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
第一篇奶妈庄园:我与小儿推拿(十四)山东是小儿推拿强省。青岛小儿推拿更是强中之强。尤其以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影响最大。占据了中国小儿推拿半壁江山。学习和研究小儿推拿如果不知道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不行。临床运用小儿推拿不懂得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技法也不行。他以小儿推拿为事业。因此,他不得不对小儿推拿三字经流
奶妈庄园

第一篇奶妈庄园:我与小儿推拿(十四)


  
山东是小儿推拿强省。青岛小儿推拿更是强中之强。尤其以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影响最大。占据了中国小儿推拿半壁江山。
  
学习和研究小儿推拿如果不知道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不行。临床运用小儿推拿不懂得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技法也不行。
  
他以小儿推拿为事业。因此,他不得不对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进行深入考查、慎秘研究。
  
还在进修的时候他就接触到了赵鉴秋编写的《幼科推拿三字经派求真》。那时候,时间很紧,看那本书的人很多。他只有晚上借回来看。他只得多摘录,多笔记。
  
为了认真研究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他又翻出了当年的笔记。
   他一边看一边思考。
  
他至今还记得他当时在笔记本上写下的几个问题。
  
1.徐谦光到底会不会推拿?三字经流派是怎样形成的?
  
2.什么是学术思想?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的学术思想是什么?它对小儿推拿的贡献有哪些?
 
 3.如何评价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的临床疗效?
 
 围绕这三大问题,他广泛收集各个渠道能得到的推拿三字经流派的资料并反复甄别。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解答这三大问题竟然在小儿推拿学术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字经,三字经,当然是一首每句只有三个字的朗朗上口的歌诀了。而编制这个歌诀的是清代徐谦光先生(1820-卒年不详)。所以,小儿推拿三字经流派就将徐谦光认作他们的始祖。
  
然而,徐谦光却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商人!他从小随父亲徐文炳经商,在青岛和威海都置有产业。特别是他一手创立的东文成贸易局当年在中国可是家喻户晓。他不是医生,也没有学医的时间和精力。
  
46岁那一年,已经积累起相当财富他本来还打算大干一场,他甚至已经到了大上海,积极筹备开拓更为广阔的市场。可就在这时候,他接到母亲病重的消息。在中国,比金钱更重要的就是孝道。因此,他暂时回家伺候母亲。令他没有想到的是,虽然母亲病好了,但他也走不了,而且不敢走了!
  
原来,由于长年奔波在外,他的孩子托付给母亲照看。母亲年老多病,无力管教。他回来时,孩子掇学在家,无所事事,想去操袍哥,还学着抽鸦片。他本为儒商,信奉礼、义、仁、信。“子不教,父之过”使他陷入深深的内疚和自责之中。
  
他发誓不调教好孩子决不离家。
  
于是,他变卖了公司,重新定居于阔别了多年的故乡。
  
过去天天忙,忙得常常没有吃饭时间。现在每天就守着孩子。守着孩子读四书五经,守着他们吃,守着他们玩。每天邀约好品行孩子天天来庄园与孩子为伴,而不让孩子同不三不四的人往来。
  
他本来就很有钱。庄园是他的,祠堂是他的,周围几百亩田地都是他的。他以为锁住了庄园的门也就锁住了儿子和儿子的心。
  
庄园的门锁住了,可庄园内的他却同他过去的儿子一样无所事事了。
  
但他天性不甘寂寞。谁不想流芳百世呢?
   于是,他无事找事。
  
在伺候母亲的时候,他也学着扬州的按摩师在母亲的头上、颈部和肩部按一按,揉一揉。得到儿子的按摩,母亲倍感舒适,病也就渐渐好了。
  
一天晚上,管家的孙子突然高烧,抽搐,很快昏迷了过去。他连忙派人去请医生。当管家忙于给孩子喂水,扇凉,求神的时候,他看见奶妈用力掐着孩子的中指尖和食指尖,并在前臂正中刮痧。
  
医生来了。但医生看到的小孩却已经苏醒,而且热退身凉脉静了。
  
医生夸奶妈。庄园所有人夸奶妈。整个小镇都知道了奶妈。
  
这件事给他启迪。他想孩子本来不愿意吃药。就象管家的孩子,黄昏才看过医生,医生认为伤寒,辛辛苦苦辨证,开药方。可药还在熬煮之中,病情却已经恶化。这时候,掐惊,取痧就是来得最快,最有效的方法。
  
从此,他对看惊(诊断)掐惊(推拿治疗)术感兴趣,他让奶妈教他,他还收集了很多明清时期的小儿推拿著作。无奈年纪大,记忆力差。学习热情只持续了几天就淡化了。那些书总看不进去,也记不住。
  
一天,他从庄园私塾经过,里面传来幼稚的童声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他站在那里很久没有离开。他若有所思。“不是还有人写历史三字经吗?不是还有地理三字经吗?我为什么不写一首推拿三字经呢?当孩子危急的时候,只要随口背出来就知道怎样救治了!”他越想越激动,竟然跑步来到书房。
  
他再次翻阅着过去一直想看却没有看完的小儿推拿著作。他发现,这次他看进去了,他还发现很多书其实就是由一首首歌诀构成,只不过多是七言句子罢了。
  
他先将书中常用的穴位用红笔滕写在宣纸上,然后将大家公认的这个穴位的功能与作用用小楷标记在穴位旁边。最后就用三字之言来概括。他越写越兴奋,忘记了消夜,忘记了睡觉,竟然在一夜之间,将古人记载最多的28个穴位一气呵成地编成了343句三字箴言。而令他最为激动地是他以为发现了小儿与成人之间的共性。他觉得小儿与成人在生理和病理上完全一样。提出了小儿和成人“皆气血,何两样”的观点。受制于这种观点,在治疗上他倡导小儿推拿通治成人疾病,他甚至编写道:“ 数多寡 轻重当 吾载穴 不相商 少老女 无不当”,“大三万 小三千 婴三百 加减良 分岁数 轻重当”。即小儿推拿与成人推拿的不同只存在于推拿时间的长短和力度的轻重。
  
当然,他的这些观点肯定是错误的。因为小儿有小儿的生理特点(稚阴稚阳与纯阳之体)和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小儿决不是成人的缩影。况且,现实生活中,也没有一个人在成人手上如小儿推拿般去推拿,去治疗(成人)。
  
但不管怎样,他总算将书编写出来了。
  
他本来就很有钱,梓印不是问题。他将自己写的《推拿三字经》印了很多册。无论是徐氏宗亲,还是过去的同学和好友,或者曾经生意场上的伙伴,或者只要造访他和他的庄园,都会得到一册签有他名字的书。
  
但事实却是,大家都收下了他的书,都在嘴上表扬他。但无论是他的宗亲,还是他的朋友,还是他生意场上的伙伴却没有一人愿意背诵他熬更累夜编写而成的三字经。他的子女中也没有一个人会小儿推拿(据葛媚菲考证,他之后的徐氏真系亲属中直到第五代才出了徐克善一位乡村医生,而且不会推拿)
  
可见,徐谦光虽然编写了《推拿三字经》,但他自己很可能不会推拿,尤其是不会小儿推拿。
  
但不管怎样,从此,徐家庄园的私塾里,每天传出来的读书声就变成了“徐谦光、奉萱堂、药无缘,推拿恙……”。
 
  
时光荏苒,光阴如梭。他赠送别人的《推拿三字经》,连同他本人的名字本来随着岁月的流逝就要被世人遗忘。
  
但世上的事情如此奇怪。恐怕连徐谦光自己都不敢相信,他之后大约十年,一位名叫李德修的孩子(1893-1972)出世了。李德修诞生在一个一贫如洗的家庭里。他从来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从来没有穿过一件象样点的衣服。还在童年时期,他就不得不去打工。
  
屋漏偏逢连夜雨。17岁那年,他又高烧一场。他远没有徐谦光管家的孩子那样幸运。连续高烧几天,阎王虽然没有钩销他的命,却让他落下了耳聋后遗症。
  
本来就贫穷,耳朵又聋了。孩子以后的日子如何过啊?
  
