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对联
曾氏族谱一:曾氏家谱字辈排序曾 ZENG   一 姓氏源流: 曾姓来源比较纯正,据有关史料查证,主要出自姒姓,为夏禹的后裔。相传帝舜时,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赐予禹姒姓。据《世本》、《元和姓纂》及《姓氏考略》所载,相传夏禹的第5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后,曾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一个叫“鄫”
曾氏族谱

曾氏族谱一:曾氏家谱字辈排序


曾 ZENG   一.姓氏源流: 曾姓来源比较纯正,据有关史料查证,主要出自姒姓,为夏禹的后裔。相传帝舜时,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赐予禹姒姓。据《世本》、《元和姓纂》及《姓氏考略》所载,相传夏禹的第5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后,曾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一个叫“鄫”的地方,在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少康的这一房子孙所建的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后去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就此世时代代承袭下来,一直流传到今天。 曾氏家族长久以来未曾有被外族或外姓冒姓的记录,现在曾姓的中国人,都是一脉传自太子巫,系出上古圣君夏禹,名副其实的四千年前是一家。所以,对于同姓联婚,曾氏家族一向严格禁止。  【宗圣公训及族规】screen.width-333) {this.width=screen.width-333;}if(this.height>screen.height) {this.height=screen.height;}" border=0 scaletop="675" scaleleft="355" scalebottom="1056" scaleright="647">曾氏家族很重视家训、家法。历代均遵从宗圣公曾子训: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三省诚身,道传一贯。”宗圣曾氏家规(清代同治十一年东南两宗共订):孝亲悦心,尊师扶幼;世袭立嫡,承嗣立长;嫡宗不婚,子嗣敏聪;抚子继嗣,同宗择姪;招赘为嗣,宗圣脉混;淫邪乱伦,圣规则罚。【曾氏派行及字辈】派者分也,行者同也。祖、孙、父、子名,兄、弟、叔、姪之分,自古有之。只有区别层次,才能以礼相称。曾氏繁衍至数代后,全国各地文形成无数派行,各派又有各派字辈。虽然清圣祖仁皇帝(康熙)为孔、颜、曾、孟赐了统一的名派,但仍有一些派行没有使用钦定派语。至清代著名“中兴”名臣曾国藩(派名:传豫)方从曾参第六十四代起达到全国统一。武城派行从曾参至六十二代无全国统一派行,自六十三代以清圣祖仁皇帝所赐:“弘、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15字,为圣裔排行命名,故谓之名派。其它各派行先人定的字句,以之取字,故谓房派。孔氏从六十一代始用此15字为名派。“弘”因敬避改作“宏”,曾氏尊孔从六十三代始用此字,迭至“祥”字则是七十七派。“继”字因曾族避大宗讳名改作“纪”。因此,自六十三代起,后来全国各派行统一使用名派15字是: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清朝道光年间,宣宗皇帝又续赐名派20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鼎、新、开、国、运、克、服、振、家、声。民国元年(1911年)大总统袁世凯还续赐名派20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武城曾氏字辈对照表:screen.width-333) {this.width=screen.width-333;}if(this.height>screen.height) {this.height=screen.height;}" border=0 scaletop="2128" scaleleft="355" scalebottom="2644" scaleright="885"> 曾氏武城与各支系派字辈对照表: screen.width-333) {this.width=screen.width-333;}if(this.height>screen.height) {this.height=screen.height;}" border=0 scaletop="2696" scaleleft="355" scalebottom="3335" scaleright="885"> 以上所有资料多摘自旅港曾姓宗亲会以及经本人整理完成.在此祝愿曾族同胞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家庭幸福!

曾氏族谱二:曾氏族谱

曾氏族谱
百科名片
   
曾氏族谱
曾姓的最早家谱修于何时,已无从可考,《宋史·艺文志》记载的曾肇的《曾氏谱图》一卷,算是曾姓的最早族谱了,该谱已佚。
目录
简介
曾姓家谱文献目录
曾姓家谱一
曾姓家谱二
曾姓字辈
简介
曾姓家谱文献目录
曾姓家谱一
曾姓家谱二
曾姓字辈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现存族谱大都是明以后所修;从地域上看包括安徽、湖南、福建、浙江、广东、广西、山东、四川、湖北、江苏、江西、香港、台湾、河南等地区,尤以福建、广东、四川、江西为多。
  其体例大多采用前序、后跋、中正文的体例,分别阐述修谱源起、家族起源、各支谱系、族规家法、宗祠祭祀等内容,其中尤以谱序最具影响和家族特色。
  另外,修谱往往都要请学者名流、政界要人或本族名人作序,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明代刑部尚书何乔新都曾为曾姓族谱作序。
编辑本段曾姓家谱文献目录
曾姓家谱一
  《温陵曾氏族谱》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
  《兴宁曾氏族谱》
  广东梅县《曾氏族谱》
  香港新界《曾氏历代宗亲谱》
  晋江《武城曾氏族谱》
  《清源曾氏族谱序》
  福建《上杭曾氏族谱》
  《江阴曾氏续修宗谱》
  《海虞曾氏家谱》
  汉寿《武城曾氏重修族谱》
  宁乡《武城曾氏重修族谱》
  湘乡《武城曾氏榔山族谱》
  湘乡《武城曾氏榔山族头江房谱》
  湘潭《淦田曾氏六修族谱》
  四川富顺《西湖曾氏祠族谱》
  福建德化县浔中镇《武城曾氏重修族谱》(民国三十七年重修)
  德化县浔中镇《武城曾氏重修族谱》
  安海《武城曾氏族谱》
曾姓家谱二
  曾氏宗谱口口卷明隆庆活字印本 北京大学卷
  安徽旌德·旌阳曾氏宗谱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王昌期等续修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崇本堂活字本四册北图
  湖南湘潭·石莲曾氏六修族谱三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曾自通、曾海南纂修清同治五年(1866年)追远堂活字本 十六册 北图、河北大学
  曾氏(族谱)世系表不分卷曾水照 1976年铅印本 精装一册 北文献会附注在台曾氏裔孙谱系
  曾氏族谱人事编、谱系编不分卷游有财 民国1971年创译出版社铅印本 精装一册 北文献会 附注在台曾氏裔孙谱系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清光绪间刊本 福建师大 注:谱始修于清嘉庆十一年曾毓樽、曾衍泳
  福建古田·曾氏家谱续修(清)曾新修四年(1907年)稿本 一册 福建图
  海虞曾氏家谱不分卷曾达文 清光绪—一册 哥伦比亚大学
  海虞曾氏家谱六卷曾达文民国十三年清光绪三十十年活字本铅印本
  曾氏四修族谱十六卷附曾传着 清光绪二十六年活字本 十四、十六册 哥伦比亚大学
  广东潮洲·潮郡九邑曾氐宗祠祠簿一册(清)光绪十七年曾董理等纂修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重刊本 广东汕头市档
  广东潮阳、惠来《武城曾氏潮阳联修族谱》6卷 凤岗介福堂 曾宪新主编 2001年编修
  广东兴宁·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庆良 民国十三年油印本一册 广东兴宁、日本静嘉堂
  广东·蕉岭曾氏族谱不分卷(清)曾毓郯重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刻本 广东中山图 注:版心作《武城曾氏重修族谱》
  广东·梅县曾氏祠不分卷 (清)曾祖禹、曾景行纂修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序刻本 一册 广东中山图 注:封签作《梅城凤尾阁曾氏大宗祠谱》
  广东·南海曾氏家谱不分卷绪三年(1877年)钞本 广东中山图
  广东·南海曾氏族谱不分卷绪五年(1879年)刻本 广东中山图 (清)曾梦鸿等编 清光 (清)曾毓郯重修 清光注:版心作《武城曾氏重
  广东潮洲·潮安敬慎堂曾氏家谱不分卷 (民国)曾清河修 民国十八年(1929年)石印本一册 广东中山图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广西容县文管注:残存本载有山东嘉祥、湖南宁乡、广西容县三地曾氏
  曾氏族谱不分卷曾氏族谱编委会 1971年创译出版社铅印本 精装一册 国史馆 附注曾氏裔孙谱系
  福建·长乐县感恩村曾氏族谱不分卷 (民国)曾尊椿等修 民国十九年(1930年)长乐曾氏石印本 四册 哈尔滨师大、福建图 注:清乾隆四十六年曾承苞始修
  海虞曾氏家谱不分卷曾达文 清光绪二十年木活本 一册 哈佛大学
  曾氏四修族谱十六卷曾传着 1967年影印本 哈佛大学
  曾氏族谱不分卷游有财、曾氏族谱编辑委员会年铅印本 一册 哈佛大学
  安徽黄山·太平曾氏重修族谱二十九卷首一卷(清)曾书之,曾高望纂修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守约堂木刻本 三十九册 河北大学
  安徽黄山·曾氏文献存征五卷曾士璋辑 清木刻本 二册 河北大学 注:版心作《太平曾氏通介房谱》
  湖南衡阳·曾氏六修族谱(清)曾育才修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宗圣堂木刻本 二册 河北大学
  山东历城·曾氏家乘略二卷 (清)曾自尚增辑 清乾隆二十年(1755)钞本一册 河北大学
  四川成都·曾氏通谱(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修民国三年(1914年)重镌本一册 河北大学(二部)
  湖北新洲·武城曾氏重修族谱(民国)曾百容等续修民国十九年(1930年)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大渡乡 注:清光绪三十一年曾少衡创修
  湖北新洲·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一卷 (民国)曾毓南、曾广发重修 民国十九年(1930)木刻本湖北新洲县红旗乡曾寨村注:清咸丰十一年曾毓楷、曾红万等首修(湖北新洲)武城曾氏宗谱八卷 (民国)曾志益重修民国十二年 (1923)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徐古镇万岗村
  武城曾氏族谱二卷木刻本 湖南来凤县志办注:该族散居湖南龙山、湖北来凤等地
  湖南·湘乡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 (清)曾嘉言、曾大型等修,曾林书、曾克能等纂修 清嘉庆四年(1799年)刻本 一册 湖南图
  湖南·曾氏支谱齿录不分卷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写本 湖南图 注:该族散居衡山、湘乡等地
  湖南湘乡·武城曾氏续修族谱口口卷首一卷 (清)曾贯之、曾得宗修,曾志坚、曾纪英等纂清同治八年(1869年)活字本 湖南图 存八卷
  湖南湘乡·曾氏田宅族谱口口卷 (清)曾瀛、曾尚录等纂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刻本 湖南图 存卷1、2、3
  湖南·武城曾氏七修族谱四卷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活字本 二册 湖南图(存卷1、2,又一部存卷首)
  湖南湘乡·曾氏四修族谱十六卷首四卷(清)曾传着、曾怀柳等修,曾毓绪、曾广镕等纂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活字本湖南图(存卷9)、美国
  湖南·湘乡田田曾氏续修族谱口口卷首二卷 (民国)曾芸阁、曾茂才纂修 民国六年(1917年)武城堂活字本湖南图(存卷首上)
  湖南益阳·曾氏四修族谱口口卷首四卷 (清)曾昊继纂序清光绪十八年(1892) 活字本 湖南图(存七卷)
  湖南湘乡)武城曾氏衍湖南湘乡大界五修族族谱十九卷首一卷(民国)曾广杰纂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活字本 湖南图(存十七卷)
  湖南湘乡·武城曾氏重修族谱四卷首一卷(清)曾心德、曾连胜修,曾连峰、曾祯祥纂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活字本 十二册 湖南图(又一部存二册,又一部存三册)
  湖南衡阳·衡西曾氏五修族谱不分卷(民国)曾祉续修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养志堂活字本 七册 吉林大学
  曾氏宗谱不分卷曾星炳等续修 民国五年(1916年)活字本 一册 吉林大学
  江苏常熟·曾氏家乘不分卷(清)曾彬文辑 民国钞本 一册 江苏常熟市图 注:曾彬文卒于清咸丰十年,后人增辑记事至宣统间
  江苏南京·武城曾氏派衍金陵族谱口口卷苏南京市档(存卷3、4)
  江西吉安·梅山曾氏重修族谱木刻本记事至清光绪十六年
  江西·曾氏宗谱四卷江西铜鼓县丰田木刻本江西档 (江西)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 清光绪三十三(1907年)木活字本一册 江西图 残
  江西·袁郡曾致昌祠谱口口卷 (民国)曾大方等纂修民国四年(1915)鲁国堂木活字本江西图
  江西吉安·曾氏族谱不分卷(清)曾世珍等纂修庆三年(1798年)木活字本 一册 江西图
  江西萍乡·萍邑曾氏祠册一卷(清)曾元善等纂绪间木活字本一册 江西图清喜清光
  江西修水·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清)曾照临等纂修 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木活字本 二十八册 江西图
  江西·袁祠曾氏族谱四十三卷前编二卷后编一卷(清)曾挺森等纂修 清同治元年(1875年)鲁国堂木活字本 江西图(存七卷)
  江苏常熟·海虞曾氏家谱不分卷 (清)曾达文纂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常熟曾氏义庄活字本一册 历博、上海图、江苏常熟市图、江苏苏州市图、日本、美国注:首修于明曾玉梁
  四川成都·曾氏通谱蜀支谱不分卷(民国)曾启濂、曾尔楷等修民国三年(1914年)成都曾氏墓祠刻本 历史所、河北大学(二部)、南京大亨、四川图 注:清乾隆五十八年曾痴园始修
  曾氏族谱不分卷游有财1967年创译出版社铅印本精装一册 林添福 附注在台曾氏裔孙谱系
  湖南·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清)曾容光等重修影印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刊本 四册 美国
  香港·新界曾氏族谱不分卷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写本 一册 美国
  香港新界·沙田曾大屋三利祖族谱不分卷 写本 一册 美国
  武城曾氏家乘一卷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序木活字本 美国
  武城曾氏谱原残口口卷(清)曾文王撰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刊本 美国(存卷1)
  武城曾氏家乘十卷编修者不详清乾隆四十六年木活本六册美国国会
  武城曾氏续修家谱不分卷清刻本 一册 南京大学
  江西吉安·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清)曾毓蹲、曾衍咏同修 清嘉庆十一年(1806年)刻本 南开大学、南京大学
  江苏常熟·海虞曾氏家谱六卷(民国)曾达文等纂修民国十三年(1924)常熟曾氏义庄排印本 三册 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吉林大学、江麻苏州市图、江苏常熟市图、美国
  山东嘉祥·武城(曾氏)家乘八卷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序刊本 六册 日本
  广东兴宁·曾氏族谱不分卷(民国)曾庆良等重修 民国十三年(1924年)油印本 一册 日本、美国
  武城曾氏谱原残一卷曾文玉 清光绪二十二年刊本日本东京帝大
  曾氏家训八卷 曾克专 民国铅印本一册 日本东京帝大
  山东嘉祥)武城曾氏重修族谱四卷(清)曾宪柘主修清官统二年(1910年)木刻本 山东嘉祥县满洞乡南武山村
  江西吉安·庐陵曾氏家乘口口卷(明)曾孔化辑 明嘉靖刻本上海图 存五卷
  江西吉安·庐陵曾氏家乘六种三十二卷(明)曾孔化编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刻本 上海图、天一阁
  富顺·曾氏宗圣支谱曾昭煌等编修 民国石印本 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绵竹·曾氏家谱不分卷(清)曾文生续修 清咸丰间刻本 一册 四川图 注:此谱首修于清乾隆年间曾仁山
  四川·富顺曾氏宗圣支谱不分卷 (民国)曾昭煌编纂民国间石印本 四川图(存一册)
  四川简阳)曾氏宗谱不分卷 清刻本 四川图(存一册)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清钞本 四川图(存一册)注:记事迄同洽年间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清光绪忠谋堂刻本 四川图 (存一册)
  武城曾氏全国通谱七卷(民国)曾贡三、曾介圭重修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石印本 四川宣汉县档(缺卷7)
  湖南宁乡·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清)曾毓郯等纂
  民国间湖南宁乡曾氏南宗总局活字本四册 四川重庆市图注:清嘉庆十一年修,此为四修
  四川内江·武城曾氏重修族谱十二卷(清)曾锡光、曾传谷纂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内江曾氏宗祠刻本 十二册 四川重庆市图 注:清嘉庆十一年曾毓樽初修
  福建晋江·三峡瑞峰公派下族谱(清)曾濠修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晋江·曾氏族谱龙山部份清康熙六十年(1722年)钞本一册 台湾
  福建南安·台湾曾氏族谱(清)曾庆云序,曾永和题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宁化·曾氏世次源流族谱(清)曾光清修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宁化·曾氏世系谱(清)曾光清修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平和·燕翼堂曾氏族谱(清)霞山氏修 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同安·顶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清)曾昆和修清道光元年(1821年)钞本 一册 台湾
  福建永定·太平寨曾氏家谱(清)曾玉音原修 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钞本 一册 台湾 注:记事补止清光绪六年
  福建永定·曾氏雍睦堂题名谱 (清)曾玉音重修,曾味根续修,曾庄、曾文鳌三修 清乾隆四十五年(1739年)钞本 一册 台湾
  广东梅县·曾氏家谱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钞本 一册 台湾
  武城曾氏重修宗谱口口卷(清)曾纪湖修 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刊本 十一册 台湾
  曾氏族谱不分卷 (清)曾玉音修 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钞本一册 台湾
  广泽尊王谱系纪略不分卷曾天爵 1968年油印本平装一册 万万斋 附注五代闽南安郭忠福后受封广泽尊王之谱传、附土库凤山寺尊王版画像
  曾氏先贤史略特辑不分卷(美国纽约)曾纯利 1958年纽约曾三省堂铅印本 平装一册 万万斋
  台北市曾氏宗亲会会讯不分卷 曾氏会讯编委会 1962年台北市曾氏宗亲会、曾纪华铅印本 平装一册 万万斋、北文献会
  大界房(曾氏)四修族谱不分卷(清朝)曾广祚 1967年台湾学生书局景印本 精装一册 万万斋、北文献会、国史馆附注湘乡曾氏文献、曾约农、曾宝荪等在台重印曾氏大界房族谱
  宗圣志不分卷(明朝)曾承业宗圣奉祀官府、1968年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本 精装一册 万万斋、北文献会、国史馆附注曾宪口等在台湾重印宗圣传记事略
  曾氏家乘五卷曾克专 1958年曾克专铅印本 平装一册 万万斋、省文献会、北文献会 附注由赣人闽曾氏庐陵公裔孙谱系
  沙田曾大屋三利祖族谱不分卷编修者不详 写本册 香港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刊本四册 香港大学
  武城曾氏宗圣志谱二十卷册香港大学曾容光 清光绪十六年影印曾宪 1968年刊本
  新界曾氏族谱不分卷编修者不详 清光绪十七年写本一册 香港大学
  曾氏家乘五卷曾克专 1958年铅印本 一册 香港大学
  曾氏家乘不分卷他家谱学会
  福建·曾氏族谱谱学会缩微胶卷曾克专 1958年铅印本 一册 犹曾六郎 刊本不分卷 一册 犹他家
  福建·曾氏族谱不分卷编修者不详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曾氏族谱不分卷编修者不详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1969年刊本 1969年刊本
  福建·曾氏族谱不分卷曾朝清 1964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海澄·曾氏家谱不分卷曾柱 1984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晋江·曾氏族谱不分卷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晋江·曾氏族谱不分卷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南海·曾氏族谱不分卷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宁化·曾氏族谱不分卷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宁化·曾氏族谱不分卷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曾清贤刊本 一册 犹曾元辅 民国十五年刊本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册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册曾得昌 刊本 一册
  福建平和·曾氏家谱不分卷编修者不详 民国三十七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平和·曾氏家谱不分卷曾真枝 1980年刊本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平和·曾氏族谱不分卷册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同安·曾氏家谱不分卷一册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林碧珠 1985年刊本 (福建同安)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取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同安·曾氏族谱不分卷一册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武平·曾氏族谱不分卷一册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武平·曾氏族谱不分卷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曾人格 1975年刊本曾蓬辉 1983年刊本曾庆祥 刊本 一册 犹
  福建永定·曾氏族谱不分卷曾玉音 清嘉庆十二年刊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广东博罗·曾氏族谱不分卷曾修山 1971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广东程乡·曾氏族谱不分卷一册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广东海丰·曾氏族谱不分卷本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曾湘江 1963年刊本编修者不详 1968年刊
  广东嘉应·曾氏族谱不分卷编修者不详 清乾隆二十五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广东镇平·曾氏族谱不分卷曾义秀 1984年刊本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龙山系·曾氏族谱不分卷曾呈贞 1976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南邑·曾氏家谱不分卷杨朝逢、杨丹桂 1974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台湾·曾氏族谱不分卷曾庆云(序)、曾永和(题)清光绪三十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头公派下曾氏家谱·不分卷曾丽纹 1979年刊本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武城·曾氏族谱不分卷编修者不详 清嘉庆九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雾峰·曾氏族谱不分卷曾申甫 民国十二年、1976年 (续抄)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永定·曾氏雍睦堂题名谱不分卷曾玉音、曾味根、曾庄、曾文鳌清乾隆四十五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家世系统图不分卷曾焕魁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列代祖先祭祀表及户口誊本·不分卷编修者不详 1982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传家宝(曾氏族谱)不分卷曾元辅 1984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稻江曾氏族谱不分卷曾玉音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惠安獭江曾氏族谱不分卷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福建惠安獭江曾氏族谱不分卷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民国十六年刊本 一册曾颐和 刊本 一册曾颐和 1967年刊本
  广东省揭阳县西门外五经富客属宗圣曾子五十五世孙支系族谱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1982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黄帝至夏禹历代远祖史料集不分卷 曾颐和 1977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回忆录不分卷曾勤华 1978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家谱(曾氏)不分卷曾聪恕会缩微胶卷
  家族簿不分卷编修者不详会缩微胶卷刊本一册 犹他家谱学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
  金湖春秋(曾氏等家谱)不分卷 曾人口(曾启修) 1978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开澎始祖诰公派下族谱不分卷 曾江海、曾其明、曾荣宗、曾根旺 1984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龙山家谱不分卷曾一平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龙山派曾氏家谱牒(正本)不分卷 陈家驹 民国六年刊本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龙山世系,第六十五派才公直系考直系图不分卷曾份1978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鲁国堂上曾氏历代始太高曾祖考妣之神位不分卷 彭素娟(抄) 1985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鲁国堂曾氏历代族谱不分卷曾和文(重抄) 1970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鲁国堂族谱(曾氏)协春分堂不分卷曾蓬辉 1983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南投曾质朴公派下家谱不分卷 曾海倾 1973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
  平和族谱不分卷曾焕枝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嵌顶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一册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1957年刊本 一册 犹他曾昆和 清道光元年刊本
  泉郡龙山分派于台湾此路海山郡板桥庄下深丘曾氏历代家承不分卷 曾人焕 民国三十二年刊本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荣泉家谱(曾氏家谱)不分卷 曾荣泉 民国十一年刊本 一册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汝拱汝潮曾公派下裔孙族谱不分卷曾盛和 1982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三省鲁国郡曾氏族谱不分卷曾来 1982年刊本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三省堂尚上历代祖高曾祖考妣神位不分卷曾清发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三省堂曾氏族谱不分卷编修者不详 1985年刊本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三峡瑞峰公派下族谱不分卷曾濠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神经簿不分卷编修者不详 民国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清乾隆四十六年刊十八年刊本 一册十六世曾六一公派下家系表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世系族谱(曾氏)不分卷 曾忠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1952年刊本 一册
  台北竹堑曾氏族谱序、曾氏家谱不分卷 曾金定 刊本 一册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台湾桃园永安村曾姓沿起及原籍界台籍历代谱序不分卷 曾门 1962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太平寨曾氏家谱不分卷曾玉音 清嘉庆十二年、清光绪六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武城堂家谱不分卷曾进松 民国二十六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武城曾氏重修宗谱不分卷曾纪湖 清道光十七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雪兰莪曾氏宗祠族谱不分卷 曾庆贤 1960年刊本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燕翼堂曾氏族谱不分卷霞山氏 清咸丰十一年刊本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依照童印族谱抄族谱(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祥富 民国二十六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永定迁台曾氏派字系统表不分卷曾子中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元才公系统图不分卷编修者不详 刊本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宝荪回忆录不分卷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东灿家谱表不分卷 1976年刊犹他曾宝荪 1969年刊本 一册
  曾东灿家谱表不分卷曾东灿 1980年刊本 一册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国堂族谱不分卷曾富雄 1982年刊本 一册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家系图(曾家谱)不分卷编修者不详 1958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家族谱不分卷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家族谱记录簿不分卷曾水发 1959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家祖簿不分卷编修者不详 1977年刊本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见龙公尝系统图不分卷编修者不详 刊本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景和家谱表不分卷曾景和 1981年刊本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丘渊源考不分卷曾清贤 1981年刊本 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世系表不分卷曾水照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第六十五派才公房直系考不分卷本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册 1976年刊本编修者不详曾氏黄氏梁氏族谱不分卷 编修者不详 刊本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家乘不分卷 曾克专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家礼簿不分卷曾荣村会缩微胶卷
  曾氏家谱不分卷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家谱不分卷册 1958年刊本 一册 犹他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编修者不详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家谱不分卷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家谱不分卷缩微胶卷
  曾氏家谱不分卷胶卷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曾连科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曾秋林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曾松麟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曾嵩生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
  曾氏家谱蔡惠荣(抄)不分卷 1979年 刊本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家学序编不分卷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家族原谱不分卷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曾克专 1962年刊本曾文楷 1977年刊本 一册
  曾氏历代系统表不分卷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七十三世伯杂公家谱不分卷曾颐和 1961年刊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世次源流族谱不分卷曾光清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世次源流族谱不分卷曾光清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清道光二十六年刊清道光二十六年刊
  曾氏世系谱不分卷曾光清 清道光二十六年刊本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世系图(平和衍台湾部份)不分卷编修者不详 1967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手抄族谱不分卷曾火顺 刊本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系统图不分卷编修者不详 刊本谱学会缩微胶卷册犹他家谱册 犹他家曾氏裕振公派高祖十七世日恭公支派系家谱不分卷 曾监灶 1981年刊本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渊源不分卷编修者不详 1960年刊本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源流大宗谱(抄录式)不分卷曾锦祥(抄)十六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宗族世谱不分卷曾阿山 1975年刊本册民国三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南投镇内兴里)不分卷曾炳炉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平和部份)不分卷 曾添福 民国本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1974年刊十一年刊
  曾氏族谱(神经簿)不分卷编修者不详 民国二十四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屏东全台宗圣公祠六大户派下不分卷然 1974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不分卷编修者不详 1957年刊本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安曾氏族谱不分卷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不分卷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不分卷编修者不详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1957年刊本 一册
  曾氏族谱不分卷游有财 1967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德才 1977年刊本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不分卷曾三捷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振 刊本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抄录不分卷 曾金莲 1975年刊本一册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龙山部份不分卷编修者不详 清康熙六十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五十五派公房不分卷曾建安 民国三十八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序不分卷编修者不详 民国十二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族谱序不分卷曾焕进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祖谱不分卷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氏祖先忌辰表不分卷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文滔药簿(后附曾氏族谱)不分卷曾文滔 民国二十二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宪泽家谱表不分卷曾宪泽 1980年刊本 一册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姓系统一览表不分卷曾文楚 1977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姓族谱不分卷编修者不详 1976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曾姓族谱不分卷彭玉旺 1966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张曾家族谱不分卷曾新德 民国十五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张哲山传不分卷曾和安 1978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彰化花坛白沙村曾家族谱不分卷 曾耀东 1977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镇平南山曾氏族谱不分卷 曾秋月 1970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竹堑曾氏族谱不分卷曾银镂 1958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竹堑曾氏族谱手抄部份不分卷曾肇珠、曾蓝投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子孙宗族芳名簿不分卷编修者不详 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祖考口仁善子嵩曾公系统表不分卷曾子嵩 1961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祖谱(永定移台曾氏家谱)不分卷曾宪毅 1980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祖宗谱序不分卷曾戌坤 1972年刊本 一册 犹他家谱学会缩微胶卷
  浙江常山·定阳桂岩曾氏宗谱九卷首一卷(清)曾宗鲁纂修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大桥头乡连塘村老坞 不全
  浙江常山·曾氏宗谱口口卷民国三年(1914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大桥头乡新村白谷圩(存卷3)
  浙江常山·定阳曾氏宗谱三卷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油印本 浙江常山县东鲁黄坞岭路底蓬
  浙江常山·武城曾氏族谱十卷清宣统元年(1909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芙蓉乡占汗村
  浙江常山·前川曾氏宗谱口口卷(民国)王朝佐重修民国十四年(1925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毛良坞乡前庄坂(存 卷1、2)
  浙江常山·续修曾氏宗谱常山龙尧麦圹世系不分卷 民国十六年(1927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狮子口乡麦坞村长家圩
  浙江常山)定阳归严曾氏宗谱口口卷 民国十二年(1923年)木刻本(序)浙江常山县五里乡山底村石冈(存卷首、7);浙江常山县大桥头乡水牛坞村(存四卷)
  浙江常山)续修曾文定公族谱十二卷 (清)魏定国续修 清乾隆四年(1739)木刻本浙江常山县招贤乡箬溪村
  浙江常山·曾氏族谱不分卷(清)符璋重修 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木刻本 浙江常山县招贤乡箬溪村
  浙江常山·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不分卷(民国)郑凤池, 曾繁仁续修民国间刻本 浙江常山县招贤乡外方山村、箬溪村 注:始修于清道光十七年曾纯瑚
  浙江常山·曾氏宗谱四卷(民国)曾职员 曾绍曾重修 民国十四年(1925年)木刻本(序)浙江常山县招贤乡游林 村上东坑 注:始修于清宣统二年徐燮
  浙江腊溪·石坑曾氏宗谱三十八卷民国十五年 (1926年)木刻本 浙江兰溪县高潮乡
  浙江松阳·午岭曾氏宗谱五卷民国二十八年(1939) 木刻本 浙江松阳县四都乡午岭村
  海虞·曾氏家谱(六卷)(民国)佚名纂修民国二十四年铅印本 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感恩村曾氏族谱(民国)曾尊椿等纂修民国二十年石印本 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石莲曾氏六修族谱(清)曾海南等纂修 同治五年追远堂刻本 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太平曾氏重修族谱(二十九卷首一卷)(清)曾书之,曾高望纂修嘉庆二十三年守约堂刻本 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清)曾毓纂修 嘉庆十一年刊本 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曾氏家乘(不分卷)(民国)佚名修民国抄本 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曾氏家乘略(二卷)(清)曾尚增辑乾隆二十六年 抄本 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曾氏家谱(清)曾新续修光绪三十四年稿本 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曾氏六修族谱(清)曾育才修道光二十一年宗圣堂刻本 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曾氏蜀支谱(民国)曾尔楷修民国三年刻本 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曾氏蜀支谱(不分卷附曾氏通谱)(民国)曾启濂修民国三年刻本 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曾氏通谱(清)佚名修乾隆五十八年修,民国三年刻本 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曾氏文献存征(五卷)(清)曾士璋辑清代敦本堂刻本 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山东嘉祥·曾氏宗圣志二十卷(清)曾国荃修,王定安 编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南京刻本 六册 中央民院、日本 注:初修于明万历间,此为三修
  湖北黄陂1995年修-------------------------------------------------------
编辑本段曾姓字辈
  辈分就是家族中的世系次第关系,又称辈、辈行。字辈是辈分的代表字,中国古代每个家族的字辈谱是十分讲究、严肃的,族谱中字辈谱往往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而且,到了清代,封建统治者还专门为曾颜孔孟四姓御赐统一的名派。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曾姓第 63派(“派”与“传”、“代”、“世”同义)起使用圣祖仁帝所赐的3句、15字名派:
  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后宣宗成皇帝续赐名派2句、10个字:
  令德维垂佑,钦绍念贤扬。
  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刚建立时,大总统袁世凯(一说是孙中山,又说为孔子七十六代孙令贻所续)又为曾氏赐名派4句、20个字:
  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蔚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曾氏家族在统一辈序之前,各地曾氏没统一的辈序,龙山派语为:
  奎璧呈云瑞,人文焕国华;召衡思继武,鼎甲励承家。
  一贯书绅永,千秋锡福遐;眙谋资燕翼,世业仰清嘉。
 

