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名人名言
第一篇米勒画家:法国农民画家米勒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1814 10 4-1875 1 20),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他那纯朴亲切的艺术语言,尤其被广大法国农民所喜爱。《自画像》米勒是法国巴比松派(Barbizon school)的代表画家。
米勒画家

第一篇米勒画家:法国农民画家米勒


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1814.10.4-1875.1.20),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他那纯朴亲切的艺术语言,尤其被广大法国农民所喜爱。
《自画像》
  米勒是法国巴比松派(Barbizon school)的代表画家。巴比松画派是1830年到1840年在法国兴起的乡村风景画派。因此画派的主要画家都住在巴黎南郊约50公里,枫丹白露森林附近的巴比松村,1840年后这些画家的作品被合称为巴比松画派。巴比松派的主要画家是强调科学风景画法的西奥多?卢梭、柯洛、让?弗朗索瓦?米勒和查理?法兰斯瓦?杜比尼。其中卢梭和米勒一生都在巴比松村终老。巴比松派是法国浪漫主义画派转向写实与现代主义的一个起点。过去法国艺术界对风景画的评价都很低,认為画风景画的画家是比较不引人注目,也不值得注意的,但巴比松画派的作品使世人被乡村中的优雅感动,同时也因当时巴黎和欧洲都保受战乱,人心趋向於隐居,所以巴比松画派成功的為风景画打下很好的基础,也替后来1860年开展的印象派奠定了相当好的道路。
  米勒出生在柯唐坦半岛北部瑟堡附近的格雷维耶教区的格鲁齐村。这是一个民风淳朴的偏僻荒凉的村庄。米勒是八个孩子中的老二。幼年时他便显露出绘画的天才,受到老师的鼓励而立志学习绘画。
  23岁时到巴黎师从于画家德拉罗什,画室里的同学都瞧不起他,说他是“土气的山里人”。老师也看不惯他,常斥责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这位乡下来的年轻人实在厌恶巴黎,说这个城市简直就是杂乱荒芜的大沙漠,只有卢浮宫才是艺术的“绿洲”。当他走进卢浮宫的大厅时惊喜地说:“我好像不知不觉地来到一个艺术王国,这里的一切使我的幻想变成了现实。”米勒在巴黎贫困潦倒。为了生存,他用素描去换鞋子穿,用油画去换床睡觉,还曾为接生婆画招牌去换点钱,为了迎合资产者的感官刺激,他还画过庸俗低级的裸女。有一次他听到人们议论他说:“这就是那个除了画下流裸体、别的什么也不会画的米勒。”这使他伤透了心。从此他下决心不再迎合任何人了,坚决走自己的艺术道路。
  1848年,他画了一幅《筛谷的人》,卖了500法郎。他同他的朋友动物画家夏尔?雅克商量,用这笔钱到巴比松去定居。当时,画家卢梭和狄亚兹已经在那里安家,米勒十分向往他们的生活。于是,米勒毅然迈开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步。
《筛谷的人》
  1849年7月的一个晴朗的早晨,他带着自己的妻子和5个孩子,同夏尔?雅克一起,坐上了一辆笨重的日式释车,驶向离巴黎90公里的枫丹白露,然后,背着简单的行囊,步行来到巴比仲村。这个农民的儿子终于又回到了农村,望着那儿的树木和田野,他高兴地喊着:“阿,上帝,这里真美呀!”他又呼吸到土地的芳香,又听到了森林的喧嚷,他童年时神往的一切重又呈现在眼前。于是,以卢梭、狄亚纪要普勒、科罗和米勒为主要成员的、在欧洲美术史上声名卓著的“巴比松画派”就这样形成了。此后的27年,是米勒一生中创作最为丰富的时期。许多法国人民家喻户晓的名画作品《播种者》、《牧羊女》、《拾穗》、《晚钟》、《扶锄的男子》、《喂食》、《春》等等,都是在这里完成的。他从不虚构画面的情景,每一幅画都是从耕耘着、放牧、劳动着、生活着的法国农民的真实生活中来的。