李妈妈一边做着针线,一边止不住的淌眼泪。
  
这一切恰巧被戚今含看到了。戚今含是孙中山同盟会会员,曾流洋海外。回国后在威海清泉中学任校长。李妈妈那个时候是他们家的佣人。
  “大婶哭什么?”戚今含关切地问。
  
李妈妈一怔,发觉自己走神了。赶紧擦擦泪,并笑了笑说“没-什-么!”
“没什么?不要瞒了!!最近几天你的精力都不集中!”
“啊?!”李妈妈急忙摇起了头。
“校长啊!都是我不好!原谅我没有把家务事情做好!!我,我会改正的!”
“有什么事嘛,说出来心里好受些。说不定我还能帮助你呢!”
  
听到这里,李妈妈再也抑制不住,哇地哭了起来。
  
戚今含听了李妈妈的讲述,非常同情她儿子的遭遇。
“让他来咱学校吧!学校里正巧缺一位工人”
  
从此,李德修成为了清泉中学的一名勤杂工。
 
  
到了年终,总务长汇报了学校的后勤。戚校长发现,课桌门窗修补费用和学生食堂开支等明显减少。
  
他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心里却有些奇怪。
  
他去到教室,发现每扇门的门板上钉了一块橡皮,关门的时候就不会剧烈碰撞,声音小了,门也得到保护。
  
学校后门是一块山地,少有人出入。一次他偶尔从学校后门经过,发现平常荒芜的黄土地绿油油的,里边生长着各种蔬菜。旁边还有一间茅草房,里面竟然养着两头猪。
  
一天晚上,很晚了,突然刮起了大风,接着下起了瓢泼大雨,他担心校园,就披着雨衣去了学校。结果发现所有教室门窗都关得严严实实。他去到操场,发现一个身影正在排水沟口挖刨着。
  
当证实所有这一切都是那个聋子所为时,他的心被感动了。
“好人应该得到好报”这是他所信奉的佛的真谛。而他不能一辈子当校长,也不能一辈子庇护小李。于是,他想给小李找一条好的出路。
  
他想到了他的胞弟。胞弟当了和尚,名叫戚子耀。和尚功夫了得,还精于医道,尤以小儿推拿见长,并因为治好了一位传教士的肾功能衰竭和在坟山上救治好了两例已经濒于死亡的弃婴而名噪上海滩。可是,不管他怎样劝说,闲云野鹤惯了的胞弟都不愿意接收弟子。
  
他过去看到过胞弟做小儿推拿。他认为小儿推拿不复杂。他坚信,穴位位于人身,肯定能找得到。手法是一种定式、一个动作和一个过程,只要天天练习,总能熟练。只是对于文盲加聋子的小李来说,困难更加多一些。但他从小李的所作所为中已经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这个时候,他猛然想起徐谦光曾经赠送的书。
  
原来他的母亲就是徐家的那个奶妈。他学习和运用小儿推拿本来是有先天优势的。但他不愿意同弟弟一道跟随妈妈学习。他从小就能读书,会读书,读书读出了名堂。他学习成绩很好,考取了省属中学,后来又考取了大学,再后来漂洋过海,留学法国。对于青年戚今含来说,他的志向不仅要振救患病小儿,还要振救整个中华民族。
  
他永远不会忘记,那次妈妈央求他回家。并带他去到了已经病入膏肓的徐谦光的病榻前。徐爷爷送给他两样东西。一个是用细丝线缝住口子的秀美的绸缎小荷包,也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锦囊,另外就是一本《推拿三字经》。气息已经有些微弱的徐爷爷夸他是山沟里飞出的金凤凰,学识渊博,会有好前途。他说:“这个锦囊装着我一生的成功。我不敢给他(即徐谦光的儿子),我怕他毁了咱几十年积攒起来的家业和声誉!”
“还是给少爷吧!他挺好的”他回答说。
“挺好?”徐谦光的眼晴直视着他,盯得他有些心慌意乱。
  
只听他继续说:“不要骗我了!他的所作所为其实你们谁都比我清楚!只是你们全瞒着我!”
“哎—”他长长叹了一口气又说:“也不怪你们。他从小就养尊处优,他是凌驾于你们之上的少爷啊!”
  
徐谦光又自责说:“我错了!庄园锁得了门,关得住他的身子,却关不住他的心!”
  
最后,徐谦光郑重嘱托他“你见多识广,懂法律。如果少爷能改邪归正,可以留给他一点。如果他仍然这个样子,那你自己做主,让它利国利民!”
  
对于《推拿三字经》,徐谦光指着封面对他说:“只有你有能力改编它。你要多用些功夫,将你妈妈和弟弟的经验也总结进去。”
  
记得当时,面对病情深重的徐爷爷,为了宽他的心,他不住点头,表示一定照办。可在徐谦光归天之后,他越发觉得自己一个外姓人不能随意插手徐家的事。于是,在拆开徐氏锦囊,发现里面是徐家地契的时候,他就找到徐氏宗亲,找到当地政府。最终,根据徐谦光的遗愿将这些产业全部献给了国民政府。因为,少爷走上的是一条危害当地百姓和社会的路,走上的是一条不归之路。
  
他也想到过徐老对《推拿三字经》的嘱托。但看了看,发现问题太多,文学价值太差。加之,他本身对小儿推拿没有兴趣,于是就将这本书压在了书箱的最底层。
  
现在,为了李德修,他从箱子底部翻出了已经发黄的书。他本是全国知名的教育家和书法家。他知道启蒙读物的重要性。他将书中不押韵的地方作了修改,对穴位和手法进行了校正,删去了冗长、陈腐与繁杂。最大限度地对小儿推拿的操作进行了简化,以适应李德修的特殊情况。如不再分男左女右,只推左手;揉法不讲方向,顺时针与逆时针各揉同数;重视症状,根据主要症状而不是中规中举的辨证结果确立处方;上推为补,下推为泻,弄不清补与泻时就来回推;处方穴位少,一般不超过5个,甚至只用1个穴位等。不少地方还专门加上了特别的注释。
  
整理完毕,如释重负。他站在窗前,仰望着星空,百感交集。他心中默默念叨着“徐老,弟子终于完成你的夙愿了”
  
他找到李德修。郑重地将修改好的书交到他的手里。
“我不会读书!”李德修连忙摆手,也不敢接受。
“拿着!”他几乎以命令的口气。
  
李德修呆了。他从来没有见过校长发这么大的火。只得双手接过了书。
“坐下!”戚校长语气和蔼了一些。
  
接着,戚校长详细讲了自己的打算,讲了徐谦光和徐谦光的书,讲了自己的母亲和胞弟的故事。
  
李德修越听越觉得有趣,越听越感悟到了戚校长博大的情怀。
“但是我不识字啊!我一点也不会!”
“不要紧!谁生下来就识字?谁天生就会?我看你一定能行。”
  
听到这里,李德修瞪着大大的眼睛。然后,坚定的点了点头。
“不识字不要紧!每天晚上下晚自习后来办公室,我教你。你一定要将三字经全文背下来!!”
  
接下来的几周,每天晚上,一老一少就聚集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在烟薰燎绕之中,一个先读一句,另一个马上跟读。很快李德修就将《推拿三字经》背诵得滚瓜烂熟了。
  
会背不等于会推,会用。
  
戚今含虽然看到过自己的母亲和胞弟做小儿推拿,可自己却从来没有推过。
   怎么办呢?
   戚校长彻夜未眠!
  