曾氏族谱三:曾氏族谱


曾姓,拼音:zēng xìng 。
曾姓,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兰陵县(原苍山县)西北一带,曾姓在我国人口众多,以仁孝礼义而著称于世,曾姓历史名人有孔子的弟子曾子,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曾国藩,近代抗日英雄曾生等。
是轩辕黄帝的后代,夏禹王(禹姓姒氏)的六十三世孙。据统计,按人口多少,曾姓为中国第38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 0.49%,人口大约有600多万,尤以湖南、四川、广东、江西、福建等省为多。
释义
曾,是古代蒸熟物的炊具。甲骨文中的“曾”字形是:下面田字形乃蒸锅用的“箅子”,上面逸出的两笔恰是蒸汽,表示蒸汽的上升和虚渺之景。金文的曾字,在下边增加了一个“口”形,表示蒸锅下部为盛水用的锅。小隶和楷书皆由此而来,构型基本一致,只是下部的“口”中增加了一横,表示蒸锅内有水。后来字形的发展出现甑,使得曾只表示虚之意了,失去了本义。
古代蒸熟物的炊具称为甑,在夏朝初期业已流行,而盛行于夏、商两代。发明甑的部落称为曾,带瓦字的甑是后人加上去的,原本没有“瓦”。曾人以甑为其氏族图腾,并确定了氏族名和族徽,曾人所居制造甑的地方自然是最早的曾地了,后来随着曾人的迁移,出现了许多带曾的地名,有规模和围墙的地方称曾邑,或加“阝”旁为邮,最终形成了鄫国,出现了鄫、曾等姓。
姓氏渊源
曾氏是轩辕黄帝的后代,夏禹王(禹姓姒氏)的六十三世孙。黄帝二十五子昌意为曾姓之祖,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尧命禹父亲鲧治理水患,而鲧治水九年无效。舜继承尧位后仍命鲧治水,结果劳民伤财而没有消除水患,于是便杀鲧于羽山,舜并命鲧子禹继续治水。禹受命后,为了治理水患从二十岁开始,历时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采用疏导的方法,终于消除了水患。因获得重大的历史功绩,舜让禹继位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后世尊称为大禹。禹继承舜位后制定了刑法严格惩罚违令者,因而势力日益强大。时过多年后他因年老力衰,按当时禅让制应让东夷部落联盟首领皋陶的儿子伯益做继位人,因皋陶父子都帮助禹治水。但禹死后众多部落联盟的首领却反对伯益而归顺禹的儿子——启。启联合各部落首领的势力,杀掉伯益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其建都于阳城,即今河南登封县的东南部。启生仲康,康生帝相,相生少康,少康封其次子曲烈为甑子爵,在甑(今山东临沂市苍山县向城镇)建立鄫国,为鄫国之始。古以封地为姓,曲烈便从此姓鄫。少康的这一房子孙所建的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后去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此为曾氏得姓之始。后人尊曲烈世子巫为曾氏第一世祖。从曲烈至巫改为曾姓,经历54传至巫,58传至曾参。
曾参,俗称曾子,字子舆,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人(今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满硐乡南武山村,一说山东省临沂市平邑县魏庄乡南武村)。生于周敬王丙申(十五)年(公元前505年)十月十二日,十六岁拜孔子为师。尽传孔子之孝。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的修养方法,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先祖),民德归厚,犯而不校(计校)的主张。《大戴礼记》对其言行记载甚详,相传《大学》一书是他所著,后世尊为“宗圣”。目前曾姓均以宗圣公曾参作为自己的开派祖先。
宗圣公曾参是武城曾氏的开派祖先。曾参字子舆,巫的五世孙,生于东鲁,移居武城,十六岁拜孔子为师。孔子的孙子孔汲(子思子)师从参公,又传授给孟子。因之,曾参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学学派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和建树。他的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及其宝贵的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立和谐社会的,丰富的思想道德营养。曾参以他的建树,终于走进大儒殿堂,与孔子、孟子、颜子(颜回)、子思子比肩共称为五大圣人。
曾氏出自姒姓,为夏禹的後裔。相传帝舜时,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赐予禹姒姓。据《世本》、《元和姓纂》及《姓氏考略》所载,相传夏禹的第5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後,曾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一个叫“鄫”的地方,在今山东省兰陵县西北。其後代用原国名“鄫”为氏,後去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就此世时代代承袭下来,一直流传到今天。中国五圣人之一的宗圣——曾子乃巫公之五世孙。曾氏家族长久以来未曾有被外族或外姓冒姓的记录,如今曾姓的中国人,都是一脉传自太子巫,系出上古圣君夏禹,名副其实的四千年前是一家。当代中国少数民族中土家族、彝族、苗族、黎族有此姓,但有大部分是汉改少民而来,而且绝大部分少民曾姓的父系都是汉族,因为与当地少民杂居而改的,但从祖辈的族谱可以知道是较纯正的汉族所以“天下一曾无二曾”是正确的,四千年前是一家,不要身份证的民族身份所迷惑。
 
一、姓氏源流
 
第一个渊源:源于姒姓,出自夏王朝缔造者大禹的后裔姒曲烈,属于以国名为氏。
  相传在帝舜时期,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赐予达禹为姒姓。
  四千多年前,在中国黄河中游的许多氏族、部落,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很大的部落联盟“华夏部落联盟”。
  在尧帝为华夏部落联盟领袖的时候,世界进入了大洪水时期,持续了很长时间。田地被淹没,庄稼被冲毁,房屋倒塌,牲畜死亡。洪水泛滥,逼得人们逃上高丘或山上去找洞穴避难。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们,不少人就在大树上搭起木架巢居。洪水时涨时退,人们根本无法耕种。
  黄帝族的后裔中有一位名鲧、号若阳的人,为夏部落酋长,被敕封在崇(今河南登封崇山),为崇伯,赐姓姒。鲧是一个很能干的人,他生性耿直,为人有些恃才自负。
  尧帝命鲧去治理洪水。鲧虽然也辛辛苦苦地奔波了九年,修筑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堤防,但是堵了东边西边溃堤,围了南边北边泛滥,始终没有把洪水制服。这时尧帝由于年老,禅位于舜帝。
  舜帝见鲧治水已经九年,非但没有成功,反而使人民遭受了更大损失,就革去了鲧的职务,任命鲧的儿子大禹去继续治理。大禹联合了共工氏和伯益、后稷等许多部落,总结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放弃了筑堤堵水的办法,改用疏导的办法。他根据地形的高低,疏通河道,排除积水,让洪水顺着河道宣泄,流向大海。
  大禹经过十三年的持续努力,终于制服了洪水。大禹聪明能干,吃苦耐劳,为天下人谋利益,一心扑在治水事业上。治水十三年,曾经三次经过自己家门,却没有回家去看一看,“三过家门而不入”遂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佳话。
  由于大禹治水劳苦功高,得到了各地区氏族部落的拥戴,享有很高的威信。
  舜帝年老以后,以大禹治水有功,禅位于大禹继任了部落联盟首领。
  在大禹当政时期,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已经很大。按照传统的“禅让”制,大禹也事先推荐了一个人,即曾经帮其治理政事的东夷族首领皋陶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不料皋陶早逝,大禹又推荐皋陶的长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是,当大禹年老逝世后,联盟部落中各氏族部落却大多拥戴大禹的儿子姒启继承首领之位,这就是历史上记载的“大禹传子”。
  从此,氏族公社的部落联盟的选举禅位制度被废除,变为家族世袭王位制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王朝出现了。
  夏启逝世后,他的儿子姒太康即位,史称夏太康。夏太康是个昏庸的君主,他整日不管政事,专爱打猎。有一次,夏太康带着随从到洛水南岸去打猎,越打越起劲,一百来天还没回家。
  那时候,黄河下游的东夷有穷氏部落首领名叫后羿,是一个神箭手,百发百中,他看到夏太康整日游玩打猎,不理朝政,就亲自带兵守住洛水北岸。待夏太康带着一大批猎得的野兽,兴高采烈地回来的时候,在洛水边发现对岸全是后羿的军队,拦住他的归路。夏太康没法,只好在洛水南面过着流亡生活,不知所终。于是后羿另立夏太康的兄弟姒仲康为夏王,史称仲康,却把王朝实权抓在自己手里。
  夏仲康逝世后,后羿干脆把夏仲康的儿子姒相撵走,夺了夏王朝的王位。但后羿也不理朝政,和夏太康一样四出打猎,把王朝政事交给亲信寒浞管理。寒浞是一个野心家,他瞒着后羿四处收买人心。有一天后羿打猎回来,寒浞就趁后羿酒醉将他杀害了。
  寒浞杀后羿夺占王位,还霸占了后羿的妻妾,并生下两个儿子:长子叫寒浇,次子叫寒殪。寒浞怕姒姓贵族再跟他争夺权势,便派儿子寒浇率军将被后羿撵走的姒相杀死。当时姒相的妻子后缗已怀孕在身,见姒相被杀,就从城墙一个洞中逃了出来。
  后缗,是夏王朝诸侯中有仍氏部落之女,所以她逃出后就直奔有仍(今山东济宁)。后缗回到娘家后不久便生了个儿子,这个姒相的遗腹子就是姒少康。有仍氏部落首领因姒少康是姒相遗孤,就对他特别爱护。
  姒少康长大后,有仍氏便命他作了牧正,主管畜牧。在姒少康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后,对寒浞和寒浇满怀仇恨。而姒少康在有仍氏的国度中作牧正的事,很快就被寒浇知道了。寒浇派了亲信椒前往有仍氏寻找姒少康。椒还没到,姒少康得到了消息,遂从有仍逃奔到有虞(今河南虞城)。
  有虞氏部落酋长名叫姚虞思,是舜帝之后有虞氏部落大首领,世代与大禹一族亲善。在得知姒少康是姒相之子后,姚虞思不但热情接纳,并任命姒少康为庖正,掌管膳食,还将两个女儿(二姚)嫁给他,又把纶邑(今河南虞城)分封给他。在纶邑,姒少康有了十里见方的土地,还拥有了一旅兵卒(五百)供其使用。于是,姒少康便以纶邑为根据地,积蓄力量,暗中联络夏王朝的其他贵族、诸侯,准备复国。
  就在姒少康准备恢复夏王朝的同时,有个逃居在有鬲(今山东德州)的遗臣名叫伯靡,也在积极地准备复夏活动。姒少康知道后,就与伯靡联合起来,正式开始进攻寒浞。姒少康首先派亲信女艾前去刺探寒浇的情报,同时派自己的儿子姒季杼去引诱寒殪。然后,姒少康亲自率军消灭了寒浇,姒季杼的军队也灭了寒殪,伯靡则率领斟灌、斟寻之师讨伐寒浞,迅速攻下了夏邑,杀了寒浞。
  公元前2079年(断代工程则认为是公元前1913年),伯靡和夏后氏贵族们拥立姒少康继位为夏王,重新恢复夏王朝的统治,史称“少康中兴”。各地的诸侯、方伯得知姒少康回到了夏邑,维护了夏朝原有的统治,又都纷纷带着贡物前来朝贺。
  夏少康从小就经历过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深切感受民众疾苦,因此在他执政时期(盘古王表记载为公元前2079~前2058年在位;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1913~前1890年在位),立即恢复了管理生产的稷官制度和管理水利工程的水正制度,并挑选得力的人选担任这些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官职。从此,社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民众的生活状况大大改善,夏王朝的统治也得以巩固。
  据史籍《世本》、《元和姓纂》、《姓氏考略》等文献记载,夏少康中兴了夏室后,曾把自己最小的儿子姒曲烈封于鄫(今河南方城),为侯爵,建立鄫国,世代相袭为鄫侯。
  到了周武王姬发在商末帝子受辛三十一年(西伯侯姬发十一年,公元前1123年,断代工程认为是公元前1046年)灭了殷商王朝之后建立西周王朝,封建天下,期间再封大禹后裔为鄫侯,子爵,延续禹祀,后移封于苍山西北部(今山东临沂),仍称鄫国。
  鄫国是一个小诸侯国,历经了夏、商、西周,承袭了近两千年,到了春秋时期却常被周围的莒国、邾国欺凌。为了改善与维护自己的生存,鄫侯便与较为强大的鲁国建立了姻缘关系。鲁釐公姬申(鲁僖公,公元前659~前627年在位)将女儿嫁给了鄫侯姒时泰,还生了公子巫(姒巫)。
  周灵王姬泄心三年(鄫侯姒时泰二十一年,莒犁比公己密州九年,鲁襄公姬午四年,晋悼公姬周四年,公元前569年),鲁襄公向春秋霸主晋厉公姬寿曼要求把鄫国作为自己的附庸国,并代鲁国负责向盟主国提供一部分贡赋。不久,姒时泰又迎娶了莒国君主莒犁比公之女,后也生一子,还欲立为储君,这就严重危及到了姒巫的政治地位。而鄫国亲近晋、鲁两国的行为,自然也受到莒犁比公的强烈反对。当年农历10月,莒国联合了邾国攻伐鄫国,鲁襄公赶紧派大夫臧纥率军援救鄫国,结果却吃了败仗,鄫国的社会地位也迅速下降。
  周灵王四年(鄫侯姒时泰二十二年,公元前568年),公子巫代表鄫国在戚邑(今河南濮阳)参加了晋、宋、陈、卫、郑、曹、莒、邾、滕、薛、齐、吴等诸侯国的盟会,以联合抗御楚国,由此才使鄫国得到了喘息的机会。
  到了周灵王五年(鄫侯姒时泰二十三年,莒犁比公十一年,鲁襄公六年,齐灵公姜环十六年,公元前567年),公子巫因自恃有鲁、晋二国作后盾,因而再次怠慢了莒国。而当年齐灵公出兵吞灭了莱国,莒犁比公便抓住鲁襄公忙于与齐灵公争抢莱国之地而顾不上鄫国的时机,果断出兵一举灭掉了鄫国。
  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鲁国,并在鲁襄公的手下做了一名大夫。后来,太子巫曾多试图复国,但最终都失败了,鄫国就此湮灭于历史长河中。
  在太子巫(姒巫)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称鄫氏,后因为失去了国邑而去掉“邑”偏旁,表示失去国土,改称曾氏,后主要在鲁国生息繁衍,世代相传至今。例如春秋末期孔子的弟子曾参(字子舆,公元前505~前432,今山东嘉祥人),就是该支鄫氏族人后裔。
  曾氏族人大多尊奉大禹为血缘始祖,尊奉姒曲烈为族祖,尊封太子巫为得姓始祖,千百年来一向严厉禁止同姓族人通婚。
 
   第二个渊源:源于官位,出自春秋时期官称曾臣,属于以官职爵位称号为氏。
  “曾臣”这一称谓,原来是周王室位居最末的卿大夫之称谓,后成为所有不论等级的诸侯国大夫对周王室的普遍屈称,后世在民间则引为“孙子之子”的称谓,即“曾孙”。
  这在史籍《左传·襄十八年》中记载:“曾臣彪将率诸侯以讨焉。曾臣,犹末臣。曾祖曾孙者,曾为重义。诸侯之于天子,无所可重。曾臣犹末臣,谦卑之意耳。”
  在许多称曾臣的诸侯国卿大夫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号为姓氏者,称曾臣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曾氏、臣氏,皆世代相传至今。
  作为对“孙”辈的称呼,今人多用“第××世孙”来表述。实际上,从第一代孙开始,我们的先辈就有专用的称谓,要注意一定要降过“子”这一代方可称“孙”。
  自古以来对于“孙”的称谓依次为:⑴孙→⑵曾孙→⑶重孙→⑷玄孙(来孙)→⑸元孙(弟孙、)→⑹弘孙(仍孙)→⑺榴孙(留孙、云孙)→⑻忽孙(耳孙)→⑼微孙→⑽沙孙→⑾尘孙→⑿渺孙→⒀莽孙→⒁轻孙→⒂湮孙(烟孙、灰孙),一共可以联称十五代孙。因此,后世就有了“灰飞烟灭(灰飞湮灭)”的极端化凶狠用语,专指某一姓氏家族血缘世系的彻底灭绝,并非指用大火去烧光什么。
  按古人大多是生理年龄(虚岁)十五、十六岁结婚,十七岁生子计算,传至第七世榴孙(留孙、云孙)之时,绝大多数第一代祖宗都活不到,即便活到见榴孙时也已经高龄到一百三十六岁左右了,能生存到这个岁数的在世者甚为稀寡,所以,“榴孙”后边的那些孙辈称谓就都用不上了,因而人们也就都逐渐遗忘了这些称谓。以至于到后来,大家反而不知道该怎样去称呼那么多代的“孙”,只好称“第××世孙”或“第××代孙”。
  从第十六代孙开始,当用“第××世孙”予以表述。其中:
  第三十世孙用“壮孙”表述(例如:第壮四世孙,就是第三十四世孙);
  第四十世孙用“鼎孙”表述(例如:第鼎七世孙,就是第四十七世孙);
  第五十世孙用“圩孙”或“艾孙”表述(例如:第圩六世孙或第艾六世孙,就是第五十六世孙);
  第六十世孙用“圆孙”或“耆孙”表述(例如:第圆五世孙或第耆五世孙,就是第六十五世孙);
  第七十世孙用“进孙”或“致孙”表述(例如:第进八世孙或第致八世孙,就是第七十八世孙);
  第八十世孙用“枯孙”或“杖孙”表述(例如:第枯九世孙或第杖九世孙,就是第八十九世孙);
  第九十世孙用“勾孙”或“鲐孙”或“黄孙”表述(例如:第勾一世孙或第鲐一世孙或第黄一世孙,就是第九十一世孙);
  第一百世孙用“梨孙”表述(例如:第梨圆六世孙或第梨耆六世孙,就是第一百六十六世孙;第梨枯二世孙或第梨杖二世孙,就是第一百八十二世孙)。
  ——这才是正确的族谱中世系代次的记录表述方式,各姓氏家族的纂谱者应牢牢记住。不过要注意:关于第二百世孙、第三百世孙等等的整百数代次,由于老祖宗们没想那么多,所以就没有专用的表述用字了。
 
   第三个渊源: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土家族、彝族、苗族、黎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曾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曾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曲烈(鄫侯)。在远古帝舜时期,鲧的妻子因梦里吃了薏苡而生下禹,帝舜便赐禹姒姓。夏禹的第五世孙少康中兴夏室后,曾把幼子曲烈封于“鄫”地(在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从此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两千多年,直到春秋时代才被莒国所并灭。此时,怀着亡国之痛的鄫国太子巫,出奔于邻近的鲁国为官,其后裔以原国名“鄫”为氏,后去掉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为曾氏。曲烈(鄫侯)也就成为了曾姓的得姓始祖。
 
各支始祖:
  曾 参:字子兴,勅封献伯,加封瑕邱侯。元配公羊氏,生于周敬王壬辰二月二十一午时没,殁于周考王癸亥十月二十六未时,葬夫坟侧丁山。生二子,是为山东曾氏鼻祖。
  曾 芝:曾参第十五世孙,西汉末年迁居庐陵吉阳乡。是为江西吉安曾氏始祖。
  曾 圭:曾参第三十四世孙,隐自吉阳,移家泉州。是为福建泉州曾氏始祖。
  曾 敬、曾参第四十四世孙,唐代旧之裔,居宁化,生子曾二八郎、曾六四郎、曾三十念三郎,分迁止杭之陈坑白沙、大古村南山下、扶阳、高寨岭等地。是为浙江杭州曾氏始祖。
  曾据云:曾参第五十三世孙,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迁居广东镇平县廖陂,后裔分布于兴宁、长乐、镇平、平远及嘉应州。是为福建兴宁、长乐、镇平、平远及嘉应曾氏始祖。
  曾纹昭、曾泰瑚:曾参第五十六世,明初自长沙徙居湘潭瀛湖,正德时第六十世泰瑚徙石潭;泰韶、泰武徙莲托,故合修谱称石莲。是为湖南湘潭石莲曾氏始祖。
  曾 芝:曾参第五十六世孙,明永乐~弘治间人,自永丰迁宁乡,居于麻田。是为湖南宁乡曾氏始祖。
  曾甫政:南宋时嘉定年间授江西上饶教谕,因立基邑之石门。是为江西上饶曾氏始祖。
  曾满凤:明万历年间由福建漳州定海县五都白叶林迁浙江平阳县蒲门,清康熙年间定居蒲门后岘。是为浙江平阳曾氏始祖。
  曾孝宽:北宋宰相曾公亮之子,自晋江迁江阴。是为江苏江阴曾氏始祖。
  曾新一郎:约于明初自广东兴宁龙归洞庭湖迁江西长宁县圹田。是为江西长宁圹田曾氏始祖。
  曾 怀:世为晋江人,宋室南渡自京城迁居常熟,后官至右丞相,赐第县治西坊。是为江苏常熟海虞曾氏始祖。
  曾纹政、曾如湖、曾京益:元至顺间自江西永丰县龙潭徙至湘潭淦田。是为湖南湘潭淦田曾氏始祖。
  曾延庆:光州固始人,唐禧宗时入闽,居泉州。是为福建泉州曾氏始祖。
  曾志诚、曾兰耀、曾集虞:曾志诚在元时由赣入粤,曾兰耀、曾集虞在清乾雍间由广东迁四川富顺。是为富顺西湖曾氏始祖。
  曾宣杰:明永乐二年自吉水迁至湖南龙阳邑小塘。是为湖南龙阳曾氏始祖。
曾 布:北宋崇宁年间出守润州,子孙遂世居之。是为江苏镇江曾氏始祖。
 
另一版本:曾姓起源
天下一曾无二曾,现在曾姓的中国人,都是一脉传自鄫国太子巫,系出自姒姓,是真正的上古圣君夏禹的后代,名副其实的四千年。
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一直到春秋时代才被莒国所灭。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逃奔到鲁国,其后代为纪念故国以“鄫”为氏,后去邑旁(即“阝”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
曾氏家族长久以来未曾有被外族或外姓冒姓的记录,是少有的几个来源比较纯正的姓氏之一,因曾姓先前是一家,所以对于同姓联婚,曾氏家族一向严格禁止。
 
远祖大禹
1、大禹治水
4000多年前,在我国黄河中游的许多氏族、部落,联合起来组成了一个很大的部落联盟—— “华夏部落联盟”。
相传在尧作华夏部落联盟领袖的时候,发生过一次大洪水,持续了很长时间。田地被淹没,庄稼被冲毁,房屋倒塌,牲畜死亡。洪水泛滥,逼得人们逃上高丘或山上去找洞穴避难。居住在这一地区的人们,不少人就在大树上搭起木架巢居。洪水时涨时退,人们根本无法耕种。
有一位名鲧号若阳的人,是黄帝族后裔,为夏部落酋长,被封在崇(今河南登封崇山附近),为崇伯,赐姓姒。鲧是一个很能干的人,他生性耿直,为人有些恃才自负。
滔滔洪水漫患中原大地,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尧命鲧去治理洪水。
鲧采用筑堤围堵的方法,企图把洪水堵住。这不仅没有把洪水堵住,反而使被堤围住的水越积越多,最后把堤冲溃,大水更加横流泛滥。鲧虽然也辛辛苦苦地奔波了9年,修筑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堤防,但是堵了东边西边溃堤,围了南边北边泛滥,始终没有把洪水制服。这时尧由于年老让位给了舜。舜见鲧治水9年,非但没有成功,反而使人民遭受了更大损失,就革去了鲧的职务。
舜命鲧的儿子禹去继续治理。
禹联合了共工氏和伯益、后稷等许多部落,总结了父亲治水失败的教训,放弃了筑堤堵水的办法,改用疏导的办法。他根据地形的高低,疏通河道,排除积水,让洪水顺着河道宣泄,流向大海。经过13年的努力,制服了洪水。人们纷纷从高地上下来,回到平原上。接着,禹又带领人们开凿沟渠,引水灌溉,化水害为水利,在黄河两岸的平原上开出了许多良田和桑土,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地方。
禹聪明能干,吃苦耐劳,为天下人谋利益,一心扑在治水事业上。在外面一共13年,曾经3次经过自己家门,却没有进去看一看。“三过家门而不入”遂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佳话。
大禹治水劳苦功高,得到了各地区氏族部落的拥戴,被尊称为“大禹”,在这些氏族部落中享有很高的威信。不仅中原地区有更多的氏族部落加入华夏集团的部落联盟,就是东方的东夷集团、南方的苗蛮集团和西北方的羌戎集团中的一些氏族、部落,也先后加入了华夏集团的部落联盟,夏部落的势力也随之壮大起来。
 
2、大禹传子
舜年老以后,因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选禹继任了部落联盟首领。
到了禹的时候,部落联盟首领的权力已经很大。 按照传统的“禅让”制,禹也事先推荐一个人,即曾经帮其治理政事的东夷族首领皋陶(gao yao,高姚)作为自己的继承人。不久,皋陶死,禹又推荐皋陶的儿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是,当禹年老死后,联盟部落中各氏族部落却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这就是历史上的“大禹传子”。
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选举制度被废除,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出现了。
 
3、少康中兴
当启登上夏王宝座以后,首先遭到了一个姒姓部落有扈氏的反抗。有扈氏是族居在夏族中心地区西边的一个大部落,他们的活动中心在今陕西户县一带。启率领军队亲自讨伐有扈氏,最后把有扈氏灭了。其他部落看到有扈氏的下场,没有人再反抗了。
夏启死后,他的儿子太康即位。太康是个昏庸的君主。他不管政事,专爱打猎。有一次,太康带着随从到洛水南岸去打猎。他越打越起劲,去了一百天还没有回家。
那时候,黄河下游的夷族,有个部落首领名叫后羿,野心勃勃,想夺取夏王的权力。他看到太康出去打猎,觉得是个机会,就亲自带兵守住洛水北岸。等到太康带着一大批猎得的野兽,兴高采烈地回来的时候,走到洛水边,发现对岸全是后羿的军队,拦住他的归路。太康没法,只好在洛水南面过着流亡生活。后羿还不敢自立为王,就另立太康的兄弟仲康当夏王,把实权抓在自己手里。
后羿是一个著名的弓箭手,百发百中。民间有后羿射日的传说。 后羿开始还只是做仲康的助手。到仲康一死,他干脆把仲康的儿子相撵走,夺了夏朝的王位。他仗着射箭的本领,也作威作福起来。他和太康一样,四出打猎,把国家政事交给他的亲信寒浞。寒浞瞒着后羿,收买人心。有一次,后羿打猎回来,寒浞派人把他杀了。
寒浞杀了后羿,夺了王位,霸占了后羿的妻妾,并生下两个儿子,一个叫浇,一个叫殪。寒浞怕夏族再跟他争夺,决意要杀死被后羿撵走的相,便派儿子浇将相杀死。
那时候,相的妻子后缗已怀孕在身,见相被杀,就从城墙一个洞中逃了出来。后缗是夏王朝诸侯有仍氏之女,所以逃出后就直奔有仍(今山东济宁)。后缗回到娘家不久便生了个儿子,这个相的遗腹子就是少康。有仍氏因少康是夏后氏之遗孤,对他特别爱护。少康长大后,有仍氏便命他作了牧正,也就是主管畜牧的官。少康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对寒浞和浇满怀仇恨。
而少康在有仍那里作牧正的事,没过多久就被浇知道了。浇振了亲信椒前往有仍寻找少康。椒还没到有仍,少康得到了消息,就从有仍逃奔到有虞(今河南省虞城)。有虞的诸侯叫 虞思,是有虞氏之后,世代与夏后氏亲善,得知少康是夏相之子,就热情接纳,并命少康作了有虞国的庖正,也就是掌管膳食的官,而且将两个女儿(二姚)嫁给他,又把纶(今河南省虞城东)这个地方分给他住。在此地,少康有十里见方(一成)的土地,有五百个(一旅)人供其使用。于是,少康便以纶为基础,积蓄力量,暗中收集夏王朝的人,准备复国又安抚在夏王朝中作过官的人。
就在少康准备恢复夏朝的同时,有个逃居在有鬲(今山东德州)叫伯靡的夏遗臣,也在积极地准备行动。少康与他联合进攻寒浞。 少康派亲信女艾前去刺探浇的情报,同时派自己的儿子季杼去诱殪。然后,少康亲自率军消灭了浇,季杼的军队灭了殪,伯靡也率领斟灌、斟寻之师讨伐寒浞,攻下了夏邑。
伯靡和夏后氏的贵族们拥立少康继位为夏王,又重新夺回政权,恢复夏后氏统治。史称“少康中兴”。各地的诸侯、方伯得知少康回到了夏邑,恢复了夏禹的业绩,奉祀夏的祖先和天帝,维护了夏朝原有的统治,又都纷纷带着贡物前来朝贺。
夏王少康从小就经历过一段时间的流离生活,因此,上任伊始,便恢复管理生产的稷官和管理水利工程的水正,并挑选得力的人选担任这些与百姓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官职。社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王朝的统治也得以巩固。
 
