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口令
各国阅兵正步走视频一:阅兵为什么要走正步?看看各国不同的正步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盛大的阅兵式上,更多的外行,是看不懂这是什么坦克,那是什么飞机。www miercn com 军情第一站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徒步方队走过检阅台时,随着领队的一声口令:“敬——礼!”全体方队成员立即从齐步走改
各国阅兵正步走视频

各国阅兵正步走视频一:阅兵为什么要走正步?看看各国不同的正步

各国阅兵正步走视频_阅兵为什么要走正步?看看各国不同的正步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盛大的阅兵式上,更多的外行,是看不懂这是什么坦克,那是什么飞机。www.miercn.com 军情第一站
  对于他们来说,可能是徒步方队走过检阅台时,随着领队的一声口令:“敬——礼!”全体方队成员立即从齐步走改为正步走,帽子、下颚、胸膛、手臂、脚尖、佩枪,六条线笔直,脚底板踏得大地咔咔作 响,这样的场景似乎才是最激动人心的。那就让我们来说说正步走吧。
  正步,是一种队伍行进的步法,主要是军人在阅兵分列式和其他礼节性场合行进中采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60周年庆典大阅兵上,海军学员方队走过天安门前
  虽然各国的正步步法有所不同,但主要特征是基本一样,上身直立,两臂高摆,两腿绷直,两脚着地用力,队伍遵循统一节奏前进。目的就是在于展示军人行进所特有的雄壮与威严。
  正步最早源自于中世纪欧洲的一种民间舞蹈,这种舞蹈的特征就是腿高抬至与地面平行。17世纪时,普鲁士十分流行这种舞蹈。
  18世纪,腓特烈大帝的普鲁士军队,在阅兵中就采用了这种民间舞蹈的步法,称为“Stechschritt”,字面意思为“刺步”。英语则称这种步法为“鹅步”(Goose- step)。
女兵走起正步同样帅气十足,2009年国庆阅兵,女民兵方阵走过天安门
  正步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是拿破仑在阅兵时发现,步兵方队与骑兵方队、炮兵方队相比,显得无精打采。拿破仑便要求徒步士兵要在 下次阅兵中改变步法,以展现军人气势。
  法国将军们从鹅前进时的步法中得到了启发,于是开创出了独特的“鹅步”——也就是正步走。拿破仑对正步的步法十分满 意,正步走也随之在欧洲推广开来。
  一般还是把正步走的发明归功于普鲁士军队,因为崇尚铁血的普鲁士军队更注重纪律性和服从性,更强调集体意志的体现,显然更符合正步走的精髓。而且法国正步走的步幅也比传统的正步要小,所以法国说的可信度相对更小一些。
  而使正步走真正广为人知的还要算是纳粹德国,希特勒认为正步走最能够体现纪律性和集体性,在1920年代,希特勒就先在纳粹党冲锋队内推行普鲁士军队的正步 走。
中国式正步
  解放军历来重视正步走,认为这是体现军队的纪律性和集体性的形式,更是能够体现军容威武的重要方式,所以对正步的行进步法有着严格的要求,也是解放军队列训 练中的一项重要科目。
  有人说解放军的正步源于苏联,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认识,虽然解放军有很多规定是沿袭苏联,带有浓郁的苏式风格。但解放军的正步更多源于 普鲁士风格,因为中国近代最早出现的现代化军队,北洋军就是采用德式操典。www.miercn.com 军情第一站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2009年国庆阅兵前,士兵在阅兵村进行严格的训练
  后来的南京政府也聘请德国军事顾问来进行军队的正规化建设,所以普鲁士风格对于中国军队的影响更为深远。
  解放军的正步也与纳粹德国的正步更为相像,只是摆臂动作更大,要求抬臂高而平,其它方面则基本一致。建国以后,解放军最早采用的是英式正步,开国大典阅兵就是采用英式正步。
  因为当时军委领导研究后认为,苏式正步不适合中国军人,所以没有采用苏式正步,后来也逐渐放弃 了英式正步,采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式正步。
76岁的章立早老人珍藏着1959年他参加国庆阅兵式训练时的照片
  这是由刘伯承元帅亲手制定的步兵操典所规定的,正是以德式正步为样板,并借鉴苏联的经验,加以改动,主要是加大了手臂的摆动,并将步幅调整为更适合中国人体型的步幅。
  1964年,解放军《队列条令》中首次出现阅兵条款。现在解放军正步走的规范姿势,是萧克将军亲自制定的标准: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整个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
