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名言大全
名人找工作篇(一):名人求职记罗温·阿特金森:随机应变英国著名喜剧演员罗温·阿特金森以其“憨豆先生”的形象而深入人心。罗温成名前到英国一家著名的马戏团应聘滑稽演员。考官出的面试题目是当场让人捧腹大笑。憨豆又讲笑话又演哑剧,可考官没有一人露出一丝笑意。罗温灵机一动,亮出绝招,他转身拉开面试房间的门
名人找工作

名人找工作篇(一):名人求职记


罗温·阿特金森:随机应变
英国著名喜剧演员罗温·阿特金森以其“憨豆先生”的形象而深入人心。罗温成名前到英国一家著名的马戏团应聘滑稽演员。考官出的面试题目是当场让人捧腹大笑。憨豆又讲笑话又演哑剧,可考官没有一人露出一丝笑意。
罗温灵机一动,亮出绝招,他转身拉开面试房间的门,对外面等候面试的其他应聘者大叫道:“喂,你们都可以回家吃饭了!他们已经决定录用我了!”这时,已经憋了很久的考官们一下子集体大笑起来。
罗温终于得到了一份可以发挥自己特长的工作,并最终成为英国喜剧泰斗、世界著名的滑稽大师。
李咏:处变不惊
1991年7月,李咏刚从北京广播学院(现已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就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招聘考试。面试当天,中央电视台把内部的闭路电视全部开通,台里所有人都能看到面试现场的画面,考场台下也黑压压的全是人,初出茅庐的李咏有点儿慌,他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随着面试的开始进行,他逐渐适应了这种场面。
当时西亚正打海湾战争,考官就问海湾都有哪些国家。李咏搜肠刮肚说了一些,唯独少了伊拉克,台下马上就有人质问,李咏想都没想,脱口而出:“联合国正制裁呢,那是‘敌’国呀!”一句话让台下的人全乐了,李咏由此给考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顺利地进入了中央电视台,为日后成为大陆综艺节目“一哥”奠定了基础。
毕福剑:不落窠臼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毕福剑从部队退伍到地方后,曾有一段时间在家待业。一天,他在街头看到北京广播学院(现已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导演系招生的广告,便抱着“玩一把”的心态花4元钱报了名。之后,他参加了导演系组织的集体面试。考官给毕福剑所在的6人小组出的小品题目是《公共汽车站》,要求在5分钟之内设计构思,3分钟表演完毕。6人中一个小伙子挺身而出,主动做了临时头目,组织牵头落实了剧情,并给其他人分配角色:司机、售票员、逃票者、劝架者,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他没有给毕福剑分配角色。小品表演的场面很热闹:车到站,逃票青年要下车,被售票员死死拽住,并告知司机不要开车门,以防逃票者逃跑……毕福剑只是在一旁看热闹。
3分钟的表演时间很快结束,考官愣是没看明白毕福剑演什么角色,便问他:“你在小品中演什么角色?”毕福剑回答说:“我演的是观众。有司机、有售票员、有逃票的,没观众可不行。”凭借不落俗套的回答,毕福剑顺利进入了复试,从而最终被导演系录取。
没想到近千名应聘者只有他笑到了最后,拿到录取通知书的当天,毕福剑感叹道:“我做梦也想不到这么幸运的事会落到我头上。当初我若知道最终只招一人,打死我也不敢报名啊!”