曾姓的受姓始祖是太子巫
夏朝在少康中兴以后,奴隶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为了加强集权统治,少康分封族人到各地治理。少康的小儿子曲烈,被分封到一个叫鄫(zeng,曾)的地方,建立鄫国。据说,曲烈天生神异,精勤思考,善于制做和改进工具。他制作了木工用来求直角的矩尺;制造了用竹竿木棒做支架的方型鱼网——罾 (zeng,曾);制作了射鸟用的拴着丝绳的箭——增(zeng,曾);烧制了蒸饭盛菜用的陶器——甑(zeng,赠);教族人纺织出各种各样图案的丝织品——闻名于世的缯(zeng,曾)。公元前 567年,鄫被莒国所灭,鄫国子孙遂以曾为氏。
少康封给曲烈的鄫地,在今河南方城县北。《国语·郑语》昭注:“缯,姒姓,申之与国也。”缯作为申国的与国,当与其相近。申国在今河南南阳市北,而北面方城县有缯关。
夏被商灭掉之后,其同姓亲族,或被俘虏作了商的臣仆,或被迫向四方迁徙。惟独曾人却留居中原。
周武王灭商后,封鄫为子爵,移封鄫于山东临沂苍山县西北部城。由于鄫国是春秋时的一个小国,常常被莒、邾和鲁国欺凌。为了改善同邻近侯国的关系,鄫便与较为强大的鲁国建立了姻缘关系。襄公四年(公元前569年),鲁国向春秋霸主晋国要求,愿把鄫国作为自己的附庸国,并代鲁国负责向盟主国提供一部分贡赋。
此前,鲁僖公之女嫁给鄫君时泰,生公子巫。不久,时泰又娶莒女,生子后欲立为嗣,危及巫的地位。鄫国靠近晋鲁的行为,自然受到莒国的反对。同年十月,莒国联合邾国攻伐鄫国,鲁国派大夫臧纥出兵救鄫,结果吃了败仗。次年,鄫人又在戚(今河南濮阳)参加晋、宋、陈、卫、郑、曹、莒、邾、滕、薛、齐、吴等国的盟会,联合抗楚,鄫国才得到喘息的机会。公元前567年,鄫国因自恃有鲁国作后盾,而怠慢了莒国,莒国抓住鲁国疏于扶助鄫国的时机,一举灭掉了鄫国。
鄫国灭亡之后,包括太子巫在内的臣民,为了生存逃往鲁国居住下来,为表达离开故土而不忘先祖的决心,遂将鄫国的“鄫”字去掉耳朵旁(右耳朵旁为“邑”,古代称国为邑),作为自己的姓氏,于是便有了曾姓。
 
少数民族中曾姓:
少数民族中只有在京族、彝族、土家族、布依族、满族、苗族、黎族中有极少数人姓曾。
 京族 我国南方一个以海洋捕捞为生的民族,原称“越族”,自称“安南”,其祖先是在400多年前从越南所涂山、春花、宜安、瑞溪等地陆续迁到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防城各族自治县的山心、漓尾、巫头、潭吉诸岛上的。曾姓京族居住在潭吉岛、巫头岛上,京族曾姓族人迁入潭吉岛的时间较早,在此已居住8代;巫头岛上的曾姓族人迁居于此稍晚,仅传3世。
满族 今河北省隆化县的中满族有曾姓。
布依族 布依族的祖先自古以来就生息繁衍在黔南、黔西南布依苗族自治州和安顺地区的镇宁和关陵两个布依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和贵阳市郊,属古代“百越”中的一支。镇宁布依苗族自治县布依族中有曾姓。
土家族 在贵州省沿河县土家族有曾姓。
 
二、迁徙分布
曾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三十二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十六位,人口约八百三十六万九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2%左右,族人多以鲁阳、天水、鲁郡、武城、庐陵为郡望。
曾氏最早源起于山东,一直到汉朝之前皆未出山东之境。自西汉开始,曾氏族人以山东为中心向周围发散。西汉时曾光徙居长沙(今湖南长沙),是为长沙房,曾顼徙于扶风(今陕西兴平),是为扶风房。其后曾玉、曾淐分别迁居于冀州(今河北冀县)、青州(今山东淄博)。王莽之乱后,曾据率宗族千余人自山东南迁至庐陵(今江西吉安)之吉阳乡,并以此为中心不断向湖南、福建、广东等地繁衍,曾据也因此被称为江南曾氏之鼻祖。自清朝起,曾氏族人开始向台湾及海外迁徙。
 
  1、春秋时期:
  曾氏远出于夏禹,到了春秋末年,家族中出了曾点、曾参(宗圣曾子)父子。在《曾氏族谱》中,曾氏族人大多把宗圣曾子作为自己的一世祖。
逃至鲁国的曾姓后代在鲁为官,并且就此繁衍生息下来,同时向四周地区播迁,使曾姓族人遍布于山东、河北等地。
秦汉期间,曾姓人因一直以“孝”著称,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宗圣”,从而声名显赫,家族昌盛。
曾参长子曾元八世孙曾乐,曾为西汉山阴县都乡侯,曾乐之子涣有二子:旃、光。
光的四世孙顼家望于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东南),是为扶风房,其二子玉、昌分别徙于冀州(治今河北省冀县)、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
曾宝之孙曾据,因避西汉末年王莽之乱,率宗族千余人自山东南迁至庐陵县(治所在今江西省吉安市西南)之吉阳乡,是为吉阳房。
曾据有二子:阐与王易。曾阐的五世孙曾丞有三子:珪、旧、略。略居抚州南丰(今江西省广昌县东),为抚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临川市西)房。
曾阐的十世孙曾震忽避乱徙居韶州(治所在今广东省韶关市南),为韶州房,曾珪之子曾永,徙居虔州(今江西赣州市),其十一世孙曾通则徙居交州(今广东省广州)。
至此,曾姓族人在汉末以前,由于累官或战乱等原因,不断迁移,已分别进入了山东、河北、湖南、陕西、江西、广东等省。人口众多,家族兴旺,形成了几个较大的郡望。
 
2、两汉时期:
  发祥于山东的曾氏族人,于西汉末年王莽篡汉时,举族搬迁到了江西庐陵一带。然后,他们又以庐陵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迁移和繁衍,尤其是南方的福建和广东诸地,更是他们向外发展的主要目标,遂使曾氏族人发展成为南方各地的巨姓大族。
  东汉时期,曾氏族人又大举南迁,第十五世曾据率宗族千余人由山东渡江南迁,先居于庐陵吉阳乡,后又迁至莺迁乡。
 
3、魏、晋、南北朝时期:
  曾参第二十三世孙曾曜于魏晋时期徙居蜀郡(今四川、重庆一带)。
连年战乱频仍,社会始终处于动荡之中,加之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所以曾姓在此期间也大量进入南方诸省,其一支徙居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尚有几支分别迁居蜀郡(治今四川省成都)、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吴郡(治今江苏省苏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南阳(今属河南省)、江夏(今湖北省鄂城)、襄阳(今属湖北省)等地。
从而在唐朝之前就已形成曾姓遍布全国,名人不断涌现,家族势力日渐壮大的局面,逐渐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姓之一。
 
4、隋、唐、五代时期:
社会安定,宗族发展速度加快,扩张、播迁亦为时尚。唐末,曾姓有入迁福建者。至宋末,由于战乱,外族入侵,曾姓又几度迁移。
唐朝末年黄巢起义,江西境内的百姓深受战乱之苦,被迫东向溯章水进入福建的汀州,沿韩江以下而分布于潮州各县。南丰曾氏族人经江西广昌、石城,到达福建的宁化、长汀、上杭,最后达到广东平远、兴宁、五华以及香港等地。
 
5、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曾参第五十三世孙曾裕振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迁居广东潮州府程乡县徐溪乡。
香港新界的《曾氏历代宗亲谱》中记载:“纡淳,官封鲁国公,宋政和壬辰年,徙福建宁化县石壁下居焉。生子仲辉,辉子桢孙、佑孙,因宋元兵扰,不能安居,由宁化徙广东长乐县家焉。”这说明在宋朝末期已有曾氏族人到金门居住了。靖康之乱时,金门就是乱世中的桃源,当时梁、傅、曾氏等豪门大族都率众来到岛上开发山海之利,做长居久住的打算。
  在《江阴曾氏续修宗谱》中记载:“始迁祖孝宽,北宋宰相曾公亮子,自晋江迁江阴”。
  在《海虞曾氏家谱》中也记载:“始迁祖怀,世为晋江人,宋室南渡,自京城迁居常熟。后官至右丞相,赐第县治西衮绣坊。本族一世祖懈,明代自县城迁居东乡二十九都曾家湾”。
  江阴《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中记载:“硅子第三十五世隐自吉阳移家泉州,第四十八世德于明初自晋江移家江阴之南乡,至其孙享禄、良禄之后析为东分、西分,散居于曾村、戈巷、金巷等处。”
  江西南丰曾氏族人迁至润州,《润城西门外曾氏重修族谱》中记载:“一世祖为北宋曾布,崇宁年间出守润州,子孙遂世居之。”
  湘潭《淦田曾氏六修族谱》中记载:“始迁祖坟政、如湖、京益,元至顺间自江西永丰县龙潭徙至湘潭淦田。”
 
6、明、清时期:
  汉寿《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中记载:“始迁祖宣杰,明永乐二年自吉水迁至湖南龙阳邑南小塘”。
  宁乡《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中记载:“第五十六世芝,明永乐至弘治间人,自永丰迁来宁乡,居于麻田”。
  湘乡《武城曾氏榔山族谱》中记载:“始迁祖定四郎,明初由江西万载迁湘乡,卜居女句水七里塘曾家边”。
  湘乡《武城曾氏榔山族头江房谱》中记载:“圣三郎元季由赣迁湘乡,是为本族始祖。其子镇抚明初徙居邑南黄花韶岭间,卒葬榔山;其子纹禄自榔之神山徙居龙潭头江”。
  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清政府出台“各省贫民携带妻子入蜀中垦者准入籍”的政策,外省移民纷纷迁入四川。曾氏也在其中。
  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歉收,由长江水路入川的“楚省饥民”“日以千计”两湖百姓携家眷入川者,不下数十万,这就是著名的“湖广填四川”,曾氏族人也在这次西行之列。
  四川富顺《西湖曾氏祠族谱》中记载:“始祖志诚,元时由赣入粤。始迁祖兰耀、集虞,清雍乾间由广东迁四川富顺。”民国《成都曾氏支谱》中记载,仅广东兴宁曾氏就有成都、崇宁、新津、彭县、彭山、嘉定、犍为、华阳、金堂、仁寿等地;另外在民国《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中记载,广东长乐曾氏族人分别迁往简州、金堂、成都、华阳、新都、新繁、资阳。至此,曾氏族人已播迁于各地,且有远播台湾与海外各地者。
 
7、迁入台湾:
  曾氏族人迁居台湾是在明朝末期,最早到台湾开基立业的曾氏先人是漳州府海澄人曾振吻,他在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便到台湾开垦了。
  曾氏族人大举移居台湾是在清朝时期,从清康熙到光绪年间曾氏入台者三十人。清康熙年间,一人与许姓合垦新竹县香山乡(今台湾新竹),一人到今彰化县竹塘乡开垦。清康熙末年,曾机禄、曾瑞文入垦深耕堡(今台湾新化沙山乡)。清康熙、雍正年间,曾某与邱、乌二姓,合垦屏东县车城。
  清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福建南安人(今福建南安)曾才开垦大棣榔堡溪南庄。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陆丰人(今广东陆丰)曾国鹄入垦竹北二堡圆山(今台湾新竹红毛乡)。清雍正初年,曾某与巫、何二姓开垦猫罗堡柳树林庄、登台庄。清雍正年间曾某与许、叶二姓合垦今新竹县香山乡社寮角、下厝角、香山。
  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漳州人(今福建漳州)曾合记入垦今台北县新店镇(今台湾新店)顶城里。清乾隆八年,广东人曾某与广东人赖、曹、温三姓,福建人田、庄二姓,开垦苗栗二堡通霄庄(今台湾苗栗通宵镇)。清乾隆三十年,同安人(今福建同安)曾某入垦今台北县八里乡埔头村。清乾隆四十年曾某与何、巫二姓合垦今台中县东势镇。清乾隆四十一年泉州人(今福建泉州)曾壁章开垦今台北县林口乡青湖村中湖。
  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广东人曾宣再与钱、詹、黄三姓合垦今新竹县横山乡田寮村。
  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曾干运入垦新竹县宝山乡。
  迁徙台曾氏族人以福建、广东居多,多系龙山派苗裔。台湾省新竹县竹北乡莰顶曾氏的祖先,就是第六十七世裔孙,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自福建同安渡海入台的。台北县曾氏,亦出晋江曾氏。桃园新屋乡永安村曾氏,则来自广东陆丰县,自武城繁衍而来。
  迁居台湾曾氏族人的聚居地看主要在新竹、南投、台南等地。晋江新市武城曾氏迁往台湾府、承天府、盐水港鱼寮庄(今台湾新竹)、竹堑、彰化、淡水(今台湾台北淡水镇)、大坪庄、东螺、澎湖屿、浯岛。晋江畲店曾氏迁往咬狗竹、盐水港;泉州龙笋曾氏迁往彰化城内、府城等。随着当地曾氏居民的增多,随之也出现了以曾氏命名的自然村,在台湾彰化县秀水乡有曾厝村,田尾乡有南曾村、北曾村,在基隆市中山区有曾仔寮、曾厝等。
  1953~1954年间,台湾省当局的文献委员会对台北、基隆、台中、台南、高雄5市,阳明山一特别区,及台北、宜兰、新竹、苗栗、台中、南投、彰化、台南、屏东、花莲、澎湖十一县所作的调查表明,除桃园、云林、台东、高雄四县外,全省住民八十二万八千八百零四户中,有曾氏一万两千零二户,占全部户数的1.45%,居全省七百三十七姓的第十六位。
 
  8、移居海外:
  据民国三十七年重修福建德化县浔中镇《武城曾氏重修族谱》记载:一百零八名族人移居南洋,晋江《武城曾氏宗谱》记载:三十四人到海外谋生。安海《武城曾氏族谱》记载:“应助,明威将军,生于顺治己丑年(公元1649年)五月二十八日,卒康熙乙亥年(公元1695年)十月初四日,旅葬安南国(今越南)”。
  《武城曾氏宗谱》记载有的毓萱、毓应、毓蒲、毓宁四人:毓萱,字秉可,号仕受,生康熙戊戌年(公元1718年)九月十九日……少游东瀛。毓应,生雍正五年丁末(公元1727年)二月廿二日,往番邦。毓蒲,生乾隆丙辰年(公元1736年)七月初九日,往暹罗。毓宁,生雍正壬子年(公元1732年)九月初八日,卒乾隆甲寅年(公元1794年)七月十三日,葬在暹罗。
  安海《武城曾氏族谱》有坤观、衍国两人:坤观,字贻地,生乾隆乙酉年(公元1765年)十月十四日,卒乾隆辛亥年(公元1791年)六月初十日,殁于吕宋。衍国,号怀远,生于雍正丙午年(公元1726年)八月十八日,逝世于乾隆乙酉年门765年)九月廿九日,殁葬吧地。
  德化县浔中镇《武城曾氏重修族谱》记载:传龙,生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公元1897年)正月初二日,往南洋。子纪炉、纪案、纪坛均在南洋。传挺,生光绪十四年戊子(公元1888年)七月二十日,在南洋。配连氏,生光绪十七年七月初十日,在南洋。子纪照、纪饯、纪墀均在南洋。纪巩,生宣统三年辛亥(公元1911年)九月二十二日,往南洋。配陈氏,生宣统二年庚戌五月初十日,卒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葬南洋麻坡沙仑永德公冢山。纪烈,生光绪十三年丁亥(公元1887年),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因匪乱,携妻徐丽,子广坡、广闯、广切、广苔、广锡等人往南洋拉美士。夫妻卒葬南洋,子孙现在拉美士。广听,生光绪二十一年乙未(公元1895年)八月初七日,往南洋。配陈氏,生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公元1900年)九月初五日,卒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四月二十九日,葬南洋麻坡沙仑永德山公冢。昭美,字口焕,生光绪十一年乙酉(公元1885年)九月二十八日,卒葬南洋。配黄氏,生光绪十九年癸巳(公元1893年),卒民国十八年己六月初九日,葬南槟榔屿眼唐。
  晋江《武城曾氏宗谱》记载:庆伻,生于民国九年庚申(公元1920年),卒1978年戊午三月十一日。配缅甸仰光口氏,子五,长台升,次台金、三台前、四台源、五台江。合家现住在仰光。
  从侨居的地点看大部在南洋,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尼、泰国、柬埔寨、缅甸、越南等地都有曾氏族人定居。
  曾氏族人已开始向世界各地播迁,到目前为止,除大陆、台湾以外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曾氏族人的足迹。
 
9、当代分布:
如今,曾氏族人已在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日本、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安家落户了。
当今曾姓在我国人口众多,尤以四川、湖南、广东、江西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曾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曾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六。
曾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八位、台湾第十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九。
 
山东武城曾氏族谱的记载
目前一般的姓氏大多起源自四千年前的周朝。许多姓氏虽然同字,但其中来源却有多种。有些更已无法确实的追查出来处。可是,曾姓却是姓氏中来源清楚而纯正的少数几个。 据有关史料查证,曾姓出自黃帝有熊氏。代神農氏治理天下。姓公孫。五傳至禹。別為姒姓。因此曾氏为夏禹的后裔。曾氏家族长久以来未曾有被外族或外姓冒姓的记录。现在为曾姓的华人,都是一脉传自圣君夏禹,名符其实的四千多年前就是一家。
曾姓出自姒姓,是古帝王大禹的后代。禹第四代孙夏王少康于公元前2079年中兴夏朝后,封次子曲烈于鄫。公元前567年,鄫国被吕国所灭。太子巫逃至鲁国,叹曰“城邑已失,留邑何在。”。便以国名"鄫"去邑成“曾”作为姓氏。
曾姓因为在鲁国得姓,早期一直在鲁国发展,既是现在的山东。西汉时开始迁居湖南,陕西,河北,山东等地。曾姓南迁始于汉末约公元8年。当时,王莽篡汉。曾当西汉关内侯的曾子第十五世孙曾據祖,不耻为王莽当官。王莽因而要灭曾氏一族。據祖便举族自山东武城迁至江西庐陵,即现在的江西的吉安。现在的曾姓族人大多由此一脉相传而来。
唐代末年,黄巢起义。公元880年,身为唐团练使与光州府刺使的曾延世,率家族,随王潮攻打福建,并于886年定居于晋江泉州城龙头山而成为龙山派的始主。宋代时,一部分从福建迁往广东。清代1642年,福建人曾振赐移居台湾,成为第一个到达台湾的曾姓人,以后,就不断有曾姓迁往台湾与南洋各地如新加坡,馬來亞,菲利賓等。
曾姓在百家姓中列的385.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三十八,在台湾排名第十六。曾姓的主要聚居地有鲁国,庐陵,武城,长沙,扶风,冀州,青州,吉阳,南丰,韶州,虔州,交州,会稽,蜀郡,豫章,吴郡,河内,南阳,江夏,襄阳,宁化,长乐,梅县,平远,镇平,五华,龙川,惠州,河源,和平,广州,新宁等。
曾姓以“鲁阳”,“三省堂”,“忠恕堂”为其堂号。
 
[曾氏宗源]
我祖宗圣公讳参。生于东鲁,移居武城。乃轩辕黄帝之英裔,夏禹王(禹姓姒氏)的六十三世孙。黄帝二十五子昌意为吾祖,意生岂圩,圩生鲧,鲧生禹。尧命禹父亲鲧治理水患,而鲧治水九年无效。舜继承尧位后仍命鲧治水,结果劳民伤财而没有消除水患,于是便杀鲧于羽山,舜并命鲧子禹继续治水。禹受命后,为了治理水患从二十岁开始,历时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采用疏导的方法,终于消除了水患。因获得重大的历史功绩,舜让禹继位成为部落联盟首领。后世尊称为大禹。
禹继承舜位后制定了刑法严格惩罚违令者,因而势力日益强大。时过多年后他因年老力衰,按当时禅让制应让东夷部落联盟首领皋陶的儿子伯益做继位人,因皋陶父子都帮助禹治水。但禹死后众多部落联盟的首领却反对伯益而归顺禹的儿子——启。启联合各部落首领的势力,杀掉伯益而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其建都于阳城,即今河南登封县的东南部。
启生仲康,康生帝相,相生少康,少康封其次子曲烈为甑子爵,在甑(今山东临沂地区的郯城县和苍山县一带)建立鄫国,为鄫国之始。古以封地为姓,曲烈便从此姓鄫。禹后五十三传,至鄫。甑君时泰,也就是鲁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时泰继任鄫子爵,甑国被邾人和莒人所灭,其世子巫为避乱而奔鲁,座宁阳叹曰:国亡己邑而除之,遂去鄫字之邑为曾。此为曾氏得姓之始。后人尊曲烈世子巫为曾氏第一世祖。
从曲烈至巫改为曾姓,经历54传至巫,58传至参。这58传是:曲烈——炫忠——坤仁——录——源——富材——昆——伯基(相继为王283年,至此夏亡归商,仍继承爵位)——锐——汪——志梁——煌——相奎——世鉴——政治——模——焕——垠——锦容——洪——桂茂——照——培元——銈——允潦——杞——维熹(翟嘉)——损和——成锐——倩——椿——炯——垣——销——福波——时荣——炳——均柞——铃——宏仁——松-——怡——墅——镇玉——邑——祥——炷——方呈(方星)——宇銮——沛恩——朴——世美——时泰——巫(曾姓从此代开始)——夭——阜——蒧(点)——参。
自曲烈至巫相传54世,共1577年,至参又经九十二年,参公三十岁移居武城(又称南武城,在今山东嘉祥县满峒乡南武山村)。点参父子游学圣门,同是孔子学生(点小孔子八岁,参小孔子四十八岁)。
曾蒧(〈〈论语〉〉中为“点”),孔子学生。据〈〈史记〉〉仲尼****列传七载:“曾蒧字子皙,侍孔子,孔子曰:"言尔志’。蒧曰:"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喟尔叹曰:"吾与蒧也!’”,蒧以孝著称,是孔子精通六艺的72名****之一。生于周景王丙辰年(公元前545年)九月十四日,殁年失考。葬山东济宁州嘉祥县城南40里之南武山。清乾隆二年(1737年),其后裔奉旨重修坟墓,设祭祀生一名,每年祭祀均有常典。配上官氏,夫妻合葬。生一子,即曾参。曾点在今山东曲阜孔庙与孔子之父叔梁纥,颜回之父颜无繇,孟子之父孟孙激一同供奉专祠祭祀。
曾参,俗称曾子,字子舆,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人。生于周敬王丙申(十五)年(公元前505年)十月十二日, 十六岁拜孔子为师。尽传孔子之孝。提出:“吾日三省吾身”(《论语. 学而》)的修养方法,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提出:慎终(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追远(虔诚地追念先祖),民德归厚,犯而不校(计校)的主张。《大戴礼记》对其言行记载甚详,相传《大学》一书是他所著,后世尊为“宗圣”。殁于周孝王六年,(公元前435年),《辞海》为公元前436年。葬山东济宁州嘉祥县南40里南武山西元寨山之东麓,距武城旧居仅5里。历朝赐封号章服御赞祭文及世袭奏状,配公羊氏,同夫葬。其墓原不知所在,明朝成化初年,山东守臣奏称:“嘉祥县南武山有个渔夫陷入一土穴,发现悬棺一具,棺旁立有石碑刻着"曾参之墓’四字。”曾参墓始称于世。明宏治十八年(1505年),经山东巡抚金洪奏请,在此修建享堂、石坊,并建墓林。现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内正中供奉着孔子塑像,两侧为“四配”:左为复圣颜回,述圣孔伋(孔子孙,曾参学生);右为宗圣曾参,亚圣孟轲(孔伋的再传****,因发杨孔学,从而建立了“思孟学派”)。相传参公与孔、颜同结为异姓兄弟,故有“天下斯文宗一贯,古今乔木第三家”之说。历朝于孔、颜、曾、孟四圣均有皇封。
 
武城曾氏,以曾参开一派祖。曾参生三子:长子名元、次子名申、三子名华。从一代至五代为武城曾氏合家总系。
一派曾参;
二派是曾参长子曾元,字子元,配高阳氏生子:曾西,副室侯氏生子:中;
三派为曾元长了曾西,字子照,生于鲁贞定王丁酉年,鲁列王壬子年卒,生三子:钦、铎、锡;
四派为曾西长子曾钦,字子敬,生三子:旦、莊、筐;
五派为曾钦长子曾旦,字若得,官封平海侯,配卜氏生子:羡,继室欧阳氏生子:美。第六代至十代为第一房系,即旦公房系。
六派为曾旦长子曾羡,字学余,官至徐州刺史,配谬氏生一子:遐。
七派为曾羡子曾遐,字子盛,官使邑太守,任扬州刺史,配言氏生二子:炜、盈。
八派为曾遐长子曾炜,字子美,官至汉尚书,生于周赧王丁亥年,卒于汉壬子年,配坛氏生一子:乐。
九派为曾炜子曾乐,字训韶,官至山阴县令,因有功加封都乡侯,配周氏生子:浼、况。
十派为曾乐子曾浼,配伏氏生二子:旃、光。第十一代至十五代为第二房系,即浼公房系。
十一派为曾浼长子曾旃,字仲劝,官至冀州太守,配鄢氏生一子:嘉。
十二派为曾旃子曾嘉,配郑氏生二子:宝、顼。
十三派为曾嘉长子曾宝,字惟善,任武威太守、车骑侍郎,配欧阳氏生子:琰,继室王氏生子:璜、景。
十四派为曾宝长子曾琰,官至提举副使,配邬氏生二子:据、援。
十五派为曾琰长子曾据。
武城曾氏第一、第二房系,世居山东济宁州嘉祥县武城山左,这为中国曾氏第一发脉地。其它曾氏派系,无不是武城曾氏这两房所派衍,各派系或尊曾巫为一派祖,或尊曾点为一祖,或尊曾参为一派祖。本文按宗圣公曾参为一派祖。
 
曾氏的旺族中心:曾参的后裔多代未出山东境地。至曾乐(字训韶),虽曾出关为汉山阴(今浙江绍兴县)县令,因有功加封都乡侯,但后又返回山东。至王莽篡汉时,山东武城曾氏南迁江南庐陵,曾琰(官汉提举副使)长子曾据,为曾氏“南迁鼻祖”。 曾据,字恒仁,为曾氏第十五派。生于汉元帝元年戊寅(公元前43年)正月初七日。官至都乡侯,因治朝有功,西汉永光年间加封关内侯。元始五年(公元5年),王莽毒死平帝,自称假皇帝,第二年确立年仅2岁的刘婴为太子,号“孺子”。初始元年(公元8年)称帝,改国号为“新”,年号“始建国”。造成社会、经济及为混乱。曾据遵循宗圣“爱忠中君,驱邪匡正”之训,对王莽的举动认为是大逆不孝,不事其官职而得罪于当朝,于始建国庚午年(公元10年)十一月十一日引家挈族二千余人,尽徙江南,居江西庐陵吉阳乡。至此山东武城曾氏几乎无人再居此地。    庐陵则成为曾氏旺族中心,也是中国曾氏第二发脉地。复至明代才有曾氏裔孫奉旨回山东原籍,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之职。 据元、明、清几代御史考证,宗圣十五派曾据南迁这里后,人丁兴旺,由十五派发展至八十余派。特别是三十四派曾珪、曾旧、曾略三兄弟发脉,衍徙全国各地乃至海外,成为中国曾氏繁衍昌盛之期。 秦王统一中国,置郡县为天下,江西置庐陵县,隶属九江郡。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庐陵称楚地,庐陵县改属豫章郡。汉初平二年(191年),庐陵由县升郡置。三国时期属吴地。宝鼎二年(267年)吴主孙皓文置吉阳县,属庐陵郡。隋改庐陵郡为吉州。公元561年并吉阳、石阳、阳丰三县入庐陵县。唐时先为庐陵郡,后复置吉州。宋改吉安路,明、清为吉安府庐陵县。原吉阳县治在今永丰县古县乡,吉阳乡在今吉水冠山乡与永丰县、古县乡交界处,隶属永丰县,现为永丰县的富溪、坑田、古县乡。 曾据南迁庐陵吉阳所繁衍子孙,其曾氏后人称据公房系。十六派为曾据长子曾阐,配文氏生子:植,副室王氏生子:横、茂、楫。十七派为曾阐长子曾植,配李氏生子:耀,继室箫氏生子:炯、柄。十八派为曾植长子曾耀,谏议大夫旋任福州刺史,配胡氏生子:培,继室文氏生子:城。十九派为曾耀长子曾培,字本固,配陈氏生子:德,副室张氏生子:行、徵。二十派为曾培长子曾德,配董氏生子:珣、珍。    以上为武城曾氏第十六开派至二十开派,属据公房系,时为西汉末至三国初年。
 
继而为曾德公房系,即二十一代至二十五代。此五代是:二十一派曾德长子曾绚,字贵文,三国时任中郎将军,配宋氏生子:焕、震。二十二派为曾绚长子曾焕,官拜景阳侯,配刘氏生子:梓、耀。二十三派为曾焕长子曾梓,字伯其,配丁氏生子:勰(协)。二十四派为曾梓长子曾勰,官至镇南将军司马,生于太康丁未年二月二十五日,卒于兴康甲子年,配文氏生子:端。二十五派为曾勰子曾端,字正亦,配胡氏生子铉、宏。此五代时为汉末至三国吴。二十六代至三十代为曾端公房系:二十六派为曾端长子曾铉,字道远官至大司马,配箫氏生子:海。二十七派为曾铉长子曾海,又名吴官,裘州录事参军,配杨氏生子:横、椅。二十八派为曾海长子曾横,配谢氏生子兴、田。二十九派为曾横长子曾兴,字兆发,配张氏生子:隆,罗氏生子:陈、陂。三十派为曾兴长子曾隆,字迪惠,配宋氏生子:钧。此五代时亦为三国。三十一代至三十五代为曾隆公房系:三十一派为曾隆子曾钧,字洪举,生于开皇丁巳年,官至唐级事,卒庚戊年,配王氏生子:谋。三十二派为曾钧子曾谋,字以中,配高氏生子:丞、巴。三十三派为曾谋长子曾丞。 曾丞,司空兼尚书令。居庐陵吉阳乡上黎堡螺狮岭。所生三子:曾珪、曾旧、曾略又各衍一房。曾圭为庐陵、吉阳房,曾旧为乐安、临江房,曾略为抚州、南丰、临川房。 
 
