方法,照顾到每一个细节,连问候孩子的话语都考虑到孩子的情绪。
        作为父母,每一个细小的行为和每一点微小的情绪,都会对孩子产生莫大的影响.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我们最正面的情绪传达给孩子:告诉他们,学习有苦,但更多的是快乐,让他们在一个正面情绪的引导下,更好、更快的去学习,去进步。

(2) [畏难情绪]拖延症其实是畏难情绪的一种表现 | 果壳网移动版


个人感觉:拖延症其实是畏难情绪的一种表现,或者说追求一种不用思考的状态。 更多的时候,之所以拖延是因为遇到难点,而又不想付出更多的努力去思考。比如说我要做一道题,但是花了一段时间没有做出来,也许做出来要去自己查一些资料,这时在查资料的时候就会去做别的东西。至少对我来说,会经常性的沉迷于这种脑子完全混混沌沌的状态,结果就是本来该做的事被拖延了好久。

(3) [畏难情绪][原创]怎样克服管理时的畏难情绪


我们做管理为什么会有畏难情绪?我们为什么不敢到现场去解决问题?为什么不从简单的员工操作抓起?为什么总是谈来谈去?因为我们被问题吓住了,我们认为问题是实实在在的、庞大的、不可改变的。所以,我们就只能围着问题转。其实,一旦我们直面问题,就能发现,所有的问题都是纸老虎而已。
我们欧博解决管理问题的方法很简单:哪里有问题,就到哪里去,什么原因造成的问题,就解决什么。如果是工人的操作出的问题,我们就规范他的操作,并反复地抓他的动作。
很多人不以为然:困扰多年的质量问题,就这么简单地解决了?
就是这么简单!佛家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色即是空”是指我们认为很复杂很困难的问题,其实是空的。意思是,所有的大问题拆开来看,都是小问题。大问题的产生都来源于小事情的累积,来源于在这种累积的过程当中我们的不知不觉。所以,如果我们能够把问题觉知清楚,看个明白,所有的问题都是不难解决的,都可以说只是小事一桩而已。
“空即是色”,意思是把简简单单的动作反反复复抓到位,就一定有用,就一定能产生大的成效。空,不是什么都没有,而是什么都可以有,做什么就有什么,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们让员工按照我们的要求做,并持续不断地做下去,最后就一定会得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空,就是一张白纸,白纸上面不管出现什么,都是一笔一笔画上去的,而不是分析上去的,不是看上去的,也不是说上去的。我们画什么就是什么,我们天天查,员工动作就能做到位,质量就会好。如果天天分析、探讨、思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要懂得用白纸(空)的思维去对待所有的问题。管理问题再大,也要看空。我们解决问题的思路是先从员工的操作动作抓起,规范员工动作,并反复检查。我们对待供应商的质量问题也是一样的,把供应商当成一张白纸,当成一个空,带着人去画出好质量来。不要老想着怎么管理供应商,把供应商叫来骂一通,处罚一通。欧博在供应商问题上解决得好的项目,往往就是我们老师带着企业方的人直接到供应商那里做现场改善。
如果我们用空的思维来对待管理问题,我们想得更多的不是对方的问题,而是自己的问题,是自己怎么去做的问题。
在白纸上画画,我们不要说这张纸不干净,画不了。而要把重点放在画什么、怎么画。既然要画,我们就不能半途而废,不能画了一半说:这画怎么那么难看?不画了。就像理发师傅给你理了一半头发,你说难看,不理了。你能这样跑掉吗?没人会这样的。同理,我们画了几笔就想得到美妙的效果,那是不可能的。要知道,画画不同说话,一笔都不能少。我们整天发牢骚、有怨气,实际上就是我们自己画得不到位,少画了几笔,并且画得不用力。
我们在画,工人在做,这都是实相。动作是实相,对动作的描述是名相。例如,我现在拿起杯子喝水就是实相。假如我问大家:这是杯子吗?你说是,可能回答错了。当我把杯子倒过来,上面放上蜡烛,它就成了烛台。我把它丢出去砸到坏人头上,它就成了武器。这说明它可以是杯子,也可以是烛台,还可能是武器。那么,怎样的回答才不会错呢?做动作!
回答问题的最好方式不是说,而是做:拿起来喝水,就等于告诉别人你拿的是杯子;倒过来插上蜡烛,就等于告诉别人这是烛台;丢出去砸坏人,就等于告诉别人这是武器。这样就永远不会出错了。这就是实相。
所以,有时候不说正好,一说就错,去做就是了。说来说去都只是在起心动念处打转。频繁的起心动念、想来想去也是管理畏难的一个原因。
做管理要懂得在起心动念之处止住,不要在名相上纠结。我的师傅大愿法师应暨南大学邀请去讲课时,有一位暨大老师问大愿师傅:释迦摩尼佛说“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请问怎么解?大愿师傅反问:你是让我用禅来回答吗?老师说是,大愿法师就把佛珠拿出来,然后放下,说,回答完了。
很多人以为大愿师傅答非所问。其实这个问题一说就错。大愿师傅不直接回答,就是要在那个老师起心动念处止住,不让他想来想去。因为他在提问时已经起心动念,心里早有答案:佛家强调众生平等,释迦摩尼佛说唯我独尊,释迦摩尼佛就是不谦虚。
如果大愿师傅跟他这样探讨问题,就是对释迦摩尼佛极大的不尊敬。就算大愿师傅说明答案:唯我独尊的“我”不是指释迦摩尼佛,而指每个人身上的佛性,是大我。但明天这个老师就这个问题可能又会生出其他的想法来。对于这个问题不断思考、不断回答,没完没了,就永远在六道轮回中。这有什么意义呢?所以,一起心动念就错,跟着别人起心动念就错上加错,唯有在源头上堵住他。大愿师傅不回答是一种很高的智慧,也是一种慈悲心。大愿师傅认为:妄念是烦恼的根。
很多企业正是如此,靠思考解决问题,自以为想明白了就开心,没想明白又难受,但事情却一点也没有改变。这就是在六道轮回。所以,克服管理时的畏难情绪,我们就要懂得在问题的升起处求解,问题的升起处就是现场,就是员工的动作。我们要在现场抓动作、抓员工操作,这就是解决问题之道。

畏难情绪

https://m.shanpow.com/xhy/320642/

推荐访问:存在畏难情绪
《畏难情绪.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下一篇: 杏仁核
相关阅读情绪歇后语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