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寿联
武庙十哲篇一:唐朝时评选的武庙十哲和古今六十四名将,内幕深不见底唐玄宗年间,为了表彰古往今来的名将,仿照孔庙设置了一座武庙,用来祭祀周朝开国太师、军师吕尚(即姜子牙),顺便评选出了武庙十哲。武庙十哲的排名非常有趣,以张良为首,作为武庙的副祀。具体排列是这样的:左列: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
武庙十哲

武庙十哲篇一:唐朝时评选的武庙十哲和古今六十四名将,内幕深不见底


唐玄宗年间,为了表彰古往今来的名将,仿照孔庙设置了一座武庙,用来祭祀周朝开国太师、军师吕尚(即姜子牙),顺便评选出了武庙十哲。
武庙十哲的排名非常有趣,以张良为首,作为武庙的副祀。具体排列是这样的:
左列: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右列:张良、田穰苴、孙武、吴起、乐毅。
唐德宗年间,为了适应当时的藩镇割据形势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武庙十哲又增加了古今六十四名将,具体名单如下:
左列:范蠡,孙膑,廉颇,王翦,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贾复,寇恂,马援,皇甫嵩,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濬,谢玄,慕容恪,檀道济,王僧辩,慕容绍宗,宇文宪,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苏定方,张仁亶,王晙,王孝杰。
右列:管仲,田单,赵奢,李牧,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吴汉,冯异,耿弇,段颎,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王猛,长孙嵩,王镇恶,吴明彻,斛律光,于谨,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裴行俭,郭元振,张齐丘,郭子仪。
仔细研究这份名单,我们可以发现入选的三个标准:一是战略高于战术,所以张良、诸葛亮等人的排名非常高;二是除了会打仗,还必须参与建立了一个王朝或者使国家中兴,所以项羽等人根本无法入选;三最最关键,一定要忠于主子,必须是正面典型。
再来看看六十四名将左右两列的领头人物,分别是范蠡和管仲。严格来说,范蠡的军事才能就能胜过孙膑吗?他的战功又能超过霍去病吗?他能入选的最大理由就是功成身退,事儿干完了马上滚蛋,这才是皇帝最喜欢的将军。
而管仲呢?我估计没有几个人会认为他是一位将军,将他列为班首,实际上就是在表明皇帝的态度,能使国家强大富裕的人才是真正的名将。但如此一来,好像不是评选名将吧。
如果论指挥才能,周勃单拎出来扛得住庞涓吗?如果论个人武力,张飞单挑吕布能留下一条命吗?说到底,成王败寇,失败了的人根本没机会入选。
所以说,这种排名有着太深的内幕,并不完全是从军事技术角度来考量。如果我们限定入选的名将必须是亲自领兵,并且以军事指挥能力和实际作战记录为衡量标准(个人武力值忽略不计),那你心目中的古代十大名将应该是谁呢?
我先来抛砖引玉:吴起、白起、李牧、王翦、韩信、卫青、霍去病、李世民、岳飞、朱元璋。(排名以时间为序)

武庙十哲篇二:武庙十哲


武庙十哲
  “武庙”是指唐朝开元十九年,玄宗皇帝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所设置的庙宇,它以周朝开国丞相、军师吕尚(即姜子牙)为主祭,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从之。
  这十哲分别是:
  齐王国最高指挥官【大司马】田穰苴
  吴王国大将军孙武
  魏王国西河郡郡长【西河太守】吴起
  燕王国昌国君乐毅
  秦王国武安君白起
  汉王朝初三杰之一淮阴侯韩信
  蜀汉帝国丞相、武乡侯诸葛亮
  唐王朝国务院右最高执行长【尚书右仆射】卫国公爵李靖
  司空【三公之三】英国公爵李世绩(即徐世绩)。
  《新唐书》卷十五 礼乐五所记载的“武庙十哲”的史料:开元十九年,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宣。出师命将,发日引辞于庙。仍以古名将十人为十哲配享。天宝六载,诏诸州武举人上省,先谒太公庙。乾元元年,太常少卿于休烈奏:“秋享汉祖庙,旁无侍臣,而太公乃以张良配。子房生汉初,佐高祖定天下,时不与太公接。古配食庙庭,皆其佐命;太公,人臣也,谊无配享。请以张良配汉祖庙。”
  上元元年,尊太公为武成王,祭典与文宣王比,以历代良将为十哲象坐侍。
  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绩列于左,
       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守吴起、燕晶国君乐毅列于右,以良为配。
  到了宋代增加到七十二位名将。
  《宋史》卷一百零五 《礼志八》记载:宣和五年,礼部言:“武成王庙从祀凡七十二将”于是释奠日,以张良配享殿上。按照朝向不同分档 :
  一档:张良
  二档: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绩并西向,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并东向
  三档:东庑,白起、孙膑、廉颇、李牧、曹参、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马援、皇甫嵩、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慕容恪、宇文宪、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苏定方、王孝杰、王晙、李光弼,并西向。西庑,吴起、田单、赵奢、王翦、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弇、段飃、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浚、谢玄、王猛、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张仁但、郭元振、李晟,并东向。
  到元代武庙从祀规模大减员,很多人都被剔除了。
  《元史·祭祀志五·武成王条》载:"武成王立庙于枢密院公堂之西,以孙武子、张良、管仲、乐毅、诸葛亮以下十人从祀。这样就似乎又回到“武庙十哲”了。
宋武庙七十二将
  在宋朝时候,官方设立的武庙里,太公望是受祭的神主,称为武成王庙,与文庙祭祀的文宣王*至圣先师*对应。文庙里有孔子的七十二门徒陪享,于是官方又评选出来陪祭武庙的七十二将。
  太公望作为武庙神主,是最高等级。
  “以张良配享殿上”,陪在姜子牙身边一起受享,这是次一级别的待遇。
  “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绩并西向;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并东向”,管仲等在右,田穰苴等在左,在殿上分列。虽然宋代以左为尊,但是这里应该没有分等级的意思,都是第三等。
  “东庑,白起 孙膑 廉颇 李牧 曹参 周勃、李广、霍去病、邓禹、冯异、吴汉、马援、皇甫嵩、邓艾、张飞、吕蒙、陆抗、杜预、陶侃、慕容恪、宇文宪、韦孝宽、杨素、贺若弼、李孝恭、苏定方、王孝杰、王晙、李光弼,并西向;西庑,吴起、田单、赵奢、王翦、彭越、周亚夫、卫青、赵充国、寇恂、贾复、耿弇、段颎、张辽、关羽、周瑜、陆逊、羊祜、王浚、谢玄、王猛、王镇恶、斛律光、王僧辩、于谨、吴明彻、韩擒虎、史万岁、尉迟敬德、裴行俭、张仁亶、郭元振、李晟,并东向。凡七十二将云。
”这些位只能排在偏殿里,位次又低一等,属于第四等级。