揭阳曾氏(来源:揭阳网 )
曾zēng,潮音zang1(棕)
  曾姓在全国约有人口650万,在各姓中排第32位,占全国人口的0.50%.曾姓在揭阳有人口6.01万,在各姓中排第20位,占揭阳人口的1.05%.
  寻根溯源曾姓源自姒(sì,潮音se6(似6))姓,为夏禹的后裔。夏朝时,夏禹的第5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后,曾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鄫(zēng,潮音zang1(棕),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遂为鄫国。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的公元前567年才被莒(jǔ,潮音ge2(举))国(都城在今山东莒县)所灭。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代以原国名“鄫”去邑旁(右阝旁)为姓,表示离开故城,是为今天的曾姓。
  此外,今京、彝、土家、布依、满、苗、黎等民族也有曾姓。
  迁徙分布曾姓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一带。先秦时期,逃至鲁国的曾姓后代在鲁为官,并且就此繁衍生息下来,同时向四周地区播迁,使曾姓族人遍布于今山东、河北等地。秦汉期间,曾姓人因一直以“孝”著称,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宗圣”,从而声名显赫,家族昌盛。西汉时,曾姓迁至今长沙一带。西汉末年王莽之乱,曾据率宗族千余人自山东南迁至庐陵县(治所在今江西省吉安市西南),成为江西曾姓始祖。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曾姓在此期间也大量进入南方诸省,其一支徙居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尚有几支分别迁居今广东、四川、江苏、河南、湖北等地。唐末,曾姓迁入今福建。宋末,由于战乱,外族入侵,曾姓又几度迁移。元明清时期,曾姓已播迁于各地。清代,福建人曾获御赐移居台南,此后,闽、粤曾氏不断有人迁入台湾。
  当今曾姓在我国人口众多,尤以四川、湖南、广东、江西、台湾等省多此姓,上述5省曾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曾姓人口的7成。
  清代,闽、粤曾氏有人迁居到南洋一带定居。
  曾广:从“我们书室”走上革命道路曾广(1912~1983),原名祥光,揭西县五经富下油房村人。早年毕业于道济中学,由于博学多才,被人们誉为“才子”。
  1929年前后,曾广受东江农民运动的进步思想影响,从事农村新文化工作。1935年,曾广结识了培英中学的共产党员教师黄贻嘉等人,开始学习进步书刊,逐步确立革命理想,先后在五经富、灰寨、河婆石肚乡等地组织“我们书室”,团结青年学习进步书籍,传播革命火种。1936年冬,曾广参加了共产党外围组织的中华民族抗日义勇军,次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曾广利用读书会、办夜校、组织抗日救亡剧社等形式,在五经富、灰寨一带大搞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并发展了一批新党员。1938年3月起先后担任区委书记、县工委组织部长、揭阳县委书记、潮(安)揭(阳)丰(顺)中心县委书记、兴宁县委特派员、兴宁县委书记等职。1942年6月“南委事件”发生,中共潮汕党组织暂时停止活动,曾广奉命到海丰公平中学任教,负责秘密联系潮、揭、丰等地隐蔽下来的党员骨干,以保存革命火种。1944年秋潮汕党组织恢复活动,曾广任潮揭丰县委书记,在各地建立游击小组,袭击日伪反动武装。是年冬,创建了揭阳人民抗日游击队。1945年春,曾广与林美南一起,在普宁领导建立“潮汕人民抗日游击队”,并任政委,先后率部在潮普公路伏击日军,在麒麟埠攻打日寇据点。在抗日战争的困难时刻,曾广献出家里仅存的衣物,卖掉祖遗的几亩地,奉献给革命事业。7月,广东人民游击队韩江纵队建立,曾广任支队政委,带领部队在潮、揭、普等地活动,建立抗日根据地。
  日军投降后,曾广带领游击队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的战斗。1945年,曾广任中共潮汕特委副书记。1946年11月,曾广等潮汕特委领导人根据中共中央给华南各省有关“积极发动公开游击战争,建立根据地”的指示精神,立即派党员骨干到普宁、潮阳、潮安、揭阳、丰顺等地协助党组织成立武工队,建立情报站。1947年春,曾广担任潮汕地委书记,领导地委制订了以反三征(征兵、征粮、征税)为中心,放手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6月,在大北山的天宝堂正式成立潮汕人民抗征队,曾广任政委。1948年,曾广与党的其他负责人领导抗征队粉碎了国民党第五“清剿”区司令喻英奇的多次“围剿”,使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与扩大。1949年1月,潮汕支队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第二支队,曾广任政委。随着形势的迅速发展,曾广领导第二支队,与兄弟部队互相配合,在潮汕平原发动了声势浩大的攻势,扫荡了国民党的据点。11月24日,曾广与二支队的领导率部进入汕头,胜利完成了解放全潮汕的光荣任务。
  解放后,曾广任潮汕专区第一任专员,在领导潮汕人民建设新政权,发展工农业生产,恢复经济工作等方面作出了卓越的建树。土改时期,他提出要照顾一些在战争时期同共产党合作,对革命有贡献的上层人士,因而被扣上“长期潜伏在党内的阶级异己分子”罪名,遭到批斗,开除党籍,撤销一切行政职务。他襟怀坦白,光明磊落,胜利不居功,受挫不丧志,毅然选择到海南岛兴隆华侨农场垦荒。他4年如一日,以农场为家,真心实意地扑在事业上,关心群众,艰苦创业,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发展生产,树立起海南农垦的一面光辉旗帜,受到党中央邓子恢等同志的肯定和表扬。后来,曾广重新加入共产党,任海南农垦局副局长。
  “文化大革命”期间,曾广不怕威迫,坚持党的立场和实事求是的原则,维护了中共潮汕地下党的光荣历史,因而又一次受到严重打击,遭到残酷迫害。1980年,党中央为曾广平反,撤销原处分,恢复党籍、职务和名誉。1983年11月28日,曾广在广州去世,终年71岁。
  曾习经传略曾习经生于清同治六年(1867)6月,卒于1926年10月,字刚甫,号蛰庵,揭阳人。其先祖原籍福建莆田,后迁居于揭阳棉湖(今属揭西)。曾习经兄弟4人,他排行第三。几兄弟从小接受严格的礼义教育,深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习礼于庭,揖让升降皆中矩度”。
  曾习经天资聪颖,刻苦过于常人,成绩优异。年弱冠,即被选补为县生员。光绪十四年(1888),两广总督张之洞在广州主办广雅书院,聘请著名学者、诗人梁鼎芬为院长,在各府州县选拔高材生到广雅深造。习经与其长兄述经(字撰甫)均被选中。习经在书院得名师亲授,学业大进,深为梁鼎芬赏识。接着,曾习经转到广州学海堂就读,与梁启超、麦孟华同窗,交谊颇深。
  光绪十五年,曾习经与长兄一起中举;第二年,曾习经赴京会试,又得中进士。十八年曾习经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以成绩优异,授户部主事。从此步入官场,长达20年。在户部尚书,光绪的老师,政治家兼学者翁同龢的赏识举荐之下,曾习经当上了管机要补官,不久又调升为户部员外郎。
  光绪三十二年,户部改为度支部,曾习经升任度支部右丞,兼任法律馆协修、大清银行监督、税务处提调、印刷局总办等职。时朝廷实施新政,“部务新创”,度支部中修订税务及钱币制度,创办税务学堂,设纸厂,开印局,曾习经都是主办者。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发。翌年初,曾习经深知清政府不可能再维持下去了,即先于清帝退位前一日辞官。后袁世凯要复辟帝制,到处罗致人才。其左右要人多为习经旧交,尝劝习经复出。习经都一一谢绝,隐居于京师。及后民国政府也曾三次聘其出任财政部长、广东省长之职,他都固辞不受。此后,曾习经到直隶宁河杨漕(今属天津)购地筑舍,躬耕陇亩,自号“蛰庵居士”,长期过着田园隐居生活,“斗室高歌,不怨不尤,不歆不畔”,“布衣草履,日随老农课晴雨,话桑麻,绝口不谈时事”。每于农闲,他都要回故乡探望老母和兄弟,并常接济亲戚朋友中之贫病孤寡者。他在度支部时,“律己最严”,“俸人外既一介不取”,“去官则无复余财以自活”。杨漕又多为盐碱地,且经营不善,故“岁屡不登”,以至入不敷出,只得变卖图书、字画、古玩以维持生计。后长兄、老母相继去世,他自己也患痈疽恶疾,一病不起。1926年10月4日,曾习经病卒于北京宣南潮州馆,年仅60岁。
  曾习经生平经、史、子、集无所不读,尤爱好藏书,所藏书籍都署“湖楼”二字。此外,曾习经能书善画,有《曾习经字帖》和《挂瓢图》、《南塘一角图》等字画传世。
  揭阳曾姓概略揭阳地区曾姓居民迁入的时间,可溯至南宋。
  南宋年间,有曾姓一支由外地迁到潮阳县惠来都北山驿(今惠来县东陇镇北山村)定居,是为进入地方谱牒记载的惠来最早曾姓人氏。元初,另一支曾姓由外地迁到揭阳白塔定居,明初,这支曾姓举家迁到惠来大坭都(今仙庵一带),因怀念故里,遂将定居地命名为白塔村。元元统至至正年间(1333~1367),曾姓一支从外地迁到大坭都仙田(今属仙庵镇浮埔村)定居,明天启年间(1621~1627),这支曾姓播迁到附近的田墘村定居。明末,有曾姓人迁到今神泉石盘、葵潭溪口等地定居。清初,又有曾姓人迁到今东港新寮村定居。
  元至正十六年(1356),曾姓人氏曾启溪从长乐县(今五华县)河口迁到揭阳县霖田都东北部的一个圩市定居。曾启溪以打铁业为生,生意逐渐兴旺后,设了5间铺子,人们遂将此地称为“五间铺”。后来,曾氏后人以先祖曾参是孔子的弟子,而家族向来敬重儒家五经,遂取“学富五经”义,以近音字将地名书写为“五经富”。600多年过去,五经富曾姓繁衍成当地大族。(编辑:李泽娜)
 
曾姓入闽的情况
“天下一曾无二曾”,曾姓出自夏禹的姒姓后裔。禹五代孙少康中兴夏朝,分封其小儿子曲烈于(今山东峄县)。曲烈天资神异,思考精勤,善于改进和创造工具,他制造方形渔网罾,制作射鸟用箭增,烧制蒸饭盛菜陶器,教人纺织各种图案丝织品缯。周灵王甲午年(前567年),国被莒国所灭,国太子巫出奔鲁国做了官,为纪念故国,便去邑为曾,以曾为姓。据《武城曾氏族谱》载:巫生矢,矢生阜,阜生,即曾点。点生参(前505~前436年),点、参都是孔子的弟子,曾参以孝著称,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被尊为“宗圣”。宋嘉二年(1057年)御赐全国统一编修的曾氏族谱,推宗圣(曾参)为一世祖。
 
 1、简介:“天下一曾无二曾”,曾姓出自夏禹的姒姓后裔。
2、历史记载:禹五代孙少康中兴夏朝,分封其小儿子曲烈于(今山东峄县)。曲烈天资神异,思考精勤,善于改进和创造工具,他制造方形渔网罾,制作射鸟用箭增,烧制蒸饭盛菜陶器,教人纺织各种图案丝织品缯。周灵王甲午年(前567年),国被莒国所灭,国太子巫出奔鲁国做了官,为纪念故国,便去邑为曾,以曾为姓。据《武城曾氏族谱》载:巫生矢,矢生阜,阜生,即曾点。点生参(前505~前436年),点、参都是孔子的弟子,曾参以孝著称,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被尊为“宗圣”。宋嘉二年(1057年)御赐全国统一编修的曾氏族谱,推宗圣(曾参)为一世祖。
曾氏有鲁国、庐陵两望。鲁国即今山东,庐陵即江西吉安,曾姓以此两处为繁衍中心,播迁各地。庐陵一望,始自曾子裔孙曾据避王莽乱率宗族千余人自山东渡江居庐陵,以庐陵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迁移和繁衍,尤其播迁到福建、广东等地,曾据为江南曾氏鼻祖。台北县莺歌镇《武城曾氏族谱》载:曾氏“武城之族,盛于山东,西汉之末,不仕新莽,举族南迁,居于豫章庐陵之吉阳县,由吉阳县析居永丰县龙潭,由龙潭徙居吉水兰溪”。
曾参有三子,曾元、曾中、曾华。曾元之后在河南光州固始有曾圭,生曾隐,隐生曾延世,年廿二娶王潮妹(王审知姐)婉贞为室,官团练使、光州刺史。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黄巢揭竿起义,中原士民纷纷避乱,广明间(880~881年)曾延世辅助王潮、王审知率军转战福建,于光启二年(886年)定居泉州城西龙头山一带,后建宗祠于龙头山。延世于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卒,是为曾氏龙山衍派始祖。延世子曾教,官右卫大将军;次子曾远,官兵马都总管,开基晋江,自唐至今繁衍百余个房系,分衍至广东、台湾、河南、江苏、浙江、香港、澳门,而后又播迁至海外。
曾氏族谱字辈,都是五字句子,武城字辈为:“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贤扬,鼎新开国连,克后振家声。”前5句25字为清圣祖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所赐,第63代起使用;后二句10字据说为宣宗道光续赐。
龙山曾氏大宗祠,位于泉州市区西街龙山寺后面,五开间两护,一进祠门、中天井,二进大殿。龙柱,石窗,雕工精湛。大门联曰:“东鲁名贤裕后;南闽鼎甲开先”,“大学孝经先祖德,状元宰相旧家风”。殿内楹联很多,如“周鲁仰宗圣,唐闽启龙山”,“沂水活源通晋水,龙山科第甲闽山”等。匾额“一门四相”、“状元”、“太师”、“太傅”等几十方。宗祠于2002年复基,2005年重光,主要来自三胞曾姓捐资。台湾曾姓宗亲经常组团来谒祖。
 
苍南曾姓迁徙
 曾姓迁徙与演变  据考证,苍南曾姓大多由福建南部泉州、安溪、永春、南安和福鼎等地入迁。部分由浙南的瑞安、平阳等县移入。最早者为明代的有腾垟、望里溪头埠、藻溪桥头湾、西厅、渡龙屿兜、繁枝盛陶、桥墩云仙、凤池龙转头、浦亭丽湾、信智园屿等地。清康熙十三年(1674)靖南王耿精忠于福建起兵叛乱(史称“三藩之乱”),清兵入闽镇压,战事惨烈,适值金乡迁海令撤销,接着蒲门(今马站)展界,本县沿海人口空虚,曾姓族人先后入迁苍南境内的有埔坪岗头、昌禅枫脚、南堡圆盘、望里北岙、港边、昌禅王家垟、渎浦相助宫、藻溪草鞋亭、大观溪心、马站后岘、白沙方良、大渔岭门、浦亭罗溪、龙沙石塘、凤阳顶堡、江山上河头等地。
腾垟曾姓(1)  始迁祖曾妈隆,原籍福建泉州府安溪县依仁里案山(今安溪县龙门镇龙山村)。于明末由安溪县依仁里案山入迁来此定居。元配花氏,继配林氏,生子三:长参我,字余高,居腾垟湾底大田;次参宇,迁安徽广德县;三怀宇,居腾垟北田寮。繁衍成族,后裔分居本乡玉腾、东山、苍北、腾中、兴庆,以及县内外各地。
腾垟曾姓(2)  始迁祖曾玄祖,字尧述,号宪章,曾妈隆之侄。于明末由福建泉州府安溪县依仁里案山入迁来此定居。配氏不详,生子四:道汉、道旺、道轼、道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腾垟垟边墩头、腾中、传星,以及县内外各地。
埔坪龙岗头曾姓  始迁祖曾维祈,由福鼎县一都军营后垅入迁来此定居(何时入迁不详),繁衍成族。
望里溪头埠曾姓  始迁祖曾忠明,字尧明,于明末由闽入迁来此定居。配氏不详,生子二:万载、万珍。繁衍成族,后裔分居云亭木林尖、牛乾、繁枝东垟,以及福鼎县嵛山芦竹港等地。
藻溪桥头湾内曾姓  始迁祖曾奕贵,字尧重,于明末由闽入迁来此定居。配洪氏,生子一:道三,繁衍成族。
莒溪西厅曾姓  始迁祖曾道祁,字启爵。其父曾晚亮于明末由闽入迁腾垟东湖内水碓尾定居。曾道祁约于明天启六年(1626)丙寅徙居于此。配卓氏,繁衍成族。
凤池垟岙曾姓  始迁祖曾鼎复,字承亨,于清康熙年间由福建泉州府龙头山入迁来此定居。配郭氏,生子六:维节、维琇、维创、维漾、维传、维萍。繁衍成族,后裔分居长兴县等地。
渡龙市兜(屿兜)曾姓  始迁祖曾瞻,原籍福建泉州府永春县。于明万历十四年(1586)丙戌,入迁灵溪宕顶,旋迁市兜定居。配卓氏,生子四:长斌豪(天房)、次斌江(地房)、三章潭(宜房)、四斌吴(人房)。繁衍成族,后裔分居苍南县各地,以及瑞安、平阳、瓯海、文成、福鼎、霞浦、宁德、台湾等地。
昌禅枫脚曾姓  始迁祖曾文悬,字明贤,系曾瞻四世孙。约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辛丑,由市兜入迁来此定居。配詹氏,生子二:德显、德和。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埔坪岗头曾姓  始迁祖曾朝助,字国榜,乡耆。系曾瞻六世孙。约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丁卯,由市兜入迁来此定居。配陈氏,生子四:世族、世对、世谟、世勇。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渎浦相助宫曾姓  始迁祖曾世儒,字清林,官八品。系曾瞻七世孙。约于清乾隆年间由市兜入迁来此定居。配陈氏,生子五:君宰、君华、君爱、君亲、君麟。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南堡圆盘曾姓  始迁祖曾君陟,字志积,系曾瞻八世孙。约于清嘉庆年间由市兜入迁来此定居。元配谢氏,次配吴氏,生子二:仁套、仁坵。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望里北岙曾姓  始迁祖曾仁考,字子孙,系曾瞻九世孙。约于清光绪年间由市兜入迁来此定居。配朱氏,生子三:和升、和员、和广。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藻溪草鞋亭曾姓  始迁祖曾和局,系曾瞻十世孙,昌禅枫脚曾德和派下。约于清光绪年间由枫脚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
昌禅王家垟曾姓  始迁祖曾和有,系曾瞻十世孙,约于清同治六年(1867)丁卯,入迁来此定居。配李氏,生一子曾奎定,繁衍成族。
石砰内湖曾姓  始迁祖曾奎寻,系曾瞻十一世孙。昌禅枫脚曾德和派下。由枫脚入迁来此定居(入迁时间不详)。配氏不详,生子一,名璧年,繁衍成族。
藻溪后岱曾姓  始迁祖曾文彬,系曾瞻四世孙。约于明末由市兜入迁来此定居。配赖氏,生子二:德盛、德秀。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藻溪盛陶曾姓  始迁祖曾文质,系曾瞻四世孙。约于明末由藻溪后岱入迁来此定居。配陈氏,生子二:德卿、德扬。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矾山南堡曾姓  始迁祖曾德秀,系曾瞻五世孙。约于清康熙十四年(1675)乙卯,由藻溪后岱入迁来此定居。配林氏,生子五:朝贵、朝爵、朝美、朝彬、朝光。繁衍成族,后裔分居矾山深垟、鸡笼尖、詹家坑,霞浦云罗山等地。
矾山深垟曾姓  始迁祖曾朝光,字国扬,号晦斋,系曾瞻六世孙,约于清康熙年间由南堡转迁来此定居。元配胡氏,次配梁氏,生子三:世益、世琳、世侯。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凤阳顶堡曾姓  始迁祖曾世茂、字亦思,系曾瞻七世孙。约于清乾隆初期由藻溪后岱入迁来此定居。配林氏,生子三:君长、君仁、君义。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大观溪心十八贡曾姓  始迁祖曾世高,字伯思,系曾瞻七世孙。配蔡氏,生子四:君汉、君楚、君辉、君志。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矾山尖(詹)家坑曾姓  始迁祖曾君铭,字仲盘,系曾瞻八世孙。约于清嘉庆年间由深垟入迁来此定居。配氏不详,生子六:仁里、仁山、仁寿、仁淮、仁洽、仁伟。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望里港边曾姓  始迁祖曾和许,系曾瞻十世孙。约于清光绪年间入迁来此定居。配廖氏,生子一:奎廖。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大观溪心曾姓  始迁祖曾荣宾,系曾瞻十世孙。约于清康熙年间由市兜入迁来此定居。配陈氏,生子五:文贤、文卿、文元、文玉、文士。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挺南田龙(笼)小岭曾姓  始迁祖曾仁探,系曾瞻九世孙。配余氏,生子四:和建、和富、和痕、和合。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观美三跳岭曾姓  始迁祖曾和孧,系曾瞻十世孙。配氏不详,生子三:奎彪、奎领、奎思。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马站后岘曾姓  始迁祖曾满凤,约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甲寅,由平阳县山门入迁来此定居。配高氏,生子二:绍临、翼辉。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桥墩小沿曾姓  始迁祖曾国祥,系平阳县高墩支派曾孟谦四世孙。由平阳县董家潭入迁来此定居(何时入迁不详)。配吴氏,生子五:子龙、元龙、士龙、銮龙、凤龙。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及舟山嵊泗、福建建瓯、福鼎白琳、台湾等地。
南坪和尚垟曾姓  始迁祖曾化龙,名淑云,何时由平阳县山门高墩入迁来此定居(何时入迁不详)。配氏不详,生子一,名汉豪,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云亭牌界曾姓  始迁祖曾升贵,由瑞安县曹村入迁来此定居(何时入迁不详)。配氏不详,生子四:秉涛、秉坤、秉仪、秉章。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江山上河头曾姓  始迁祖曾文彪,约于清康熙年间由瑞安县曹村岙垅入迁来此定居。配陈氏,生子五:兆印、兆星、兆迁、兆佐、兆玙。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白沙方良曾姓  始迁祖曾志炎,约于清嘉庆年间由江山上河头入迁来此定居。配陈氏,生子一,名邦俦。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凤池龙转头曾姓  始迁祖曾近泉,原籍福建省泉州府安溪县依仁里长埔。系迁居平阳县北港范岙始迁祖曾滨泉之弟。约于明万历年间入迁来此定居。配氏不详,生子二:衷华、衷恒。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桥墩云仙曾姓  始迁祖曾通,字得达;另一支始迁祖曾德洪,同时于明洪武年间相传由北京应州府入迁来此定居。曾通配奚氏,生子二:曾创、曾成。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以及福建、台湾等地。曾德洪配杨氏,生子一,名曾华,又名国华。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县内外各地。
桥墩仙堂曾姓  始迁祖曾淳山,系曾德洪五世孙。由云仙入迁来此定居。配李氏,生子一,名炳霖。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大龙方竹曾姓  始迁祖曾光韦(号次云)、曾光显(号次珊)兄弟,曾德洪十一世孙。曾光韦配氏不详,生子二:御寿、御历;曾光显配胡氏,生子二:御唐、御镜。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藻溪焦浦岭曾姓  始迁祖曾青泉,由福建泉州府安溪县鲂洋山仔尾,入迁来此定居(何时入迁不详)。配氏不详,生子二:有成、有振。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平阳、玉环等地。
舥艚东明里三墩堡塘古下曾姓  始迁祖曾叶祥,何时由何处入迁来此定居不详。配氏不详,生子三:德元、德佑、德泉。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马站霞峰古梅(文)山曾姓  始迁祖曾廷献,约于清康熙年间由平阳县北港水头入迁来此定居。配氏不详,生子三:天凤、世麟、世龙,繁族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云亭牛乾曾姓  始迁祖曾天影,讳辉形,系曾华山之孙。曾华山于明末由福建泉州府南安县十八都大坵田入迁渔寮王孙定居。配蔡氏,生子三:我立、我钦、我传。曾天影系曾我传之子,何时入迁来此定居不详。配夏氏,生子三:允作(子豪)、允寿(子禄)、允兴(子起)。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浦亭丽湾曾姓  始迁祖曾新铭,号仰山,于明末由福建泉州府安溪县棋盘山入迁平阳县十八都曹堡徐田头,旋迁来此定居。配许氏,生子一:仕荣。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信智圆屿曾姓  始迁祖曾斌甫,名珍甫,字亦礼,约于明崇祯三年(1630)庚午由福建永春县入迁平阳县十五都江南都口,旋迁来此定居。配氏不详,生子一:逸森。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大渔岭门曾姓  始迁祖曾国扬,原籍福建永春县。于清康熙年间入迁渡龙屿兜,旋迁来此定居。配氏不详,生子二:世元、世祖。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石砰内湖曾姓  始迁祖曾文祥,字肇祥,由江西广信府上饶县安辑乡上资里入迁温州平阳路口。其分派入迁来此定居(何时入迁不详)。配氏不详,生子三:德茂、德华、德英。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浦亭罗溪曾姓  始迁祖曾应德,原籍福建泉州府安溪县半岭。约于清顺治年间入迁来此定居。配伍氏,生子一:永泰。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龙沙石塘曾姓  始迁祖曾德声,字关卿,原籍福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甲子,入迁来此定居。配氏不详,生子五:国超、国珍、国选、国望、国典。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凤阳坑边曾姓  始迁祖曾英格,原籍福建泉州府永春县。其先祖由永春县迁居福鼎县桐山。曾英格由桐山入迁来此定居(何时入迁不详)。配氏不详,生子二:君明、君白。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南宋矾坑曾姓  始迁祖曾克群,妣陈氏。与其子国来、国顶,约于清道光十年(1830)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五凤凤村青寮曾姓  始迁祖曾友乔,讳国木,偕北扶母由闽入迁来此定居。配氏不详,生子五:登元、登俊、登芳、登周、登礼。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金乡洪岭脚曾姓  始迁祖曾世林,曾国奇之子。其太祖由福建泉州府永春县入迁温州府平阳县际水朝。传至六世孙曾国奇(曾士进之子)转迁括山乡西括。曾世林由西括入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赤溪街曾姓  始迁祖曾逢杜,由福建汀州府永定县街头入迁来此定居。配氏不详,生子五:森乔、明秀、立秀、山秀、庄秀。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霞关烟墩曾姓  始迁祖曾戊寿,由福建汀州府永清县入迁沿浦,旋迁来此定居。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岱岭云蔗曾姓  始迁祖曾仁助,何时由何地入迁来此定居不详。配氏不详,生子二:和松、和铜。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南宋北山街曾姓  始迁祖曾文保,约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由福建泉州府入迁来此定居。配氏不详,生子五:石养、石柱、石好、石岩、石秀。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沿浦三卯曾姓  始迁祖曾公,何时由何地入迁来此定居不详。配氏不详,生子二:林汝、林基。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灵溪街曾姓  始迁祖曾奎舒,由福建(何地不详)入迁来此定居。配氏不详,生子二:疋真、疋金。繁衍成族,后裔分居各地。
 
 
三、郡望堂号
1、郡望
鲁 郡:亦称鲁国、鲁国郡、东鲁郡。西汉朝初期,汉高祖将秦朝原来的薛郡改为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三国时期的曹魏政权以及晋朝时期改为鲁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曲阜、泗水、滋阳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政权又改其为任城郡。另外,隋朝时期也有个鲁州鲁郡,改鲁县为汶阳县,继而恢复曲阜原名,治所在兖州。唐朝时期有个兖州鲁郡,虽然辖有曲阜,治所亦在兖州,而将原鲁国郡治迁至今山东省的滋县(今山东德州陵县滋镇)。
  天水郡:亦称上邽郡。西汉朝元鼎三年(丁卯,公元前441年)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通渭县、秦安县、定西县、清水县、庄浪县、甘谷县、张家川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一带地区。东汉朝永平十七年(甲戌,公元74年)改为汉阳郡。三国时期曹魏仍改为天水郡。西晋时期移治到上邽(今甘肃天水),北魏时期仍改回为天水郡,其时辖地在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甘谷县等市县一带地区。
  庐陵郡:庐陵郡始建于东汉朝兴平元年(甲戌,公元194年)治所在石阳(今江西吉水,一说在江西吉安)。三国时期孙吴国移治到高昌(今江西泰和),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永新、峡江、乐安、石城以南地区。到了唐朝时期,又改名为吉州。  
  武城郡:历史上“武城”有二:①史称南武城,春秋时期鲁国城邑,为古鄫国灭亡后太子巫所居之地,今山东省临沂市费县与济宁市嘉祥县一带,也是孔子的贤弟子曾参故乡。②今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吉县古称“屈”,实际上“吉”与“屈”乃一音之转,是后人为避其“短亏”、“困顿”等贬义,才谐为“吉”的。周惠王十九年(癸亥,公元前658年)晋献公为了实施其消灭虞国和虢国的计划,采纳了大夫荀息的建议,以屈产之乘和垂棘之璧去贿赂虞君,请求借道南下伐虢。所谓“屈产之乘”便是屈地所繁育的良马;“垂棘之璧”是垂棘(在今泽州县,一说在曲沃县,一说在潞城市)所产的宝玉,这是两种晋国特有的珍稀之物。起初晋献公还舍不得送给虞君,荀息劝道:“只要虞国允许借道给我国,这两件宝物只不过是在外寄存些时候罢了”。果然三年后,晋国利用虞君的短视先后消灭了唇齿相依的虢国和虞国,良马和宝玉又重新回到了晋献公手中,只是“马齿长矣”。几乎与伐虢战争同时发生的另两件与屈有关的史事便是“夷吾居屈”。当时期,骊姬为了废掉太子申生,改立自己的儿子奚齐,借口屈与蒲为国防重地,鼓动晋献公下令让夷吾守屈,让重耳守蒲,完成了她扫清障碍的第一步。据《左传》记载,在修筑屈邑的过程中,夷吾发现筑城的工人常把柴草填进墙体内充土方,工程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于是就汇报晋献公,晋献公又严厉斥责了监工的士大夫。士大夫却恭敬而坦率地向晋献公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没有战争而筑城池,这只能使国内的敌人据以为患,既然是为敌人修城池,又何必那么认真呢?我没有认真筑城,是对您的不敬,但如果认真筑城而被敌人利用,又是对您不忠,我该怎么办是好?如果君主能修养德行,群公子的地位得以巩固,什么城池能比这坚固?但照此下去,不出三年将出现内战,我看就不要太认真了吧”。回家后,士大夫腹牢骚地赋诗一首,其中有“一国三公,吾谁适从”的名句。周惠王二十一年(乙丑,公元前656年)骊姬又设计诬陷夷吾和重耳要加害晋献公,夷吾恐祸及其身,连夜从绛都逃往屈邑。晋献公听信骊姬谗言怒不可遏,派人伐屈,夷吾被迫据城抵抗。次年春,又派贾华伐屈,夷吾不敌,只得逃往梁国避难。屈地分为北屈和南屈两部分。《左传》在记述骊姬谮诸公子于献公时说:“蒲与二屈,君之疆也”,这“二屈”即指北屈和南屈。《水经注》中引用了《汲郡古文》中的一句话:“翟章救郑,次于南屈”,也证实了二屈之分。西汉因在今吉县置北屈县,隶平阳郡。北魏延兴四年(甲寅,公元474年)因定阳县(今陕西省宜川县)的定阳胡人东渡黄河居此,魏孝文帝特在今吉县城侨置定阳郡和定阳县。隋开皇十八年(戊午,公元598年)又改定阳县为吉昌县。“吉昌”一名与当时相邻的禽昌、昌宁、平昌、昌原等县名同属“昌”系列地名,是这一地区古老昌方文化的反映。吉,乃谐音于古名“屈”。五代唐时期,为避李克用之父李国昌名讳,改为吉乡县,先后属慈州、耿州、吉州,并为州治所在地。元至元二年(乙丑,公元1265年)吉乡县并入吉州。清雍正二年(甲辰,公元1724年)改为直隶州,辖蒲县、乡宁县;清雍正九年(辛亥,公元1731年)蒲县划出改属隰州。清乾隆三十七年(壬辰,公元1772年)吉州改为散州,与乡宁县同隶属于平阳府。民国元年(壬子,公元1912年)3月,山西省废吉州,改为吉县至今。
  鲁阳县:古称鲁阳。汉朝时期置鲁阳县,因其县东北十八里有座鲁山,在唐朝时期更名为鲁山。据《读史方舆纪要》:“山高耸,回生群山,为一邑巨镇,县以此名。”治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
 