赵薇: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1998年,赵薇从已故著名导演谢晋办的恒通影艺学校毕业,正在四处寻找角色,她听说北京一个导演要拍一部电影叫《姐姐妹妹闯北京》,正在物色女演员。赵薇想毛遂自荐,但她只在一个场合见过这个导演一面,由于自己只是个无名小辈,也没人告诉她这个导演的电话和手机啥的,她只知道这个导演住在北京某个小区。
赵薇情急之下,便从上海赶到北京,找到那个小区守株待兔。渴了喝矿泉水,饿了就吃个包子,足足等了四天,才看到那个导演回家。对赵薇的“霸王面”,导演开始很生气,婉言拒绝了她:“女角色已基本上确定了。”但赵薇看导演拒绝得不是很干脆,第二天就又拿了自己的电影处女作《女儿谷》给这位导演看,导演觉得她的演技还不错,最重要的还是导演被她酷爱表演艺术的精神所感动,破例在剧中给她安排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
1999年,琼瑶的儿媳妇来大陆为《还珠格格》选角色时,正是偶然从《姐姐妹妹闯北京》中发现了赵薇那双会说话的眼睛而向琼瑶推荐了她,由此,“小燕子”一演成名。
方文山:一点多面,八方出击
方文山是工商电子科毕业,为了圆梦而在台北苦苦打拼。他做过防盗器材的推销员,还曾帮别人送过外卖、报纸,做过外劳中介、安装管线工。他原来的理想是做一名优秀的电影编剧,进而成为合格的电影导演,但当时台湾地区电影的整体滑坡让他望而却步,只好退而求其次地拼命创作歌词。台北近郊的这位管线工有志于成为“50年后华语乐坛回避不掉的人物”,然而现实却总是不断地敲打这位年轻人:“别做梦了!醒醒吧,快去开工!”
方文山当时最喜欢的是电影,但他觉得通过写歌词这个渠道,可能会帮助他迂回进入电影圈。在做一名还算称职的管线工之余,他花了大量的时间创作歌词,直到可以选出100多首集成词册。
然后,方文山开始了他的求职之路。他翻了半年内所有的CD内页,找最红的歌手,线上的制作人,把集成册子的歌词邮寄给他们,一次寄100份。为什么要寄这么多份?他是做过计算的,他估计经过前台小姐、企宣、制作人层层碾转,大概会有五六份被目标人物收到。实际上,他估算得太乐观了,这样持续的求职行为持续了一年多,结果都是石沉大海.
 
直到有一天,他接到“综艺天王”吴宗宪的电话,而那一个月宪哥还签下了一位会弹钢琴的小伙子,他就是周杰伦。被吴宗宪发掘并赏识,方文山进入华语流行音乐界,和周杰伦结成黄金搭档,被广泛接受和认可,真正成为了“华语乐坛回避不掉的人物”。
刘谦:东方不亮西方亮
“魔术王子”刘谦并不是一开始就希望成为一位魔术师的,尽管12岁那年他就获得了自己的第一项大奖,并由大卫·科波菲尔亲自为他颁奖。但在他的观念里,魔术师是无法赚钱养活自己的。
他心里的远景是“做一个帅气的上班族,平常在家里办公,不用去公司,赚了很多钱之后,回到家再帅气地玩魔术,高兴就表演一下,不高兴就不表演”。然而,他的求职之路却并非一帆风顺,而是一路坎坷。
大学日文专业毕业后,刘谦去日资大企业应征,结果没有企业愿意录取他;他想到了去翻译公司当一名翻译,结果还是“没戏”;在“找工”过程中,他甚至还碰到了很多奇怪的诈骗传销公司。
至于走上“魔术之路”,刘谦坦言,家里人本来是极力反对的。经过多次的协商后,才同意刘谦用半年的时间在魔术行业“试水”,如果失败的话,就再去找个正式的工作来做。没想到,这一次意外的“试水”竟然成功了。
威廉·怀拉:用笑脸迎接挑战
威廉·怀拉是美国享有盛名的职业棒球明星,40岁时他因体力不济而告别体坛,另谋出路。他心想凭自己的知名度去保险公司应聘推销员应该没啥问题,可结果却出乎他的意料,人事部经理直接拒绝了他:“吃保险这碗饭必须笑容可掬,但您做不到,所以我无法录用您。”