他从历代小儿推拿著作中普遍存在穴位的同名异位(如胃经、四横纹、内外劳宫、脾经、七节骨等)和手法的同名异法(摩、抹、运、旋推等)现象中悟出小儿推拿的很多穴位与手法并没有统一规定。后人为操作方便而不断地进行着总结与创新。
  
于是,一个更为大胆的想法在他心中形成了。
  
这是小儿推拿领域里一次史无前例的最伟大的创造!
  
他和李德修将徐谦光所记载的常用的28个穴位中的每一个穴位的推拿方法进行了探讨。
  
他们先确定位置,然后两人不断比划着如何固定,如何握持,如何运作,如何掌握频率、时间等。常常是李德修操作,戚今含体会。戚今含还远观与近察,直到他认为刺激量适度,外形美观为止。
  
就这样,《小儿推拿三字》有了与之相应的实实在在的技法!

第二篇奶妈庄园:中国现存古代十大贵族庄园(下)

   中国现存的十大贵族庄园,实际是中国古代、近代的朝廷官员、资本家、地主宅院,每一个建筑无不渗透着劳动人民的血汗,但它的建筑艺术无不渗透着劳动人民的智慧。
 每一个庄园既是一部封建地主、官僚资本阶级的兴衰史,也是一部“中国封建地主生活的实物百科全书”。每一个庄园融封建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于一炉,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它既是地主官僚资本阶级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亦是劳动人民智慧与艺术的结晶。
 
陈万宝庄园俗称石龙井,最早叫“陈萼楼”,是晚清涪洲大地主,诰赠朝议大夫陈万宝及其子孙所建庄园群体,累计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以上,均为清同治、光绪年间建成,素有川东陈万宝,川西刘文彩之说法。陈万宝因贩卖鸦片发家而名,其庄园是川东和江南建筑相结合的典范,堪称西南地区中国清代民居的上乘之作。
         牟氏庄园,又称牟二黑庄园,是北方头号大地主牟墨林家族几代人聚族而居的地方,牟氏庄园规模恢弘,古朴壮观,集中国历史文化、建筑文化之大成有“中国民间小故宫”之称的牟氏庄园是一部反映封建地主阶级生活的“实物百科全书”。
          康百万庄园始建于明末清初,由于它背依邙山,面临洛水,因而有“金龟探水”的美称,被誉为豫商精神家园。康百万家族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成为豫商成功的的典范。
          姜氏庄园是陕北大财主姜耀祖投巨资建造的私宅,其主体建筑为陕西地区最高等级的“明五暗四六厢窑”式窑洞院落,庄园整个建筑设计奇妙,工艺精湛,是全国最大的城堡式窑洞庄园,也是汉民族建筑的瑰宝之一。
         帕拉庄园是西藏大贵族帕拉家族的主庄园,全称帕觉拉康,位于江孜县城西南约4公里的班觉伦布村,因此又叫班觉伦布庄园。是目前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旧西藏三大领主贵族庄园。帕拉庄园是旧西藏贵族生活的真实写照,是旧西藏的缩影。
 让我们走进这些庄园看看:
六、陈万宝庄园
 陈万宝庄园位于四川涪陵城西南42公里的青羊镇,是晚清涪洲大地主,诰赠朝议大夫“清朝庭赠(送)朝仪大夫(相当正四品文官)故此庄园亦叫大夫第(大夫府)”陈万宝及其子孙所建庄园群体,累计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以上,均为清同治、光绪年间建成。300多个木石工匠用了12年时间,耗费白银10万余两建成的陈万宝庄园,“川东陈万宝石龙井,川西刘文彩收租院”至今仍在流传。
 陈万宝庄园
  陈万宝庄园俗称石龙井,最早叫“陈萼楼”,因陈万宝贩卖鸦片发家而名。庄园是川东和江南建筑相结合的典范,堪称西南地区中国清代民居的上乘之作。
 行至廊道中央,原本应该开建大门的大宅正前方,却被一处高高的戏台所代替,戏台之上,布满了各式精美的木雕,这些木雕“讲述”的是陈家由赣入川,发家致富的故事。戏楼下正对的五级石阶,是通往东西厢房和正厅的主踏道。主踏道两边石栏杆上雕着大象、麒麟、猴子,它们都有子相伴,或抱于身,或绕于前,或负于背,生动传神。站在戏楼前,想想当时是何等的豪华和排场 可是沧海桑田,人走楼空,唯有故事留下。
 陈万宝庄园
庄园的墙基、天井、栏杆、院坝,全部是用青砂条石铺就, 一块块石头方圆规则、平整如砥,石缝之间吻合自如、宛若天生。最大的石头有六、七米长,二、三米宽,重达10多吨。这么巨大的石头,在没有汽车和起重机的140多年前,是用什么工具运来,又是怎样安装上去的呢?
 陈万宝庄园
现存较为完整的庄园之一“石龙井”,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陈万宝和其子孙修建了石龙井、四合头、塘坎、戴家堰、石坝、朝门、新屋嘴等14座庄园。石龙井庄园,系陈万宝主居室,建筑水平最高、修建于1862年——1874年, 占地面积11亩,房屋120余间。为穿枓木结构,两重堂四合院带附院一楼一底建筑。柏木青瓦,雕龙画凤,梁柱纵横,枋挑串连。其建筑结构、建筑风格、建筑设计、建筑艺术堪称民居精品。
虽然石龙井庄园内里气派奢华,但与其它13座庄园一样,它没有豪华气派的大门,仅仅只有一个不到两人宽的小门,供家里所有人的进出。
 陈万宝庄园
 石龙井庄园坐南朝北,呈四合院中院布局,八个房屋天井,两口石井,井中套井,井中有景。院落东、南、西三面依浅丘,地势后高前低,四周围墙为通高3米石墙加2米高青砖砌成,白色墙面,彩绘边,青瓦屋盖。所有屋面排列有序,正屋阳间与下厅正中的戏楼相对,处于整个庭院的中轴线上,下厅游廊西头有耳房和花园。屋顶搬鍪脊,吻背插剑,其桷沟用汤瓦造成,瓴瓦当花瓣边,门窗雕刻或梅花或喜鹊,朱红大梁,油漆彩绘,集艺术、实用于一体的彩雕驼峰。
 陈万宝庄园
 陈万宝庄园
四十八条屋梁横看成岭侧成峰,园内数量众多、品种纷繁的各种石雕木刻,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更是叫人拍案称奇,流连忘返。
 陈万宝庄园
  陈万宝庄园--精美的木雕
 陈万宝庄园--精美的木雕 
  陈万宝庄园--精美的木雕
  令人瞩目的还有院内的石刻,蟠桃、石榴、核桃、佛手、象、麒麟、狮等,纯粹是一座艺术的宫殿。戏楼上精致的木雕,更是整个庄园建筑艺术的点晴之作。它反映了传统的民间建筑的基本特征,是川东和江南建筑相结合的典范,具有商人气息,与水文化、民俗文化有密切的联系,堪称西南地区中国清代民居的上乘之作。
 陈万宝庄园--精美的木雕、石雕 
  陈万宝庄园--精美的木雕、石雕 
       廊道的石栏上,石雕的桃子和石榴相对而立。熊中圣说,桃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代表长寿的意思,陈万宝前半生是追求财富,后半生追求福寿。石榴则代表着陈万宝希望他的子孙像石榴一样多子多福的心愿。
 陈万宝庄园--精美的石雕 
  陈万宝庄园--精美的石雕 
 陈万宝庄园群中,石龙井庄园已发现的“三大谜团”至今仍未“破解”:
一是没有正门,仅建朝东开的小侧门,陈万宝及其子孙的十四处庄园都没有正门,仅仅是修建了两人宽的小侧门,并且它们全部都朝东开,为什么这样修建一座庄园的门脸?
二是修建时所耗近万立方米的优良大型石料、基石,料场在什么地方,又用什么工具运输?
三是两口百年不干的水井,从未干枯,清澈见底,始终装满,也不溢出,原因为何?
四是该庄园内不见漏洞,外不见出口,无论雨有多大,院内从不见积水,也令人称奇。
 陈万宝庄 ——百年不干的水井
陈万宝庄 ——百年不干的水井
陈万宝生于1807年死于1876年,终年70岁。
 陈万宝究竟有多富?1964年社教运动,涪陵举办阶级教育展览。据当时老人回忆,到解放前夕,据不完全统计,陈家有佃户365家,庄园十四处,房屋三千多间,雇长工38人,丫头16人,奶妈30人,厨师5人,伙房13人,菜农17人,猪倌4人,马夫9人,烟枪手5人,零工40人,保家20人,女工5人,拿药1人。陈万宝有上万亩良田可以种植罂粟,他将多年做大米的经验助其经营鸦片,实行了种植、加工、运输、销售一条龙,从而走上了大量聚集财富的道路。陈万宝凭借祖业田土,以种田和贩卖米粮起家,家境逐渐兴旺起来,到他晚年,拥有的土地地跨涪陵、南川两县4万余亩,每年收租10707担,每担350斤,即3747450斤,约合2000吨。2000吨粮食是什么概念?熊中圣说,足够现在四五千人吃上一年时间。
 