《播种者》
  米勒定居巴比松村的第一幅作品是《播种者》,画了一位顶天立地、身着红蓝短衫的青年农民,迈着雄健的步伐,在夕阳下撒播种子,他那深褐色的帽子与明朗的天空形成了强烈的明暗对比,倾斜的地平线和迈步的巨人形成有力的交叉。在米勒表现的农民题材中,始终将农民形象与土地紧密联系在一起,作为大地的主人突出在画面上。艺术批评家戈蒂埃看了这幅画以后指出:“播种者好像是用泥土本身塑造出来的一样。”从这幅画中我们看了农民和土地生命与共的关系。
  《拾穗》是米勒最重要的代表作,这是一幅十分真实的,亲切美丽,而又给人以丰富联想的农村劳动生活的图画。从中不难看出画家对劳动的甘苦,特别是“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意义是有着切身的深刻体验的。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显得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它像米勒的其它代表作一样,虽然所画的内容通俗易懂,简明单纯,但又绝不是平庸浅薄,一览无余,而是寓意深长,发人深思,这是米勒艺术的重要特色。米勒是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在师,他的大量的以农民题材为主的油画、素描、版画至今仍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与鼓舞。
《拾穗》
  《拾穗》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她们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我们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的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袋子里小有收获;扎兰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农妇们就是如此往复地劳动着,为了全家的温饱,怀着对每粒粮食的感情,耐心而不辞辛苦地拾着麦穗。
  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二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别的挚爱。 《牧羊女》
  在这幅画中,画家捕捉了一个十分抒情的牧羊生活场面:天空、草原、羊群、祈祷着的少女、高高的地平线、平坦与辽阔无垠。牧羊女披着旧毛毡披肩,围着红头巾,孤独地与羊群为伴。这个头上包着暗红色绣花毧帽,身上披着厚重毛毡的牧羊女,背对着羊群与彩霞,兀自编织着手上的毛线衣,她微躬的身影与专注的神情,宛如祷告般的虔诚。
《扶锄的男子》
  《扶锄的男子》强烈地表现出生活痛苦的分量。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一个青年农民正在扶锄喘气。这个人从早到晚难以直腰,只能偶然停下来,喘一口气。锄地的年轻人在暑热的田间倚锄而立,仰首喘息,抬头远望。似乎生活和劳动沉重的分量已经耗尽了他精力,而眼前还有大片的麦田等待着耕耘,远方则是城市朦胧的身影,那是不属于他的另一种生活。这无疑是一幅向社会挑战的作品,他描绘的是一个庄严的劳动者形象,画家在这里发出了一声凄厉的呐喊。