出师不利的怀拉面对冷遇,一腔热情并未受到丝毫的影响,他下决心像当年初涉棒球场那样从头开始苦练笑脸。他每天都要在自家客厅里放声笑上几百次,结果邻居因此产生了误解:“失业对他的刺激真是太大了,以至于让他发起神经来了。”为此,他只好把自己关进厕所里练习。一个月之后,他去见经理,当场展开笑脸,然而得到的却是经理冷冰冰的回答:“不行!笑得还不够。”
遭受打击的怀拉没有悲观也没有失望,他四处寻找、搜集有迷人笑脸的名人照片,贴在卧室的墙上随时揣摩和模仿。他还购置了一面与自己一般高的镜子摆在厕所里,以便练习时更好地检查和纠正。一段时间后,怀拉再次来见经理,他刚露出笑容,经理就说:“有一定的进步,但吸引力还不大。”
接连失利激发了怀拉与生俱来的倔强,他回到家里继续苦练。一次,他在路上遇见一位旧识,非常自然地笑着跟他打招呼,对方惊叹道:“一阵子不见,你的变化真大,简直和以前判若两人了!”听到这样的评价,怀拉满怀信心地去见经理,他笑得很开心,但经理却说:“您的笑有点意思了,但还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那种。”
怀拉并不气馁,他再接再厉,这位昔日的棒球明星冷峻的脸上终于绽放出了发自内心的婴儿般的笑容,它是那样地天真无邪,那样地讨人喜欢,那样地让人无法抗拒,他终于如愿以偿地被保险公司录用。
松下幸之助:成功在下一个路口等你
有日本“经营之神”之誉的松下电器公司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年轻时曾一度失业,为了谋生,他来到一家电器工厂,找到一位负责人,请求对方安排一项工作,不管多低微都行。对方见他身材矮小,衣着破旧,无意录用,但又不忍伤害这个处于困境之中的年轻人,便婉言相拒:“我们公司暂不缺人,一个月后你再来看看吧!”
谁知做事向来很认真的松下一个月后竟如约而至。那位主管推说有事,过几天再说。几天后,松下又来了。如此反复多次,那位主管见没法再“糊弄”他了,只好直言相告:“你这样脏兮兮的,我们不会录用你的,你还是到别的地方去碰碰运气吧!”
松下不甘心,他借钱买了身新衣服,认真梳洗一番,再次找上门来。那位主管见松下这么“死心眼”,便很生硬地说:“关于电器方面的知识你知道得太少了,我们不能录用你,以后你也别再来了。”他认为这个“缠”劲十足的小伙子这回一定该死心了。
让他没想到的是,两个月后松下又来了:“这阵子我学了不少有关电器方面的知识。您看我哪方面还不够,我会一项一项地补课的。”主管两眼盯着这位锲而不舍的年轻人看了老半天,然后十分动情地说:“我搞人事管理十几年了,还是头一次遇到像你这样不屈不挠的求职者,我真佩服你的耐心和韧性。”
松下幸之助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这家电器公司的员工。后来,经过多年艰苦的打拼,他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成了举世闻名的企业家。
威廉·布罗德:急中生智
1983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科学史专业毕业生威廉·布罗德到《纽约时报》应聘科学专栏记者。因为是第一次求职,所求的职位又是他梦寐以求的,所以威廉很紧张。他小心翼翼地回答考官的提问,几个回合下来,威廉发现考官的表情好像很满意,不由得松了一口气。
 
这时,考官通过观察发现威廉身上没带名片,便提出要一张名片。威廉瞬间急出一身冷汗。情急之中他脑子里灵光一闪,便从口袋里拿出一副扑克牌,抽出其中的黑桃A说:“这是我的另一种名片,它代表着我的身份,因为它是一张黑桃A。”
在美国当时的扑克玩法中,黑桃A是最大的牌。考官被威廉的机智表现所折服,给了他这个职位。通过努力,20多年后,威廉成了《纽约时报》的著名记者,多次获得新闻界各种大奖,其中包括两次分享新闻界最高奖——普利策奖。

名人找工作篇(二):戏说历史名人姜子牙求职的经历