七、牟氏庄园
  牟氏庄园,又称牟二黑庄园,坐落于山东省栖霞市城北古镇都村(原霞光三路北首),是北方头号大地主牟墨林家族几代人聚族而居的地方。整个庄园建筑结构严谨,紧固墩实,雄伟庄重,是中国北方规模最大、全国保存最为完整、最具典型性的封建地主庄园。
整个庄园面积2万多平方米,宅院面南背北,布局为三组六院形式。6个大院沿南北中轴线依次分布为南群房、平房、客厅、大楼、小楼、北群房六个大院,并分别建有“东忠来”、“西忠来”、“日新堂”、“宝善堂”、“师古堂”和“南忠来”六座主宅,每院又有四至六进相间,皆以中门相贯,侧有甬道相通,主宅仪门居中,配以左右两厢,均呈四合院结构,共有房屋480余间,门楼30多个。各院疏密相间,建筑结构严谨,坚固墩实,布局井然,层次清晰,主次分明而又浑然一体。
 如果说,《红楼梦》里的大观刻是明末清初建社会的一个缩影的话,那么,牟氏庄园则是清朝晚期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庄园内的每一项建筑都严格按照封建地主阶级的等级观念布局:大厅供奉祖先,老爷居住楼阁,妻妾子女居于平房,一干佣人居于群房。粮仓、磨房、碾房、粉房、油坊、棺寿房等多在群厢,形成了一个自我封闭,自给自足的小社会体系。
牟氏庄园既是一部封建地主阶级的兴衰史,也是一部“中国封建地主生活的实物百科全书”。庄园融封建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于一炉,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它既是地主阶级压迫剥削劳动人民的历史见证,亦是劳动人民智慧与艺术的结晶。
牟氏庄园以其恢宏的规模、深沉的内涵,被诸多专家学者评价为“百年庄园之活化石”,“传统建筑之瑰宝”,“六百年旺气之所在”,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沿着笔直宽阔的大道,来到牟氏庄园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雕刻在大门上的“耕读世业 勤俭家风”八个金黄色大字,形象地反映出了当年的庄园主人看淡功名、追求宁静、积攒家业的治家追求。古代读书人往往追求“学而优则仕”,而这种告诫后人种地治家为正业,勤奋读书不为官的治家思想,在当时的封建社会极为少见,也正是这种家风,将牟氏庄园打造成富甲一方的地主家族。
          在清末民初的最鼎盛时期,牟氏庄园共占耕地6万亩,山林12万亩,房屋5500间,佃户村153个,并在全国各地开设当铺、钱庄、杂货店、药铺、缫丝厂、油坊、粉坊、咖啡馆等多处,成为胶东半岛的第一号大地主。
       牟氏庄园始建于清雍正元年(1723年),历经200余年十几代人的发展繁衍扩建,至1935年才最终形成了今天的模样。从二代到七代,牟氏家族一直还是农民,由于常受邻人欺凌,家人便产生了读书做官的思想,开始“延明师课诸子”。到了第八代牟道行考中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举人,并成为河南府宜阳知县,自此家道开始兴旺发达。经过数代人发奋努力,终于科名累累,仕途日上,继牟敬祖之后,到光绪三十一年废除科举,整个牟家共出现过10名进士、29名举人;京官3人,州官3人,县官61人,成了名副其实的官宦世家,
         牟氏家族由湖北公安县迁徙于此已达六百多年的历史,他们在这块沃土上繁衍生息,既继承了其祖籍的优良传统,又学习了胶东地区的优良习俗,生活中的潜移默化,南北方的兼容并蓄,从而形成了更加丰富多彩的典型性的民俗文化。
  牟氏庄国始建于清雍正年间,至民国24年基本建成。庄园依山傍水坐北朝南,硬山、坡顶、砖木石结构,占地面积两万多平方米,房屋480多间,耗白银达43万两之多。
     牟氏庄园6个大院大门的台阶都是7层,寓意步步登高,样样齐全;门楼的“脊”和“哨”都装饰有特制的“龙头凤尾”和各种形态的小兽,显示出主人的豪华富有。庄园的石墙均平整如镜,石缝细如线,如若仔细观察,经常可以发现墙缝里嵌着的铜钱。据说,砌墙时,主人每天都会给石匠发一些铜钱和锅铁,用之嵌在墙缝间,使墙面平整。院落里有一面花墙,砌有三百八十六块六边型的墙石,任取其中一块,均可与周围石块组成六边型花卉图案,总体上组成一个百花相连的连续图案。与大门楼相连的南群房外墙加工同样也精致平整,墙面上均镶有雕刻着石鼻钮的拴马石环,可以想象得到当年庄园里人来熙往,骡马欢腾的热闹景象。还有西忠来西厢房外的“虎皮墙”,墙体用形状各异、色泽不同的河卵石垒砌而成,组成梅花、菊花、宝莲花等图案,精美绝伦,叹为观止。
  牟氏地主庄园结构严谨,古朴典雅,按封建社会地主阶组等级规制建造,具有北方传统民居建筑特色。院内主体建筑多属二层楼房连同屏门、东西两厢组成四合院。各院四至七讲不等。四合院重重叠叠,房舍多是雕粱画栋,明柱花窗,其浮雕图案栩栩如生。
  牟氏地主庄园大致可分为三组:
  第一组包括日新堂、东忠来、西忠来3个院落。西为日新堂,系牟墨林住宅,俗称老柜。计六进5个院落、89间房。是庄园最早的建筑。中为凹忠来,计七进6院63间房。东为东忠来,计六进5院94间房屋。
  其中西忠来门庭高大深邃,黑漆大门上雕刻“耕读世业,勤俭家风”饰金对联,大门两侧分列一对雕凿精致的石鼓。据说这对石鼓是从唐山一带运来的,共用了40多石谷子。西街的錾墙石凿磨精细,每块石料费谷一斗。墙上还刻有花卉、寿桃、铜钱、宝葫芦等图案。其客厅檐廊明柱,雕梁画栋,彩绘门窗。
       东忠来的客厅为七檩梁架,主梁为直径80厘米以上的圆木,共用木料400多立方米,造型古朴。庄园东西两边还各建有花园一处。
  