《春》
《收获者的午餐》
  这些为地主打工的农民在高大的麦垛旁歇息午餐,晚到的村姑腼腆地低着头不敢入餐,而那个青年农民极力劝说,其他人也以期待的目光看着她,她那忸怩迟疑的神态纯朴而憨厚。米勒的画没有一点矫揉造作,没有一点粉饰和夸张,用真诚眼光把农民的生活情景再现出来,看他的画就像是看生活本身一样。米勒所塑造的人物从不着重细节的精微刻画,而以人物的动势传达内在思想感情。造型的高度概括和简练与杜米埃有相似之处。
《晒草小憩》
《牧羊草地》
《缝衣女》
《缝衣女》
《灯下手工》
《沐浴的放鹅少女》
  米勒在这幅作品中,表现了纯真的乡土气息。画面表现了河畔丛林中的牧鹅少女,正欲下水洗浴,少女的裸体,被画家表现得丰满结实,青春健美,浓密的丛林,衬托出少女躯体的优美曲线,远处的鹅群,平添了画面的生机。画家以写实技巧及敏锐的观察力,描绘了丛林的光、影,并将少妇的裸体运用光、影效果加以突出,使画面显得统一和谐。
《祭品》
  画家以神秘的色彩基调,描绘了纯情少女正在向偶像献祭的情节。画面充满了戏剧性,米勒以他惯用的厚重造型,体现少女奉献祭品的姿态。画面富于抒情浪漫气息和神秘性。
《嫁接树木的农夫》
  米勒的作品突出的风格特点是厚重粗拙,他似乎个特别注意细节的描绘与刻划,更为注重粗犷强悍与整体感的塑造;画面中农夫、妻子与婴儿的人物关系、色彩关系、油画技法,都显得自然质朴,平实亲切,传达出一种亲和的家庭气氛。这是一幅现实主义的风情画。
《暴雨之前》
《洗衣妇》
《熟睡的孩子》
《担牛犊》
《拎水的妇女》
《把尿》
《雏菊》
《裹头巾的女人》
《工作的路上》
《种苹果的夫妇》
《沐浴》
  这是画家在临摹了德拉克罗瓦的粗犷而奔放的浪漫主义色彩作品之后,试作的小画。可以看出,画家以写生的手段,奔放地笔触与强烈的色彩对比和光影作用,把两个男女裸体在爬上岸时的姿势,以单纯的大笔触描绘了出来。画面淋漓酣畅,极富整体效果,以厚重的造型,体现了生命活力与生命热情的美感。
  在60年代,米勒的作品在法国画坛引起极大的反响,他的作品一次次地被拒绝。直到1867年,米勒在巴黎博览会上获得了社会的第一次承认,人们逐渐认识了米勒艺术的真正价值。他的一生,物质生活极为不幸,有时甚至几幅作品仅换得一双小孩子的鞋。而他死后,法国为购回《晚钟》一画,竟花了80多万法郎。
《晚钟》
  看到这对在田间默默祈祷的农民夫妇,我们仿佛也听到了远方依稀可见的教堂传来的钟声。这“钟声”好象越来越大,传得越来越远。也许是这对伫立在农田里剪影一般的农夫与地平线交叉的形式使人联想到了庄严、神圣的“十字架”,从而,拉近了农夫、教堂与观赏者的距离并强化了教堂钟楼的“音响”感应;也许是由于日暮余辉的笼罩、屏息静思的农夫和静穆沉寂的大地的反衬;也许是由于画家刻意把人物、景物恰如其分地虚化,不但人物、景物、教堂以及教堂里传出的“钟声”可以融为一体,好象观赏者为画中人、画中景、教堂及教堂钟楼里传出的钟声也融成了一体。
  这外在粗陋、朴实,甚至木纳、痴呆,而内心纯净虔诚、温顺善良的农民形象,不仅体现了米勒对农民的深深理解和深厚的感情,也体现了19世纪后半叶艺术家强烈的民主意识以及现实主义的求实精神。
  然而天才和不幸往往在人的命运中伴生。1875年12月22日,61岁的画家因咯血病在巴比松辞世。
  如同卢梭、科罗等风景画家发现了平凡的自然界的诗情画意一般,米勒也发现了平凡的劳动者的诗情画意。不过,他笔下的农夫并不是天国中的亚当和夏娃,他们是疲惫、穷苦、终日操劳的贫困者,衣衫槛楼,肌肤黝黑,佝楼的身躯,粗大的手掌,这便是米勒的美学,这便是米勒要为之呕心沥血地赞美歌颂的法兰西农民的形象。正如罗曼?罗兰所言:“他们日复一日地劳动,来养育这伟大的民族,他们日复一日地劳动,来缔造这美丽的国家。