  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轻轻握拢,拇指伸直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 最下方衣扣约10厘米处(着夏季作训服时,约与第三衣扣同高。
  着冬季作训服时,约与第四衣扣同高;着水兵服时,手腕上沿距领口角约15厘米),离身体约 10厘米;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
  这才是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中式正步,既不同于德式正步,也不同于英式苏式正步,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式正步。
千奇百怪的各国正步
  世界上各国的正步主要分为三个流派,一是源自普鲁士的德式正步,但由于这种正步的纳粹印记太过明显,所以在二战后便逐渐式微。
  英式正步则多在英联邦国家中采用,不过到了各国之后又有所改动,特别是动作越发夸张,显示军威的效果反不如搞笑的效果了。
  而相对采用国家比较多的是苏式正步,沙皇时期,普鲁士正步传入俄国。十月革命后,苏联继承了沙俄的正步传统,并将其进行了一些修改。www.miercn.com 爱国交流理性平台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转自米尔军情网 http://www.miercn.com
朝鲜平壤举行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纪念阅兵仪式" style="cursor:pointer" />
2013年7月27日,朝鲜平壤举行朝鲜战争停战60周年纪念阅兵仪式
  见过朝鲜阅兵的人可能都会对朝鲜的正步印象深刻,朝鲜的正步是在苏式正步的基础 上加以改进,形成的自己独特的风格。正步行进时不摆臂而高踢腿成直角,前进时重心在两脚间逐渐交换,这样的正步,更能显示气势但难度较大。www.miercn.com 爱国交流理性平台
  这主要是朝鲜为了显示高昂的战斗意志, 故意把正步的高度定的很高,亚洲人的身材又相对比较矮小,这样的高度很难达到,于是就有点踮着脚踢的味道,也就形成了那种奇异的蹦蹦跳跳的感觉。www.miercn.com 军情第一站
www.miercn.com 爱国交流理性平台
2014年11月4日,印度巴基斯坦边界,印度士兵举行降旗仪式,印度士兵摆臂高过头顶,一名士兵将腿贴向面部
  搞笑的印巴正步PK
  在印度和巴基斯坦边境瓦嘎边境口岸的降旗仪式,已经由于双方的正步大PK越来越富有戏剧性,而成为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
  每当下午降旗仪式的时候,就会有很多游人来到口岸,专门观摩这场独特的正步PK。快到降旗时候,双方都开始用高音喇叭播放国歌,两边的观众都在大声地高喊口 号,气氛极其热烈喧闹。
  就在这样声势浩大的前奏下,8名身高均在1.90米的巴基斯坦士兵,雄赳赳入场,头戴鸡冠似的军帽,身穿过膝袍式军服,腰系红色绶 带,脚蹬皮靴,个个威风凛凛。
他们昂首阔步来到观众面前,开始单个或者两个表演起来,手臂前后摆动很高,步子也迈的特大,然后嘎然停住,开始跺着脚向前 走,踢起高到几乎比肩的正步,然后再狠狠砸向地面,夸张的动作,赢得看台上一片掌声和笑声。而对面的印度士兵也在做着同样的表演。
  在经过这 一番热场表演之后,双方士兵拉开铁门,两方的军官向对方一声大吼,就像是古代的敌前叫阵,但接下来没有放马撕杀,而是互相敬礼、握手。
印巴边境双方士兵的夸张正步姿势
  然后两国队列中各走 出一名军人,开始以正步走向对方,这时的正步已经更像是在进行表演秀加PK了,腿踢得高要过对方肩膀,然后再使足全身气力将皮靴砸在地上,这样地比赛踢腿 跺脚,动作夸张,令人忍俊不止,难怪这样的降旗仪式会吸引如此之多的游客。
  踢腿表演结束,双方再各出一名仪仗兵走向自己的国旗,用标准的动作迅速解开旗杆上的绳子,双方仪仗兵列队走向国旗,面对面站好。在军号 声中,双方国旗徐徐降下,双方士兵动作娴熟,各自叠好国旗后列队返回。
www.miercn.com 军情第一站
印巴边境士兵在降旗仪式中的“趣味表演”
  将国旗送回各自国门城堡后,双方仪仗兵再度返场,继续演练精彩的步操动作,手臂高高 摆起,气势汹汹地走向国门。就在双方队列几乎就要相撞之时,同时在边界线旁来了个紧急刹车,大力跺脚立定,然后转身。
  最后,双方再次握手,各自将大铁门关 上,历时约45分钟的降旗仪式至此方才结束。
  据说这样的降旗仪式五十多年来每天都要在相同地点、时间,以相同的方式进行,看似隆重、紧张的 场面,因为太过夸张而不免有些搞笑的成分,在双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也不失为一种表演。
  这个看似火药味浓浓的对抗仪式实际上已经演变成了印巴两国罕见的“和谐合作”的典范项目,这或许是当初双方都没有想到的,也更给这种正步PK带上了一种黑色幽默之感。
  唯一的副作用就是,参加表演的官兵膝盖受伤的比例特别高,显然这是长期高抬腿再大力跺脚所带来的必然后果。