 
  第二组位于日新堂西,包括南忠来,阜有两个院落。西为南忠来,计四进4院76间房。阜有(亦称师古堂)居东,计四进4院66间房屋。
  第三组位于第二组院落北面,称为宝善堂。
         牟氏庄园的房舍雕梁画栋,明柱花窗,处处考究,建筑风格独树一帜,使规模宏大的牟氏庄园显得韵味十足。牟氏庄园在建筑上的奇迹数不胜数,其精巧的设计,精湛独特的工艺,使庄园独具“三雕”、“六怪”、“九绝”之艺术特色。
 还有随处可见的“福、禄、寿、喜”刻字、“蝙蝠、梅花鹿、老寿星、喜儿”图案,象征着美好平安的“牡丹、菊花、荷花、梅花”图案,镶有多种蕴含美好寓意图案的花墙等,既表明了牟氏家族的精神追求,同时,也说明当时牟家的阔绰与排场。
         这些精致而实用的细节,使牟氏庄园迥别于普通的中国北方民居,同时也体现着牟氏先祖那湖北人特有的精明与浪漫。
  牟氏庄园在建筑上的奇迹数不胜数,其中不得不得提的有独一无二的“三大怪”:一怪“穿堂门儿一线开”——即每个大院的客厅、堂屋都有前后门,而且全在一条线上,这便突破了栖霞农村“房门不得前后开”的老规矩;二怪“炕洞设在寝室外”——在中国北方,睡热炕多在炕前设洞口,为的是随时加草木燃料,但牟氏家族却别出心裁,让洞口设在寝室外,这样一来可以保持室内清洁,二是当仆人加燃料时不影响屋内主人的休息,三则可以防止室内火灾,可谓一举数得;三怪“烟囱立在山墙外”——纵观中国南北建筑,烟囱大都立于屋脊或檐坡上,但牟家总计近百个烟囱,却都用精致的石条托起,高高地从外墙伸出,且全以小方砖砌成,独立于墙体之外,如同小小楼阁,让人称奇。
 
 
八、康百万庄园 
   青山碧水环绕,豫商文明相随。在河图洛书的发源地,在蕴育中原古文化的交汇处,在沿黄郑、汴、洛三点一线的旅游线路上,有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熠熠闪光,它就是纵跨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的大型封建地主庄园--巩义市康百万庄园。该庄园2001年被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康百万庄园是一座纵跨明、清、民国三个时期的大型封建地主庄园,背依邙岭,面临洛水,北凭黄河天险,南瞻嵩岳屏障,依山就势,环境优美,居高临下,地势险要,虽由人做,宛自天工,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理念。
 “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家族的统称。 所谓“康百万”是由于当时的庄园主康应魁两次悬挂“良田千顷”的金字招牌,土地商铺遍及山东、陕西、河南三省八县,而被称为“百万富翁”。
后来,慈禧太后逃难西安,回銮北京时,路过康店,康家出钱监工修造黑石关,县城、官殿行宫和“龙窑”,花费了100多万两银子,又向清延捐赠白银100万两,慈禧说不知此地还有一个康百万富翁。从此,“康百万”这个皇封就广泛地传开了。
康百万庄园临街建楼房,靠崖筑窑洞,四周修寨墙,濒河设码头,集农、官、商风格为一体,布局严谨,规模宏大。总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有33个院落,53座楼房,1300多间房舍和73孔窑洞。分为寨上主宅区、寨下住宅区、南大院、祠堂区、作坊区、菜园区、龙窝沟、金谷寨、花园、栈房区等十余部分,庭院建筑基本属于豫西地区典型的两进式四合院,以具有园林、官府的一些特点,各类砖雕、木雕、石雕华丽典雅,造型优美,是华北地区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
   康百万庄园如此庞大的建筑群仅有一个入口。没有知情认路人带领,陌生人极难找到出口,弯弯曲曲地穿行在庄园里,宛如走进了一个大迷宫。与绝大部分有钱人家所建的房屋不同,康家庄的建筑风格可谓别具风采。它的大门入口可以与古代的城门媲美,入口两侧均有主墙相依。门里还有一个仿照北京长城的了望台而建的居高临下的观景台。进入门里,拾级而上便来到观景台。在台上远眺,绵延的邙山山脉一览无余,远处洛水的潺潺声也渐渐入耳,可谓风景绝妙!
  康百万庄园整个庄园可分为19个不同形式的建筑群。庄园北面建有寺沟和张沟两个住宅区,还有康家祠堂、福禄堂、戏楼等。两个住宅区分别有通往洛河渡口和孝义清代渡口的大道。庄园南方则设立有金谷寨、果园和林场。如今保存下来的庭院中,分布在张沟、寺沟区的是明代的楼院,而福禄堂区、龙窝综合住宅区、寨山主宅区、南大院区、栈房区、作坊区、祠堂、饲养、集贤庄、书院、戏楼等则是清代的建筑群。位于正中心位置的庄园主宅区,东边依次排列著作坊区、栈房区、南大院、花园、饲养区、菜园以及观音堂和石牌坊。
康百万庄园是全国三大庄园(刘文彩、牟二黑)之一,比山西乔家大院大15倍。
康百万家族为了体现其身份,大兴土木,建造了庞大的地主庄园。全庄园由19部分组成,占地240余亩,庄重气派、华丽典雅,是一座集“古、大、雅、美”于一体的恢弘建筑群,被称为十七、十八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是建筑的代表。庄园始建于明朝中叶,明清之初,初具规模。在建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寺沟、张沟等明代楼院,龙窝沟、寨上主宅区、南大院、栈房区、店铺、饲养区、祠堂、木材厂、造船厂、金谷寨等不同功能的清代建筑,辅以碑楼、牌坊、花园等辅助建筑,从而形成了一个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功能齐全气势宏伟的大庄园。如今,虽已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但拂去历史烟尘,透过时空隧道,我们不难发现飞檐翘角、青瓦高墙,不仅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而且还代表着一段血脉相连的沿承和一个区域的精髓,展示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
康百万庄园是公元十七、十八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它依“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传统文化选址,靠山筑窑洞,临街建楼房,濒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建成了一个各成系统、功能齐全、布局谨慎、等级森严的、集农、官、商为一体的大型地主庄园。
      目前康百万庄园保存下来的主要有主宅区、栈房区、南大院、祠堂区等十部分,建筑面积64300平方米。今天我们主要参观的是寨上主宅区,这部分是整个庄园的19部分之一。这个建筑群,它座落在邙山的半腰,从对面的远处看,它的地形像洛河岸边的一朵莲花;从高处看呢,它的地形又像是饮水洛河的万年龟。就我们平时所讲的“风水”上来说,又有“金龟探水”之意,大龟在古代的时候又叫鳌,据说康家在此修建住宅区也是要“独占鳌头”,人财两旺的意思。另一方面,在清代的中后期,白莲教、太平天国、捻军起义不断,居险设寨则更有实际意义。
   康百万家族,以财取天下之抱负,利逐四海之气概,创业于明代,渐兴于清初,乾隆时进入全盛,咸丰以后逐渐没落,民国中期走向衰败。上自六世祖康绍敬,下至十八世康庭兰,跨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富甲豫、鲁、陕三省,船行洛、黄、运、沂、泾、渭六河,良田双千顷,财富无以计数。“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马跑千里不吃别家草,人行千里尽是康家田”是其真实写照。
  康百万庄园——慈禧銮驾
  康百万庄园的建筑风格既有别于晋商大院、帮会文化,又不同于徽商的别墅、戏楼格局,它依“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传统文化选址,临街建楼房,靠山筑窑洞,滨河设码头,据险垒寨墙,既保留了黄土高原民居和北方四合院的形式,又吸收了官府、园林和军事堡垒建筑的特点,门类齐全、布局合理、设计精巧、独具特色,融南方之古朴幽雅与北方之粗犷厚重于一体,是中原民居中最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群体,被誉为中原艺术的奇葩。
 康百万庄园现存石雕、木雕、砖雕,多以人物、花草、鸟兽为主,有“冠上加冠(官)”、半夜拜师等雕刻图案,具有深刻的寓意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其中有作为国家石刻定级标准的一级石刻门枕石。耗时17000多个工时的金丝楠木木雕顶子床、汪氏石雕牌坊、砖雕康霖三碑楼等艺术精品。
 
