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中国文库-教育资源网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字经》教学设计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阅读《三字经》总体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中国的文化知识
2.提高心理素质
3.认识汉字
4.提高记忆能力
三字经教案: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教学目的:
1、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本句三字经
2、知道《孔融让梨》的
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二、学文晓理
三、扩展活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书是人类的营养品,没有了书籍就像生活中没有了阳光,没有了书籍就像鸟儿没有了翅膀。
你们平时都读了哪些课外书呢?(学生自由讲)
1、谈谈自己最喜欢的一本课外书
在你读过的课外书当中,你最喜欢哪一本?能说说喜欢的原因吗?
(1)同桌交流。(2)班级内交流。(相机进行评价)
2、总结: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看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自然更丰富。
3、揭示揭题: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孩子讲谦让的故事,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二、学文晓理:
(一)、自读
生借助拼音自读一遍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二)、学文释义
1、讲(东汉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一个人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才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然后提问:(出示图片)
⑴图中谁是孔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⑵孔融最先拿梨,本来能拿到最好、最大的,可他却是怎么做的呢?
⑶他为什么要给自己选一个最小的?
⑷孔融把大梨、好梨让给了哥哥和弟弟,这说明了什么?
⑸孔融吃梨时讲谦让,爸爸的表情怎样?(课件展示插图)爸爸看到孔融这样做,心里会怎样想?他会怎样夸奖孔融?
⑹谁能学学爸爸的语气夸夸孔融?
⑺孔融受到爸爸的表扬,心里会怎样想?
⑻孔融这样做,他的哥哥会怎样想?弟弟呢?他们以后也会怎样做呢?
2、小结: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在好处和方便面前不抢先,能让人,他不仅受到了全家人的称赞,也受到了世人的赞扬。所以,千百年来,“孔融让梨”的故事一直流传了下来,孔融也成为了小朋友学习的好榜样。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经典更是灿若星河。这些经典美文,凝聚了先贤的大智大慧,睿语哲思,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思想精粹,感染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是古人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为了丰富我校的人文底蕴,启迪学生的智慧,本学年,我们小学低段开展了以《三字经》为内容的课外活动朗读课程。
《三字经》教学活动开展以来,在我们三位老师的认真组织下,孩子们以 饱满的热情,认真的态度,使我们的朗读教学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 现将该项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统一思想,形成共识。 本学期我们在全校课外活动中,我们三位负责低段(一、二年级)朗读教学的老师,选择了以《三字经》为教材,开展课外朗读教学活动。在实施策略上,我们依据 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作了如下要求:着眼“熏陶”,注重“感悟”,即以激发兴趣、内化行为、陶冶情操为目标。虽提倡探究,但不求甚解,只求朗朗上口,熟读成诵,耳熟能详。要承认个体差异,不求好心切, 不求程度整齐划一。教师在操作中只有鼓励,没有责备,宁静勿躁、 宁简勿繁。引导学生学习,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
二、构建人文环境,营造诵读氛围。 为了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随时随处地感染学生,我们老手在课堂上努力营造浓郁的古诗文学习氛围。 在教室内悬挂“诵读经典诗文”、“传承民族文化”等宣传标语, 使孩子们踏进教室九能感受到书香的氛围,人手一册三字经教材。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诗词的陶冶、影响, 有效地陶冶师生情操。
三、抓好诵读时机,确保诵读时间。 为保证诵读时间,每周五课外活动的第一节课,孩子们先复习前一节所学内容,背诵课文,温习所学经典,振作精 神,集中注意力,形成良好的常规习惯;第二节课再进行新内容的教学工作。布置孩子们回家也要进行朗读和背诵校内外相结合,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为诵读活动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四、在期末进行了《三字经》 “背诵之星”评选活动,开展三字经诵读比赛活动,形式为集体诵读、随机抽查个人背诵。通过活动的开展,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示学习《三字经》成果的舞台,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中华经典的喜爱和理解,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总之,诵读《三字经》已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中的一份乐趣,是学校文化建设和人文教育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一个亮点。我们将继续努力,把学校课外活动教程《三字经》教学活动推向深入。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三字经》,体会和理解《三字经》中积极的义理,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2、 通过朗诵、背诵《三字经》,体会《三字经》的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三字经》,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教学难点:学生会判断《三字经》中的精髓内容。
教学过程:
一、 课前演讲与名言推荐。
1、 课前演讲《我最喜欢的一首歌》
2、 演讲评分
3、 名言推荐。
二、 导入
师:“常回家看看”不仅道出了作者的心声,而且还唱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那就是对家的重视。《三字经》里也有这样一句话:“夏传子家天下”。今天,让我们再次学习《三字经》,再次去领略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三、 要求学生背诵《三字经》
1、 提出要求: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段背诵,并简要阐述喜欢的理由。
2、背诵《三字经》片段并简要陈述理由。
四、要求学生谈谈学习《三字经》后的收获。
1、提出要求:请学生结合《三字经》的内容,谈谈学习后的收获。
2、 学生谈收获。学生1:九峰人的座右铭是“先成人再成材”,这句话说出了道德品质的重要性。《三字经》中“黄香温席”“孔融让梨”和“孙康映雪”等典故教育我们做人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多交良师益友,努力学习。学了《三字经》,我还知道:人如果没有良好的品德,连动物也不如。
学生2:《三字经》中有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这句话就是:“勤有功戏无益 戒之哉 宜勉力”。这句话告诉我们:勤劳就有功效,嬉戏是没有益处的,应该警惕自己,时时勤勉用功。读了这句话,我懂得了凡是勤恳学习的人,一定会有进步。如果怠惰嬉戏,不但没有益处,而且还会有损害,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将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学生3:“为人子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这句话给我很深的启示。如果一个人不学礼,就无法立足于社会,因为不懂礼的话,就会容易说错话,如果懂得礼节,大家便乐意和你为友,并且尊敬你。我们现在求学,常常与老师亲近,要学老师良好的言行,功课上有疑问要请教老师,不要和老师疏远。对于和你志同道合的同学,要与他们和乐相初。
五、拓展阅读,并让学生尝试写《三字经》。
1、 与《新三字经》作比较,请学生找出《三字经》的创作手法。归纳:①巧用典故 ②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③注意内容结构的层次感
2、 要求学生模仿所学内容,根据九峰校训“勤诚勇爱”,写《校训三字经》1) 学生独立完成。2) 四人一小组交流,并推荐一名学生把所写的内容写在大黑板上。3) 全班交流、评析。4) 集体朗读《校训三字经》六、巩固识字,指导写字
课后第三题,可读读要写的字。
你认为哪些字难记?说说怎样记住它们。
3. 先写4个独体字,注意要写得匀称。
4. 再写左右结构的字。 “孙”是左右同宽的字。
5. 接着写上下结构的字。“华”字 “一”要稳,“炎”字上小下大。
6. “远”是半包围结构的字,“辶”的捺要写平。
https://m.shanpow.com/szj/612753/
推荐访问:三字经教学设计教案 《三字经》教学设计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