各国阅兵正步走视频二:魔鬼步伐太销魂,各国阅兵正步奇葩图,看完不笑算你狠

各国阅兵正步走视频_魔鬼步伐太销魂,各国阅兵正步奇葩图,看完不笑算你狠


亲们已经在憧憬国庆阅兵放假的好日子了吧。但亲们可知道阅兵上那些很有气势的正步是怎么来的吗?
不知道?
没关系,脑洞老师就是靠大家的不知道而存在的。下面脑洞老师就给大家介绍一下。
一开始,阅兵的正步是旧普鲁士的陆军最先采用,是他们演操时用的。据说,这种走法采用了仿生学,模仿了公鹅的走法。为什么好好的人步不走,走鹅呢?当然是因为鹅步看起来四平八稳,又特别有气势啦。所以,这个正法就称为“鹅步”啦
因为走起来特别好看,所以大家都开始采用。比如德军很喜欢用这种步。
一看,还是很保守嘛。气势还是不行嘛,所以德国的死对手苏联人对正步进行了大发展。
看到没有,脚尖已经扬起来了。正步嘛,也就这样花样,玩到最后要压倒对方也只有“高,再高,更高”了
最初只是高了那么一点点
然后成九十度了
显然,这不是正步的极限,再高点,蓝天才是你的归宿!
不高过头顶的正步,它不是好正步!
在这方面,苏联应该起到了模范作用。苏联的老朋友们很快像老大哥看齐,首先在正步的高度上看齐。这个容易学。
太保守啊,完全没有释放洪荒之力嘛
对了,这才是宇宙军!而要走一手好正步,光高也不行,节奏必须快!快到一迈步,完全停不下来。
男兵这么拼命,朝鲜女兵当然也要甩起来。
这高度,有保留啊。
还是不够,是时候请文艺兵上场了!
妥了妥了,文艺兵当然还有绝活。
群众也很给力
STOP,不能再模仿了,再模仿,正步都要被大家玩坏了。
再说说我们国家,我们国家是比较正规的啦。
而在高度这个环节,保持纪录的,应该是阿三喽
这样销魂的正步,是如何做到的呢?
看,就是要靠压!
话说腰太粗没法踢脚的,只好在衣服上下功夫了。
又或者在身体曲线上下功夫,比如这个方队成比萨斜塔式
能感受到这跳动的节奏,魔鬼的步伐吗?
当成,台步再创新,也就这样了。于是,一直幻想世界第三的阿三们有了新创意!三哥阅兵,没有摩托那怎么行?姿式更是一百零八式,玩转阅兵场。
有独坐喝菜款
双进程上下联动式,我会告诉你上面那位还在看兵法书吗?
又在骑车又在骑人的弯弓射雕式
一辆车装载一个排
这次装了一个连
分工合作很有必要
司机比较苦逼,被雪山压着。
一个摩托装着一个营过来了
小蜜蜂采蜜
压场的蜂后,服装也很讲究,粉红式有木有?
这样我可以理解,但为毛中间胸前有个靶呢?谁借我一把机关枪,我好想扫射一下。
除了摩托,能来点别的吗?
当然有别的,看这猛虎团,当然吓痴呆了有木有?
还有这导弹,塑料感好强有木有?
坦克好像是真的了,只是这炮口为毛要对着主席台?你们想干嘛?
骆驼出来,一个顶俩。终于没有虐待东西,一头骆驼装载一个连了
可是为什么会有马里奥大叔?
不过,印度的民族服装还是不错的
而且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逗才叫春。
埃及有直升机的杂耍团
腹肌六块
难度加大
埃及也玩上了摩托,还要跳火圈。
已经抓狂了有木有?其实这还是好的,不信看马里,向右看!
阿联酋,简直就是《木乃伊》中的守护人大军
这斧头是怎么回事?
这样的尖角裙一定能让你陶醉!不醉也要灌醉你!
哈萨克斯坦,服装统一了,口红也能统一一下吗?
走古典式的立陶宛。
秘鲁的弓弩队。
知道的以为是生化部队,不知道的以为是收尸队
红领巾方队终于出来了
乌克兰,还请了群众演员当俘虏
上帝的方队!
越南,白条方队。
大明湖畔的一堆草方队
花插在枪口,这真的合适吗?
插旗就正确了吗?
跆拳道方队
不露脸方队
跑车开场!当然是意大利,
大波护士方队
看到这里,你还没笑?算你狠!
-----------------------------------------------