   2、堂号:
  鲁阳堂:以望立堂,亦称鲁山堂。
  天水堂:以望立堂,亦称上邽堂、平襄堂。
  武城堂:以望立堂,亦称北屈堂、吉州堂。
  庐陵堂:以望立堂,亦称石阳堂、高昌堂、吉州堂。
  鲁郡堂:以望立堂,亦称鲁国堂、东鲁堂、曲阜堂。
  武城堂:以望立堂。曾氏源出姒姓,夏帝少康封小儿子曲烈于鄫(在山东省苍山县西北)建立鄫国,历夏、商、周三代,公元前567年被莒国灭掉,太子巫逃往鲁国,后称之南武城,即今山东省的济宁市嘉祥县境。“鄫”去邑(阝)为曾,称为曾氏。曾巫的孙子曾点,字暂,是孔子贤弟子;曾暂儿子曾参传孔子之学,被后世儒家奉为“宗圣”。武城即为曾氏的远祖发祥之地,“武城堂”名本源此。
  三省堂:孔子弟子曾参非常注意修身,每天从三方面检查自己:第一,为人做事有没有尽到心;第二,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失信;地势那,老师教的东西有没有复习好。“三省堂”即由此得名。
  追远堂:取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人(今山东费县)曾参“慎终追远”之意。
  崇本堂、敦本堂、宗圣堂、守约堂、养志堂、若文堂、敬慎堂、荣庆堂、继省堂:资料有待补充。
 
四、宗族特征
1、曾姓族人在很早的时期就遍布于全国各地。
2、曾姓以仁孝礼义而著称于世。
3、曾姓字行辈份排列工整、严密,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与宗族特色。
4、各支曾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因曾姓著名人物曾参为孔子门人,世称宗圣,其后子孙亦为圣裔,故曾氏家族字行辈份亦参照孔氏族人“命字行辈”即“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遒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五、家谱文献:
  1、简介:
  曾氏一族最早的家谱修于何时,已无从可考,在史籍《宋史·艺文志》中记载的曾肇的《曾氏谱图》一卷,算是曾氏族人的最早族谱了,可惜该谱已佚。
  现存的曾氏族谱,大都是明朝以后所修的,从地域上看包括安徽、湖南、福建、浙江、广东、广西、山东、四川、湖北、江苏、江西、香港、台湾等地区,尤以福建、广东、四川、江西为多。其体例大多采用前序、后跋、中正文的体例,分别阐述修谱源起、家族起源、各支谱系、族规家法、宗祠祭祀等内容,其中尤以谱序最具影响和家族特色。
  另外,修谱往往都要请学者名流、政界要人或本族名人作序,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明代刑部尚书何乔新都曾为曾氏族谱作序。
 
  2、文献:
  《温陵曾氏族谱》、《武城曾氏重修族谱》、《兴宁曾氏族谱》、广东梅县《曾氏族谱》、香港新界《曾氏历代宗亲谱》、晋江《武城曾氏族谱》、《清源曾氏族谱序》、福建《上杭曾氏族谱》、《江阴曾氏续修宗谱》、《海虞曾氏家谱》、汉寿《武城曾氏重修族谱》、宁乡《武城曾氏重修族谱》、湘乡《武城曾氏榔山族谱》、湘乡《武城曾氏榔山族头江房谱》、湘潭《淦田曾氏六修族谱》、四川富顺《西湖曾氏祠族谱》、福建德化县浔中镇《武城曾氏重修族谱》(民国三十七年重修)、德化县浔中镇《武城曾氏重修族谱》、安海《武城曾氏族谱》。
 
  3、家谱:
  江西吉安庐陵曾氏家乘,六种三十二卷,(明)曾孔化编,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浙江省宁波市天一阁文物管理所。
  江西吉安庐陵曾氏家乘,(明)曾孔化辑,明嘉靖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五卷。现被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
  曾氏宗谱,著者待考,明隆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
  湖南湘乡曾氏田宅族谱,(清)曾瀛、曾尚录等纂,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三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福建晋江曾氏族谱龙山部份,著者待考,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永定曾氏雍睦堂题名谱,(清)曾玉音重修,曾味根续修,曾庄、曾文鳌三修,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3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浙江常山续修曾文定公族谱十二卷,(清)魏定国续修,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招贤乡箬溪村。
  山东历城曾氏家乘略二卷,(清)曾自尚增辑,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广东嘉应曾氏族谱,著者待考,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梅县曾氏家谱,著者待考,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曾氏家乘略二卷,(清)曾尚增辑,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手抄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永定曾氏雍睦堂题名谱,(清)曾玉音、曾味根、曾庄、曾文鳌修,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武城曾氏家乘一卷,著者待考,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山东嘉祥武城曾氏家乘八卷,著者待考,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福建晋江三峡瑞峰公派下族谱(清)曾濠修,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武城曾氏家乘十卷,著者待考,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美国国会图书馆。
  广东梅县曾氏祠,(清)曾祖禹、曾景行纂修,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注:封签作《梅城凤尾阁曾氏大宗祠谱》。
  江西吉安曾氏族谱,(清)曾世珍等纂修,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湖南湘乡曾氏重修族谱,(清)曾嘉言、曾大型等修,曾林书、曾克能等纂修,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武城曾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湖南宁乡武城曾氏四修族谱,(清)曾毓郯等纂,始修于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民国间湖南宁乡曾氏南宗总局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重庆市图书馆。
  江西吉安武城曾氏重修族谱,(清)曾毓蹲、曾衍咏同修,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曾毓樽、曾衍泳始修于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清)曾毓纂修,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曾氏族谱,(清)曾玉音修,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永定太平寨曾氏家谱,(清)曾玉音原修,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注:记事补止于清光绪六年。
  福建永定曾氏族谱,(清)曾玉音修,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常山曾氏族谱,(清)符璋重修,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招贤乡箬溪村。
  太平曾氏重修族谱二十九卷,首一卷,(清)曾书之、曾高望纂修,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守约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安徽黄山太平曾氏重修族谱二十九卷,首一卷,(清)曾书之,曾高望纂修,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守约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九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福建同安顶曾氏重修族谱,(清)曾昆和修,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武城曾氏重修宗谱,(清)曾纪湖修,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曾氏六修族谱,(清)曾育才修,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宗圣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湖南衡阳曾氏六修族谱,(清)曾育才修,清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宗圣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江西修水武城曾氏重修族谱,(清)曾照临等纂修,清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八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福建宁化曾氏世次源流族谱(清)曾光清修,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宁化曾氏世系谱,(清)曾光清修,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江苏常熟曾氏家乘,(清)曾彬文辑,曾彬文逝世于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常熟市图书馆,后人增辑记事至清宣统年间。
  福建平和燕翼堂曾氏族谱,(清)霞山氏修,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湖南湘潭石莲曾氏六修族谱三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曾自通、曾海南纂修,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追远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
  石莲曾氏六修族谱,(清)曾海南等纂修,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追远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湖南湘乡武城曾氏续修族谱,首一卷,(清)曾贯之、曾得宗修,曾志坚、曾纪英等纂,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八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广东蕉岭曾氏族谱,(清)曾毓郯重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注:版心作《武城曾氏重修族谱》。
  浙江常山定阳曾氏宗谱三卷,著者待考,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油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东鲁黄坞岭路底蓬村。
  江西袁祠曾氏族谱四十三卷,前编二卷、后编一卷,(清)曾挺森等纂修,清同治元年(公元1875年)鲁国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七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广东南海曾氏家谱,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广东南海曾氏族谱,(清)曾梦鸿等编,(清)曾毓郯重修,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注:版心作《武城曾氏重修族谱》。
  湖南武城曾氏重修族谱,(清)曾容光等重修,影印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山东嘉祥曾氏三修宗圣志二十卷,初修于明万历年间,(清)曾国荃重修,王定安编,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南京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江西吉安梅山曾氏重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记事至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
  新界曾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香港大学图书馆。
  香港新界曾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潮洲潮郡九邑曾氐宗祠祠簿一册,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曾董理等纂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东省汕头市档案馆。
  湖南益阳曾氏四修族谱,首四卷,(清)曾昊继纂序,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七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曾氏支谱齿录,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手写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注:该族散居衡山、湘乡等地。
  海虞曾氏家谱,(清)曾达文著,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
  浙江常山定阳桂岩曾氏宗谱九卷首一卷,(清)曾宗鲁纂修,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木刻活字印本,不全。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大桥头乡连塘村老坞。
  江苏常熟海虞曾氏家谱,(明)曾玉梁首修于明朝,(清)曾达文纂修,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上海市图书馆、江苏省常熟市图书馆、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武城曾氏谱,(清)曾文王撰,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武城曾氏谱一卷,(清)曾文玉修,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图书馆。
  四川内江武城曾氏重修族谱十二卷,(清)曾毓樽初修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清)曾锡光、曾传谷纂,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内江曾氏宗祠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重庆市图书馆。
  曾氏四修族谱十六卷,(清)曾传著,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第十四卷、第十六卷。现被收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安徽黄山曾氏文献存征五卷,(清)曾士璋辑清,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注:版心作《太平曾氏通介房谱》。
  湖南湘乡曾氏四修族谱十六卷,首四卷,(清)曾传着、曾怀柳等修,曾毓绪、曾广镕等纂,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九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安徽旌德旌阳曾氏宗谱两卷,首一卷、末一卷,(清)王昌期等续修,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福建南安台湾曾氏族谱,(清)曾庆云序,曾永和题,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台湾省。
  台湾曾氏族谱,(清)曾庆云(序)、曾永和(题),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湖南湘乡武城曾氏重修族谱四卷,首一卷,(清)曾心德、曾连胜修,曾连峰、曾祯祥纂,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另有一部仅存二册,还有一部仅存三册。
  江西武城曾氏重修族谱,清光绪三十三(公元190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曾氏家谱,(清)曾新续修,清光绪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稿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浙江常山武城曾氏族谱十卷,著者待考,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芙蓉乡占汗村。
  江西萍乡萍邑曾氏祠册一卷,(清)曾元善等纂,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武城曾氏续修家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南京大学图书馆。
  山东嘉祥武城曾氏重修族谱四卷,(清)曾宪柘主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山东省嘉祥县满洞乡南武山村。
  四川绵竹曾氏家谱,(清)曾仁山首修于清乾隆年间,(清)曾文生续修,清咸丰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简阳曾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注:记事迄清同治年间。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年间忠谋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曾氏家世系统图,(清)曾焕魁修,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曾氏文献存征五卷,(清)曾士璋辑,清朝年间敦本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广西容县文物管理局。注:残存本载有山东嘉祥、湖南宁乡、广西容县三地曾氏。
  江苏南京武城曾氏派衍金陵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三~四卷。现被收藏在江苏省南京市档案馆。
  江西铜鼓丰田曾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西省档案馆。
  海虞曾氏家谱,(清)曾达文著。清光绪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
  武城曾氏族谱两卷,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南省来凤县志办公室。注:该族散居湖南龙山、湖北来凤等地。
  曾氏蜀支谱,附曾氏通谱,(民国)曾启濂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四川成都曾氏通谱,(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有两部)。
  曾氏蜀支谱,(民国)曾尔楷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曾氏通谱,著者待考,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浙江常山曾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三卷。现被收藏在浙江常山县大桥头乡新村白谷圩。
  四川成都曾氏通谱蜀支谱,(民国)曾启濂、曾尔楷等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成都曾氏墓祠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河北大学图书馆(有二部)、南京大学图书馆、四川省图书馆。注:清乾隆五十八年曾痴园始修。
  福建古田曾氏续修家谱,(清)曾新修,民国四年(公元1907年)稿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福建省图书馆。
  江西袁郡曾致昌祠谱,(民国)曾大方等纂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鲁国堂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曾氏宗谱,(民国)曾星炳等续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湖南湘乡田田曾氏续修族谱,首二卷,(民国)曾芸阁、曾茂才纂修,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武城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上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北新洲武城曾氏宗谱八卷,(民国)曾志益重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徐古镇万岗村。
  浙江常山定阳归严曾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第七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五里乡山底村石冈。
  浙江常山定阳归严曾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四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大桥头乡水牛坞村。
  海虞曾氏家谱六卷,(清)曾达文著,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誊抄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版铅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广东兴宁曾氏族谱,(民国)曾庆良著,民国十三年油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兴宁县图书馆、日本静嘉堂。
  江苏常熟海虞曾氏家谱六卷,(民国)曾达文等纂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排印本三册。现被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江苏省常熟市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兴宁曾氏族谱,(民国)曾庆良等重修,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油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常山曾氏宗谱四卷,(清)徐燮始修于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民国)曾职员、曾绍曾重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招贤乡游林村上东坑。
  浙江常山前川曾氏宗谱,(民国)王朝佐重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二卷。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毛良坞乡前庄坂。
  福建宁化曾氏族谱,(清)曾清贤修,木刻活字印本一册;(民国)曾元辅修,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腊溪石坑曾氏宗谱三十八卷,著者待考,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高潮乡。
  浙江常山续修曾氏宗谱常山龙尧麦圹世系,著者待考,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狮子口乡麦坞村长家圩。
  福建惠安獭江曾氏族谱,(民国)曾颐和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潮洲潮安曾氏家谱,(民国)曾清河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敬慎堂石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福建长乐感恩村曾氏族谱,(清)曾承苞始修于清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民国)曾尊椿等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石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哈尔滨师范大学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
  湖北新洲武城曾氏重修族谱,(清)曾少衡创修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民国)曾百容等续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大渡乡。
  湖北新洲武城曾氏重修族谱一卷,(清)曾毓楷、曾红万等首修于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民国)曾毓南、曾广发重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红旗乡曾寨村。
  福建长乐感恩村曾氏族谱,(民国)曾尊椿等纂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海虞曾氏家谱六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铅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资料中心。
  浙江松阳午岭曾氏宗谱五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松阳县四都乡午岭村。武城曾氏全国通谱七卷,(民国)曾贡三、曾介圭重修,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石印本,今缺第七卷。现被收藏在四川宣汉县档案馆。
  湖南衡阳衡西曾氏五修族谱,(民国)曾祉续修,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养志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现被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
  湖南湘乡武城曾氏衍湖南湘乡大界五修族族谱十九卷,首一卷,(民国)曾广杰纂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十七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武城曾氏七修族谱四卷,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今仅存第一~二卷,另有一部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福建平和曾氏家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曾氏家训八卷,(民国)曾克专修,民国年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图书馆。
  富顺曾氏宗圣支谱,(民国)曾昭煌等编修,民国年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富顺曾氏宗圣支谱,(民国)曾昭煌编纂,民国年间石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武城曾氏重修族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香港大学图书馆。
  曾氏家乘,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福建曾氏族谱,著者待考,缩微胶卷。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福建晋江曾氏族谱,著者待考,缩微胶卷。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福建晋江曾氏族谱,著者待考,缩微胶卷。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福建南海曾氏族谱,著者待考,缩微胶卷。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福建宁化曾氏族谱,著者待考,缩微胶卷。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福建同安曾氏族谱,著者待考,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福建武平曾氏族谱,著者待考,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程乡曾氏族谱,著者待考,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海丰曾氏族谱,著者待考,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稻江曾氏族谱,(现代)曾玉音修,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福建惠安獭江曾氏族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常山武城曾氏重修族谱,(清)曾纯瑚始修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民国)郑凤池,曾繁仁续修,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浙江省常山县招贤乡外方山村、箬溪村。
  曾氏家乘,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手抄本。现被收藏在中家谱资料中心。
  香港新界沙田曾大屋三利祖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手写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曾氏族谱,(清)游有财、曾氏族谱编辑委员会著,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
  曾氏家乘五卷,(现代)曾克专修,1958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香港大学图书馆。
  福建曾氏族谱,(现代)曾克专修,1958年铅印本一册、影印曾六郎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曾氏家乘五卷,(现代)曾克专修,1958年铅印本平装一册。现被收藏在万方斋、省文献会、北文献会。注:由赣入闽曾氏庐陵公裔孙谱系。
  曾氏先贤史略特辑,(现代)曾纯利修,1958年纽约三省堂铅印本平装一册。现被收藏在万方斋、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美国纽约市国立图书馆。
  台北市曾氏宗亲会会讯,(现代)曾氏会讯编委会,1962年台北市曾氏宗亲会铅印本平装一册。现被收藏在万方斋、北文献会。
  福建曾氏族谱,曾朝清修,1964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曾氏族谱,(现代)游有财,1967年创译出版社铅印本精装一册。林添福附注:在台曾氏裔孙谱系。
  曾氏四修族谱十六卷,(现代)曾传著,1967年影印本。现被收藏在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
  大界房曾氏四修族谱,(清)曾广祚修,1967年台湾学生书局景印本精装一册。现被收藏在万方斋、北文献会、中国国家博物馆。附注:湘乡曾氏文献、曾约农、曾宝荪等在台重印曾氏大界房族谱。
  武城曾氏宗圣志谱二十卷册,(清)曾容光修,1968年影印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香港大学图书馆。
  广泽尊王谱系纪略,(现代)曾天爵修,1968年油印本平装一册,注:五代闽南安郭忠福后受封广泽尊王之谱传、附土库凤山寺尊王版画像。现被收藏在安徽省宁国市万方斋文物研究所、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美国纽约市国立图书馆。
  曾氏宗圣志,(明)曾承业宗圣奉祀官府,1968年台湾商务印书馆景印本精装一册。现被收藏在万方斋、北文献会、中国国家博物馆。注:曾宪口等在台湾重印宗圣传记事略。
  沙田曾大屋三利祖族谱,著者待考,香港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香港大学图书馆、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福建曾氏族谱,著者待考,1969年铅印本缩微胶卷。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曾氏族谱人事编、谱系编,(民国)游有财著,1971年创译出版社铅印本精装一册。现被收藏在北文献会。附注在台曾氏裔孙谱系。
  曾氏族谱,(现代)曾氏族谱编委会著,1971年创译出版社铅印本精装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附注曾氏裔孙谱系。
  广东博罗曾氏族谱,(现代)曾修山修,1971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南邑曾氏家谱,(现代)杨朝逢、杨丹桂修,1974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福建武平曾氏族谱,(现代)曾人格修,1975年铅印本;曾蓬辉修,1983年铅印本;曾庆祥修,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雾峰曾氏族谱,(民国)曾申甫于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编修,1976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湖南龙山系曾氏族谱,(现代)曾呈贞修,1976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曾氏(族谱)世系表,(现代)曾水照著,1976年铅印本精装一册。现被收藏在北文献会。注:在台曾氏裔孙谱系。
  黄帝至夏禹历代远祖史料集,(民国)曾颐和修,1977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头公派下曾氏家谱,(现代)曾丽纹修,1979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福建平和曾氏家谱,(现代)曾真枝修,1980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曾氏列代祖先祭祀表及户口誊本,著者待考,1982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传家宝曾氏族谱,(现代)曾元辅修,1984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省揭阳县西门外五经富客属宗圣曾子五十五世孙支系族谱,著者待考,1982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福建海澄曾氏家谱,(现代)曾柱修,1984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广东镇平曾氏族谱,(现代)曾义秀修,1984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六、字辈排行:
  曾氏嫡支第六十三世起统一字辈:
   清圣祖仁皇帝(康熙大帝)赐派字:“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清宣宗成皇帝(道光皇帝)续赐字:“令德维垂佑钦绍念贤扬”;
   民国总统袁世凯(洪宪皇帝)再赐字:“建遒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蔚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山东武城总堂曾氏字辈:
武城派行从曾参至六十二代无全国统一派行,自六十三代以清圣祖仁皇帝所赐“弘、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15字,为圣裔排行命名,故谓之名派。
其它各派行先人定的字句,以之取字,故谓房派。
孔氏从六十一代始用此15字为名派。“弘”因敬避改作“宏”,曾氏尊孔从六十三代始用此字,迭至“祥”字则是七十七派。“继”字因曾族避大宗讳名改作“纪”。
后来全国各派行统一使用名派15字是: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
清朝道光年间,宣宗皇帝又续赐名派十字:令、德、维、垂、佑、 钦、绍、念、显、扬。
清同治年间穆宗皇帝再续十字:鼎、新、开、国、运、克、服、振、家、声。(注:此十字为南宗曾氏族谱总局民国版《武城曾氏重修族谱》记载。东宗没使用。各地分支族“扬”字后有不同续派语。)
民国初年大总统袁世凯还代表民国政府颁发名派20字: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锦、瑞,永、锡、世、绪、昌。
曾國藩的祖父曾玉屏(字星岡)制訂了許多家規,曾國藩將祖父的家規、家教歸納為八個字:書、蔬、魚、豬、早、掃、考、寶。即讀好書、種好菜、養好魚、喂好豬、早起床、勤打掃、做祭祀、善待人。
八個字包括四個面的內容、讀書、耕作、孝友、睦鄰。蔬、魚、豬、早、掃、屬于"書耕’范圍,是農家應有之義,它的核心是勤儉。曾國藩非常看重"書’和"耕’,在教育子弟家人時,他常以"耕讀’或"半耕半讀’來概括。書耕二字看似平常、實則蘊深刻的道理:耕、使人足衣食,并養成勤俭習慣,砥礪品行;讀、使人長知識,明白道理,懂得如何做人。他認為一個家庭的興衰,不在于一兩個人做了大官,而在于子弟的賢與不肖,而子弟的賢肖六分稟于天性,四分在于家教。他認為,天下官宦人家子孫驕奢淫佚的,一代就享用完了,能夠延續兩代的少,商人的家庭,勤儉的能夠延續三四代。耕讀的家庭謹慎小心,能夠延續五六代。孝友的家庭能夠綿延十代、八代。為了促使曾氏子弟孫賢良,保持家族興旺,他一生把:書、蔬、魚、豬、早、掃、考、寶、奉為圭泉,不僅自己努力實踐,恪守不逾,而且苦心教育曾家子弟恪遵家教,謹守家風。造就了曾家人才輩出的局面。
   圣裔嫡派:“宏闻贞尚胤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新塘支派:“福志厚家道永隆昌”。
   内坑支派:“克钦洪孚光玉铭淑懋耀惟钟泽森昭德愈鸿”。
   胜珍支派:“国思天心顺文宗世发长德厚维先泽道大显荣昌”。
   略公支派:“祖德培麟趾宗功兆凤鸣英华逢盛世友彩肇林明”。
   成淡支派:“心维士君子汝乃尊经文成国家学院风声道德存”。
   平和支派:“子宗垂令绪宏闻贞尚胤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开成规兆瑞恒奕善绵礽”。
   苏澳支派:“子宗垂令序洪闻真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开成规兆瑞恒奕善锦仍”。
   濑江支派:“洪伯子敦肇元国志经际克绍谋贻燕翼昭其世守联以友敬和厚致祥永为家庆”。
   南宗支派:“宏闻贞尚胤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鼎新开国运克复振家声”。
   慈禧支派:“宏闻贞尚胤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世为朝廷用安邦定国贤”。
   珍和支派:“芳玉文章海山水盛德文明进化祥勋宏道大福盈堂家传忠恕宜珍重宝树芝兰永炽昌”。
   龙山支派:“圭壁呈云瑞人文焕国华台衡思继武鼎甲励承家一贯书绅永千秋赐福遐谋贻资燕翼世业仰清嘉”。
   圭公支派:“盛会家安定应宣象愈贤永绳高显达还见向临传作述常循序享嘉每克全类由居敬锡栾运至连绵”。
   香港支派:“宏闻贞尚胤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鼎新开国运克复振家声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振裕支派:“仁玉天章海山水盛景常富贵由天赐承先启后长英才宣正义杰俊绍贤良道德传家宝文明增国光平和昭吉庆”。
   金兰支派:“德继仁行文友仲大孝万世绍应兴梦汝如添福唯宗祖必荣思承昌盛嗣元开庭懋日奇仕振朝光允守嘉兆志民良国祚长”。
  四川宜宾曾氏字辈:“德元明清久燕富正开科”。
  四川三台、湖北孝感曾氏字辈:“子光起有国兴顺明德永正志祥诚”。
  四川资中曾氏字辈:“可文三世德维新景运开宗祖传家远帮国定有财”。
  四川乐山曾氏字辈:“天秋尚宪毕云世达志昌明太洪宗秀朝廷正永光”。
  四川仁寿曾氏字辈:“仲长启曾子时正大明宗克成光先德永远世泽隆”。
  四川新津曾氏字辈:“有九文启福家传本孝经开宗先至德万世允仪型”。
  四川成华曾氏字辈:“元友魏闻忠德光家传大学碧芬芳治国贤良知聚起荣昌万代左朝纲”。
  四川泸州曾氏字辈:
   一支:“学恒崇其金宏维钟志明昭宪庆繁祥一品佐朝裔居志国栋梁英贤清太邦”。
   二支:“家起世懋先学汝希洪开富有永安泰辅象宪良才终少宗后挥祥昌世代奎大庭多仁惠心正福自培”。
  四川中江、湖广启祖曾氏字辈:“祖代仁应仕文继思显名孝顺光前(全)志裕(玉)后丙国君上啟良臣相奉得选其因朝廷龙(隆)学业永层(存)万事兴”。
  四川遂宁曾氏字辈:“景思敬汝延朝国正天心顺家和如意孔光昌荣耀孝道启高贤万代兴良善学修永日新有能承先继大鉴必应开”。
  四川古蔺曾氏字辈:“宏世文章远渊源德泽深首应亨家日明庭作圣君天遐齐启惠玉德占朝方昭宪庆繁祥蔺果维垂佑身居国栋梁一品付龙长”。
  四川三台曾氏字辈:“延为贵昌成文天玉上仁明伦忠孝庆积德世家兴丕显昭前哲诗书启后昆贻谋光圣泽繁衍继儒林大道宣思孟雄才冠古今三省流芳远声传历代君”。
  四川内江曾氏字辈:“泰延文仲德永仕思友子汝九世从虞添景朝廷显凤省有曰启元舜肃恭唐尚慈和惠礼孔达立嗣昌渊源宗东鲁开基发长祥祖泽弥新远兰奕总公方荣华富贵美余庆更称良先前裕后盛名魁四海扬”。
  四川成都曾氏字辈:“国正天兴顺家和万代兴修身锦世泽养志庆常丞忠恕心源守明新学术承诗书门第显勤俭古今纯宗圣流徽远武城衍派升悦亲资继述道脉识薰蒸篤族昭雍睦敦伦启瑞征人文长蔚起富贵用飞腾”。
  湖北迁川曾氏字辈:“宗祖承德义绍泽裕厚裔”。
  湖北迁川曾氏字辈:“梦仕子友祖福受永兴隆时正乾坤大光辉日月明”。
  广西玉林曾氏字辈:“贵廷巨粤其孔德榜春万”。
  广西灵山曾氏字辈:“瑞忠诸有超世珍承桌松建业能树达永远庆奇昌”。
  广东梅县曾氏字辈:“贤才辅佐邦基茂道德光昌宗祖荣”。
  广东顺德曾氏字辈:“广立绍尚伯良生宗公和顺积中英华发达”。
  云南曾氏一支字辈:“文国大吉昌永远保安康世代功名汇道德崇陶唐”。
  云南永善曾氏字辈:“元崇师德应朝廷知帮国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鼎新开国运克服振家声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尔常裕文焕锦瑞永锡世绪昌”。
  台湾南投曾氏字辈:“福彰平连德裕庆锦隆昌贵显禄厚发祥”。
  继省堂曾氏字辈:“文继(伟)炳祥鸿荣续康天啓百岁(顺)福寿永昌”。
  重庆彭水、广西南宁曾氏字辈:“南尚国广臣应汉天道□大智胜公平得长久笔毛才是先”。
曾氏一支字辈:“忠肃恭懿宣慈惠和齐圣广渊明远利诚照世第维”。
宜宾县永兴支字派:成仕永远景思念,祖宗志朝廷(68),学仁存义万长龄.从本德政必显达,定逢贤良继高明.
龙山派另一支字辈不和:宏道经纶远,渊源德泽深;世应亨(63派)佳日,明廷佐圣君;文章华大国,学业秉彝伦;师范随时立,纲常恒古存;诗书相继武,作述先迎门,家运三星次,躬调七政尊。  约于康熙年间由江西龙泉县(今遂川县)迁至广西怀远县(今三江县):启学昌传有文明显继(75)先庭恢为日省守训定宗贤,堂号“三省堂”  南丰二源曾氏族谱所记载的吉水派语:文章节义,性道勲名,志学而立(76),知命从心,齐家治国,兴让敦仁,求其在我,行之以诚,修身为本,明德新民  先祖在广东惠洲府和平县上塘黄沙方生长,1727年入四川宜宾县,带字辈日,元,维,荣,集,学,绍,登,鹏,举(74).举与宪74派同辈  广东江门市鹤山县双合镇双石区金盘村的字辈如下:胜(新)子达(14世、68派)永德,文秀显朝廷(21世、75派)。  宜章平和曾姓自53派起字辈:汝(53)玉子壬必 福永当大万 承继世修德  梅县扶大镇珊全村:贤(70传)才辅佐邦基茂,道德光昌宗祖荣  湖北省红安县八里镇(古名中和乡罗曲村袁家港合兴社)曾贵公(58派)后裔琯公房系66派始自定字辈为:国、大、纲、常、永、家、和、世、泽、长。其后裔主要分布于红安、麻城、河南新县、光山等地。
宜宾县永兴高坎和白花失主村烂泥沟等地的字辈:成(61派)仕永远景。思彦祖宗志朝廷。学仁存义万长龄。从本德政必显达。定逢贤良继高明。还有四十辈这里没写。  湖南邵阳太平曾氏:福财友志景兴大,永惟朝廷万载荣,世子开宗延夏统(72广),贤侯绍武示周行,文章代焕贻风远,忠恕家传德教成,勉迪后嗣善继述,聿怀绍义先扬名--“统”对应“广”,“贤”对应“昭”。
 