    大家都知道姜子牙先后辅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因功封于齐,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下面80后励志网www.201980.com转载网上的一篇用搞笑口吻讲述姜子牙的求职经历,很有意思的一篇职场故事文章,欢迎大家转载。
    鄙人姓姜,名尚,字牙。先祖本是个贵族,在舜帝时作过官,而且屡立战功,被舜封在吕地。到了我这一辈,家道中落,好在我奋发图强,三十二岁时终于考上了名牌大学“玉虚宫”。
    我身在昆仑山孜孜不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四十年后终于小成。导师元始天尊执意让我回国效力,他说我不是做理论研究的料子,但我却有做工程的天才,国内形势正好,还是早早海归,辅助明主。当时心中不免得意:我这张文凭不亚于剑桥哈佛,绝对在北大清华之上,虽不敢说能立登要津,做个大夫客卿之类应该没有问题。
    谁知归国后,就业压力日益严峻,一心想功成名就的我却迟迟找不到工作。无奈之下,只能去朝歌城南35里处的宋家庄投奔早年的结义兄长宋异人。心想国内兵荒马乱,或许可以发一笔战争横财。我说服异人投资,先在朝歌成立牛肉食品有限公司,又在孟津开办面粉加工厂,但因不善经营全都倒闭,还欠下债务若干。岁月蹉跎,转眼已到了垂生暮年,两鬓白发苍苍,80岁的时候,再一次亏得不名一文,连老婆马氏都跟我离婚了。
    这时我开始反省,怎样才能结束这种穷困潦倒、颠沛流离的生活。事实证明,我绝对不是经商的料,进入职场首要的并不是如何尽快找到工作,而是如何找准定位、选准职场目标。本人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学识渊博,尤其对历史和时势的研究更是驾轻就熟——分明是成就霸业的王佐之才,却怀才不遇!
    思前想后,我决定再次出山。分析局势,寻找明主:
    殷商正在走向衰亡、周国却处于逐渐上升的时期。商纣荒淫酒色、暴虐无道,而周伯姬昌施行仁政、经济发达、政治清明、社会稳定、大得人心。我可以为兴周灭商一展雄才大略,而此时姬昌也正在为治国兴邦而广揽人才。于是我下定决心离开商朝,不辞劳苦来到周的领地渭水之滨。
    我静下心来,以钓鱼为生,借垂钓来修养心志、磨炼毅力。观察世态变化的同时,寻找大展宏图的良机。首先我思考的问题是,周文王是一个圣人,他把国家管理得很好,像这样一个有智慧的人,他怎么可能会相信白发苍苍还屡屡失败的我呢?如何推销自己还需仔细谋划。
    凸显自我:
    像我这样不名一文的人,当然要先展示一些实力,而且还要有一些新闻效应让大家众所皆知,这样才能得到文王的关注。我所学的占卜先知之术正好可以派上用场。
    我算准了某家的大公子,出门拜师求学,突然间会昏迷不醒,找了几个郎中都说是不治之症,得赶紧回家准备后事。回程的车马,必定途经我垂钓之地,车后跟着的人都会垂丧着脸、哭哭涕涕。我用手撩起车帘看了一会儿说:诸位不必悲伤,此人三日内必好。没有人会相信我这个默默无闻、看似闲极无聊的穷老头说的话。
    几日后,这家大公子如我所料起死回生,他找到我许以重金并要拜我为师,还想认我为义父。他的家父就是当朝重臣,辅佐周文王治理国家。为了炒作,我当然婉言谢绝。
    又有一天从大路上过来两个人,每人牵着一匹高头大马,武将打扮。当时正值中午,马要饮水、人要洗脸。我看了一眼其中一个人的面相,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老朽看你印堂发黑,有赤脉贯瞳,如果现在回去马上救治还来得及,不然的话,七日内必死。这两人哈哈大笑了一阵,说我是疯老头,随后扬长而去。
    这两人是周文王属下负责守城的副将,其中一个人第五天果真暴病而亡。