   康百万庄园——三进雕花顶子床
      其艺术手法充分运用透雕、圆雕、浮雕等艺术雕刻手法,展现了明清民间工匠们高超的技术和智慧,是雕刻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康百万”是明清以来对康应魁家族的统称,因慈禧太后的册封而名扬天下。
墙上挂着当年接驾慈溪的场面 
康应魁家族,上自六世祖康绍敬,下至十八世康庭兰,一直富裕了十二代,四百多年,历史上曾有康大勇、康道平、康鸿猷等十多人被称为“康百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清代中期的康应魁。他在前人的基础上,利用清延镇压白莲教之机“尽忠发财”,富甲三省、船行六河,土地达18万亩,财富无以数计,民间称其“头枕泾阳、西安,脚踏临沂、济南。
 康百万靠河运发财,靠土地致富,靠“贡献”得官,多次得到皇帝赏赐,最高时官至三品,数次钦加知府衔。明、清时期,康百万、沈万三、阮子兰被中国民间称为三大“活财神”;民国时期“东刘、西张,中间夹个老康”,是中原的三大巨富之一。
 康百万庄园为人们提供了研穷封建社会地产阶级的发家史料,也给人们提供了古代建筑的实物资料,它的砖雕、木雕、石雕艺术,倍受游人青睐。然而,引人注目的还是庄园里随处可见的石柱子的底座。石柱子的作用是支撑房顶。这种建筑方式使石柱免受潮湿的侵蚀。这些六边形的底座是由多年形成的水晶石建造的,每个面上都刻有花卉和人物图案。最富有想象力的是一个中间镂空雕刻出来的人物,似乎整个石柱是由他们支撑起来的,人物雕刻栩栩如生,活泼可爱,整个结构又不失平衡。
 
 
 中华名匾之一的《留余匾》,长1.65米,宽0.75米。造型犹如一面迎风招展的黄色旗帜,金底黑字。全匾共计174个字,除标题“留余”二字为篆书外,其余为字体流畅的行楷。该匾是同治年间进士牛瑄所题,做于1871年,已有100余年历史。
留余  留耕道人《四留铭》云:“留有余,不尽之巧以还造化;留有余,不尽之禄以还朝廷;留有余,不尽之财以还百姓;留有余,不尽之福以还子孙。”盖造物忌盈,事太尽,未有不贻后悔者。高景逸所云:“临事让人一步,自有余地;临财放宽一分,自有余味。”推之,凡事皆然。坦园老伯以“留余”二字颜其堂,盖取留耕道人之铭,以示其子孙者。为题数语,并取夏峰先生训其诸子之词以括之曰:“若辈知昌家之道乎?留余忌尽而已。”时同治辛未端月朔愚侄牛瑄敬题。
释义:留耕大人王伯大的《四留铭》中说:“留有余地,不把技巧使尽以还给造物主;留有余地,不把俸禄得尽以还给朝廷;留有余地,不把财务占尽以还给老百姓;留有余地,不把福分享尽以留给后代子孙。”大概老天爷反对贪得无厌,做事过份。因为太过份了,没有不留下悔恨的。明朝隐士高景逸说过:“遇事让人一步,自然有周转的余地;遇到财务放宽一分,自然就有其中的乐趣。”推而言之,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坦园老伯把“留余”二字题于匾额,挂在堂上,大概就是采用留耕道人的《四留铭 》来告谋诫他的后代子孙吧!为你们写这几句话,并取夏峰先生教训他儿子的话,概括起来说:“你们这些后辈知道发家之道吗?那就是凡事留有余地,不做尽做绝罢了。”        该匾是康家15代庄园主康道平用来训示家中子弟的家训匾,是儒家“财不可露尽,势不可使尽”中庸思想的集中体现,至今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处世哲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该匾位于康百万庄园主宅区一院过厅内,是吸引众多游客的关键所在。“一进康百万,先看留余匾”,它与其它展品形成了庄园特色之处,魅力所在。
    康百万庄园——百年葡萄树
 康百万庄园有两株古木峥嵘的藏葡萄树,系清乾隆初年所植,距今已有260余年历史,果实玲珑无核,味道甘美,虽历经百年沧桑,依旧枝繁叶茂,每至夏秋,硕果累累,望之令人垂涎欲滴。第一棵,边院葡萄树。高5米起架,根部尾粗1米,冠幅18米,生长茂盛,除全部遮盖边院全院外,有一分枝穿墙而过,蔓延至老院前院,覆盖面积10余平方米。第二棵中院葡萄树,其根部围粗0.8米,4米高起架,南北长8米,东西宽7米,除遮蔽前院外,主要枝干爬上二门的门楼蔓延至二进后院。        这两棵藏葡萄树位于巩义市康百万庄园主区边院、中院内,现已成为巩义市古树名木,为游人所称道。
   康百万庄园不仅以其古建特色见长,尤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人们称道,其无处不在的细节,让宏大的庄园更韵味十足。遍布庄园的砖雕、木雕、石雕等艺术构件,刀法细腻、工艺纯熟、内容繁多、形神兼备,其中不乏“拜师求读”、“尊老爱幼”、“立志成才”、“五子夺冠”等富有哲理的雕刻图案,它们不仅是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更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康百万家族的雕刻工艺品件件不同,件件有新意,融合南方常见的一些图案,每一件对都康家子孙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庄园内展出的康家当年使用过的家具、珍玩、名人书画等珍贵文物4000多件,不仅再现了奢华的生活原貌,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习俗。康百万庄园作为历史特定时期的特殊产物,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艺术内涵,对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及中原地区民风民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康百万庄园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历来被海内外专家所重视。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李传泽称该庄园是“全国硬山式建筑中最完整、最典型的代表”,诸多专家在游览之后称其位“传统建筑之瑰宝,民间艺术之典范”。        康百万庄园,它是历史留下的一个符号,是时代的一个缩影,是一个家族沧桑历史的见证……
 