第二篇米勒画家:法国画家米勒油画欣赏

 法 国 画 家 米 勒 油 画 欣 赏
来源/知足869的收藏
复制/塞上齐翁
让·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年〕,法国伟大的写实主义田园画家,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民爱戴的画家。他那纯朴亲切的艺术语言,尤其被广大法国农民所喜爱。他出身于农民世家,幼年时便显露出绘画的天才,受到老师的鼓励而立志学习绘画。
批评家朱里亚.卡莱德在他撰写的巨著《米勒艺术史》中指出,米勒的作品刻划出他当时那个时代一般平民的人性和思想,是一位高贵而不朽的人性画家。他出身农民,一生描绘农夫的田园生活,笔触亲切而感人。
罗曼罗兰曾撰写一本《米勒传》﹝The Popular Library of Art 丛书之一,1902 年在伦敦出版。﹞当时罗曼罗兰正在撰写「伟人传」,1903 年出版《贝多芬传》,1907 年出版《米开朗基罗的生涯》。他把米勒也列为英雄之一,他认为米勒具有忍耐、爱、勇气与信念和深具不屈不挠的英雄精神。
米勒一生留下作品不多,他从 1840 年至逝世的三十多年间,所作的油画仅约八十幅,而且多数是小幅。这并非他对创作缺少热情和精力,而是他重于思考。每作一画经常重复思考,这可从他留下的许多素描草稿看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并不在于作品之多寡,只要能有几幅作品在美术史上留名,也就足以永垂不朽。米勒就是如此。
拾穗者
米勒生长于诺曼第的农场,这幅画是他在35岁左右以前尚找不到艺术方向的苦斗时代之代表作。他讨厌巴黎疯狂似的气氛及噪音,1849 年在巴比仲的小树装庄找到他的憩息之地他在此地碰到了狄奥多尔·卢梭,并结为知交。这个时期对米勒而言成为幸福的时期。
他在《拾穗》之中初次使用写实主义的手法,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她们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我们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的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袋子里小有收获;扎蓝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
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二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别的挚爱。
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显得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迷人的乡村风光。它像米勒的其它代表作一样,虽然所画的内容通俗易懂,简明单纯,但又绝不是平庸浅薄,一览无余,而是寓意深长,发人深思,这也正是米勒艺术的重要特色。
播种者
苍凉的麦田里,播种者阔步挥臂,撒播着希望的种子。飞鸟在空中盘旋,寻觅食物,掠夺播下的种子--正是一幅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壮丽图景。
这幅画招到了“高等市民”的不安,他们在播种者那充满韵律感和强有力的动作中看到了类似六月革命时巴黎街头人民的形象。但当时的进步人士却有不同的反映。作家雨果从这幅画中看到对人民创造力量的赞美,因而予以充分的肯定。文艺评论家戈蒂叶说这个形象是用播下种子的土地的泥土画成的,太真实了。画家用一种雕塑般的单纯而简练的形象,概括地表达耐人寻味的内容,所以荷兰画家梵高评述说:“在米勒的作品中,现实的形象同时具有象征的意义。”
米勒从来没有画过农民反抗的场面,这也许是由于他的温厚的人道精神中含有宗教情绪的缘故。但他画的胼手胝足,粗衣陋食的劳动者的形象,实际上对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上流社会就是一种抗争,虽然这种抗争是较温和的。这幅《播种者》即是如此。
锯木头
母亲的关怀
马铃薯的收获
烤面包的女人
农民插入嫁接树
牧羊女
在这幅画中,画家捕捉了一个十分抒情的牧羊生活场面(天空、草原、羊群、祈祷着的少女):高高的地平线,平坦与辽阔无垠,牧羊女披着旧毛毡披肩,围着红头巾,孤独地与羊群为伴……这个头上包着暗红色绣花毧帽,身上披着厚重毛毡的牧羊女,背对着羊群与彩霞,兀自编织着手上的毛线衣,她微躬的身影与专注的神情,宛如祷告般的虔诚。
牧羊女站在落日余辉里,虽然因为逆光,脸部和身体比周围的景色、羊群都要昏暗一些,但是,米勒流畅沉静的色彩,把因为生活压力而不得不微微伛偻的牧羊女身躯,描绘得像是一座矗立在大地上的雕像,让人们很难不多看几眼;尽管她的衣衫褴褛,神情也很疲惫,但在米勒眼中,她和其他的农民都是“日复一日劳动,来养育这伟大民族、来缔造这美丽国家”的英雄,有一种平凡的诗情画意。
有人说那个虔诚的牧羊女就是米勒,或者说是他的精神化身,贯穿终身的是作者自己对大地、对自然的虔诚。忧郁悲切的牧羊女,在夕阳的余辉中,站立在旷野上,似乎在默默的祷告着。米勒由于自身的体验,感受到贫苦劳动者的辛酸与痛苦,所以他以悲悯和同情的心态创作了这幅画。
这幅画意外地让米勒在官方展览中获得一致的好评,也许正因为画面上所捕捉到的“真实”,米勒的作品也超越时代深深地感动我们。一八六四年米勒以这幅《牧羊女》参加法国巴黎沙龙美展,获得极高的赞誉。这幅画无论就色彩,还是牧羊女形象都处理得比较细致、统一、和谐。抒情的忧郁,加强了全画的感人力量真实感加强了全画的乡土气息。
沐浴的放鹅少女
年轻的牧羊女
秋天的干草堆
收获者的午餐
晒草小憩
狩猎
死亡和樵夫
晚祷
种植马铃薯者
挤奶的女子
暴雨之前
春 欢迎光临颐心文苑
     