    渭水河边有个钓鱼的穷老头能断人生死,百发百中。”这件事一时间在城内迅速传开,从百姓到朝廷再到周文王那,我顿时名声大躁,文王开始有意招纳我。
    行为艺术:
    光靠实力还是不行的,有时候还需要配合一些技巧。为此,我又仔细琢磨了一番,觉得很有必要加入一些行为艺术。
    在磻溪旁垂钓,一般人都是用弯钩钓鱼,上面挂着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我却用直的钓钩,上面不挂鱼饵,并且离水面有三尺高。我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我钓的不是鱼,而是文王,而文王想钓得的却是天下。
    表面上看我钓鱼用直钩且无鱼饵,行为十分异常。其实我是想看周文王是否能真正懂我、欣赏我。要了解你所效力的对象,同时也要让他们了解你,志同道合,才能共谋大业。
    打柴的武吉来到溪边,见我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嘲笑我:“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我举了举钓竿:“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
    我这种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又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一定是明白了我的用意,派一名士兵来叫我去。但我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叫一个士兵来请我,根本就是不重视我,不尊重我嘛,如果一个士兵都能请动我,我日后怎么做位高权重的太师,怎么威慑人心呢?
    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过来。可我依然不搭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人的心理很怪:容易得到的,不容易珍惜;可往往得不到的,反而会时时放在心上,念念不忘。所以我还得继续钓姬昌的胃口。
    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满腹韬略、高瞻远瞩的高人,必须亲自来请我才对。于是他吃了三天素,带着厚礼,前往磻溪旁聘请鄙人。我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才答应为他效力。
    这正所谓“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是一步智棋,同样需要智者才能领悟,而我付出的是耐心。
    大家都敬佩我垂钓渭水的壮举,说我是曲径取仕的始作俑者,更是功利性行为艺术的始作俑者。但我要告诉大家,知道怎么定位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的同时,也要考察你所钟情的企业,为自己准备最合适的应聘方法,才能真正获得你理想的职位。

名人找工作篇(三):民国时期就业故事:名人也借调

鲁迅
叶君健
徐悲鸿
春节过完了,大批农民工和大学生纷纷踏上了求职的征程,开始了新一年的奋斗。
而在民国时,由于社会动荡,经济不发达,人们求职更不容易。先来讲个就业的故事:据《中州轶闻》载,那时,有个河南人叫靳志,他不仅致力于国学研究,还留学英法,精通英文、法文。正因为他精通此两种外语,先是被录用到外交部工作,后又到重庆另一个部做笔札工作,正好用他中国旧文学的功底。他曾经自我解嘲说:“亏我洋货国货俱全,可供顾客选购。”可见在民国时,没有两把刷子,想谋个好差事真是难啊!