 
九、姜氏庄园
        姜氏庄园位于米脂县城东南16公里桥河岔乡,是陕北大财主姜耀祖投巨资建造的私宅,建于清朝同治年间。姜氏庄园由该村首富姜耀祖请北京专家设计,招聚县内能工巧匠兴建而成,前后用时十三年。姜氏庄园设计巧妙,施工精细,布局紧凑,由上而下,浑然一体。对外严于防患,院内互相通联,是陕北罕见的庄园建筑。
      庄园由下院、中院、上院和寨墙、井楼等部分组成。主体建筑为陕西地区最高等级的“明五暗四六厢窑”式窑洞院落。
 庄园占地40余亩,主体建筑为陕西地区最高等级的“明五暗四六厢窑”式窑洞院落。庄园三院暗道相通,四周寨墙高耸,对内相互通联,对外严于防患,整个建筑设计奇妙,工艺精湛,布局合理,浑然一体,是全国最大的城堡式窑洞庄园,也是汉民族建筑的瑰宝之一。
庄园大门极为窄仄,仅容两人并肩或者一辆马车进入,大门上方是姜耀祖的亲笔题词:大岳屏藩。这四字巧妙嵌入姜氏父子的名字,又有依恃高山来抵御入侵者之意。左首一行小字:姜耀祖建并书。右首小字为:光绪丙戊孟冬之吉。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笔直向上的条石甬道,中途有个九十度的转弯,通向庄园的大门。甬道的右首就是庄园的寨城,墙高数十米,极为坚固。寨城右侧有镂空的瓦窗,可以远远看到进寨的人。姜氏庄园远远便给人以不凡的气势,我忖度庄园的大门还不知如何壮观,谁料如同初见寨城一样,又是一个大大的意外。
  直通大门的是一条砖砌甬道,呈九十度转弯向上进入庄园。甬道两侧有砖砌台阶,供人行走,而甬道则较平滑,一来马车可以直接进入,二来如遇雨天,雨水可以沿着甬道直接排出庄园。        甬道尽头是一间水房,内有33米深的水井,至今活水不断。水井右侧有一个白石砌的大水槽,打上井水后倒入这里蓄水。紧靠蓄水池又是一个较小较浅的水槽,是洗衣之处。水房有两个瓦窗,铜钱的镂空花饰,夸示主人的雄厚实力,另外通过这两个瓦窗,可以清楚地看到庄园外的一举一动,也可以通过瓦窗的窗眼,向外射击,抵御入侵者。水房的地板装有排水装置,先进而科学。
  水房的另一个功用是放置轿子,轿子抬到这里,一般不再进入。房顶建有横梁,用来将轿子吊起,防止发潮。另外,水房的内壁有两个小洞,目测很深,据说是庄园主人藏宝之处,土改时期被政府收没。这位姜姓地主居然把宝贝藏到一个不起眼的水房里,真是出人意料,不过既然被人发现,说明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仅仅一个水房就有这许多讲究,让人叹服之际,心生更大的期待,知道更多的惊喜还在后面。而沿路随处可见栓马环,可见庄园主人的财大气粗
  整个庄园由山脚至山顶分3部分:
第一层是下院,前以块石垒砌高达9.5米的寨墙,上部筑女墙,犹若城垣。
沿第一层西南侧道路穿洞门达二层,即中院。院西南又耸立高约8米,长10余米的寨墙,将庄园围住,并留有通后山的门洞,正中建门楼。
沿石级踏步到第三层上院,是全建筑的主宅,座东北向西南,正面一线5孔石窑,两侧分置对称双院,东西两端分设拱形小门洞,西去厕所,东侧下书院。整个庄院后设寨城一道,中有寨门可通后山。
庄园布局可分为:院前、中院、院内、下院四层,每层都有独特的设计及特色。
院前
第一层是下院,院前以块石砌垒,高达9.5米的挡土墙,上部筑女儿墙,外观犹若城垣。姜氏庄园道路从沟壑底部盘旋而上,路面宽4米,中间以石片竖插一则作为车马通道,二则为雨雪天防滑及排泄洪水。寨门为拱形石洞。寨墙正立面镌刻主人亲笔题写的“大岳屏藩”四个大字,字体工整大方,苍劲有力。穿寨门过涵洞即到达下院管家院,其建筑为三孔石窑,坐西北向东南,两厢各有三孔石窑,倒座是木屋架、石板铺顶的房屋。大门青瓦硬山顶,门额题“大夫第”,门道两侧置抱鼓石。正面窑洞北侧设通往上院的暗道。在下院外,寨墙北有一石拱窑式井楼,高5米,东西宽4米,井深33米,井壁皆用石块盘旋垒砌而成,水源引至山脚,水质甜美爽口。井楼内安置有手摇辘轳,不出寨门即可保证用水。寨墙最高处砌有炮台,形若马面,用来扼守寨门。
中院        穿洞门可直插中院。正对中院门而耸立的高8米、长10米的寨墙,将庄园紧紧围绕,并留有通往后山的门洞,上书“保障”二字石刻匾额。姜氏庄园中院坐东北向西南,青砖石墙,雀替,驼峰,五脊六兽硬山顶,门额悬挂“武魁”匾,以炫耀祖上有人曾中武举之绩。大门两侧各有石鼓门墩,上雕双狮捧面,麒麟负子,浮雕“福寿”图案。
门内是水磨青砖影壁月亮门,上有琴棋书画,姜太公钓鱼等人物,寓意主人情操高雅,好事不断,大吉大利的美好愿望。
      院内         院内方形石板铺地,倒座有石板铺顶的马棚,特别是马槽雕琢非常精细,令当代石匠叹为观止!院中两侧各有三间厢房,另附带有小耳房,瓦筒卷棚,雕镂窗棂,既精巧又大方。厢房两侧各有通道,可直接与东西两侧仓窑、碾磨房和通往后山地洞相连。每孔仓窑内有12个大石仓,每石仓可存粮50余石。中院主要是账房和客人居住的场所。  下院          下院是陕北典型的窑洞四合院,硬山式大门制作精细,“大夫第”木雕巨匾气势夺人。中院大门为五脊六兽硬山顶,上书“武魁”二字, 以炫耀主人叔父武举之绩。
 入门后东面厢房对置,拾阶而上至上院,正面垂花门制作甚为考究,青瓦卷棚顶,四柱双层门,雀替、浮雕等制作考究华丽。“武魁”门匾再次显赫。进入垂花门是陕北地区最高等级的“明五、暗四、六厢窑”式窑洞院落,穿廊抱厦,十字砖墙,东西对称,工艺精细。
 