第三篇米勒画家: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


简介:
    让?弗朗索瓦?米勒(Francois Millet,1814-1875)是19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而著称的现实主义画家。他创作的作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为主,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他用新鲜的眼光去观察自然,反对当时学院派一些人认为高贵的绘画必须表现高贵人物的错误观念。    米勒出生在诺曼底省的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种过田。23岁时到巴黎师从于画家德拉罗什,画室里的同学都瞧不起他,说他是“土气的山里人”。老师也看不惯他,常斥责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这位乡下来的年轻人实在厌恶巴黎,说这个城市简直就是杂乱荒芜的大沙漠,只有卢浮宫才是艺术的“绿洲”。当他走进卢浮宫的大厅时惊喜地说:“我好像不知不觉地来到一个艺术王国,这里的一切使我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米勒在巴黎贫困潦倒,为了生存,他用素描去换鞋子穿,用油画去换床睡觉,还曾为接生婆画招牌去换点钱,为了迎合资产者的感官刺激,他还画过庸俗低级的裸女。有一次他听到人们议论他说:“这就是那个除了画下流裸体、别的什么也不会画的米勒。”这使他伤透了心。从此他下决心不再迎合任何人了,坚决走自己的艺术道路。    1849年7月的一个晴朗的早晨,他带着自己的妻子和5个孩子,同夏尔?雅克一起,坐上了一辆笨重的日式释车,驶向离巴黎90公里的枫丹白露,然后,背着简单的行囊,步行来到巴比仲村。这个农民的儿子终于又回到了农村,望着那儿的树木和田野,他高兴地喊着: “阿,上帝,这里真美呀!”他又呼吸到土地的芳香,又听到了森林的喧嚷,他童年时神往的一切重又呈现在眼前。于是,以卢梭、狄亚纪要普勒、科罗和米勒为主要成员的、在欧洲美术史上声名卓著的“巴比松画派”就这样形成了。此后的27年,是米勒一生中创作最为丰富的时期。许多法国人民家喻户晓的名画《播种者》( 1850 )、 《牧羊女》 (1852)、《拾穗》 (1857)、 《晚钟》(1859)、《扶锄的男子》 (1863)、 《喂食》 (1872)、 《春》 (1873)等等,都是在这里完成的。他从不虚构画面的情景,每一幅画都是从耕耘着、放牧、劳动着、生活着的法国农民的真实生活中来的。
    如同卢梭、科罗等风景画家发现了平凡的自然界的诗情画意一般,米勒也发现了平凡的劳动者的诗情画意。不过,他笔下的农夫并不是天国中的亚当和夏娃,他们是疲惫、穷苦、终日操劳的贫困者,衣衫槛楼,肌肤黝黑,佝楼的身躯,粗大的手掌,这便是米勒的美学,这便是米勒要为之呕心沥血地赞美歌颂的法兰西农民的形象。
生平:
 
1814年-出生于法国诺曼第半岛格鲁什村(Gruchy),富裕的耕农家庭之子;童年时曾帮助父亲在田间劳动。 1831年-17岁,创作了《牧羊人在看守他的羊群》,显示出极高的绘画天赋。 1832年-18岁起,到瑟堡市(en:Cherbourg)向两位当地画家学习绘画。 1837年-23岁,获得瑟堡市议会的奖学金,到巴黎美术学院向浪漫主义派画家德拉克罗瓦学习。米勒也常常去罗浮宫,从米开朗基罗、普桑、林布兰特的画中临摹学习到不少表现技巧。 1939年-离开德拉克罗瓦的画室。 1840年-米勒「肖像画」入选沙龙,正式跻身巴黎画坛 1847年-米勒开始将他的兴趣专注在乡村题材的作品。 1848年-在巴黎的?自由沙龙?展出古典主义风格的《巴比伦被俘的犹太人》和乡村风俗画《筛谷的人》。1849年-《十枯草的人》获得1000法郎的奖金,夏天时,由于巴黎动乱,米勒偕同妻儿搬到巴黎近郊,邻近枫丹白露森林的巴比松村定居。这是他最贫苦潦倒的时期,一边在画室创作,一边又必须为了生计在田里耕作。 1850年-米勒画出了《播种者》。并以此画获得许多重要人物的赞赏与肯定。如作家雨果、印象派画家凡高等。 1857年-《十穗者》,可说是米勒最着名的画作。此画描绘三名农妇在一片金黄色的麦田中捡十收割过後的麦穗。在画面中充满的感伤与人性尊严的宁静,奠定了米勒在法国自然派画家中的重要地位。 1858年-《晚钟》?米勒死後,法国以80多万法郎购回此画?。 1867年-在巴黎博览会与柯洛一起展出田园自然风格的画作,人们逐渐认可米勒的绘画。 1875年-61岁时咯血病逝于巴比松。
 