各国阅兵正步走视频三:漫谈各国军人的正步

各国阅兵正步走视频_漫谈各国军人的正步


    解放军三军仪仗队这几天在俄罗斯为5月9号的红场阅兵彩排,行进过程中高歌一曲俄罗斯民歌《喀秋莎》,震惊四座。如果你没有看过,可以在wifi环境下戳一下这个视频。 
    这个别出心裁的小安排让在场观众既惊叹又感动。如果你看过彩排的视频就会发现,唱功只是小case,解放军方队踢正步的水平,在这个星球上敢称第二,就没有人敢称第一。 
    解放军仪仗队的傲人军姿一向有口皆碑,受到过包括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内的赞誉。每逢阅兵在电视上看到解放军踢正步,观众们都忍不住热血沸腾。今天就来聊聊,为什么中国军人踢的正步这么好看?
    全世界正步的师父都是德国人 
    正步这种队列行进步伐在英语里是“鹅步(Goose-step)”的意思,这种步伐的特点是像鹅走路一样,高抬腿向前迈步,这个英文名字最早出现于1806年。在那之前,正步走原名来自德文的“阅兵步法”(Paradeschritt)。 
 △表现普鲁士士兵走正步的绘画 
    正步的发明人是德国人,应用于普鲁士军队。这种步伐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的一种民间舞蹈,特点是大腿僵直向前踢出90度(当今的爱尔兰踢腿舞蹈仍然可以看到其痕迹)。18世纪中,在由佛里德里希大帝率先在普鲁士军队阅兵式中,这种民间舞蹈的步法正式升级为“正步走”。 
    为啥要把舞步弄到行军中去呢?此时西方国家对军队步伐的重视,主要是因为热兵器时代初期,用黑火药发射的枪弹射程近、精度差,军队只有排成一排集体开火才能保证杀伤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增加对敌方的威慑力就是提高己方的战斗力。于是普军结合北欧舞蹈的高抬腿动作创立了“刺步(Stechschritt)”,也就是后来的正步。 
    战场上,普军士兵在军官们的高声命令下踢出震撼大地、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仿佛是一架非人的、无坚不摧的战争机器,令敌人意志受到巨大震撼,产生自己的螳臂当车无法阻止普军前进的感受,甚至很快放弃抵抗。正因为有如此严格的军事训练,普军才能横扫中欧,并最后统一德意志。 
    德国辉煌的军事胜利让世界刮目相看,德国的军事思想和管理体制也迅速被世界借鉴,正步走逐渐传到其他国家。 
 △前苏联阅兵式上的苏军方阵 
    如今,各个国家、地区的正步步法有所不同,都在普军正步的基础上加上各自的改进,但行进时的主要特征为上身直立,两腿绷直和两脚用力砸地,意在展现军威。 
    德国的军事思想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军队建设。上世纪20年代,正步开始成为国民党军的主要队列动作之一。 
    中国按照自己的身材改造了苏联正步 
    中国解放军历来重视正步的训练,认为这是建立军队纪律性和体现军威的重要形式。但解放军现在引以为傲的“正步走”在新中国刚成立那会还没怎么成型。 
    开国大典上,当时解放军各兵种并没有统一的队列行进标准,很大一个原因是近代中国引进的军事训练操典来自不同的国家——中国海军历史上受英国影响较深,因此海军方队走的是类似英军的高摆臂大齐步;而陆军沿袭的则是国民党陆军的小幅正步,这正是受德军队列训练影响的结果。 
    这种混乱的情况直到1950年代,我军系统引进苏军队列训练之后才有改观。 
    解放军虽然借鉴了苏联的经验,但还是加了些改动,使它更适用于国人。 