 
十、帕拉庄园
   帕拉庄园是西藏大贵族帕拉家族的主庄园,全称帕觉拉康,位于江孜县城西南约4公里的班觉伦布村,因此又叫班觉伦布庄园。帕拉庄园位居旧西藏十二大庄园之列,是目前西藏唯一保存完整的旧西藏三大领主贵族庄园,是旧西藏贵族生活的真实写照,是旧西藏的缩影。
 帕拉家族是一个有400多年历史的古老家族。据考证,帕拉家族的祖先是藏堆王(1618)从年楚河上游强旺地方一座寺院中抽到不丹管理普拉康寺的喇嘛,后来成为不丹一个部落的酋长。再后,因不丹内乱迁到西藏,因率五百户丁返藏有功受封江孜重孜沙鲁地方作为薪俸。帕拉家族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并步入西藏大贵族行列。到十九世纪末,帕拉家族发展到帕拉家族在江孜县、拉萨、白朗县、亚东县、山南等地区拥有37座庄园、1.5万余亩土地、12个牧场、14000余头(只)牲畜、3000多名农奴,成为西藏十二大贵族之一。
在西藏地方政府中,帕拉家族担任孜本、代本、卓尼钦姆,直至噶伦的人丁不少。在家族兴衰史中,先后有5人担任过西藏地方政府的噶伦,总管西藏行政事务。在政教合一的旧西藏,帕拉家族有着很大影响。
 1994年,西藏将帕拉庄园列为全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列为全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其建筑和财物基本保持原貌。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帕拉庄园是旧西藏贵族和农奴两种不同阶层生活的真实写照,是旧西藏社会的缩影;也是考证旧西藏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场所。
 西藏封建农奴社会的贵族分为四种:赞普后裔、亚奚家族、第本家族,其余统称为格巴,帕觉拉康系第本家族,因此,帕拉庄园属贵族庄园。
庄园庭院
 帕拉庄园原建于江孜江嘎村,1904年,英国侵略军烧毁了原在江孜县城附近江嘎村的帕拉家族主庄园。1937年抗英战争结束后,帕拉庄园重建于江孜城西南年楚河的另一侧,即目前距离江孜4公里的班觉伦布村。
 帕拉庄园颇为壮观,现存房屋57间,面积5357.5平方米,主体楼高三层,建筑配套完整,装修考究,设有经堂、日光室、会客厅(上接待室)、卧室,还有玩麻将的专用大厅。房内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经堂陈设考究,经书、佛龛保存完好。经堂是帕拉庄主念经或举行法事活动的地方,堂内雕刻、绘画、摆设等多为内地样式,可见中原文化对其有着较大的影响。卧室中,金银玉器琳琅满目;还有帕拉贵族当年遗留下来的名贵食品、餐具、进口酒、进口白醋、珍贵裘皮服饰,极尽奢华之能事,生动再现帕拉家族当年的豪华生活场景。
 庄园主的日光室
此外,帕拉庄园内还有酿酒坊、磨坊、农奴大灶等。庄园酿酒坊酿制的青稞酒大部分自用,少部分出售或它用。帕拉庄园的磨坊可分为水磨和人工磨,主要加工糌粑和藏面,所加工的糌粑分为三等:一等庄主食用,二等亲信佣人食用,三等农奴和牲口食用。帕拉庄园的农奴大灶,主要为农奴做饭,据说,早晚各一顿,早上糌粑,晚上吐巴,无肉无菜,十分清淡。
 帕拉庄园酿酒坊
 主体大楼楼道中,陈列着皮鞭、脚镣等刑具,这些都是旧西藏贵族压迫和统治农奴的工具。为了惩罚农奴,帕拉庄园设有各种刑具,如站笼、镣铐、鞭子、牛皮筒等,刑罚有鞭笞、掌嘴、割鼻、断足等,手段极为残酷。庄园中还保存着旧时的监狱,这是西藏贵族统治农奴的工具。
上接待室(会客厅)--- 上座为帕拉庄园主蜡像,右为庄主夫人蜡像
帕拉庄园主扎西旺久为逃避服兵役当过林布寺小喇嘛,还俗后主持庄园日常事务。他整顿庄园经济,扩充庄园规模,加强对农奴的统治,到西藏民主改革以前,虽不能与先祖时的帕拉家族相比,但地位依旧显赫,其中主庄园--班觉伦布庄园就拥有农奴100多。           1959年,帕拉旺久参与叛乱并外逃,其庄园被全部没收,当时的江孜分工委考虑到帕拉庄园系西藏十二大庄园之一,具有特殊意义,对其进行了妥善的保护。随后,县委、县府对其进行了多次维修,因此,帕拉庄园是如今唯一保存完好的旧西藏贵族庄园。
  帕拉朗生院(奴隶院)大门
庄园对面,有一座农奴院,叫帕拉朗生院。
朗生就是家奴,这些家奴是从帕拉所属各地庄园和属民中抢征过来的,他们在庄园内担任马夫、炊事员、侍卫,从事织氆氇、织卡垫、酿酒、纺线、裁缝等繁重的劳务。庄主根据不同的工种确定每个家奴的薪水,有的每年只有24甲克(1甲克相当于24斤)粮食,有的仅有16甲克粮食,有的每天只有一勺糌粑,靠这些薪水养活全家人。
  帕拉朗生院院子(奴隶院)
位于班觉伦布庄园的班觉伦布村,那时有131人,其中20%是庄园的朗生,该庄园的朗生与旧西藏其他地方的朗生一样,没有生产资料,没有教育、文化权力,受庄园主绝对支配,丝毫无人身权,被视作会说话的工具。朗生的子女亦为朗生,无论什么原因,一旦沦为朗生,不仅自己,连子孙后代也永远无出头之日,受到庄园的残酷剥削和人身摧残。
 低矮的农奴住房 
在这座仅有150.66平方米使用面积的院子里,解放前夕共住有14户人家、60多名奴隶。最大的房间有14.58平方米,最小的仅有4.05平方米,平均每个农奴只有2.5平方米,而帕拉庄主两口人占有建筑面积为5357.55平方米的82间房屋。
 低矮的农奴住房 
 农奴们祖祖辈辈住在这些低矮的只有几平方米的房屋内,当时一户最多的达7口人,因人多房屋小,除了冬季寒冷季节外,大多数时间晚上只能睡在露天的院内。
 低矮的农奴住房
至今保持原貌的朗生院,一间间拥挤、低矮、阴暗、形同牢笼的房间,与庄园贵族的豪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些农奴的房间内,除了极简陋的生活用具外,一无所有,据说,农奴年老失去劳动能力后,还会被庄主一脚踢开,过着更为困苦的生活。

第三篇奶妈庄园:古代贵族为何雇奶妈喂孩子


据《礼记》描述,周朝皇子一落地,就有仨女人来抚养他:一个“子师”,负责教他礼仪;一个“慈母”,负责照料起居;一个“保母”,负责给他喂奶。亲生母亲倒成了甩手掌柜,既不抱孩子,也不奶孩子,至于换尿布什么的,更是统统不管。如果《礼记》不是伪书,那么我们就能确信,至少从西周开始,贵族们就有了雇请奶妈子代替生母为孩子哺乳的习惯。《礼记》是不是伪书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以下史实:从西汉到清末,历代皇后都没有给孩子喂奶的规矩,历代皇帝都只吃乳母的奶(开国皇帝除外)。举例言之,汉武帝是吃东武侯他娘的奶长大的,汉安帝是吃乳母王圣的奶长大的,北魏孝庄帝是吃乳母程氏的奶长大的,北魏文成帝是吃乳母常氏的奶长的,唐哀帝是吃乳母杨氏、王氏的奶长大的,宋真宗是吃乳母齐国夫人的奶长大的,明成祖是吃乳母冯氏的奶长大的,明熹宗是吃乳母客氏的奶长大的,清朝顺治帝是吃乳母朴氏、叶赫勒氏、李嘉氏的奶长大的,康熙帝是吃乳母孙氏、瓜尔佳氏的奶长大的……历代皇帝之外,还有别的特权阶层,他们但凡有那个条件,都会在妻妾怀孕之后,给还没出世的孩子备好一个或者很多个奶妈子。远的不说,翻开那本《红楼梦》,贾宝玉是王夫人亲生的,却从没吃过王夫人的奶,倒是那个李嬷嬷把他奶大。另外像迎春、探春、惜春、贾琏等人,无论出生后生母是否健在,都要配备至少一个乳母。这种习俗也不只在中国泛滥,早在中古时期的日本,其皇族、将军、地主以及有条件的商人和武士,都会给孩子雇请乳母,如文武天皇的乳母是橘三千代,德川家光的乳母是春日局。另外在12至13世纪的西欧,庄园主和骑士们的孩子刚生下来,也会由乳母抱去,一直养到7岁才能回到生母身边。现在也有人雇奶妈子,除了极少数是为了摆阔,或者想让孩子他妈保持体型(我一直怀疑这种做法是否有科学依据),更多的还是因为忙不过来,不得不找个人代为喂养。而古代那些贵妇人既不是女老板,也不是小白领,要说她们连给孩子喂奶的工夫都没有,无论如何难以置信。我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曾经认为那也是富人摆阔的一种表现,但这种解释明显地不合常理——不可能古代中国古代日本古代欧洲所有的富人都摆阔吧?还有朋友异想天开,认为那是基于男人的独占欲:父亲接触过的部位,不希望第二个男人再去接触,哪怕那男人是他还没成年的儿子。这个解释也不能自圆其说,因为大量的史实表明,古代贵族不仅给儿子请乳母,给女儿也请。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去附近镇上一养猪场送货,听猪场老板谈母猪断乳,忽然发现自己找到了答案。据猪场老板说,母猪在哺乳期间,雌激素分泌减少,很难发情和受孕,只有想法提前断乳,才能缩短它们再次受孕的时间周期,使本来每年产一胎的,可以产两胎,本来产两胎的,可以产两胎半。我查医学书籍,发现人的生育机制与此类似,缩短哺乳期可以快速受孕,反过来,延长哺乳期又能达到避孕的目的,古代中国古代日本以及古代欧洲的贵族妇女们不亲自喂养孩子,很可能也是为了缩短哺乳周期,以便尽快怀上下一个孩子。当然,这仍是推测。

奶妈庄园

https://m.shanpow.com/szj/499136/

推荐访问:奶妈庄园论坛
《奶妈庄园.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下一篇: 三字经2
相关阅读三字经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