七、【曾姓宗祠通用对联
〖宗祠门楣题辞〗
三省传家
“三省传家”典出孔子弟子曾参故事。《论语》“学而篇”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参非常注意修身,每天从三方面检查自己:(1)为人做事有没有尽到心;(2)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失信;(3)老师教的东西有没有复习好。“三省传家”即由此闻名。
 
〖四言通用联〗
南丰撰史;西府养亲。——上联典指北宋文学家曾巩,字于固,南丰人,世称南丰先生。嘉祐年间进士,曾奉诏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善于写文章,散文平易舒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为王安石所推许,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元丰类稿》。下联典指北宋大臣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天圣年间进士,历官会稽知县、郑州知州、开封知府,仁宗时任宰相,以熟悉法令典故著称。晚年向神宗推荐王安石,共同辅政。为相十五年,历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号称老成持重。晚年被儿子曾孝宽(官端明殿学士)接到西府孝养,世人都以为荣耀。
酒肉养志;童冠咏歌。——上联典指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人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弟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的修养方法,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以孝著称,奉养父亲的时候,必有酒肉;将撤下的时候,必请示父亲允许,孟子称他为“养志”。后被尊为“宗圣”。下联典指曾参的父亲曾点,字子皙,孔子的弟子,曾这样表明自己的志向:“暮春三月,穿着春装,和冠者(成年人)五六人、童子(小孩)六七人,去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歌,一路走回来。”
武城世第;鲁国家声。——此联为曾氏宗祠“武城堂”通用堂联。
武城世德;沂水家声。——同上。
省身世泽;传道家声。——上联典指春秋·曾参,孔子弟子。语出《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下联典指宋·曾巩,主张先道后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南丰世泽;鲁国家声。——上联典指曾氏的望族居鲁郡。下联典指北宋文学家曾巩,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省)人。世称“南丰先生”。嘉祐年间举进士,尝奉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为王安石所推许。散文平易郐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亦以其与欧阳修并称为“欧曾”。著有《元丰类稿》等。另《降平集》也题为其作。
南丰世泽;东鲁家声。——同上。
南丰撰史;西府迎亲。——上联典指宋代南丰人曾巩,任史馆修撰。下联典指宋·曾公亮之子孝宽为吏部尚书,迎父至西府孝养。
三省门第;一贯家声。——此联为曾氏宗祠“三省堂”通用堂联。
三班判押;两浙屏藩。——上联典指宋·曾公亮为政有能声,至夜户不闭。累迁至同中书门下事。下联典指宋·曾致尧,出为两浙转运使,性刚直好言事。
舜雩逸致;坟典淹通。——上联典指春秋曾点,姓曾,名点,字子皙。春秋莫鲁国(今山东省平邑县)人。唐·开元封“宿伯”,宋又封“莱芜侯”。“舜雩逸致”,谓其收藏经史之丰。下联典指后周曾崇范,庐陵人。家中藏有九经、子、史诸书。南唐刺史贾皓到崇范家求书,并用自己的钱来抵偿书的价值。曾崇范笑曰:“坟典天下公路,世乱藏于家,世治藏于国,其实一也,何估值以偿耶。”曾崇范被诏授官太子洗马,后迁为东宫使。
大和保合;万福攸同。——此联为曾氏宗祠通用春联。
酒肉养志;童冠咏歌。——全联典指春秋鲁·曾参事父至孝,每餐必有酒肉。曾参之父曾点尝言志曰:“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五言通用联〗
东鲁家声远;南丰世泽长。——上联典指曾氏的望族居鲁郡。下联典指北宋文学家曾巩,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省)人。世称“南丰先生”。
鲁国家声远;武城世泽长。——此联为曾氏宗祠“武城堂”通用堂联。
大学家声旧;万民气象新。——此联为曾氏宗祠“宗圣堂”通用堂联。
鼎新开国运;克服振家邦。——孙中山撰(赠赐)曾姓宗祠通用联。
 
〖六言通用联〗
才遇天麟地凤;志在沂水春风。——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七言通用联〗
宗传内无双学士;圣教中第一名贤。——此联为台湾省屏东市曾氏宗祠联。联以鹤顶格镶嵌“宗圣”二字。
武城世第承三省;沂水渊源流九洲。——此联为曾氏宗祠“武城堂”通用堂联。
天下斯文宗一贯;古今乔木第三家。——佚名撰广东省深圳市保安区沙井镇新桥村曾氏宗祠联。   
新桥村曾氏宗祠约建于明代(一说元代),曾是居住在新桥一带的曾姓人的宗族祠堂。据说他们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参之后,南宋初年到此落籍,迄今已逾800年,繁衍32代。祠堂占地1050平方米,三进三间,由檐廊、山门、前殿、正殿和后厅等组成,气势恢宏,是深圳现存最大的古祠堂。走过天井中的石牌坊,祠门上方“曾氏大宗祠”的匾额扑进眼帘,两侧柱木上镌刻着这一副对联,联语说的是先圣曾参的事,因为曾参在孔门弟子中排位第三,其后人便自称“乔木第三家”。据说居住在这里的曾姓后人崇尚诗书传家,仅前清时便出过翰林7个进士、数十个举人和秀才,祠前现存的10多对旗墩,便是彼时族中子弟中举或升官时升旗庆贺留下的遗迹。
南北真传唯一贯;古今道学第三家。——全联典指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人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弟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的修养方法,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曾氏后裔都尊写《孝经》的曾子为祖先。古有四大贤人:孔、颜、曾、孟,曾子排行第三,于是便有“古今道学第三家”之说。
一部孝经贻世业;八家文蕴绍宗风。——此联为曾氏宗祠“追远堂”通用堂联。
宗传内无双学士;圣教中第一名贤。——此联为曾氏宗祠“宗圣堂”通用堂联。联以鹤顶格嵌“宗圣”堂名。
气象更新绵世泽;现归依旧焕人文。——佚名撰江西省兴国县三僚村曾氏杨公祠“若文堂”堂联。   
“挂壁天井”是三僚曾屋村的一处典型风水建筑,位于三僚圩南面与曾氏杨公祠隔河相望,建于明朝,属曾氏三房的祠堂,正式名称是“若文堂”。“若文堂”结构非常怪涎,大门不是开在正房中间,而是在其山墙的一侧,其天井分上下两座,上天井在祠堂中间,与普通天井无异。下天井在山墙的正中开大门的位置,只有三面,一面由墙代替,故名“挂壁天井”,亦即把天井挂在墙上的意思。天井那扇墙特别高,完全挡住了视线。这座墙上对称排列着二对燕尾墙,墙上有一种龙头鱼身的雕塑,这种是龙生九子的一种,名叫蚩吻,是龙生的第九子,好吞,它可以吞山食海,故专用于屋脊做兽头装饰,避邪镇煞。天井上用蚩吻装饰,显然是看重其避邪的意义。“若文堂”是明朝时由三僚曾屋名师曾乔世主持设计的,大门不开在正面,据说是为了维护长房的利益,因为正中开门与长房有碍。大门开以侧面,是侧面山头大吉。 “挂壁天井”在风水上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翻肚鲤鱼形”,据说这座祠堂的门多次遭雷击,这里又有一个讲究,叫雷越打,鲤鱼籽越多。因为一打雷,鲤鱼便产卵,象征人丁更为兴旺。 “若文堂”的山头座向是坤艮兼申寅向,辛丑分金,甲方开门,出子口,卯水上堂,对酉卯峰,所以不能正面开大门,正面开门没有山峰,而侧面开门是一个尖峰,甲方开门对文峰,是希望出文人。堂上有这副对联,说明曾氏三房建祠时,是盼望后世多出文彩。事实上,三僚的国师曾邦旻、曾永章等人都是出在这个祠堂。若文堂前面是大坪,坪外为水池,两侧建有两排平房,后面一排平房,成矩形封闭在祠三面,中间留有卵石铺成的走廊,连成一气,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方形围屋。三僚曾氏这一房人丁很旺,仅长房就达800多丁。
 
〖七言以上通用联〗
投杼逾墙,误疑贤母;跃舟赴水,饮恨贞妃。——上联典指春秋时,有人告曾参母曰曾参杀人,母不信,至三告,母惧,投杼逾墙而走。下联典指明末唐王朱聿键被清兵所掳,其妃曾氏没水而死。
道德春秋,学继一宗圣;文章唐宋,名扬八大家。——此联为曾氏宗祠“养志堂”通用堂联。
堂构相承,维凛修齐盈旧德;宗公流庆,冀将锺釜妥先灵。——此联为曾氏宗祠“追远堂”通用堂联。
圣绍尼山,道德文章齐日月;徽传鲁国,春秋俎豆永乾坤。——此联为曾氏宗祠“追远堂”通用祭祀联。
衍一贯薪传,圣道渊源昭万古;相三朝谊辟,官勋赫奕振千秋。
——此联为曾氏宗祠“宗圣堂”通用联。
祖德何如东鲁,传经光百代;家风曷似南丰,修史裕千秋。
——此联为广东省始兴县太平镇东湖坪村曾氏宗祠联。
资水如练、凤岭如屏,四面尽环淑气;孝子在周、忠臣在汉,千秋无愧宗风。
——此联为湖南省洞口县高沙镇曾氏八支祠联。
传大学十章,明德新民,治人当先治己;
衍孝经一册,敬亲思长,事父可通事君。
——此联为曾氏宗祠“养志堂”通用堂联。
泗水乐从游,亲炙既深,道统源流传一贯;
明堂呈贺表,新奇无匹,文明炳耀列八家。
——此联为曾氏宗祠“养志堂”通用堂联。
春风沂水,上下同流,江汉秋阳,后先合撰;
地凤天麟,孙曾济美,芝山霞屿,堂构长新。
——新加坡华侨丘菽园撰,此联为福建省漳州市曾氏宗祠联。
道统绍一贯之传,师孔友颜,来者直开思孟;
文章擅八家之誉,接韩步柳,同时并驾欧苏。
——此联为曾氏宗祠通用堂联。
述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传,万世成承厥训;
超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外,一人独得其宗。
——此联为山东省嘉祥县曾氏宗祠联。上联典出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人曾参在《大学》一书中提出的思想:“格致(格物致知)”、“诚正(诚意正心)”、“修齐(修身齐家)”、“治平(治国平天下)”。下联典出春秋末鲁国孔子所授科目:“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为孔氏高徒,志可与、道可传,桥梓联辉,不愧是父是子;
作宋朝硕辅,治有声、政有绩,棣华竞秀,堪称难弟难兄。
——此联为曾氏宗祠“宗圣堂”通用联。
蒲田分派,琼岛移居,百余年庙貌重新,惟长念水源木本;
闽矫登科,陵阳作宰,廿数世凤徽共仰,愿不忘祖德宗功。
——清·曾对颜撰海南省海口市迈德村曾氏宗祠联
浪淘岁月,560多个春秋,有动乱也有安宁,有险峻也有平坦,有顺遂也有困厄,有荣耀也有屈辱,有丰美也有贫陋,有欢欣也有哀苦。桂林洋上,龙窝坡前,迈德村在这片沃野上,守护着祖先遗训、“鲁国家风”,守护着古典胜迹、移民文化,守护着一座祠堂、一眼古井、一部家谱。走进绿意盎然的村庄,走进古意森然的祠堂,心中就溢满了怀古幽思、沧桑之感。木质结构的曾氏宗祠原建于明朝,重建于清代(1787年)。如今门窗破损,梁架、檐柱上浮雕和透雕尽皆褪色。拜祭亭已毁,只遗几个石础。宗圣殿神台两边的圆柱上贴着中国科举制度末期广东最后一个解元、清末先进的思想家教育家曾对颜撰写的这副楹联,全联44个字概括了曾氏移民的历史,浓缩了移民的文化。
姓肇武城,溯明新绵远,经义流芳,由古至今,锡爵封贤昭阀阅;
基开宁化,念石壁生支,嘉应衍族,邑迁台疆,浓山沂水顾蒸尝。
——此联为曾氏宗祠“武城堂”通用堂联。
 
八、历史名人
曾  点:字子皙,亦称曾皙,春秋时期鲁国武城(今魏庄乡南武城)人。曾参之父,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之一。与颜回之父颜无繇、孟子之父孟孙激等并祀于曲阜孔庙后部的崇圣祠。《论语》载他和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谈个人志趣时,他“铿”然一声,停止鼓瑟,说暮春时节,换上春装,和五六位志同道合的成年人, 带上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歌回来。孔子听后大加赞赏,喟然叹曰:你和我想的一样!鲁国大夫季武子死,曾点吊唁“倚其门而歌”,被称为鲁之狂士。739年(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 宿伯”。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莱芜侯”。1530年(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曾氏”。
曾  子:即曾参,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费县)人,他是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称。相传《大学》是他所著,被后世儒家称为“宗圣”。
曾  谭:汉代泉陵人。推举为孝廉,拜官为尚书郎。有文韬武略之才,官累至太常。
曾  玉:曾参十三代孙二支曾顼的长子、曾嘉的孙子,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东南)人。拜官汉御史大夫。
曾  万:汉镇南将军,曾率兵征讨南部边境,开拓了南康郡的境界。后被封为南康逸士。
曾  辉:曾骈次子、曾庆的孙子,任吴散骑常侍,镇南节度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监祭酒兼御史中丞。
曾  芳:唐代曾经任程乡县令,当时老百姓为瘴气所苦,曾芳用药来接济百姓。来求药的人接连不断。
曾  布:北宋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嘉祐进士,曾参与王安石变法,任三司使,在徽宗年间为相,主张调和新旧两派。
曾  慥:今福建晋江人,北宋末南宋初诗人,能诗文,曾编有《类说》,又广辑有关遒教的文献资料,编成《道枢》。
曾  几:今江西赣州人,南宋诗人,曾历任江西、浙江提刑。其诗学江西派,风格清隽。陆游曾从他学诗。
曾  巩:北宋文学家,字子固(1019-1083),南丰(今属江西省)人,世称南丰先生。嘉祐进士,尝奉诏编校史官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为王安石所推许。散文平易舒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些文章对当时在位者的因循守旧表示不满,主张在“合乎先王之意”的前提下对“法制度数”进行一些改易更革。有《元丰类稿》。另《隆平集》也题为所作。
曾  鲁:明朝时新淦人,自幼好学,博学古今,以文字闻名于时,后官拜礼部侍郎,著有《大明集礼》流传于世。
曾  琼:今福建甫田人,明代杰出的画家,其人擅画人像,号称“如镜取影,妙得神情”。其画法曾风行一时,弟子众多且出众,被时人称为“波臣派”。
曾  铣:明江苏省江都人,嘉靖进士,以御史巡抚山东、山西,进兵部侍郎。
曾  生:原名曾振声,广东省深圳坪山镇石灰陂人。曾参加“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被推举为中山大学员生工反抗日救国会主席团主席、广州抗日联合会主席团主席,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前在地方工作,后参加游击队转入部队。抗战时期,历任香港海员工委书记、工会组织部部长,中共惠(阳)宝安工委书记,广东抗日游击总队总队长,东江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渤海军区党委副书记兼副司令员,两广纵队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珠江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华南军区副参谋长,南海舰队第一副司令员。广东省委常委,中共广州市委第三书记,广东省副省长兼广州市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部长,国务院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街。是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人大常委,中国共产党十二次全国人大代表并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著有《曾生回忆录》一书。
曾文迪:后梁雩都人。天文、谶纬、黄庭、内景之书,无所不究,尤其是精通地理。
曾致尧,字正臣(950-1007),南丰人,北宋散文家,曾巩、曾布祖父,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登进士第,是北宋以来南丰第一个进士。先后任过符离主簿、梁州录事参军、著作佐郎、两浙和京西转运使;当过寿、泰、泉、苏、扬、鄂等州知州。官至礼部郎中,后改任吏部郎中。曾致尧为官期间,减免民间苛捐杂税,体察百姓疾苦,所到之处,颇有政声。在寿州当知州离任时,寿州百姓再三挽留,以致几天不能成行,后以单骑带二卒,才悄悄地离开了寿州。曾致尧性格刚直,敢于揭人之过,谏议大夫魏庠知苏州,所作所为多行不法,别人不敢言,致尧则进行弹劾,魏庠被罢了官,致尧常因奏章言辞激烈,得罪不少权臣,因而屡遭降职或调任。卒后赠谏议大夫、太子太师,封密国公。致尧一生著述甚多,有《仙凫羽翼》30卷、《广中台纪》80卷、《清边前要》30卷、《西陲要纪》10卷、《直言集》10卷、《为臣要纪》3卷,共达176卷(篇)之多。
曾公亮:字明仲,号乐正,北宋名相。泉州晋江(今福建省)人,其人以熟悉法令典故著称,曾主编过《武经总要》。
曾国藩: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原名子城(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曾任内阁学士、两江总督等职,后病死于南京。有《曾文正公全集》。
曾纪泽:字颉刚(1839-1890),曾国藩长子,清末外交官。他留心时事,博览群籍,通西文,好西学。初以荫补户部员外郎,后袭侯爵。光绪四年(1878年)出任驻英、法公使,1880年兼充驻俄公使。中法战争时力主抵抗。1885年任海军衙门帮办,旋为兵部左侍郎,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1887年著《中国先睡后醒论》,主张“强兵”优先于“富国”。有《曾惠敏公遗集》。
曾国荃:曾国藩弟,字沅甫(1824-1890),号叔纯,贡生出自。1856年起与太平天国军作战,1862年进围天京(今南京),1864年7月攻陷天京,受封为一等伯爵。1866年任湖北巡抚,因对捻军作战失败称病退职。1875年又被提用,历任陕西、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1884年升任两江总督。
曾运乾:湖南益阳人,音韵学家,曾历任东北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教授,一生撰有《切韵五声五十一纽考》、《喻母古读考》及《尚书正读》等。
 
名人名篇:
  曾子名言至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参《立事》:
  曾子曰:
  君子攻其恶,求其过,强其所不能,去私欲,从事於义,可谓学矣。
  君子爱日以学,及时以行。难者弗辟,易者弗从,唯义所在。日旦就业,夕而自省,思以没其身,亦可谓守业矣。
  君子学必由其业,问必以其序。问而不决,承间观色而复之,虽不说,亦不强争也。
  君子既学之,患其不博也;既博之,患其不习也;既习之,患其不知也;既知之,患其不能行也;既能行之,患其不能以让也。君子之学,致此五者而已矣。
  君子博学而孱守之,微言而笃行之。行欲先人,言欲后人,君子终身守此悒悒。
  行无求数,有名;事无求数,有成。身言之,后人扬之;身行之,后人秉之;君子终身守此惮惮。
  君子不绝小,不殄微也。行自微也,不微人,人知之,则愿也;人不知,苟吾自知也;君子终身守此勿勿也。
  君子祸之为患,辱之为畏,见善恐不得与焉,见不善者恐其及己也,是故君子疑以终身。
  君子见利思辱,见恶思诟,嗜欲思耻,忿怒思患,君子终身守此战战也。
  君子虑胜气,思而后动,论而后行,行必思言之,言之必思复之,思复之必思无悔言,亦可谓慎矣。
  人信其言,从之以行;人信其行,从之以复;复宜其类,类宜其年,亦可谓外内合矣。
  君子疑则不言,未问则不言,两问则不行其难者。
  君子患难除之,财色远之,流言灭之,祸之所由生,自纤纤也,是故君子夙绝之。
  君子己善,亦乐人之善也;己能,亦乐人之能也;己虽不能,亦不以援人。
  君子好人之为善,而弗趣也;恶人之为不善,而弗疾也。疾其过而不补也,饰其美而不伐也,伐则不益,补则不改矣。
  君子不先人以恶,不疑人以不信,不说人之过,而成人之美。存往者,在来者,朝有过夕改,则与之;夕有过朝改,则与之。
  君子义则有常,善则有邻。见其一,冀其二;见其小,冀其大;苟有德焉,亦不求盈于人也。
  君子不绝人之欢,不尽人之礼。来者不豫,往者不慎也;去之不谤,就之不赂;亦可谓忠矣。
  君子恭而不难,安而不舒,逊而不谄,宽而不纵,惠而不俭,直而不径,亦可谓无私矣。
  君子入人之国,不称其讳,不犯其禁,不服华色之服,不称惧惕之言。故曰:与其奢也,宁俭;与其倨也,宁句。可言而不信,宁无言也。君子终日言,不在尤之中;小人一言,终身为罪矣。
  君子乱言而弗殖,神言弗致也,道远日益云。众信弗主,灵言弗与,人言不信,不和。
  君子不唱流言,不折辞,不陈人以其所能。言必有主,行必有法,亲人必有方。多知而无亲,博学而无方,好多而无定者,君子弗与也。君子多知而择焉,博学而算焉,多言而慎焉。博学而无行,进给而不让,好直而径,俭而好者,君子不与也。夸而无耻,强而无惮,好勇而忍人者,君子不与也。亟达而无守,好名而无体,忿怒而为恶,足恭而口圣,而无常位者,君子弗与也。
  巧言而无能,小行而笃,难为仁矣。嗜酤酒,好讴歌,巷游而乡居者乎!吾无望焉耳。出入不时,言语不序,安易而乐暴,惧之而不恐,说之而不听,虽有圣人,亦无若何矣。临事而不敬,居丧而不哀,祭祀而不畏,朝廷而不恭,则吾无由知之矣。
  三十四十之间而无艺,则无艺矣;五十而不以善闻,则无闻矣;七十而无德,虽有微过,亦可以勉矣。其少不讽诵,其壮不论议,其老不教诲,亦可谓无业之人矣。
  少称不弟焉,耻也;壮称无德焉,辱也;老称无礼焉,罪也。过而不能改,倦也;行而不能遂,耻也;慕善人而不与焉,辱也;弗知而不问焉,固也;说而不能,穷也;喜怒异虑,惑也;不能行而言之,诬也;非其事而居之,矫也;道言而饰其辞,虚也;无益而厚受禄,窃也;好道烦言,乱也;杀人而不戚焉,贼也。
  人言不善而不违,近于说其言;说其言,殆于以身近之也;殆于以身近之,殆于身之矣。人言善而色葸焉,近于不说其言;不说其言,殆于以身近之也;殆于以身近之,殆于身之矣。
  故目者,心之浮也;言者,行之指也;作于中则播于外也。故曰:以其见者,占其隐者。故曰:听其言也,可以知其所好矣。观说之流,可以知其术也。久而复之,可以知其信矣。观其所爱亲,可以知其人矣。临惧之而观其不恐也,怒之而观其不??也,喜之而观其不诬也,近诸色而观其不逾也,饮食之而观其有常也,利之而观其能让也,居哀而观其贞也,居约而观其不营也,勤劳之而观其不扰也。
  君子之于不善也,身勿为可能也,色勿为不可能也;色也勿为可能也,心思勿为不可能也。 太上乐善,其次安之,其下亦能自强也。仁者乐道,智者利道,愚者从,弱者畏,不愚不弱,执诬以强,亦可谓弃民矣。太上不生恶,其次而能夙绝之,其下复而能改。复而不改,殒身覆家,大者倾社稷。是故君子出言鄂鄂,行身战战,亦殆勉于罪矣。是故君子为小由为大也,居由仕也。备则未为备也,而勿虑存焉。
  事父可以事君,事兄可以事师长;使子犹使臣也,使弟犹使承嗣也;能取朋友者,亦能取所予从政者矣。赐与其宫室,亦犹庆赏于国也;忿怒其臣妾,亦犹用刑罚于万民也;是故为善必自内始也。内人怨之,虽外人亦不能立也。
  居上位而不淫,临事而栗者,鲜不济矣。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昔者天子日旦思其四海之内,战战惟恐不能 也;诸侯日旦思其四封之内,战战唯恐失损之也;大夫士日旦思其官,战战唯恐不能胜也;庶人日旦思其事,战战唯恐刑罚之至也。是故临事而栗者,鲜不济矣。
  君子之于子也,爱而勿面也,使而勿貌也,导之以道而勿强也。宫中雍雍,外焉肃肃,兄弟憘憘,朋友切切,远者以貌,近者以情,友以立其所能,而远其所不能,苟无失其所守,亦可与终身矣。
 
  曾参《本孝》:
  曾子曰:
  忠者,其孝之本与!孝子不登高,不履危,庳亦弗凭,不苟笑,不苟訾,隐不命,临不指,故不在尤之中也。
  孝子恶言死焉,流言止焉,美言兴焉,故恶言不出于口,烦言不及于己。故孝子之事亲也,居易以俟命,不兴险行以徼幸。孝子游之,暴人违之。出门而使,不以或为父母忧也。险途隘巷,不求先焉,以爱其身,以不敢忘其亲也。
  孝子之使人也,不敢肆行,不敢自专也。父死,三年不敢改父之道。又能事父之朋友,又能率朋友以助敬也。
  君子之孝也,以正致谏;士之孝也,以德从命;庶人之孝也,以力恶食。任善,不敢臣三德。故孝子之于亲也,生则有义以辅之,死则哀以莅焉,祭则莅之以敬。如此,而成于孝子也。
 
  曾参《立孝》:
  曾子曰:
  君子立孝,其忠之用也,礼之贵也。故为人子而不能孝其父者,不敢言人父不能畜其子者;为人弟而不能承其兄者,不敢言人兄不能顺其弟者;为人臣而不能事其君者,不敢言人君不能使其臣者。故与父言,言畜子;与子言,言孝父;与兄言,言顺弟;与弟言,言承兄;与君言,言使臣;与臣言,言事君。君子之孝也,忠爱以敬,反是乱也。
  尽力而有礼,庄敬而安之。微谏不倦,听从不怠,欢欣忠信,咎故不生,可谓孝矣。
  尽力而无礼,则小人也;致敬而不忠,则不入也。是故礼以将其力,敬以入其忠,饮食移味,居处温愉,著心于此,济其志也。
  子曰:“可人也,吾任其过;不可人也,吾辞其罪。”《诗》云:“有子七人,莫慰母心。”子之辞也;“夙兴夜寐,无忝尔所生”,言不自舍也。不耻其亲,君子之孝也。是故未有君而忠臣可知者,孝子之谓也;未有长而顺下可知者,弟弟之谓也;未有治而能仕可知者,先修之谓也。故孝子善事君,弟弟善事长。
  君子壹孝壹弟,可谓知终矣。
 
  曾参《大孝》:
  曾子曰:“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
  公明仪问于曾子曰:“夫子可谓孝乎?”
  曾子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君子之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以道。参直养者也,安能为孝乎!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敢不敬乎!故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五者不遂,灾及乎身,敢不敬乎!故烹熟鲜香,尝而进之,非孝也,养也。君子之所谓孝者,国人皆称愿焉,曰:"幸哉!有子如此!’所谓孝也。民之本教曰孝,其行之曰养。养可能也,敬为难;敬可能也,安为难;安可能也,久为难;久可能也,卒为难。父母既殁,慎行其身,不遗父母恶名,可谓能终也。夫仁者,仁此者也;义者,宜此者也;忠者,中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礼者,体此者也;行者,行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乐自顺此生,刑自反此作。夫孝者,天下之大经也。夫孝,置之而塞于天地,衡之而衡于四海,施诸后世,而无朝夕。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此之谓也。孝有三:大孝不匮,中孝用劳,小孝用力。博施备物,可谓不匮矣;尊仁安义,可谓用劳矣;慈爱忘劳,可谓用力矣。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惧而无怨;父母有过,谏而不逆。父母既殁,以哀祀之,加之如此,谓礼终矣。”
  乐正子春下堂而伤其足,伤瘳,数月不出,犹有忧色。门弟子问曰:“夫子伤足瘳矣,数月不出,犹有忧色,何也?”乐正子春曰:“善如尔之问也。吾闻之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可谓全矣。’故君子顷步之不敢忘也。今予忘夫孝之道矣,予是以有忧色。”故君子一举足不敢忘父母,一出言不敢忘父母。一举足不敢忘父母,故道而不径,舟而不游,不敢以先父母之遗体行殆也;一出言不敢忘父母,是故恶言不出于口,忿言不及于己;然后不辱其身,不忧其亲,则可谓孝矣。
  草木以时伐焉,禽兽以时杀焉。夫子曰:“伐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
 
  曾参《事父母》:
  单居离问于曾子曰:“事父母有道乎?”
  曾子曰:“有。爱而敬。父母之行,若中道则从,若不中道则谏,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从而不谏,非孝也;谏而不从,亦非孝也。孝子之谏,达善而不敢争辩。争辩者,作乱之所由兴也。由己为无咎则宁,由己为贤人则乱。孝子无私忧、无私乐,父母所忧忧之,父母所乐乐之。孝子唯巧变,故父母安之。若夫坐如尸,立如齐,弗讯不言,言必齐色,此成人之善者也,未得为子之道也。”
  单居离问曰:“事兄有道乎?”
  曾子曰:“有。尊事之,以为己望也;兄事之,不遗其言。兄之行若中道,则兄事之;兄之行若不中道,则养之。养之内,不养于外,则是越之也;养之外,不养于内,则是疏之也;是故君子内外养之也。”
  单居离问曰:“使弟有道乎?”
  曾子曰:“有。嘉事不失时也。弟之行若中道,则正以使之;弟之行若不中道,则兄事之。诎事兄之道,若不可,然后舍之矣。”
  曾子曰:“夫礼,大之由也,不与小之自也。饮食以齿,力事不让;辱事不齿,执觞觚杯豆而不醉,和歌而不哀。夫弟者,不衡坐,不苟越,不干逆色,趋翔周旋,俯仰从命,不见于颜色,未成于弟也。”
 