    比如,俄罗斯正步的特点是踢出时腿要与地面成直角,而脚落地时必然产生冲击,因此行进时跳跃感很强,震荡很大,但这不太符合我们国家的情况,于是解放军将布幅调整到适合中国人体型的幅度;俄罗斯军人踏步时要将下巴扬起受阅,彰显自豪感,下巴抬起视线就自然略为向下,俄罗斯军人受阅时“傲视天下”的气质就来源于此,也不太适合人民子弟兵。 
△1959年国庆阅兵的训练照片 
    1964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队列条令》中首次出现阅兵条款,对正步行进步法的整齐划一有着苛刻的要求——“左脚向正前方踢出约75厘米(腿要绷直,脚尖下压,脚掌与地面平行,离地面约2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线约30厘米。行进速度每分钟110-116步。” 
    这是为中国人的身材度身定造的,动作流畅而严整,尤其讲究手臂、腿动作的划一,气势无与伦比。而没有根据自己国人身材,生搬硬套过来的反面例子,就是朝鲜,因为体格不够,又要依照苏式踢腿和跨步标准,身高远远不及俄国人的朝鲜军人踢起正步来就显得蹦蹦跳跳,过分活泼了。 
    文革结束之后,我国一共进行过三次大阅兵,即1984年建国35周年大阅兵,1999年建国50周年大阅兵和2009年建国60周年大阅兵。无疑,每一次阅兵式,武器装备都越来越先进,但是就气势而言,很多阅兵爱好者还是推1984年阅兵式为第一。 
    最主要的原因,是1984年的阅兵式上,有连续5个刺刀方阵,连续5个霸气爆表的劈枪动作。
    所谓劈枪,是指分列式方队在通过主席台,下达“向右看”口令、齐步转正步时,所有官兵随着正步的节奏,将上了刺刀的步枪从肩扛改为手持,随即用力向前劈出,变成挺枪前进的姿态。 
    按照劈枪动作的要求,整个动作过程中,要有极其整齐的“咔咔咔”三声。第一声,在步枪下肩,左手接住护木时;第二声,是将枪身用力转向前方,从侧靠身体的状态变为竖直向前的状态;第三声,是在将枪用力向前劈下,刺刀从朝天转为指向斜上方,枪托拍在胯骨部位。 
    这三个动作,在“咔咔咔”三声中,方阵立即从扛枪的和平姿态,变成挺枪前进、一往无前,杀气腾腾。 
    行进中,后排士兵的刺刀距离前排士兵的耳根只有12厘米,却能保持严整步伐前进,任何国家的阅兵式都没有出现过这样严整、连续的震撼劈枪。当时观摩的外国媒体、使节和友人的反应基本上来说是惊叹是!   
    之后的两次大阅兵,由于枪械换装,大部分方阵使用的新式枪械长度更短,不适宜表演劈枪,这个动作就减少或取消了,再也没有出现过5个徒步方阵连续劈枪行进的霸气场面,就观赏性而言,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 
    中国仪仗队的挑选标准那是很高的 
    除了阅兵式,肩负着展示国家最高礼仪任务的解放军仪仗队也将“中国式正步”的名誉远播天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外交事业蓬勃发展,急需一支仪仗司礼部队。
    1952年3月,周恩来开始正式组建我国仪仗队。公安部队首长签署命令:在警卫一团范围内挑选一批优秀骨干,挑选的条件是:政治素质一流,身体条件好,身高适中,相貌英俊。 
    选拔的具体条件非常严苛,队员身高必须在180~190cm之间,体重80kg左右,五官端正、目光有神,气质与身体协调性要好。最重要一点,仪仗队队员的政治条件,要经过十分严格的政审,报名者所有的亲属都在政审范围之内,完全没有问题才能通过。