我们来看看那些民国名人和一般百姓的求职就业之路是如何走的。
1 名人也借调
鲁迅先生就曾有过一次借调的经历。据《金陵掌故》载:1909年鲁迅从日本留学回国,先后在绍兴几座学堂任教或做监督(校长),后因鲁迅对绍兴军政分府都督王金发的行为进行抨击,受到威胁,工作很不顺心。就在这时,鲁迅接到好友许寿堂的来信,邀请他到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帮忙。这样,鲁迅离开故乡前往南京。鲁迅对此回忆道:“然而事情很凑巧,季茀写信来催我往南京了。爱农(范爱农)也很赞成,但颇凄凉,说——‘这里又是那样,住不得。你快去罢……’我懂得他无声的话,决计往南京。”
1912年元旦,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虽然政府的各个部门都已经成立,但大多是空架子。拿教育部来说,当时只有总长蔡元培,次长景耀月和一个会计,且连办公用房也没有。蔡元培找到许寿堂等人帮忙,看来许寿堂也是借调过来的,他们从江苏都督府内务司那里借到几间房子,直到1月19日,才正式对外办公。
当时的教育部,按照临时政府的规定,主要是“管理教育、学艺及历象、礼教事务”。工作人员没有明确分工,也没有明确职务。鲁迅来到后,同许寿堂一样都是部员,除食宿免费外,每人每月有30元的部员津贴。当时,鲁迅的工作,一是对形势和政策进行宣传演讲;二是收购图书,准备建立中央图书馆;三是创办《文教》杂志。
就是这样一份借调的工作,还差一点因为鲁迅太过耿直,被弄掉了。一次,蔡元培受命北上北京,次长景耀月来代理部务。此人好大喜功,只知扩充自己的势力,引用私人,忽然开会要办杂志,鲁迅不睬他,他也不太识人,暗中开了一个名单,送请大总统任命,竟把鲁迅的名字给无端除去了。幸而蔡元培回来,赶快把这件事撤销了。
由于南京临时政府在“南北议和”中一再退让,孙中山不得不辞去大总统的职务,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南京政府也迁往北京。3月下旬,蔡元培宣布教育部正式解散,并向北京政府推荐了一部分部员,其中就有鲁迅和许寿堂。5月初,两人乘船由海路北上,去北京政府教育部任“荐任佥事”。鲁迅在南京政府教育部的借调生涯就此结束。
另外著名翻译家、儿童文学作家叶君健也有过借调的经历。据《京华风云》载:抗战爆发后,正在日本从事英语、世界语教学工作的叶君健回到祖国,被当时的武汉大学校长王星拱推荐到湖北随县的一个中学教英文,此时正在武汉的好友冯乃超和张光年推荐他,借调到郭沫若领导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第七处工作,任务是用英语对外宣传。后来同样被借调到三厅工作的还有著名作家郁达夫。可见那时的名人虽然有能力,但要是没有人推荐,找一份合适的工作还是很难的。
2 名家助人就业
名家有时自己就业都很难,尚需别人推荐,可是一旦他们有能力帮助别人时,他们会义不容辞,向求职者伸出援手。据《陪都星云》载:徐悲鸿先生曾在重庆慷慨赠送“两匹马”,扶持青年陈汝言开起了上海杂志公司。
1938年,江苏太仓籍的青年学者陈汝言流亡到山城重庆,他看到沙坪坝高等学府林立,学生上万,却没有一家像样的书店。现有书店,只是经营一些无关抗战甚至趣味低级的读物,便决心开一家好书店经营世界名著等。但是他此时囊中羞涩,经费从何而来呢?当时,支持他开书店的知名教授很多,有胡小石、傅抱石、范存忠、吕天石、陈之佛、柳无忌等,可是他们也都是度日维艰,爱莫能助。这时,著名民主人士李公朴给他出了个点子:“要钱只有找徐悲鸿,他的画是热门,最好卖,‘一匹马’就是五百元。”那时,徐悲鸿以热心社会公益事业著称。抗战以来,他曾屡次将在新加坡、吉隆坡、新德里和昆明、贵阳、重庆等地举办画展的收入全部捐献,救济离乡背井的难民。