  曾参《制言》:
  曾子曰:“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夫礼,贵者敬焉,老者孝焉,幼者慈焉,少者友焉,贱者惠焉。此礼也,行之则行也,立之则义也。今之所谓行者,犯其上,危其下,衡道而强立之。天下无道故若,天下有道,则有司之所求也。故君子不贵兴道之士,而贵有耻之士也。若由富贵兴道者与贫贱,吾恐其或失也;若由贫贱兴道者与富贵,吾恐其 骄也。夫有耻之士,富而不以道,则耻之;贫而不以道,则耻之。弟子毋曰:"不我知也’。鄙夫鄙妇相会于墙阴,可谓密矣,明日则或扬其言矣。故士执仁与义而明行之,未笃故也,胡为其莫之闻也? 杀六畜不当,及亲,吾信之矣;使民不时,失国,吾信之矣。故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泥,与之皆黑。是故人之相与也,譬如舟车然相济达也,己先则援之,彼先则推之。是故人非人不济,马非马不走,土非土不高,水非水不流。君子之为弟也,行则为人负,无席则寝其趾,使之为夫人则否。近市无贾,在田无野,行无据旅,苟若此,则夫杖可因笃焉。富以苟不如贫以誉,生以辱不如死以荣。辱可避,避之而已矣;及其不可避也,君子视死若归。父母之仇,不与同生;兄弟之仇,不与聚国;朋友之仇,不与聚乡;族人之仇,不与聚邻。良贾深藏如虚,君子有盛教如无。”
  弟子问于曾子曰:“夫士何如则可以为达矣?”
  曾子曰:“不能则学,疑则问,欲行则比贤,虽有险道,循行达矣。今之弟子,病下人,不知事贤,耻不知而又不问,欲作则其知不足,是以惑暗,惑暗终其世而已矣,是谓穷民也。”
  曾子门弟子或将之晋,曰:“吾无知焉。”
  曾子曰:“何必然!往矣。有知焉谓之友,无知焉谓之主。且夫君子执仁立志,先行后言,千里之外,皆为兄弟。苟是之不为,则虽汝亲,庸孰能亲汝乎!”
  曾子曰:“君子进则能达,退则能静。岂贵其能达哉,贵其有功也;岂贵其能静哉,贵其能守也。夫唯进之何功,退之何守,是故君子进退有二观焉。故君子进则能益上之誉,而损下之忧;不得志,不安贵位,不怀厚禄,负耜而行道,冻饿而守仁,则君子之义也。有知之,则愿也;莫之知,苟吾自知也。吾不仁其人,虽独也,吾弗亲也。故周公曰:不如我者,吾不与处,损我者也;与吾等,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吾所与处者,必贤于我。故君子不假贵而取宠,不比誉而取食,直行而取礼,比说而取友。有说我则愿也,莫我说,苟吾自说也。故君子无悒悒于贫,无勿勿于贱,无惮惮于不闻,布衣不完,疏食不饱,蓬户穴牖,日孜孜上仁,知我,吾无欣欣;不知我,吾无悒悒。是以君子直言直行,不宛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畏之见逐,智之见杀,固不难;诎身而为不仁,宛言而为不智,则君子弗为也。君子虽言不受必忠,曰道;虽行不受必忠,曰仁;虽谏不受必忠,曰智。天下无道,循道而行,衡涂而偾,手足不掩,四支不被。《诗》云:"行有死人,尚或之。’则此非士之罪也,有士者之羞也。是故君子以仁为尊。天下之为富,何为富?则仁为富也;天下之为贵,何为贵?则仁为贵也。昔者,舜匹夫也,土地之厚,则得而有之;人徒之众,则得而使之:舜唯以得之也。是故君子将说富贵,必勉于仁也。昔者,伯夷、叔齐,仁者也,死于沟浍之间,其仁成名于天下。夫二子者,居河济之间,非有土地之厚,货粟之富也;言为文章,行为表缀于天下。是故君子思仁义,昼则忘食,夜则忘寐,日旦就业,夕而自省,以殁其身,亦可谓守业矣。”
  曾子曰:“天下有道,则君子欣然以交同;天下无道,则衡言不革。诸侯不听,则不干其土;听而不贤,则不践其朝。是以君子不犯禁而入人境,不通患而出危邑,则秉德之士不谄矣。故君子不谄富贵,以为己说;不乘贫贱,以居己尊。凡行不义,则吾不事;不仁,则吾不长。奉相仁义,则吾与之聚群;向尔寇盗,则吾与虑。国有道则突若入焉,国无道则突若出焉,如此之谓义。夫有世义者哉?曰:"仁者殆,恭者不入,慎者不见使,正直者则迩於刑,弗违则殆於罪。是故君子错在高山之上,深泽之污,聚橡栗藜藿而食之生,耕稼以老十室之邑。是故昔者禹见耕者五耦而式,过十室之邑则下,为秉德之士存焉。’”
 
  曾参《疾病》:
  曾子疾病,曾元抑首,曾华抱足。
  曾子曰:“微乎!吾无夫颜氏之言,吾何以语汝哉!然而君子之务,盖有之矣。夫华繁而实寡者,天也;言多而行寡者,人也。鹰隼以山为卑,而增巢其上,鱼鳖鼋鼍以渊为浅,而蹶穴其中,卒所以得之者,饵也。是故君子苟无以利害义,则辱何由至哉!亲戚不悦,不敢外交;近者不亲,不敢求远;小者不审,不敢言大。故人之生也,百岁之中,有疾病焉,有老幼焉,故君子思其不可复者而先施焉。亲戚既殁,虽欲孝,谁为孝乎? 年既耆艾,虽欲弟,谁为弟乎?故孝有不及,弟有不时,其此之谓与? 言不远身,言之主也;行不远身,行之本也。言有主,行有本,谓之有闻矣。君子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闻,则广大矣。高明广大,不在於他,在加之意而已矣。与君子游,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次,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是故君子慎其所去就。与君子游,如长日加益,而不自知也;与小人游,如履薄冰,每履而下,几何而不陷乎哉!吾不见好学盛而不衰者矣,吾不见好教如食疾子矣,吾不见日省而月考之其友者矣,吾不见孜孜而与来而改者矣。”
 
  曾参《天圆》:
  单居离问于曾子曰:“天圆而地方者,诚有之乎?”
  曾子曰:“离!而闻之云乎?”
  单居离曰:“弟子不察,此以敢问也。”
  曾子曰:“天之所生上首,地之所生下首。上首之谓圆,下首之谓方。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掩也。且来,吾语汝。参尝闻之夫子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曰幽,圆曰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内景。故火日外景,而金水内景。吐气者施,而含气者化,是以阳施而阴化也。阳之精气曰神,阴之精气曰灵。神灵者,品物之本也,而礼乐仁义之祖也,而善否治乱所兴作也。阴阳之气各从其所,则静矣。偏则风,俱则雷,交则电,乱则雾,和则雨。阳气胜则散为雨露,阴气胜则凝为霜雪。阳之专气为雹,阴之专气为霰;霰、雹者,一气之化也。毛虫毛而後生,羽虫羽而後生,毛羽之虫,阳气之所生也。介虫介而後生,鳞虫鳞而後生,介鳞之虫,阴气之所生也。唯人为倮匈而後生也,阴阳之精也。毛虫之精者曰麟,羽虫之精者曰凤,介虫之精者曰龟,鳞虫之精者曰龙,倮虫之精者曰圣人。龙非风不举,龟非火不兆,此皆阴阳之际也。兹四者,所以圣人役之也。是故圣人为天地主,为山川主,为鬼神主,为宗庙主。圣人慎守日月之数,以察星辰之行,以序四时之顺逆,谓之历;截十二管,以宗八音之上下清浊,谓之律也。律居阴而治阳,历居阳而治阴,律历迭相治也,其间不容发。圣人立五礼以为民望,制五衰以别亲疏,和五声之乐以导民气,合五味之调以察民情,正五色之位,成五谷之名。序五牲之先后贵贱,诸侯之祭牲牛,曰太牢;大夫之祭牲羊,曰少牢;士之祭特牲豕,曰馈食。无禄者稷馈,稷馈者无尸,无尸者厌也。宗庙曰刍豢,山川曰牺牷,割列禳瘗,是有五牲。此之谓品物之本,礼乐之祖,善否治乱之所由兴作也。”
 
曾兴宗诗作摘录:
《水竹幽居堂》:
山深景最幽,正为幽人设。
获此一段奇,天意亦特达。
水清濯吾缨,竹劲抱高节。
凿池为延客,筑室相娱悦。
故人来清风,莫逆友明月。
雅与仙境连,迥隔红尘绝。
此乐只自知,切勿下人说。
 
《筼筜谷》:
渭川千亩竹,可比万户侯。
我有筼筜谷,此岂为食谋。
南山与北山,清绝真胜游。
飞泉助萧爽,怪石添清幽。
娱亲自足乐,捧檄良可羞。
日从抱节君,崎岖经林丘。
有酒对尔酌,得句为尔讴。
共结岁寒心,肯学炎凉俦。
笑指亲密友,不独王子猷。
 
《金精山》:
投老筼筜幸卜邻,蜗虽更不累闲身。
烟霞已作仙凡隔,洞户蟠桃不计春。
 
曾原诗词摘录:
《东华山》:
行尽青山路,楼居傍石安。
环云疑世隔,弯沼倒涵山。
瀑近晴如雨,岩深暑亦寒。
道人弄刀镊,怪我鬓毛斑。
 
《寺中侨居》:
懒出前山去,得闲唯访僧。
窗寒依瘦石,屋老络枯藤。
赴饭听堂鼓,看书傍佛灯。
西南有孤塔,扶杖亦时登。
 
《同戴石屏十人重游》:
线迳盘邅回,老壁出参错。
洞深路欲无,且进还悸愕。
太虚堕滓液,有此奇伟作。
芮也劳斧斤,此语失之凿。
关崖湿生云,泉杂云影落。
殿头何进仙,怡然骑木鹤。
 
《赋杨妃袜》:
万骑西行驻马嵬,凌波曾此堕尘埃。
谁知一掬香罗小,踏转开元宇宙来。
 
《题瘦马歌》:
少尽其力老弃之,可怜骨立行步迟。
何心更惜乾障泥,病夫醉兀枯行枝。
主家刍豆岂不饱,吾宁忍死不原肥。
肥时无奈人争骑,骑时鞭打无休时。
 
《金精山》:
散策深寻紫翠边,雨余林密意苍然。
玄崖拥路奇千叠,邃洞扃抽自一天。
殿古尚存唐岁月,地灵疑带汉风烟。
斜阳欲趁归樵路,倚杖更听云听泉。
 
《题贤女祠》:
翻手作云覆手雨,刘翁乃尔女如许。
飘飘上下随春风,妾身肯似章台絮。
门前江水深更深,沈沈此水明妾心。
后来志士为感慨,过此往事成悲吟。
嗟嗟许蔡复许吴,女吴绝蔡成二夫。
此时哀泪苦几谏,翁意或可还其初。
吴家箱币罗堂前,女兮脉脉胡不言。
后来整套郎偿不死,清祠未必能江边。
女今贤明照天宇,翁也反覆闻千古。
许吴之日回此天,女贤翁否俱无传。
 
《金精歌》:
玄龙卷雨翻东溟,万华变灭如轻尘。
雹拳破瓦万甲疾,只恐天地今无春。
东来一马当轩下,云叶眵剥天痕青。
云开衡岳韩子到,此事恍惚今难凭。
桃源有路不可入,桃花影绝那得寻。
喳喳鹊鸣拔鸟起,岂子伟语曰沧溟。
联骑瘦蹇踏脆绿,见者谓我椒庭人。
瑶琴飞响暗雪瀑,杰句泣画逃山精。
胸蟠玉虹世李白,笔舞铁锁今颜卿。
飞仙遗章出天韵,引觞清本义球琳鸣。
泉淙淙兮灵鼓,山崇崇兮太古。
神明有舍炳万象,何处人间非紫府。
灵根晔晔贯元气,瞬睫蓬莱无弱水。
云褷褷,露泚泚。
米珠簸兮方秤,橘杜同兮舟里。
 
《作歌咏苏云卿》:
东湖湖面波渺瀰,东湖岸上春土肥。
先生鉏云明月晓,种来蔬甲今成畦。
把茅萧萧环四壁,此身不原人间识。
乾刊清夷那复知,寸心杳渺黄尘隔。
故人子房今九云,交情不断江湖滨。
江西使漕却驺骑,帮作敲门问字人。
黄金百镒笺一幅,多谢春风到茅屋。
君为使者吾邦民,见君容我更樵服。
故人与我情重哉,君且归矣明当来。
明朝启扉人不见,黄金不动书不开。
使者持书三太息,封书径上黄扉侧。
翩翩鹤双云冥冥,空薇湖山访行迹。
向来桐江严子陵,曾得故人双眼青。
芒鞋却踏京华路,太史惊夸说客星。
先生得书掉头去,并此湖光不回雇。
梦夫孀妇截髻鬟,亦有老大闺中女。
 
《谒金门》:
梅粉褪。点点雨声春恨。半吐桃花芳意嫩。草痕青寸寸。
把酒花边低问。莫解寒深红损。等待春风晴得稳。琵琶重整顿。
 
《菩萨蛮》:
淡黄斜日留汀草。檐低半露遥岑小。病眼不禁愁。阑干无数秋。
雁声何处落。旧梦还惊觉。风重葛衣单。深山吹笛寒。
 
《小重山》:
薄雪初消银月单。疏疏浮竹影、矮红阑。梅花梦事落孤山。禁人处,霜重鼓声寒。
留取晓来看。斑帘低小阁、烛花残。一帆明月去沧湾。空相忆,雪浪月痕翻。
 
 
附录一:【曾氏祖训】
〖圣宗曾子祖训〗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三省诚身,道传一贯。
 
〖曾氏家规〗
孝亲悦心,尊师扶幼;世袭立嫡,承嗣立长。
嫡宗不婚,子嗣敏聪;抚子继嗣,同宗择侄。
招赘为嗣,宗圣脉混;淫邪乱伦,圣规则罚。
 
 
附录二:【曾姓典故、趣事】
〖一贯心传〗
颂扬曾子精通孔子思想,直接继承和传播孔子学说。据说,孔子临终前,曾子、子贡、阳虎、有若等弟子守护于旁,孔子要将最重要的一句话传给弟子,可是刚说出“吾道”二字就再也发不出声音。这时,曾子伏在老师耳旁,恭敬地说:“吾道一贯心传。”孔子听罢,欣慰地呼出最后一口气,合眼而逝。
 
〖卧冰求鱼〗
 传说曾子母亲卧病中想喝碗鱼汤。此时正值隆冬,曾子顶风冒雪赶到集市,变卖了自己的棉袍,欲给母亲换几条小鱼,不料寻遍集市,未见卖鱼的。他又赶到赵王河边,毫不迟疑地扒开积雪,脱去上衣,卧冰求鱼。当他以赤子之心融开厚厚冰层,一条重逾1斤的鲤鱼跃出冰窟。曾母吃了儿子做的鱼,病愈如初。人们说,曾子卧冰求鱼的诚心感动了上苍,为此上苍特命给曾母延寿10年。
 
〖安石之吝〗
曾巩与人为善,奖励后学,十分重视推荐人才,王安石就是通过他的推荐而后一步一步走上宰相之位的。然而王安石做了宰相之后,由于政治见解的不同,一度疏远了曾巩。在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归居金陵(今南京)的时候,宋神宗召见曾巩,并问他:“你与王安石是布衣之交,安石这个人到底怎么样?”
曾巩很直率地回答说:“安石的文章和行义,确实不在扬雄(汉代著名文学家)之下,不过他为人持吝,所以终不及扬神宗听了这番话,感到很惊异,因此又问道:“安石为人,是轻富贵的,怎么说是"吝’呢?”
 “我所说并不是这个。”曾巩回答,“安石勇于有为,而"吝’于改过。我说的"吝’,乃是指他不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意见而改正自己的错误,并不是说他吝惜富贵。”神宗认为曾巩对王安石的评价很有道理。
 
〖曾子杀人〗
曾子是一个有名的孝子,对母亲知寒问暖,十分体贴。母亲也爱他,视若掌上明珠。
有一天,曾子要离开家乡到齐国去。他告别母亲说:“我要到齐国去,望母亲在家里多保重身体,我一办完公事就回来。”
母亲对他说:“我儿出去,各方面要多加小心,说话做事,千万注意,不要违犯人家齐国的规章制度。”
曾子说:“母亲放心,儿子一定遵命。”
曾子走后,母亲每日在窗前织布,常常抬头向窗外嘹望,盼望儿子在齐国平安无事,早日回来。
曾子到齐国不久,齐国有个和他同名同姓的人,打架斗殴杀死了人,被官府抓了起来。曾子的一个同乡,听到这个消息,没有问清楚,就跑去告诉曾子的母亲说曾子在齐国杀死人了!
曾子的母亲听了这个消息,并不相信。过了一会儿,又有一位邻居跑来,说曾子撞下大乱子了,他在齐国杀了人啦!
曾子的母亲仍旧不信,安心织布。    这时,门外又来了一个人,他还没进门,就大呼小叫地嚷道:“曾子杀人了,你老人家快躲一躲吧!”
曾子的母亲见一连三个人来报告这可怕的消息,有些沉不住气了。她想道:“三个人都这么说,恐怕城里的人都嚷开这件事拉,要是人家都嚷嚷,那么,曾子一定是真的杀人了。”
她越想越怕,耳朵里好似已听到街上共哄吵吵,官府来抓杀人犯的母亲啦。
于是,她忙扔下手中的梭子,离开织布机。在两位邻居的帮助下,从后院逃跑了。
 
〖杀猪示信〗
一天,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去,小儿子哭闹着要跟着去不论曾妻怎样给儿子说好话,儿子就是不听,一定要跟着妈妈去赶集。最后,曾妻戏哄孩子说:“别去了,妈妈回来买肉给你吃。”儿子听说有肉吃,就答应不随母亲去了。
但曾妻回来时并没有买肉,小儿哇哇大哭起来,任凭曾妻怎样哄劝,儿子就是不依。
曾子回家问明情况后,见天色已晚,去集市上买肉已来不及了,就去厨房拿了菜刀要杀自家的小猪。曾妻见状,就说:“孩子小,不懂事,所以我就戏言哄他了。事一过也就算了。不用当真。”曾子正色对妻子说:“孩子幼小的心灵是非常纯洁的,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向父母学习。做父母的如果欺骗孩子,说话不算数,孩子就会以为人是可以欺骗的,转而就会欺骗别人,这就等于父母在教孩子欺骗人。另外,做父母的欺骗了孩子,父母在孩子的心中就失去了威信和信任。以后,孩子就再不会相信父母,对父母的教诲也就听不进去了。这样,很难把孩子教育成有用之才。如果孩子对父母失去尊敬,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于是,夫妻一起动手磨刀杀猪,为孩子烧了一锅猪肉。
一天晚上,曾子的小儿子刚睡下又突然起来,从枕头下拿起一把竹简向外跑。曾子问他干什么?孩子说,这是我从小朋友那里昔来的书简,说好了今天还,再晚也要还人家,不能言而无信。曾子笑着把孩子送出了家门。
 
〖耘瓜受杖〗
雄鸡三唱,太阳从山林冉冉升起,农夫们纷纷荷锄下地。
曾参的父亲曾皙荷锄走出大门,曾参紧跟在后面,来到山脚下瓜地里。那瓜苗一片葱绿,十分茁壮,迎风摇摆着。
曾皙以教诲地口吻对曾参说:“参儿,锄地下锄要稳,拉锄要匀,切勿忙手忙脚。”说着便做起示范。
曾参用心学习,小心翼翼地耘瓜。
曾皙老当亦壮,遥遥领先。
曾参初学乍练,手脚生疏,远远落在后面,但他不甘落后,奋力追赶。稍一不慎,一棵肥壮的瓜苗被锄掉了,于是大惊失色。曾皙回头一看,十分生气,声色俱厉地顺手拿起木杖就打 儿子。曾参没有逃避,反而顺从地趴倒在地,任凭父亲责打。
曾母听说儿了挨打,急忙跑到田间,抱住儿子痛哭:“参儿受苦了!参儿受苦了!”曾参忍住疼痛,劝说母亲:“请母亲不要难过,爹爹是在对我教训。惹爹爹生气了。”
曾皙渐渐息怒,回家之后,担心打伤了儿子,便悄悄到书房门窥视。曾参知道父亲走过来了,忍住肉体剧痛,抚琴而歌。曾皙看后,才放下心来,缓步又走回屋去。
 
〖伏案苦读〗
曾参自幼参加劳动,12岁起在父亲曾皙培养下,潜心向学。他留着长发,穿着掩衿短褂,系着腰带,少年志成。他白天下地劳动,晚间则在油灯下翻阅竹简,攻读诗书,直到深夜。
在隔壁草房里,曾母正在织布,木梭来往飞驰,忙忙碌碌。夜深了,星斗满天,玉盘西斜,已是三更时辰。曾母离开布机,走进书房,轻声喊道:“参儿,天色不早了,还不休息!”
曾参很有礼貌地站起身来:“母亲,儿就去睡觉。母亲织布太劳苦,请母亲早早安歇!。曾母答应,转身又回到织布机上继续织布。曾参悄悄把门闭上,往油灯里添了些棉籽油,又翻阅起书简。
过了一个时辰,曾母又去催促儿子休息,推门一看,曾参已经扒在书台上睡了。于是十分疼爱地喊道:“参儿!参儿!快去睡觉,明日爹爹还带你下地耘瓜!”曾参猛醒,起身致歉:“母亲,让你挂心,这就去休息!”
母亲走后,他就用尖刀在竹简上刻了四个大字:“志从孝道。”立志终身从孝。
 
〖奉事争异〗
曾参27岁时,正是鲁哀公十六年,孔子病故了。
孔子死后,曾参、子夏、子张、子游、有若等弟子们沉痛守丧三年。在满三年时,共同行了大礼,失声痛哭而归。此时,子夏、子张、子游三个人提出:有若的长相酷似老师,想把有若当作孔子,以对老师的诚意和礼节来事奉有若,表示对尊师的敬意。
曾参听后,非常生气,立即起来反对,严正陈词:“这可不行,夫子的盛德好象纯洁的江水冲洗过,又象秋天阳光的照耀过,还象广阔无边的天地一样圣洁,这是任何人都无可比拟的。”曾参一番言语,众人听后不禁叹服不已,深为曾参敬重老师的真诚所感动。
 
〖思母吐鱼〗
春天来到了,树木青枝绿叶,曾参庭院锦团花簇。
曾妻从门外提来了两条鲜鱼。因为曾参最爱吃生鱼。妻子精心泡制,放进大碗里,摆在桌子正当中,并在周围放好了佐料。
曾参的大儿子曾元,二儿子曾申叭到桌旁,馋涎欲滴。
曾妻斥责说:“孩子们可不能乱动,等你爹爹回来一齐吃鱼。”
曾元、曾申拍手叫喊:“爹爹回来吃生鱼,爹爹回来吃生鱼!”
说话间,曾参从学堂里教学回到家里。曾元、曾申都迎上前去施礼。
曾参一手抱着书简,一手提着长袍走进屋来。
妻子高高兴兴地介绍说:“夫子,今天吃生鱼,不知你满意不满意?”
曾参回答:“满意!满意!”说罢,便居中坐下,两个儿子坐在两边,曾妻来回端菜盛饭,一家人欢欢乐乐吃起饭来。
曾参首先用筷子夹了一块生鱼,在热汤里一涮,又沾了沾佐料放进嘴里,味美可口。接着他的脸上从喜悦又变得腊黄腊黄,随之“哇”的一块全吐了出来。
曾妻大为吃惊,惶恐不安地问道:“夫子,生鱼不好吃吗?”
曾参眼含热泪说:“我的老母生前不知生鱼美味,今天生鱼虽然美味,我却独自品尝,真是不孝啊!”此后,终生不再食生鱼。
 
〖贫而乐道〗
曾参随孔子从楚国返回鲁国后,继续学习与研究儒学,锲而不舍,道传一贯。他这时没有什么任职,仍是在家敝衣躬耕,生活很是窘迫。鲁国的国君听说后,对他非常关心和同情,决 定赠以“食邑”。但曾参以为“食邑”是只拿奉禄不做事,不如自食其力为好。于是曾参固辞不受。
这时,派来的使者好心地劝说曾参:“先生非求于人,为何不受?”
曾参对使者诚肯地说:“我常听说,受人者畏惧于人;与人者骄傲于人。纵然对我不骄傲,我能不畏惧吗?”经过再三推辞,曾参终于没有接受国君赠给的食邑。
不久,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情,便肯定了曾参的这种言行。
此后,曾参到了楚国被聘为宾师,教一大批学生。但那里经常有战乱,就辞去宾师到了卫国。当时,他的同窗好友子路正在卫国任孔悝的蒲邑大夫,有职有权,显赫一时。有人劝说曾 参,你到子路那里走一趟,什么不用说,也会得到高官厚禄。
曾参却摇了摇头说:“我从来不愿垂翼求人,宁愿在西河教学过着安贫乐道的生活,不图小利,以仁为己任,直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曾参住在西河岸边,生活贫困得到了难以维持的程度。面带饥色,手足破裂,有时三日不动火,十年没做过新衣服,帽缨子都断了,鞋子都露出了脚。尽管如此,他仍然充满乐观,怡然自得,还经常散步于西河两岸,拂着轻风,不禁抒发心怀,唱着《商颂》乐曲,如同金鼓玉振,铮铮有声。
 
〖尊官悲泣〗
曾参质孝,不图高官厚禄,以孝奉父母为本份。在他晚年的时候,声誉愈来愈高了。由此,齐国聘他为相国、楚国请他为令尹、晋国请他为上卿,但他都没有接受。因为他认为,父母健在时能在跟前孝敬侍奉,做不做官以后还有时间。不过,父母的寿命是不能再增加了,应在家好好事奉父母。所以宁愿在齐国当个小官吏,虽然吏禄微薄,只有“三釜”,却能事奉父母。
曾参还说过,杀牛来祭祀先人,还不如父母在世时杀只鸡孝敬老人更好。
后来,曾参的父母先后病故了,他便离开家乡到了楚国做了大官。住的是高堂九仞,出门是车马百乘,仕禄“三千钟”。甚为显贵,可是此时此刻他反而非常悲伤起来,面向正北涕泣,悲伤不已,时常仰天叹息,因为这时候没有双亲奉养了。
 
〖曾参吊黔娄〗
黔娄是南武城人,与曾参是同窗好友。黔娄病故了,曾参急忙前去吊丧。
曾参到了黔娄家里,看到黔娄的尸体静卧于牖榻上,穿着长袍,用块白布覆盖着。由于这块白布短小,盖头就露出脚来,盖上脚则露出头来。曾参提议说:“把布斜着盖,不是头脚都盖上了吗?”
黔娄妻说:“斜而有余,不如正而不足。先生生前不邪,死而邪之,这样会违背先生的生前意愿。”
 曾参听了认为很有道理,于是哭得更为悲伤。并问黔娄妻:“先生终时,何以为谧静?”
黔娄妻说:“以康乐为谧静?”
曾参又说:“先生在时,食不充饥,衣不遮体,死则首足不能覆盖,棺旁也没祭祀酒肉,这能算是谧静、康乐吗?”
黔娄妻回答说:“先生生前,国君常常想授于他正事,任为国相,但他辞而不为,这算是有余贵吧!国君还常常要赐与他米粟三千担,先生还是辞而不受,这也算是有余贵吧!他愿与天地人间共甘苦,宁愿为平民百姓,不戚戚于贫贱,而忻忻于富贵,全是为了求仁求义。这样的谧静、康乐,不是更好吗?”
曾参听了大加赞誉:“有黔娄这样的先生,才能有黔娄妻这样的好妇人。”
 
〖子夏丧子〗
曾参在60岁时,与子夏、段干木设教于西河。子夏的儿子不幸病死了,子夏非常悲伤,眼睛 都哭瞎了。
曾参听说后,赶忙前去看望。子夏哭,曾参也哭。
子夏哭着说:“天哪,我有什么罪过,这样来惩罚我呢?”
曾参听后有些生气,并直率地说:“子夏,你为何无罪,过去我与你共同跟着孔夫子学于洙、泗那个地方,老了又退居于西河之上,可是西河的人都知道你,而不熟悉孔夫子,这是你的一个罪过吧!当你的父母亲去世时,西河人都不知道,这是你的第二个罪过吧!现在你的儿子死了,你却哭瞎了眼,没有不知道的,这是你的第三个罪过了。”
子夏听了,甚为信服,随之丢下手中的拐杖,深深拜谢说:“我是有罪的,我是有罪的。”
 
〖曾参更席〗
“易箦”是用来作病危将死的典故,源于《礼记·檀弓上》。
曾参在70岁时得了重病,卧床不能起了。于是,他把儿子曾元到跟前说:“人生的经验,不 要花多实少,言多行少。比如飞鸟鱼鳖,为了追求食饵而身亡。君子不要以利辱身才是。”
有一天,他的学生孟敬子前来问候病情,曾参又语重心长地说:“鸟到临死时,叫得极为悲哀,人到临死时,言语极为善良。君子生养之道,至死也不会忘掉修养才行。”
又过了几天,他的弟子乐正子春也来看望老师。乐正子春坐在床前,大儿子曾元、二儿子曾申都坐在他的足下,跟随乐正子春的书童坐在墙角的凳子上,手端着一尊明烛。书童突然用手指着曾参床上正铺着的席子说:“那华美的竹席子是大夫的席子吧?”
曾参在朦胧中听到书童说话,忽然猛省地说:“这席子是季孙氏大夫送给我的,还未能更换下来。”曾参猛喊曾元:“元儿!快更换席子!”“父亲的病重了,不可以更换了!”曾参说 :“你爱我,不如君子爱人,君子是以德爱人。你这样姑息我,我还求什么呢?”曾元听了,无可奈何,知道父亲是不愿死在季孙氏大夫赠送的席子上,只好遵命更席。曾参起身尚未躺好,便咽了气。
 唐代柳宗元《唐帮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就用这个典故:“恒是悬罄,逮兹易箦。”
 
〖四龙曾徽〗
如今阅我曾氏各地谱牒,发现有部分族谱强加了“四龙曾徽”图案,更有甚者,把此徽刻画在新建的祠堂、祖坟上以作装饰,宗亲活动之纪念品、旗等更是比比皆是。殊不知此乃无知之举,令人气愤,误导族人、遗祸后世之罪谁来承担?
“四龙曾徽”是1978年,许多出土于随州曾侯乙墓中的珍贵文物之一。曾侯乙葬于公元前433年。离今已有将近2500年的历史。某曾姓教授曾说:“此徽的设计独据一格。与一般古文不同。它集聚了文字与美术雕刻的美于一体。这四条龙,以阴刻与阳刻的雕刻手法分为两组。各组中的龙,眨看形态相似。相互倒影。但细看,各龙的姿式却各有所异。更难得的是无论将其正置或倒置,都能看出“曾”字”。此言误导了很多曾氏族人,可谓罪大矣。
分析:考古学家证实,以上“四龙曾徽”是曾侯乙的“曾国”的国徽。曾侯乙,姓“姬”名乙。曾侯乙与周天子是同姓叔伯兄弟。他不仅是一位熟谙车战的军事家,也是一位兴趣广泛的艺术家。据《中国史稿》指出周朝在随国、曾国都封有同姓诸侯。当时的曾国是如今湖北随县东团坡的一个地方。所以虽然“四龙曾徽”上面是一个象“曾”字。但是与我们曾氏是没有关系的,因为当时我们先祖的鄫国已经不存在了,我们曾氏原来的氏是“姒”姓。曾侯乙(死时为公元前433年)的曾国与鄫国(灭时公元前567年)晚了一百多年。
故不能够人云亦云,我族谱牒、史志从来也没此徽之记载,更何况此徽象不象个“曾”字还是见人见智,总不能够一个“象”字就拿来主义,如今有的地方修谱、制做纪念品等都有拿此徽炫耀,以为很光彩,殊不很容易贻笑方家,更恐误导后世,则有违本意也。
望各地曾氏族人三思!
 