    征兵过程中,一名普通战士只有一张政审表,而选拔一名仪仗队战士则需要几十张政审表。经过一年的紧张筹备,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队正式组建完毕。 
    经过这样严密的层层筛选,选出来的都是人尖儿。而训练十分严格,踢正步时,要求“踢腿生风、落地砸坑”,队员们要在小腿上绑5kg重的沙袋,一踢就是上百次、上千次。为了从练兵场走向阅兵场,他们每个人每年平均要穿破7双皮鞋,每一个士兵脚上都有磨破的伤痕。每一个仪仗队队员一年的训练行程都要超过8000km,在服役期间所练正步的路程相当于一次两万五千里长征。由于数万次的端枪、托枪和长年穿马靴踢正步,有30% 的队员患过颈椎病、腰椎病,80%的人患过静脉曲张,100%的人脚上长过鸡眼等。 
    这样训练出来的仪仗队受到了多国元首的好评。以这次红场阅兵为例,中国方阵的平均身高1.88米,是所有参阅方阵中最高的。而东亚人的体型一般不如俄罗斯人粗壮,显得更加挺拔英朗,夹在体格粗壮的俄罗斯方队之间,确实很像“精灵族”。
    别的国家怎么走正步? 
    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现在重视踢正步的国家并不多。 
    美国军人不踏正步,他们就是普通的徒步行进,所以按照中国军队分列式的标准,松松垮垮,没啥可看的。 
    二战结束后,西德为了彻底摆脱法西斯主义的影响,而用美军的队列动作替换了正步,东德曾使用传统正步的改版步伐,后来在1990年两德统一后也放弃了正步。 
    还有一些地区和国家认为走正步容易让士兵受伤,科学性不够,或者认为正步训练耗费精力太大,也没有太大必要,所以就没有推行正步。 
    当下,全世界大概有近30个国家会在阅兵式中使用正步。迄今为止,确实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在这件事上挑战中国的地位。 
    英国嘲笑德国的鹅步,但他们自己也有所谓的英式正步,他们把这称之为“皇家海军式”,特点是手臂抬高到与地面平行,向前挥臂不弯曲,步伐较慢,几乎一步一顿。在香港回归时,中英两军截然不同的走路风格给国人留下很深的印象,而香港警察检阅等仪式直到现在也习惯走英式正步。 
△戴熊皮帽穿红色制服的英国皇家卫队 
    印度、巴基斯坦等大致都是沿袭英式正步。不过,印度各军种的步伐姿势千差万别,正步并非徒步方队受阅时的唯一步伐,有的步伐轻巧一致,有的则夸张地夸张地挥臂抬腿,好玩的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在边境换防时均采用夸张地正步行进,颇有一较高下的意味: 
△左为印度士兵,右为巴基斯坦士兵。貌似印度士兵技艺稍高。 
    不少国家在士兵换岗、庆典上也有较为夸张的动作,具有一定表演性质,例如希腊: 
    朝鲜的正步走只踢腿不摆臂,腿要踢到尽可能高,双腿夹角超过90度,再狠狠砸向地面,有意思的是,朝鲜军人行进时脚跟先着地,然后重心顺势滚至支撑脚的前脚掌,整个方队给人一种“一跳一跳”的弹簧感,这种走法也很有气势,就是难度较大。
 
    如果你留意上面几张图,会发现他们都是左肩扛枪,而中国军队分列式是右肩扛枪。原因就是——那个霸气值爆表的劈枪动作,只有右肩扛枪才能做出。

各国阅兵正步走视频

https://m.shanpow.com/rkl/338557/

推荐访问:
《各国阅兵正步走视频.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下一篇: 行酒令游戏
相关阅读饶口令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