武庙十哲篇三:唐宋武庙十哲三大将:都被赵匡胤搬出武庙,一位宋徽宗又请了回去


“武庙”指的是唐宋时期的武成王庙,“十哲”指的是除庙中主祭之外的殿上十位名将。朝开元十九年,玄宗皇帝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初设武庙,以姜子牙为主祭,张良为配享。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尊太公望为武成王祭典与祭孔子相同,太公尚父庙更名成武成王庙,简称武庙。武庙主神为太公望,张良为副祀,包括张良在内的历代名将十人分坐左右,称为“十哲”。到了宋朝,武庙主祀和配享未变,“十哲”有两次调整。唐武庙十哲中的三位猛将遭到厄运,都被赵匡胤搬出武庙,一位被“清”出去,两位被“请”出去,一位又被宋徽宗请了回去。这三位是谁呢?分别是韩信、吴起、白起。
韩信。原唐武庙十哲排位为:张良、白起、田穰苴、韩信、孙武、诸葛亮、吴起、李靖、乐毅、李勣。可以看出,韩信在唐武庙中排位第四,地位比孙武、诸葛亮、吴起还高。可到了宋乾德元年(963)六月,昭等议升汉灌婴、后汉耿纯、王霸、祭遵、班超、晋王浑、周访、宋沈庆之、后魏李崇、傅永、北齐段韶、后周李弼、唐秦叔宝、张公谨、唐休璟、浑瑊、裴度、李光颜、李愬、郑畋、梁葛从周、后唐周德威、符存审二十三人;退魏吴起、齐孙膑、赵廉颇、汉韩信、彭越、周亚夫、后汉段纪明、魏邓艾、晋陶侃、蜀关羽、张飞、晋杜元凯、北齐慕容绍宗、梁王僧辩、陈吴明彻、隋杨素、贺若弼、史万岁、唐李光弼、王孝杰、张齐丘、郭元振二十二人。诏塑齐相管仲像于堂,画魏西河太守吴起于庑下,馀如昭等议。乙未,秘书郎直史馆管城梁周翰上言曰:“凡名将悉皆人雄,苟欲指瑕,谁当无累!一旦除去神位,吹毛求异代之非,投袂忿古人之恶,似非允当。臣心惑焉。”不报。在此次调整中,赵匡胤把韩信、吴起、彭越、关羽、张飞等名将从武庙中“请”了出去,理由是这些人有瑕疵,武庙中应“取功业始终无瑕者”。幸运的是,到了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韩信又被“请”回了武庙,所以宋徽宗宣以后的宋武庙“十哲”中有韩信。
吴起。上面已经说了原唐武庙排名,吴起位居第七。吴起是在宋乾德元年(963)六月和韩信一起被“请”出武庙的,理由也是有瑕疵。但吴起没有韩信幸运,宋徽宗对武庙名将进行重新调整时,吴起也没被再请回去。
白起。从上面的唐武庙排名看,吴起位列第二,如果配享张良不算,他就是第一。到了宋朝,赵匡胤却将他“清”出了武庙。宋朝建国之初,宋太祖赵匡胤幸武成王庙,历观两廊所画名将,以杖指白起曰:“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人去之。左拾遗知制诰高锡因上疏论王僧辩不克善终,不宜在配享之列。乃诏吏部尚书张昭、工部尚书窦仪与锡别加裁定,取功业始终无瑕者。白起和吴起一样,也没有韩信幸运,宋徽宗也没把他再请回去。
宋武庙十哲最后排位为:管仲、田穰苴、孙武、范蠡、乐毅、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勣、郭子仪。

武庙十哲

https://m.shanpow.com/dl/492790/

推荐访问:武庙十哲诸葛亮
《武庙十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相关阅读六十寿联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