 
古代典范
曾子以孝为本
鄫太子巫传到第五世时出了个有名的孝子,即以孝道著称的春秋大儒曾参。父亲曾点,字皙,鲁国南武城(今平邑县魏庄乡南)人,是孔子开办私学时招收的第一批弟子之一。曾点性情散逸,有一次,孔子与学生们谈论志向,大家众说纷纭,有的想要治理国家,有的想在祭祀活动中当司仪,唯独曾点说希望在“暮春时节,换上春装,和五六位志同道合的成年人,带上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歌回来”。这种对升平祥和的大同世界的描述,让孔子听后叹息一声:“啊,我是很赞成曾皙的想法啊。”
曾点虽是狂放之士,但对子女的教育非常严格,在曾参六七岁时就教他读书识字,还让他参加农田劳动,十三四岁就让他独自到野外打柴,至于打骂更是常事。但曾参依然孝顺至极,父亲打他他都不跑,后人据此总结出“棍棒之下出孝子”之说。据《孔子家语》载,有一次曾点叫曾参去瓜地锄草,曾参不小心将一棵瓜苗锄掉,曾点认为其用心不专,便以棍子责罚他,出手之重,甚至把曾参打昏在地。曾参醒来后,立即退到一边“鼓琴而歌”,意在告诉父亲,他并没有因为被打而忿忿不平。孔子知道后说:“轻打就挨着,重打就应该逃开,如果曾参让父亲在盛怒下打死了,会使父亲陷入不义的恶名,这哪里是孝顺。”曾参说:“我罪过很大啊!”
曾参17岁时也成为孔子的学生,他学习刻苦,加之家庭环境熏陶,成为孔子最负盛名的学生,传说《孝经》就是孔子专门传授与他的。曾参不但形成了一整套孝道理论,而且躬身践行。曾点喜欢吃羊枣,他就不吃羊枣留给父亲;曾点要做善事,他就把家里的食物替父亲送出去。孟子评价说:“侍奉父母如果能做到像曾子那样,就可以了。”曾参当时在莒地做官,只有三秉粟的俸禄,齐国许以高官厚禄请他前去,他却拒绝了,说:“我的父母都年老了,接受人家的俸禄就要担忧人家的事情,我不忍心远离父母去为别人做事。”
“日三省吾身”的曾参在对待自己孩子时尤注意言传身教,曾参妻子哄小孩时随口答应儿子要杀猪给他吃,事后,曾参认为父母一旦有所承诺,就一定要守信兑现,于是不顾妻子心疼真的把猪杀了。这就是家喻户晓的“曾子杀彘”典故。曾参后来被世人尊为“宗圣”,成为与孔子、孟子、颜子并称儒学四巨匠的“曾子”。
 
曾国藩不忧子孙
秦汉时,由于战乱等原因,曾姓从原本活动的山东、河南一带,迁移进入了河北、湖南、陕西、江西、广东等省,在唐朝之前已遍布全国。到清朝后期,湖南双峰出了一位连毛泽东都说“于近人独服”的“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曾国藩以军功起家,除了办洋务力挽狂澜扶晚清王朝垂而不死的功绩外,更令人称奇的是其家族的长盛兴旺。
曾国藩身居要职公务繁忙,写信成为他教育子女的重要手段。1864年7月,小儿子曾纪鸿去长沙参加乡试,以曾国藩当时节制东南半壁江山的地位,递个条子,打个招呼,就可以搞定了。但曾国藩在考前明确对曾纪鸿说:“考前不可与州县来往,不可送条子。进身之始,务知自重。”在判卷子期间,曾国藩又怕儿子去活动,专门去信告诫他:“ 断不可送条子,致腾物议。”结果曾纪鸿连着几次都没考上,后来只是个副贡生。
曾国藩获封一等侯,世袭罔替,为有清以来对汉人最大奖赏,四个弟弟曾国潢、曾国华、曾国荃、曾国葆也齐做高官,可谓满族荣华。当时官宦子弟无不想凭借权势挤入官场,曾国藩却多次表示:“凡人多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银钱、田产最易长骄气逸气,我家中断不可积钱,不可买田,尔兄弟努力读书,决不怕没饭吃。”
洋务始兴时,曾国藩就请了江南制造局的两位传教士兼翻译史迪文森、傅兰雅在家中指点两个儿子学英文。曾国藩殁后,长子曾纪泽回乡守制,在日记中记下一些苦学的片断:一本字典,两本教材,从26个字母学起,每天规定读6句,后来8句,进而10句,笨拙而艰难;清早起来,一遍遍练习,出门会客,坐在轿子里一个人叽哩咕噜地说。曾纪泽苦学的洋文后来派上了用场,最初出洋做使臣时,慈禧曾当面问他:“你懂洋务否?”又说,“你既然能通语言文字,自然便当多了。”曾纪泽后来成了出色的外交官,在1881年2月代表清政府签署《中俄伊犁条约》时,迫使俄国将业已吞下的伊犁等地吐了出来。俄国代理外交大臣格尔斯称赞他说:“我办外国事件42年,所见人才甚多,今与贵爵共事,始知中国非无人才。”
曾国藩在给曾纪泽的信中曾说:“予生平有三耻??独天文算学,毫无所知??尔若为克家之子,当思雪此三耻。”后来三子曾纪鸿精研数学,著有《环率考真图解》、《对数详解》、《粟布演草》等。
曾国藩说过:“尔曹惟当一竞读书,不可从军,亦不必作官。”自曾国藩兄弟之后,至今190余年间,绵延至第八代孙果然再没有出领兵打仗的将领。他们绝大多数留学英、美等国的名牌大学,学贯中西,有名望之人多达240余人,包括有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昭抡等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饮誉五洲四海。
 全国各地曾姓的字辈武城派:宏(六十三世)闻贞尚衍,兴毓传记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此外,清朝皇帝又加封以下十字:「世代朝廷用,安邦治国贤。」龙山派:「奎(八十八世)壁呈云瑞,人文焕国华,台衡思继武,鼎甲励承家,一贯书绅永,千秋锡福遐,贻谋资燕翼,世业仰清嘉。」獭江派:「洪(六十六世)伯子敦,肇元国志,经际克绍,贻谋燕翼,昭其世守,联以友敬,和厚致祥,永为家庆。」晋江县内坑派:「克(五十八世)钦洪孚光玉锐淑懋耀惟种泽森昭德愈鸿。」裕振公派:「仁(五十七世)玉天章海,山水盛景长,富贵由天赐,承先启后长,英才宜正义,俊杰绍贤良,道德传家宝,文明增国光,平和昭吉庆。」珍和县派:「芳(十九世)玉文章海山水,盛德文明进化祥,勋宏道大福盈堂,家传忠恕宜珍重,宝树芝兰永炽昌。」
武城圣裔曾氏字辈:“宏闻贞尚胤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武城南宗支曾氏字辈:“宏闻贞尚胤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鼎新开国运克复振家声”。 武城香港支曾氏字辈:“宏闻贞尚胤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鼎新开国运克复振家声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武城慈禧支曾氏字辈:“宏闻贞尚胤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世为朝廷用安邦定国贤”。 龙山支字曾氏辈:“圭壁呈云瑞人文焕国华台衡思继武鼎甲励承家一贯书绅永千秋赐福遐谋贻资燕翼世业仰清嘉”。 濑江支字曾氏辈:“洪伯子敦肇元国志经际克绍谋贻燕翼昭其世守联以友敬和厚致祥永为家庆”。 内坑支曾氏字辈:“克钦洪孚光玉铭淑懋耀惟钟泽森昭德愈鸿”。 平和支曾氏字辈:“子宗垂令绪宏闻贞尚胤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开成规兆瑞恒奕善绵礽”。 振裕支曾氏字辈:“仁玉天章海山水盛景常富贵由天赐承先启后长英才宣正义杰俊绍贤良道德传家宝文明增国光平和昭吉庆”。 新塘支曾氏字辈:“福志厚家道永隆昌”。 圭公支曾氏字辈:“盛会家安定应宣象愈贤永绳高显达还见向临传作述常循序享嘉每克全类由居敬锡栾运至连绵”。 金兰支曾氏字辈:“德继仁行文友仲大孝万世绍应兴梦汝如添福唯宗祖必荣思承昌盛嗣元开庭懋日奇仕振朝光允守嘉兆志民良国祚长”。 胜珍支曾氏字辈:“国思天心顺文宗世发长德厚维先泽道大显荣昌”。 珍和支曾氏字辈:“芳玉文章海山水盛德文明进化祥勋宏道大福盈堂家传忠恕宜珍重宝树芝兰永炽昌”。 苏澳支曾氏字辈:“子宗垂令序洪闻真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开成规兆瑞恒奕善锦仍”。 略公支曾氏字辈:“祖德培麟趾宗功兆凤鸣英华逢盛世友彩肇林明”。 成淡支曾氏字辈:“心维士君子汝乃尊经文成国家学院风声道德存”。 四川成都曾氏字辈:“国正天星顺家和万代兴修身锦世泽养志庆常丞忠恕心源守明新学术承诗书门第显勤俭古今纯宗圣流徽远武城衍派升悦亲资继述道脉识薰蒸笃族昭雍睦敦伦启瑞征人文长蔚起富贵用飞腾”。 四川成华曾氏字辈:“元友魏闻忠德光家传大学碧芬芳治国贤良知聚起荣昌万代左朝纲”。 四川新津曾氏字辈:“有九文启福家传本孝经开宗先至德万世允仪型”。 四川中江曾氏字辈:“祖代仁应仕文继思显名孝顺光前志裕后丙国君上启良臣相奉得选其因朝廷龙学业永层万事兴”。 四川三台曾氏字辈:“延为贵昌成文天玉上仁明伦忠孝庆积德世家兴丕显昭前哲诗书启后昆贻谋光圣泽繁衍继儒林大道宣思孟雄才冠古今三省流芳远声传历代君”。 四川岳池曾氏字辈:“福志厚家道永隆昌”。 四川宜宾曾氏字辈:“德元明清久燕富正开科”。 四川资中曾氏字辈:“可文三世德维新景运开宗祖传家远帮国定有财”。 四川乐山曾氏字辈:“天秋尚宪毕云世达志昌明太洪宗秀朝廷正永光”。 四川仁寿曾氏字辈:“仲长启曾子时正大明宗克成光先德永远世泽隆”。 四川三台曾氏字辈:“子光起有国兴顺明德永正志祥诚”。 四川内江曾氏字辈:“泰延文仲德永仕思友子汝九世从虞添景朝廷显凤省有曰启元舜肃恭唐尚慈和惠礼孔达立嗣昌渊源宗东鲁开基发长祥祖泽弥新远兰奕总公方荣华富贵美余庆更称良先前裕后盛名魁四海扬”。 四川古蔺曾氏字辈:“宏世文章远渊源德泽深首应亨家日明庭作圣君天遐齐启惠玉德占朝方昭宪庆繁祥蔺果维垂佑身居国栋梁一品付龙长”。 四川遂宁曾氏字辈:“景思敬汝延朝国正天心顺家和如意孔光昌荣耀孝道启高贤万代兴良善学修永日新有能承先继大鉴必应开”。 四川泸州曾氏一支字辈:“家起世懋先学汝希洪开富有永安泰辅象宪良才终少宗后挥祥昌世代奎大庭多仁惠心正福自培”。 四川泸州曾氏一支字辈:“学恒崇其金宏维钟志明昭宪庆繁祥一品佐朝裔居志国栋梁英贤清太邦”。 湖北孝感迁川曾氏字辈:“宗祖承德义绍泽裕厚裔”。 湖北孝感曾氏字辈:“子光起有国兴顺明德永正志祥诚”。 湖北迁川曾氏字辈:“梦仕子友祖福受永兴隆时正乾坤大光辉日月明”。 湖广启祖曾氏字辈:“祖代仁应仕文继思显名孝顺光前(全)志裕(玉)后丙国君上启良臣相奉得选其因朝廷龙(隆)学业永层(存)万事兴”。 山东武城南宗曾氏字辈:“宏闻贞尚胤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鼎新开国运克复振家声”。 山东武城曾氏一支字辈:“宏闻贞尚胤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山东武城曾氏一支字辈:“宏闻贞尚胤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世为朝廷用安邦定国贤”。 广东梅县曾氏字辈:“贤才辅佐邦基茂道德光昌宗祖荣”。 广东顺德曾氏字辈:“广立绍尚伯良生宗公和顺积中英华发达”。
广西灵山曾氏字辈:“瑞忠诸有超世珍承桌松建业能树达永远庆奇昌”。 香港支曾氏字辈:“宏闻贞尚胤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鼎新开国运克复振家声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湖南龙山支曾氏字辈:“圭壁呈云瑞人文焕国华台衡思继武鼎甲励承家一贯书绅永千秋赐福遐谋贻资燕翼世业仰清嘉”。 江苏濑江支曾氏字辈:“洪伯子敦肇元国志经际克绍谋贻燕翼昭其世守联以友敬和厚致祥永为家庆”。 福建晋江曾氏字辈:“克钦洪孚光玉铭淑懋耀惟钟泽森昭德愈鸿”台湾南投曾氏字辈:“福彰平连德裕庆锦隆昌贵显禄厚发祥”。 云南永善曾氏字辈:“元崇师德应朝廷知帮国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纪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鼎新开国运克服振家声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尔常裕文焕锦瑞永锡世绪昌”。 广西玉林曾氏字辈:“贵廷巨粤其孔德榜春万 
曾氏世系
69世祖:华胥氏
68世祖:伏羲(配女娲)
67世祖:少典
66世祖:黄帝(姬轩辕)
65世祖:昌意
64世祖:颛顼(又名乾荒)
63世祖:鲧曾(鲧的曾祖父)
62世祖:鲧祖(鲧的祖父)
61世祖:鲧父(鲧的父亲)
60世祖:鲧(颛顼的玄孙)
59世祖:禹(世称大禹或夏禹,本名姒文命,夏朝开国君主)
58世祖:启(史称夏启,本名姒启,禹长子)
57世祖:中康(仲康):启子
56世祖:相:中康子
55世祖:少康:相子
54世祖:曲烈(鄫曲烈):少康次子,被少康封于鄫,因始封地名为鄫而得国名。鄫国(缯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期的鲁襄公六年(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
53世祖:鄫炫忠
52世祖:鄫坤仁
51世祖:鄫录
50世祖:鄫浩源
49世祖:鄫富材
48世祖:鄫焜
47世祖:鄫伯基
46世祖:鄫锐
45世祖:鄫汪
44世祖:鄫志梁
43世祖:鄫煌
42世祖:鄫相奎
41世祖:鄫世鉴
40世祖:鄫政治
39世祖:鄫模
38世祖:鄫瑞焕
37世祖:鄫垠
36世祖:鄫锦容
35世祖:鄫洪
34世祖:鄫桂茂
33世祖:鄫照
32世祖:鄫培元
31世祖:鄫允
30世祖:鄫杞
29世祖:鄫熹
28世祖:鄫埙和
27世祖:鄫成锐
26世祖:鄫椿
25世祖:鄫炯
24世祖:鄫垣
23世祖:鄫销
22世祖:鄫福波
21世祖:鄫时荣
20世祖:鄫炳
19世祖:鄫均祚
18世祖:鄫铃
17世祖:鄫仁
16世祖:鄫松
15世祖:鄫墅
14世祖:鄫镇玉
13世祖:鄫浥
12世祖:鄫祥樽
11世祖:鄫炷
10世祖:鄫方
9世祖:鄫宇銮
8世祖:鄫沛恩
7世祖:鄫朴
6世祖:鄫世美
5世祖:鄫时泰
4世祖:(高祖)鄫国(缯国)太子巫(曾巫,首改鄫姓为曾姓,自鄫曲烈至曾巫,共历51代)
3世祖:(曾祖)太子巫之子:其名失考
2世祖:(祖父)太子巫之孙:其名失考
1世祖:(父亲)曾点:即曾皙,他是太子巫的曾孙,配上官氏,生曾参
 
曾参:(前505年-前435年):字子舆,中国东周时期鲁国人;尊称“宗圣”“曾子”;他上承孔子之道,下启思孟学派,对孔子的儒家思想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其“修齐治平”的政治观、“省身慎独”的修养观、“以孝为本,孝道为先”的孝道观,影响中国两千多年,至今仍具有宝贵的社会意义和实用价值,是当今建设和谐社会的丰富思想道德营养;卒年71岁,葬于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南四十里武山西南玄寨山之麓;配公羊氏,敕封一品夫人,生三子:长子曾元、次子曾申、第三子曾华
 
1世孙:曾元:字子元,仕于鲁国,配高阳氏,生长子曾西,二人同葬嘉祥县南武山;侧室侯氏,生次子曾中
2世孙:曾西(前444年-前369年):字子照,从曾申学《诗经》,仕于鲁国,周威烈王元年,见任魏文侯教席之卜商(子夏)于魏国西河,魏文侯欲官之,不受而去;配左氏,生长子曾钦;侧室诸葛氏生二子:曾铎、曾锡;后世追封镇江侯
3世孙:曾钦:字子敬,官都检大夫(都检吏),配谷梁氏生长子曾旦;继室周氏生二子:曾庄、曾筐;葬嘉祥县富春坪
4世孙:曾旦:字若得,任徐州刺史,封平海侯,配卜氏生长子曾羡;继室欧阳氏生次子曾美;葬富山
5世孙:曾羡:字学余,娶缪氏生曾遐,任抚州都提点、平阳徐州刺史,葬嘉祥县武山
6世孙:曾遐:字子盛,官陜邑太守、扬州刺史;娶言氏生二子曾炜、曾盈;葬嘉祥县武山西
7世孙:曾炜(前274年-前189年):字子美,官至汉尚书,配郯氏生一子:曾乐;葬嘉祥县南武城祖山
8世孙:曾乐:字训韶,官至山阴县令,因功封都乡侯,配周氏生长子曾浼,继娶洪氏生次子曾况,葬东山麓
9世孙:曾浼:官东阳太守、上谷太尉,娶伏氏生二子:曾旃、曾光(曾光裔子曾枋徙居长沙);葬东山麓
10世孙:曾旃:字仲劝(伸勤、仲功),官至中垒校尉、冀州太守、太子东宫使,配鄢氏生一子:曾嘉;葬武山西
11世孙:曾嘉:官安县主簿,配郑氏生二子:曾宝、曾顼;继娶欧阳氏;葬武山西
12世孙:曾宝:字惟善,任武威太守、车骑侍郎,配欧阳氏生长子曾琰,继室王氏生二子:曾璜、曾景;葬武山西
13世孙:曾琰:官提举副使、冀州御史、武城太守、车骑侍郎,封都乡亭侯;配邬氏生二子:曾据、曾援;葬武山西
14世孙:曾据(前42年-公元?年):娶陈、刘二氏,刘氏为汉宗室;官冀州御史,汉平帝封他为都乡侯,有功加关内侯;因耻事王莽,于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十一月十一日,集合全族二千人自山东南下渡长江,避于豫章郡,家江西庐陵县(今吉安市永丰县)吉阳乡,复迁至莺迁乡,卒葬于吉水仁寿乡;东汉明帝永平六年(63年)三月十五日,追封吉阳郡公,二室均受封吉阳郡主,刘氏封吉阳郡一品夫人;他是江右吉阳房祖,为蕉岭曾氏第一迁;有二子:曾阐、曾瑒
15世孙:曾阐:配文氏生长子曾植,侧室王氏生三子:曾横、曾茂(懋)、曾楫,葬庐陵县吉阳乡
16世孙:曾植:官谏议大夫,配李氏生长子曾耀,继室箫氏生二子:曾炯、曾柄;葬仁寿乡
17世孙:曾耀(曜):一作“曾万”,东汉光武帝时任谏议大夫、福州刺史、御史谏议大夫,配胡氏生长子曾培,继室文氏生次子曾城;葬吉阳乡祖山趾南
18世孙:曾培:字本固,配陈氏生长子曾德,同葬庐陵南籔坪;侧室张氏生二子:曾行、曾徵,张氏葬鱼山
19世孙:曾德:配董氏生二子:曾珣、曾珍;葬仁寿乡
20世孙:曾绚:字贵文,曹魏时任中郎将军,配宋氏生二子:曾焕、曾震;继娶朱氏,生一子:曾忽;葬仁寿乡
21世孙:曾焕(涣):西晋景阳侯,配刘氏生二子:曾梓、曾耀;葬仁寿乡
22世孙:曾梓:字伯其(埼),配丁氏生一子:曾勰(协);葬仁寿乡
23世孙:曾勰(287-364):晋朝镇南将军司马,于广州击破前交州刺史张琏叛军,配文氏生子曾端,葬荆田乡斧形山
24世孙:曾端:一名瑞仁,字正亦(冀),配胡氏生二子:曾铉、曾宏(字道始)
25世孙曾铉:字道远,官至大司马,配箫氏生一子:曾海;葬仁寿乡
26世孙:曾海:又名曾炅、曾吴,字海道,官黄门侍郎、裘州录事参军,配杨氏生二子:曾横、曾椅
27世孙:曾横(堭):配谢氏,生二子:曾兴、曾田;葬仁寿乡
28世孙:曾兴:字兆发,配张氏生长子曾隆,罗氏生二子:曾陈、曾陂;葬荆田乡斧形山;唐太宗贞观六年(633年)闰八月十八日,中书令温彦博、太子舍人高士廉奏请命曾氏定谱,曾氏唐谱自曾兴始
29世孙:曾隆:字迪惠,配宋氏生一子:曾钧;葬上罗浣
30世孙:曾钧(597-650):字洪举,官(唐朝)给事中,配王氏生一子:曾谋;葬荆田乡斧形山
31世孙:曾谋:字以中(忠),配高氏生二子:曾丞(卺)、曾巴;葬仁寿乡趾南
32世孙:曾丞(卺):官至(唐朝)司徒、司空兼尚书令,自庐陵吉阳乡上黎堡徙螺丝岭凹宅后里小崤凹大中坑,再迁永丰,为永丰房祖,娶何氏,与何氏合葬石狮岭上窑岰蜘蛛形;继娶罗氏,葬庐州吉荻搪;有三子:曾珪、曾旧、曾略,各衍一房,曾圭为庐陵、吉阳房,曾旧为乐安、临江房,曾略为抚州、南丰、临川房
33世孙:曾珪:生五子:曾宽、曾绰、曾丰、曾晖、曾隐
33世孙:曾旧:生三子:曾德、曾儣、曾宥
33世孙:曾略:生一子曾炀
34世孙:曾宽:仍居吉阳上黎堡,死后,葬二十都鸡公山;配何氏,生一子:曾庄
35世孙:曾庄:字子莅,官吉州都押衙,葬仁寿乡;配萧氏,与其合葬;继娶张氏,葬山湾高坑;生一子:曾庆
36世孙:曾庆:仕唐为御史大夫,立朝鲛直,远近惮之,卒葬荆田乡斧形山;配邹氏,生二子:曾伟、曾骈
37世孙:曾骈:曾庆次子,官御史大夫,配王氏,合葬荆田乡斧形山,生一子:曾耀
38世孙:曾耀:官南唐宫检司旋为真州刺史;配刘氏,合葬上查,生一子:曾崇范
39世孙:曾崇范:字则模,官南唐太子洗马,家富与籍有名一时;配刘氏,合葬仁寿乡;生二子:曾延膺、曾延茂
40世孙:曾延膺:字膺修,官荫授御使兼资库使陛左班殿,直果州兵马督监;生于同光癸未年四月十一日,于端拱戊子年卒于京,归葬永丰县南源添井湖;配魏氏,葬永丰藏陂蛇呼向,生五子:曾频、曾顼、曾页、曾颜、曾硕
41世孙:曾硕:字子沅,号伟夫,淳化壬辰进士,官黄州从事、南雄州军事判官、荣州观察判官,旋任大埋寺丞知、永寿导江县事,累阶朝奉郎;生于显德丁巳年,卒于明道壬申年,葬吉水仁寿乡原栗山院背,后迁厝永丰县泷云乡六都墈下阙家屋背后;配江氏,葬青赛郭家庄;继娶省氏,葬伴前江氏则;有六子:曾淐、曾翰、曾晁、曾顺、曾资、曾淑
42世孙:曾淐(曾承淐):讳雍,生于雍熙乙酉年,卒于嘉佑丁酉年,葬六都马蹄州高丘墈下雄鹅挽水形;配张氏,生一子:曾敌
43世孙:曾敌(曾万敌):字惟仁,生于祥符己酉年,卒于熙宁乙卯年,葬坳上;配徐氏,生子一名:曾整
44世孙:曾整:字容庄,生于景佑甲戌年,卒于元符己卯年;配罗氏,生一子:曾九思
45世孙:曾九思:字成义,生于嘉佑癸卯年,没于绍兴壬子年,葬西源;配罗氏,生一子:曾纹杰
46世孙:曾纹杰:字卓庵,生于元佑丙寅年,没于绍兴乙亥年,葬西坑;配季氏,生一子:曾浩古
47世孙:曾浩古:字徽柔,号信前,生于大观己丑年,于淳熙乙未年没,葬下边屋后;配刘氏,生一子:曾尚忠
48世孙:曾尚忠:字省己,好学力行,孝友著于郡邑;生于绍兴甲子年四月十三日,于嘉定壬申年十月十七日没,葬西坑仓库垥;配张氏,生二子:曾敬父、曾教父
49世孙:曾敬父:字存诚,号恪恭,邑庠生,最孝,竭力事亲,野鸟来巢,生于淳熙丙申年十月初三日,于淳佑戊申年十一月初七日没,葬山坑飞凤形;配江氏,生三子:曾德、曾益、曾美
50世孙:曾德(曾元德):讳旋吉,郡庠生,生于嘉定辛未年六月十九日,于景炎丁丑年三月一日没,葬屋后,配黄氏,葬渚原飞凤形;生二子:曾价翁、曾福翁。其八世孙质粹于明嘉靖年间,复归山东承袭世爵,始为大宗房中兴祖
51世孙:曾价翁:讳琢,邑庠生,生于淳佑己酉四月十五,葬本里庵前象形;配姚氏,葬晒网形;生一子:曾霖
52世孙:曾汝霖:字雨苍,生于至元辛卯年二月初一日,于至正癸卯年七月十三日没,葬西源;配宋氏,生二子:曾崇文、曾崇学
53世孙:曾崇文:字益雅,生于泰定甲子五月初四日,于洪武乙亥闰九月廿七日没,葬马源下店乌鸦抱田形;配罗氏,生一子:曾利宾
54世孙:曾利宾:字翼辅,邑庠生,孝有忠厚,旎与乡里,生于申酉年六月廿四,于宣德己酉年十月廿四日没,葬杨叶信坑燕午抱梁形庚山甲向;配钟氏,生三子:曾志、曾世、曾佐
55世孙:曾志(曾辅志):字思修,邑庠生,生于永乐丁亥年五月初九日未时,于景泰乙亥年二月初十日午时没,葬本里小南蛇形;配张氏,生于永乐甲午年四月十八日,于成化丁酉年闰二月初四日没;生四子:曾德、曾琠、曾端、曾庄
56世孙:曾德(曾德胄):字好懿,邑庠生,配彭氏(籍马源),生四子:曾衡、曾充、曾用、曾治
57世孙:曾用(曾奋用):曾德第三子,字志行,号则庵,邑庠生,配金氏,生二子:曾粹、曾青
58世孙:曾粹(曾质粹,1492.2.1-1560.2.16):字好古,号南武,世居吉安永丰;初以衣巾奉祀,己亥蒙授翰林院五经博士,仍与世袭;配杨氏(籍永丰县温坊),生一子:曾昊
59世孙:曾昊:早卒,未袭
60世孙:曾继祖:字绳之
61世孙:曾承业:字洪福,万历五年袭
62世孙:曾弘毅:字泰东,崇祯元年
63世孙:曾闻达:字象舆,崇祯十四年袭
64世孙:曾贞豫:字麟楚,康熙七年袭
65世孙:曾尚溶:字汇伯,康熙二十九年袭
66世孙:曾衍肃:字雍若,雍正二年袭
67世孙:曾兴烈:字起祚,乾隆四年袭
68世孙:曾毓尊:字注瀛,乾隆二十六年袭
69世孙:曾传镇:字巨山,嘉庆元年袭
70世孙:曾纪琏:字仲鲁,袭不久,因事革职,并不准其后承袭
70世孙:曾纪瑚:字六华,嘉庆十八年袭,曾传镇之弟曾传锡的长子
71世孙:曾广芳:字汝徙,早卒未得承袭
72世孙:曾昭嗣:字伯续,系曾纪瑚次子曾广莆长子,过继给曾广芳;早卒未得承袭
73世孙:曾宪祏:字奉远,清光绪十二年袭;曾宪祎(台湾宗圣奉祀官);曾宪宗(台湾宗圣奉祀官)
74世孙:曾倩源:字养泉,原名庆源,因“庆”字犯37代祖讳,故改作“倩”;曾庆泓(台湾宗圣奉祀官)
75世孙:曾繁山:字静斋,民国廿四年改封宗圣奉祀官
76世孙:曾祥符:曾繁山嗣子,其世系为:曾纪瑚-曾广莆-曾昭吉-曾宪祜-曾庆潼-曾繁琪-曾祥符;生于1946年,幼年承袭宗圣奉祀官
77世孙:曾令光:曾祥符长子
78世孙:曾德宗:曾令光之子
同根同祖,血脉相连  ,天下曾氏一家亲
 

曾氏族谱

https://m.shanpow.com/dl/416121/

推荐访问:
《曾氏族谱.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
下载文档
上一篇: 肖氏宗族
下一篇: 上古八大姓氏
相关阅读姓氏对联 
热点推荐