作品欣赏:
 
 
播种者,1850年,101×82.5 CM   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1850年,法国沙龙展出的作品《播种者》。      苍凉的麦田里,播种者阔步挥臂,撒播着希望的种子。飞鸟在空中盘旋,寻觅食物,掠夺播下的种子--正是一幅人与大自然关系的壮丽图景。      这幅画招到了"高等市民"的不安,他们在播种者那充满韵律感和强有力的动作中看到了类似六月革命时巴黎街头人民的形象。但当时的进步人士却有不同的反映。作家雨果从这幅画中看到对人民创造力量的赞美,因而予以充分的肯定。文艺评论家戈蒂叶说这个形象是用播下种子的土地的泥土画成的,太真实了。画家用一种雕塑般的单纯而简练的形象,概括地表达耐人寻味的内容,所以荷兰画家梵.高评述说:"在米勒的作品中,现实的形象同时具有象征的意义。"      米勒从来没有画过农民反抗的场面,这也许是由于他的温厚的人道精神中含有宗教情绪的缘故。但他画的胼手胝足,粗衣陋食的劳动者的形象,实际上对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上流社会就是一种抗争,虽然这种抗争是较温和的。这幅《播种者》即是如此。
 
 
 
 
拾穗者   油画,83.5×111cm,1857年, 巴黎卢浮宫藏
 
   这幅画描写了一个农村中最普通的情景:秋天,金黄色的田野看上去一望无际,麦收后的土地上,有三个农妇正弯着身子十分细心地拾取遗落的麦穗,以补充家中的食物。她们身后那堆得像小山似的麦垛,似乎和她们毫不相关。我们虽然看不清这三个农妇的相貌及脸部的表情,但米勒却将她们的身姿描绘有古典雕刻一般庄重的美。三个农妇的动作,略有角度的不同,又有动作连环的美,好像是一个农妇拾穗动作分解图。扎红色头巾的农妇正快速的拾着,另一只手握着麦穗的袋子里那一大束,看得出她已经捡了一会了,袋子里小有收获;扎兰头巾的妇女已经被不断重复的一上一下弯腰动作累坏了,她显得疲惫不堪,将左手撑在腰后,来支撑身体的力量;画右边的妇女,侧脸半弯着腰,手里捏着一束麦子,正仔细巡视那已经拾过一遍的麦地,看是否有漏捡的麦穗。    画面上,米勒使用了迷人的暖黄色调,红、蓝二块头巾那种沉稳的浓郁色彩也融化在黄色中,整个画面安静而又庄重,牧歌式地传达了米勒对农民艰难生活的深刻同情,和米勒对农村生活的特别的挚爱。    整个作品的手法极为简洁朴实,晴朗的天空和金黄色的麦地显得十分和谐,丰富的色彩统一于柔和的调子之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迷人的乡村风光。它像米勒的其它代表作一样,虽然所画的内容通俗易懂,简明单纯,但又绝不是平庸浅薄,一览无余,而是寓意深长,发人深思,这也正是米勒艺术的重要特色。
 
 
 