陈汝言到江北盘溪石家祠堂找到了徐悲鸿。徐悲鸿听了他的想法,对这位小同乡很是赞同地说:“你想办个出版社,我支持。我虽然不是大富翁,出点钱作开办费还是可以的,不过你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沙坪坝是个文化区,知识分子多,应多出版些世界名著和国内的好作品,你回去先找中央大学的一些知名教授做编委,然后来找我拿钱。”不久,陈汝言再访徐悲鸿,听说有八位知名教授担任编委,徐悲鸿便立即拿出一千元交给陈说:“这是‘两匹马’的价钱,给你作开办费。”不久,上海杂志公司便在沙坪坝正式开张,发起人为徐悲鸿,主编是柳无忌、徐仲年。此后,书店果然不负徐望,有系统地翻译出版了一批世界文学名著,深受莘莘学子的欢迎。
另据《羊城撷采》载:鲁迅先生也有过开书店的经历。1927年1月,鲁迅正在中山大学任教,为活跃广州青年的文化生活,他在羊城芳草街四十四号开了一间书店。因为店面不大,卖的都是北新书店的书,所以叫做“北新书屋”。其实,这家书店,鲁迅只是做个“后台老板”,平时都是交给许广平的妹妹许月平料理,从而解决了许月平的就业问题。
3 名人卖字养家
民国时,就业难吃饭难,真是比比皆是,就连一些名家也时常遭遇无米下锅的尴尬境地。好在他们还有一技之长,有的就以卖字卖文为生。
据《津沽旧事》载:天津有一个很有名气的末代翰林叫高毓浵,书法功底深厚,深受人们喜爱。上世纪20年代时,高毓浵一家寓居上海,就是靠卖字养活一家老小。高毓浵的润例是:楹联及屏幅四尺以内四元,五尺六尺各加一元;堂额每字一尺四元,二尺八元;扇面跨行四元,单行八元;碑志百字十元;篆刻每字一尺八元;题签二元。篆隶金石甲骨加倍。另有文例:散文每篇四元,骈体加倍;诗词题咏每首四元,绝句小令减半。在当时翰林公中,他订的价格并不高。合作的纸店纷纷要求他提价,他不为所动,常常谦虚地说:“论我的字,本不值这么多钱,他们买的只是我的翰林图章。”
高毓浵一家住在上海租界,三楼三底的一套住房,租价相当高,他共有四个子女,上学的学费也不是一笔小数字,包括一家人的吃喝拉撒,全靠他卖字维持。高毓浵每隔四五天就能接到二三十件订单,他要集中一天写完。由其妻子一早用尺寸较大的墨海研墨,这需要一上午。高毓浵午后才开始写字,一直写到深夜,往往要到墨用完为止,因为到次日,隔夜墨就不能用了。这些生意基本能够养家糊口了。每当碰到巨室豪门的寿辰日,他们寿堂都要挂寿屏,每堂需要八至十二条不等,这种生意最挣钱。高毓浵连作带写,大约五六天的功夫,一堂寿屏润笔合计可以收入二三百元,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每到这时,高毓浵全家就改善生活,下馆子、看大戏,尽情游乐一番,花费还不到十分之一。
无独有偶,北洋政府时的众议院议员林长民,在曹锟贿选总统时,面对曹锟开出的一张选票五千元高价,他毫不动心,并公开反对。事后林长民避居天津,以防迫害。据《闽海过帆》载:林长民寓居天津后,找不到工作,一家老小生计出了问题,因为他工书法,得柳公权之遒劲,无奈只有卖字为生,他自题润例云:“去年不卖票,今年来卖字。同以笔墨换金钱,遑问昨非与今是。”他自己一语道破其中玄机,可见其高风亮节。人们敬重他的为人和书法,前来求书法的甚众,一时收入也不比贿选票价少,使他们一家渡过了难关。
另外,据《海上春秋》载:著名作家张天翼,三十年代时,寄居其姐姐家里,他姐夫是大名鼎鼎的国民党官员邵元冲,可是他却不依靠姐姐家的权势谋得职业。当时他在南京,没有固定工作,仍以写作为生,而那时的稿费每千字也只有二三元,生活十分艰苦。可是他仍然活得有滋有味。
4 合营饭店,人人做老板