晚钟  1859年,布画,66×55.5CM,巴黎卢浮宫
    1858~1859年间,米勒创作的杰作《晚钟》。一个叫《晚钟》,另一个是《晚祷》,常常引起混乱。这两个名字,一个虚,一个实,无论哪个名字,都不能够高度概括绘画的内容,但既然大家约定俗成,那就两个都叫吧!这幅画深刻地反映了一种复杂的农民精神生活:画面上,夕阳西下,一天辛勤的田野劳作结束了。一对农民夫妇刚听到远方的教堂钟响,便自然而然地、习惯地俯首摘帽祷告。画家着重于描绘这两个形象对命运的虔诚。在充满黄昏雾气的大地上,立着两个农产品的创造者,他们感谢上帝赐予他们一天劳动的恩惠,并祈求保佑。这个恩惠就是农妇身旁小车上的两小袋马铃薯!这样的恩惠竟是他们一天劳动的报酬?形象在画上是显得那样孤立无援,他们体现了农民那种逆来顺受,随遇而安的性格。 简陋的生产工具,左侧一把挖马铃薯的铁杈,两人中间一只盛物的破篮子,除此以外,只有他们身上那件褴褛的袄衫。日落给大地蒙上一层萧瑟的氛围,画家在这里倾注全部心血去刻画这种萧瑟氛围,让它来笼罩这对可亲可怜的劳动夫妇的形象。 他着重描绘了农夫妇的虔诚和质朴,寄托了他对农民生活境遇的无限同情。      色调上,暮色沉沉,农夫脱帽少妇合掌祈祷,黄褐色调庄严温暖,地平线与人物恰组成两个端肃的十字,可用上温克尔曼用来评述古希腊雕塑的名句,“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这样的情怀后来我们只能在凡.高的《食土豆者》和大大小小关于农鞋的描绘中遥遥感应了,他们同是伟大的农民画家,在日常劳动与俭朴生活中感受诗意。
 
 
牧羊女与群羊  1864年,81×101cm,画布油彩,巴黎奥赛美术馆
    在这幅画中,画家捕捉了一个十分抒情的牧羊生活场面(天空、草原、羊群、祈祷着的少女):高高的地平线,平坦与辽阔无垠,牧羊女披着旧毛毡披肩,围着红头巾,孤独地与羊群为伴……这个头上包着暗红色绣花?帽,身上披着厚重毛毡的牧羊女,背对着羊群与彩霞,兀自编织着手上的毛线衣,她微躬的身影与专注的神情,宛如祷告般的虔诚。     其实融合了《拾穗》和《晚钟》的长处:低头祈祷、感著上苍兕予她工作机会的牧羊女,和其他画作同样都包涵着农民单纯的心与虔盏淖诮糖榛场D裂蚺?驹诼淙沼嗷岳铮?淙灰蛭?婀猓?巢亢蜕硖灞戎芪У木吧?⒀蛉憾家?璋狄恍???牵?桌樟鞒┏辆驳纳?剩?岩蛭??钛沽Χ?坏貌晃⑽⒇褓偷哪裂蚺?砬??杌娴孟袷且蛔?A⒃诖蟮厣系牡裣瘢?萌嗣呛苣巡欢嗫醇秆郏痪」芩?囊律礼荞冢?袂橐埠芷1梗??诿桌昭壑校??推渌?呐┟穸际恰溉崭匆蝗绽投??囱??馕按竺褡濉⒗吹拊煺饷览龉?摇沟挠⑿郏?幸环N平凡的诗情画意。    有人说那个虔诚的牧羊女就是米勒,或者说是他的精神化身,贯穿终身的是作者自己对大地、对自然的虔诚。忧郁悲切的牧羊女,在夕阳的余辉中,站立在旷野上,似乎在默默的祷告着。米勒由于自身的体验,感受到贫苦劳动者的辛酸与痛苦,所以他以悲悯和同情的心态创作了这幅画。    “农民画家”米勒从小就看着农民在近乎不人道的严格劳动中求生存,因此,当他在眺望自然时,也毫不忽略在自然中与大地结合为一的人类。与荷兰风俗画相比较,在这幅画中毫无任何戏剧性的偶发事件,唯有暮色中成群的羊儿和低首祈祷的牧羊女。乍看之下显得随意的构图法,透过深沉的暮色实更加深了画面的静谧气氛。这幅画意外地让米勒在官方展览中获得一致的好评,也许正因为画面上所捕捉到的“真实”,米勒的作品也超越时代深深地感动我们。  一八六四年米勒以这幅<牧羊女>参加法国巴黎沙龙美展,获得极高的赞誉。这幅画无论就色彩,还是牧羊女形象都处理得比较细致、统一、和谐。抒情的忧郁,加强了全画的感人力量真实感加强了全画的乡土气息。
 