在那个名家生存尚且困难的时代,百姓的生计可想而知,可是他们能苦中作乐,自谋职业,走出自己谋职就业的路子来。据《八桂香屑录》载:抗战初期,在广西柳州鹤山旁河南路上段开了一家名叫“七·七”的饭店,更与众不同的是老板、账房、侍者、卖手、饭司务等,都是二十来岁的大学生和高中生,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朝气蓬勃。每天边工作边学习,互帮互教,取长补短。饭店开得热火朝天。
他们采取合作经营的方式,人人既是老板,又是工人。每月结账一次,他们还从盈利中拿出百分之六十捐助各自的同学——在前线工作的战地服务团团员。有时,他们利用顾客候车、等人的空隙,开展形式多样围绕抗战的时事问答,宣传抗战;答对的顾客奖励一碟小菜、一件点心或一份小礼物,答不上的顾客他们深入浅出地解释。这一生动活泼的形式很受顾客欢迎,因而店内从早到晚,座无虚席。
1939年2月,著名记者陆诒撰文在《新华日报》上介绍了这家别开生面的饭店。
这样的好点子,也不是偶然现象,而在北国的哈尔滨还出现了一个“一毛钱饭馆”。据《黑土金沙录》载: “九·一八”第二年的冬天,哈尔滨道里中国四道街出现了一个小饭馆,匾额上书“一毛钱饭馆”。这个饭馆是当时的一些文化人开的,当时在哈尔滨的一些左翼作家比较困难,中共满洲省委派人出面,联系了刘昨非、王关石、白涛、冯咏秋、黄田、裴馨园等六个进步文化界人士,共同筹集资金,租赁房屋,雇用了一个厨师。一切准备就绪,他们在门前放了挂爆竹,就开业了。
小饭馆的设施虽然简陋,但很洁净、文雅。墙上挂的都是画家们的画。跑堂的都是些文化人,都很朴实热情,加之他们以经济实惠为宗旨,吃一顿简便的饭,只需要一毛钱;一盘熘炒,也是一毛钱。薄利多销,顾客盈门,普通市民都愿意到这里就餐,一时生意兴隆。尤其是一些文化人,当时在哈尔滨的舒群、罗烽、白朗、萧军、萧红、方未艾、唐景阳、金剑啸等许多作家、画家、编辑、记者、教师,都是这里的常客。因此这里成了哈尔滨进步文化界人士经常聚会的地方。
5 官场求职有喜悲
如果说一些名人和百姓,为了生计可以卖字、开饭馆,那么官场的人们求职是啥样呢?杜聿明作为堂堂的国军将领,当年曾拒绝其从弟杜聿功的求职请求。据《三秦轶事》载:1935年,杜聿明任国军二十五师副师长时,其从弟杜聿功没有工作,就写信请他给谋份差事,结果杜聿明拒绝了。他在给杜聿功的回信中说:“为伊设想已久,皆觉无适当工作,因外间作事,非文必武,此二者又非伊之长,欲谋其他事务,则政府限令军人不得干政,虽欲力为亦无门可告,故再四思之实觉为之难也。”
杜聿明应该是一个遵纪守法、按章办事的军人,其弟在他这里求职无望,相信读了此信后也会慢慢理解他的。
哥哥是高官谋职都靠不上,那么自己去跑官的有效果吗?据《两浙轶事》载:抗战初期,原浙江省军管区国民军训处少将处长王梦,是黄埔一期的学生,也是蒋介石的嫡系门生。
1939年春,王梦获知蒋介石将对人事有所调整,便想去竞逐中将军长,特将处长职务暂交与别人代理,自己乘小轿车由浙江金华出发,星夜兼程赶往重庆。由于星夜行车赶路,王梦很疲倦,结果就进入了梦乡,同时行车时车门又没关好,以致几次颠簸震动后,车门自动打开了,车行至湖南的一个桥上时,睡梦中的王梦竟掉到桥下的河里。司机发觉后,立即赶回寻找主人,将他从河里救起。王梦已不省人事,送当地医院抢救。后来命算是抢救过来了,可是双眼神经受重伤,造成了斗鸡眼,面容破相,住院达半年之久。这时重庆人事调整已告结束,王梦再回到金华时,他原来的处长职务,也被浙江省主席黄绍竑的连襟所代替。这真是有猪头没庙门,王梦的升官美梦就此终结。□刘永加 本版统筹 李素灵

名人找工作

https://m.shanpow.com/mrmy/485572/

推荐访问:工作名人名言
《名人找工作.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上一篇: 读名人传有感
相关阅读名人名言大全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