 
扶锄的男子  1863,油画,60×76cm, 旧金山私人收藏
    1862年米勒完成《倚锄的人》,强烈地表现出生活痛苦的分量。在一片荒芜的土地上,一个青年农民正在扶锄喘气。这个人从早到晚难以直腰,只能偶然停下来,喘一口气。锄地的年轻人在暑热的田间倚锄而立,仰首喘息,抬头远望。似乎生活和劳动沉重的分量已经耗尽了他精力,而眼前还有大片的麦田等待着耕耘,远方则是城市朦胧的身影,那是不属于他的另一种生活。这无疑是一幅向社会挑战的作品,他描绘的是一个庄严的劳动者形象,画家在这里发出了一声凄厉的呐喊。    米勒《扶锄的男子》是美的.虽然,在画面上那一片杂草丛生,乱石成堆的贫瘠土地上,他扶着锄头,喘着粗气,疲惫得直不起腰来.但是"美不是用脸上的形和色所能表现的",他那抬起的头,那遥望远方的双眼,流露着内心的悲苦和命运的艰辛,表现着对幸福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喂食  1872年  74×60cm  巴黎卢浮宫
    《喂食》上这依次大小坐在门槛上的三个孩子,显得十分天真,在等待母亲一勺一勺地轮流给他们喂饭。石头屋墙的尽头,也是画面的最右侧,可以看到孩子的父亲在地里劳动,那是个养家活口的主人。此情此景凡在农村里生活过一段时间的人,都能亲身感受到的。所以米勒的油画在我国广大观众中会有更强的共鸣性。 这幅画的尺寸不大,仅74厘米高,这不免使人联想到米勒在巴比松村所作的那些小幅油画。由于经济条件所限,他无力购置足够的油画材料,往往在农村就地取材,而且有时只得多画素描。
 
 
春  (1868-1873年) 油画  86×111cm  巴黎卢浮宫
 
 
收获者的午餐  1850-1853 年  67.31×119.70 cm
 
 
晒草小憩
 
 
阳光下的羊群
扬谷者
 
 
缝衣女  油画,33X25cm,卢浮宫藏
 
 
编织的女人
 
 
沐浴的放鹅少女  1863年 规  格:38cm×46.5cm   材  料:布 油彩 
巴尔的摩  沃尔特斯美术馆藏
      米勒在这幅作品中,表现了纯真的乡土气息。画面表现了河畔丛林中的牧鹅少女,正欲下水洗浴,少女的裸体,被画家表现得丰满结实,青春健美,浓密的丛林,衬托出少女躯体的优美曲线,远处的鹅群,平添了画面的生机。画家以写实技巧及敏锐的观察力,描绘了丛林的光、影,并将少妇的裸体运用光、影效果加以突出,使画面显得统一和谐。
 
 
《祭品》1845年 52cm×29.2cm 布 油彩 蒙彼利埃 法布尔博物馆藏
  画家以神秘的色彩基调,描绘了纯情少女正在向偶像献祭的情节。画面充满了戏剧性,米勒以他惯用的厚重造型,体现少女奉献祭品的姿态。画面富于抒情浪漫气息和神秘性。
《嫁接树木的农夫》1855年 80.5cm×100cm 布 油彩   巴黎卢浮宫藏
  米勒的作品突出的风格特点是厚重粗拙,他似乎个特别注意细节的描绘与刻划,更为注重粗犷强悍与整体感的塑造;画面中农夫、妻子与婴儿的人物关系、色彩关系、油画技法,都显得自然质朴,平实亲切,传达出一种亲和的家庭气氛。这是一幅现实主义的风情画。
 
 
暴雨之前
 
 
洗衣妇
 
 
熟睡的孩子
担牛犊
  
 
把尿
 
 
 
 
 
 
拎水的妇女
 
 
 
灯下手工
 
 
 
赶鸡
 
雏菊
 
裹头巾的女人
 
 
 
 
 
 
 
 
  
 
 
 
 
 
 
 

米勒画家

https://m.shanpow.com/mrmy/484259/

推荐访问:法国画家米勒
《米勒画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下一篇: 鸡蛋像什么
相关阅读近代名人名言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